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7 16:15: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道德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在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道德是一种软性制约,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呈现出一定的弱化。我们应确立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积极推进社会转型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发挥道德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伦理道德上的支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伦理道德 调节作用
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由于社会诸要素及其联系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新旧社会发展模式的更迭过程。从字面意义上说,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
在社会转型阶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的剧烈变化,改变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和机制传统道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面临严峻的挑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样态随之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和机制;道德是一种软性制约,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更为彰显和加剧了道德权威的弱化,从而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在人类社会中,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的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品质等,其内容构成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等;道德的客观方面指特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等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阶级社会,道德主要表现为阶级的道德,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道德也有其共同性或相似性,因而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存在着相互借鉴的问题。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一旦产生之后,对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一般意义上说,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维护社会生活秩序。阶级社会的道德,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剥削阶级的道德向来是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是用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的精神武器。历史上先进阶级的道德起着提高阶级觉悟、增强阶级团结、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作用,同时也是连结其他进步的社会力量的一条精神纽带;没落阶级的道德则是人们心灵的腐蚀剂,它对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调整作用,最后归结为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
道德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于评价道德行为的价值,它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以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为依据,以善恶概念表述行为的价值。在具体生活实践中,靠个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选择行为,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自尊心和义务感,把客观的道德要求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实践道德要求。
从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说,社会变革即意味着旧的价值体系的式微与解体,新的价值体系的萌生与建立。而事物的消亡与新生都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变革完成以前,必然会有一个旧规范与新价值交错并立的时期,并常常伴有新规则的暂时缺位而呈现出价值失范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人们的迷茫与惶惑自是难以避免的,而社会价值指标本身的错综复杂,也使人们在决定何去何从时倍感困惑和困难。我们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处境。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人们还来不及准备就匆忙地踏上了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新的生活虽然已经开始,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备,旧的规范还来不及作一番认真的清理。这种新、旧犬牙交错的现状,常常使得是非不清,善恶难别。比如,社会生活中既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追求,也有视权力为“寻租”的筹码,大肆,贪赃枉法,而且还以一种权力过期作废的日暮途穷的心态,迫不及待地巧取豪夺;既有舍生取义,也有见死不救;既有高尚的“清贫”人格,又有人为财死的贪婪沉迷;既有情义无价,也有“良心多少钱一斤”的率尔荒谬之论。生活中大量涌现的这类彼此枘凿、相互龃龉的社会现象,正生动地说明了我们时代道德的激荡与错位。这种淆乱不清极有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移腐朽为神奇,错把美德当成恶行,其对道德权威的负面影响、对道德范世规物作用所构成的冲击,自是不言而喻的。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从哲学的视角对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最后提出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问题;道德异化;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当下,对于那些正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急需得到他人帮助的人,旁人对他们往往抱着十分冷漠的态度;一些善良的人本能地想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担心自己遭受不应有的风险而放弃援助;有的人损人利己、假公济私、坑蒙拐骗视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人与人交往中出现不讲道德以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由此可知,当下我国正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就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化解道德问题,复苏道德生命力是极其必要的。
一、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那么社会道德问题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岁女童在南京火车站她看到一位老太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动去搀扶,没想到老太太抓住女童,硬说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医院,并一再要求女童母亲赔偿100元钱。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公交车,在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然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某并将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赔13万多元,这背后谁在说谎,其结果彭某竟是位好心的搀扶者。2009年11月6日早晨,淮安一位周老太太在推自行车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在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后,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失主坚称丢的是8200元,坚决要求周老太返还另外的6500元,并将周老太告上法庭。2010年兴化市一位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前后长达15分钟之久却无人问津。[1]
二、当代中国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出现了不讲道德、做好事反被人诬陷、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一系列道德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唯经济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增长与物质的富足,在这样的视阈下,唯经济主义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在唯经济主义中,经济成为决定人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被漠然置之。当经济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时,物质主义将成为人类的信仰与追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这时道德等同于享乐、等同于,它被认为是合乎天性的。马克思说:“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诚、义侠的血性、佣人的温情,一概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由于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人们对金钱、财富等物欲极大膨胀,只注重目的、利益、采取不折手段的恶性竞争,从而人情淡化、精神情感受到抑制,这种道德失序已达到失去人性的程度,同时也冲破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2.道德的异化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的原则,从而使道德规范遭受严重的冲击,即出现了道德异化现象。而道德的异化又导致道德的虚伪化以及道德的空洞化。面对道德的异化,人们难免会对道德失去信心,从而大家时常在感慨这个社会人心冷漠,道德在沦丧,久而久之,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会慢慢消解人们的道德热情与道德意识,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道德麻木的深渊。
3.社会价值观的错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文化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的视阈下,自私自利的凸显、规则的层出不穷、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朽败等影响下,我国主流价值观遭受史无前例的侵袭,致使我国主流价值观出现严峻的扭曲,正确的价值观被否定与曲解;错误的价值观受到崇尚与流行。以圆滑世故为精明、明哲保身为智者、诚实为傻、无私奉献为呆,在这种错位的价值观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遭到颠覆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都已过时了,人们在流行的趋势下奉行个人主义立足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价值观的错位是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4.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不健全
