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3 09:51: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第1篇

(一)过于集权、门槛过高的金融支持体制一是金融体系主导权过度向大型机构倾斜。建国以来的相当长时期,我国企业的性质多为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这样的经济主体需要的是由国家绝对控制的银行来提供融资支持。这样的融资体系影响深远,时至今日,银行仍然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这显然不是成熟金融市场的表现。银行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也能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3]必须明确的是,银行并不是非盈利组织,而是需要自负盈亏的企业。而产业发展的主体,也是企业。因此,不能指望银行放弃自己的盈利方式而完全转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前的金融体系主导权仍牢牢掌握在国有银行等国家机构的手中,即使在证券市场出现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等融资新渠道,但这些“副板”的作用远远不及主板。二是存在资本使用者歧视。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为活跃的创新主体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一般属于初级发展阶段,亟需大量资金但往往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目前已经存在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联合组成的创业投资基金,旨在为新兴企业在初创期和扩张期提供金融支持。虽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间接金融仍然是主导性融资体制。间接金融占据主导地位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使然,这也导致了我国金融信贷存在着国资偏好和规模偏好。金融支持国资偏好使得大量信贷资金流向国企或者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同时也会流向规模较大的企业。这样的选择虽然是金融机构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为了克服融资风险的理性选择,但却造成了金融环境的人为歧视。众多存在资金饥渴的战略性新兴企业难以进一步发展,规模受限的企业仍难以获得发展资金;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或者大企业则容易获得资金,但其资金利用率一般较低,甚至部分出现二次放贷现象。这种间接金融体制引致资本使用者歧视,进而造成资金流向上的“马太效应”,不仅难以发挥资金的外部溢出效应,更造成大量战略性新兴企业求贷无门。三是信用评估建设滞后。我国银行等融资机构更倾向于以土地或房产为抵押物,因而企业以无形资产获取资金的可能性一般较低。即使企业掌握的无形资产能够获得认可成为抵押物,其昂贵的担保成本和复杂的抵押程序也成为限制企业大规模融资的障碍。信用担保技术和理念的落后使得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迟迟不能得以体现,这造成战略性新兴企业“以己之短,搏人之长”,难以获得可靠稳定的金融支持。

(二)过度干预及资源整合不利的科技支持体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发展多为战略上的宏观考虑,而微观和战术层面考虑过少。且科技管理存在过重的行政干预色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层面虽然是国家层面,但产业链及生态圈的二次划分却由各地方政府决定。由于缺乏沟通以及存在利益纷争,地方政府选择进行人才引进和技术支持的产业门类出现重复,这导致科技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浪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组织架构仍沿用传统工业的科技体系布局,行政色彩过于浓重导致出现科技倒挂现象。[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支持绝大多数还来自于政府控制的研究院所,企业掌握的民间智库和研究团队稀少且能力薄弱。这样的组织架构固然能将一些尖端技术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对于民资新兴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科技成果难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企业的具体要求,有时必须进行二次研发,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更浪费资源。除此之外,多头共管、层级冗杂的组织架构导致科技组织内部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技术研发和流转成为政府控制力下的权利。科技立项、批准及资源调配的整个技术研发链条都受制于复杂低效的体制限制。科技人才的缺失也是科技体制落后带来的又一大弊端。科学技术的演进离不开人,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创造力的科技研发人员。当下的科技体制缺乏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全周期培养,过分重视末端培养,而没有将培养链向前延伸,导致尖端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始终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一)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建立顺应周期的分层次、结构性税收体系。对推动指定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和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行为进行减免税收的优惠,以此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鼓励更多在针对性领域活跃的企业进行深入开拓;对于传统能源集约型、资源集约型和不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企业开征更高的环境税和资源税,以此逼迫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将市场更多让与新兴企业;进一步分层次地推广“营改增”,以满足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对于处于不同周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根据其发展特点对财税优惠政策进行微观调整,以适应其演化需求。二是对购置无形资产和更新固定资产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目前,对于企业为了快速掌握技术优势而购置的专利、版权和技术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尚缺乏相应的财政补贴。所以应当建立无形资产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给予能够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产业环境具有改观作用的技术等无形资产专款专用、一款多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新固定资产,应鼓励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并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其更新固定资产。[5]三是均衡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市场尚未形成、原始积累尚未完成的初期至关重要,能够盘活企业的资金流,并为新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和及时修正提供便利。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购本土研发生产的、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新兴产品,出台强制性的政府采购保护性清单,突破过往仅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进行政府采购的限制,利用政府掌握的工程建设项目充分向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一代通信产业倾斜,利用民生项目向生物医药产业倾斜,利用公务用车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

