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环保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笔者所在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文件精神,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技术评价与示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等法律法规。从思想上加强认识,引起教师的重视。
学校成立“小学创建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专题会议,布置各项工作任务,将绿色环保理念与学科教育、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校要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分别制定《小学环境管理制度》《小学卫生管理制度》《校园绿化规划制度》等规章制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将“创绿”工作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长抓不懈。
注重环保实践,开展绿色活动
重视宣传,创设氛围 学校要把规范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环境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把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如绿色环保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宣传板报、读书征刊、绘制环保宣传画、征集环保宣传语、观看宣传片、宣传环保意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立足校园 将德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开展“清洁校园,美丽自我”活动。激发学生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意识,积极为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做贡献。活动中涌现出的环保活动优秀班级要及时表扬与奖励。经常开展美化教室活动,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装饰环境,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展“绿色与生命”比赛活动,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丰富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热情。
家庭、社区、学校三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组织学生们到街道和社区开展清扫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让孩子们用他们的热心改变社区面貌。学校开展“我与绿色同行”的活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行动,让环境教育辐射到家庭、社区,真正将绿色行动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之中。如“放飞梦想,展现风采”“你丢我捡,共保环境”“白色污染,谁见谁捡”等一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绿色教育”,让校园“绿”起来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让他们“动”起来,学会如何维护和参与环保。各班成立种植小组、护绿小组、环卫小组等,坚持经常活动,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环保兴趣。如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每年的4月和9月,学校号召学生植树造林,每年春天,学生都参加“种蓖麻”、建设小花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成长。
利用环保节日进行活动 结合3月22日“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 “世界荒漠化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举办环境教育讲座、征文比赛、绘画竞赛、手抄报比赛等系列活动,把师生的环保热情进一步推向,提升环保情趣。
形式多样的环保主题班队会 学校各个中队分别以“向白色污染说不”“我做节能小卫士”“珍惜水资源”“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等为主题,结合学生身边的优秀事例和非绿色生活的反面典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教育学生做绿色公民。
科研教研,渗透环保
学校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主线,紧跟课改步伐。笔者所在学校还进行了“绿色长城,我们在行动”的科研课题研究,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教师撰写绿色环保论文,学生写绿色环保体会,充分展示了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语文、科学、品德、地方、校本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环保教育。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保护生态平衡;《小镇的早晨》抓住小镇早晨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讲授这一课时,要结合环境污染和雾霾天气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校编写了具有家乡特色的校本教材,充分挖掘家乡的环境特点进行环保教育,每学期要搞校本学科公开课,如《我爱家乡绿》《我为创建绿色校园出份力》《校园因我而美丽》等,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环保意识。
论文摘要:“液体壁纸”目前约有10大类别,可变换500多种花型,90多种颜色效果。比如,“夜光壁纸漆”(吸收可见光10-30分钟,在黑暗中就可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变色龙壁纸漆”(白炽灯照射是一种颜色,阳光照射又是另外一种颜色)、“浮雕壁纸漆”(经过特殊工艺,墙面可呈现浮雕效果)等。“最精美的墙面装饰,最多彩的生活空间,最个性的思想张扬,最豪华的展示、休闲空间”是液体壁纸外观的经典描述。
一、性能
1.物理性能
(1)物理稳定性:产品无论是施工还是销售,都存在一个物理稳定性的问题。给产品在精选原料时十分重视悬浮性能采用特殊助剂做以调节,使各分子间有效链接,完全结合,做到了产品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不沉淀、不分层,易于储存,保质期长。
(2)施工稳定性:该产品的施工对粘度有一定要求。粘度是部分液体在该液体的另一部分上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量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粘度是液体壁纸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也是涂料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通过调整粘度,可以控制涂层厚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涂层外观效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原料控制粘度,使其更加稳定统一,从而达到产品与效果的完美过渡。
2.化学性能
(1)绿色环保:无毒环保在研制涂料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该产品通过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CNASL104g/B0585》检测,各项指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限量。
(2)产品品质:该产品的最初开发定位即是“品质优异、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施工快捷、效果超群”。产品以水为分散介质,采用超耐候性原料为主要成膜物质,加以多种配套助剂精制而成。有极强的耐老化性能、透气性好、抗碱防霉、耐水擦洗、不起皮、不开裂、不褪色,其优异品质确保使用20年以上。
二、特点
特点1:无缝连接、拒绝褪色、从不起皮、绝不开裂、高度自洁、便于清理能墙纸所不能,为涂料所不为,让您的客户一朝拥有液体壁纸永“酷”到底。
特点2:卓越的装饰效果丰富多彩的基色和图案花型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墙面的装饰效果,同时由于不同的折光效果,让单调的墙体充满了立体感和流动感。
特点3:丰富的色彩效果由于该产品运用高科技加工工艺,并利用光干涉原理,让同一种入射光产生不同色相的反射光,所以色彩可因底涂、光源、角度不同而产生丰富多彩的变幻效果。
特点4:看得见的新环保由于壁纸漆的主要原料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与进口珠光颜料,粘合剂也选用无毒、无害的有机胶体,所以是真正天然的、环保的。
特点5:个性化的图案设计除了风格各异的花型图案外,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订做各种个性化的图案,如各大公司的品牌标识,商标图案等。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个性化需要,同时也创造了无限商机。
