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核心论文

经济核心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3 09:49: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核心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核心论文

第1篇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核心竞争力是不可缺少的必备能力之一,所指是企业在发展运作的过程中对于资源获得以及资源配置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要保持企业的市场地位,从而体现出企业所具备的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能够通过自身实力获取社会资源,并通过内在运作将资源转化为企业经营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指企业嫩巩固通过高效的管理实现企业运作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统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基于企业整体科学技术与知识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文化软实力,主要通过企业提供的服务或者经营的产品来体现。有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够打下坚实的长远发展的根基。根据相关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用于产品研发的总经费以及占企业运转资金的比例、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数量、比例以及整体水平、企业服务或产品在同类领域的市场份额以及顾客满意度、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等。基于这些指标,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意义

1.通过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增加效益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也就加速了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就企业内部而言,在进行工作安排时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有效缩短了决策与执行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内部管理的效率。信息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为内部员工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交流沟通渠道的通畅能够给发生的问题提供一个及时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危机应变能力。其次,网络经济所具有的特点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网络经济业务的开展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销售成本,例如中间环节的减少、店面租用等费用的节省等。其次是企业成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建立在网络经济规模化的基础上,网络商品的低价格也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客户,间接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2.为企业之间的联合双赢提供可能网络作为一个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平台,能够为企业的联合双赢提供可能。笔者认为,网络经济所带来的联合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稳定联动机制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保障高效运转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信息沟通以及交互分享来避免工作过程中不必要的障碍。借鉴国际基于网络经济的同类企业的发展模式,他们的一个显著的创新点就是部门之间人员的交换,这样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存在隔阂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员工对企业运作的全面了解及其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更多的可能。其次为企业之间的联合提供机遇和可能。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企业之间的联合更加深入,从基本的资源共享上升到了信息技术层面,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达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树立起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实现双赢。最后则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跨国发展的机遇,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之下的隔阂与差异。

三、当前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良好的内部管理是中哟啊保障也是必要前提。真正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应该是完善的、健全的、科学的、制度化的。但是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企业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治色彩浓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经营模式等都受制于人,松散且随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很难应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难以体现其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管理体制僵化,不能随机应变、整体组织架构不科学不合理等,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网络经济之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企业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所带给企业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且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与技术人员比例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当前,由于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企业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了企业产品的技术投入和升级换代。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企业很难从中得到长远发展的动力以及网络经济下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技术已经严重落后于同类企业,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必然阻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企业在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就是经营管理,而企业经营能力的塑造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体现出对战略的重视,反而过多的关注于战术问题。这就造成了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难以摆脱传统的定式思维,也就难以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此外,多数企业将盈利放在了核心地位,没有制定出明确的长远的经营战略,最终一定会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偏离目标目标,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经营迷失。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投机性等都严重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升。

四、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与建议

1.从整体上制定出适应网络经济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在网络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资源整合和战略制定入手,这两方面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奠基。具体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综合考量网络经济之下的企业发展现状,并根据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产品、管理以及技术等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体现出继承与改革交融的企业文化。其次是要重视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发展前景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制定出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符合时代背景和企业状况的发展战略。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够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最终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第三是在企业内部构建起一个积极向上的、不断学习的良好氛围,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最后则是缩短企业发展战略与时代背景的融合进程,只有企业不断通过内部的完善才能抓组网络经济的发展机遇。2.重视科学技术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在网络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通过科研与创新开发出属于本企业的核心科技,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所在。企业发展除需要具备完善的坚实的资金基础之外,网络经济之下的企业发展中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地位也逐渐提升。基于强大的网络资源,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并通过吸收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使企业不断拓展和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除此之外,企业可还以通过与技术性较强的其他企业进行联合或者并购,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并通过不断地整合最终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着重打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网络经济时代,文化也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而言,管理、技术、资源等都是外在表现,真正能够体现企业内核的一定是企业文化。而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经济的时代背景,企业的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且独具特色。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塑造必须基于多方面的措施,如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学习创新与改革发展机制以及民主和谐的机制等,都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认真落实,才能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文化的塑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得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的高效发挥,必然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4.重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也是潜力最大的资源之一,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于人才机制的建立和管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体现出人才的核心价值。就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言,科技创新型人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也是其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以及完善的激励体制等来体现进行培养。而作为企业的技术型员工,要明晰自己身上肩负的企业发展使命,通过自身掌握的科学技术以及创新能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结语

