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规范化管理制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教师队伍;幼儿园;规范管理
纵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凡是优质园,必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我园是一所省一类一级幼儿园,通过在实践中探索,我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正逐步提升,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幼儿园发展比较迅速,目前已有五所园区,每个园区都发展成了所在区域的优质园。下面就从我园抓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来谈一谈幼儿园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教师队伍的规则意识
要办好一所幼儿园,我们必须依法建园,依法从教,除了依托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外,必须要根据本园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切合实际地制订出符合本园的各类园本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的动力,是积淀幼儿园内涵的保障。我园在制度制订前,教师要深入理解专业管理规定,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标准》等,深入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是保障聘用教师权利的重要法规,按照有关规定聘用人员,使聘用教师安心工作,乐于奉献。
我园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的教职工管理制度有十三部分,制度覆盖幼儿园管理的方方面面,制度的落实需要日常的检查与督促,围绕学期工作计划,园务每周都制订一周工作重点,各园区按时开展有关活动,各部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园长进行查班,每周进行总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好的做法进行推广,督促大家养成规范的岗位行为习惯。每学期末进行奖惩打分,使每位教职工对制度熟记在心,强化大家的规则意识,对幼儿园的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二、动态管理,满足各类教师的教育需求
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加快教师师资培训和建设的步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培养出一支敬业奉献、乐于思考、善于学习、勤于工作的教师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幼儿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教师专业成长有着不同的阶段特点,要根据不同层次实行动态化管理。为此,我园每学期统一举行教师培训,请专家进园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对不同阶段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π率纸淌Γ实施“常规工程”,注重细化规范流程岗前培训,如带班常规、安全注意事项、家长工作、解读《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等。
对青年教师,实施“青蓝工程”,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扶,把多年的带班经验传授给新教师,使她们少走弯路。
对骨干教师,实施“专家工程”,送他们出去学习,要求他们带回学习收获,分享给大家,并带领同伴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摸索。
三、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园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我园的园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专题教研、课题教研等。
首先,重视常规教研工作。我园的常规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每周各教研组都会开展本组的教研活动,教研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上周保教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献言献策,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围绕主题活动和周计划研讨下周本教研组工作重点及可以创新哪些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教学业务园长参与并指导,效果显著。
其次,指导教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提升园本教研的内涵。我园的专题教研主要是就大家关注的问题,鼓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带班经验或是查找资料做好研讨准备,研讨时畅所欲言。
与此同时,我园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园本教研的理论支撑,积极支持与鼓励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
论文关键词:运维操作站;规范化;管理;对策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运维操作站的建设数量急数上升,需求的管理人员也越来越多,不断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制定运维操作站的管理规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运维管理机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
一、运维操作站管理标准化要求
(一)运维操作站管理职能
运维操作站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所辖变电站的设备的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督促修试部门及时消缺。运维操作站管理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即工作票、操作票;三制即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担负设备检修,试验的停电送电操作任务,不发生人为误操作事故。运维操作站管理依托gpms系统,对所辖设备的基础台账,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完善。
(二)运维操作站管理标准化必要条件
1、具备完整的信息安全、运行和服务的综合管理体系
运维操作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操作人员、操作流程和设备。操作人员与设备是通过操作流程建立的联系,影响运维服务和设备安全的关键因素是操作流程。因此,运维操作站管理需要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信息安全制度和运维操作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规范,确保运行维护操作站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行。
2、确保运维站的安全生产
运维操作站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与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组织、安全和技术等各类控制措施。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年度设备检修、运维操作计划。规范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反违章、应急演练、安全日活动等安全例行工作,使反违章自查自纠形成常态机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及两票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优化运维操作站人力资源管理
明确运维操作站岗位人员的配置和岗位职责,建立站长责任制,严格执行分级上岗制度。通过各类班组岗位培训,提升运维操作站人员的综合素质,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实现运维操作站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4、建立运维管理绩效考核标准
为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实效,企业应结合运维工作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运维管理流程考核标准,建立精益积分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运维团队的工作绩效,实现运维工作的可量化、可评价与可考核性,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运维操作站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给现代的企业运维操作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运维操作站管理也日趋复杂,运维操作站内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业务系统等数目的增多,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给运维操作站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下文简要分析目前企业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完善,企业不断加强运维操作站的建设。但是,企业的战略不断进行调整,企业业务需求不稳定,人力资源不充足,导致运维操作站没有形成固定规范的运维建设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二)企业的运维管理站运行缺少足够的资金保障
因电量需求的扩张,运维操作站的建设量持续增长,购置设备和设备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运维操作的技术人员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或是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但随着资金流程的复杂和企业成本的严控,往往导致运维资金到位不及时、资金缺口隐现等问题始终存在。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标准
企业的效益和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获得,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由于部分企