特点6:多彩的系列产品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印花壁纸漆、滚花壁纸漆、立体壁纸漆、夜光壁纸漆、梦幻壁纸漆.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也可搭配使用,可达到令人称奇的效果。
特点7:经营优势明显产品多达千种的装饰效果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它虽不是墙纸,但它的理化性能优于墙纸,可以做到无缝连接、不会褪色、起皮、开裂。不仅可以做到高度自洁,还能方便清理,能墙纸所不能,为涂料所不为。加之产品绿色环保,墙面装饰效果高贵华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力。据我们了解,现在市场上的装修工程,乳胶漆的装修价格(包工包料)在10元以上/平方米,而如采用本产品进行装饰,只在每平方增加5~8元的成本(包工包料),高贵典雅的装饰效果即刻就会显现出来,其装饰档次会成倍得到提升。
三、使用方法
施工步骤:搅拌。加料、刮涂一收料*对花。补花,具体过程叙述如下:
1.搅拌:在产品刮涂前将产品打开盖子,用搅拌棒将涂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如果有气泡请将产品静置十分钟左右,待气泡消失。
2.加料:将适当的涂料放于印刷工具的内框上。
3,刮涂:将印刷工具置于墙角处,印刷模具的模面紧贴墙面,然后用刮板进行涂刮。
4.收料:将每一个花型刮好后,收尽模具上多余的涂料,提起模具时候请垂直于墙面起落。
5.对花:套模时候根据花型的列距和行距使横、竖、斜都成一条线就可以。以模具外框贴近已经印好花型的最外缘,找到参照点后涂刮,并依此类推至整个墙面,可以通过模具的外框找到参照点。
6.补花:当墙面在纵向或横向不够套硬模时请使用软模补足。
关键词: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长期以来,人类对自己采用较为粗放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模式及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直进行反思。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和人口三大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绿色”指数。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等,是指借助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绿色的设计应该是利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将环境、安全性、能源、资源等因素集成到产品的设计活动之中,从而获得真正的绿色产品。
1.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步骤
为实现绿色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总体目标,应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就以“绿色化”为主线贯串整个设计全过程,从而实现机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在实践中,机械产品绿色设计首先要对用户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分析满足主要功能的技术可行性,对满足主要功能的技术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可行性的技术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方案。其次要对各个产品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环境影响要求,如废物产品、水污染、能量消耗等,开发“绿色产品”。最后要检查“绿色产品”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2.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根据绿色设计“节约能源、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绿色产品应具备以下特征: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资源:绿色产品应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材料的种类;尽量简化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材料,并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材料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绿色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使用维护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各个过程中均应对环境无负面影响或污染甚小。免费论文参考网。
3.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内容
绿色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绿色设计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即涉及产品整个周期。免费论文参考网。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是把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扩展,除设计、制造、使用外,还包括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等。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首先取决于设计。免费论文参考网。绿色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绿色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和回收处理设计等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图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并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或最终消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循环周期各个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问题。
4.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意义
4.1使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化”。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高能耗、高物耗及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绿色设计的理念及产品,使得人们在生活当中不但要追求物质文明,而且要追求生态文明,也就是具有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如曲业华等人设计的一款环保型汽车;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百米运动员的起跑瞬间,将瞬间的动态凝结起来,使得设计更加具有动感,他们的设计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应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对环境污染小、低能耗。这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2促进技术进步与技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技术是否进步的根据主要是考虑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环境和生态效应考虑得较少。绿色设计要求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要达到三者的协调和统一。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联结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类长远生存的需要。这就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了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
4.3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
绿色产品具有节约能源,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有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子分解等特性。绿色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际贸易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被禁止进出口已成为一项国际准则。运用绿色设计的思想所制造出的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绿色产品能进人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机械产品采用绿色设计技术之后所拥有的一系列优势表明,产品的绿色设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曲业华,李霞,毛选波.绿色设计观念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3]薛培军,刘冬敏.基于机械产品绿色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4):110-111.