(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外机构对企业进行贷款审查主要通过5C评估机制,即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抵押(Collateral)、资本(Capital)、状况(Condition)。这比我国仅基于企业实体资本规模确定借贷规模更为科学。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多于实体资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拓展融资渠道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战略性新兴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只能以预期现金流为担保,所以对于资金供应方来说风险相对较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借助政府主导的政策投资银行的金融协助,建立类似日本“信用补充制度”的协同担保体系,整合政府、信用保险公司、信贷协会等方面的力量以分化风险。同时,除了直接与政策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外,应加强知识产权流转管理机制及其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市场化操作,以利资金良性循环使用。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先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高风险性导致融资市场接受度较低,而政府先导基金作为政府设立的按照市场化运行的非盈利基金,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小企业投资促进计划(SBIC),经过严格筛选挑出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占据能力的企业进行种子期和成长期的扶助,相继培养出Intel和苹果等著名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牵头,以国家政策性银行为纽带推进政府先导基金发展。政府先导基金不是直接在市场运行的基金,并不直接作用于具体项目,而是创投基金的投资基金,主要功能是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政府先导基金应注意对金融市场的培育,杜绝过度的行政干预和寻租行为,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基金退出机制。三是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活化金融市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金融环境最能适应以民资中小企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当进一步开放垄断领域,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降低民资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引导民间资本专注稳定投资,减少短期行为,树立长期投资的思想。

(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是整合资源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需求。中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绝对主体,而最迫切需要科技体制支持的也正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更细化的政策支持。对于有能力自主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应做好相关辅支持,例如开放国家级实验室和相关基础性研究资源;对于尚无能力完成自主研发的企业,政府应当担任科技研发项目牵头人,整合包括政府、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各企业在内的诸方资源,以项目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提供全程科技支持。二是革新自主创新机制。包括两个维度,即内在革新与外在吸纳。具体来说,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机制、技术逆向突破及再创新机制、国际分工合作机制、集成创新机制和联合攻关机制。政府应当引导建立一种主体以民资企业为核心,机构以研发机构为关键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民资、外资等诸方面的作用,根本上增加科技实力。三是加大高等院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学科的设置,重点培养交叉学科的关键人才,在具备条件的院校、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验室。同时将培养链向前延伸,建立起中学、大学到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培育,着重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科技型人才,避免人才二次塑造。四是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相关保护性法律法规,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重点维护;将对科技成果的保护放在未来一段时间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位置上。同时,支撑起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在设备引进、人才吸纳、专利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论与展望

第2篇

一、发展目标

上海是我国“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微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出口)、生物产业与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也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还是全国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着眼于上海的科技优势和国资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优势,笔者认为上海国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是:国资要成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领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设计的组织者、高端生产的提供者、专利与标准联盟的制定和实施者,争做全球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实现由制造到服务的升级与转型。上海国资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高制造业整体能级,以大飞机产业为支撑,带动上海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低碳产业及新能源产业为支撑,提升上海国资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到2015年,地方国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5%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上海注册、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大企业集团。

二、战略定位

上海国资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加强系统规划和配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系统,不是单项技术、单个产品或某个环节的突破就能发展起来的。比如,发展插电式电动汽车,必须解决方便充电问题才能推广使用,同时要解决汽车技术、电池技术和电池材料技术配套发展等。要跨部门和跨领域做好规划和配套发展,提前做好部署。第二,要避免重复低端制造的老路。上海发展新兴产业大部分靠引进技术,不掌握核心技术,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脱离,论文多,发明专利少,转化能力较弱。要加强技术开发和掌握核心技术,防止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低端制造老路。第三,要注意成本效益。在发展新兴产业时,有些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和准确资源评估,刚上马就被叫停;有些项目没有经过示范工程就上马;还有些项目存在不惜成本的做法。注重成本效益不仅要考虑财务和经济的成本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成本效益的平衡、全寿命期的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特别是发展新能源项目,不能为获得一种新能源而消耗更多的传统资源和环境容量。第四,要防止新兴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是技术发展路线的不确定性。新兴技术在起步阶段存在创新活跃和技术不成熟,一项投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二是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通常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的需求规模小,商业模式不确定,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配套条件不成熟,市场成长慢,经济性不一定好。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作为后危机时代代表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角色,上海国资又是上海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力军,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上海是泛长三角高端产业的聚集地,上海国资集中了中国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足够新。同时,上海拥有庞大的本地市场容量,上海国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只局限于少数几个领域。上海在中国率先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型经济要以服务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以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为特征,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为手段,以法治和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主要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从新兴产业制造向新兴产业“智造”转变,从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向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主转变。高技术服务业是指以网络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兴服务业。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宜局限于装备制造业领域,而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不宜过于强调技术高端,而要技术与应用并重;不宜只依赖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而要企业自主创新与全球集成创新相结合;不宜过于强调发展整个产业链,而要聚焦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不宜囿于国有资本垄断,而要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4日

自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以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较大的投资风险,使得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为了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尤其注重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必要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基于新兴技术,科技含量高,出现时间短且发展速度快,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具有较大溢出作用,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最终会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业态形式。从国际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主要包括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纳米技术产业等。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战略性、外部性、风险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加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

1、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我国经济科技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2、外部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占领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主体个体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存在差异,即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会外溢给社会,使其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其自主创新的高投入得不到合理补偿,会直接导致市场供应的不足。