运维管理中忽视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造成了操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工作责任相互推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人才队伍基础薄弱,业务技能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企业运维操作站的优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运维站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部分企业运维操作站人员构成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验主义、理论水平不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机构也就缺乏执行力度。而部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应对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滞留,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给电网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
(五)企业缺少运维操作站管理的科学理念
不断的改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需要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而部分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管理理念,导致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没有完全发挥,企业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解决企业运维操作站规范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现代的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操作管理体系和运维操作运行机制。而运维操作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安全管理方面。因此运维操作站管理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针对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规范运维操作站的管理工作。
(一)采用gpms系统,增强运维操作站的安全管理
gpms系统与windows应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的整合、开发、利用各种生产信息资源,例如提供变电设备台账管理、运行记录管理、作业管理、故障记录管理、缺陷管理、两票管理、班组管理、应急管理、状态检修管理、可靠性管理等,从而实现对全地区输变电生产的全方位监管。运维操作站应用 gpms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实现电网生产管理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对变电设备能够进行实时监控,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能保障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逐步完善企业的决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运维操作站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范运维操作站管理制度
企业运维操作站的正常运转,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严格执行省公司的运维站规范化及准军事化规定。而企业运维操作站执行的规章制度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可以制定《运维操作站月巡检工作单》、《运维操作站周工作计划表》和《运维操作站日工作安排单》,细化运维操作站的工作内容,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运维操作站的管理模式,保障运维操作站的正常运作。
(三)落实运维操作站人员的岗位职责
运维操作站的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依据运维操作站运转的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备合适的人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履行岗位职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维操作站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运维操作站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明确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能够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保障运维操作站现场作业标准、安全有效;实施雷厉风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设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团队;营造紧张有序、团结和谐的氛围,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运维操作站的人才队伍建设
鉴于运维操作站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加强运维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根据运维操作站的实际环境,以及人员岗位配置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企业应该加大对运维操作站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力度,使操作站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保障操作站的安全运转,对于优秀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性强、素质高的运维操作管理队伍。
(五)加强运维操作管理监管机制
运维站规范化管理的持续保持,还有赖于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根据《变电运维操作站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和《变电运维操作站管理规范考核标准(试行)》,定期对运维站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整改,实现运维站规范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
四、总结 
关键词:医院的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73-02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医院现代建设尤其重要。医院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凭据,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医院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在调查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了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简析其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就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下笔者的粗浅看法:
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1.2对医院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
1.3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较低。
1.4档案管理分散,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1.5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1.6档案工作硬件投入不足,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有些医院由于医疗用房紧张,致使档案用房狭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另外,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也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却较少,一些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手机、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学习《档案法》,提高依法归档的自觉性。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职工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此外,医院管理干部及医院、教研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淡薄,甚至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档案法》的基础精神,缺乏依法归档的自觉性,因而学习、宣传《档案法》非常重要。
2.2档案只能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分散管理。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建立统一的、科学的档案工作制度,推行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实行档案统一管理,才能对综合性医院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真正地、充分地发挥其凭证和利用作用。
