首页 优秀范文 描写教育论文

描写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3 09:49: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描写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描写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语言积累 小学生 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语言积累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新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可见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要“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如何在新课标基本理念下“聚沙淘金”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命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生活中积淀语言

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新大纲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这表明留心观察生活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会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指导学生广泛地汲取知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让学生知识的视野扩展到生活的不同领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做生活和社会的有心人,多读课外书,多听新闻广播,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说多听多积累,从身边人的个性化的语言,到关注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积累。如:编写祝福短信,生日物语,竞选演说等等。

二、在课堂上丰富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学习语文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语文课的学习。语言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没有语言的积累就谈不上阅读能力地提高。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最佳手段,扩大词汇量,丰富规范学生的语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语言的熏陶。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就从语言入手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课文中父亲曾经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们在一起。”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说明了什么?正是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学生才品悟出父子情深、父爱的伟大,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想身边人,味文中事”让学生在平素的语言积累中体会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明了作者所要揭示的内容。也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从诵读中积学生摘录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山川百态、自然现象等各类的学生认为优美的有表现力的词语;或记诵优秀的典范的古诗文、蕴含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发人深省的俗语谚语、贴近生活实际的诙谐的歇后语等;也可以组织各类多样化的语言活动形式如:小品、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课堂小演讲、成语沙龙、课本剧等。引导学生在正确规范的语言中感受生活中多彩的画面,帮助学生掌握词汇丰富语言的积累。通过有目标的背诵积累,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这样不断地积累中,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从而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三、在习作中运用语言

语言积累的最终就是灵活地应用于表达,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但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语言在语文实践中正确应用的并不多。因而,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的方法。更要多注重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迁移重组或仿写练习,多加一些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其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很多,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要求学生理解熟读后,我让学生依据所学的描写角度,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切的修辞手法,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仿写小练笔,帮助学生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逐步积累。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学习,丰富发展自己的语言,这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在交流中实践语言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大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要让语言有实用性、创造性,更要让语言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实践”的目的就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时,我让学生与父母进行一次真心的交流、沟通,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想好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样,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在生活得到运用,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在交流中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因此,在日常的相互交流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实践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远不限于以上四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研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增进语文教学效益。

第2篇

论文摘要:读、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必须在读写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汲取营养,在写中发挥能力。当前初中学生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惧怕写作、写作内容贫乏等问题,而导致学生害怕写作、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中教师、学生普遍未能真正关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割裂 。

语文作为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其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十分重要。笔者在农村中学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方法作为切入点,注重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素材加码、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

从“读”入手,在学生的作文领域落实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愉悦。

1.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阅读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搜集,即从报刊上裁剪下来,从学校、老师、同学那里转抄过来;二是规定一定的时间阅读、筛选,这个阅读的阶段正是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过程。

2.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教师应该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部分学生对讲故事如痴如醉,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让学生大量的讲故事,对讲故事的同学给予表扬或鼓励,要想在课堂上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就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这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出的习作,挑选出几篇写得较好的加以赞赏。学生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或贴在作文栏内展览,使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二、培养积累能力 以读促写

1.从生活中采集作文的原始材料。

整天把学生观在教室里面,学生无事可写,教师也感到无题可写。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素材。一是要注重学生亲自去“干”,如野炊、郊游,参加文体活动。二是要带领学生到现场去“看”,看时圆时缺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万木峥嵘的群山,热闹非凡的市景,安适静谧的公园,小巧玲珑的玩具……

2.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就可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分两大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总题目为《随记》;第二类专记他人的,总题目可编为《大海拾贝》。这类记不要求学生写完整的短文,只要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定期检查、交换浏览,这小小的素材仓库里,东西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3.应多读、多诵好文章。

要想作文写得好,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说:“让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着是一种享受,而不看着是一种负担,一遍一遍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观察,就是要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动是‘要我背诵,而是真正渴望我要背诵’。”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多次呼吁:“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诵好文章”。

