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3 09:50: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空间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小型建筑空间组成
对于小型建筑而言,其空间主要包括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私人空间,在住宅空间中,还包括家务活动空间等。其中,公用活动空间指的是居住成员进行自由活动的公共场所,如餐厅、居室等多功能空间。而交通空间即人们自由活动、交往的通道,如走廊、过道、门槛、入口。在住宅建筑中,私人空间即为主次卧室、储藏室;家务活动空间即为卫生间、厨房等。在小型建筑空间具体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空间性质、功能,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合理设计,满足人们需求。例如,在主卧室设计中,在我国住宅的规范标准中,主卧室面积应不小于9平方米,以此保证在设置睡床、其他家具后,卧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采光性。因此,在主卧室空间设计中,要以日照充足为主要选择。同时,厨房空间设计中,由于厨房是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将采光朝对食物的影响、通风性等因素考虑在设计中,保证居住的舒适性。
1.2小型建筑空间设计现状
在目前的小型建筑空间设计中,其必须要处理的问题是空间的局限性,如采取何种方式变狭小为灵动等。但是,现有的小型建筑空间设计重点多集中在增加面积的视觉效果方面,设计缺乏创新性。例如,在较为古典的小型建筑空间设计中,由于建筑占地面积小,为了吸引用户,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重点考虑增大视觉效果,在视觉上给人冲击。同时,随着房地行业的快速发展,小型建筑逐渐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型建筑设计、建设越来越多,这样,在空间设计中,设计模仿存在,设计缺乏创新性,空间功能单一。在此背景下,小型建筑空间创意设计成为必然,需要将新元素注入现代建筑中,寻找新的突破及视觉,充分考虑小型建筑自身特点,有机结合建筑各组成空间,融合周围环境,体现小型建筑空间的时代感,增加环境亮点。
2小型建筑空间的创意性设计策略
2.1满足用于心理需求,设计舒适空间
小型建筑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家居尺度、人体基本活动、心理满意度等。例如,在人体基本活动需求方面,地下室、阁楼、楼梯顶高等均需考虑人体高度,通常情况下,采取男子人体身高幅度上限1.75,并考虑20mm的自鞋子厚度,要求建筑最低空间应大于1.8m。而案板、吊柜、楼梯踏步、洗漱台等应按照较低人体空间尺度进设计,采用女子人体平均高度1.57m,另加20mm鞋子厚度,即1.6m。除了人体基本活动需求外,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追求,在满足国家规范标准的同时,还应满足用户心理需求,保障个人活动空间的舒适性、公共交往空间的舒适性等。例如,在个人活动空间中,要考虑人体心理的领域感、私密感。在人体活动中,其要求具有自己的领域、范围,不愿被注意、打扰。因此,应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尺度量化空间领域范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独立作业,则桌子高737mm、宽914mm、长1829mm是最强领域感。此外,在公用交往空间中,入口是联系两个空间的重要因素,是不同空间领域之间的转换。当一个人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后,其入口根据不同心理需求充当不同角色。根据这一特点,可在住宅建筑中设计缺口入口,将一定的遮蔽物设置在入口空间上方,缓和建筑内外对立关系,以表示对人的欢迎。
2.2丰富建筑功能,实现功能复合设计
功能复合指的是利用空间、时间交错,将建筑套内的各个功能空间合理、巧妙的组合,实现不同使用功能,不同时间的交错使用。在小型建筑空间设计中,功能复合是确保使用面积最大化、空间灵活使用、使用面积系数提高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二维平面复合和三维空间层次复合。其中,利用同一个平面,复合相关的功能房间,对不同时间不同需求进行满足即为二维平面复合,以此控制套型面积、缩减空间数量。例如,在小型居住建筑空间中,功能复合主要包括厨卫盥洗空间的复合、餐厨复合、起居室与卧室的复合、阳台与卧室的复合等。实现起居室与卧室复合、交通空间与厨房操作空间、玄关复合,从而使空间布局更为紧凑,节约空间。此外,三维空间层次上的功能复合主要包括在三维空间层次上复合功能房间和从三维的角度分层室内空间两种形式。例如,在三维空间层次上的复合功能房间设计中,可在同一房间内复合工作空间、起居空间、就寝空间等,采用上床下铺或双层床家具形式,规划两个房间的学习、起居空间。而在空间功能复合过程中,还应合理设计回路空间,缩短交通路线,提高空间利用率。如合理布置门洞位置,避免过多门洞在同一墙面出现。同时,当两个卧室共用一个阳台时,应在空间设计中确保阳台、卧室具有足够进深,从而增设门洞。此外,还可将厨卫阳台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以此使家务流线缩短,并在套内各功能空间没有多余洞口设置的基础上形成空间回路。
3结束语
根据我国房屋建筑的室内装修情况来看,在房屋建筑的室内装修过程中,应将所需要的材料、人工等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然而,就目前的资源配置现状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因此,产生了投资比率偏高、能源高消耗等诸多问题。一方面,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给室内设计带来很多不应有的难度,室内设计面对着已经成型的房型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室内建筑资源的配置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例如,室内装修的木材消耗量达到了总量的50%;传统室内外墙体的装修材料采用实心黏土砖等等,大面积的农村良田被征收,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同时使农村土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按照国家的标准,室内甲醛浓度不得高于0.08mg/m3,如果室内材料的质量差,将影响室内的环境,同时也浪费了资源的配置。例如产生甲醛等有毒气体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建筑室内装修质量,采用绿色设计,使建筑室内空间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当前和未来绿色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绿色建筑室内设计的内容