2.3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关键。各医院要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根据《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2.4加强培训、结合实践,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医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一是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二是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5加大投入,提高配备,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加强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必须的条件。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如档案库房的去湿、空调设备,高效灭虫、灭火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引用计算机管理,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因此,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应用设计完善的软件和网络等现代办公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2.6建立医院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可靠依据。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直接分管,形成一个以分管院长全面领导,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各科室负责人和专、兼职档案员为成员的医院档案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医院的档案管理应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保管,从而有利于贯彻上级精神;有利于组织监督各职能部门的档案工作;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和利用;有利于解决档案综合管理中的人员、经费、设备等问题;有利于医院档案的安全、完整,为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为完善我院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适应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档案内容
1.实验室教学文件: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及项目,每学期实验教学任务及实验实际开出记录,实验教学课表及实验项目统计、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及实验报告等有关记录、报表。
2.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品及材料: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卡、验收报告、使用维修记录、分类分户账及各种凭证;低值品的分户帐及凭证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论证报告、订货合同、安装验收报告、损坏维修记录、使用记录、说明书;消耗品及材料的领用记录等。
3.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工作记录:学院和主管部门下发有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文件;实验室制定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分工细则及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日志;实验室研究活动记录;人员考核记录;安全、卫生检查记录;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实验室工作计划;研究论文、成果鉴定证书;自制或改造的实验仪器设备装置的验收报告;实验室改造情况等资料。
4.实验室经费使用:实验室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实验消耗、仪器设备维修等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实验室年度科研项目、对外培训、测试、技术协作、劳务等收入情况统计等。
二、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
1.实验室档案建立和管理由实验科和设备处负责业务指导,各中心、实验室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新建实验室应建立工作档案。
2.专兼职人员、教师应根据各中心、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内容,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有关事项的记录,并将有关资料提供给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
3.各部门根据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内容进行统计整理、编目、立卷、定期归档,并保存在本部门。
论文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责任制
1.1 管理水资源和维护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循环再生性。水资源对经济社会至关重要,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量短缺、水质污染、生态蜕化等水资源问题在很多地方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事关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涉及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发展,水资源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必须由各级政府作为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承担起管理水资源和维护水安全的重要责任。
1.2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是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水流“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水法明确了各级政府作为辖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水资源管理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职责。社会每个群体和个人都是水资源管理利益相关者,水法还明确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承担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工程等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并未完全落实,在个别地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耻的现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把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中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严格执法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执行力。
1.3 水资源管理责任制是节能减排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将资源与环境管理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干部考核中,要把节能减排指标、水资源管理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使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强的工作责任心、更高的工作效率完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各项目标。
1.4 行政问责制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粗放、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责任追究与问责制度,致使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上权责不对称。通过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与问责机制,既要让政府承担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责任,也要让用水企业和个人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和宝贵,在政府的引导下,自觉承担起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不是闭门设计出来的,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历史上治水管水经验以及当前各地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的实践,参考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监督等相关行业建立管理责任制的经验。要建立的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分为不同层次,政府、水行政部门、相关部门、行政相对人在水资源管理中担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相关部门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如环保部门要负责污染源控制,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工业部门要督促企业进行用水改造,农业部门要引导建立节水型农业,组织部门要将水资源管理约束性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等;用水企业和个人也必须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2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的保障措施
2.1 需要政府和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把水资源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综合国内外经验,对最紧缺的资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各级政府和主要负责同志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把水资源管理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切实负起应尽的责任。
2.2 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