3、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很多技术不够成熟,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此外,新技术、新产品是否最终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还要受到用户的转换成本、消费者消费习惯、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和企业营销策略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使得必须由政府出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

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可概括为: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两大类:

(一)财政支出政策。运用财政支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各国政府扶持政策的一致选择。可供选择的支出政策手段包括:

1、一般预算支出政策。一般预算直接投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发挥的作用是,要有效地引导和整合技术、投融资体制,利用竞争驱动使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成本下降,同时使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风险最小,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2、国债政策。国债投入一般重点投向基础性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理应在国债资金中占一定的份额。

3、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是国际上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其特点是较为灵活,补贴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下游的或终端的消费者。财政补贴一般分为投资补贴、产出补贴和消费补贴。

4、政府采购政策。由于对社会经济有着其他采购主体不可替代的影响,政府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经济调控和产业促进的重要手段。在政府采购中通过优先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利于生产者大量生产以降低成本,从而激励战略新兴产业开拓市场。

(二)税收政策。税收作为政府达到产业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税种的设置、课税范围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定、税率设定、税收豁免、加速折旧、费用扣除、税收抵免等手段,对不同产业设置差别税负,改变其经济活动的成本或收益,从而达到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目前,我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在形式上以税收优惠为主,政策范围涉及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关税等多个税种,形式包括税收减免、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加计扣除等,涉及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产业等方面。

三、现有政策的不足

近年来,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措施,这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支出方面

1、政策体系有待统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知识产权、价格、投融资、人才、进出口等政策较零散,特别是财政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面,还不健全,缺乏统一规划。

2、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从国家到地方财政支出在逐年增加,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如我国节能政策深入推进,对节能技术进步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而目前国家对节能科研的支出相对不足。2007年科技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49%,远低于同期日本的3.39%、美国的2.62%、德国的2.53%等发达国家水平。另外,2004年中国基础研究支出比重为6%,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1/4到1/3。在过去的10年中,这个比例保持在5%~6%,考虑到中国GDP总额为美国的1/6,研发强度为美国的1/2、基础研发支出比重为美国的1/3,中国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就只有美国的3%。

3、支出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机制中,仍以传统的支出及资助方式为主,资金分散,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或资金,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支出机制。同时,对一些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应适时取消。

4、绩效管理有待强化。现行财政支出中存在着“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等效率不高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绩效预算与考核制度,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税收政策方面

1、政策制定缺乏系统性。我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大多都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并会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政策的调整而进行调整,弱化了法律效力,也缺乏应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在执行中面临诸多问题。在制定政策时,仅仅是针对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分散零星,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对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自主创新等重点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

2、政策手段单一,缺少针对性。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大多数为直接优惠,而间接优惠较少,所得税优惠较多而流转环节的优惠少,政策效果不明显,且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缺乏对投资和退出环节的优惠,大多数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的收入给予优惠,使得真正获得优惠的一般是已经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或单位,而正在进行研发活动的中小企业及研发失败产生亏损的并没有获得税收上的政策扶持,出现政策调控的缺位。且现行政策基本上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制定的,没有专门、系统的制定政策,这就存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性不强、扶持力度不到位的弊端。

3、政策执行上效力不高。一方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征后返、先征后退等税收政策办理环节多,手续繁琐,时间滞后,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从而造成税收政策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对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评估机制,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的实施状况和产生的效果缺乏系统的跟踪管理、评估及考核,从而产生政策滥用、难以执行等现象,限制了政策功能的发挥。

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完善措施

(一)优化财政支出政策

1、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范围。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各地财政部门应在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本地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范围,有选择地对其中的重中之重的产业,优先扶持发展。尤其针对存在的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内资大企业集团、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缺少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财政支出政策应重点支持解决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2、加大财政的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科研投入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十二五”时期,政府应大幅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的投入,确保资金投入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同时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和使用。财政补贴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起到引导作用,使企业意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性。为此,首先财政资金应该优先投向产业的关键领域,优先支持关键技术的发展。其次,政府应该灵活支配财政资金,在对产业提供普遍资金扶持的同时,将财政补贴资金和企业的科研成果挂钩。另外,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获得的财政资金的监督,规定政府拨付的科研资金不得用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用在技术开发方面,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约束方案。

(二)完善税收政策

1、健全税收政策法律体系。完善的税收政策法律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迅速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和激励作用。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针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并将适用于各个产业的税收政策单独在一个文件中列明,增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其次,提升产业政策的立法层次,增强政策的权威性、稳定性。可将相关文件以产业政策实施条例的形式出台,从目标、受益对象、政策支持方式等方面规范产业政策;最后,建立产业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税收政策扶持的范围、发展阶段等制定可以适时调整的政策内容。

2、完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产业税收优惠是指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某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其给予的税收制度上的例外。当前,我国的税收优惠依然以区域优惠为主,在极大地促进了重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方贫富差距,不能体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应逐步缩小区域性的税收优惠,加大产业性政策的范围和力度,针对产业链上的重点项目的关键环节制定优惠政策,实现由区域主导向产业主导、项目主导的转变。

3、加强部门协调,提高政策执行效力。为了保证税收政策切实、有效地执行,必须综合考虑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及调整,使各项政策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在科学制定政策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目录和认定标准,简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操作手续,方便适用,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同时,要建立税收政策实施情况和应用效果的跟踪管理、评估分析及目标考核机制,为政策调整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9.