[4]曾庆良,许艳.机械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J].现代机械.2005,(2):58-59
[5]苏纯,陈志伟.绿色设计法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4(3):30-31.
关键字:能源环保建筑绿色
一建筑设计与环保节能的紧密关系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与节省能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人类可以自主建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但人工化的舒适通常依赖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等高耗能设施,且舒适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为前提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前环境和能源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个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带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结果是建筑系统内和建筑系统外的物质良性循环与能量的良性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也就是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居住区中的气候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人类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二 对绿色建筑的思考
绿色建筑概念传入我国仅有不到十年时间, 同时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差异很大、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以及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较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而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应用研究。
(1) 在区域层面上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 自然资源不一样, 经济发展不一样, 形成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如北方寒冷地区因冬季采暖造成能源高耗费、环境高污染问题严重, 故发展较早; 而有的经济发达地区节约意识较差故开展的较晚, 甚至处于起步状态。
(2) 在制度上没有激励性政策的配合,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执行贯彻度底(喊的多做的少) , 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均不完善, 不能很好的发挥引导性作用。国外实践表明: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制度两大因素,技术提供支持, 而制度构筑环境, 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保证。制度革新的获益要比技术革新更为重要。
(3) 在观念上, 随着政府对环保节能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 节能、健康、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大多数人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仅集中在节能、节水的层面,对于交通、材料、效率提高、污染减排等更丰富的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在面临具体行动时生态环保者非常少, 人们的生态觉醒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又如在建筑运营阶段,要节能, 就需要自觉地做到人走关灯、关电脑, 节约用水做到水的循环利用, 节约用纸, 将空调的温度调到26 度等, 这些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人的意识问题、生活习惯问题, 是“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
(4) 在建筑的节能工作上, 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大好形势下,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其总体节能状况令人堪忧, 大批量的高能耗建筑,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 瓶颈"。现仍然有众多建筑未达到节能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导致从技术体系到配套法规上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相关工作。现行建筑节能标准中某些缺乏科学性的条款使标准在执行中存在漏洞; 软件的某些评价结论与标准不协调, 会产生建筑节能的技术屏障,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三 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现如今,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绿色节能建筑的标准应该统一的,节能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节电节水,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上要遵从以下原则:
首先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的原则,指的是对各种建筑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其次是对环境影响最小。要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二是尽量使用本地建材。这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项措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可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重复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这是鼓励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
最后是对生态环境最好。对生态环境最好指的是对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为有利,通常我们说“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但同时不要忘了其他物种。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需考虑到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四 加快推广建筑节能工程步伐的建议
