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盐文化论文

盐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盐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盐文化论文

第1篇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目前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文言文的解读中巧妙练笔。的确,解读文言文的根本就在于他们深邃、厚重的语言洞察力与穿透感,在解读文言文中巧妙练笔是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较差这一最大难题的有效方法。譬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这篇文章传送千古的传神之笔无疑是那句写月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句话无一字写月,却处处透露着月光的皎洁,它把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柏的倒影比作水中纵横交错的水藻、荇菜,如果你某一日心情如苏轼那夜般郁闷,你一定会感受到这写景名句的精妙,妙在将你的心境传达得淋漓尽致,却又说不出它是如何的好。

看到学生们也由衷地钦佩苏轼的文思、文笔,笔者灵机一动,组织学生回想自己某个触动于月色的瞬间,记叙一下那日的事件、时间、地点、朋友,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一下月光。很快地,一名成绩普通的女生写出了自己平日里透过宿舍窗户瞭望月光的感受,说月亮像一个三棱镜,即使自己很普通,也要折射出温馨、明亮的月光。读写结合,多数教师多应用在现代文的阅读课堂上,有了这一节课的尝试,笔者想告诉大家,在文言文解读中巧妙练笔无疑是教法改革的一方沃土。

二、激活一种态度,在文言文教学中升华情感

文化是民族之根,立国之本,文言文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目前,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等活动方兴未艾、生机勃勃,是因为有识之士依然认识到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我们必须坚守文言文这块文化阵地,为祖国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苏教版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篇篇都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从中激活良好的学习态度,升华民族情感。譬如,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一句中的教师态度展开讨论,有学生说良好的教育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如此地高高在上是不对的;也有的学生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程门立雪的故事与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折射了这样的传统文化。

第2篇

我国传统烟草农业现状分析

(一)传统烟草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精髓是精耕细作,农事的动力以人畜力为主,对农田的地势地貌改造很少,农田道路不畅通,水利设施不配套,电力、机械利用率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

(二)零星分散的种植方式限制了机械的使用

我国人均耕地少,较小的户均种植规模对现代烟草农业的限制作用是很大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是按照土地的肥力等级分田到户的,一家的土地不在一块,农田的条块分割零碎,给烟叶的连片成方带来很大难度。故现在虽有不少的绿肥翻压深耕机、施肥起垄机、覆膜机、移栽机、中耕机、喷雾机等,但不易使用。现阶段农民播种、收割多已实现机械化,降低了农事操作的劳动强度,给农民提供了较多的务工机会。烟叶生产环节多,工序复杂,烟农也渴望使用机械,但是条件不具备,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生产技术到位率低限制了烟叶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品种是烟叶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K326、NC89、G80、RG17、红花大金元等品种的香气质量好,可满足卷烟工业的要求。但在烟叶单产、抗逆性和易烤性方面有限制性,烟农不愿种植。云烟85、中烟100等自育品种的增质潜力低,但其易烤性、相对抗病性和亩产值较高,烟农乐意种植。卷烟工业为了满足原料量的需要,无奈之下也只好接受这些不尽人意的品种。红花大金元是云南省自选品种,具有良好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工业反映很好。

(四)烟农的技术素质普遍较低

现阶段烟农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多数烟农只知道烟草公司发的是这种肥料,就让用这么多,不知道是什么肥料,为什么这样施。而对于如何提高烟叶的田间耐熟性和烤后叶的成熟度就更难理解了。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化的烟叶生产必须提高烟农文化和技术素质,让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在遇到反常条件时应变出准确的解决问题办法。现代烟草农业所要求的电气化、集约化、智能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均需要烟农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

(五)信息化水平较低

把烟区气候、土壤因素,烟农种植情况造册登记、输入电脑,仅仅是有了信息化的基础。要实现根据生态因子对每个农户提出烟叶生产技术的专家决策意见,现阶段还做不到。根据烟叶的质量特色和市场走向,实现信息化服务,更是处于预期阶段。