2002年水法明确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突出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配置。近年来,相继颁布实施的法规和规章,以及出台了一批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但是,面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落实最严格管理制度的要求,急需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配套法规,使水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在实际施行中更具有操作性。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不折不扣地实施现行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 需要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生机与活力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建立水价形成机制、民主的公共参与机制以及严格的管理责任制等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机制。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推进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加快水权制度建设,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建立民主的公共参与机制。让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关政策的制定与管理过程,促使政府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各司其责,防止行政部门和开发利用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灌区基层推行参与式的灌溉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这种灌区群众管水模式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在规划、实施、管理等过程中,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推进民主管理,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完善水资源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4 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尤其要管好、用好水资源费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水资源计量监控等管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使水资源管理真正成为政府要抓的大事、民众关心的实事、众人捧柴火焰高的好事。需要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提高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2.5 需要加强水资源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更好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工作
要集中力量重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已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等研究开发,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水资源预测、预报和预警等高新技术应用。
2.6 需要强化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使水资源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
通过培训、交流、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者素质,适应最严格制度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基层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与经费保障问题,足额保障人员、公用与专项工作经费。在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的同时,还要推进在水资源管理制度、队伍、装备、设施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着重抓好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文本、公告公示、台帐管理、内部文档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起与最严格制度相适应的规范化水资源管理体系。
3 结语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在落实,建立责任与考核制度,是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制度、体制、机制、资金、能力、科技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智吾,张瑜洪.水资源管理的最严格制度安排——《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透视[J].中国水利,2012(7):4-9.
[2] 高而坤.建立符合国情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中国水利,2012(7):9-11,18.
[3] 张旺,庞靖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对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2(4):12-15.
【关键词】 乡镇财政 会计 集中核算 改革
引言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由县市级财政机构单独设置会计核算中心,在维持原有的资金的所有、使用以及财政管理主动权的基础上,通过单位内部的报账员对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办理会计核算业务,从而形成具有集会计核算、财政管理、审核监督等功能的核算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属于会计委派制度的延伸,通过集中核算可以有效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避免腐败行为的滋生。对于乡镇财政所而言,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解决会计专业人员不足、会计机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可以不断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1. 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优势分析
1.1乡镇财政支出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乡镇财政所的职能要求其必须履行对于乡镇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以及监督职能,而现阶段财政所对于财政管理过于形式化,对于预算的审批控制不严格,直接影响了乡镇财政管理的实效。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实现账户的设置、管理以及核算形式的统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形成整体控制、集中支付形式的管理,十分有助于规范乡镇行政事业单位指出的规范化,对于保障基层行政组织的资金支持,控制公用经费管理十分有利。
1.2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减轻乡镇的资金压力。现阶段虽然我国乡镇财政资金总量不断提升,但是随着税费改革以及其他一系列惠农措施的开展,乡镇财政资金压力与日俱增。通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对不同用途的费用支出进行分账核算管理,避免用于惠农政策资金被挪用,通过对乡镇财政资金审核实行有力的控制,规范各类资金支出,减轻乡镇财政资金压力。
1.3不断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在乡镇财政管理过程中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等违规现象,保证专项资金得以专项使用。同时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可以促使乡镇领导在对资金使用审批时严格控制,避免各项违规费用的支出。
2. 乡镇财政快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对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认识不全面。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变了传统乡镇财政管理模式,统一核算以及统一审查的核算体系,造成乡镇财政分管领导认为财政管理权限遭到限制,对于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存有意见。此外,部分乡镇财政管理者认为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对于乡镇财政管理职责执行力度差,导致财政管理混乱。
2.2乡镇财政对于惠农资金管理力度不足。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用于三农建设的资金支出项目以及总量不断攀升。惠农资金支出项目涉及到农林牧渔等各个方面,财政监管任务较重,对于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乡镇财政由于机构设置简单,专业会计工作人员不足,导致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管困难,这些均是乡镇财政机构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完善的方面。
2.3乡镇财政管理职能被削弱。通过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现了财政由乡镇上级部门直管或者采取财政集中支付形式处理,而乡镇财政所主要负责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这些改革措施导致乡镇财政所得预算管理范围缩小,乡镇财政整体预算控制能力被削弱。
3. 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完善途径
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我国财政管理低层次的改革途径, 与我国大力推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应不断深化乡镇基层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解决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高财政会计集中核算的功效。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改革完善措施:
3.1进一步强化资金支出管理。完善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应重视对于资金支出的管理。首先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设乡镇财政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安排乡镇财政预算支出以及控制指标,避免各项资金的浪费。第二,应加强资金审批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审核支出范围,避免违规或者超标准的资金支出。第三,对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以及奖金支出,应依照相应的标准依据严格控制,同时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3.2确保乡镇财政中心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政策统一,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由于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实质为乡镇财政县级管理乡镇使用,因此应做好乡镇财政所与县级会计核算中心的对接,确保制度制定以及政策实施的统一性。同时不断加强各自的监督管理制度,发挥乡镇财政管理的控制支出、缓解资金压力的作用。