第2篇

1.1创新标准化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为适应企业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科研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在企业集中设立标准化,统一管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为充分发挥专家型人才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入手,组建企业标准化委员会,建立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指挥下的专兼职标准员,为标准化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和提供保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立标准,逐步建立形成了标准化制定、实施与监督体系。

1.2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的科研生产,在高效毁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已有新突破,形成了企业核心技术[3]。有的弹药还不能装填高能量药剂,使我国现役弹药,特别是压制武器弹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4]。在研制大幅度提高弹药高效毁伤性能产品的同时,制定技术含量高的国家军用标准、兵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1)结合某工程的引进研制,根据企业多年装药实践经验,制定了兵器行业标准《中大口径榴弹铸装药通用规范》。这是我国首次规定注装高能炸药的技术要求和合格判定标准。该规范的制定,使高过载中大口径榴弹的射击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弹药行业注装高能炸药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2)国家军用标准《金属药筒试验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统一了我国金属药筒在科研生产中检测和试验项目、程序和方法,使我国金属药筒试验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3)针对某大口径弹体毛坯新的成型工艺技术,兵器行业标准《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工艺规范》2012年已经获得科工局批准正式立项。该标准的制定,可使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的制造有一个统一的工艺方法,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4)企业要有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意识,广泛推广和使用专利技术,从而占有市场。笔者制定了《某产品设计规范》草案,申请了行业标准立项。该项目旨在规范设计工作,给出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数据和设计思路,完善弹药技术标准体系。

1.3标准的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在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将标准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进行标准化预先研究,以支持型号研制。通过制定标准,推动产品的研制速度,提升研制水平,缩短研制周期,保障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目前,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标准化工作在研制的方案阶段,标准化工作就应介入,同步开展标准的预先研究,及时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分析标准化需求。产品标准作为技术标准的核心,体现了产品质量,是技术标准的核心,决定了产品在用户中的形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例如,在某产品研制过程中,同步制定了国家军用标准《预制破片弹通用规范》和《舰岸炮半穿甲弹通用规范》。随微弧氧化技术在某产品上应用,同步制定了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标准《微弧氧化膜层通用规范》。标准的制定过程是结合相应产品的科研、生产而开展的,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今后类似产品科研、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引导新技术的应用。

1.4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企业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为型号研制积累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有效地指导了产品科研开发及制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设计、试验和工艺经验是企业的财富,通过编制三大规范,科技人员将多年摸索出来的设计经验与相关技术规范相结合,把个人经验变成企业财富并详细保留下来,既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又为年轻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能够尽快发挥作用,少走弯路铺平了道路。

1.5加强标准体系策划根据企业体系策划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为推进产品开发,促进技术进步,笔者结合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的研制技术,建立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框图,制定标准体系表,为企业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构建一个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2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发展已不再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利用。在这之中,知识创新又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否迅速作出反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在于企业是否拥有知识创新的能力,是否能通过对知识资本这一特殊的无形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管理、更新和运用,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从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创新及知识创新的基本模式

知识按其表述方式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分类概念是日本的两个教授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在他们合著的《知识创造型公司》一书中提出的。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清楚表达并可在人际中传播的知识,它存在于企业的各种文献之中;隐性知识是指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不易表达清楚的主观知识,它分散在员工的脑海里,是员工所取得经验的体现,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和观点等。

1.知识创新的含义。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价值,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它是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发明和创造的源泉,是促进组织变革、管理理念更新的革命性力量和根本动力。

