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幼儿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都呈现其特殊的一面,主要是通过模仿别人来进行学习和练习的。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和理解较多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为幼儿学习和练习提供更多的模仿素材,才能更好从事从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指导幼儿的身体活动、技术练习和体育锻炼,使幼儿的体适能得到科学全面的发展。表1调查统计显示,郑州市市幼儿园教师对游泳、武术、田径、球类项目掌握比较差分别为:(一般、差)97.9%,90.1%,85.9%,70.8%。说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不真正了解,对运动技术方面就知之更少。而体操掌握的情况较游泳、武术、田径、球类要好些,为46.9%;这表明体操类项目在幼儿园开展较为普遍,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应,但幼儿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理想,依然不能满足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需要。总的来说,他们掌握的运动技术远远不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教育实践中运用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教师正确、舒展、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幼儿从视觉方面得到动作美的感知;由此激发幼儿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在调查中许多教师表示,中专或大学时都是参加体育的某个项目的选修课,缺乏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训练,他们掌握的体育运动技术较粗糙和肤浅,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教育活动的效果。
2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
鉴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教育实践时要区别于成人和中小学生,幼儿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还应会合理运用运动人体学科基础知识、幼儿体育教育方法、原则、幼儿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方法,科学指导幼儿进行体适能的锻炼,从而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科学的协调发展。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统计见表2。表2中统计显示:30.7%以上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达到了解水平,加上基本了解的人数比例超过73%,说明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都对幼儿心理学进行的系统的学习。66.1%的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原则等基本原理不太了解,79.7%的教师对人体运动学科基础知识不太了解,55.2%的教师对动作技术原理和技术分析不太了解,都高于了解者和基本了解所占比例之和,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幼儿教师主要是毕业于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方法、原则,更没有系统学习人体运动科学知识;第二是幼儿教师在入职前后的培训中对体育教学方法、原则和人体运动科学不够重视,没有将这类理论知识纳入到职前或职后培训中;这些都充分说明幼儿教师掌握这三门知识的情况较差。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这些理论知识的缺乏,可能造成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不好幼儿的负荷量和强度,直接造成项目选择和运动时间等出现偏差,使幼儿体适能得不到全面科学发展,甚至对幼儿造成伤害,违背幼儿体育教育的初衷。
3幼儿教师体育教育业务能力情况
幼儿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使两者相互结合,综合把握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因此幼儿教师还应具备动作示范、讲解、创编体育游戏、制定体活动计划、有效的组织引导课堂、创编幼儿操和创新教学等能力,使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调查情况见表3。表3中统计显示:有12%的教师认为制定体育活动计划能力“好”,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指幼儿教师在把握幼儿体适能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在一个时期进行身体练习方法,并能有效提高幼儿体适能水平的计划;10.9%的组织领导能力“好”,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指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幼儿注意力方面的综合体现;16.7%的讲解能力“好”;讲解是幼儿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做法和要求及指导幼儿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而认为这三个方面能力“较好”的分别是46.4%、44.3%、35.9%;两者相加超过了50%;说明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勉强可以,但还不能满足体育教育活动实践需要。有54%~80%幼儿教师认为,在动作示范能力、创新教学能力、创编幼儿操和体育游戏方面是“一般”和“差”,动作示范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有力保证;体育游戏是幼儿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游戏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注意力保持;因此,54%—80%的调查结果说明受测幼儿教师在创编和动作示范方面的掌握和学习还很不够,而这三个方面却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灵魂所在,充分制约着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在提高体育教学灵魂要素上多下功夫,促进幼儿体适能的健康和谐发展。
4结论与建议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是爱心工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更要具有童心,只有拥有童心,才能与幼儿心灵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欢天喜地地生活,无忧无虑地成长。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对幼儿的教养,保育时刻都需要智慧。教育教学智慧就在于能够洞察幼儿的心灵,捕捉孩子们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加以调控,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就是幼儿教师智慧的表现。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门学问很深,需要我们长期磨合,终生探讨。
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敬业爱岗
教师首先要成为大写的人,必须有高尚的人品,必须不断提升、净化人格。要坚持修身养性,要修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幼儿教师的人生应该是道德化的,不断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由从业而敬业,由敬业而乐业,要将自己的幸福与幼儿的幸福结合起来。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认识到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包容和恰当的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爱的践行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职分。
三、要具有良好心态和顽强的事业心