我国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模式探讨

(一)烟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重点骨干卷烟品牌配方需求

现阶段烟叶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进口烟叶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地区之间、烟叶等级之间供需不平衡。随卷烟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二类卷烟的产量将不断增大,进口烟叶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就全球烟叶生产的大趋势来看,美国、津巴布韦烟叶总产量持续下滑,满足我国优质烟叶需求量的可能性不大。立足自主创新,以“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烟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为平台,以“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开发”项目为抓手,大规模、大幅度提高国产烟叶质量,力争达到国产烟叶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是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对优质烟叶需求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每年的评吸评价逐步显现出全国产区中具有不同质量特色的烟叶产品,这是我国烟叶原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做大烟叶产区,为重点骨干卷烟品牌提供持续丰裕原料

在我国烟草行业“实施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战略的推动下,重点骨干卷烟品牌扩张要求原料基地的供货量大幅度增加,烟叶产区的商品量必须与之相适应。全国百万担分公司已达11个,他们在行业中的支柱地位逐渐提高。烟叶生产的本质就是满足卷烟配方原料质和量的需要,产区应在满足2-4年轮作制度的条件下,满足市场对烟叶量的需求。同时,不断淘汰不适宜产区和限制不适销烟叶的生产。根据国家局领导的要求,烟叶规模种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户均种植规模达10亩以上,鼓励和培育种烟大户和科技户,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为机械化铺平道路。选择并确定宜烟区域,规划基本烟田规模,逐级建立基本烟田档案,通过政策或立法的办法将基本烟田固定下来。基本烟田定位之后要建立保护制度,改善烟区土壤生态环境,树立烟区所有的轮作方式都是为了生产优质烟叶的理念,推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加强烟叶质量特色研究,实现土地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优质烟叶生产环境,牢固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条件

最基本的烟田建设是机械道路和水利设施,其次是烟田地貌改造,第三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的优化。借助于国家国土资源整理、沃土工程等农业工程项目经费,以及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近年来烟区已经改变了面貌。湖南省浏阳市鸭头村自2002年以来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了有史以来无序嵌合形的地边埂,变成了方格田,实现了稻草回田和拖拉机深耕,烟叶质量大幅度提高。优化土壤丰产性能,除选择适宜产区外,主要是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加深耕层,协调全量矿质营养;提高微生物种群数量,促进烟草根系发育,奠定优质烟叶质量形成的基础。土壤生态条件好了,对病虫害的抗性和种烟保险系数随之提高。过去几十年以石油化学农业为标志的化肥、农药、激素、塑料薄膜、农用液体能源等技术的使用,造成了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土地、水源、食品污染,对其他动植物也造成了危害,对生态环境和烟叶安全形成了破坏。因此,烟草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动石油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与现代生物工程农业的转型,一方面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一方面通过科技进步减少现代化农业的危害,提高烟叶质量。

(四)实施精准农业技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精准农业是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准确传递信息,把决策技术指标以机电一体化的方法施用于农田。实施精准农业技术,精确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利用水肥耦合效应充分挖掘土壤生产力,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高的烟叶质量和效益。利用土壤的矿质营养均衡性和动态平衡吸收,调节烟株各部位叶片厚度和烟碱含量的均衡性,促进叶片内含物的积累,在保持烟碱含量适中的条件下,提高单叶重和单产。要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提高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贡献率,把病虫害损失率降低到5%以下。烟叶烘烤过程中,利用智能化和自动化把温湿度的精准度控制在0.5℃以内,把田间形成的烟叶质量完全烤出来。