(一)节约能源消耗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要节约能源耗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用以供水和取暖,从而减少其他能源的耗量。因此,要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与房屋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采用特殊材料和施工工艺,使房屋建筑的门窗、屋顶等变成光伏组件,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二)结构空间绿色设计
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绿色建筑的室内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空间的有效利用,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自然通风,同时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避免绿色建设室内装修给环境带来污染。
(三)注重利用自然资源
在进行室内综合设计时,在房屋建筑的外部设置遮阳板,选用节能玻璃、安装双层落地窗帘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空调运行时的能源耗量,从而满足绿色建筑室内的照明、取暖等生活所需。由于空调制冷会污染环境,因此在空调设计中添加自然风功能,使能源消耗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使用绿色材料
合理利用资源下的绿色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在绿色材料上的使用是室内设计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建筑材料的成本较高、绿色建筑投入较大,因此,想要普遍推广使用绿色材料,必须增强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降低绿色建筑材料的技术成本,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三、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关对策
(一)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绿色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想要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就必须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使资源合理利用得到不断推广。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园区、生态优秀区和生态绿色城市,增强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对生态绿色建筑的相关问题给以高度重视,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二)完善资源有效利用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加强资源再生利用研究力度;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和政策,健全副产品和废物等物品的回收利用机制和绿色经济核算机制,使资源有效利用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将资源有效利用存在的问题,纳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中,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绿色建筑的认识问题,给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企业、个人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支持绿色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政策,对绿色材料带来的亏损税收问题给予相应的补贴等,使资源综合利用得到有力支持,如设立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研发基金、资源合理利用投资资金等,从而使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不断深入。
(四)充分利用经济关系
现代化建设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只是在绿色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上,还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持,共同参与到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行动中,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例如调整工业结构,减低污染排放量,注重机械维修和保养,采用新技术降低能源耗量,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四、结语
完善和健全居住空间健康标准已经迫在眉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也日趋加剧,健康问题将是21世纪的重要命题之一。居住空间中健康标准的构成应以标准化的考核来界定,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科学数据参照,还对居住空间组成因子要求的更加完善。1)人体健康的要求。健康是每位家庭成员关心的问题,而居住空间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因子,更是会激化人与居住空间之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大,人会自动的远离环境或改造成新的环境。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特殊人群要求会更加严格,例如:患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类人群对空气质量比一般人要求会更高。2)整体(社会)节能减排需求。居住空间由不同属性的客观物质构成,有些则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利用的角度使用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也能节约物质资源,减少和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社会在不断地向前进步,家庭中不利于健康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终将会被拆除丢弃,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建筑环境垃圾。若从设计开始就将观念与标准植入其中,就无形中节省了社会的物力、财力和资源。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的意识观念在不断地向前推动,对居住空间中的客观物体标准也会更加严格,提前做好健康标准界定,不仅在发展方向领先世界,同时也在资源上做到节约。保留那些暂且不开发物质资源为后代的需求留有余地。
