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外文学论文

国外文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24 14:35: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外文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外文学论文

第1篇

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特点及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名家名作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由以往“教材—教师—课堂”为核心的封闭型教学向“导学—研读—讨论—延展”四环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互动学习中取得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导学环节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指南”,让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学习资料,梳理文学背景、作家生平等,学生通过消化教材或查阅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互动参与学习过程。课上先由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概述,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上一节课布置的“导学指南”,将自己从图书馆或网络搜索到的预习资料与同学分享,依次自由发言。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在黑板上记下一些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比如,讲授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莎士比亚生平及其作品相关的资料,特别提醒学生关注学术界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论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创作背景的研究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深入探究。再如,讲授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生三部曲,教师要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高尔基生平的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补充,了解他成长历程中的辛酸经历,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自传性特点。

(二)研读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经典作品的经典片段,学生通过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提炼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导学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文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作品文本经典片段,结合学生课前对作品的整体阅读感悟,应注重对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作者的叙事手法、创作倾向等方面的分析,启发学生品味、欣赏。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段,更加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鉴赏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阅读感悟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品读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阅读感悟。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经典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选取男女主人公“阳台对白”及“墓室倾诉”两个片段的剧本文本,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为了配合分析,还可以放映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细细品味莎士比亚剧本中的语言特色,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感悟剧中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特色。再如,在研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时,教师可以播放作品改编电影的开头片段,形象地再现小说扣人心弦的开端,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小说“倒叙与插叙相结合”及“旁观者叙述”的独特叙事手法的妙处。

(三)讨论环节

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品的基础上,采取大课讨论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此外,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阅读体会,促进同学之间的“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取得进步。课堂讨论环节的有效实施,是解决学生思维僵化、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大胆发言、大胆质疑,从而突破教材及传统观点的束缚,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作品,深化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当然,讨论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师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认真选择论题,周密安排讨论环节,要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最好在课前就告知学生有关的阅读要求和讨论话题,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课上,还要注意结合学生在研读环节的表现,随机应变地调整讨论内容。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艺理论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摆脱统一认识与标准化评价的束缚,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平等与自由的愉悦氛围。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观点的基础上,由教师去粗取精,总结提高。例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教师可以先摆出学术界对安娜丈夫卡列宁这一“官僚机器”全面否定的评价,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作品中描写这个人物值得同情一面的片段,引导学生注意避免单一化地评价人物,学会对人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也能让学生收获到自己的研究乐趣。

(四)延展环节

围绕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推介相关作品和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后进一步研读和学习,并通过网络等媒介继续与教师互动,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研读与讨论环节的表现情况,因势利导,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课上所学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拓展延伸阅读,加强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立足于课上的作品分析,围绕主题、作家和作品,推介相关主题的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借助课后延伸的阅读,加强对课内知识的感知。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强化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将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以探究中外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性共同点与差异性,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的理解。例如,为加强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的理解,感悟男女主人公为追求爱情婚姻自由而表现出的抗争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相似主题的中外文学作品,作专项比较阅读,如《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等。在学习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时,可以将老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与“世界四大吝啬鬼”中其他三个人物的吝啬性格特点作比较(《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将中外吝啬鬼形象作比较。如将老葛朗台与中国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一吝啬鬼形象作比较。此外,还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将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组织课堂剧表演或朗诵诗会,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文学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接受独特的情趣熏陶,提高其人文素质。

二、结语

第2篇

1.时展的需要。英国文学作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被引入到中国。19世纪末期,英国文学进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最早被引入中国的作品是《天路历程》,是由英国人宾威廉和中国学者共同翻译而成。《简•爱》在1927年被伍光建翻译成为中文作品《孤女飘零记》,于1935年年底被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一时期的中国妇女开始关心国家,关心自己的地位,《简•爱》中的人物符合这一时展的需求。《简•爱》于1933年被李霁野翻译为《简爱自传》,于1935年被郑振铎、茅盾等发现,发表于《世界文库》刊行。《简•爱》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翻译的经典作品,主要归咎于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因此,《简•爱》在中国的出现,与19世纪妇女运动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女性对平等地位的不断追求,《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抗争精神越发深入人心。