在当下,那些不讲道德、坑蒙拐骗、危害别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做好事反被人污蔑等种种事件,又有谁不知是恶而为之的呢,那么他们明知道是恶端为什么还要去做呢,那是因为他们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通过合乎道德的渠道是得不到的。那么这些恶端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呢,那就是社会的赏善罚恶的机制。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之我们一直以来存有这样的一种偏差的观念,道德只是种义务而不是应有的权利,道德回报问题不被关注,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道德逐渐下滑。在现今社会失序泛化、人们的自律意识如此贫瘠的情况之下,光靠优良的传统美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注重于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
三、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要克服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膨胀、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现象,增进社会群体间的主体性与道德意识,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内化,不断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使自我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不断克服唯经济主义视阈下“经济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有效预防道德问题的出现以及降低社会道德现象的产生。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避免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从而对道德的方向才能合理把握,对道德的行为才能有效实施。
其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讲道德、明善恶、知荣辱、辨是非,引导公民要加强道德教育并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成员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理念,形成互敬互爱、扶贫济困、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强化道德观,提高公民道德的自律性,弘扬道德热情,恪守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坚守道德原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次要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并对道德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社会赏善罚恶必须体现在政策以及法律的运行之下,并对道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与奖赏,只有不断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人们在关心个人功利主义的同时才会遵守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有人不合乎道德而出现了越界,那么对于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与严惩。所以社会赏善罚恶机制展现出它的魅力,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即对于有德者给予奖赏,并做到对有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而对于那些没有道德、道德失信的人给予责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良知、道德热情,促进社会走向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减少道德出现的问题,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扼杀道德危机的诞生。
总之,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已不在是公民的伦理缺失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而是全面社会发展的问题,它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步伐,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才能有效化解道德问题的出现,走出道德危机,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2]张思宇.转型中国之价值冲突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194-195;1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8
[4] 徐贵权.价值世界的哲学追问与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53-171
[5] 葛晨虹.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重建[J].西北师大学报,2012(1)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是否遵循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直接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2、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在工作中不能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没有用自己身心去热爱和珍惜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此外,少数会计人员无视国家的财经制度和纪律,有章不循,违章违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领导决策失误和财产的损失。
3、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职业技能低下。勤奋进取掌握专业技能是对会计人员基本要求,而许多会计从业人员不求进取,原地踏步,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秩序混乱,制度规则不衔接等现象。
4、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规范。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健全,致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不良职业道德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荣誉感。目前在社会上,不讲职业道德的财会人员是有的,但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是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增收节支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现在应该设法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造成一种社会舆论,以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和社会监督,同时,选择典型事例在电影、电视、戏剧、报纸杂志上,对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事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之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2、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其次,要加快建立企业、单位、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鼓励守信守法者,惩罚失信违法者,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最后,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
3、在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4、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检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进行道德评价还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以及责业、廉业、精业、敬业、爱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包括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这样道德法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5、强化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首先,各单位应按照《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对本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做出规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监督支持,保证经营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为会计人员依法核算、依法理财提供重要依据,这从客观上有利于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各监督部门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对《会计法》等法规的贯彻力度,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处,并记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样可以对会计人员产生外在的压力。此外,财政部门要通过严格的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的门槛,通过后续教育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会计技能和道德素养,注重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把会计职业道德引向深入。
6、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充实现代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不仅要设置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课程,而且要将会计职业道德课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加强会计人员日常的自我学习和修养。会计主管部门要定期将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相关案例,通过资料的形式印发给会计人员,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再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诚信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探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是每位从事会计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员工个人等共同努力,四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明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财会管理.2002(3).
