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西方美术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史 课程教学
笔者毕业于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在地方高校从事过八年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的讲授,在教学中深感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开设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势在必行。虽然事实上国内地方高校大多数从事美术教育的史论教师往往没有机会去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实地考察,但并不妨碍这个群体在理论层面的总结和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我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了解渠道变得更加广泛,艺术专业的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渴求也变得更为迫切,这就需要课堂的讲授有效而准确地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此作为引导,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专业学生创作的视角和主旨思想,甚至是学生今后的艺术观念。往往激进的、另类的、反潮流的艺术行径更容易引起成长中的艺术专业学生的注意,他们甚至会反思、模仿、超越这样的行径,于是授课当中所采取的客观评价与主观的灌输相比其价值与意义就变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采取相对的客观性?总结起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展开探讨。
一、教材版本应符合授课学时、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的要求
国内近30年来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翻译书籍层出不穷,从最初的简译到专门研究,甚至很多融会中国作者思想的著作都大量出现。像目前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的张坚著《西方现代美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甄巍的《西方现代美术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比较通用的版本偏重于国外艺术史学家研究的翻译本或旅外艺术史学家的研究著述,比如天津大学邹德侬等1983年翻译的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刘萍君1979年翻译的赫伯特・里德的《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还有王受之2002年编辑的《世界当代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陈麦1988年翻译的爱德华・卢西・史密斯的《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邵大箴先生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现代派美术浅议》,朱铭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介绍》,常宁生的《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等。
从事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甄别和自编显然要对上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著述做系统的理解,取长补短,注意一些新体例的变化和一些新视角的注入。但最为重要的是,仍然要明白教材有别于科研文章,课程安排要有一定的适用性。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在一般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往往是2―3学分,学时通常被压缩到32学时,只有非常少的专业是56学时。32学时按照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也就是两周的时间,通常文化课的安排是一周两节,1―16周结课。那么相应的教材版本选择就要根据授课学时、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来进行安排。比如现在通行的阿纳森的版本,该书鸿篇巨制,内容全面,从19世纪末一直叙述到20世纪中叶,全书24章共753页。显而易见,该书为至今国内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不可多得的一个资料版本,尤其是阿纳森的透视空间解说,更是给了读者全新的角度来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变迁。阿纳森的24章内容即使有所侧重,把建筑内容删除,仍然是无法完成原先设计的工作量。最为重要的是,阿纳森的版本对20世纪70年代后的内容多没有涉及,这是很大的遗憾。另外像王受之的《世界当代艺术史》,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后按照流派更迭的过程安排了16章内容,全书195页。这本书内容还是比较新的,条理清晰,显然,编者有着丰富的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概念归纳的方式很适合讲解,同时作者在美国讲学,能够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信息。缺陷在于其框架设计并不严密,是按时间、派别、国别,作者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在教学中使用的时候,教师还要有机地甄别。另外该教材的时间段20世纪60年代能不能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讲授的起点呢?很显然,必须从20世纪初叶开始,这就需要另外一本教材进行补充,该教材不具备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启蒙作用。此外该书书名的世界两字并不确切,准确的应该是《美英当代艺术史》,其他国别在书中篇幅较小,只能做旁证而已。而高校现行的教材征订机制明确不支持该教材的征订,因而该教材只能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的课外阅读补充资料。而国内一些专家的相关著述虽然是诸多片段文章的汇集,但背景介绍得很充分,苦于没有新版,原著也没有相应的艺术作品图片对应,阅读时略显枯燥。相反,现在出版的许多新版教材,在体例和框架、图片和印刷方面都远远超过此前的书籍,教学时间上也安排得很合理,但是急于出新导致了语言文字不够通俗,很多学生读不明白,教师也体会不到其意图。这类教材还是应该多向前辈学习,以对西方现代艺术做简明透彻的教学引导为宜。
二、授课讲解方式多引入课堂互动和多媒体影像教学
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授课方法通常是传统的板书式讲解方式,因为更多涉及图像的教学,西方现代艺术作品需要通过投影的方式直观展现给学生,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下艺术史讲解的主流教学方式。在授课方法上,在按照教学计划充分准备好讲稿后,课件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它必须图文并茂,文字必须简练,提纲挈领,且要条理清晰,准确地将概念、背景、主题人物、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代表性的风格、思潮产生的影响等内容阐释清楚。其次,还要非常注重有选择性地选取要讲解的作品图片,这些图片应符合讲解内容并且是艺术流派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选择作品时,教师必须仔细甄别,不要轻易从互联网上选取没有经过检验的照片。比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此幅作品在网上可以搜寻到几百种不同的版本,虽然是细枝末节不同,但艺术讲解也会产生很大偏差。所以需要我们多找些好版本的图片以及国外美术馆的矢量大图,还要多对照作者对作品描述的资料来辨认其是否与原图匹配。教师的讲解方式因人而异,方法手段不限。有的采用严谨的理论推导,有的采用启发式的梳理,有的采用趣味式的生平故事等等,由浅入深,力争使课程生动,学生易于接受。互动的授课方法在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中也变得极为重要,观念的理解此刻似乎变得凸显,即学生在课程中如何去观看,如何去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采用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现代艺术创作的情境当中,使其身临其境感受这种思维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和仿效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手段,在课程中评述自己的感受。教师此时也要善于总结和梳理,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调整课程的进度,重在提高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使其由对现代艺术创作之路的迷茫到理解,进而乐于参与。西方现代艺术史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时不易找到头绪,对于有兴趣课后复习的学生,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条理明晰的复习资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多媒体影像除了囊括艺术家的照片、艺术作品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纪录片和相关艺术电影。国外美术馆、博物馆录制了大量的现代艺术纪录片,聘请了许多艺术史家、艺术家等艺术事件的当事人来陈述这段过程,且将作品存放在美术馆中。像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馆、美国芝加哥现代艺术馆等,都能近距离直观地使学生通过影像得出真实的感悟。另外艺术影片有故事情节,舞台戏剧效果极具感染力,学生在观看时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影片的故事内容及画面效果所吸引,从而引发出对现代艺术的浓厚兴趣。比如观看好莱坞艺术影片《弗里达》,既弥补了课程理论教学缺乏直观性的不足,也增加了西方现代艺术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诸如此类的影片还有《梵高传》《波洛克》等,都能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们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兴趣。
三、学生作业需要合理疏导