企业的知识创新是一个知识采集、选择、吸收、创造的整体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在企业中,知识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是某一阶段、某一部门专有的活动或任务。它是存在于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2.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存在于一个共同体内,可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模式有四种:(1)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分享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个人的经历、经验,从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隐性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实现的。(2)外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部化是挖掘隐性知识,并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它是将那些不易表述、却又时时刻刻存在着的隐性知识明确地表达出来,成为大家都可以方便地共享的知识的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创新过程的关键。(3)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组合化即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它实际上是对已获得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新构架产生新的知识。组合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现有知识,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知识的吸收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4)内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部化是将显性知识体现在隐性过程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个人的经验在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后,再拓展、延伸,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成为个人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内部化是知识创新的前奏。

这四个转化过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逐渐扩大的、连续动态的过程中,随着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以及由个体到群体、再到整个组织的知识扩散,组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知识得到不断的积累和更新。其中外部化和内部化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关键步骤。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特点与本质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是哈墨尔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创造顾客价值和企业创新的源泉。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大树是核心产品,小树枝是业务单位,叶、花、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营养和保持稳定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异质性。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独一无二的、稀缺的资源,未被竞争者或潜在竞争对手所拥有。(2)难以模仿性。如果核心竞争力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容易达到,则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3)不可替代性。一般产品和能力很有可能受到替代品的威胁,而核心竞争力很难被替代。(4)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为企业带来超额垄断利润。(5)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或溢出效应,企业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为平台将其组合到相关的不同创新中,构建新的业务,从而不断推出创新成果。(6)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非静态的,而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其内涵和要求是不同的。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决定了其本质是企业所特有的知识,是企业拥有的独特技能、智力资产和隐性知识。一个企业所特有的知识资源是难以模仿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只有知识这一独特的无形资产才能构建企业独一无二的、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有形的设备和场所等资源并不能带来核心的优势和技能,也难以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企业员工长期积累而最终形成的集体智慧,在企业中表现为各种系统化的知识、能力、专长、信息、价值观等。这些知识与企业的有形资源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独特性产品或服务,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知识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1.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以知识创新为依托,技术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通过知识创造、积累和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实现技术的突破或创新,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和知识积累,开发新产品,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差异性的产品或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既而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不进行制度创新,不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责权关系、运行规则以及管理规章等制度要素,企业的知识创新就无从谈起。知识创新的实施和推动必须以高效运转、管理关系明晰、权责协调一致的制度要素作为保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推动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没有合理、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企业的生存就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提升核心竞争力。

3.知识创新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技术创新为实施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管理创新则保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顺利实现。这三者都必须以知识创新为依据和基础。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把企业的各种关系理清,使各种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更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新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4.知识创新促使人力资源创新。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通过对员工的在职培训、远程教育、定期培训等形式,鼓励、培育新思想和新主张,激发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重组自己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将员工的新知识融入到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之中,保证企业拥有不断更新的人力资源。同时,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是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的,作为知识和能力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这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创新与技术、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的创新是互相推动的,后者能够肯定知识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以更高的积极性和信心投入到知识创新之中,反过来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其次,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这四者也是相互作用和关联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最后,通过知识创新,既而实现企业的技术、制度、管理、人力资源创新,最终达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并不是企业创新过程的终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使其以更加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各种创新过程中,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则是实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不断对知识这一无形资产进行创新、积累、吸收和利用,形成企业独一无二、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尤天慧,杨理,樊治平.浅析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52-53.

3.王竹芹.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高途径.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4,(5):69-72.

第4篇

“关键词”一融汇贯通——创优促进××崛起的发展环境

发达地区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融汇贯通、大胆突破的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首先要学会融汇贯通,在勇于突破中创优发展环境。

1、在勇于亮丑中正视差距。同为县级市的江苏昆山、山东寿光等发达地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首先得益于他们勇于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在60年代“全国学大寨”时期,就冒险建起了小五金厂,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之路,不仅比我们醒得早,而且动作快。对比发达地区,××最大的落后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落后,突出表现在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的意识、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识和气魄。思想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发展环境不优,经济活力不足,支柱产业不强。特别是环境不优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远没有达到发达地区“让人方便,使人赚钱”的效果。