2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通风量。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3)采光量。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3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2)自然元素的还原。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4期待行业标准的出现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综合楼,平面功能,立面设计
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对引领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发展。应在遵守各项规范、标准的前提下,秉承勤俭办交通的理念,勇于创新,更好的发展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的建设,为高速公路运输效率、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1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建筑功能
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三种。高速公路管理设施包括监控、收费、通信、供配电、照明和管理养护等设施。《公路管理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5年1月中监控管理分为:管理中心、管理分中心、管理所、收费站,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应设置管理中心,对全省高速公路进行管理和协调。省内区域或路段设置区域管理分中心或路段管理分中心,负责所辖区域或所辖路段高速公路管理。管理分中心下面设置管理所和管理站,管理所适用于管理路段,管理站适用于收费站、服务区、大型桥梁、隧道等。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是监控区域路段的部门,区域路段内管理所、收费站监控信息都将传至监控分中心,监控分中心综合楼就是将这一功能的所有房建功能用房集中于此。根据甲方给予的铜川至旬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表,计算出监控分中心综合楼规模和房间数量,将它们合理的布设在监控分中心综合楼中。在室外环境中布设必要的道路、广场、停车、活动、绿化等场地。
2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设计
2.1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总体设计
1)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选址。监控分中心是区域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位置随着高速公路线路走向,在进一步了解区域气候、水文、地质、人文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避开良田、沃土,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尽量选择荒地、劣地。可设在区域路段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如果兼有前一路段或后一路段的监控分中心作用,则设在相邻路段连接部分附近,方便联系。铜旬监控分中心一期占地约40亩。征地形状近似矩形。前临城市道路,两侧均为其他单位用地,后侧预留发展用地。2)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总平面布局。项目总平面布置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各功能部分分区设置,采用顺畅的交通系统相连接。由于场区入口临宽阔的城市道路,在此处设置茂密的树林绿化带,种植净化空气的乔木、灌木、花卉,阻隔道路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对场区的影响,保证了场区静谧的办公、生活环境。整个场区总平面布置采取中轴线近似对称布局。从场区入口大门开始就遵从整体中轴对称的布局理念,门房、入口广场停车区呈对称布置。越过入口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中央景观大道,景观大道采用造型拼花铺装,两侧采用阵列的方式种植四季常青的景观树木。再往外侧是对称布置的两排步行樱花大道,陈设座椅,供员工休憩、娱乐的同时美化场区环境。监控分中心综合楼位于场区中轴线后方,尽量争取好的南北朝向。左侧为场区的下风向,此处设置对场区环境有污染的设施配套房、储油罐和垃圾收集点等。右侧为员工的运动场地,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健身场地。整个场区的建筑功能分别布置在场区的中后方,左方和右方,呈围合型广场。在综合楼和设施配套房,综合楼和运动场地中间各设置了一段一年常青、四季有花的生态绿化带,其中种植的花草树木分别按照各个季节开花时间来种植,保证场区每个季节都有鲜花,用道路和绿化带间隔组成,采用四个同心圆环带,既解决了各功能区相互联系的问题又构筑了良好的空间秩序,创造出丰富的室外空间环境。铜旬监控分中心总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2.2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综合楼设计