4、让学生养成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阅读时要仔细思考,遇到疑难问题要思考。思考不出来就要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开发智力,才能有所收获。必须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5.让学生养成通过抓文题、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中心的好习惯。例如:读《你是我的辞典》,从剖析文题人手,理清了文章的双线结构(一条是明线:父亲以我为师,学习语言;一条是暗线:我以父亲为师,学习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在此基础上,只要教师稍加点拨,疑难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6.借助教材里优秀篇章的写作方法、技巧,大胆地进行仿写。如《杨修之死》的倒叙 ,《孟子》的类比 , 《陋室铭》的卒章显志,《爱莲说》的托物言志,《浪之歌》《天上的街市》的联想和想象,《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描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三峡》的雄奇豪放,《醉花阴》的深沉婉约,《孔乙己》的以大见小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平时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文章的技巧、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迁移,让自己的文章有法可依。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点拨学生,教材中的那些写法、素材是可以借鉴、模仿的,这样就能开掘教材的源头活水,使得语文教学与作文练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梳理课文,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一定程度上能突破作文教学中无话可说这一瓶颈问题。

7.阅读经典名篇,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课本中名著选段或全文,带动对课文更深入的思考。语文课本选取的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然而光凭课文中所学,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把课堂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学生去读鲁迅的《故乡》《风筝》,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要求学生阅读《荷塘月色》、《绿》等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其作用是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写作的仓库储备材料,以达到厚积而薄发。

总之,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任务,要求小说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就必须从小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只要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累的能力,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了。

参考资料:

[1]上海教育委员会家学研究室编.《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4]阎银夫.《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6期

第3篇

――哈迪(Hardy B,1968)

时下,很多一线老师都写过很多讲述和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小文章,有的叫“教育随笔”,有的叫“课程故事”,有的叫“教学案例”等等,他们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在教育研究领域,这样的“故事”被称为“教育叙事”。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思・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7]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8]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9]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10]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1]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地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涵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涵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的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的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12]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 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13]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4]教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例如一件事情,如果浅度描述只是列出事实,如2005年12月20日,上午8点,W校长来到办公室,准备打开电脑,看看老师们的“博客”。同样的事情,深度描述则可能是这样的:W校长先倒了杯水,他每天都有个习惯,一上班先打开电脑上学校的网站看看昨天老师们又发表的新的网络日志。因为自从学校建立了“博客”,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成了老师们敞开心扉、分享专业经脸的共同平台。他还记得这几天大家对一位老师关于课堂纪律的日志讨论十分热烈。他把电脑打开,开始浏览。他昨天就在想应该参与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再与老师们作些讨论。[15]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需要强调的是,每篇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叙述的故事总是隐含着一条意义线,这根主线就是叙事的主题。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把握事件的主线,不能偏离主题,一发不可收。叙事是为了表达你的思考或感受,叙事的方式和内容就是你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详讲哪些一带而过,都应根据主题来决定。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教育叙事让我们跃上这个舞台,向世界展示自己生命中那些平凡或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也会让其他人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正是教育叙事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写吧,还等什么呢?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略论教师叙事研究.中国教育学刊【J】,2005(12).

[2]康纳利、马莱丁宁著,丁钢译.叙事探究.全球教育展望【J】,2003(4).

[3]牛晓颖.从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困境看教育叙事研究.现代教育科学【J】,2009(1).

[4]马克思・范梅男.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刘铁芳.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5(11).

[6]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比较教育研究【J】,2005(6).

[7]英国学者波兰尼提出人的认知中存在一种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它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被清晰地陈述和传递,也难以与他人共同分享,而只能靠个体去体悟和感受。

[8][14]陈向明.教育叙事对教师发展的适切性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J】,2010(2).

[9]伊森伯格,贾隆格著,张涛译.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P88.

[10]陈列.叙事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科学【J】,2009(17).

[11]杨明全.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全球教育展望【J】,2007(3).

[12][13]刘良华.教师如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福建论坛【J】,2006(7).