3.3努力实现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保证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顺利开展,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当构建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在支付标准的审核、支付顺序的明确以及支出控制等方面,严格依照相关法律以及政策规定的指标进行控制。积极发挥乡镇财政所的监管功能,遏制乡镇行政单位在资金压力下债务问题的发展,并不断结合农村改革建设,降低乡镇财政风险,为社会主义三农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4不断提升乡镇基层财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对于乡镇财政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业务水平对于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面对琐碎复杂的基层会计信息,财政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明确职责权限,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并通过相互监督制约,坚决制止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保证财政管理的真实。此外,乡镇基层财政管理人员应当熟知各项法律政策,明确财政管理工作的关键,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并做好与上级会计核算部门的业务对接处理。
结语
乡镇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优势明显,也是我国乡镇基层财政管理改革完善的大趋势。为了促进这一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应当不断总结分析制度推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做好乡镇基层与上级财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互相监督,将各项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实现乡镇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博.万小榆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浅议 [期刊论文] -中国电子商务2010(3).
[2] 胡建国 当前乡镇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期刊论文]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设计 质量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设计(论文)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系统分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未能全身心投入
目前,就业难致使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能全身心投入,找工作或考研牵涉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认为工作只要找到了,毕业设计(论文)意义不大。更甚者失去诚信剽窃他人写作,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
2.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和结构相对年轻是高校扩招后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缺乏经验的教师不得不承担起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同时基于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增大的压力,每位教师带学生数严重超标,导致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科学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首要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往往被忽视。在实践中存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未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内容不明确等问题,也有部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存在不能与科研结合、陈旧、重复性等情况。
4.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欠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前,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指导,学校对写作要求和规定不明确、学生写作不认真、指导教师检查不细,往往使学生所做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欠规范,存在摘要过长、关键词不准确、图标数据不标准、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等情况。
5.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工作的质量监控
由于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未能采取必要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监控措施,缺乏阶段性检查评估,不能及时发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教的健康发展。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管理,是当前我国高教质量提高和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现结合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情况,提出一些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1.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高校要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提高相关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提出严格要求,明确各二级学院、教研室职责。其次,根据专业性质或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分别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水平
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严格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可通过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等途径来改善指导教师不足的现状。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严格控制,可通过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吸收硕士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加强对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整个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学校要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要求,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3.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尽可能与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题目难度和广度要适中,能体现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与训练,力求一人一题,多人承担同一题目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必须有独自写作的部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选定,学生不得随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需修改的,必须有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进行严格审核并备案。
4.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校应制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等制度,对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内容等各项内容提出规范化写作要求。对学生加强教育,端正写作态度,提倡认真写作、科学写作。
5.加强全程管理、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就必须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要建立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等各个层次的质量监控系统,确定各环节质量标准。学校要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督导小组,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资格的审查、开题、各二级学院中期检查情况、答辩及成绩评定等环节进行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学校应进行全面抽查,通过专家审阅和上网搜索的形式,分别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诚信写作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和不足,学校要及时反馈并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本科教育成果和教学质量的体现,高校只有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强化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意识,有效监控、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玲.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可行途径[J].实验室科学,2006,(5):132-133.