【关键词】社会新闻;报道策划;选题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24-01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而言,属于基础和核心的工作,要在选题有效的基础上进行报道的有效展开,缺少报道选题的策划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选题是策划的前提。同时,新闻策划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整个环境对其的期望值较高,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力,起到加码的作用。一旦选题出现不恰当或者不准确的问题,就会使得前期努力丧失意义,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一、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构成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未来报道行为的一种设计和部署,这种部署不是臆想出来的,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组合、决策和选择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现实依据,是通过主观判断和想法来实现对现实的反映,同时有发挥反作用的影响。
(一)能够发挥传播作用的客体的存在
新闻的作用是对最新发生的事态进行客观事实的报道,事实不发生变化,新闻就无从谈起。为此,被传播的主体所感受到的环境的变化就形成了新闻传播行为的前提和依据。也就是说,可供传播的客体也就是报道策划者所感受到的客观变化的实施,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可供现实与可感受性。
(二)具备一个被需求的环境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直接进行信息的传递,一旦缺乏接受的环境,传播即不存在,同时,新闻如果不能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报道也就毫无价值。因此,对于新闻报道来讲,要将受众的需求作为前提和标准,尤其是报道的需求、设计模式等。
(三)具备一定的传播条件
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来说,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例如,新闻内容是否处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满足社会道德层面的标准,同时与文化背景也相适宜。在系统内部,需要新闻传播者要具备进行新闻传播的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专业的人员,需要相关的机制和管理系统进行配合。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传播条件的适宜性。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策划必须要具备以上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闻美学报道策划选题对象的需要。
二、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不符合现实的炒作行为
有些人没有正确理解新闻炒作和新闻选题的意义,将策划作为炒作的操作方式处理,但是,新闻炒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层次报道,利益驱使较为严重,一旦混淆这一概念,导致新闻策划选题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新闻炒作会使得读者产生反感情绪,形成对新闻策划的误区。
(二)强调新闻作用,忽视事实的本质性
对于新闻而言,过分强调新闻的新奇性,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将新闻策划等同于新闻的制造,追求新闻的新鲜感,忽视新闻的本质。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要进行真实性的判别,避免对新闻的错误引导,造成恶劣影响。
(三)强调主题先行,履行强制性的长官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的追求日益明显,但是,会受制于领导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同时,作为从业者,也存在迎合领导的心理,使得一些报道无法体现客观事实。这种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主题先行的影响,为了满足领导的需要,刻意进行新闻策划选题,使得新闻方向出现偏差,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对信息进行人为处理和价格,致使报道的自身价值出现降低。
三、如何做好社会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
(一)要注重对国家思想的展现
新闻策划选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价值的新闻内容。新闻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的是国家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新闻策划选题需要体现国家的思想,这也是新闻报道策划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社会新闻策划报道选题的时候,要具有较高的国家责任感,需要较高的分析和鉴别能力,这也是新闻自身品质的需求。
(二)重视对人文情怀的体现
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将人作为核心,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的寻找和收集,尤其关注一些突发、重大的事件。作为新闻媒体,要注重人的价值,将报道的内涵进行升华,借用报道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来渗透文化意味,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达到对社会责任感和人性的关怀。
(三)展现报道的服务价值
对于报道的服务价值,要体现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性。新闻报道本身是载体的作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报道的服务价值需要在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得以体现,彰显服务价值,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当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在彰显时效性的同时,要彰显新闻自身的服务性,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要。另外,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关照读者的感受,重视细化,便于读者进行阅读和吸收。媒体的价值和服务性,除了借用新闻报道之外,还有发挥其权威,进行相关服务性的活动。
(四)充分考虑新闻在经济方面的价值
对于新闻策划选题,还需要考虑新闻媒体自身的经济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最终为社会提供更加具有综合价值的新闻内容,这也是新闻媒体参与竞争的必然。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选题的时候,要进行经济价值的评估,满足社会不同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寻找更加具有价值和时效的新闻。
(五)进行应急预案的详细制定,尤其关注对突发事件的策划选题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由于突发性较强,出乎意料,令人很难预防,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将社会陷入恐慌,因此,为了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快速、果断的处置。对于各种灾害,要告知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更大恐慌。
四、结束语