第4篇

关键词:优化 农村 中学生 以读促写

语文作为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其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十分重要。笔者在农村中学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方法作为切入点,注重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素材加码、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阅读兴趣

从“读”入手,在学生的作文领域落实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愉悦。

1.喜爱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阅读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爱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一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搜集,即从报刊上裁剪下来,从学校、老师、同学那里转抄过来;二是规定一定的时间阅读、筛选,这个阅读的阶段正是学生潜入海底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过程。

2.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教师应该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部分学生对讲故事如痴如醉,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让学生大量的讲故事,对讲故事的同学给予表扬或鼓励,要想在课堂上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就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这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出的习作,挑选出几篇写得较好的加以赞赏。学生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或贴在作文栏内展览,使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二、培养积累能力以读促写

1.从生活中采集作文的原始材料。

整天把学生观在教室里面,学生无事可写,教师也感到无题可写。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素材。一是要注重学生亲自去“干”,如野炊、郊游,参加文体活动。二是要带领学生到现场去“看”,看时圆时缺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万木峥嵘的群山,热闹非凡的市景,安适静谧的公园,小巧玲珑的玩具……

2.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就可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分两大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总题目为《随记》;第二类专记他人的,总题目可编为《大海拾贝》。这类记不要求学生写完整的短文,只要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定期检查、交换浏览,这小小的素材仓库里,东西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3.应多读、多诵好文章。

要想作文写得好,脑中就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词汇和范文,厚积才能得心应手地薄发。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说:“让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着是一种享受,而不看着是一种负担,一遍一遍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观察,就是要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动是‘要我背诵,而是真正渴望我要背诵’。”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多次呼吁:“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诵好文章”。

4、让学生养成要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阅读时要仔细思考,遇到疑难问题要思考。思考不出来就要查资料,或请教别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开发智力,才能有所收获。必须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5.让学生养成通过抓文题、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中心的好习惯。例如:读《你是我的辞典》,从剖析文题人手,理清了文章的双线结构(一条是明线:父亲以我为师,学习语言;一条是暗线:我以父亲为师,学习真正的、活生生的、强有力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在此基础上,只要教师稍加点拨,疑难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6.借助教材里优秀篇章的写作方法、技巧,大胆地进行仿写。如《杨修之死》的倒叙,《孟子》的类比,《陋室铭》的卒章显志,《爱莲说》的托物言志,《浪之歌》《天上的街市》的联想和想象,《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描写,《江城子?密州出猎》《三峡》的雄奇豪放,《醉花阴》的深沉婉约,《孔乙己》的以大见小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平时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文章的技巧、方法,并让学生学会迁移,让自己的文章有法可依。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点拨学生,教材中的那些写法、素材是可以借鉴、模仿的,这样就能开掘教材的源头活水,使得语文教学与作文练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梳理课文,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一定程度上能突破作文教学中无话可说这一瓶颈问题。

7.阅读经典名篇,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课本中名著选段或全文,带动对课文更深入的思考。语文课本选取的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然而光凭课文中所学,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把课堂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学生去读鲁迅的《故乡》《风筝》,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要求学生阅读《荷塘月色》、《绿》等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其作用是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写作的仓库储备材料,以达到厚积而薄发。

总之,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任务,要求小说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就必须从小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只要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累的能力,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了。

参考资料:

[1]上海教育委员会家学研究室编.《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4]阎银夫.《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6期

第5篇

1 创设阅读情境,激荡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准备。

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和平年代的学生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很难感受到当时情境下作者那种喷涌而出的情感。所以,我就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内心随着作者“泛滥”的情感激流而激荡着,引发心灵的共振。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播放陕北安塞腰鼓龙腾虎跃的画面,直观地再现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火热的激情和铿锵的节奏。然后让学生在心灵的振奋中朗读课文,就能走入作者所描述的宏大的场面中,感受到心灵的撞击。

除了借助媒体资料,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事例,相近的文字资料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课本贴得更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2 巧妙突破文题,提挈全篇

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教学课文时,如果切入点设计得好,可以带动全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可以以文题入手切入。

师:(板书课题后,手指着“泊”字)同学们,我们注意这个“泊”字,偏旁是什么?生(齐):三点水。师: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生(齐):跟水有关。师:这个“泊”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齐):湖泊的意思。师:我们再看一看文章题目,你能从这句话里读出些什么信息呢?生1:罗布泊已经消失了。生2: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师:“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齐):美丽。师:哪位同学把刚才两位同学的意思合起来说说?生1:罗布泊是一个仙湖,后来消失了。师:对了,罗布泊曾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你再读一读这个题目,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1:惋惜的。生2:悲痛的。师:还有难过的、遗憾的。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看一看——罗布泊的过去,罗布泊的现在。