艺术实践类学生往往对史论专业有排斥心理,在交结业论文时比较敷衍,甚至有抄袭的情况。高校教师在此方面需要有些智。一是尽量少安排以论文方式结课的考查,多增加些闭卷考试。因为艺术类的学生平时写作的课程训练不多,惰性较强,作业通常到最后一天才动手,结果可想而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西方现代艺术史流派众多,艺术风格多样,名词性的内容还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所以采取闭卷考试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第二是结题作业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给学生们布置相应的研究课题,让他们做好调查过程、调查汇报内容、PPT课件等主动性参与的环节,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如果课程时间允许,不妨一试。第三是结题的题目要设计得相当合理,结题论文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教师也需要做大量的批注工作,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临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一种风格,看其在临摹过程中对风格、思想的掌握程度,等等。具体的方法还有待于各种探索,但总体要求还是需要学生掌握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演变规律,熟悉代表性艺术家、艺术作品等常识性知识点。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 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 。美术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信息学、美术管理学等等。这里,“美术”二字的涵义有时会扩大到书法及摄影等造型艺术领域。通过这一界定,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构成了对“美术”这一现象的研究,这在我国已经形成美术学的基本框架。
然而遍览欧美各地大学的学科设置,却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美术学”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与“美术学”对应的英文词汇。欧美的美术史研究,且以德国为例分析,强调美术史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派别影响最大。特别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主流,美术史巨子贡布里希更将图像学的观点进一步推延到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等等。在此意义上,美术史实际上是借美术的外壳,承载社会文化的历史内容与含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面的美术史学科,大都拥有独立的系别。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知名大学均有美术史研究的专业。另外也有将考古与美术史并置的,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就有名为“考古与中国艺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科,常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美学专业。当然,也有一批艺术院校有美术理论专业。
总之,国外还没有一个可以能够包含史、论、评含义的美术学概念。同时,也似乎不存在一个学科管理意义上的美术学。在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常常把画评、画史、画论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例如南齐谢赫的著名批评著作《古画品录》便是这种体例。谢赫在这部著作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概括,“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段话便是他的美术观念和绘画理论的表述。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即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条标准成为此后绘画批评中的根本原则,也成为我国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评理论和美术作品研究也可以进入史的范畴,中国古代画论常将史和批评融汇其中。
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它们却构成美术学的基本内容。美术批评学可以作为美术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当然在批评学领域,美术批评学也可以作为批评学的一个分支,与文学批评学、音乐批评学等并列。美术批评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题材、内容、思想和风格进行品析、评判,揭示其价值,分析其优劣,或者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这种活动就是美术批评或者叫美术评论。美术评论和当前的创作实践活动联系比较紧密,批评家要参与美术活动,及时了解创作动向,推动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批评家有时还可参与策划美术展览,组织创作研讨等活动,因此美术批评也是一项操作性、现实性比较强的活动。而美术批评学则是从理论上总结批评规律,提出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方法,或者总结历史上的批评成果,建立起理论形态的批评学科。
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家和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发掘、研究、探讨,客观地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科学。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是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它开创了撰述中国美术史先河。西方美术史学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写作的《大艺术家传》。这部书记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动和创作,为后人研究文艺复兴美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首次出版于1550年。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真正建立应以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出版《古代艺术史》作为标志。这样,中国的《历代名画记》早于瓦萨里约700年,早于温克尔曼约900年。所以,中国美术史的学科建立实际上始于盛唐。
美术理论是对美术问题的理论探讨,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作品也可以包括书法及摄影的功能与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揭示美术的普遍特点与规律。美术理论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美术基本原理,在广义上则可以包括美术美学、美术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社会学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批评理论也是美术理论的组成部分,但鉴于美术批评理论和美术评论活动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美术批评和美术理论常常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探讨。
在对美术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客观地揭示作品的创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题材内容等,但当美术史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探索时,也必然要与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和艺术观念及价值标准对作品做出评判,而在这一过程中,批评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美术史不可能完全离开美术批评。美术批评还是联系美学、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美术作品的桥梁。由此看来,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三者成为美术学的基本内容。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二、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
三、结语
一、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模式化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学术刊物上刊发美术理论文章、探讨与争论;抑或在诸多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提交的论文、出版发行的专著与教学中的“概论”与“原理”相互缠绕或过度解释概念与阐述原理;这看似扩大了理论研究的外延,实际上并没有在理论研究的内涵上做更为深入的挖掘。以西方哲学或以西方译著来指导与干涉中国美术理论的研究走向,其方式多停留在逻辑推演和注解语汇意义,脱离美术现象本身讨论美术的发生发展规律;多在社会演变规律或政治学领域内主观臆断美术现象的产生与形式;多是在作者自身的设问与回答中寻求自圆其说的一种语系。通常这类研究成果多是在自身令人费解的或故弄玄虚,以引证大于文章内容的一种形态出现。企图以旁征博引的假象来掩盖作者自身对美术作品本身的真实价值判断。或者先设定一种固有的观念,生搬硬套来佐证自身的论述某个立场的局限合理性。当然这类文章和研究成果,除了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有兴趣翻阅或迫不得已涉及,查阅其影响和传播力应当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是网络时代到来以后,这些文章在美术工作者中也影响甚微。甚至被一些美术工作者嗤之以鼻。换言之,美术理论研究方法发生的偏差,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于论述者往往脱离美术作品本身表现的内容。不以作品本身的意义、指向而主观赋予了自己研究特定的范畴。使得观众和研究者、美术创造者的经验判断产生巨大的隔阂。正因为美术作品通常以图像、可视形象被世人观看,故而美术理论研究不应是单调的、枯燥的一堆文字,而应是具体的带有感性的色彩和易于理解的词汇,只有如此,才容易具备指导艺术创作和鉴赏的普遍性意义。古人务实之处随处可见,以《画学心法问答》一节来看,“问李成、范宽”画法有以异乎?”曰:“笔墨皆同,但用法各异。李成笔巧墨淡,山似梦雾,石如云动,丰神缥缈,如列寇御风。范宽笔拙墨,山顶多用小树,气魄雄浑。如云长贯甲,两画皆入神品。”(1)文中语句精练、可读性强,理、趣、法三者都有所体现。从用笔与用墨上提出了要有浓淡区分,要有轻重区分,要有轻重区分,要有方法指向;从绘画形式上也有具体的分析比较。从绘画呈现的面貌和气息上也有评判概括,更有形象的比喻和给人想象的空间,可谓是言简意赅,词句深刻富有韵味。此论仅是清代布颜图论述之一,中国古代关于美术理论的论述注意“理、趣、思”,三者相结合相互依托。今研究者好故弄玄虚。