2、在勇于突破中大胆探索。发达地区在优化环境方面,勇于突破传统的制约,善于抓住和创造发展机遇。昆山早在1984年就“偷偷摸摸”办起了全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以一种“违规”创业的方式,开创了昆山的崛起之路。就××而言,有些部门办证收费不尽人意,并非是他们违规办证、违规执法,而是办事教条,死抱文件规定不放,没有像发达地区一样融会贯通。尽管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举施,但少数部门死扣条条框框,说“不行”的多,说“怎么行”的少,缺乏“服务客商就是服务××发展”的服务理念。学习发达地区,首先要善于融汇贯通,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当文件与发展相矛盾时,以发展为重;当理论与实践相矛盾时,以实践为重;凡是外地先进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借鉴运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地探索和试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可以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用好。

3、在勇于创新中创优环境。参照发达地区的一些做法,从××的实际出发,要以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环境的大优化,必须在三个方面先行突破。一是要增加工作透明度。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其它各类政务事项都必须实行政务公开。各单位职能、人员分工、科室布局、办事流程及有关规定以及汇编成册的资料,必须公开和摆放在本单位最醒目处。二是要规范办事程序。政府各部门都要有明确的办事制度、行为准则和奖惩办法,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部门内部会审制、项目备案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集中联审和“一事一议”,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办,能办的事马上办,可能办的事提前办,难办的事超前办,杜绝“大局利益部门化,部门执法产业化,管理职能利益化”的现象。三是要推行联合执法。重点是推行“一费制”缴费办法。把面向企业的各类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审核汇编成册,分门别类印制发放“企业缴费明白卡”,由企业统一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缴费,并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罚)缴分离制度。

“关键词”二倾斜发展——做大支撑××崛起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的根本原因。以发达地区为师追赶发达地区,必须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为先导,突出抓好支柱产业培育发展。

1、倾斜发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竞争力。寿光的蔬菜、诸暨的袜业、义乌的小商品等,无不凸现鲜明的产业特色,支撑他们的快速崛起。昆山市财政收入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10年时间,而从10亿元到100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支撑,就是集聚在工业园区的支柱产业。目前,××市产业发展处在均值模式阶段,培育发展了能源、机电、食品、建材、塑业等产业,要追赶先进地区,加速××崛起,必须由均值模式向增长极模式转变,在产业培育上实行倾斜发展,走产业兴市的发展之路,全力以赴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支撑带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科学定位支柱产业。发达地区经验表明,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不在多,而在优。在支柱产业的培育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要素有选择性地配置到资源效率高、产业关联度强、 发展条件好的支柱产业,实行非均衡地倾斜发展。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之路,从××的实际出发,要在稳定发展建材、冶金、机电、塑业和现化物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以能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以粮食加工为基础的生物食品产业、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高新科技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主导产业的倾斜发展思路,用非均衡发展的理念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5-10个彰显××特色的国内知名品牌,以产业品牌树立××的城市品牌;用特色支柱产业拉动三次产业健康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全力做大支柱产业。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能单打独斗,既要激发内力,更要借助外力。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在对接与互补中加快发展,内外并举做大支柱产业。××作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一员,要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把珠三角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做大支柱产业的主要手段,按照园区发展规划“择商选资”,突出定向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着力解决招商引资整体效果不高的问题。招商部门要在信息收集、项目库建设和产业政策研究、发达地区产业布局及产业升级转移特点分析以及××产业投资与发展导向等方面进行专业“突破”,与乡镇招商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在用地、信贷、办征等方面进一步放开放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来推动全民创业。

“关键词”三赢在执行——落实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

以发达地区为师,不仅要学到实处,关键要落到实处。从××的实际出发,要着重提升三方面的执行力,以壮士断腕的坚定意志来强化和落实促进××崛起的战略措施。

1、突出环境整治。发达地区的发展之初,在优化环境方面,不仅注重思想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行规定,并以强有力的举措落实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举措,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缺乏抓落实的机制和手段。现在,全市上下对优化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共识,对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要从共识到共为,关键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去狠抓落实。当前,要参照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从理念、机制创新入手,从××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尽快拿出一套优化环境的若干规定和考评办法,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以环境整治促进环境优化。