实践告诉我们: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要从小培养。幼儿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处处以老师为法式。上学时养成的性格和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某种习惯的形成日也就是某种性格的形成之时。这就是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心态,要谦虚、勤奋、自信、好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要有正气。教师的精神是富有的,要一身正气、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今天,三、四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个年龄段进入听觉发育敏感期,听力大有发展的空间。鉴于此,在课堂要带领他们饱含想象的听音乐、弹奏键盘。这种快乐的音乐体验,能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育是影响人的事业,教师的高尚情操、专业兴趣、美好心灵、宽广胸怀时时影响着孩子们,成为终生的美好记忆。所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招式,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感召着每一颗天真的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宽厚、仁慈、积极向上的美德,也像老师那样宽厚仁慈、爱岗敬业、友善诚信。
四、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坚强的毅力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建议,从游戏中体现出以学前教育理论为起点,探讨幼儿园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幼儿园游戏的现状、引导策略和游戏过程的创新。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肯定的理论参考,为在一线工作的幼儿园教师提供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于幼儿园游戏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幼儿教育中需要这种游戏精神。因为幼儿天真灿烂,他们只想追求当下自由的生活,对于游戏有一种天生的目的性。游戏是儿童天真灿烂、追求自由天性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措施,是挖掘智力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同时,推进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个性品格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发挥本身的创造能力,还能推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并且还能锻炼个人的意志力。所以,幼儿园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幼儿园游戏教育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革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教育信念,带动儿童的自主性,让儿童在幼儿园游戏中能有效激发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技能,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一、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获得的价值
1.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过程
小孩在幼儿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游戏是自由独立的,是每时每刻都能进行的,比如在餐前的数字游戏;户外的身体接触游戏;口语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内容、过程、空间、难度等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非常适合幼儿生理活动的需求。
2.促进儿童认知的开展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与他人、物体、环境相互作用,借助语言的互动交流,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探索和实施,满足他们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们获得社会经验的一种特殊方式。3.推进儿童社会性的开展在幼儿园游戏的情境中,儿童需要和伙伴互动交流、互相协作、一同选择、组织协调、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并且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要不断监督、评价自己以及同伴的游戏行为。游戏过程其实就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二、创新游戏内容
1.加强儿童的生活体验,创新游戏内容
儿童想象力是对于记忆表象所进行转化来的过程,而记忆的表象则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加强儿童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对游戏的创新和实践不断改革。比如,在“小熊造房子”游戏活动中,要多组织儿童去搭建各类建筑物,也可以让儿童自行去搜索和房子相关的图片资料,加深儿童的表象记忆,在熟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幼儿游戏活动,这样一定能起到有效的成果。
2.需要延长游戏教学链条
普通的游戏活动一般都只出现在校园内,幼儿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较严重,在游戏中的知识性和技巧性收益较少,所以,需要在儿童游戏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创新游戏内容、拓展游戏的纵向、横向空间,这样才能使幼儿园游戏更加有趣,更能提高游戏的效果。比如,可以为幼儿设计《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游戏题目,让幼儿回家后收集家里的声音、照片和物品等资源,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览,让幼儿在课堂上讲讲我和哥哥姐姐的故事,评比一下哪位小朋友收集的资料最全、故事讲得最好,过后可以对学生展开亲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扩充了游戏的实践容量和空间,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有效达到幼儿园游戏的活动目标。
三、对于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策略
1.幼儿园游戏的指导一定要注重观察
老师可以通过制订教学计划,有方向、目的和步骤地指导儿童开展幼儿园游戏,利用游戏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导的方向性。
2.游戏中发挥儿童的主动性
幼儿在游戏中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游戏伙伴,决定游戏活动材料的技巧和方法,即自己能够决定游戏玩法、和谁玩以及怎么玩。老师适当地给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不但能增进老师和儿童之间的感情以及扩展幼儿语言,还能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幼儿年龄段指导游戏