4.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建筑能效综合评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还需要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若缺乏建筑节能服务机制,就会影响到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节能服务的推广,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在节能服务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以推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大发展。
4.3能源服务公司的门槛准入。建筑一体化,安全、可靠和身外之物长久的运行需要专业公司的服务和保证,这些都需要能源服务公司不仅要有系统集成的的技术能力,还要有资本实力和对新项目不断的投融资的资本运营能力。缺乏相应的资质认定,从事建筑节能服务工作的企业必定良莠不齐。
[关键词]祥云火炬;形式美;工艺美;材料美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42-02
1 引 言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是全球化时代由中国企业主导的,跨文化背景、多专业协同设计的一个成功范例。这种成功的设计范例,对于如何从绵延千年的华夏文化中汲取创新灵感,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从形式美、工艺美、材料美三个方面对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了美学分析。
2 祥云火炬的美学分析
2.1 祥云火炬的形式美
形式美基本原理和法则是对自然美加以分析、组织、利用并形态化了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就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它是一切视觉艺术都应遵循的美学法则,贯穿于众多艺术形式之中。祥云火炬整体造型线条流畅,以银红两色为主色,上部以银色为主,下部以红色为主,形体优美修长而略显弯曲。其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传达其基本理念:云纹、漆红、人本、科技。云纹是华夏文化的符号特征;漆红是千年的中国印象;人本是细致的人文关怀;科技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其所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意象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是轻盈飘逸、神秘,又能够穿透人心弦的线状形象,是一种不同于西方体量感的艺术元素,富含东方韵味。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漆红色的、预示着“祥云升腾”的云纹铭文被雕刻在火炬上半部分银色的铝合金表面上。这些云纹不仅作为千年华夏文明被抽象出来的符号,使整个火炬凝练了厚重的中国文化特色,而且给整个奥运火炬注入了几分轻盈和灵性。
火炬上下按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它采用了类似纸卷和画轴这一极其富有中国特色的别致造型,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融入到奥运火炬设计中。灵动别致的纸卷造型的奥运火炬背后蕴涵着千年华夏文化的内涵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巧妙地表达了借奥运火炬向世界传递中国文明的美好心愿,也完美地契合了追求和平、文明、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突出了设计的人文主义关怀,传达了一种真实而感人的意愿。
2.2 火炬的工艺美
祥云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长达15分钟,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真可谓是工艺先进、设计巧夺天工,是我国高科技的浓缩。其工艺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度、安全性和符合人体工程学。
火炬分为上下两部分外壳、燃烧器和燃料罐几个部分。从正面看是云形,从截面看却是一个心形。这在工艺上是极其微妙复杂的,要求极高的精确度。火炬采用铝合金切削加工薄壁整体内外表面成型,在切削时不允许出差错,如果稍有偏差,缺口就无法弥补。其二是云纹加工程序。设计人员对于云纹加工程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加工表面没有杂色和污点,图案腐蚀前的遮蔽工艺不能有问题,否则纹样就会走样、变形。加工好图案后要对图案进行酸碱处理,其后是模具蚀纹工艺。
在20世纪初,英国人泰罗设计了一套研究工人操作的方法。研究怎样操作才能省力,高效,并订出相应的操作制度,人称泰罗制,这是人体工程学的始祖。现代,人体工程学在设计过程中已成为设计师自觉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方法更具科学性,更重视与舒适感相关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设计可以从人们日常的知觉感受、认知感受、情绪感受出发,分析各种审美需要。
祥云火炬设计中很多地方考虑到了火炬传递者不同的情感需求。通过火炬上的图案、色彩、材料的不同搭配,使得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因为要满足和适合人体的要求,在祥云火炬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人的因素,首先是尺寸合适、高低合适、方便使用,设计和制作更考虑到安全、效率。例如这个奥运火炬重约985克,而这个重量对火炬手来说是比较适合的,这是因为设计师对它的重量有过深入的分析,不能太轻,拿在手里没有分量,但也不能太重,否则火炬传递者容易感到疲劳。火炬内壁设有隔热层而外面金属表面则喷涂了高触感橡胶漆。经过人机工程学考虑的握柄,使举握舒适的火炬在每一设计细节中诉求着东方文化的特征――细致的人文关怀。再如祥云火炬由于燃料罐里面的燃料是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自身温度降低,很容易结冰,甚至冻伤火炬手的手。所以设计了导热棒,把火炬上端火焰产生的热量传导下来,防止燃料罐过冷,这是由于火炬在燃烧时使上热下冷而温差悬殊。
2.3 祥云火炬的材料美
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绿色设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及教育家维可多•佩帕尼克提出。其观点是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设计师创造的,设计师在满足客户和用户要求时不能够仅仅停留于美化作用,更应肩挑起培养和引导人们社会伦理价值及道德的重担。每一个有良知的设计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的理念,用自己的作品向全人类宣传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引导大众理性消费,让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而祥云火炬的设计在这一方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祥云火炬外采用铝合金,通体采用高品质铝合金自由曲面延展成型,这种材质延展性强、重量轻而且光泽度好,经济而又不失现代感。火炬外部表面喷涂了橡胶漆,这种材料多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用于火炬尚属首次。火炬的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以上两种材料都是绿色环保的材料,不会造成污染。它们充分体现了维可多•佩帕尼克提出的绿色设计的理念,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待奥运会认真办事、节俭筹备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