这样,从文题的“泊”、“仙”、“消逝”等字眼切入,就让学生迅速把握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并领会了作者传达出来的惋惜、悲痛、遗憾的感情。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从哪一点切入更易抓住课文的灵魂,这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以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

这应该是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产生整体感知的意识。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统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这样通过提取关键句、过渡句这一环节,学生对行文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为深入探究奠定了基础。

4 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老师接二连三地向学生发问,一问一答,步步紧逼,甚至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揣摩的时间,更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气氛紧张,由此让不少的学生怕了语文课。问题太杂,必然导致分解过细,易于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引发精神上的倦怠。那么,是否可以设置“大”问题,牵一发而全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例如教学《伤仲永》这课时,可以从方仲永前后变化来设置问题: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有深度,有广度,极具挑战性。从探究课文主旨着手,引领学生去发现: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他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通过探究,学生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就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一个核心问题,牵动学生对课文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一切水到渠成,岂不美哉!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5 组合相关内容,分类品析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如小说类体裁的文章,就可以将课文相关内容优化组合,分类品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一课,可以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集中评析,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心境的烘托,对气氛的渲染。可以勾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

6 精心设计教法,亲近文本

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教材特点、学生年龄征和个性一特点,我注重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班上招聘导演,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招聘过程中,不少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能踊跃报名。排练时,他们自备制道具,经过精心排练,演出非常成功。演出后,我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让他们谈体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我给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参与机会。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人生,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有的把新闻打进了软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新闻,并谈出看法。这实际也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践证明,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极性,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使他们的思维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驰骋,也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以上方式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但教无定法,因文而异,怎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摸索。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 王尚文著.也谈语文教育大趋势.现代语文

3 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语文学习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术育并举

语文作为中职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必修课,我们对其教学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对中职语文教学专业性实用性的要求。的确,注重中职语文的工具性是我们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状况,语文其人文性学科的特点也不容忽视。因此,术育并举,才是中职语文的出路所在。

一、重拾语文的工具性特征,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学校教育的使命[1]。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行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这就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对激烈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职学生作为一个求职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必须要有过硬的职业素质。因此“专业化”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作为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其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实用性这一特征。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张志公先生说得好:“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灵敏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2]。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召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首先应注重对学生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这就对我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一是会吸收信息,二是要吸收得多、快。因此,语文教学要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练习的目标,把培养判定、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练习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注重练习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

写作练习项目则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练习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应用文。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但从目前企业人员的状况来看,能够“下笔成文”的员工还是比较稀缺的,因此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提高职校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还是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从汽车广告到汽车销售说明书、从写通知到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计划总结等,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课堂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能有较强的能力,但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训练,我们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缺乏一幅好的口才而难以将自己推销出去。有学者研究表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比例分别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5%、写占9%。信息论研究者也表明,当今开放的社会,70%的信息仍要靠口头语言来传递。人类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是思想,是表达思想的语言。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当众说话的口才,总是畏畏缩缩、吞吞吐吐、辞不达意,那是绝对与事业成功无缘的。由此可见,较强的听说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肩负培养学生听说重任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通过礼仪活动、自我介绍,模拟现场招聘问答、演讲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二、坚持语文人文性特征,培养社会合格人才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因此,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松对语文的人文性特征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严,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用人观更重视人才的内在素养及潜在能力,这对于中职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语文教育可以给他们在这方面得到相应的升华。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所谓差生,正因为这样,这些学生往往有一种自卑感,缺乏上进心,造成学习散漫,思想素质低下,世界观、人生观消极,逆反心理强,甚至有些学生思想行为较为偏执。对这部分学生,若教育不当,则很容易走上歧途、危害社会。更何谈将来毕业后能胜任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呢?因此,面对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授业”“教书”的同时,必需还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即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可以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学生还可以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学科的优势,是中职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职责所在。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3]因此,审美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一种体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有一颗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性格变得高尚优美,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去伪存真,摆脱狭隘、庸俗的观念,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但在我们的学生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呢?我认为首先应转变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沉溺于对字词章句的逐一分析中,过于注重对语法和写作技巧的讲授,从而将整篇文章解剖地支离破碎,学生只认识了头、手、脚、内脏,却不认识一个完整的人。而这些对于我们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生来讲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语文教学从破坏美、破坏文章整体性中拉出来,化零为整,让学生用心感受整篇文章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善于发挥课文的审美功能,或有感情的朗读、或援引与课文有关的社会背景、或介绍作者的其它作品与课文进行比较、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世界里徜徉。在反复阅读中,再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正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除此之外,要实现中职语文“育”的目的,还应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开卷有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自由、轻松地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总之,新时代新挑战,中职语文教学既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注重语文的实用性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术育并举,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听障生 写作水平提高 对策思考