(五)强调集约化和标准化,建造烟草农业现代化形式

解决技术复杂问题,让农民相对简单种烟,生产设施是实现种烟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设施、密集式烤房等烟叶生产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烟叶生产水平。国家烟草专卖局从2005年起,出台了前所未有的烟叶扶持政策,烟水配套、密集式烤房补贴都很高。平原区的井灌已经得到较快发展,缓岗丘陵区的水库、溢流坝水源,配套喷灌设施,山区的水窖等,均发挥了较好作用。利用塑料大棚实施的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应,减少了投工、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烟苗质量。密集式烤房的集中建造,使烘烤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烟叶收购站建设,不仅具有收购烟叶的功能,配套的图书室、远程教育、培训教室等,为烟农学习文化和生产技术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技术推广的速度还远远跟不上市场对烟叶质量的要求,以及烟草农业现代化对设施规模的要求,应加大步伐。

(六)开发烟用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烟叶生产机械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种烟大户、烟草农场在我国悄然兴起,土地流转使烟草种植向种烟能手集中,种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也是烟叶生产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转变。在此情况下烟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渴望从种植到烘烤的成套机械设备。目前,限于我国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用于烟田的动力牵引机械和生产机械以小型和简易为主要特征,应开发利用现有较大型设备。大型拖拉机耕翻土地,施肥起垄机、中耕机、农药喷洒机、移动式喷灌机,在部分产区已进行良好尝试。对千亩以上规模的承包大户和农场,还要开发移栽机、采收机设备。五十万担以上烟叶产量的分公司,都应该开展烟叶生产现代化技术研发工作,从育苗设施、田间作业到密集式烤房,进行一系列技术和产品研发,满足生产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机械研究所和个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密集式烤房的研发已经做到斤烟消耗斤煤,斤烟消耗0.12度电的节能指标,且就烘烤质量提高即可亩增收150元,经济效益显著。

(七)构建高效的组织方式,提高专业化水平

现代农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国外种烟大多是农场制,农业工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烟叶质量仍然很好,原因就是农艺师掌握了种烟的全部技术,而农业工人只要从事简单的操作性劳动就可以了。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对农民的要求很高,他们既要育苗,又要管理,还要懂得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会施肥、植保、烘烤、分等分级,实际上是要求烟农变成全能的人。这种做法限制了技术到位率的提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烟叶生产经验,通过专业化分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留给烟叶生产技术员和专业技术队伍;利用社会力量,组织专家来研究解决技术问题,把农民从复杂的技术要求中解脱出来。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建设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烟叶生产的显著特点是户均种植规模过小,近年来烟叶种植大户、专业化农场不断涌现,烟农协会、烟草合作社等群众团体也有较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水平。解决烟叶“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必须通过生产模式创新,通过产业化的链条,通过各种新型的合作社等烟农自己的组织,将农户与市场更好地连接起来。

(八)提高烟农文化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

信息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知识化的队伍也是现代农业对烟叶生产发展的要求。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进行烟叶生产技术的专家决策管理,烟叶收购、原级原调、配打复烤、定向调运等的流通管理,以及整个烟叶生产供应的过程管理,在烟叶链条上实现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第3篇

一、设计显著实验,提高现象的“可见度”

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认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譬如,在《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节中,食盐溶液、硝酸钾溶液均无色,我将食盐换成硫酸铜,硝酸钾换成高锰酸钾,这样就把原来的无色变成了鲜艳的蓝色和紫红色,便于学生观察试管底部是否有固体剩余,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在学习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分离时,遇到同样的问题,我就采取类似的方法解决,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补充演示实验,融化知识点

当我们讲解纯理论知识点时,光凭空洞说教学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当补做一些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在《二氧化碳》一节中,讲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强调要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我增加了两点:不可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灭火器中应用碳酸钠而不用石灰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前,先做了三个小实验:⑴石灰石中注入稀盐酸,反应迅速,石灰石表面不断冒气泡;⑵石灰石中注入稀硫酸,开始时石灰石表面迅速放出气体,一会儿,气泡便停止产生;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反应非常剧烈,瞬时就完成。三个小实验的演示,使学生对三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容易、更透彻。