3 结 论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空调系统的流行趋势,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等。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它利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依靠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通过深埋土壤的闭环管线系统进行热交换,夏天向地下释放热量,冬天从地下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供热的要求,具有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地源热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一、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1. 节能、高效性
地源热泵系统在提供100单位能量的时候, 70%的能量来源于土壤,30%的能量来自电力,电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压缩机的做功和使空调系统运行,即将土壤中的热量"搬运"至室内。它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土壤的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0℃之间,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7,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能效要高出40%以上。
2. 环保无污染
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因此,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
3. 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4. 低运行费用
土-气型地源热泵系统的高效节能特点,决定了它的低运行费用,比其他各种采暖和制冷设备节能30%-70%。使用寿命25年以上,折旧费和维修费也都大大低于传统空调。
5. 应用灵活、安全可靠、用途广泛
灵活性强,可用于新建工程或扩建、改建工程,可逐步分期施工,热泵机组可灵活地安置在任何地方,节约空间。无储煤、储油罐等卫生及安全隐患。从严寒地区至热带地区均适用。可为各类建筑物提供冷暖两用空调系统,同时提供生活热水。
二、热泵工作原理
1. 制冷原理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向室内供冷。
2. 制热原理
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三、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是一种以土壤/地下水作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空调技术,其原理是依靠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完成制冷循环,利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的特点,通过深埋土壤的闭环管线系统进行热交换,夏天向地下释放热量,冬天从地下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供热的要求,由于系统采取了特殊的换热方式,使之具有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高效节能优点。
地热能是一种无限的资源。许多在市郊的家庭或者其它建筑物周围就是一个巨大的低温地热能量的"蓄水池",这种资源被太阳、地球重新补充。与普通的系统相比,地热的技术能使你每月的费用节约30%到60%。 地热是你能购买的最安全,最清洁,最可靠的空调系统。
基本的地热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建筑物周围有充足的可以利用的场地时,可以考虑用水平环路。 把管线布置在沟中,可根据场地长度在30到120米之间。
2. 建筑物周围场地面积受限制时,垂直的回路是理想的选择。 可利用钻井设备钻成深度为22到90米的深孔,然后将管线垂直布置。
3. 建筑物附近有一定深度的池塘、湖泊或海洋时,施工费用和运行费用会十分经济。 管线简单地布置在池塘或者湖的底部。
4. 敞开的回路系统是用地下水作为一种直接能源。 在理想状况下,应用敞开的回路是最经济的地热系统。
四、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使得人们关注节能、高效用能,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迅速展开。在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5年该项技术成了国内建筑节能及暖通空调界热门的研究课题,并开始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
目前,孤岛地区的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还是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逐渐向绿色环保靠拢。在冬季供暖时,孤岛地区大多都采用水暖,每年都会消耗掉大量的煤炭资源,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没有污染、节约能源的"绿色供暖"-地源热泵技术正逐渐取代"烟熏火燎"的传统取暖方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孤岛地区从2003年起就开始在一些居民小区试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设施,凭借其在投资经济性、运行节能性以及占地面积等因素综合比较上极大胜于传统空调的优势,迅速发展。另外,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气管队工程也试用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设施。