综上,新闻媒体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越快,媒体事业也彰显的愈加繁荣。维系,为了实现新闻策划报道选题的科学性,要对其进行积极改革,将其引入竞争,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发挥经济对媒体的较大推动作用。针对选题的价值,要重视起用途,不断提升策划和选题的水平,增强时效性,丰富新闻内容,满足不同的需求。为此,针对选题,要做到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社会。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强大的伟大战略决策和必然的历史选择。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民族素素质和人才素质的较量,故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济要振兴,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队伍。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而教师素质包括:文化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尤为重要。通过行风教育学习,立足本职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如果教师本身能力不高,在学生心目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它关系到千百个家庭幸福;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们应立足本职,热爱本职工作。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目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要教好一门课,要使学生学好一门课首先必需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而学生兴趣提高主要取决于老师对课程教学创新。
计算机是 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成就之一,教师成为最大受冲击者和最大受益者。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正深刻影响着人们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以最快速度,最优化方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从而将静止,抽象书面文字“激活”。但是课堂教学是不是到了该告别粉笔时代?本人认为应区别对待,本校这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硬件压力越来越大,教学条件改善远远滞后,还达不到告别粉笔时代。因此,只有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才能上好自己的课程。何况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圈圈点点过程就是学生消化吸收过程;老师语调、表情、动作能提供生动形象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只有对学生难以理解地方则通过cai课件讲解,克服以前板书不足,挂图不够的情况。多媒体cai课件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取代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所以要使学生获得大量信息,掌握大量知识并融会贯通,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行风教育学习,要求教师充分理解上课是一门艺术,高水平教师讲课就像一位优秀演员在进行高水平表演,语调应抑扬顿挫,举手投足应围绕着教学进行,充分发挥教师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志树人,以行导人的作用。
总之,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辜负老师这一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才能无愧于广大莘莘学子;才能无悔于人生!
关键词:农村进城儿童 社会性发展 疏导策略
“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奠基人陶行知早在1917年就准确地描述了中国的国情,并且十分重视开展农村儿童的教育研究工作。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开始,城市务工的民工对城市生活感受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前儿童家长也十分关注学前子女的教育。跟随父母进城和寄养在城市的农村学前儿童日益增多,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学前教育机构,他们为孩子选择了较好的学习园所,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却忽视了孩子进城后的心理变化和适应问题,突出表现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存在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分析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社会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农村进城学前儿童存在着一些社会性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
1.情绪低落、胆怯自卑、孤僻。
农村宽阔的场地为农村儿童提供了自由的活动空间,很多活动不受局限。进入城市后,生活环境改变,车多、人多、道路变宽、拥挤、繁华等,相应地活动空间、交通安全、规章制度等,约束了儿童,使他们一时间很难适应,产生低落情绪,胆小怕事。由于农村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打工,很少和孩子在一起,偶尔在一起觉得对孩子有亏欠,在物质生活上不愿意委屈孩子,并对孩子处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依赖、懦弱、缺乏独立性。环境一有改变,儿童便无法适应,造成自卑、孤僻、紧张焦虑的心理。
2.忧郁、缺乏安全感、合作能力差。
“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很大比例。儿童放在农村由祖辈或其他人带养。他们只能照顾物质生活,很少能顾及孩子的教育及心理问题,又怕出意外,活动空间也有限制。久而久之,儿童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不愿意与人交流。父亲的身强力壮、遇到危险的挺身而出,母亲的慈爱、宽容,“留守儿童”都很难感觉到。城市的新环境给孩子带来许多的新东西,不会玩的新型玩具、幼儿园的卫生要求、集体活动的规则等,使他们束手束脚,从而产生忧郁、缺乏安全感、不愿意与人合作等问题。
3.语言表达能力差,我行我素,不愿意与人沟通。
语言环境的改变使儿童感到陌生。儿童从出生就在农村生活,乡音带给儿童亲切感。到幼儿园后,由于周围教师、小朋友都说普通话,他们说的普通话因语调、吐词等,令小朋友学或发笑。又由于农村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接受的信息量少,师资缺乏,家庭教育欠缺等,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如绘画、舞蹈、制作等的基础很差,阻碍了他们自信心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有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人沟通,不需要小朋友帮助,我行我素。
4.自私、暴躁、攻击性强。
生活环境的改变、语言环境的改变、知识技能方面的差距等原因,使农村儿童进入幼儿园后,对幼儿园的一切不适应,对同伴间的行为不理解,如学他们的乡音、说他们的皮肤、批评他们不好的卫生习惯等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产生敌意,使得他们不愿意与同伴分享。由于语言沟通不流畅,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攻击。
二、解决进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疏导策略
社会性可以说是一种静态形式,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动态的过程,一种逐渐建构的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在教师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加以自觉的遵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采取下述的策略:
1.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掌握儿童成长脉络。