[2]高艳阳,郭艳丽.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J].中北大学学报,2006,22(2):88-90.
[3]卫绍元,佟绍成等.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7,(4):70-71.
关键词:企业会计 规范化管理 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对于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经济活动,以及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记录, 以此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计划的完成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有效分析,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会计核算属于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来说,不仅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后进行充分的反应,而且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中, 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当前,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来看,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过低,并且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人员数量很少。
(二)设立会计机构不到位
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当中,因为要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考虑,所以往往不进行会计机构的设立,一般的情况下只是在企业内部选取一两个人来进行会计工作,还有一些企业在任用会计工作人员的时候还在采用一种外聘会计人员的方式,这种任用会计人员的方式会给企业会计在进行内部核算的时候造成很难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保证。并且会计人员还不能及时把所核算出来的财务信息传达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三)会计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虚假现象
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虚假问题,主要说的是编制虚假预算以及发票虚开。编制虚假预算主要说的是,会计工作者人为的调整工作进度以及实际工作量,也有的企业人员为了自身益而进行虚假预算,这就会大大浪费企业的资产和资源。虚开发票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而对销售成绩等方面进行人为的虚拟。此外,还经常出现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虚开发票,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缺少相应的内部监督机构
要想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企业会计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但目前对于我国多数企业来说,这一点做得很不好,没有按照企业实际财务核算进行规范。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内部领导者经常会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随意干预,这就导致会计工
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会计职能错位,不能有效发挥好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作用。目前,很多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者,只是从事一些日常账务报表的报送工作, 使得会计工作流于形式。
(五)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
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控制度不全。此外,会计的监督与反映职能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使得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或利益驱使,按企业主的意
图行事,会计职能错位,会计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发挥。
三、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的企业中, 会计人员的工作再也不只是简单的记账与报账工作,还要有效做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这就需要企业对会计人员进行整体体素质的一个提高。首先企业在任用会计人员的时候要对任用人员进行全面的考察,其次企业应该通过最新的会计标准对现有的会
计人员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此使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会计知识。
(二)设立完善的会计机构
企业想要顺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首要目的就是使设立有效的会计机构,企业在内部设立完善的会计机构能够保障在其内部具有充足的会计人员,企业应该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立会计机构,以此来发挥会计机构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中的作用。
(三)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
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以及正常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政府相
关政策的执行能够在各个方面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帮助企业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促进企业解决企业资金的实际困难,以及管理水平低和创新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此外,要加强社会监督。所说的社会监督主要指的是,以会计中介机构作为主体,通过接受他人的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展开实际审计以及验资等工作。这需要有具备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才可以进行的工作。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做好外部环境的监督作用,这是有效促进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企业要结合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外部监督机制的管理, 以此更好的促进发展。
(四)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及执法情况的检查
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就目前而言,靠企业自身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应当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在对企业会计事项、税务事项的鉴定中帮助企业逐步实现会计规范化。此外。由于很多企业存在诸多违反会计法规与制度的行为和事项,而税务部门
又难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叭因而可以将财政、税务有关职能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这对于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十分有利。
(五) 做好会计核算的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内部稽核制度主要从稽核方面开展,对各种凭证以及账簿进行实际审核,以此实现内部控制和管理。此外,还需要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以及成本核算制度,以此来更好地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管理。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主要说的是由成本核算对象以及成本核算方式组成。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进行监管,可以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健全发展,能够及时做到差错防弊,对于企业环境起到改善管理的实际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要建立财务审批权限以及签字相组合的相应条例。在审批的程序中,企业每一笔财务支出,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进行签字组合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程序,对于每一笔企业财务支出都要进行审批签名。企业会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于不合理的支出要严格进行控制,以此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结论
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将非常有利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