幼儿的年龄不同,使游戏的方式种类也有所不同,对于老师的指导态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老师在组织游戏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施教。总之,幼儿园游戏是一种愉快且有益的自由活动,不但能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能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幼儿园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学习契机,有趣的游戏活动能让小孩全身心投入,游戏是一种能表现和肯定幼儿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活动,有利于幼儿主体发展和培养的教育价值。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以幼儿主动性学习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所以,老师应当把幼儿园游戏当成基本教育活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都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较少,并且鲜有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对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开发程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二对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论述,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实例研究过少。三是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需要的考虑,实践起来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意义并不大。理论研究者少,实践层面更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大部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对职业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二、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方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
五、实施效果
关于幼儿教育,现阶段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通常认为幼儿德育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品德、德行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其内容要以现代社会中对成人要求的道德规范,通过对幼儿的影响教育,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德育教育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幼儿的情感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不能像成年人的教育一样,而是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影响,这就是本文中“渗透”的含义。德育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渗透就是要让教师在幼儿园生活中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影响。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基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可以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在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会跟随人的一生,因此可以看出,加强幼儿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现阶段的中国家庭中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其宠爱有加,使很多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和互助,甚至存在着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除了父母进行言传身教之外,幼儿园的教育也很重要。现代社会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就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要加强德育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三、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需要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游戏中、教学中、生活中等,因此本文就从这个几个方面来阐述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游戏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游戏是幼儿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幼儿通过游戏来进行与外界的接触,从而进行认知,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游戏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游戏中,教师都是游戏的主导者,而幼儿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发生很多的分歧,比如在游戏“过家家”中,两个儿童都要扮演“爸爸”这一角色,但是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仅仅是规定谁要扮演哪个角色,对儿童的主观意识不管不问,这使得儿童不懂得谦让,甚至会对教师的处理存在不满的心理,这对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在教学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幼儿教学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是培养儿童的有关机能或者是认知,对于其中的品德教育不重视,从而很少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忽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没有很好地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引导。
(三)在生活中缺少德育教育的渗透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培养其良好习惯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教师不重视日常的培养,比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出幼儿不正确的习惯,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开展。德育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的,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引导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提升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措施
在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时,要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可以看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对其进行德育教学,因此教师人员要注意对这些地方加强渗透。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很关键的部分,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去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流。儿童年纪小,各方面的成长都不完全,因此其品德的养成很少。因此在幼儿园组织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懂得一定的道理,比如要团结,要遵守游戏规则,要学会以礼待人等。比如有些儿童在游戏中不小心碰到了其他小朋友,由于儿童不懂得如何去使用礼貌用语,如何对人说“对不起”,因此教师要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帮助小朋友学习道歉。对于幼儿在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并且要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也要这样做,从而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教师要注意观察不同的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对于幼儿出现不正确的做法要进行纠正,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情感