三、增加学生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4篇

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

当今社会最大的进步在于通讯手段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能够全面真实传播各种信息的电视将世界的物理距离大大缩短,使人们的眼界空前地开阔,接受新生事物的心理和能力极大地增强。体育文化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更广泛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使身居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接触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并逐渐地将其价值转化为民众的意识和行为。

西方体育的最大特点是规则明确、公平竞争、尺度客观、评价准确,因此被誉为“物理体育”。西方体育运动诱发人勤奋进取,以不同的技术、战术取胜对方,有效、合理地满足人的原始驱力——攻击性的宣泄,同时也造就、强化了现代人的竞争意识。西方体育最大的属性是群体性,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完成的,由此极大地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条件,成全了人性复归。西方体育的最大魅力是娱乐,它总是处于一种结局未卜,需不断奋争、时刻把握机遇的过程之中,这一切给人带来无限的刺激,使人产生不尽的感受,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一特性为西方体育文化成为全球体育文化的主体奠定了基础,使体育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人的本质属性来看,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经历着从生存、发展到享受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离不开对游戏的需求。体育运动源于游戏,却又高于游戏,最终它仍将是以游戏为其主导。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人们格外喜爱体育。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生活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能还原人类的本性,通过体育人们能得到种种人性本质力量的感受。

通过体育生活人们还能切实感受到一种与时代气息相吻合的精神,这就是竞争。当今是竞争的时代,是竞争的社会,竞争使整个社会的进程不断加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便显得十分重要。体育生活给予人类一个自然的环境,在规定的技术、战术、规则、方法的严格要求下,潜移默化地煅造人们竞争的品格,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体育文化成为全球文化的显现部分是必然趋势。同时,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深厚的社会背景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能量强大的文化广泛渗透,使接受方的生活方式出现趋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动还是主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本土文化的能量,同时也应看到文化渗透往往是在各种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世界文化趋向大同,形成文化全球化趋势,使文化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也趋于大同,西方体育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地渗透到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之中的。

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内容之一,还因为体育文化本身的通约性。体育文化是一种体能符号,它能使不同人群直接理解其中的意义,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由于体能符号是一种流动的、有机的表达方式,可得到直接的回应,产生长远的效应,文化流变均能在体能符号上留下印痕,使其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内蕴,因此,体能符号的交流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交流。同时,它还具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功能,如中国曾成功地运用了乒乓球外交,举办奥运会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等,这使体能符号更易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文化的民族化

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文化市场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适宜的舞台。全球文化的形成实质上是多元民族文化共同构建、相互融合的结果。

成长、成熟于各个区域的民族体育不仅具备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属性,更具有一些独具一格的特色,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内含强劲的民族意识。每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内容,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象征,如美国篮球、巴西足球、日本柔道、中国武术等。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民族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封闭倾向。从历史原因看,不同地域的民族在其自我发展过程中均有自己的文化支撑,以此为支撑点逐渐发展成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从价值观、意识到行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从社会角度看,不同的社会其运行机制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强化着人们的价值观、意识和行为规范,使社会的习俗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上述两个方面都会制约文化的开放程度,以确保民族文化的特色。其实,文化在现今的交流更多的是以融合为本,也只有不断地交流、充分地融合才能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才能使地域文化被全球文化认同。日本的柔道正是走了一条交流、融合之路,它采取了竞技体育的形式,但核心内容却保留着深厚的民族风格。当然,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封闭式成长过程,只有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备受民族文化熏陶后才能孕育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同时,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成熟中才能逐渐蓄积“文化反弹”所需的足够能量。中国现代武术推广工作步履维艰,究其根源是封闭内养时间不足,民族文化特质的锤炼还不到火候。发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信息,使全球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是每个民族的义务。每个民族都有将自己的文化向外推广,使世人认同的意向。无论是从政治、经济上考虑,还是从文化本身考虑,推广民族文化实质上是立足世界文化的重要步骤。只有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通过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融合,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民族文化,造福人类。在近代中国体育文化欲走出国门之时,更多的是吸纳、引进了西方体育,西方体育使中国体育文化的层面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使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有了共同的“语言”。同时,中国的传统体育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深受其他民族的认可,同样丰富了全球体育文化的内涵。