2.中文翻译的作用

虽然时展的需要为《简•爱》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优秀的翻译也为其成为经典作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简•爱》翻译作品的语言优美、清新,叙述简洁、顺畅。《简•爱》在中国经历了不同版本的英文翻译,不同优秀译本让女性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这部作品,并获得不同程度的精神力量。因此,《简•爱》在中国拥有很高的普及率,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优秀的翻译。翻译者来自不同的阶级,拥有不同的翻译水平,采用不同的翻译风格,丰富了《简•爱》作品。出身于无产阶级的李霁野,其翻译的《简•爱》译本起着推动社会革命的作用。严格直译的《简•爱》表现出自己对勃朗特的喜欢。宾威廉翻译的《天路历程》,注重作品中的基督思想。《简•爱》在中国广泛传播与译介在经典构建方面的作用有关。

3.其他相关因素

(1)巧合的初译。伍光建与李霁野对《简•爱》的中文翻译,为其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李霁野和伍光建在互补相识的情况下,都对《简•爱》进行翻译,并于同一年问世,纯属巧合的初译。《简•爱》问世以后引起社会的广泛轰动,但是初译并不完善,很快就获得其他翻译者的复译。

(2)首译与复译。《简•爱》自身的文学魅力吸引很多读者对其进行复译,并在社会上出现不同的译本。中国读者可以相互比较,从不同角度发现《简•爱》的经典魅力。《简•爱》的价值不能一次被发现,其魅力也不能一次被展示。随着中国文学环境的变化,《简•爱》的文化价值逐渐被发现。《简•爱》复译需要一定时间的文化积累,复译与初译之间为互补关系,也是初译的拓展。“butoftheblokeandaxeedge:ofthedissevermentofboneandvein;ofthegravegapingattheend”。李霁野将其译为“想着木砧和斧头,想着骨与血管的分开;想着,想着逃亡和流浪。”伍光建将其译为“只想到杀人台,刽子手的刀:这时候我只想到逃走,想到无家可归”。前者是对作品的复译,后者是对作品的初译。可见,前者是在一定时间积累后才被翻译出来的,前者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

(3)“简译”与转译

《简•爱》刚刚进入中的时候,很多翻译者并不懂的原作品的内涵,直接对原作品进行翻译,这就是所谓的“简译”。虽然“简译”不能准确地展示作品的内涵,但对于《简•爱》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译”后的《简•爱》可能会偏离原著,语言方面也比较晦涩。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认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验教学法认知结构

一、引言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具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23.2,排列世界第三从这一点能过看出.我国对外语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来越大,怎样能培养出符合经济形势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一而足,但总体有两个方向二一类是传统课程,即以国贸实务为核心围绕这一主线设置如怎样与外商书信往来的外贸函电、怎样与外商谈判的商务谈判等等在已开设商务英语的院校中,鉴于师资经验、学生就业的考虑这种定位占大多数:另一类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用英语(ESP)去学习.比如开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课程,以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以后学生深造创造可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但这种定位要求教师素质较高除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实施。

二、外语系学生现状分析

以传统模式定位商务英语的院校既然占多数那么这种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这是我们有必要讨论的。据笔者调查和粗略统计在目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当中,外语专业毕业的占到多数,而且用人单位因其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语类毕业生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优势。

但是我们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势。这特别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进校,会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就实务还有具体的贸易惯例、国际支付、国际运输等最后还有实验操作课。可以说学生能够透彻的掌握和理解进出口贸易这一过程。而外语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到二年级之前.诸多基础课程如口语、听力、综合英语等占据大部分时间.又有专业四级等考试的压力很少人会把精力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上等到高年级开国贸实务课时上来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简直是一头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点了,一学期课马上也要结束了如果以后毕业从事相关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边干,边从实际中总结学习这样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我们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呢,通过研究学习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三、商务英语课堂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语的传统的系统讲授法。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内容围绕语言点展开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分析及课文的翻译。考试的大部分题型是英汉互译、单向选择等而缺乏具体的实务应用。

当然系统讲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但这些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容易误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目标,难以培养出具有业务能力的人才。笔者在担任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实务性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合同审查对方银行信用证,找出问题并致函对方修改。结果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这说明“灌输十笔记+技艺“的学习方式对于灵活应用知识和具体操作解决问题缺乏训练。因此,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必须围绕“实务性”的特点和该课程中学生的熟悉英语语言的特征,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四、学习法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为主义理论后形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主流学派,在我国外语教学领域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l、意念教学法(notionalapproach)等教学法中运用广泛。代表人物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那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等。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是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教育者确定的目标既帮助学习者习得客观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其中对学习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学习’‘是其代表,提倡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一步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合作学习受到特别关注。针对教学实践,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了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第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和协作学习;第四,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