论文摘要:以静乐天柱山化工厂焦化厂的职工居住小区为例,介绍了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换热器回收技术,回收利用冷却循环水和循环氨水废热资源为民用建筑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替代传统的锅炉房供热方式,从而可大量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资源问题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1月1日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随后,财政部、建设部于2006年9月25日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支持的六项重点领域中,有四项都依靠水源热泵技术。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生活的提升,以环保和节能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建筑及相应的空调系统应运而生,从各种循环利用的水源中提取能量,以解决建筑物供冷供热的水源热泵技术,将成为城市供冷供暖的理想选择。近几年,建筑市场发展迅猛,一大批建筑都在向“绿色”靠拢。地源热泵技术仍然是政府热,市场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西天柱山化工厂焦化厂的职工居住小区余热利用项目。
由于生产工艺要求,焦化厂设有冷却塔两台,需600耐/h的冷却水常年四季不间断运行,冷却水进塔温度37℃~38℃,降至30℃左右返回系统。另有500衬/h左右的循环氨水,出水温度70℃左右(冬季不低于65℃,夏季高于75℃以上),水质呈弱碱性,含微量氨和焦油,可按照10℃温降回收。
焦化厂循环水和循环氨水每天24 h不间断运行,每时每刻向外排放大量余热资源。
项目:公司拟在焦化厂近期距离厂址2 km的汾河边投资房地产项目,主要供天柱山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居住,住宅小区由住宅楼、商铺、地下汽车库等组成,采暖总建筑面积为15.60万澎。原设计为采暖热源来自城市集中供热管,经小区内设置的热交换站制取40℃~50℃低温水供各建筑物采暖系统使用。
根据天柱山住宅小区的生活所需热水及所需热负荷,设计方案热源利用山西天柱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循环氨水余热资源经换热后供给,热水供水温度60℃。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以上相关资料建议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回收换热器技术,回收冷却水和氨水的预热资源,提供建筑采暖及生活热源所需。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是一项很好的节能、减排、环保措施,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循环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热泵是一种热能置换装置,输人少量的电能将低品位置换成高品位热能,提供采暖所需热能。
采用热泵型节能减排产品可获政府补助(详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8]10号文件)。故若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加余热回收系统既利用废热、环保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及节约大量运行费用,还可有效的降低初投资。
2、总体设计思路
该项目主要以提取利用冷却水和循环氨水的废热资源,加水源热泵主机二次提热为建筑提供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
住宅小区的供热需求及生活热水由剩余循环氨水及水源热泵机组(由冷却水作为低温热源)提供。水源热泵机房系统设计以“必须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机房内设备充分考虑其互换性和备用性”为设计宗旨,以“环保节能、营造舒适环境”为主导设计思想,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为设计依据对该工程进行设计。
确定建筑物的热负荷:1)循环氨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为天柱山住宅小区提供所需的生活热水负荷,供水温度为60℃。2)剩余循环氨水经板式换热器换热为新建住宅提供一部分50℃热水可满足地暖的制热需求。3)在机房设计中重点考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和降低运行成本,结合建筑物不同功能分区的负荷情况,考虑全年的部分负荷运行情况,通过测量机房室内侧回水温度来开启或停止冷冻水泵,对系统进行流量调节来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空调机组运行台数与楼内冷热负荷相协调匹配。空调主机的运行与水泵相互协调匹配,这样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3、工程总负荷计算及主机的确定
计算该工程总的热负荷,以建筑物总的热负荷为基础,作为选用热泵主机的依据:1)生活热水部分:循环氨水冬季按65℃设计,经板式换热器换出60℃的热水提供系统所需的生活热水;板式换热器1热源侧进出水温为65℃ /60℃,所需的循环氨水量为:1 417 /1.163 /( 65-60) = 243耐/1i;本工程现有的循环氨水可满足天柱山住宅小区设计小时耗热量设计需求。由机房接出生活热水外管网管道主管径为DN100o 2)采暖负荷部分:板式换热器2热源侧进出水温为60℃/55℃,低温热源侧进出水温为50℃/40℃;生活热水暂按200时/h考虑;可为住宅部分提供的采暖负荷为:200 x 1 .163 x (60-55) =1 163 kW。以上负荷可为天柱山住宅小区高层住宅、商业建筑、综合楼建筑及地下车库提供冬季所需采暖热负荷。3)水源热泵主机需提供的制热负荷5 109. 4kW。据建筑物的总热负荷,选用地源热泵空调主机,其主机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耗电量为适合该水源工况下的参数(见表1)。
4、可行性分析
采用水源热泵和余热换热器回收技术,回收利用冷却循环水和循环氨水废热资源,为民用建筑集中热源和部分生活热水,替代传统的锅炉房供热方式,从而可大量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就是利用少量电能为代价,吸收工业废水这一低品位热源的热量变成高品位的热能为末端用户供暖,一般COP值不小于4。真正达到降低运行费用、变废为宝零污染的效果。
此方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原则,可获得国家提供的专项关于节能减排项目的补助资金。
本项技术目前的水准为国际领先。这种系统为国家推广项目,并有很多成功的推广经验,该系统节能降耗、高效减排,是适合城市发展的新型能源形式。
[关键词]绿色奥运;绿色物流;重要启发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85-03
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在全国人民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兑现了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奥运会坚持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各项工程、物流及所有活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有形(物质)和无形(精神)的环境保护遗产,并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化管理等方面,对我们发展绿色物流予以重要启发。
1解放思想讲求实效