第5篇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爱国抱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的苏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彦,夏伟东.传统与选择[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道德教育

第6篇

主文化和亚文化是社会学领域建立的一对分析范畴,强调文化结构是一个动态的阶梯,文化结构本身可能是一个相对矛盾体。一般看来,主文化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一种补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同时身处多个亚文化中并发挥作用,而每个社会成员在一生中都会经历多种亚文化。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的性格结构。社会性格的形成是个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协调的结果,既包括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历程,也包括环境对个人的塑造过程。在任何一种复杂的文化中,都有着一些普遍构成的社会性格与文化特征。亚文化性格,主要界定于它代表着不同于正式的主文化要求的那种行为模式特征。应该说是大众文化间接塑造了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的亚文化性格,使之成为打上这个时代烙印的一种文化特质。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青年亚文化性格不断被塑造和强化,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时代特征的出现,使青年群体从一个人口学上的群体变成一个重要的文化群体。大众传媒提供的开放与多元的信息空间所引发的社会变迁跨越了数代人的经验。年轻一代不再只是从书本上接受社会化的知识,前辈的经验也不足以帮助人们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用“时间上的移民”来描述当今青年人如何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与现实状况中成长起来,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青年亚文化、亚文化性格被塑造、被认同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思想生存和社会生存的另一种需要。在当代,青年亚文化性格首先表现为由大众文化培养出来的一种逆向化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亚文化性格创造出的“社会距离”使青年人单薄的个性不会在过分沉重的社会压力下崩溃垮塌。青年需要这个“距离感”来保持他们的个人化空间,保持不同于主文化的生活方式,保持自我独特的个性。正是这种与主流文化的距离感,与自我及标准社会性的距离感创造出了这个时代青年的另一社会性格特质——前卫型品格,表现为一种广义的理念与个性,一种生活信念的追求,它的特点就是保持个性与时代同步状态,并渴望超越时代。前卫品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打破传统行为定势,成为开发行为潜能和创造力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带来行为的非标准化、对秩序的排斥与心理反抗。总体看来,青年亚文化性格的发展改变了青年社会化既有逻辑,青年文化开始成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前导。它一方面打破单项平衡,改变个人被动接受文化的状态,使青年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并由此影响青年一生的心理及性格;另一方面,它强化了逆向型自选的价值认同与心理满足。玛格丽特•米德曾给了青年文化现象一个漂亮的名词——后喻文化,即从晚辈向长辈传递的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拇指文化都可以称为典型的后喻文化。微电影的流行也不例外。

二、从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看微电影的流行

有学者将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特点概括为:新型传播技术与高科技文化产品的应用是其技术特点,社会分层所形成的多重亚文化圈是其阶层特点,右手拼命工作,左手拼命刷卡的生活方式是其消费特点,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是其价值观特点。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视为青年流行文化的一道新景观,因为其从制作、播放到观看,无论是社会功能、技术特点、文化特征还是消费特点或价值观取向,都与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文化性格相当契合,也因此才能在同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一次现代化的“重生”。