1)综合楼平面功能。监控分中心综合楼与一般综合楼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靠容积率控制建筑面积,主要是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确定的情况下计算所需房间数量来确定建筑规模。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房间数量由机构设置确定,宿舍间数由人员编制确定,公共服务用房按每层功能确定。监控分中心综合楼共8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1层,2层在门厅处通高,形成通透、明亮的的室内、外过渡空间。1层设档案室、查询室、接待室、办公室;2层设小型会议室、办公室;3层设小型会议室、中型会议室、办公室;4层设小型会议室、办公室;1层~4层每层均设开水间、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5层~7层为宿舍区,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满足人员住宿要求,住宿层每层均设洗衣间、晾衣间、开水间等服务设施;8层为分中心监控室、多功能厅、电源室、通信机房、更衣间、器材室等功能房间。综合楼平面图如图2所示。分中心监控室多功能厅a)1层平面图(办公)b)5层平面图(宿舍)c)8层平面图图2综合楼平面图2)综合楼造型与立面设计。在建筑体块组合设计时经历了几个演化与提升阶段,先将建筑规模根据所需功能计算好,形成一个方块建筑模型,然后凸出中间一部分开间的体块,在屋顶做一个拔高,经过多次变换演绎,认为凸出十个开间的造型比例协调、造型美观。8层综合楼要显出高大的感觉,采用了竖向划分,在中部凸出部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凸出墙面的八根构造柱,拔高至屋顶,加强了竖向感,丰富了体块变化。顶层为分中心监控室和多功能厅,考虑到层高和下部7层相差比较大,采用了与房间层高比例相协调的竖向条形窗。建筑体块组合演化过程如图3所示。综合楼立面采用简洁,美观的现代对称构图方式,外立面采用色泽淡雅并有轻微凹凸质感的石材与玻璃相结合,强有力地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美。突破传统体型塑造的设计手法,强调整体设计理念,通过体块变化和墙面的肌理与虚实变化赋予其独特的表情,既有城市界面的延续,又是视觉的焦点,加上中间竖向壁柱产生的光影的微妙变化,使之以高度和体量为标志性,体现出其特有的气质。图3建筑体块组合演化过程综合楼效果图如图4所示。图4综合楼效果图2.3监控分中心配套设施设计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配套设施建筑风格、色彩同综合楼协调统一,造型简单,满足基本功能。1)设施配套房。设施配套房共1层,采用框架结构,房间功能包括锅炉房、水处理循环泵间、锅炉控制室、值班室、发电机房、配电室、储油间、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员工餐厅、厨房等。2)小车库、门房。小车库、门房均为1层砖混结构,小车库可停4辆小型车。门房设值班室和休息室、卫生间。
3结语
铜旬监控分中心在整条高速公路房建工程中属于规模比较大的建筑,但是因为秉承勤俭办交通的理念,并没有浮夸和多余的装饰,只是运用传统设计适应功能需要的简洁设计概念,让建筑更加贴合实际使用。在以后的设计中还应结合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关心高速公路监控管理技术的更新、高速公路人事管理体系的更新、人文关怀等内容,设计更加符合业主需求,实现建筑为使用者服务的主要功能。
作者:杨荣荣 单位: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建标[2011]124号,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Z].
[3]JTG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S].
关键词: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施工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可用城市土地越来越少,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本不多的人均土地变得更少。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人均土地减少,市政部门一方面扩大城市面积,将原有近郊开发,提高城市土地面积。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老城区改造,通过高层建筑的建设将土地使用率提高。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冲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桩型。高层建筑物,因其对地基和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竖向下沉及水平位移)的要求较高,大直径、深长或嵌岩灌注桩往往成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主选方案。
一、我国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应用现状分析
在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的桩基础中,冲孔灌注桩以其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冲(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成孔中,为避免塌孔必须采用泥浆护壁,但由于泥浆护壁所形成的泥皮影响了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同时由于施工工艺上的原因,孔底沉渣不易清除,也影响了桩端阻力的发挥。因此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在冲孔灌注桩上采用后压浆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减轻或消除桩侧泥浆护壁和孔底沉渣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高单桩承载力。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可穿越所有土层,但成孔时要采用泥浆护壁会影响桩的承载力,桩底沉渣也不易清除,如果桩端要进入风化岩层则造价较高。如果将桩端持力层选择在砾卵石层上,同时采用后压浆技术,则可大大缩短桩的长度,通过注浆可消除或挤密桩侧泥皮和桩底沉渣并提高砾卵石层的桩端承载力,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工程造价。
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基础设计
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的设计前,要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和可选的基础形式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并对工程要求进行设计。
(一)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基础设计