五、认知学习理论在实务课中的运用

在引入认知学习理论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国贸实务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实务课是一门知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贸易术语、跟单信用证等这些概念,只靠单纯的归纳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实际案例,更重要的是对于有关章节,如信用证使用流程,订舱运输流程这些偏重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缺漏巩固知识,将教师输入的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和自行发现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也正是认知学习理论认同的学习的一个基本规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引入实验课。针对外语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少、没有专用实验室及课时有限的具体情况,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对实验课的安排精心策划。

1基础知识的铺垫。介绍主要的专用术语,如托收(Collectio门)、汇票(Draft)、信用证(LetterofCredit)等。

2学生的准备。首先,每章的实验课应安排在一两次正式授课之后这样学生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清晰的概念为实验课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点连成线和网(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创造客观条件次要求学生做情感上的准备。课前应给学生先分好组,30人班级可分成3组并固定下来形式上可围坐在一起营造友好合作的氛围。

3.教师的准备。实验课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上教师虽然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但大量心血花在课前备课。首先教师要准备课堂会用到的系列信函和空白单据的文本每组一套人手一份。实验课开始时,教师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景提示问题的解决途径必需的知识。然后,明确各组学生的角色划分。如运输这一章,谁做托运人;谁做承运人谁是海关分别负责一至几个业务环节,分别布置任务。其实有时学生做不出我们的预期效果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明确职责。最后,教师有必要在黑板上将操作涉及的每一个步骤以流程方式写出来以指导学生的完成。其间,教师可以在各组间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并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六、结语