相关的幼儿认知研究表明,幼儿在进行与外界交流时是主动的,并且是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互动和交流来进行认知的,因此对幼儿的所有教学都要建立在与幼儿能够主动交流上,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思想上的认知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要与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要寓教于乐,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讲《拔萝卜》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这个道理,要让幼儿懂得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还要让幼儿懂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幼儿园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例如让幼儿去描述自己的爸爸妈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让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情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23-04
马克思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人的“人化”,首先需要具有“人的本质客观展开的丰富性”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文学成为幼儿生命成长和心灵发展的精神之根。正如黄云生先生所言:“一个人呱呱落地之初,心性尚处在混沌未开之时,便有文学来和他陪伴……在整个幼儿时期,文学对人们当时,以后乃至一生都产生有益的影响。”〔2〕幼儿文学悄无声息地将向外的审美活动内化升华为幼儿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能力,使“混沌”的人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在自然状态下,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进入幼儿的视野,与幼儿建立属人的关系,具有太大的偶然性,所以需要幼儿文学教育的参与。
一、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分野
审视幼儿文学教育的历史和实践,我们发现,我们没有时刻以提升幼儿的精神品质为旨归,有时甚至在远离这一命题的地方徘徊不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教材,对入选的幼儿文学作品基本是按照“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的。如《拔萝卜》的教学目标是“使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学习词:拉、帮忙、一起;词组:拔萝卜”。同样,《小熊请客》的教学目标是“教育幼儿爱劳动、有礼貌”,“学习词:讨厌;词组:又懒又馋”。上述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以文学为本体,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为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服务的目的,文学由此成为手段和中介,甚至被异化为非文学。郑荔在《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中也揭示了文学教育的这种“工具化”现象。“我们考察了幼儿园很多文学作品学习的教学目标,发现主要是学习某种句式或者词汇,而通过作品学习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就是更普遍的目标,在比较次要的目标中才有可能谈到儿童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要孩子们懂得撒谎是不良行为,就给他们讲述《狼来了》;要孩子们戒骄戒躁,《龟兔赛跑》就成为首选的作品。”〔3〕
文学教育的这一偏离甚至背离文学本体的现象由来已久,已经成为幼儿文学教育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我们认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认识论哲学的统摄和规约。
认识论哲学是一种二元论哲学,认为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则是被认识的客体,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认识论哲学进而把世界分成“现象”和“本质”两极,并运用本质的一极去压制、取代现象的一极。认识论哲学的本质是知识论,人可以通过对世界的认识,通过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获得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认识论制约下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复制、再现,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其本质的把握。
上述幼儿文学教育的“思想品德工具论”倾向和“语言工具论”倾向,都是认识论哲学的折射。“思想品德工具论”认为幼儿文学作品是思想品德的载体,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品德内容是幼儿认识的客体,而且是幼儿必须把握的本质。“语言工具论”则把幼儿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手段,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例子。在这两种倾向中,幼儿文学作品都被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感受、体验的对象。基于认识论哲学的幼儿文学教育就这样把掌握语言知识、形成道德认知等作为教育目标,把语言知识和道德认知的学习作为教育内容,把讲授和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然而,这样的文学教育堵塞了幼儿与幼儿文学的天然通道,离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的目标距离太远甚至南辕北辙。指导幼儿文学教育的哲学思想应该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
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出发,揭示世界的意义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存在论反对把主客体对立起来或分离开来的二元论倾向,认为必须消弭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等二元对立格局而走向“主客消融”、“物我同一”。在方法论上,存在论倾向于人的感受、直觉、体验、想象、领悟、意会等。反映在文学上,存在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对世界的建构和照亮。认识论关心的是文学对世界的模仿是否正确,执著于事物的“在场”;存在论则关心文学对世界的照亮和拓展,企求通过文学把人们的眼光和心灵引向无穷的“不在场”,使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得到延伸和扩充。
在存在论视域内,存在被认为是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而进入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主体性变成了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这也正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马丁・布伯认为,人在面对外物时持有两重态度,“我―它”和“我―你”。在“我―它”关系中,人总是出于自我的种种需要将周围的一切当作“它”,当作与“我”对立的客体。“它”是“我”利用的对象,是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我”与“它”之间是一种有限的利用关系。而在“我―你”关系中,人不再以“利用”的态度对待外物,不再将外物视作“它”,而是将其看作“你”。“我”和“你”是两个平等的世界,“我”以“我”的整个存在接近“你”,发现“你”,在“你”中照出“我”自己,发现“我”自己。〔4〕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正是这样的“你”,幼儿正是在与“你”的对话和融通中走出混沌。
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这是幼儿文学教育的一场革命。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主体间性’这一概念让我们找到了文学教育新的理论依据和更为有效的进行文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5〕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分野