解放思想是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不外乎:一要把当代先进的环保理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自觉接受的环保意识;二要把发展经济的环保忧虑从追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竞相迸发的环保智慧;三要把普及大众的环保知识从单纯说教中解放出来,成为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的环保行动。
1.1努力形成全民环保意识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始终将绿色奥运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联系在一起向全国人民做深入持久的宣传引导,让绿色奥运成为全民意识和共同责任。由此我们联想到,在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将绿色物流像绿色奥运一样逐步化作全民意识,现代物流才有环保根基与美好前程。虽说绿色物流意识的全民化绝非易事,但绝不会可望而不可即,毕竟全民环保意识已有一定基础,尤其通过绿色奥运的实施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助推东风。今后,宣扬绿色物流不仅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责任,更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直至每位中国公民的义务。北京实施绿色奥运的经验告诉我们,轰轰烈烈的舆论宣传,可用最快速度传播先进的环保理念;扎扎实实的思想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唤起全民环保意识。加快绿色物流发展的步伐是否坚实,首先就看全民思想解放和意识形成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得是否扎实。
1.2不断会聚全民环保智慧
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比赛成绩和现代化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借绿色奥运之风催生的中国人民的环保智慧。2001年7月19日,北京申办奥运会取得成功仅6天后,《中国环境报》就有了“环保志愿者为绿色奥运网上支招”的长篇报道。此后,民间智慧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不断会聚并升华。其中,清华大学博士为绿色奥运支招的征文中,有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分别围绕北京的空气污染治理、北京的垃圾处理、饮水问题、交通问题、市政建设等问题旁征博引、见解精辟。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如能发动全国的环保志愿者都来为绿色物流支招,在互联网络、多种媒体上出主意、提建议,不断兴起支持绿色物流的热潮,就同样能激发全国人民在家里、在路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为现代物流奉献无穷的环保智慧。蕴藏民间的环保智慧正是消除人们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环保忧虑,实现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利益最佳结合的利器。当然,巨大而深邃的智慧火花,往往要借助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全方位启发、不间断会聚。
1.3积极开展全民环保行动
我们所说的全民行动是现代特征的行动,除有互联网上闪耀智慧火花的“虚拟行动”,还有现实生活中化作亲身体验的实际行动。例如,为了绿色奥运,小学生“留住一桶水”的节水活动,共青团员绿化环境的植树活动,社区居民防污防病的健康活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农村的循环经济等活动,这些都是将环保知识与环保行动统一起来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必将长期开展下去,进而为绿色物流和其他环保事业作贡献。只要我们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善于借鉴举办绿色奥运的经验,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拿出新办法,就一定能够获取新成果、创造新经验。虽然绿色物流暂时不会像绿色奥运那样声势浩大,但绿色奥运为全民族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人们将绿色物流的自觉行动悄然融入日常行为之中。
2勇于创新务求先进
勇于创新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好发展的基本原则。
勇于创新不仅要有引领世界新潮的理论,还要有运转顺畅的体制机制、运用广泛的先进技术。北京绿色奥运顺利展开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举国动员全民响应的领导体制和责任落实协调有方的工作机制,还有体现在北京奥运工程、物流、通信、比赛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环保科技。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发展绿色物流就应像举办绿色奥运那样,大胆创新理论、机制和技术。
2.1理论创新寻求突破
北京绿色奥运在理论上有许多方面的突破,同样,物流业界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包括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而倡导的节能环保理论、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理论、能源再生与绿色消费理论等。关键是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有自身特色且影响各行各业的重大理论突破。我们不能指望在所有的物流研究领域同时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可以在重点研究领域加强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物流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物流生态经济学理论;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净化周围的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生态伦理学理论;以及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等。创新绿色物流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创造新的物质与文化财富的需求。
2.2机制创新确保顺畅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开始就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使得接下来的筹办和举办工作相当顺畅。我们发展绿色物流,也应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集中全球智慧,消化吸收先进成果,创新管理机制,为绿色物流开一路绿灯、保一路顺畅。检验绿色物流的管理机制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看是否优化了物流资源配置,是否形成了鼓励物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富有生机、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能够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配套性、兼容性,也有能力真正解决物流过程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最终将一个比较稚嫩的我国物流行业,塑造成受人欢迎的绿色环保形象,进而在全球经济大舞台上显露身手。