1.从社会功能上看——用后现代的外观提供感性内容,帮助释放现代性焦虑。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大众文化得以风行并在本世纪初成为近乎带有全球意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性的焦虑不无关系。所谓现代性,即现代人的社会性,以及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现代性与市场时代竞争秩序紧密相关。市场竞争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也带来了作为追求社会效率最大化的社会分化、收入与社会地位分化以及个人生存状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结果。现代性虽然意味着无所不能的梦想、奋斗与成功的可能,但是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致性社会关系,追求事业成功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失败、淘汰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面对心理上很脆弱的自己,以及由社会竞争、失意带来的无法抑制的焦虑。现代性引发的焦虑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2007年英国研究机构针对城市居民的步行速度作了调查,把人们行走60英尺所花费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得出排名前四位的是新加坡、哥本哈根、马德里和中国广州。英国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青年群体迫于工作压力,一日三餐花费时间总共不到40分钟,还有45%的调查对象吃饭完全以感觉饥饿为标准,常常等到处理完手里的事物才吃饭。在这个生活压力过于沉重的时代,讲究效率成为人们行事的唯一准则。同样是休闲方式,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能看到起承转合的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达到调节情绪效果的微电影显然比2小时左右的电影更符合“快餐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消遣需求。现代性带来的心理负荷有多大,大众文化市场的潜力就有多大。因为在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消费中,现代性的焦虑可以得到有效的宣泄和转移。当代青年的现代性精神需求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人每天面对繁忙的学习生活、沉重的就业压力,理想迷失的工作状态渴望得到情绪的释放,微电影出现填补了生活中的那些碎片时间,并帮助他们缓解、转移、释放现代性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感。微电影给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现代性与人织的舞台,用后现代碎片化外观提供一个个人性化的故事,通过高科技数码工具带给青年人轻松愉快、休闲刺激的感官体验,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的。

2.从制作主体上看——打破专业垄断与模式化创作,重新诠释艺术内涵。

微电影的低门槛、普及性和互动性催生了许多草根导演,其中绝大多数是有志于电影创作的青年。信息时代的青年强调的已不再是社会与长辈们曾经说过什么,而是一种“我行我秀”的思维方式和胆量气魄。微电影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打破传统电影由专业制作团队角色分工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的模式,强调个人只要有兴趣和技能,就可以写剧本、做演员、做导演、做摄影——这使得电影从过去曲高和寡的艺术向民主与草根靠拢。同时在线视频技术的成熟更为这些草根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播出渠道,进一步使影像艺术走下神坛、摆脱专业人士把控。在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草根秀”时代,人人都有机会用电影的形式去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从这一角度而言,电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涵已然发生了改变。同时,微电影创作的高度自由性和无模式化作业流程,也是吸引青年群体参与创作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是,不破坏和颠覆主文化的制度与秩序,但却通过自身特有的文化行为表达着对正统权威的逆向思维、不顺从、不恭敬、不在意、崇尚偏离行为倾向。正因为此,我们看到青年导演们吸收着不同的灵感元素,探讨各种人文主题,剖析出人生的不同侧面,时常以另类表达重新诠释“年轻”的涵义,由此形成当前审美取向五彩斑斓、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的微电影格局。

3.从内容生产上看——体现消解崇高的生活态度,满足颠覆传统的体验。

在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现象的各种讨论中,人们敏锐地注意到青年一代“游戏”、“嘲笑”与躲避崇高的性格特征及其与他们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同中国近代当代历史上激进青年的“反抗”文化不同,“游戏一代”的文化是以“拒斥”为其性格特征的,这样的拒斥在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中是以自我边缘化的姿态去对抗来自社会的角色期待、角色要求的,是以对成年人社会的支配价值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的担当团体的激烈否定为背景的。当代青年似乎对一切无法呈现于传统媒体的新鲜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种颠覆传统的。21世纪的互联网科技无限扩展了青年人的媒介触角和窥视欲望。微电影常常以一种“去中心化”的碎片叙事模式和惊悚、、无厘头搞笑等元素的运用吸引青年受众,体现出消解崇高、游戏一切的生活态度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好奇心和意念幻想的欲望。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社会距离感需求,使得他们崇尚个性张扬,喜欢与众不同,强调自身个性的独特性。微电影以或娱乐休闲或刺激新奇或简洁感人的故事情节满足了青年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借助视频分享网站一键转载的便捷性、微博的链式传播及SNS网站的庞大社群关系,触动青年的“分享”神经,达到病毒式传播效果。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年群体会根据个性化需求选用不同的媒介、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在观看如《四夜怪谭》《酒店星座爱情故事》等游走于敏感禁忌话题边缘的微电影时,就满足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同时释放了心中压抑的情感,达到了自我宣泄的目的。