认识论把幼儿文学作为客体,追问它的在场意义,即“文学是什么”;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追问的是文学的不在场意义,对文学的提问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向,关注的是“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强调“文学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文学有语言,我就教语言;文学有思想,我就教思想……基于存在论的文学教育更强调幼儿从文学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文学与自身生命之间的精神联系。当小红帽被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我”仿佛也被吃到狼肚子里去了,“我”感到恐慌、愤怒;当猎人将小红帽解救出来时,“我”又和小红帽一起欢呼,一起雀跃……幼儿以文学建构出来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以文学人物体验的悲欢为自己的悲欢。
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与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有根本性差异:认识论旨在让幼儿认识文学,而存在论旨在让幼儿亲近文学。认识论文学是把幼儿的心灵引向知识,幼儿与文学是分离的、疏远的、没有感情的。如此久陷科学主义的泥淖,幼儿很难成长为健康、自由、和谐的人,相反,倒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诟病的“单向度的人”。存在论则让幼儿在亲近文学中从一个人的天地里走出来,走进一个与人来往、与人沟通、与人共享的“属人的世界”。正是在与他人来来往往的沟通中,幼儿建立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积累起对于这个世界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进而一步步获得马克思所说的“属人的本质”。
教育目的不同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分道。要达到认识论的教育目的,让幼儿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教师只能采取讲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出道德的教条,汇集成理性的知识,这成为认识论文学教育的基本程式。这一切与亲近文学无缘。而文学教育的实质则是情感教育,亲近文学必须用感情召唤感情,用感情打动感情,而且必须用感情去体验感情。所以说,体验才是幼儿文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体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从而让幼儿发现自我,拓展自我。发现自我,不仅仅是“我看见了”,“我知道了”,而且是“我体验到了”,“我”化入“他”的形象之中,和“他”一起期待、渴望,和“他”一起欢歌、痛哭。发现是感情对感情的发现,开拓是感情对感情的开拓,正是在发现和开拓中,幼儿扩大着自我的疆域。
三、存在论幼儿文学教育的实践意义
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实践层面如何落实?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里不存在一个可以预设的方案,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而不断趋向丰富和完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为幼儿文学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一些实践工作者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从认识论到存在论转变的途中。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选入了下列一首童谣: 〔6〕
逗蚂蚁
童 昌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烂泥碗。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指导:
《逗蚂蚁》由传统童谣改编而来,节奏活泼,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与大多数传统童谣一样,其逻辑性不强,有些形象和词句不适宜用道理去“推究”。因此,组织活动时不必拘泥于“黄米饭”、“炒青菜”、“毛竹筷”、“烂泥碗”等概念的推究,而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娱乐性内涵。
在《逗蚂蚁》这则童谣的教学指导中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教学方案,但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娱乐性内涵,而不是紧紧抓住几个概念不放。教师可以在挖掘作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下功夫,通过分组朗读、表演等方式来展现这首童谣对幼儿的存在性意义。
还有教材对美国作家洛贝尔的《圣诞节前夜》设置了如下教学方案:〔7〕
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准备:
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1)请幼儿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2)教师:生日那天,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3)请幼儿再次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4)教师: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它想去干什么?
(5)教师: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只钟?
(6)教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和癞蛤蟆的对话。
(1)教师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应该怎样表现?
(2)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焦急、关切的心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演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1)教师: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原来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才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2)教师:有好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3)教师: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建议:
1.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者对癞蛤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动作的描写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
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影响幼儿的交往行为。
该方案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在教学中尝试用变换问题的方式让幼儿倾听文本,而且问题的设计注重引导幼儿体验文本中“不在场”的一面。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用玩具和指偶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习作品主人公的对话。幼儿表演的过程就是进入文本的过程,感受语言的过程就是体验爱和友谊的过程。这样的方法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上述方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在论思想,可资借鉴。但可能是摆脱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子,在教材中这个故事已被改名为《有朋友真好》,而且在方案设计中时常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可以说,该活动方案仍然存在继续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2〕黄云生.文学,在人之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儿童文学专刊.