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时,要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地质进行勘探,确定建筑物地质情况。然后确定桩基的选用,对于建筑物所受荷载大、变形控制严格以及工程拟建地地质较差的情况,要通过多种灌注桩的复合使用来达到建筑目的。通过分析和调查确认冲孔灌注桩位置与根数,然后对其进行有效计算。首先对桩长进行确定,然后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标准公式Quk=Qsk+Qpk=u∑qsikli+qpkAp(d<800mm),(d≥800mm)计算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另外还要多注意对各分项系数进行考虑。随着活载变异系数的增大,桩侧阻、端阻和承台底土反力分项系数均减少,恒载分项系数也相应减小,而活载分项系数则随之增大。随着承台底土摩擦角或粘滞力的变异性增大,桩侧阻、端阻、恒载效应、活载效应的分项系数均随之减少,承台底土反力分项系数相应增加。
在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完成后为确保桩基质量万无一失,需从总数桩中按1%的比例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抽选工程桩作为试验桩,待试桩静载检测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桩基。
(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中关于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对造孔进行质量控制。造孔质量包括:孔位偏差、桩孔垂直度偏差、孔径偏差及孔深与孔底沉渣厚度问题等。根据相关规范中的允许值对设计要求进行规定,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控制。对于冲孔灌注桩质量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清孔质量,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为此,在清孔过程中应不间断地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并保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1.25,含砂率≤8%,粘度≤28s。这些数据及要求在进行灌注桩设计的时候都要考虑进去,以此来确定孔深等数据。另外对于混凝土拌制质量在设计时也应考虑进去,由于灌注混凝土工艺的特殊性,其对混凝土的性质及拌制质量有如下一些特定要求:①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②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22cm,并有一定的流动保持率,坍落度降至15cm的时间不宜小于1h,扩散度宜为34~38cm;③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满足整个灌注过程(从搅拌第1斗混凝土开始至灌完最后1斗混凝土并拔出导管为止),一般为3~4h,如运输距离较远,一般宜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三)关于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灌注设计分析
由于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针对混凝土的灌注也应在事前进行优良的设计,根据有关规定的相关要求,设计出适宜工程的混凝土混合比例、灌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等,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良好的混合量,将灌注间歇时间控制在15min之内,最多不得超过30min,每根桩整个灌注过程应尽可能控制在4~6h以内完成,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将单根桩及所用混凝土进行计算,通过前期的设计规划及施工前的计算做好混凝土的混合工作。而且混凝土滞留空气的时间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混凝土应在1.5h内灌注完毕,夏季应在1.0h内灌完的要求,要结合灌注桩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混合,否则应掺加缓凝剂。混凝土应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规定的高度,以保证设计桩顶标高以下混凝土的质量。三、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试桩过程——设计效果的检验
一般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工程施工中,工程压浆管多用钢管制作,压浆管固定焊于钢筋笼上,上端止于距地表0.2-0.3m,以防移机或调换机具钻杆等情况下被损坏,桩端压浆管低于桩端50mm,并用特制的桩侧压浆阀和桩端压浆阀与压浆管相连。为防堵管,可以将把桩端压浆管改为大口径主桩端压浆管和小口径次桩端压浆管,以防堵管影响压浆质量。为保证注浆通道的通畅,检查注浆管是否连通,并将泥渣及泥皮的细粒推至,注浆前必须进行压水试验。同时记录压水试验的稳定压力,其稳定的注水压力可作为注浆施工的初始注浆压力。压水压力以压通为准,个别不通畅的注浆管,压水压力采用10MPa,多次反复进行直到压通,以保证注浆的顺利进行,确保注浆质量。成桩1周后进行注浆,每根桩注浆时间为1—2小时。压力注浆以压水试验的稳定压力1.5MPa为初始注浆压力,以终压浆压力大于2.5MPa和注浆量为1000kg水泥量作为施工的控制指标。对个别桩注浆压力低于2.5MPa,灌入量较大的桩,当地面未出现冒浆时,可适当提高水泥的灌入量,一般控制在2000kg左右;对注浆压力高于7MPa,可灌性差的桩,现场采用浓浆、慢速灌注及注注停停间歇注浆的办法,其终止时间以注浆压力控制,最大注浆压力不高于10MPa,且水泥量不少于800kg。每根桩注浆完毕,立即将注浆管拧上堵头,以防回浆,影响注浆效果。最终通过检测来测试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时候达到工程要求。
结论
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是整个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点,其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拟建地的地质情况与建筑施工地区的气候特点,将灌注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进去,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中华.实用桩基工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2]张海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及实施[J].建筑科技,2006,11.
[3]赵旭.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设计纲要[J].建筑工程,2004,11.