第4篇

“文学是人学”,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在不断地围绕着人类自身进行书写着,“人”贯穿于始终.人文精神以不同的姿态体现在外国文学不同时期的作家创作中,各个时期各具特色,但本质上都呈现出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及人性的高贵等特点.第一,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方面,古希腊-罗马文学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反映了原始初民与自然分离之后所呈现的社会状态.它以神话、史诗或悲剧的形式出现,无一例外地都蕴含着以“张扬个性、放纵原欲”的原始人本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神系中,以主神宙斯为首,都极为注重人的本性的张扬.在《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宙斯和欧罗巴的,宙斯被阿芙洛狄忒的箭射中,于是爱上了人间女子欧罗巴,但惧于赫拉发怒,他变成一头牛,在吸引欧罗巴爬上他的脊背后,飞越过千山万水后终于在一片水草肥美的大陆上着陆,并最终收服了欧罗巴,那个地方便以“欧罗巴”命名,即现在的欧洲.这是一则关于欧洲历史的美丽传说,但其中宙斯作为宇宙主神,为了博得一名女子的喜爱,不惜变成牛,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取悦于她,既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更表现了对人的世俗本性的肯定和张扬.《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游历及回到家乡消灭觊觎他财产的贵族后和家人的团圆,同样展示的是以生存为基础、以合生命原则为价值取向的世俗人本精神.同样,文艺复兴中兴起的人文主义文学,将人的位置加以提升,注重人的世俗生活,坚信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肯定人的权利,用理性反对蒙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莎士比亚以其深刻的艺术笔调将人文精神阐释的最全面、最完美,在他早期的诗歌和喜剧创作中,以人欲天然合理为原则,让美战胜恶、爱情战胜偏见、友谊消弥仇恨,正面传达了以善良、无私、坚毅、真诚、宽容为前提的理想精神.在历史剧创作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诗歌和喜剧中的理想精神内涵.而个性解放口号下的为所欲为、一味放望的满足却带来了社会的罪恶,悲剧创作主要描绘那颠倒混乱的时代,欲念为所欲为的逼真图景.哈姆莱特的忧郁、李尔王的刚愎、麦克白的野心、奥瑟罗的轻信,都反映了作者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第二,在重视人的自由与尊严方面,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带有更加强烈、更加明显的政治革命的性质,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以“自然法则”和“天赋人权”的理论,来反对专制统治和贵族特权,自由与平等成为启蒙运动中最鲜明的旗帜.卢梭的自传体小说《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彼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说“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与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出现,历经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理———“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浪漫主义是在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在创作中张扬绝对自己及强烈的主观性.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等,将人的自由与尊严提升至理想境地.拜伦笔下的唐璜冲破禁欲主义,与贵夫人朱丽娅恋爱,在荒岛生存危机中保持人性,与海盗女儿海黛幸福地自然相爱,在土尔其宫廷、俄土战场、欧洲上流社会的欲海、血海中保持人性;他天真纯洁热情、富于人性、酷爱自由,“是一张白纸,作者用‘人类感觉的永恒色彩'在上面涂抹出’人性图画”(雪莱语).整首诗充满了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在深入批判和控诉了资本主义制度、法律及道德风尚的同时,表达了宽恕、仁慈、博爱等理想.第三,在注重对理性的追求方面,中世纪被看作是欧洲最为黑暗、蒙蔽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宗教神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反映的人主要表现为向神的归附.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的但丁,在其名作《神曲》中,以中世纪梦幻文学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由原罪、惩罚至获救的深邃主题,隐喻人类灵魂拯救、探索人生至善之路.这一过程中,诗人在维吉尔、贝亚特丽丝的带领下,幻游三界,最终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其中,维吉尔代表理性和哲学是很有象征意味的,表明人只有借助理性,才能辨别善恶,抵御私欲丑恶的诱惑.但以希腊罗马哲学为内容的理性达不到至善的终极目标,还必须通过信仰或爱的浸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所以,让代表信仰和爱的贝亚特丽丝带领诗人游历天堂,表现了作者要达到自我完善的终极追求,也是这个时代对宗教理性推崇的表现.现实主义文学延续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形成了“真实”、“写实”等原则,在客观再现的过程中,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表现了人的原欲与理性的冲突.在处理冲突中,现实主义作家强调理性对原欲的贬抑与限制,并由此对人物作出道德评价,对人的生命存在给予普遍的尊重、重视和同情.巴尔扎克通过《人间喜剧》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描绘了人被金钱异化的历史悲剧,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高老头》是其中一部,它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里奥老头的“父爱”悲剧和拉斯蒂涅良心堕落的故事为主要线索,形象地描写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阶级的日趋没落与资产阶级步步进逼、日益上升的阶级变化,突出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金钱占有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毁灭性的腐蚀,控诉了资本主义的金钱社会的罪恶.为了承载上述内容,作品是通过两个人物的塑造完成的:一是高老头的形象.从社会角度看,他是拜金主义社会牺牲品典型.从个人性格矛盾上看,他是封建宗法制家庭观念与资产阶级金钱享乐意识冲突中丧失理性控制的“盲目父爱者”典型.因此,他是一个在新旧交替时代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产者典型.二是拉斯蒂涅的形象.他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他来自外省,是一个破落贵族子弟,年青漂亮,聪明机灵,单纯善良.他来到巴黎大学苦读法律,以求进身之阶.巴黎的花花世界给了他强烈的刺激,“出人头地的渴望,加强了10倍”,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诱惑,便遍寻家谱,终于找到了在巴黎贵族区的远房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以之为引进人,顺利地踏进了上流社会,在学习“人生三课”,历览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社会的种种悲喜剧之后,性格蜕变,最后走向了堕落(在另外几部小说中,写了他的丑恶履历).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客观地再现了十九世纪社会现实中金钱的罪恶,理性地批评成为巴尔扎克惯用的利器.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作家创作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文精神以它特有的内涵呈现于其中,强调了人对自身地位、价值和理性的追求,重视人自身存在的意义.

2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外国文学课程主要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理解及分析等,它本身是一种知识教育的过程.而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完人理想、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以及当代人文精神”,这既是时代的诉求,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第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具有主导性,并具表率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喜好、品质等素养会直接感染到学生.昆体良认为,“若教师以自己理智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就视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教师和学生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引导学生的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人文精神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做起:

①加强对外国文学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文学现象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横向联系上讲,外国文学课程把文学现象放在特定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考察,以期更好地理解它的特点和意义,更深入地解读它.从纵向动态发展过程上讲,外国文学课程关注历史的、发展的线索,追踪源流,强调文学现象的宏观系统性,从而更恰当地了解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地位、特色、贡献及影响.同时,关注学术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将人文精神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地填补知识的空白点,提高专业水平.

②注重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涉猎,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文化、时事等相关领域.文学的产生、发展往往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相关,因此,在讲解作品时,了解与文学发展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并涉猎相关知识,把握作家作品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将作品的分析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在了解哲学思潮、、历史事件等外在因素的同时,深入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拓展知识视域,开阔心胸和眼界.

③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判断.审美能力是对美的欣赏、品味及创造的能力,是合理判断、分析、评价文学创作的内因.因此,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把握健康的审美观,通过培养审美情感来逐步提升审美敏感度,在审美实践中获得美感,并深化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彰显审美创造性,为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提升内在的审美修为和赏析能力.由此,通过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扩展相关的知识范围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三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二,要不断地完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加入到对人文精神的思考中,这对于文化疏导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做起:

①在授课前设置能够引发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作品、查找资料,增强阅读体验.