二、美术理论研究必须参照美术作品
以中国美术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凡是流传于世和有影响的画论、书论,都是画家或美术主要参与者的思考结晶。以《中国古代画论类偏》记录的信息可以得知:张璪、张彦远、郭若虚、邓椿、赵孟頫、唐寅、石涛、王原祁诸人皆是一代名家圣手,其理论来源尚未逃脱艺术作品本身,也可以说理论的形成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都源于创作积累出的经验,以经验来代替自身判断是中国传统理论重要的一种形成方法。至今也具备巨大生命力。中国大学美术专业本科专业学生有关美术理论的教学用书《艺术概论》《美术概论》都是以西方的文艺发生发展的视角来编写成书的,更是学生必读书目之一。但这里面有关于政治体制、思想演进、艺术生产的相关论述遮蔽了对美术作品的应有的评论和总结。如果从编写者的专业程度上考察、其学术地位与美术创作能力不对等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惯用的研究手法是“顾左右而言他”,没有意识到美术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应当集中精力去探索发现实际的美术作品,过多地套用经典、评论和考据手法必须回归现有的学术语境和受众群体的知识结构与文章的可读性上,以使研究者在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中寻找适合自身的思考与方法,从而获得启示与启发。在美术作品社会功能的相关论述上,前人已多有定论,无须故作惊人语。近年来,一些有关美术作品的短文评论和研究也不再仅仅着眼于社会性的层面,而又更多地去分析艺术语言的形式和艺术表现的论述方法,这是值得提倡的。从当代考据派的研究方法中体现出记录与评判相依存关系的思考中可以看出,其理论来源多是《古画品录》《林泉高致》《石涛画语录》《芥舟学画编》诸文中获得,其特点在于将从魏晋、宋、清诸代绘画创作经验判断总结为易于研究者读取的文字描述,其中不乏艰涩难解之语,更多的是方式方法的具体描述和艺术品格高下的界定,文章令人读后心旷神怡,这种带有明显文学性的论述脱离了教条,带有鲜明的作者情绪和立场。以《石涛话语录》为例,其中《尊受章》,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要义,非俗士可读,这也在阅读对象上做出了较为明晰的主动选择。文中对佛道、儒家学说的阐释遍布全文,注重文章体式结构和主旨要义之间的平衡性,将画论界定在文学作品和心法口诀之间最为微妙的一小部分。以文学作品来看,其美的成分也能够独立存在,若以心法口诀的传播功能和解释功能来看,其目的又可以很好地呈现。故而现代研究者更多从文学作品、审美效用、审美趣味、思辨性等诸多方向进入并参与这个论述中,恰恰是最重要的石涛众多画作、画跋、题款参照实物鲜有研究者深入研究,岂不谬哉?搜罗现行出版关于石涛艺术研究的诸多成果来看,罗列数据和注释者居多,更有好事者在画家画作和生平交游上大做文章,编写故事,如此文章的可读性强了,真实性却不可靠。这种将“故为史实”的主观臆造的手法不足为取。亦有将古典论述的只言片语过分化,或将鸿篇大论简单化,都属于脱离美术作品和经典著述来加以主观臆断。正是有了以上诸多的问题,当代中国美术理论研究者从艺术思潮论、艺术风格论、艺术语言论、艺术技巧论、艺术流变论、艺术收藏论乃至艺术规律论中无所适从。或浅尝辄止,或南辕北辙,或指鹿为马,或言之无物,将古人研究著述中明晰的、系统的、恒久的,思辨的美术理论束之高阁,闭门造车,美其名曰“创新”,可笑可叹!
三、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研究的书写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美术理论研究的重点表述上多在绘画和书法的技巧与风神的探索,这些着眼点和艺术主张对我们当下理解研究中国美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参照意义。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对于中国本土固有传统文艺理论的吸收获取途径,从表现角度上大致分为资料整理、个案研究、画派研究三方面;就相关论述出版的专著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美术名人名家的资料汇编较多,在美术家个案研究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态,而画派研究多停留在对前人画论的注释和历史朝代更替的一个层面上;通过寻找共性特征来界定画家流派,如从地域角度或从艺术特征角度,再或从个人交游角度将一个问题清晰地表述清楚,但把一个问题讲透彻着实不易,况且画派研究并不容易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美术现象发生发展的整体趋势,研究者容易在局部的概念范畴中纠缠不清。就2002-2017年中国美术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今人在对前人留存资料的占有程度的深与广的层面成功了,但由于其使用的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在不完全理解美术家创作意图的前提下生搬硬套西方艺术理论来进行表述,或将西方译著直接拿来改头换面,添加中国美术家的姓名和事迹加以拷贝,这也是对中国美术理论体系研究者缺乏坚实的文学、历史学等必需的学养情况下出现的必然回应。以2007年周积寅先生出版的《中国历代画论》为例,其编撰特色是“重理略法的精选原则”(2),避免了研究者落入“史论不分”的尴尬境地,也形成了更为严谨、完善与开放的理论体系。但在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表述上有夸大艺术社会功能的嫌疑,过分寻找中国画理和画道的来源地,不易于在既有的纯粹美术理论探讨上进一步深入。编写者通过持续关注近现代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将近代画家的笔记、语录、谈艺录与古代画论进行综合比较,将一些常用的语汇、定义通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阐释来加以说明,让研究者和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相关的资讯。而现在我们研究者多在继续探索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本体语言,此外,西方美术理论家和东方的美术理论家在思维方式、创作意图、表现手法上都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差异。就绘画为例,西方理论家自文艺复兴以来都秉持着科学的目光来研究对待绘画创作,而我们中国大部分的画家都是延续意象化和抒情为主的形式,这里面就隐含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者应当以怎样的一个视角来进入探讨语境之中。东方理论家在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述上和观察角度上更多追求边缘线的美感或线与线之间的韵律,西方美术理论研究者观察美术作品之时,着眼点多在于“体感、质感、光感”。这种差异的情况也深刻反映在二者的论述与思考之中。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来指导中国美术理论的书写,无异于“削足适履”,在书写过程和文章分布上,意味着把对象所传递的信息如实描述,而不是把理论界定好再将艺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我们东方理论家和西方理论家的差异在于东方理论家更多把艺术作品纯粹化、精神化,描述多带有主观臆想。而西方理论家注重思辨和综合比较,把美术作品与历史发展同时进行表述,将所有艺术作品必须放到历史背景之中,故而具有理性和鸿篇巨制,这也是我们20世纪之末时研究者在观察方法和理解方法上的差异,当然也有研究者不断在二者之间进行调适,寻求相契合之处加以发挥。中国从古至今,很多画家本身就是具有良好的教育和理论素养,他们会把自己的绘画过程的创作感受、创作经验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世人或者徒儿,有的是以口诀、诗歌的形式,有的是传统文赋的形式。这对美术理论研究者来说,是最为直观、真切的与古人对话的方式,除了要有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和文学修养以外,还要掌握历史发展轨迹。以潘天寿先生为例,他在自己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谈到他自己的创作与评论他人艺术的文章,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真实的鲜活资料。本文重提建设新的美术理论资源又特别强调美术作品资源,笔者坚持表明这样一个态度:不能把美术理论文章当作哲学文章来写!美术本身具有个性化特征和时代性特征,对其理论的概述完全倾向于理性判断和学理上的归纳,是从根本上背离了美术理论研究的大道。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从历史的长河中冷静地来看待和分析现实事物。在我国的传统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中,包括美术批评与鉴赏之所以有比前代的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是我们中国美术理论研究者特别善于向别人学习、吸收和总结,加上东方人对事物趣味的坚定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只要认真思考过去与现在的问题,不要急于求成,静下心来梳理和消化,完全有光明远大的前途。关于中国美术理论本土化倾向的趋势,这是件好事,中国美术理论的研究就应当在中国人的视角内加以评判解读,它会慢慢演变为中国特色的东西。这种本土化不是在刻意喊口号,它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观察方式里的,只要坚定信念,注重经验判断和具体事物相结合,把握好时代精神和生活趣味,不断进入传统推陈出新,“本土化”自然会成为带有明显中国色彩的研究成果。
注释:
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指向
在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对任何一种理论研究、一种学问乃至一门学科,都认为应该是有特定的指向、依据特定的视角研究现象世界的特定方面,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抽象提升而形成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当我们运用这些已知的规律或范畴去探究未知世界时,它们便成了方法。由此可知,理论研究乃至一门学科的研究方向的确立,其规律、范畴与方法是对同一“智识”的不同认知或不同表述;另一方面所谓研究、学问、学科可以由两种不同的路径来完成,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很显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也不例外。如上所述,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从高度抽象的艺术理论(即艺术学原理)出发,运用艺术学所特有的范畴与方法研究具体的艺术现象,解决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问题,这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我相信,艺术学理论也应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那样,有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也热切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样的理论文章。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从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中抽绎出来的。