论文摘要:用文字正确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聋生学习、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培养聋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需要。然而,现实中,听障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听障大学生的作文现状入手,从编写真正适合听障生的教材,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丰富听障生的生活积累、要让听障生产生“我要写”的欲望、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师生在作文指导方面的互动效果、要让听障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等几个方面就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对策措施。

用文字正确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聋生学习、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培养聋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需要。然而,现实中,听障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现状令人担忧。笔者从听障大学生写作现状入手,并就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听障大学生作文现状

1.存在背作文、仿作文的情况

记得刚接触听障大专生教育时,在批改他们的作文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次写作文一个班级中总有两三篇作文是一模一样的,我心里想这肯定是学生不愿意动脑筋一不小心就抄了一样的作文。在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后,我把这种“有趣”的现象在办公室说了出来。熟料一位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的老师漫不经心地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就是特殊教育学校作文的一个特色,一个听障生的脑子里肯定会有数篇作文,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题材,应付不同的考试,这还是好的,说明这个学生肯背,要求上进。我听了之后感觉很惊异,居然有这样的做法。但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发现果然如同这位老师说的,有些学生就是背了很多的作文到了要用的时候默写出来就行了。于是又有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写作文的时候某学生的作文可以写的很好,可是写周记的时候写出来的就是语序颠倒,词不达意,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这也许只有在聋校才会有的。

2.语句不合语法规范,颠三倒四

来我校上大专的听障生都经过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再加上中专的学习,学习的时间已经不短,但是从听障生的作文来看,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语序不通顺,条理不清楚,词语错用,词性不分,指代不明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在书写的时候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和别人特别是健听人交流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产生误解。

3.词汇贫乏,不知所云

从听障生的作文情况看,他们的词汇非常贫乏,句子非常简单,很少使用修辞、描写等等。正常学生在形成和发展语言时,按照正常的先有口语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书面语的发展和提高。由于聋生缺乏这样的途径,因此他们的语言发展是缓慢的。聋生仅仅依靠视觉补偿和手势语的辅助,在记忆里形成的表象是不完整的,势必造成他们的积累困难。因为汉语里近义词语、同音字词相当普遍,用手势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也是聋生词汇、句型积累量少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提高听障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对策思考

1.要编写真正适合听障大学生的教材,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

听障生是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听障生教育应是遵循普通教育规律并能满足听障生特殊学习需要的教育。而现行的听障教育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这种特殊性,没有很好的满足听障生的特殊需要,只是直接套用普通学校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简单的处理普通学校的教材,进行删减、拼凑。这对于阅读水平相当于小学或初中的听障生来说,是极不适宜的。不能给予听障生更好的语言训练,在知识的系统性上比较差,忽视了听障生的能力与心理结构的有机统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听障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有了完善的适合听障生的教材,那么可以在此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和指导他们多读、多背。因为多读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熟读成诵是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通过多读多背来积累语言素材。

同时,要扩大聋生的课外阅读范围,根据他们的个人爱好、实际水平以及通过读书比赛等活动指导他们广泛涉及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读物,不断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

2.要丰富听障生的生活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生活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竭。这之中,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引导聋生深入生活,联系实际进行观察,鼓励聋生参与活动,并着重加强方法指导。如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怎样活动,有何感受等等,让他们有目的的去观察、去体验。同时,鼓励他们要坚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说给别人听,给聋生语言实践机会,形成语言能力。

3.要让听障生产生“我要写”的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所以要使听障生对作文有兴趣,必须让他们感到作文的必要,让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在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寻找聋生的作文需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他们。可以通过尽量用书面语与听障生交流,尽量把他们带出学校,融入社会,学会与普通人交流,尽量引导听障生从感兴趣的身边事写起以及让学生获得在写作过程中的成就感等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4.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师生在作文指导方面的互动效果