〔3〕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18.
〔4〕〔5〕王尚文,徐珞翰.从主体间性看文学教育:兼谈
《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的编写〔M〕//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中国儿童文化第一辑.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88-89.
〔6〕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216-217.
〔7〕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9.
Preschool Literature Education: from Theory of Knowledge to Theory of Being
Dong Wenming
(Hangzhou College of Preschool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摘要: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手势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语言是红花,那么手势语就是绿叶。手势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体态语。
一、手势语的分类
指示手语。指示手语指教学中用于组织、指导幼儿学习的手语,一般用于维持教学纪律,引起幼儿注意。指示手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十分必要。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教师在传递信息时辅以手势语,可以帮助幼儿在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势语来联想有声的语言,从而牢固地记住学习的信息。例如,幼儿年龄小,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
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情感手语能强化教师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沟通师流,营造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心理学表明,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幼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受到“环境助长作用”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教师翘起大拇指,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事前没有设计。
因此,情感手语具有及时、适度的特点。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形象手语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姿势,就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绪。还可用形象手语生动地解决一些抽象问题,比如用两手臂大幅度的画弧表示大,用两手交叉在双臂处摩擦表示冷,等等。
1)确定实习基地后,各教学单位以一名骨干专业教师带领多名实习学生的形式进驻实习基地幼儿园,根据实习基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做出相关调研报告,制定问题解决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对症下药,解决实习基地的问题,从而逐步提升该基地的教学、教研水平。
2)实验实训中心及各教学单位应定期组织特聘专家、学术委员会成员建立实习考核专家工作组,工作组会定期、不定期对各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考核专家组要对带教老师进行横向考核并定期评优。
3)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在学校的教学经费中每年划出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支付举办有关会议、联系工作、调研检查、差旅等费用。其他建设经费由实习基地自行解决,同时对于一些实习基地,学校应收取相关实习基地管理费用。
4)基地一旦建成,不得随意变动。教务部门及教学单位应与基地单位保持经常性联系,主动与实习基地单位交流经验,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使之成为我校稳定的各专业所共有的教育资源。
2确定阶段实习工作,细化实习目的、内容,合理、科学地制定实习计划针对幼教专业的性质,根据学制,可将实习内容分为以下项目:
2.1大一上:幼儿园体验实习目的:
1)对幼儿园工作有初步的了解。
2)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
3)对幼儿园工作产生积极的情感。
2.2大一下:幼儿园保育见实习目的:
1)丰富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关注幼儿及其特点。
2)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熟悉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内容及要求。
3)了解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内容及实施情况,重点掌握晨检和接待、日常消毒、安全服药、安全接送等环节的组织。
4)懂得幼儿心理保健的意义,主动呵护幼儿的心理安全与健康。
2.3大二上:生活活动实习目的:
1)进一步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内容,了解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保育工作内容,丰富学生保教并重的观念,发现保教工作的不同点。
2)了解幼儿教师的职责,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初步学会组织、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
3)会听、看游戏及集体教育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学习做配班工作。
2.4大二下:游戏见实习目的:
1)观察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主要表现特点,认识游戏的教育价值。
2)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方法,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3)学习组织幼儿自主游戏的方法。
2.5大三上:幼儿心理调查实习目的:
1)听、看并记录幼儿园教育活动,初步了解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
2)了解幼儿园课程设置内容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工作。
3)初步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所学理论,观察记录幼儿在认知、情绪、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4)通过实践,初步了解幼儿园最常见的幼儿心理卫生问题及最易发生的意外事故,学习解决幼儿问题的教育方法。
2.6大三下:教育顶岗实习目的:
1)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在原任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按《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全面参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增强热爱幼儿教育工作的思想感情。
2)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实习过程中逐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利用和创设环境进行教育的能力,设计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
3)学习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建立创新性实习基地,明确实习基地职责,严格把好实习单位质量关