没有一种艺术的一般规律,可以脱离各种艺术门类而存在,因此从艺术门类研究中抽绎出的艺术学理论一般规律,这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学理上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种研究路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偏废的。但是,鉴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实际的知识积累与研究能力,我们又不能不对这两种路径作务实的考量。首先,我们应当认清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它与文学学或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有显著的不同。文学学或文艺学属下的各文学门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虽然同样存在着形式的差异性和规律的特殊性,但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应当说,文学学或文艺学研究者作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相对方便一些。而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则大不同,不仅美术、设计等造型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音乐、舞蹈、影视等表演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至造型艺术门类与表演艺术门类之间更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者几乎可以说是隔行如隔山。这给艺术学理论研究进行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想,西方的一些艺术学理论学者常常将自己的研究设定在某一领域也是依据其差异而定的,比如有选择造型艺术门类范围,或者说设定在相邻近的几种艺术门类的范围。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专家们跨门类跨得太大,难免要说外行话,闹出大笑话。换言之,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选题,不仅需要有抽象思辨能力和对艺术学原理的把握,还需要具备既广阔又深厚的艺术门类研究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依此推论,没有对各种艺术门类既深且博的研究,绝无可能做好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不仅硕士生很难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博士生也很少有能这样精通两门或者更多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储备。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积累又能做到什么样程度呢?再者来看看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它在我国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在西方,现代意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虽说是建立于19世纪末,但始终是被当作处于变幻流动的学术研究,没有真正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常态化教学体系。所以,它可以不断出现新视角、新指向,产生新观点、新方法,却难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等其他学科那样形成精密完备的、具有经典意义与权威性的理论体系。西方艺术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但真正全面产生影响,以至在我国学界获得认同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的事。而且,在我国又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艺术学学科设立在前,理论研究反而滞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有一些学者在努力撰写这方面的理论著作,但由于学界至今对艺术学理论的基本理念、基本构架、基本范畴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甚至还在为“什么是艺术学”争论不休,还在为艺术学学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存有疑虑,因而学界始终没有能拿出一部普遍认可的艺术学理论教材。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研究生作自上而下的研究呢?因此,我认为,现阶段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绝不仅仅是由于个人能力或整体研究的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可以说,这主要是一种务实的、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长久之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学理论研究者精通每一门艺术,但同时我们也无法相信,一个甚至连某一个艺术门类都不精通的人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学理论家。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这里,我只是就共性而言,就事论事。事实上,倘若研究者不能根植于艺术门类的研究,甚至连研究对象的学术发展状况、学术前沿都不了解,又如何去深入研究,揭示出规律性的问题呢?同样,对各艺术门类都只知道一点皮毛,不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就急于提升上去,描述一般性规律,犹如沙滩上造房,没有不失败的。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我们教师在内,如果能够扎扎实实地以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中抽绎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的艺术学理论,逐步形成高度抽象、较为完备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这无疑是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极有价值的贡献;也只有学科建设发展到这一阶段,才能有真正属于这个学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区分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因为,艺术学理论偏重思辨、指向一般的特征,从表面上看与同样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这里主要是指18世纪末以来又被称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概念)很近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起来。现在有不少采取自上而下研究路径的艺术学研究论文,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从美学立场出发的。我在这里不能不加以辨析。大家知道,艺术学创立之初,是因为其时对艺术做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由美学(艺术哲学)承担。然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来自于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研究。艺术之美包括形的美、音的美、色彩之美,乃至风格之美,固然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美学对艺术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指向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的,与艺术学理论对艺术现象的研究指向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大相径庭。由此,也决定了二者的着眼点、思维方法的不同。换句话说,美学(艺术哲学)是从美学本身的观念原则出发评判艺术,它对艺术品的研究方法、所获结论,与其把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美作为对象,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美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感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揭示作为人类认识“初级阶段”或“低级形式”的审美活动,有怎样的独立价值、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展与完善人类的感性认识。这种以艺术作为典型性对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对于以往偏重理性认识进行研究的哲学,当然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但对于艺术领域涉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来说,却显得有点不着边际,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美学家可以不精通艺术门类,艺术家也可以不懂美学(艺术哲学)。正因为如此,艺术学应运而生便有了自己的存在空间。进言之,与美学(艺术哲学)不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其指向必须是包括艺术起源、艺术本质、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发展规律等等在内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换言之,艺术学理论不仅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与出发点,更把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终极指向。费德勒曾经严辞批评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只是抓住了艺术表层的、部分的附加属性,而无法深入研究艺术活动内层的本质,这样的研究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是有害的。因此,他在创建现代形式的艺术学的同时,努力与美学划清界限、分道扬镳。用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话说:“美学,把美做对象,是最稳妥的事。倘使把艺术当作对象,还是艺术学来得妥当。”④由此可见,美学(艺术哲学)理论体系再高深、再抽象、再完备,也不是今天的艺术学理论应该直接拿来作为自上而下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如果我们仍以美学(艺术哲学)的立场来讨论艺术学,那只能是走回老路,扼杀艺术学。