[2]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

[3]徐仲民.创新财政支出政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12.

第4篇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宗旨是储备一批战略工程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一线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定位到为什么样的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长三角地区的光电材料类新兴产业密集,相关工程人才需求量大。由此,本地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当重视为光电功能材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储备。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大学生也常常会走冤枉路,偏离专业的轨道。为鼓励大学生就读光电功能材料专业,政府应当从顶层政策设计上着手统筹,如适当加大教育投入,以用于光电材料类的本科教学、提供相应工程实践和培训机会等。在大学教育层面,笔者认为可以兴趣带动大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与光电产业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工程类前沿课程的开设和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建立光电功能材料专业在本地区就业的优势。在避免照本宣科的同时,要让光电材料类专业的大学生从内心认可这个专业,愿意坚守本地区行业发展的前沿。

二、以行业标准为准绳,培养专门化工程人才

光电功能材料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现代大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高,这为培养光电功能材料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条件。结合行业发展特色和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培养一批具有行业认证资质的卓越工程师将为光电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光电材料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大学生开始,要以学科型社团活动、学科技能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技能竞赛等为主要载体,逐步渗透光电产业需求,为在校大学生奠定工程化专业素养的基础。到了高年级阶段,大量光电材料类专业知识充实课堂,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光电材料专业,了解光电材料的实际应用。在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鼓励大学生紧扣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需求,以行业为依托,考取光电材料工程师、技术员、材料研发师等光电材料类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相关技能许可,力争在毕业伊始就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培养出一批上手快、业务精的一线工程师,可以大大提升光电功能材料类企业的用人效率,降低成本。

三、以企业实践为补充,推进校企联合双轨制人才定制培养

战略性新兴产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为了给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与企业需要脱节。在光电功能材料行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推进校企联合双轨制教学与实践,将光电功能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融入校企协同培育的大平台,实现为企业培养光电材料类卓越工程师,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案之一。具体而言,在校企双轨制教学实践中,企业方应当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专业实践环节等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定期为本科生讲授光电材料类企业在产品研发、实际生产、工程运作等环节的知识,让大学生体会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高校应当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驻企业,参与光电功能材料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甚至顶岗实习。教师通过现场指导,让学生将书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检验企业工程师在校讲授的内容。校企双轨制工程实践教学能优化配置校企资源,体现双方的优势,有助于光电功能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当立足本地区新兴产业,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考证和行业认证,践行校企联合双轨制教学。这样才能为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上手快、业务精的卓越工程师,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光电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周鼎 王占勇 徐家跃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部署新世纪的工程教育行动———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行动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4-18.

第5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 融资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点扶持对象,该产业属于技术依赖型产业,具有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等特征。不过,就目前国内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该类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外部市场到内部管理都没有达到一定水平,资金实力较弱,发展规模偏小,目标市场还未成熟,拥有专利技术较少,研发人才短缺且流动性较大,产业化水平较低,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该类产业的发展。在众多问题中,最根本问题在于该类产业普遍资金实力较弱,因此,解决该类产业资金问题是重中之重。

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因此,该类企业具有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所面临的困难也有一定相似性,最大的相似点在于融资困难,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新兴产业类型的企业重视度不够,贷款程序复杂,条件较高,这些都导致该类企业融资困难,严重限制了该类企业的发展。因此,为准确衡量和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自身的融资实力,有效规避银行放贷风险,提高贷款资金的盈利能力,推动该类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应从该类企业本身研究衡量其融资能力的指标,并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来源

为准确、客观、系统地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能力,保证指标选取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依据原则有:量化原则、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代表性原则、相对量指标原则、动态与可持续性原则。

指标选取来源主要结合该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风险来选择确定,这些风险包括:

第一,技术风险。由于该类产业属于技术依赖型,而现阶段国内相关技术都还在起步阶段,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如技术研发周期较长、技术研发失败、研发机构的合作关系中断、先进技术的应用性较小、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该类企业的发展。

第二,市场风险。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市场需求还没有足够开发,或者说市场需求不够旺盛,盲目放贷给该类企业可能会导致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等后果。因此,该类企业的市场风险往往也比较大。

第三,财务风险。受市场环境影响,该类企业初期经营绩效往往不会太好,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经营收益情况,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盈利,现金流断裂会使企业未来发展陷入僵局。