4.从营销模式上看——改变生硬灌输的广而告之,诉求情感共鸣的信息传达。

与传统电影植入式广告常常受到猛烈抨击不同,大多数青年观众对微电影广告却持宽容态度,认为与品牌传播相结合是微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有机环节,是无法避免却可以接受的。这是因为微电影改变了将产品或品牌信息生硬直白地添加到广告中向消费者“硬”性推销的传统营销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情节完整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广大网民主动关注、有趣性观看,乐于自发自愿的转载和传播,以实现产品及品牌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虽然在情节设计上难免带有商业色彩,但只要剧情设置合理、情感打动人心,观众的抵触情绪比对传统广告要小得多。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受众以青年为主体,微电影能否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是微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情感共鸣分为深浅不同的两种,浅层共鸣由文化符号构成,如特定时代的音乐、当下热点新闻事件、有代表性的符号表征等,这类共鸣发生速度快但要持续影响力却不太容易;深层共鸣以受众群体共同的心理经验、精神情感、人生经历为基础,这类共鸣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力更为显著。全球知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2011年投资拍摄的微电影《语路》讲述了l2位具有新青年标杆性先锋人物的奋斗故事,通过分享这些过来人走出困境的智慧和勇气,激励当代青年“永远向前”,使他们对品牌产生了切身体会,有效地实现了拉近和青年群体距离的营销目标。

5.从传播方式上看——满足身份认同与社会互动需求,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作为“后喻文化”形式的微电影符合当代青年逆向型行为方式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被同辈人认可的行为方式选择,更能通过参与其间而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它的传播方式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迎合了当代青年渴望得到自我身份认同和参与社会互动的心理特征,满足了青年受众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社会交往要求。首先,影片的播放在时间空间上是自主的,甚至包括播放的内容,完全由受众自主选择;其次,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青年观众可自由选择转发、参加投票或参与评论,同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影片评价在论坛、博客以及各大网站,可以在电影公司甚至演出明星的官方或个人网络空间留下自己对于影片的看法和建议。在此,匿名性评论给予了青年群体自我的无限释放,在发表影片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与观点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而不必存有太多顾忌,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使观众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释放。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为草根青年提供了参与传播的经验,这被学界认为是培养大众参与能力的最有价值的途径,使得草根阶层意识到自己并不只是社会传播活动的简单陪衬,由此获得一种参与的,进而把网络原生态文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总结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第8篇