②在授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入相应的视频选段,利用图文并茂、声像同步的特点,直接以视听的方式将陌生的、难于理解、抽象的与人文精神相关的材料重点展示(如与特定时代同时出现的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增加学生的印象.

第5篇

这部书由“作文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作文能力与作文训练”、“作文教学的途径”三部分构成,另含一个附论:“第二语言的作文问题。”这里介绍前三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对近年来美国的各种作文教学研究结论进行概述,围绕“阅读能否帮助发展作文能力”、“作文训练能否帮助发展作文能力”、“作文能力能否进行专门训练”、“学生中的优秀写作者与低能写作者之间的作文行为有何不同”和“学生中的优秀写作者与其作文本身有何特别不同的关系”等问题,采用“对比班”与“实验班”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如下观点:

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

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

6.语法教学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

7.学生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改;

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之相应的、能够提供给作文教学并能帮助学生获得作文能力的理论——清楚表达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之所以自发兴趣阅读能帮助发展写作能力,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时获得了一种“为读者而写作”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受潜意识支配而获得的,读者阅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获得写作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获得写作能力后的结果”。因此,本书提出:“学习怎样为报纸撰稿,你必须读报,仅仅只阅读课本是不够的;为杂志撰稿,则宁愿浏览杂志,而不应学习相应的写作教程;要写诗,就读诗;要写富有创见的读书报告,最好查阅读书笔记。”同时,这种理论认为,作文时,最关键的是明确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当目标明确后,再明确读者对象,即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这样,写作者只需面对理想中的读者把想说的意思说清楚就够了,文章自然能写好。正因为这样,这种理论还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好是让学生读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目标最明确,读者对象也容易确定。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写作教学的建议。这些建议,也可以说是写作教学的一些途径。具体内容为:

1.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不能在短时期内形成;

2.发展写作能力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读大量课外读物;

3.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而写作逐渐转化为读者而写作;

4.教师不应让学生迷信作文技巧之类的教条;

5.教师在作文课上布置作文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是错误的;

6.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排斥一定数量的纯粹写作练习;

7.应让学生在作文前至少有一个粗略的文章线索或者计划,并作好随着写作和思想的发展改变线索的准备;

8.学生作文时,不要让他过早地整理草稿,应把运用技巧、措辞和标点的推敲推迟到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满意的时候去做;

9.要让学生写作时在头脑中有文章的整体轮廓;

10.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应该专注于直接的形式教学,而应该代之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形式的经验知识,给学生提供能够促进思想的清楚表达程序。

从以上述说可看出,这本作文教学论著尽管篇幅不大,但其含量颇大,几乎涉及了作文教学的各种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鲜观点与训练途径(当然有些观点笔者不尽同意),与我国同类论著比较起来,它也表现出了显著的特点:

第一,它的研究角度与我们的不同。它研究写作教学,不仅研究写作的心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训练,还研究写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特别地还研究学生中的优秀写作者与低能写作者的区别。这样一来,研究作文教学的层次便有了深度,并能切中作文教学中的要害问题。

第6篇

在阅读《傲慢与偏见》这部著作中,要想体会此部作品的话语含义,就要了解并熟悉作品中的话语表达,而且还要明白原著作品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思想等各方面信息。而且对整部作品进行翻译,就要借助目的语对源语中所蕴含的语用含义充分且详细地进行传达。那么,比较常见的运用方法就是首先了解原著作者当时在怎样的时代环境中进行创作,并且了解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翻译作品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原著作品,让读者充分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语境。以原著作品这句英语为例有翻译者将这句翻译为“……对我们这些姑娘来讲,这是件很好的事!”而也有的将其翻译成“……女孩们真有福气!”,在原著作品中,“fine”是一个形容词,在翻译时要想获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原著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意境。在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JaneAusten很擅长于将一个普通家庭极极为复杂的生活琐事,通过作品将每个人物特征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在此部著作中,表面上看是采用了轻松的叙事写作风格,其实内含着极大的幽默、讽刺意思。例如,在作品开头的这个句子中作者间.奥斯丁以班纳特就是以这个家庭为创作题材,向读者阐述了这个家族为了争夺继承财产而表现出的种种丑陋面目。真正了解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后,从中可见,翻译者将原著中班纳特妻子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语境。