第四,宏观政策风险。这些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财税政策、技术政策、行业扶持政策。一旦国家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该类产业扶持力度加大,那么就会引起该类产业水平整体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市场逐步扩大,而如果国家放弃扶持,那么其发展速度会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国家的相关政策在该类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通过分析研究该类企业存在风险,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本文构建技术指标、财务指标和宏观环境指标三个一级指标,并分设二级、三级指标来全面衡量评价该类企业的融资能力。

1.技术指标

(1)研发实力指标

①企业研发人员数量比值=研发人员总数/企业员工总数;

②企业研发人员结构比值=研发人员中各类学历人数/企业研发人员总数;

③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当年研发经费总额/企业当年各项经费总额;

④企业引进人才投入比重=(研发人才引入成本+研发人才培养成本)/ 人力资源总成本;

⑤企业研发合作投入比重=企业与外单位合作研发经费投入额/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总额。

(2)技术实力指标

①自有技术项目数量比值=企业自主研发专利技术数量/企业技术总数;

②引进技术项目数量比值=企业引进技术项目数量/企业技术总数;

③企业专利产出比率=企业在某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 / 该技术领域所有专利申请量的比例;

④企业科技论文产出比率=企业当年科技数量/行业当年科技总数;

⑤企业技术市场成交率=企业在技术市场中成交合同金额/企业当年科研经费总额;

⑥企业配套技术数量比值=企业配套技术数量/企业技术总数。

2.财务指标

(1)盈利能力指标

①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②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③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④成本费用利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2)营运能力指标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即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即日历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②存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次数,即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天数,即日历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即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④总资产周转率,包括总资产周转次数,即产品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总资产周转天数,即日历天数/总资产周转次数。

(3)发展能力

①营业收入增长率=(当年营收额-上年营收额)/上年营收额;

②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③总资产增长率=当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④营业利润增长率=当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⑤市场份额增长率=(当年市场份额-上年市场份额)/ 上年市场份额。

(4)财务抗风险能力

该类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从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来评价。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④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⑤无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无形资产

⑥税费占营运资金比率=企业缴纳税费总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⑦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3.宏观环境指标

(1)政策法律环境指标

①科技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当地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当地政府财政总支出;

②政府支撑政策条款数量是指政府在相关政策条例中所规定的对该类产业的支撑条款数量;

③企业科技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占比=政府科技投入资金/企业总研发经费;

④税收减免幅度=(某项新实施税率-旧实施税率)/旧实施税率;

⑤政府为该类企业提供担保数量是指当地政府为该类企业提供担保的企业总数;

⑥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数量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条款中保护该类产业知识产权的条款数量。

(2)市场环境指标

①目标市场人均收入水平主要反映目标市场是否有足够能力支持该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②目标市场恩格尔系数=目标市场食品支出总额/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③该类产业对GDP贡献率=行业产值/GDP总量

④市场潜在需求量主要反映该类产业是否有足够市场需求,该指标涉及到该类产业是否能长足发展;

⑤该行业销售额增长率=(当年行业总销售额-上年行业总销售额)/上年行业总销售额。

(3)技术环境指标

①行业研发经费投入比值=行业研发经费投入额/行业总投入额

②行业技术成果转化率=已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数量/行业技术成果总量

③行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消化吸收的技术数量/引进技术总量

④行业技术市场成交率=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研发经费支出

⑤技术人才流动率=年技术人才流动量/总人才数量

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年末总人口,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四、结论与不足

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明确了放贷标准,为有效评价其贷款安全性和盈利性打下坚实基础,初步保证银行贷款安全、可靠,同时,对于该类企业,可以使其结合自身实际经营发展情况从以上这些指标着手逐步培养自身的融资能力,提高未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不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是由于涉及行业有七项,而以上提出的指标只是针对共性提出的,对于行业特殊性方面,并未能完全体现,因此,还应在实际考察某项具体行业企业时,结合行业特点补充或者减少具体评价指标的项目。

参考文献:

[1]王佩,李芸. 企业融资能力与融资行为分析[J]. 经济师,2001(9)

[2]孙威武.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

[3]潘奇才,刘铁兵. 高技术企业综合水平的评价方法研究[J]. 科研管理,1996(1)

第6篇

摘 要:中国目前仅是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并不是汽车强国。为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借鉴汽车强国的成功经验,得出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汽车产业升级的概念、必要性、影响因素、模式和路径的回顾和研究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汽车产业;产业升级;创新发展

一、引言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研制、生产、销售都与民息息相关。工信部2014年全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但这并非说明我国已是汽车产业强国。中国汽车产业在市场竞争力、产业开放度、零部件竞争力及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与汽车强国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研究其问题背后所存在的原因就十分迫切。通过对产业升级理论的发展、影响产业升级的因素、其模式及路径的综述,能够较深入地了解汽车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研究如何促进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思路。

二、产业升级的概念

国外学者在较早的时候就在其研究中对产业升级的概念做出了阐述,但更多是从微观层面阐述产业升级,并将产业升级的本质界定为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如Porter(1990)认为应注意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当资本相较劳动和其他要素更充裕时,国家在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更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强调技术进步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Humphrey和Schmitz(2002)从产业升级方式的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把产业升级分为四种类型,即工艺、产品、功能和跨产业升级。