第5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战略目标,为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第6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84-02

一、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 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 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2]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3]。有的学者提出“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 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4]。有学者认为, “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5]有学者指出, “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6]。还有的学者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7]。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阐述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在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价值沦丧、过度消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以一种合理、合法、合乎道德规范的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被忽视了”。[8]物质生活富裕的另一面是享乐主义;市场竞争的另一面是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崇尚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另一面是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以及对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忽视与贬斥。现代社会正在呼唤仁爱、和谐、诚信、节俭、协作等传统美德。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都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道德观教育迫在眉睫。

2. “”的阴影并未消失,传统文化复兴难度较大

“”十年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摧残,对腐朽思想的强化,以及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对西方理性主义、人本精神的盲目崇拜,一味凸显主体地位,致使人们把追逐个人眼前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诉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

3. “大众文化”悄然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作为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通过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混乱的人生观价值观、哗众取宠的低俗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道德观为突破口,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整合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我们进行道德观整合迫在眉睫是由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道德基础,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道德观的支撑,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等原因。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因此,从道德观教育入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1. 为道德立法

一方面,要定义我们的道德标准,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它。道德观体系主要包括伦理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9]

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强制道德标准的执行和统一。如新加坡的“鞭刑”,随地吐痰不仅要罚款,而且还要让你受皮肉之苦,还要让你在众人面前丧失尊严。没有人不愿意做一名道德修养水平高的公民,但是法律可以让这成为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在法律的高压下,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当高水平的道德标准成为大家的习惯时,道德标准内化到公民内心,法律也就成了象征,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重视家庭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10]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但在目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使传统的家族本位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市场经济使伦理经济时代的人伦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理性主义作为中西方文化撞击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结构”[11]。家庭结构的变更和西方理性主义的侵入正威胁着中国人的精神命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用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来教育和要求下一代。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人人都应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彼此关心体贴,男女老幼都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力。另外,在家庭伦理道德中遵守性道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家长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使家庭和睦幸福。

“国民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审美意识、理想信仰等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所呈现出的整体性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是反映国民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标志。”[12]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国民精神教育对公民素养、公民道德等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

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给予足够重视,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第二,适时革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三、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长规律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逐步培育学生的国民精神认知能力和践履能力。第四,重视对逆向精神行为的有效纠偏。第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4. 加强媒介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

在这里将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偏向于‘传者’的权力,”而“网络媒介则强调传授之间的互动”。[13]

传统媒介(电视、报纸、广播等)的公信度是长期实践在受种中积累起来的,权威性是其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塑造和树立道德模范,并强势推出,对国民造成正面的影响;也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展开对突发道德事件的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国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网络媒介就是指借助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的平台。我们利用网络媒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播时应该广泛涉及各种技术组合,如网站、电子邮件、FTP、聊天室与BBS、ICQ、博客等,采取游击战术,同时又必须集中在各种组合中较有影响力的据点进行持久战。我们的传播者要在宏观上把握,及时发掘新事件的道德传播价值,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要始终如一、无处不在的进行。

四、结语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突破口。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我们最终要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道德价值观实现整合的目的,从而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 2007- 02- 13.

[2][7][9] 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 张维迎.和谐社会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企业家,创刊 20 周年特刊.

[4] 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4).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6]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04-11.

[8] 徐嘉.市场经济与传统伦理的创造性重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0] 许敏.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源始性地位[J].学术论坛,2005(3).