儿童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状况对儿童的教育方法起决定作用。教师应了解进城儿童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从事的行业、健康状况等,观察儿童的学习、游戏、生活等表现,分析其形成社会性发展问题的家庭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幼儿园是儿童接触最多的活动地方,也是对儿童进行心理矫正的最佳场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同时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召开亲子活动,增进亲情,使儿童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调动积极愉快的情绪。
2.鼓励同伴之间和谐相处,缩短同伴之间距离。
幼儿园同伴之间的说笑,没有任何的歧视,只是觉得新鲜、好玩。要尽量帮助进城儿童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引导其他儿童发现他们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儿童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进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要从语言沟通开始。教师应教他们学说普通话,通过日常生活、个别帮助、角色游戏等对他们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带动交往能力和知识的发展,逐渐消除他们与城市儿童之间在知识技能上的差距。多开展游戏活动,创造机会展现进城儿童的长处,尤其是在合作性游戏中更有助于他们能很快地融入集体之中。
3.加强进城儿童自我意识方面的培养,树立自信心。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方面。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的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就是通过自我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由于环境的改变,进城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摇摆状态,对以前的信念产生动摇。幼儿教师要重树这些儿童的自信,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如农村儿童对植物有亲身的经验,知道四季植物生长周期。在科学活动中应让他们介绍其他小朋友认识这些植物,并讲解一些有趣的农村事。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自己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就会树立自信,消除情绪低落、不愿表达等问题。
4.控制力得到发展,减少攻击。
儿童自我意识增强,控制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应消除他们对教师、同学之间陌生、紧张的关系,帮助他们与同伴合作。对于他们的进步,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融洽同伴之间的关系;注意对其性格的培养,减少攻击。
综上所述,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健全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儿童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所以要重视进城儿童的身心培养,使之成为新一代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国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关键词】国富论 利己性 教育 产业格局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完成了他的巨作-《国富论》。在这本书里,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先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学说,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书中,斯密提出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后者又取决于分工。同时,斯密又从“经济人”的概念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因此,《国富论》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国富论》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承认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场经济的前提。在斯密看来,现实经济体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是具有利己性的。每个人在追逐个人利益的同时,都没有想过会因此而增加社会的福利,但是,事实上却增加了。就是因为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迅速的向前发展,这也是斯密市场机制的理论基础。
我国在刚建国时期,实行的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政策,全国人民吃集体食堂,干集体工厂,享集体利益,短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矛盾的日益显露,这种体制已经严重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必须进行改革。随着的推行,全国各行各业开始渐进式改革,走上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在我看来,这正是对利己性的一种肯定,当然这种肯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这个基础之上的。农业、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势头。这不能不说是利己性的功劳。当然,作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利己性得到满足的同时,依然要时刻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重视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在教育环节上,斯密更强调对普通人民的教育:“在文明的商业社会,普通人民的教育,恐怕比有身份有财产者的教育,更需要国家的注意……因此,国家只以极少的费用,就几乎能够便利全体人民,鼓励全体人民,强制全体人民获得最基本的教育。”
当前,我国大约有近两亿的农民工,他们工作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以小学、初中为主,鲜有高中,因此大多数都是从事很低级的加工、服务行业,例如:建筑、酒店、家政、生产车间、邮递等,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按照斯密的观点,国家应该逐步加大对广大农民工的培训,加强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使每一个农民工都能有一技之长,这样,农民工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利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升我国劳动者整体的素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强大,对农民工的培训等费用应该不是很大的负担,所以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此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培育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协调;各种产业要均衡发展等理论在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可以予以积极地借鉴。