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开始较晚,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产业升级的内涵,如产值结构、组织结构和生产率等,关注较多的是高级化的演变趋势。如朱卫平、陈林(2011)指出,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2010)指出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其中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汽车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1.对汽车产业升级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国内部分学者根据对我国汽车产业现状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汽车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如何聪蕾(2012)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存在诸如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规模经济不显著、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林纾(2013)指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存在产能过剩、质量较差和对外资依赖性较强等问题。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才能改善产业生态,同时指出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须加强自主创新战略转型和政策扶持等方面。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汽车产业升级的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同时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吴友军(2004)就分析了这种观点,并为了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进行评价,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必要的。

程文,张建华(2010)指出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停留在价值链低端,成为国外汽车业巨头的“组装车间”,阻碍了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同时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于如何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黄鲁成,王亢抗(2012)提出新兴技术及技术密集程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性之一,用R&D人员比例、R&D投入强度和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描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的对策。

3.全球价值链角度下汽车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

为了指出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张向阳,朱有为(2005)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全球价值链角度下能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因素有很多,郭晨(2012)基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与升级的重要性,指出在主要有:国内外市场需求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技术水平、国内外制度政策和国际贸易因素。

杜鹏(2012)指出在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中,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势力,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纵向压榨,获得了大部分的分工和贸易利得。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战略以及相应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从低端价值链向高端价值链的攀升。

四、汽车产业升级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明确汽车产业升级的概念,总结汽车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式,并从本地化和全球化两个方面分析汽车产业的升级路径是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张来春(2009)通过对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地方产业升级内涵的探讨,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在当代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提出了促进上海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路。

针对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市场集中度偏低、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研发经费与人才不足等问题,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2010)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的嵌入型产业升级路径和以企业能力提高为基础的内生型产业升级路径,同时强调两种升级路径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发展才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刘宇(2012)基于微观、中观和宏观机理研究,分别提出汽车产业升级路径,从企业层面通过技术创新奠定汽车产业升级的基础;集群层面通过集群效应来打造汽车产业升级的平台;国家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汽车产业升级的环境。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产业升级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

[2]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Macmillan,1990.

[3] 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02

[4] 林纾.生态视角下的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第7篇

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只是因为细微而不被觉察,一旦累积到超过临界点,带来的就是一片惊叹。

眼下的安徽,这样的改变正在持续涌现:在淮南,煤电产业在下滑,大数据产业链正在形成;在铜陵,有色金属冶炼的比重在下降,铜基新材料产业在扩大;在太和县,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比重在减小,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在增强。这些市县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处在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期,正无限接近转型升级的临界点,即新兴产业规模在扩大,“对冲”传统产业增速下滑的能力持续增强。

从合肥都市圈到皖江城市带,从皖北振兴到皖南示范区,淮南、铜陵以及太和县的实践,就是找准落点,做好“加减乘除法”。他们也在用生动的实例证明,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分化越来越明显,谁能率先激发新动能,将产业提升到中高端,谁就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胜出。

城市竞争力如此,一个省域的竞争力同样如此。接下来,安徽闯新路的抓手和落点在哪里?安徽实现新旧动能成功转换的方法论又是什么?

“两翼齐飞”

“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强省作为安徽发展的主战略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十二五期间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安徽抓住制造业这一核心,提出十三五期间打造制造强省的发展战略,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向《决策》梳理了安徽十年来抓工业的主要脉络。

统计数据显示,安徽三次产业结构在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是16.7:43.3:40。经过10年演变,到2015年时为11.2:51.5:37.3。2010年时,第二产业首次超过50%;十二五时期,工业占比一直高于50%。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415.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342.3亿元,增长了8倍。这也标志着安徽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转身。

十二五以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发力,在某些领域与东部沿海省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乘势工业化的良好基础,2015年6月,安徽在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中,推出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大多是无中生有,大家起点都差不多,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安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对《决策》分析说。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安徽已经走在前列。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4月26日的视察中,他亲自试驾了江淮公司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此前,总理、马凯副总理的合肥之行,也都试乘试驾了江淮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安徽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过去五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阔步向前,领跑全国。

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合肥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全国第一;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在安徽另一汽车重镇芜湖,新能源汽车也在持续发力。

根据安徽省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制造业是经济升级的真正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是抗风浪的“压舱石”,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是抓住了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而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安徽与周边省份基本处在同一档次,即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产业价值链重塑的关键期。宋宏分析说:“这个时候的安徽必须在调结构上出实招,比的就是看谁抓得更早、抓得更实,只有这样才能厚植发展新动能,走出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

一方面是制造强省主战略,一方面是现代服务业提升,两者合力才能优化产业结构。这是安徽下一步的重要着力点。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周云峰告诉《决策》:“安徽产业结构优化最终要实现的,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两翼齐飞,现代服务业会成为安徽一个新的增长潜力。”