了解这段历史,认清艺术学与美学(艺术哲学)关系的目的性,是要提醒我们的研究生不要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写成纯粹的美学文章。艺术学理论研究偏重思辨、指向一般,唯有深刻的理论抽象与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揭示,艺术学理论才有可能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产生启发、引领的作用;但它的抽象上升是有特定的范围的,也就是说,艺术学理论研究只能抽象上升到艺术一般,而不需要像美学(艺术哲学)那样指向认识一般。由此,我想概括出以下几点艺术学理论研究应有的特征:1.艺术学理论论文应立足于艺术本身并且以艺术活动为终极指向,而不是泛泛地立足于哲学,并且以哲学认识为终极指向;研究对象不是以艺术为典型的感性认识,而是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本身。2.艺术学理论论文选题应侧重研究艺术创造者与艺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艺术创造者如何从事艺术创造,其基本问题是艺术创造者与艺术对象之间、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3.艺术学理论论文主要是考察具体的艺术活动,从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中总结抽绎而来,所要揭示的应是艺术活动内在规律,或者艺术创造者观照现实、从事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从一般美学原则演绎而来,以主观性原则对艺术现象作一般的价值判断。4.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艺术主体可以是艺术接受者,但更主要指向艺术家,艺术创造可以涉及艺术审美,但主要指向艺术品的创造、传播过程。5.艺术学理论论文的研究结论,不应是给艺术家一些何为美与不美或者如何判别美与不美的抽象原则,而是必须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行为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家迫切需要的,对艺术活动有指导、引领意义的研究命题,就是艺术学理论论文的好选题。如此说来,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我们绝对排斥借鉴美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艺术学。为什么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各种学科的观点或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却独独不能借鉴美学的观点或方法呢?当然不是。艺术学研究可以从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获取营养和方法,当然也可以从美学中获取营养和方法。我们反对的是,不知道艺术学与美学的分工,直接以美学原理来研究艺术,甚至以美学取代艺术学,以为这就是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结果一脚踩空,得出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
艺术学理论研究
所谓广度,是衡量涉猎艺术门类或多或寡、运用方法或综合或单一、研究结论或普适或专门的维度。所谓深度,则是衡量我们的研究无论抽象提升,还是深入挖掘,所能达到的透彻程度的一个维度。相对而言,广度是一种横向的研究视角,而深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视角。这两种视角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多种其他学科的范畴或方法来考察某一艺术现象。从跨学科的开阔视野或方法的综合运用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深入理解这一艺术现象,那么,这种研究的广度也同时具有深度的体现。但如果对所运用的各种范畴或方法缺少深刻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深层次把握,这样的研究必然是杂芜零碎的,既没有深度,也不见广度。同样,我们可以用一种范畴或方法来考察多种艺术门类,从涉猎的范围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从多种艺术现象中认识艺术一般规律,它又体现出另一种深度。但如果不精通所涉猎的多种艺术门类,对它们的共同艺术规律缺少把握与抽绎能力,这样的研究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同样是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此外,从揭示某一艺术现象所隐含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一反三的研究,也可视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样,从综合考察多种艺术现象所共有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三证一的研究,也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但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其深度必然大打折扣;举三而无法证一,其广度也会受到质疑。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这里,我想侧重谈谈艺术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从目前本学科研究状况看,艺术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艺术自律”的认识,将艺术视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活动,侧重于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自身规律的内部研究;这样的研究被称为艺术形式分析。一是基于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认为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始终处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学术、宗教、风俗乃至技术的全面包围与直接影响之中,努力揭示社会文化与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外部研究被称为艺术文化学。据此来说,无论艺术形式分析(内部研究)还是艺术文化学(外部研究),这两类论文选题也都属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都是我们需要和欢迎的。至于艺术形式分析大多表现为对深度的追求,艺术文化学大多体现出研究的广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错误认为,艺术形式分析方面的论文只应追求深度而无须考虑广度,或者艺术文化学方面的论文只需追求广度而可以不考虑深度,那样做,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或广度。如前所述,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深度与广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内部研究,艺术形式分析既可以侧重研究艺术一般,也可以重点考察艺术特殊;既可以从艺术一般出发而指向艺术特殊,也可以从艺术特殊出发而指向艺术一般。可见,它的广度,可以表现为对多种门类艺术中存在的共性形式因素的综合考察与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某种形式的考察,甚至还可以表现为某一艺术门类某种形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为广阔的艺术学意义。假设这样的研究只限定在某一门类艺术的某种形式,只会运用某一种方法作就事论事的研究,获得的结论也仅仅局限于此而不具有艺术一般的意义,那么,它既没有广度,也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如果说它有价值,充其量也只是艺术门类研究的价值。反过来看,假设艺术形式分析虽然横跨几种艺术门类,但考察的形式因素并不真正具有跨艺术门类的共性;运用的研究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研究者并没有理解这些方法各自的功能、适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获得的结论虽然抽象、具有一般意义,但超出艺术之外而指向其他学科,那么,虽然表面上看它有广度,但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因而这种广度也是虚假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外部研究,艺术文化学同样必须是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其深度的体现,主要是研究者能够深刻把握与透彻阐发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学术、宗教、习俗乃至技术)对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影响作用。实际上,在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之间,存在着各种层面的联系与种种发生作用的中介环节。假设这类研究不能揭示出其间真正的联系,做实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缺少深度,便会造成两张皮的现象,其广度只能是虚假的。假设这类研究虽然揭示出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联系与种种中介环节,但只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到艺术形式内部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或者所得的结论不是指向艺术,而是指向社会文化,那么,它既不见深度,也不具有艺术学理论意义的广度。进言之,艺术形式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常常会类似于艺术文化学研究。同样,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真正能够深入,又常常与艺术形式分析有相似之处。换言之,艺术形式分析与艺术文化学这两种研究仅仅是各有侧重,而不应该绝对的对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形式分析如果能够有效地引入艺术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便获得了研究的广度;艺术文化学如果能够有效地进入艺术形式分析的层面,便获得了研究的深度———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基本意见