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听障生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系统来拓展视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下发作文,师生间反馈迟缓。当作文重新回到学生的手中时,已经过了大半周的时间。学生当时写作的热情也烟消云散,再加上听障生的生理特点导致了他们的忘性大,也许他们也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写了什么内容了,所以只有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就匆匆把作文塞入抽屉。很多学生根本不会去看教师的修改,教师辛辛苦苦的付出就此白费。如果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的修改,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5.要让听障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情感动力。成就感是一种高级情感体验,对成就感的需要和追求,可以成为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聋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也能成为其积极写作的动力。而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成就感,教师的批改、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批改中,聋生作文中出现各种不足甚至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不是明显的错误,尽可能保留原句。如果教师从自己的角度或出于负责或急于求成等心理而去大幅度的修改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无法从中看到原文的面貌,学生就会对写作慢慢失去信心。同时,批语要以鼓励为主。教师的鼓励和欣赏对聋生确立自信、获得成就感至关重要。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作文中捕捉到他们作文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好的作文和有进步的作文,把“我能写好作文”的信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季佩玉、李宏泰主编,《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华夏出版社,1993年.

[2]卢瑛瑛,利用QQ群开展习作活动,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5期.

[3]朴永馨、张宁生、银春铭、魏华忠,《缺陷儿童心理》 科学出版社1987.

[4]韩学忠,提高聋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尝试,素质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

[5]陈凤君,指导聋生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语文学刊,2009年第5期.

第8篇

[关键词]叙事;传记;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教师反思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学习一直被视为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职后专业发展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自我研究是西方教育领域在二十世纪开始流行起来的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途径,并开始在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迅速发展。自我研究具有内省与对话并存、追求教学原则而非方法、思考与行动并进等特点。自我研究有叙事、传记、教学日志、教师博客、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方式。

教师自我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中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策略。它与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在目的、假设和推进策略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表现,直接目的是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自我研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外,还强调通过有效和适当的方式使教师创造和运用知识。

在对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假设方面,传统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认为通过知识的掌握就能改变教师的行为。但不少研究均显示,这种范式并不能引起显著的和持续的教师行为的改变。教师自我研究着重的是通过识别、评价和改变隐藏于行为背后的,而又能引起教师行为改变的信念和假设来促进专业发展的。在教师自我研究中,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先前经验基础上的,在学习者的积极投入中通过经验建构的,特别是在合作的、与学习者相关的环境中效果更佳。

一、教师自我研究的特征

1.内省与对话并存

自我研究重视内省,但并不像字面上所显现的那样,只是拘泥于自我的活动,它强调研究者以自己为实践和研究的起点,通过与学生、教材、家长、课程文化、课堂环境、社会、同事以及理论文献等一切与教学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对话来实现对自我意识的唤醒。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在进行对话时,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又会激起更深入的思考。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教师个体通过语言,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了解不同的观点。

2.研究追寻教学意义和教学原则而非程序化的活动方法

自我研究的研究成果并非是获得具体教学活动的活动程序,它并不能告知教师在既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下按照什么步骤如何去做,而是追求一些能够驾驭教育教学困境中的原则,所以自我研究更似一种追求“意义”的研究。

在许多自我研究中,研究问题通常被描述为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境、矛盾、挑战、压力等,如:我该怎样才能改善教学行为?为什么我自身会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上存在着矛盾?我是如何在矛盾中工作的?诸如此类。通过对自我教学故事的描述,把技术和理’性的东西隐藏起来,解释自己的教学状态,追寻教育工作的足迹,这就是一种追寻“意义”的研究,而不是一种对于特殊问题追寻特定答案的研究。

3.自我研究的研究问题来自于实践中的兴趣、压力和困境

许多有经验的教育研究者不约而同的提出,那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获得的成绩往往更能吸引研究者的关注。“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①消极方面,是指教师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压力和挑战等:②积极方面,包括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学灵感、兴趣等。教师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更好地驾驭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工作效能。

二、老师自我研究的方法

1.教学叙事

教师通过对教学事件的描述,来阐释流动在教学现象背后的真实,运用经验叙事的方法来研究教师的生活故事,从而发掘并认识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的深层规律。