1)实习基地应是符合国家办园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基本硬件条件良好,有6个班以上办园规模,办学情况稳定。实习基地应当是全日制县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具有办学规模,师资稳定率高。
2)实习基地的幼儿园应保持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课程观;拥有指导实践课程的专业师资队伍;具备满足实习生所需的保教实习及生活的基本条件。
3)建立创新性基地的单位应对我校教育教学理念有较强认同感,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地配合我校师生从事教学实习等工作;积极选派本单位素质高、业务强的人员担任实习辅助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能保证实习计划的有效落实。
4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制定实习管理职责,确保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4.1实习主管单位的管理职责
1)实习应当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按照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2)校长是学生实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切实做好实习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实验实训中心是具体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学生实习工作。
3)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建立实习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监督检查,形成良好的实习管理机制,确保实习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对实习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实验实训中心应当及时做出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主管部门。
4)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及家长在学生实习前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
5)实习期间,学校应当建立与实习单位及家长的沟通联系机制,争取实习单位的支持,使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实习情况,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4.2实习基地职责
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离不开实习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为了齐心协力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使其达到满足实习所需的条件,各实习基地应协助我院做好以下工作:1)将实习基地建设及接纳实习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计划,组织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有关事项,解决有关问题,做好实习指导人员的选派工作,安排实习生实习工作任务。2)依据建立实习基地条件,做好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包括相应的人员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使其达到目标要求。
4.3校外实训带队教师工作职责
校外实习带队教师主要指学校的科任教师,原则上不是实训中心部门的教师,他们属于学校实训带队的庞大队伍,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个人素质,极大地反映学校的教师素质。因此,此类教师的工作职责事关重要。
1)服从学校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安排,带队入园实习。
2)给予实践学习的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3)努力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原领导做好沟通和交流,真正地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4)做好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考核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5)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幼儿园要为人师表,为学校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a.了解实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尤其是新老师,带实习前先仔细阅读实习计划,了解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实习,配合幼儿园指导教师督促实习生按计划完成实习的各项要求。b.以身作则,按照所在幼儿园作息时间表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实习生作表率。c.带实习期间,经常与幼儿园领导、指导教师交换意见,了解学生实习情况。d.检查学生到岗情况并做好记录,掌握实习生的表现及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督促实习生严格遵守幼儿园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生守则,及时协调、解决见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学校为每个幼儿园都准备了实习记录本,每个幼儿园的大组长负责记录本的保管,早上把记录本放在门卫室,过了签到时间,他就必须将本子收走,所以这个本子请带实习老师到了幼儿园后到大组长那个地方去拿。拿到记录本后,首先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到各个班核实是否都到了),巡视时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规范,可以给学生照些相,作为实习资料保存。走的时候要填写记录本,记录本上有具体要填写的内容。e.严格把好请假关,对于违纪学生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学生请假必须经过当天带实习教师签字、实习班级老师签字及幼儿园领导三方签字,请假方可生效。f.了解和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加强安全教育。g.带实习期间,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和专业特长到幼儿园班级听课,增加对幼儿教育工作的了解,从而丰富教学素材,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到各班门口看课表,选择性地去听课。h.根据实习内容,认真完成实习作业及总结。
4.4高职校外实训基地教师的工作职责
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师主要指校外的幼儿园的教师,学生实习直接面对的就是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园的教师就是他们的实践教师。因此,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我校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为此学校也把实习基地教师的工作职责纳入了我校实习教师团队的管理中来。
1)根据实习单位实习计划,结合实习生的特点,制定实习指导计划,并将计划交于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进行备案。
2)对实习学生的指导要多给予关心和支持,要以实际工作能力来指导学生。
3)负责实习学生的成绩的评定和考核
4)有效公正地评估反馈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