首先从安徽经济结构10年演变的纵向来看,本刊梳理2006年―2015年的安徽经济变化发现,2006年的安徽第三产业占比为40%,到2011年降为32.2%,是10年来的最低点。2011年开始安徽第三产业进入上行通道,以平均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上升,到2015年达到37.3%,按照这个增速,将在2018年突破40%。

其次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安徽作为经济后发地区,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属于正常现象。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最终将呈现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对安徽产业结构的纵向演进,以及分析比较经济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后认为,安徽在十三五时期,第三产业将向上提升,重新达到40%;同时,第二产业稳定在50%,到2020年调整为8:52:40,安徽的轨迹符合后发追赶型增长的客观规律。

闯与创的辩证法

闯出新路的核心要义在于“新”,不重蹈旧路的方法在于“闯”,但安徽作为后发地区,更重要的是“创”,从本质上说,“闯与创”是统一的。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已经不同于前30年,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一定要有新的发展路径。

这样一来,会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延续以前的传统路径,很可能多年后还是落后,因为走的是别人的老路;相反,如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发挥后发优势,一开始就按照新的发展理念走新路径,有可能事半功倍。对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曹有挥认为:“在创新发展方面,安徽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在某些领域已经是第一方阵,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弯道超车。”

“对于安徽来说,怎样把比较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然后集中力量迅速赶超,才是最重要的。发展是有战略的,先扬长避短,然后才是扬长补短。安徽一定要发挥创新方面的比较优势。”刘志彪对《决策》分析说。

在南京市住建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陆玉龙看来,安徽创新发展要有新姿态,这个新姿态就是在五大发展理念上发挥优势,走出新路。“按照五大理念,与沪苏浙相比,安徽未必全都是落后的。安徽的创新发展不比东部差。”陆玉龙建议,安徽从现在开始就要跨越发展,不要跟在后面学。

省外专家的肯定令人振奋,但安徽仍需理性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徐振宇告诉《决策》,他曾到中科大先研院做过深入调研,发现先研院的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和优化。

同时,在科技投资结构上也需优化。2014年安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89%,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但在投资结构上,安徽大量资本仍然投向传统产业和大型国企,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也占用大量资本。以2015年统计公报为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仅26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9%。

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安徽要真正闯出新路,实现创新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过程中,跟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分工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集成。最新获批的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非常有利于释放安徽的科创潜力。一方面,以国家级平台为载体,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最优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从而提高科研论文、研究成果从“纸”变“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从效果上来看,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极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安徽可以利用合芜蚌的优势,将更多资源转向人力资源开发,因为不管闯出新路的过程有多长,起核心作用的最终是人才团队。安徽提升创新能力,必须要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发展一流企业,再由一流企业家引领形成一流产业。

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合肥经开区云谷路上,坐落着一个外界看来有些神秘的机构:四周皆是绿色围网,大门长得很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身着整齐制服的海关工作人员在门口24小时监管。在这座神秘的大门里面,诞生了合肥最大的工业企业、安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这里每年的进出口总额占合肥全市的1/5,在全国同类机构中排名前十。这就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合肥出口加工区。

十二五以来,合肥全速建设对外开放平台,构建集水陆空铁及跨境电商为一体的立体化对外开放体系,为打造内陆经济开放新高地夯实基础。安徽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可或缺。

2014年6月26日,合肥开通“合新欧”铁路货运班列,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外贸企业提供了一条通往中亚、西欧的快速通道,一大批“安徽造”产品走向欧亚市场。“合新欧”班列的开通,开启了安徽通往欧洲的新丝绸之路。根据规划,合肥国际内陆港将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际陆港物流园多式联运的示范点、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标杆点,使得合肥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从一个出口加工区,到合肥开放平台,再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安徽的开发开放正一步步走向深入。那么,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对安徽经济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首先,从国内外开放发展的历史实践来看,内陆是我国未来开放的重大潜力所在。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安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国家推动经济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安徽区域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和空间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与拓展,安徽要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总体战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其次,在带动区域板块发展上,以皖北为例,如能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红利,将带来不少新增长点。“与长江经济带不同,‘一带一路’是布点的,皖北又是交通物流大通道,皖北中心城市如蚌埠等如果能布点大型物流中心,不仅把整个皖北连在一起,还将极大带动皖北的发展。”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周加来告诉《决策》。

第8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程; SCI; GDP; 创新能力; 自主发展; 社会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 T012; F490.3 文献标志码: C

Bottlenecks and thinking of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MAO Huohua, WANG Feifei, LU Zhongji

(Shanghai CAE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hanghai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of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I and GDP,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 China needs social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and help of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Key words: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SCI; GDP;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ocial resource integration

科学计算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研究手段,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一起构成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设计中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CAE软件产业已成为毋庸置疑的战略新兴产业.