一、审美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王德胜在《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一文中曾经提出:“批评的观念”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惟有“批评的观念”才能使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积极地介入当代历史/文化的实践进程,介入当代人的现实生存领域,从而实现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之于各种‘当代性现象’的有效揭示。”1也就是说,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坚持文化批评立场,固然可以有效地参与当代文化建构,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但是,我们能否就此将审美文化研究定位为文化批评呢?我认为,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方向学理依据不足。批评什么、以什么来作为批评武器、如何批评,这些问题都不是“批评”本身所能解决的。换句话说,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并不能解决任何学科定位问题。就当下审美文化研究现状而言,网络、电影、大学体制、波鞋6、超市等一切文化现象似乎都是其批评对象;其理论资源与批评立场也五花八门,毫无学科领域约束。突破学科界限,有时可以为学术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多学科交叉互补,也有益于发现新的研究视角,但是,全然漠视学科建制,甚至鼓吹反学科建制,却有害于学术的健康发展。因为学科建制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术研究的自由空间,但是也为学术研究在某个领域向纵深方向推进提供了保障。本文认为,曾经轰轰烈烈的审美文化研究要想避免沦为过时的学术时尚之厄运,必须重新审视其研究立场,将审美文化学建构为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这个知识体系究竟是从属于美学,还是从属于文化学,应该作进一步辨析。上文已经指出,审美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根本不同于美学研究,因此,审美文化学不是美学的话语转型。那么,审美文化学是否就是社会美学,或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呢?在重视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实践方面,审美文化学与社会美学的确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审美文化学既不关注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也不关注主体的审美意识,这与社会美学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学其实并不关注审美问题,因而它不是社会美学,当然也不是美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与文化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审美文化的字面意思是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因而,审美文化学应该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其实,审美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极其复杂,有人认为它特指当代文化中出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现象;还有人认为,“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生存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感性文化。有别于工具文化和社会理论文化的功利性与规范性,审美文化显示出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特质。”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并非现实的文化系统中审美的和艺术的方面与部分,它具有理想性,对现实的社会文化应该具有规范、引导意义。本文赞同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之说,认为将审美文化仅仅看作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实质上否定了审美文化概念的独特内涵,消解了审美文化学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本文并不认同对审美文化超功利性与自由性之鼓吹,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并不局限于当代,而是出现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据此而言,审美文化学不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总而言之,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审美色彩,但其关注点不在于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或主体的审美意识,这是审美文化学与美学的联系与差异之处;审美文化学虽然致力于研究审美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揭示其中文化观念变迁与现代性等问题的复杂关系,但是,作为审美文化学研究对象的审美文化并非一般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与层面,所以审美文化学与一般文化学既有一定联系,又不属于一般文化学的分支;审美文化学看重学术研究对于当下文化状况的批评与建构意义,但是并不以文化批评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而是强调学科意识,力求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审美文化学与文化批评的既有联系,又大不相同之处。鉴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学虽然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有着一定联系,但完全可以通过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二、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研究

在前苏联曾经蔚然成风,前苏联学者对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也曾经深入探讨过。奥夫斯相尼柯夫的观点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审美文化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他提出,审美文化“贯穿在文化的所有领域、所有部门、所有地段。因为,人的审美积极性表现得极为广泛,它毫无例外地表现在人们活动的所有领域中——表现在劳动和科学认识中,表现在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体育中,表现在人们日常交往和艺术生活中”。如此看来,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几乎等同于整个社会生活,其研究范围没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边界;另一方面,奥夫斯相尼柯夫的审美文化研究着眼点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人的审美积极性”,这接近于我们的社会美学,也就是说,这个意义上的审美文化研究仍然是美学的发展或分支,与我们所谓的审美文化学有着明显区别。国内有学者提出,审美文化“指的是从建筑外观、室内布置、人体服饰、新区布局、旅游景观到文学艺术多层面审美领域的总和。”他还提出,在研究这些审美领域时,“要从审美的外观形式中揭示其与整个文化变动的关联。”这个主张触及了审美文化学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社会文化的变动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而不是纯粹的审美问题。但是,将审美文化理解为“审美领域的总和”,仍然未能揭示审美文化研究的独特性;而且“整个文化变动”这个概念的外延也过于宽广,似乎应作进一步限定。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审美文化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史,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学原理,第三个层面是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这三个层面大体框定了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史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包括原始审美文化、古典审美文化、现代审美文化、后现代审美文化等等,并考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与特定历史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审美文化学原理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内涵、性质,审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基本范畴、主要问题、重要关系等,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审美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个历史过程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考察艺术/审美与一般文化由混同到分化,再到融合这个历史过程中,人们文化交融/团结感的变化状况。当代审美文化批评主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媒介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建筑文化、消费文化、性别文化、种族文化、身体文化、时间体验等当代审美文化的现象与问题,依据审美文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揭示这些现象与问题背后的当代文化分裂感、文化团结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无庸讳言,我国的审美文化研究虽然已经有近20年的学术积淀,但是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目前尚处于草创阶段,关于这个学科的一些设想难免不够成熟。本文提出审美文化学是一个区别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的独立学科,并尝试着讨论其研究范围,旨在强调审美文化研究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学术空间,以保障学术研究能够在纵深方向挺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空间,而不是一味消耗其突破学科壁垒的批评冲动力。

作者:王誉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