当然,我的这一说法和提倡也多为个人意见,是根据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期待大家的讨论。最后,我想补充谈一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各类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硕士生和博士生所选择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也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艺术理论侧重研究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分类、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基本范畴或基本规律等等。艺术史侧重研究作为历史现象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可以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又可切块为艺术通史、艺术断代史、艺术思想史、艺术风格史、艺术类型史、艺术接受史、艺术传播史、地域艺术史、民间艺术史、艺术考古等等。这是两门最主要的艺术学基础理论学科,也是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主要选择的研究方向。作为应用理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可以涉及多方面领域,包括古代的、现代的,研究领域所涉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史与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间,我们不能只注意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它们的相互关系。否则,将它们孤立对待,只能作茧自缚,致使研究思路受到很多限制。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仅着眼于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别性,这些专业方向看起来很细碎、很繁杂,但实际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是我们研究同一艺术问题的不同观照侧面。同样以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为对象,艺术理论侧重于观念体系、范畴体系、方法论体系的研究,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靠艺术史研究支撑的,是从艺术史研究中抽绎出来的。艺术史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的研究,从中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显然也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支持。而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作为直接干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研究,更是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把握为根据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依据对艺术学理论研究与艺术门类研究的关系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命题的性质,确保其属于艺术学研究界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清艺术学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各自侧重及其相互关系,使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既有明晰的专业方向的指向性,又不至于割裂地看问题,而能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展开史论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结合的研究。关于艺术史研究,有必要多说两句。现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大多放在历史学的门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造型艺术史,除绘画外,建筑、雕塑和陶瓷等工艺美术及其他造型艺术都包括了。这相当于我国在美术与建筑、设计分家之前的美术史范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狭义的艺术史。前面我已经提到,造型艺术史之外,包括音乐史、舞蹈史、影视艺术史在内的表演艺术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狭义的艺术史呢?西方的艺术史似乎不包括它们;我国现在设置在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中的二级学科艺术史,与西方现存的艺术史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将造型艺术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把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来说,视觉艺术史、听觉艺术史、表演艺术史都涵盖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艺术史。我们如果注意到艺术史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应该根据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的不同,对其研究范围的广、狭采取包容的态度。要一位艺术学理论学者什么门类艺术都懂才能做研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要求研究者能够将一般落实到特殊、在特殊中抽取出一般,能够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统一起来,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融汇起来,将史、论研究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样的命题才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常见的门类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呢?我提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1.以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宗旨是讨论艺术本质、艺术分类、艺术起源、艺术形式的发生与演变等问题。2.以两个和数个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3.以历史上重大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艺术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而是多种艺术门类共有的表现,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4.以历史上某门类艺术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图像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抽绎出其中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性的规律。5.以历史上某一艺术流派、团体或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多种相互影响,揭示其艺术思想、风格、传播等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规律。6.以上诸种研究的交叉研究。总之,不论是从两种或数种门类艺术素材出发,还是从一种门类艺术的素材出发,艺术史的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它可以做微观的研究,但必须回到宏观的宗旨上来;它可以深入地剖析研究对象,但必须揭示某个具有共性的艺术规律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回到一般。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必须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上升到“艺术一般”。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满足于从特殊到特殊,仅仅在某个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中兜圈子,不去思考或者没有能力从自己的特殊研究中抽绎出艺术一般规律,我们就无法真正建构起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框架,而只能永远停留在艺术门类研究的层面上,这同样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扼杀。
结语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横向拓展教学
西方音乐史通常也被称作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原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西方音乐部分)两门课的有机整合。其特点是将西方音乐作品的欣赏置身于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进行,使原本枯燥的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更加生动鲜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流派、重大事件、作曲家、知名音乐作品和音乐体裁。课程的教学一般以音乐风格为主线索,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剖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进而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本课程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辩证唯物史观、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各高等音乐院校音乐史类的课程教学多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发展规律层面。特别是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往往呈现为是一门讲述作曲家生平与其代表音乐作品以及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的课程,而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横向联系甚少。但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上,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在各个阶段,音乐艺术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同时期其他艺术品种互相错综复杂地交织着、联系着,相互赖以生存地发展着。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帕勒斯特里那和拉索的无伴奏宗教合唱同该时期波提切利等人在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人和自然的赞美之情之间的紧密联系;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和文学诗歌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形成的引导;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歌德的《浮士德》在19世纪先后被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题材频繁运用;以及马奈、莫奈的印象主义绘画对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等。