教育叙事研究的出现,实现了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即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个体的经验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叙事”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而非理论概括。研究者要清楚地把故事呈现出来,主要靠描述、叙述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论证、分析、归纳、推理的形式。夹叙夹议,是叙事最主要的方式。其中以叙为主,以议为辅,是叙中带议,而不是议中带叙。以叙述为主,而不是以议论为主,这是叙事研究的文本区分于其他科研论文的重要表现。

叙事研究的特点①叙述的对象是真实的教学事件;②叙述必须有突出的主题;⑧叙述必须具有“情节性”;④叙述中包含着反思性内容。

2.传记法

教师自传研究即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主要通过叙述的方式,分析教师在过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具体地说,教师作为研究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其作为受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作为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及在此两段角色不同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教育信念等,来了解教师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形成,发现、反思、重塑“自我”,从而促进个体专业成长。实质上,它就是现实的“我”与历史的“我”之间的对话。

3.教学日志

教师将自己每天的教学状况作一个反观,可以是技术层面的评价,也可以是批判性的反思。目的是为了及时检验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寻找解决、口]题的策略,用于应对日后类似的困难。

教学日志记载的内容常有①听到、看到的与教学有关的趣事,②进展顺利或不顺利的教学活动或者事件,⑧记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④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或对某起教育教学事件的感受;⑤自己处理得较好的事情或对其他教师、学生或学校有启发意义的事情等。

教学日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写得具体,不要采取概括方式来写,要包括具体的想法、工具、手段等等。若每天记“今天工作不错,学生表现也不错……”这样记教学日志的意义就不大;②要记现象和过程,不必总是进行总结和小结,③要记录具体的可见可闻的教学事实和事件,④要记录与彼时彼地直接关联的即时想法。

4.网络博客

博客一词源于“网络日志(webLog)”的简称,它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川流不息的网络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进行互动交流、深度沟通及简易的信息等。博客的核心在于其终生学习、主动研究探索的思想。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办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和教育论坛,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困惑以及一切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发表在博客中,与同行或学生或专家交流,博客已成为教师们进行教学管理、交流的工具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较新颖的平台。

5.行动研究

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改进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行动研究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这两种类型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集“研究者”与“行动者”两种角色于一体,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即行动者。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将行动中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自己的实践,进而提高自己改变实践的行动能力。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改进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6.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最初运用于医学领域中,研究病人的案例。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案例研究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案例研究通常以单一的、典型的对象(教学案例)为具体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或具体的考察,了解对象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产生的认识与结论,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去。案例研究对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整个过程就像解剖麻雀一样,让人们逐渐看清事物的全貌,因此这种方法也被形象地称为“解剖麻雀”法。

案例研究中,精选教学案例是关键。一般教学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交代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主题等;②案例描述案例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i③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做多角度的解读。

?.教学反思

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进行的反馈性思考活动,是把他们的活动从感性的变成理性的,把无意识的变成有意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教师通过写教学日记,建立档案袋等形式对所发生的教学行为或事件以及他们背后的理由、观念等作有意识的思考,教学反思也是目前老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和结果进行反复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从而赋予教学实践以意义,寻求改善教学实践的可能方案。教学反思是慎思的过程,通过影响界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高结果的质量。在教学反思中知识、思想和行动是整合的。教学反思在意义重构中的功能在于,能够使经验中的各个部分之间、使经验与经验之间、使经验与其相关的知识之间产生有意义的联系。经常反思的教师不仅在寻求结论,也不是整日忙忙碌碌地工作而不去反思行动的理由和结果,而是从他们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学习中不断建构其中的意义,创造与此相应的理论。在教学反思中,教师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对自己行动的理解,实践的改善,知识的扩展,还有对所拥有理论的提升。

以上只是教师进行自我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当然进行自我研究的形式并不局限这些。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像教育故事、教育佳话、教学后记、教学病历、教学总结、教学随笔等也广泛应用于自我研究中,因此,可以说凡是有利于教师学习、成长的方式均可在自我研究中采用,正如教育心理学家Marianne A.Larsen说得“自我研究像一把大伞一样把众多的研究方法包容其中,而不像其他研究把研究方法仅限于有限的几种”。

三、结束语

自我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事件的全过程,是对一切影响教学进程的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在教学前,表现为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对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课堂氛围、学生反应等一切与课堂情境相关因素的分析,在教学后,表现为对教学效果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