二、原著作品中人物中的角色关系

原著在人物对话中语言的应用表达得比较微妙,在翻译原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时,要准确把握是相当不易的。因此,在翻译时,翻译者要掌握好说话者和听话者两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原著作者在对话中采用了非常高超的语言艺术,充分刻画出作品中人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并较为生动地描写了人物性格特征。例如,在这句话中:“Ihvaeellverdesierdyuorgoodopinioll,andyouhavecertainlybesttoweditmosunwillingly。”在王科一的翻译中,他翻译为:“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况且你的抬举我也非常勉强。”而张玲和张扬则将其翻译为:“我从来不期望得到你的美意,而且你刚才表达这番意思时,也完全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这句是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表达爱意时伊丽莎白的回答。在作品中,达西是一个非常清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物,伊丽莎白对他非常反感,对他的求婚更是非常讨厌,达西故意破坏了她姐姐和她朋友宾利之间的关系,达西在伊丽莎白心中就是一个非常可恶的人。因此,伊丽莎白为了灭达西的威风,在达西面前常表现出一副高傲的态度,从他们之间的对话中就可看出,内含着特殊关系的语境,在这句话中,王科一的翻译中,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傲慢态度充分展现出来。

三、文化时代环境

一般来讲,文学形式不会限制到文化语境,它属于能够对语义产生影响的非语言因素,社会文化语境可直接影响到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在每个社会时代背景中,都蕴藏着当时的风土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中创作,作品的主要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都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反映出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初次动笔是在1795年,对那个时候的英国生活背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非常充分地考虑到了这点。在注释原作时,要为读者提供一些文化背景,只有这样,作者才能了解原作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例如:“Mr.Darcybowed”,张扬和张玲翻译为:达西躬下身子。(注释:按照那个时期的风俗习惯,这是谦恭的展现自己优越之处的一种方式。)而王科一则翻译成:达西先生怂了怂身子。张玲与张扬在翻译后做了特别注释,读者可从中了解达西傲慢的性格。

四、小结

第7篇

可见,以学校决定教学大纲,教师决定课堂进度、课堂内容,教师在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背离了外国文学的最初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目的就是学生学习到知识;教师是客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为学生服务;教学是载体,也是传输带,将本没有关系的教师和学生本来联系起来。因此,一个有效的外国文学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教学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传统文学教学的改革趋势:生态教学

1、生态教学的兴起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词汇οικοs,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主要指研究动植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及相互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时隔100年,1966年,美国教育学家阿什比(E.Ashby)将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到高等教育研究中,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概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劳伦斯CreminLawrence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人与环境、发展的重视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教育生态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生态学研究队伍更为庞大,例如美国学者C.A.Bowers出版《生态公平和群体教育》(2001年)(EducatingforEco-justiceandCommunity)等几部著作,研究内容既涉及微观课堂生态,也涉及对教育、文化、生态危机等宏观教育生态。(范国睿,2000)。

2、发展健康有效的生态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为更好促进我国外国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而良好的外部能够推动内因更好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的各个参与者都应积极做出努力。

(1)创建积极有效的生态化教学环境

国家教育部层面和地方教育机关层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和调控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国家从宏观上改革教育制度、转变教育理念。国家教育部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机构,是否制定符合全民需求的教育方针、制度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动向。因此,国家教育部应准确把握文学教学改革方向,改革应试教育模式,推进全面性和人性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地方教育部门在不违背国家宏观的制度和理念,根据本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文学改革措施。高等教育机构层面,人员上,积极引进先进人才,成立专门的教师教学培训部门,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设备上,积极配置和更新教学设备,竞标高端、先进教学设备,例如开展网络空间学习,建立外国文学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安排上,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性,教师采取轮流制,教材采用推荐制,大班课可改为小班课,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人文性。例如,H老师原本只是大学一年级的文学阅读课,每年使用的教材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美国文学阅读教程》一书。进行改革后,学校允许外语学系或文学院可以根据本院的师资情况,组织专门的外国文学教学组,可分为英语文学教学组、日语教学组……,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组员的人数,每组教师以轮流的形式去给不同的年级上课;教材的选定实行教师推荐、学生决定的方法。在学生第三课堂方面,学校增加在聘请文学大家到校讲座的力度,并鼓励学生社团举办外国文学知识竞赛、书籍推荐、兄弟院校文学交流会等课外活动。师资管理上,学校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下方权利,课堂上,教师自己少说,让学生多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2)构建“点—面—点”的教学模型

第8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琴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