2.3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北京奥运会不单是绿色奥运,它还是令人振奋的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可以说,技术创新是绿色奥运的有力支撑与实证。在2008年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奥运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新闻会上,发言人向世界宣布:奥运工程的综合建设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创新成果至少有200余项;奥运工程建设自主创新突出表现为: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材料新。除了工程建设,北京奥运会在交通运输中大量采用先进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奥运村采用太阳能热水供给技术、在奥运场馆采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奥运主办城市采用生态恢复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技术创新无处不在。发展绿色物流也要有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撑,从商品生产、运输、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每种商品、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经常升级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全新的绿色物流形态。
3强化管理追求完美
强化管理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实现手段,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强化管理有着强化规划管理、过程管理、危机管理的三大任务,每一任务如能圆满完成,管理就一定出成果、出效益。北京奥运会之所以环保成果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丰收,正因为它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严格的管理。现代物流要真正成为绿色环保的物流,就必须像举办奥运会那样强化物流发展的规划、过程和危机三大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1强化规划管理的前提是论证科学
我国申奥时响亮地提出了绿色奥运主题理念,说明中国人对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依据“环保、节俭、实用”原则,对环境改善、城市建设和场馆工程整体规划,科学论证。规划不科学的,例如通过国际招标确定的“鸟巢”原方案,经科学论证提出了“取消盖子”的建议照样被采纳。我们发展绿色物流同样需要这种尊重科学、保护环境的决心与魄力。在绿色物流的发展规划中,人们受不同视角、利益划分、认识层次的影响,往往会有局限性,稍不留意就忽视了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竞相规划同类型“超前发展”、“超大面积”的物流中心。这就需要物流管理部门把各方面的观点和意见统合起来,厘清天下大势与自身实际,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进行细化论证和综合研究,提出规划绿色物流的主导意见,使之不断向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合理的方向靠 近。
3.2强化过程管理的保证是工作严谨
任何成功的管理,都是通过无数有效的管理细节实现的,所以有人大声疾呼“细节决定成败”。北京奥组委对那些通过专家论证、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媒体喝彩的热门方案,进行修改甚至是全盘,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于具体管理细节中科学严谨的工作。越是重大工程、顶尖科技越要重视细节。绿色物流也不例外,它是必须保护百姓生存环境的经济活动,范围广泛,时间持久,越发需要在具体物流过程中抓好管理细节,让百姓从绿色物流中得到实惠。为此,应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力。物流企业要像海尔集团为奥运场馆服务那样细致入微,他们为每台空调建立了24小时的“个人档案”,技术专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确保空调运转的万无一失。
3.3强化危机管理的基础是预案完备
无数事实证明,危机管理的最佳时机不在危机发生之后,而在之前。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仅北京市公安局(不包括属下公安分局)的奥运期间应急处置预案就有近千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专为北京奥运会制定的各种预案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几乎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演练,随时随地都能启动、执行。有了如此完备的危机处置预案,才能切实防患于未然。绿色物流的危机管理也必须未雨绸缪且预案完备,如果这一点真正做到并做好了,2008年年初南方出现大面积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时,我们完全可以降低一些损失。借鉴北京绿色奥运的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企业,都应尽早从一切涉及绿色物流的方方面面,制定各种形式的危机处置预案,千方百计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灾害或社会冲突到来之前,防范风险,化解危机;一旦发生危机又能以最快速度、最佳方法处置危机,确保绿色物流的信息、资金、物资、设备通过不易断裂的供应链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之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4-35.
[2]赵君田,王磊,邵兵.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6-38.
[3]畅享网.绿色物流:世界运输业新的增长点[EB/OL].省略/print.aspx?id=512297.2005-11-5/2008-09-15.
[4]严飞飞,赵银德.浅析北京奥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EB/OL].dss.省略/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
276080.-/200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