[1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

前言

由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密切联系,企业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即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基础,故此,对于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进行了一番讨论。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作用机制

(一)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模型分为了四个层次,分别为表现、感知、媒介以及核心这四个层次。而从核心层开始分析,核心层就包括了企业的文化、学习以及创新三种力量。企业的文化力量决定了企业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使命感,而企业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力,而学习力量又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故此通过这三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层。而核心竞争力的媒介层则包括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它们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交互的媒介,在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是服务,并对其进行的评价,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购买的这一过程当中,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感知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消费者的满意度情况,在消费者对购买来的产品与服务进行使用后,对其自身需求的被满足状况进行评判的结果,也即是其满意度的表现。而表现层就是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忠诚态度,忠诚度越高,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大。

(二)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作用的机制

通过以上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模型可以得知,想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为目标,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为手段,以完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方法,以建设企业的文化为根基,来进行一番系统而具体的工作。而想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其根本,企业文化的建设则必须要重视起来。通过完善、创新企业的文化,让企业的员工们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提升企业的文化力量,进而提升员工们的凝聚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就在这种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员工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而把这种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产品与服务当中,进而就可以令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最终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加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故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一种根本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也即是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好坏。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建设路径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建设,说起来很宽泛,但无论是何做法,都有一个根本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一个企业除了厂房设备那些死的东西以外,剩下的就是企业的员工了。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否优秀,直接影响到这个企业是否优秀。而所谓文化,也就体现在这一个个活的人的身上,因此,想要建设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培养出高水准、高素养的员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故此,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之下,建设企业的文化就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问题:其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发挥他们的潜力以及创造力;其二,要积极吸取外部的优秀文化,并融入自身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感染企业的员工,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其三,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员工们产生一种永远处在行业潮流尖端的感觉,以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注重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它最终涉及到的一个个复杂的人。故此企业对于自身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并有步骤的进行建设工作,不急不缓,才能使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达到最高,效果达到最大。而具体的建设工作也是由人来进行,故此对于人的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此,有以下三点建议:其一,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为他们创造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进行工作,从而把这种愉悦带入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当中,进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二,高层管理人员需要起到模范的作用,一个有魅力的传奇企业家,往往能吸引住大批的员工,并让他们以管理者为榜样,积极工作,积极创新,从而有一日能够达到与他们一样的高度,这对员工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其三,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改革,在如今这个知识创造经济的时代,让员工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来改进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保障企业文化的顺利运行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没有尽头工作,因为文化不是死物,它一直都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故此,如何保障企业文化的持续运行便成了每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其一,设置一个专门组织文化建设的机构,明确企业文化运行的责任承担,以利于协调企业的各个部门,方便文化建设工作在各部门之间的展开;其二,完善企业的文化建设制度与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端正他们的观念,从而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之中其乐融融,同时也让文化建设的工作顺利运行下去;其三,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的用人机制、考评机制以及人员保障机制,让企业员工的成长目标始终与公司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以此来激励员工认真地进行工作,保障他们的福利与发展空间,同时也约束他们不好的行为,为企业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结语

虽然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们持有的观点都不尽相同,但是,核心竞争力能够在企业的发展之中,帮助其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以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却是获得了一致的认可。故此,本文就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机制与路径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1]庞丽群.浅谈学习型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3(5)

[2]叶创建.建立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东方企业文化,2013(5)

[3]王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发展动力[J].冶金企业文化,2013(1)

[4]周瑛.用文化的力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2(4)

第8篇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术期刊;研究内容;词频分析;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707

环境经济学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经济学被介绍到中国。1978年中国制定了《环境经济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讨论会,决定将“环境经济”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中的第一项主题。同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成立,由此推动了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这表明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瞩目的独立学科。环境经济学虽然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学科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环境经济研究在中国发展快速,不但表现在环境经济理论和框架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环境经济领域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学者们翻译、撰写了环境经济方面的教材和专著,还发表许多研究环境经济的论文,开展了环境经济各领域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环境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1]。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都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基于此对2005~2014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以下简称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这个角度研究近十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动态和发展路径。

一、近十年环境经济研究

数据样本统计(一)“环境经济”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从中国知网中检索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剔除重复及不符合主题的论文,共有462篇,其中核心期刊本文核心期刊指中国知网上所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0篇,其他期刊论文262篇。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从2005~2014年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中国知网全部期刊论文这一角度来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但环境经济研究成果的体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知网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中除了期刊论文,还有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和其他形式的研究论文,在2005~2014年间,这些论文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共计338篇。