例如,各种产业要均衡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国家的三次产业发展不是很均衡,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威胁(2010年,农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10.05%);工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2010年为46.51%),但是,在工业内部,基础性制造业占主流地位,而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技术部分比重明显偏少,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回报与实际投入明显不符;服务业这些年发展迅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10年为42.92%),这也是符合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但是要严格监管,注重细节的改革。另外,斯密提到的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在我国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采取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但是,现实中,有的国有企业的垄断违背了市场原则,行政命令似的经济决策也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要想继续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其理论至今依然影响着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决策的制定。借鉴其优秀的成分来为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所用,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的方法论要求。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摘 要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尽管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当今时代,贫困仍然是远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反贫困的途径和办法。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救助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在社会救助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否进一步发展、完善,关系到广大人民能否分享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几个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救助 资金分担 责任主体 社会排斥 救助对象 救助标准
一、引言
社会救助是国家立法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中国进入全面转型以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深入地的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社会救助制度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中国当前社会救助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成就,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在保障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一定得作用。但是,社会救助政策在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一)社会救助的项目比较单一
现行的社会救助重在保障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是比较单一的生活救助。尽管某些地区在实行一些专项救助,比如说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但是目前成效还不明显。
(二)资金分担和责任主体不明确
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在政策上实行的是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救助工作。现行的社会救助在制度规定上过于强调地方责任。农村集体福利事业所需资金筹措的主体是乡镇和村集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支付。
(三)社会救助的水平偏低
现行社会救助或者沿用十几年前的救助标准,或者有意制定偏低的救助标准,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过分强调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全国很多地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比当地的实际贫困线低,一般只占贫困县的79%,有的地区低保标准只占实际贫困线的54%。
(四)社会救助管理缺乏有力的统筹、监督
由于我国社会救助没有统一的设计和专门的立法,各项救助制度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救助的管理表现出缺乏统筹和协调的特点。首先,是没有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其次,由于部门分割,导致社会救助缺乏联动机制,难以有效的满足救助对象的各种救助需求。再次,由于不能适当地区分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常常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由此导致一些迫切需要获得专项救助的人不能享受救助。
三、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是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势在必行。就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责任与义务:社会救助是政府的义务、公民的权利
社会救助是政府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是公民应获得的帮助和应享有的权利。社会救助首先是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它体现了政府的一种社会政策取向――社会公平。政府的责任还应让每个公民意识到权利的存在,并保证公民行使权利的自由。
(二)用科学的方法划定贫困线,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
社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的确定的标准,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划定贫困线:贫困线以下的获得救助。关于贫困线的测定,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四种: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贫困线法和菜蓝子法。目前较科学的方法就是综合采用生活形态法、市场菜蓝子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来确定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贫困线。
(三)收取个人所得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是解决基金短缺的最好方法
救助基金的筹措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救助水平高低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收取个人所得税,开征社会保障税。这样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强化制约手段,从根本上保障基金来源。有利于统一管理,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保障了效率优先。
(四)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支持系统
加快我国社会救助领域的立法,现阶段我国社会救助的法律层次不高,内容不完善,国家立法建立全民的社会救助体系迫在眉睫。健全社会救助的法律救济,通过法律的制定、实施,对在社会救助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保证公民救助权的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邵云娜.济贫与人文关怀――对低保对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