居住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其致力于解决小空间中居住的舒适度与便捷性。虽然空间不大,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全,如照明、采光、材料、构造、施工绘图、通风、设计要素、空间界面处理、人体工程学等。课堂内容较繁杂,增加了学生的接受难度,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往往很浅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题选择多是一些概念性空间设计,没有添加任何实际施工中常需要处理的问题约束,学生经常为了设计而设计,背离了设计的真正意图。设计本该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解决实际项目中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进行切入的一系列活动。没有实践基础的调研是没有办法找到设计的核心存在问题,也就没有办法做出好的设计。创意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一定是大多数人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试着去解决的最后成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居住空间设计。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可能连基础的居住空间设计知识都不了解,既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教学,也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二、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促进交互式教学
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被动式的“以教定学”的模式,缺乏交互性。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促进交互式教学,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以学定教”的主动教学模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平台,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解决实际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消化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引入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课题,需要教师对选题、选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本土项目为宜。除了引入实际项目为设计课题以外,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交互,师生与项目交互,学校企业的交互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只有真正协调好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使得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就业。
三、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法
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思考和设计,利用广州地理环境的优势,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提出以“实例驱动教学”作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设计进行中不单单考虑理论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实际项目案例引进课堂,让学生与市场需求直接接触,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需要的作品。课程摒弃传统模式中一味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而是把学生带到企业项目实地。“实例驱动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课堂——工地——课题”每一次循环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和能力都逐渐提高,从“基础理论知识——初级实践能力——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的设计作品方案”的递进式课程安排中,将课堂到现场、理论与实践紧密相扣,从浅至深、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应用、创新能力,完成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的设计思维,经过“实例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训练后,有能力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脱离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上升为对口设计师培养。
四、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校企合作完善
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与开展校企之间的发展合作,通过课堂专业教师的教授与企业中优秀设计人才的进一步现场指导,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新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手段,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把学与工完美结合,通过课堂与工地学习、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一系列过程了解熟悉,对材料工艺、设计步骤等实践能力逐渐增强,脱离不实际的空洞理论教育。想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提高其专业素质,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居住空间的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操性极强的课程,走出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双赢的策略。
五、结语
一、基于开放性实训中心下的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探究
1.重视实训教学,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学中做;结合开放性实训中心将教学内容细分为“学”与“做”两部分,做到“有学有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在“学中做”,“做”中体验和深化理解理论内容,并通过课程任务的形式再次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讲解居住空间设计尺寸和尺度概念时,采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任务同步进行的手段;在课程前中期,在结合理论知识和相关数据进行概念讲解的情况下,创设课程案例实操训练情境,通过设置不同尺寸、尺度空间的分隔组合,让学生从实践角度感受空间的尺寸和尺度的理论知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达到“做”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目的。课程后期在总结授课内容的同时课程的课后实训内容,即利用课程所学居住空间设计尺寸和尺度知识进行居住空间户型平面图布置设计,进而深化教学效果和知识深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做好课程衔接,在下次授课前集中检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错和讲解点评。2.强调实训教学,在实现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同时,突出实践实操对理论知识深化和理解的作用,做到理论学习的再次认知,突出“做中学”。实训教学要注重在“做中学”,学生要重视在完整的项目训练过程中掌握实现艺术创意的技术手段,材料性能和运用设备、工具的能力,提高艺术创新能力、艺术表现与鉴赏能力,增强原创意识、环保意识和就业意识。依靠实训中心的仪器设备和环境进行校企联合,促进实战能力培养,将社会研发项目放入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项目研发的各个环节,贯通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强化能力、服务地方、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将社会实际项目作为课程的最终任务选题,与企业和单位同步设计和制作,以任务制带动教学,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与企业设计师及相关人员紧密联系,学生可以亲临项目现场和校企合作的基地,从而进行实际观摩和测量感受,同时将自身作品与企业作品进行阶段性对比,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学生还应深入项目施工与制作阶段,从中学习常规课程之外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拓展学习。3.突出教师的辅导性作用,强调引导式学习。基于开放性实训中心框架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讲授课程内容的主体,更强调在教学环节中的辅和引导性作用。不仅进行实际经验性的引导,同时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程前段主要通过对知识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多种授课方式及形式的配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内容的同时热爱课程,热爱知识,起到知识的普及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的作用。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和查阅大量优秀案例、作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认知水平,真正起到引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二、探索中的几点思考和反思