此外,统计分析2005~2014年这十年的文献,是为了了解在新阶段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进路。而在1978~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发展等重要阶段。在这27年间收录在中国知网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论文和其他形式论文共456篇,其中期刊论文有406篇。

(二)基于期刊的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为了能较好地表征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客观水平,本研究的检索统计工作不仅关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更关注期刊论文的质量变化。核心期刊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故本研究的重点在核心期刊论文。据上文可知,本研究全部实际有效样本为46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实际有效样本为200篇。

在相关论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引证分析、数据分析和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近十年来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全部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重点对论文期刊类型、主要议题、作者人数等方面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分析文献的被引次数,以衡量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三)数据样本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只是从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期刊论文这个角度来分析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数据样本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环境经济的具体研究对象很多,仅就期刊论文来说,属于环境经济范畴的论文众多。篇名属于环境经济领域范畴的其他关键词的论文有至少十多种,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GDP”、“ EKC”、“环境绩效”、“环境损失(损害)”、“环境成本”、“环境外部性”、“排污权”和“环境税”等,见表2所示。据《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1980~2008年这29年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共有10 618篇。本研究检索统计了2005~2014年环境经济研究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属于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共有10 506篇。由此可见,近十年有关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比过去有大幅增加。

由此分析,2005~2014年篇名中有“环境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大约占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范畴的核心期刊论文的1/50~1/60,也就是说大多数有关环境经济的研究论文在其篇名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环境经济”。故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并未包含环境经济研究的所有领域,但本研究的贡献也正是对以“环境经济”为篇名的论文的深度分析,以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略见环境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全貌。

二、数据样本论文分析

(一)研究阶段分析

通过对全部462篇数据样本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2005~2008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逐年递增,到2008年达到峰值,2009~2011年数据样本期刊数量略有下降,2012~2014年数据样本期刊论文稳定在40篇左右。中国环境经济学学科近十年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从数量上看为稳定发展的阶段,从质量上看为深入扩展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学研究将重点关注环境经济理论体系、环境价值核算体系、环境经济分析方法体系、环境经济评价体系、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环境投融资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体系等[1819]。

四、结语根据本文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从数量上看,年核心期刊发表篇数变化不大,但论文的深度有所扩展,涉及的领域更广,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更多,近十年环境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比以前的有大幅增加。第二,在影响力方面,发表于理工类核心期刊上的环境经济类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另外,采用数量分析、科学实验以及工程实践的论文影响力也较大。这说明中国环境经济研究的一种趋势是朝着定量分析、技术支撑的方向发展。第三,在研究内容上,依据词频分析结果,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所扩展,研究深度有所加强,但较多的研究还是探索性的,结论是建议性的,其实践意义、应用意义和指导意义还不够强。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葛察忠,董战峰,等.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3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邱威,张建华,刘念.含大型风电场的环境经济调度模型与解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19):816.

[3]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1524.

[4]李刚,张彦伟,孙丰云.中国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3944.

[5]张音波,陈新庚,彭晓春,等.广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5):10211031.

[6]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等.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9(7):9799.

[7]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07(3):4043.

[8]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政策[J].求是,2007(20):5860.

[9]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10]陈耀龙,程文涛,陈小兵.高级住宅小区生态设计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9799.

[11]刘向华,马忠玉,刘子刚.意愿调查法在环境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生态经济,2005(4):3638.

[12]傅京燕.OECD国家环境经济手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未来与发展,2005(3):4345.

[13]谭灵芝,鲁明中,陈殷源.我国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81186.

[14]蔡秀云.三种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势比较分析[J].中国税务,2009(12):2223.

[15]刘彩利,王京芳,薛斌.环境经济手段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驱动机制[J].软科学,2005,19(5):2729,38.

[16]李小蓿李汉平.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271335.

[17]陆菁.贸易与环境经济分析的实证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6(2):203209.

[18]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9]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economy

research in the last decadeDONG Xiaolin1,2, XUE Wenjie1,2, SONG Cheng1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