2007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送《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的报告,指出:CAE软件技术可对工程结构与产品的性能及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是所谓“虚拟制造”“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我国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科协[1]、中国工程院以及香山科学会议[2]等都相继围绕自主CAE软件产业建设建言献策,发展和建设自主CAE软件产业无疑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SCI或是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办出版的世界著名的引文数据库.围绕将SCI作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近年来学术界和工程界议论纷纭.在科研院所,SCI论文就是“学术GDP”,在暂无其他更理想量化的指标替代时,要立刻取消是不现实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性质不同,前者追求创新性,而后者的实践性强,因此,用同样的指标衡量和评价工程应用行不通.

科研院所大多以学术成果为先行优势,组织资源有限的团队开发软件并进入市场,但一般很难长久地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1)对内,SCI标准考核不容易过关,原因是学术成果的突破具有长期积累的爆发性,很难保持持续的新颖性;(2)对外,难以适应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原因是工程项目的应用面向社会各领域、各阶段,引用的对象和环境都是“非学术性”的,要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任务集于一身,会造成各自性价比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没有整体的资源整合和合理分工,难以推动CAE软件产业的发展.

自主产业的建设和形成需要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来组成.自主CAE软件产业应有效实现行业应用和工程需求中技术转移与知识获取的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和利用技术成果的能力.对于行业内的主导企业,他们既希望得到最新技术并有所突破,也希望能有机会在实践中指导和规范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方向;对于软件系统集成的企业,他们结合工程实践,不仅在为行业进行生产和反馈的循环中使软件系统得以完善和提高,而且以企业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基础,拓展具有多工程应用背景的生产业雏形.

建立自主的新兴产业需要有自主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若依然以SCI为标准进行评判,那么该评判标准就成为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3]

2 GDP或是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务院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4]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提升竞争能力、对产业结构全局调整具有长远发展作用;在筹划实施时应具有知识资本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微观要素落实不仅要符合现代企业的体系和机制,更要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自主CAE软件技术和应用领域中,我国有核心技术,有开发人才,有国家内需,但缺乏可以积累知识成果和软件系统的国家层面的自主集成平台.目前,垄断市场的主流CAE软件来自国外,但许多技术和软件模块却是由中国人研发的,且由中国人在本土为全世界的用户做服务,这种业态已完全颠覆制造业所推崇的“微笑曲线”价值链基本模式.

CAE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能力和作用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较普及和实用的阶段.2005年以来,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基金会[5]不断从战略高度将计算科学认定为“国家经济竞争力和安全的关键”,且提醒美国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科学的潜力,认为短期资助和局部的战略计划会使国家忽略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大范围的可持续性研究.显而易见,CAE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和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是未来世界各国主要竞争的产业领域.

虽然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过《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的报告,行业中也立刻分别以“发展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2]和“我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与对策”[6]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作为响应和呼吁,但并未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原因是CAE软件产业有其自身的弱点——较看重知识服务(生产性咨询解决方案),以及提供技术和软件服务后企业产生的间接效益;而就纯软件开发和销售来看,其GDP产值太低,所以在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至今都没被看中.2009年底,有报告显示“2008年CAE行业产值增幅达27.1%,市场容量为5.38亿人民币”,这与其他新兴产业相比市场规模显然不大,与大飞机等重大专项相比,其GDP数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社会资源整合与自主CAE软件产业的建立

以个体的能力开发出知名商业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需要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新兴软件产业建设,从公司层面上看,应利用资本的力量采取“收购”“兼并”扩大势力;运营层面上应依托当地的资源进行“渠道”“”开展营销;开发层面上可以广纳全球技术人才进行全天候的资源集聚.因此,建立自主软件产业不仅是工程科学的事,更是社会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工程科学的人以前大多不太关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光靠朴素的感情来急国家之所急是不行的,必须按照科学的市场规律办事;社会科学的人也要了解工程科学所拥有的条件和能力,没有自主核心技术,仅靠“低碳”“绿色”等概念就大干快上,不仅花的钱得不偿失,甚至积重难返[7].

4 结束语

近年来,国内有关CAE的科技论坛不再局限于学术研讨本身,时常增加产业建设探讨的话题,这是工程科学家们力图实现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工程应用、实现工程科学市场新兴产业的一种外在努力,但与专业社会科学者统领全局的指点相比有一定差距.对于自主CAE软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科学者的参与、讨论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以芳. 中国科协第22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长沙召开[EB/OL]. (2010-11)[2011-03]. .

[2] 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 “发展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学术论文会将于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EB/OL]. (2008-11)[2011-03]. http:///Web/news/BulletinDetail.asp?infono=1027.

[3] 陆仲绩. SCI 或自主CAE软件产业的瓶颈[EB/OL]. (2010-11)[2011-03]. http:///blog/static/624378272010109104920782/.

[4] .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 (2009-11)[2011-03]. http:///ldhd/2009-11/23/content_1471208.htm.

[5]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USA). Simulation-based engineering science: revolutionizing engineering science through simulation[R/OL]. (2006-05)[2011-02-25]. http://nsf.gov/pubs/reports/sbes_final_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