因此,笔者以为,音乐绝不仅仅是一串串孤立的音符,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了解、把握某个时代和某个民族的音乐,就必须把它放在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背景中去有机地、多角度地立体考察。如果把整个西方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大系统,那么,音乐、文学、绘画、哲学宗教和科学便是构成它的5个主要的子系统。如果想全面地把握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我们就有必要考察它同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同它使用的教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多年以来,在西方音乐史教学领域,有两本教材因其作者在国内学术界的权威性而受到众多高校授课教师的青睐。这两本教材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编写的《欧洲音乐简史》(1991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2001年5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它们在10年中先后成为我国在西方音乐史学教材方面的经典代表作,二者各有千秋。钱仁康编著的《欧洲音乐简史》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的教材。这本书的特点是笔触生动、简约明快、思路清晰、深入浅出。书中除文字叙述以外,还附带一些谱例,且插入各时期作曲家的肖像图。全书行文流畅、图文并茂。但此书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受当时国人对西方音乐史占有资料的限制,对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20世纪音乐的讲述较少。于润洋的《西方音乐通史》是本世纪初在国内西方音乐史教学中较有影响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不仅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西方音乐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且对巴洛克之前以及20世纪音乐较之前人在内容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由此看出国人在研究西方音乐史领域的长足进步,也体现了我国音乐理论家近些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上述两本教材可以看成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国西方音乐史教材的缩影。在音乐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经过两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教材内容逐渐变得翔实、丰富起来。但西方音乐史教材内容的拓宽仅仅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历史范畴内。艺术是相通的,有时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也可以互相阐述对方的意旨,相互补充影响。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柏辽兹的倡导下,欧洲出现了标题音乐。它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强调音乐同其他姊妹艺术的联姻。在这个音乐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不约而同地从其他艺术领域的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如李斯特根据歌德的诗作写成了同名标题交响曲《浮士德》、理查・斯特劳斯根据尼采的哲学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作了同名交响诗。根据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作品中所普遍存在的文化迁移现象,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适当增加与音乐作品相关联的文学或哲学作品的介绍文字,让学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上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领悟程度。因此,在以往的音乐史教材中,在横向拓展方面,尤其在介绍音乐文化和同时期其他门类艺术文化的横向联系上还做得不够,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较少,多局限在音乐本身的发展研究的层面上。这也许是西方音乐史教材内容方面所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缺陷,但这也是西方音乐史教材编写工作中下一个10年所努力的一个方向。
西方音乐史课程就其学科归属来讲应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在国外,多开设在综合性的文科大学当中。但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音乐史课最早出现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后来在音乐学院其他系部推出“音乐史共同课”。到了七八十年代,在这个“音乐史共同课”的基础模式之上,这门课程又过渡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课程设置中。
虽然这门课程最终由专业音乐院校衍生到高师综合类大学,但由于历史原因,此门课程的传授模式和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一脉相承,重点集中在对音乐历史的本体学习上。这包括作曲家生平、音乐创作风格及作曲家的代表作品,而对作曲家所处时代的广阔社会文化背景缺乏进一步探究,往往以“音乐史上的作品”讲述为中心内容。且在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往往引导学生重视属于音乐形态学范畴的奏鸣曲式主题乐谱,以及对主题的节拍、调性、旋律及发展手法等方面的精准分析。长此以往,使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对欣赏课中音乐本体过于依赖,因而在不知不觉中疏离了隐藏在音乐主题之后的音乐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
因此,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中,应打破以往的那种音乐文化孤立现象。在具体讲到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音乐流派甚至是某一首音乐作品时,除了从音乐本身的形态、创作背景、情感和风格等方面讲述之外,还要观察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文艺思潮对此音乐史阶段、流派以及作品的影响,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横向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同其他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对比的学术思辨能力。
当下的高等师范院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而且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在综合性大学里,通常设置有多个学科(学院)。文科类常见的有文学院、音乐美术学院、历史文学院、哲学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等,往往这些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综合性大学中从事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在每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邀请其他院系的专家学者来为音乐学专业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西方文学史、西方哲学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立体思维,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地认识、剖析和理解每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是一种资源共享、学科交融的教学。其信息量涵盖丰富,知识横向迁移宽广,可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西方音乐文化底蕴,使学生从更加宽泛的选题视角来进行本科阶段的论文写作。这样的教学,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他们的知识修养,使之形成立体知识构架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学本科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音乐教师,毕业生们出去之后是要走上讲台,而不是走向舞台。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全方位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过去西方音乐史课程那种单一且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教育模式,有重新反思和修改的必要。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总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应积极在该课程乃至所有高师音乐专业课中大力推广横向文化拓展教学理念,为培养以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知识能力为主导的21世纪创新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音乐文化基础。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 2011年高校教学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315-394)
参考文献: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8.