1.注重知识讲授的趣味性、避免授课形式的枯燥与内容的乏味,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建积极的授课环境。如,在居住空间设计概念课程讲解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引入视频教学环节,并在视频观看之前预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探索和发现自主在过程中寻找答案。观看后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加强教学效果。2.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身特点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并在理论学习和实操制作的关键节点上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热情。3.专业知识灌输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大学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学习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作者:李吉 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进行工程施工之时:首先要仔细了解施工图掌握设计的全部意图,紧紧把握空调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全面对整个工程实行工程管理,从源头上加强暖通空调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而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能常年正常运行。由此可见,暖通工程施工前的系统设计是所有工序的基础,做好前期工作对整个过程尤其重要。
一、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1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是暖通空调设计的根本目的,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暖通空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满足设计方案符合人们需求的时候,首要要确认其是否满足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变化是影响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暖通空调供热、供冷的时候要将其考虑进去,比如:水源热泵这类发热或者制冷部件的设计,就必须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城市地下水的使用情况等;对于一些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建筑物,全年工况分析要在设计方案上体现出来,方便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复杂环境下暖通空调对温湿度的要求;在一些有限制的情况下,实际需要并不能被标准的暖通空调设备所满足,这是应该考虑环境因素选用符合参数设置的设备,以保证暖通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计方案的适应性
人们一般是在全年最热或者最冷的季节才会使用暖通空调,所以为了适应一年四季环境的变化,在暖通空调的设计中,必须使暖通空调系统具备优秀的可调节性。暖通空调的可调节性应该建立在操作简单、调节方便的基础上,以便使每个用户都能轻松地对其进行调节。除此之外,为了便于住户的使用,应尽量提高设计方案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达到大幅度减少操作和管理暖通空调系统所花费的资金,提高暖通空调系统使用的经济性,减轻建筑物用户的经济负担。一般来说,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形态比较大的设备和组成部件使用自动化的效果和效益会比较明显,所以推荐使用,而比较小型的设备则需要根据其与其他设备的关联程度以及其重要性来考虑是否有使用自动化的需要。
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经济环保的问题
1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在暖通空调的设计时,应该对同一个项目设计多套方案,以便从多套不同的设计方案选出对合适的一个,对优化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工程的经济性很有帮助。在设计方案经济性的比较前要保证每个设计方案的使用需要、设计要求、设备等级、美观程度都是一致的,这样不同设计方案经济性的比较才有可比性。在确定使用方案后就可以进行工程成本的确定, 工程成本的内容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有设计方案列出的工程施工费用、材料设备费用、使用管理费、设备修理费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费用等,而间接成本则包含环境的变化使暖通空调在制冷或供热时需要多花费的能源开支。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在设备的选用上需要对设备的售价、使用寿命以及运行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而且最好亲自测试每种设备的参数,而不是完全相信商家列出的参数。
2设计方案的环保性
随着近年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就越来越重视了,尽可能做到绿色环保,而暖通空调是一个能耗大户,所以我们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必须注重其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的效果。目前,燃煤锅炉的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气体污染源,因此我们在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暖通空调的环保改造。 要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达到绿色环保,就要从在工程设计时选择拥有绿色环保意识和经验的设计师、选择合符国家规定绿色环保标准的设备和组成部件、在设计方案中要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等,要保证室内的气体经过暖通空调的通风系统排出时受到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以提高暖通空调设计对环境的保护性能。除此之外,为了达到更好的节能环保效果,我们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可以为系统设计合适的新型绿色能源,在绿色能源的选择时要确保能源获取渠道广阔、高能低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较小。目前,太阳能已经被广泛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提供上,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随处可得以及零污染等优点,是现时新型绿色能源的优秀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水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可供暖通空调系统使用,在绿色能源的选取时,应该结合能源的供能能力、获取方式和容易度、相关设备和能源运输的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选取最为合适的一种进行使用。
三、暖通空调设计方案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过往的暖通空调设计中都把目光关注在设计方案的使用和花费上,而往往疏忽了其安全性,导致由于暖通空调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其安全性提起足够的重视。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安全性需要包括防火性能、用户生命财产安全、重要设施安全、危险品安全等,在设计上处理这些安全问题时,应该同时从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用和研制、技术的选用以及施工的规范上入手。根据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同时,需要达到的安全性也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建筑物内预计会用作燃气锅炉房时,就必须为暖通空调系统设置上有效的通风系统和敏锐的火灾报警系统,以确保室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能否取得成功,决定权在设计人员身上,设计理念、设计技术以及整体素质这些决定了设计方案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设计人员设计水平的提高,暖通设计人员应该不间断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参加教育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设计知识和技术,更应该注意作为设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对于环保理念和设计技术进行培养,促使设计人员成为满足各项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通过上面的简单讲述,不难发现在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的时候,需要考虑其实用性、经济环保性以及安全性,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这些的设计方案也不能说已经完美无缺了,设计方案的根本就是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给施工单位节省了多少工程成本、使用方增加了多少效益。设计人员要从用户的基本需求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汝良.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比较的一些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