[3]王志毅.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新理念[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在中央美院三年读博期间,我与少波是同学。我是从西方美术史转入对现代设计史论的研究,而他则要经历从一个纯粹的平面设计师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博士的转变。在研究生宿舍,我们住楼上楼下,常在晚饭后,敲开他的门就一些艺术设计和论文方向的问题进行切磋。我见过他“没完没了”地对一张海报的细节进行微调,也在他那里见证了“俊黑体”(原先被他称作“大剧院体”)和“字之城”等设计项目最初推进的过程。我几乎从来没想过将来会在少波所关注的这些设计问题上倾注精力,可是在留校工作之后,却总是要研究一些少波曾经涉猎过的领域,为此,还常常要打长途跟他沟通、向他请教。虽然我们的学术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总是能够从我们之间热烈的讨论中获得研究的灵感和启发,而且少波对我也从来不吝啬他在这个行业中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这使我一直心存感激。我从我们多年的友谊中获益良多,在这种坦诚的交往中,我也对少波的学术兴趣和专业成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少波对平面设计专业最核心的一个关注点是字体设计。“字体设计”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文字设计”,其概念在英文里面所对应的是Typography这个词,而不是Typeface\Font\Letering之类的概念,因为后者专指的印刷字体设计(有时亦包括相对规范的手写体),现在也是指那种标准化的、系统化的用于日常文字交流的字体,而Typography这个概念则既包括Typeface\Font\Letering所具有的意涵,又包括那些在一个版面上对于文字的设计,可以把字体在版面上做结构性的拆分,也可以按照某种创意风格对一组文字加以排列组合,所以有时候把Typography翻译成“版式”也可以,但这又不是排版(Layout)的概念。对于一般设计师而言,在平面中处理几个或是一组文字的设计,是常见的、容易的。对于专业字库的设计师来说,成系列的、按部就班的生产字库产品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也不难理解。比较难做到的是对两者的综合驾驭:既能够合理的掌控成套的字库设计的系统性、合理性和易读性,同时又能够在海报、标志等平面设计作品中充分发挥设计创意;既能够在平面设计创意中充分显示字体设计专业性,同时又能够将设计创意延伸到系列化的字库字体的生产和研发。少波很早就意识到了沟通设计创意和字库设计的重要性,并一直不辞劳苦、不避繁难的在这两个领域左突右冲,如今已经可以说是“兼善皆能”。事实上,这些工作巨细无遗、费心耗时,需要诚恳和踏实的研究态度,而这恰恰是许多醉心于创意经济的职业设计师从来都不愿意做的。 但是,少波却一直强调字体设计对于设计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并在10多年前在这个领域就得到了国际性的认可。早在2002年,少波设计的“禅”文字就曾获得过日本Morisawa国际字体设计评审委员奖。这款字体的设计语言自然是来自书法,但是他并没有执着于某一种书体的笔形、笔画,而是创造性的把一种极为简朴的笔形与禅宗所讲求的清净澄明之境结合到了一起。“禅”文字的设计,结体疏朗,圆融大方,字形清新秀丽,得自然之趣又不失隽永。这不禁让我想起唐代高僧永嘉禅师所咏:“心境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永嘉证道歌》)此后,少波对于字体设计的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通观他这些年的设计探索,我想,他的字体关注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行不悖。比如,李少波对20世纪中文黑体字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以此为题目。记得当年他想以这个研究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时,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觉得题目太小,但他仍旧坚持“小题大做”“小切口,深挖掘”的做法。最后证明,他的选择和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他的论文选题视角也为后来几届博士生的论文选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研究黑体字的同时,他开始为国家大剧院设计专用黑体字,经过5年多的调整和深化之后,原初的创意最终演化成为包含粗、中、细、纤等6种字体的俊黑系列,并于2014年由方正字库全面推向市场。应该说,俊黑系列是近年来黑体字设计的佳作。汉字的设计以前是很难做到严格的几何化、理性化的,俊黑体的设计笔画细节设计的严谨理性,与现有黑体字相比,这套字体风格更加前卫现代,可以类比于西文无衬线中的几何体(先锋派无衬线)。事实上,强调字体的系统性、规范性,在字体设计过程利用几何法则对字形细节进行规范,是西文字体设计中常用的方式,但在中文字体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以前却很少被严格的遵循和运用。而少波在俊黑创意初始,就决意将其设计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一体通用。在字型结构上,俊黑体采用“完全对称”手法处理相关字形(如山、来、余),使这套字兼具了美术字的特征。传统的黑体字设计受宋体字的影响,其实也是“横轻竖重”的,俊黑体的设计则用“横竖等粗”来构成基本笔画,可以说是对中文黑体字设计传统的一个突破。这种设计在功能上既可满足传统纸媒的需求,亦可满足屏显需求。“刚”与“柔”两种决然不同的性格相济一体,使字体的整体特征十分鲜明;充满了西方理性的光彩与东方感性的韵味。
显然,少波在黑体字的成绩,很好的体现了他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李少波对书法字体的应用设计和民间文字的设计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据我所知,将传统书法的结构、韵律与现代平面构成相结合一直是他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央美院读博期间,他就与我以及一些研究书法的同学多次提及“书法设计”的问题。他认为,作为一种古老的视觉艺术门类,尽管书法本身的实践和理论系统都十分完备,但是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一挥而就的书法字体并不能直接成为视觉传达的载体,必须从设计和传播效果的角度对作为手写体的书法字体进行深加工和再设计。此外,他还组织过一个“字之城――中国城市文字字体研究”的设计研究项目,对作为“草根”的民间文字设计现象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研。这个“下里巴人”的文字世界可以说像野草一样充满了勃勃生机,但以前却从未受到过设计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自从少波提出“字之城”的概念并推进这个设计研究项目之后,追随者越来越多。不仅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把民间文字设计现象当作课题进行研究,就连实验艺术领域也冒出了不少相关的作品。这些后来者可能未必直接受惠于少波的想法和研究,但却足以证明他在文字设计领域的先见之明和开拓性。
李少波近些年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中国的教科书专用字体的设计研究。“教科书体”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有时也被称为“学参书体”,专门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在日文的字体设计中是很重要也十分专业的一个字体设计种类。由于教科书体是构成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字库种类,在具备功能性要求的同时,他必须满足文化传承和促进语文教育的目标。中国在这方面不能说没有基础。民国时期,写汉文正楷原稿的高云塍、写华文正楷原稿的陈履坦,他们的工作原本就是给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誊写小学生教科书的。这两款经典的楷体字在建国后经过简化字运动的洗礼重新设计,多年来一位为我国的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默默的贡献着其独有的力量。可以说,用楷体印刷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是历史传统使然,将楷体作为教科书体也是集体默认的结果。但是从语文教育、儿童心理、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对教科书体的设计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审视,进而提高教科书体的设计水平,在当代中国的文字设计界还是一个空白,而且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确实也是当务之急。所以,李少波在这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成果也很令人期待。
我们知道,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改善,要依赖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提高和完善,这些大体上都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素质的提升,也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如果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好的字体设计无疑是对它最重要的一种提升和维护。少波以饱满的热情,在这个极为重要却又一直默默无闻的领域倾注了如此多的精力,尤其值得钦佩。这种忘我的投入,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专业兴趣可以概括,在我看来,正是一个设计师自觉的文化担当意识使然。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 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