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商企业论文

工商企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商企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商企业论文

第1篇

传统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学科体系章节式结构划分为国家行政公文、工作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专业文书等类别,在教法上一般采用理论讲解—写作练习—作业评讲的环节,而且无论是面对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首先,与专业割离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目标;其次,通过学情分析表明,高职生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形象性思维比逻辑性思维强、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方式,不符合高职生的学习特征特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去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行动和任务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总的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所以要紧紧抓住“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尽管不同学者理解有些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是将职业能力概括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努力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据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是商贸、流通、生产等行业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专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营销策划专员、连锁经营店面设计陈列专员以及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对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并进行策划、方案撰写、品牌营销的能力,对企业的文化宣传活动进行策划实施的能力,具有广告文案策划与基本运作的能力,具有进行市场调研方案制定、问卷设计、发放、收集并分析的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沟通协调和交际能力、商务应用写作及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创业的能力、即兴发言和小型活动或会议主持的基本能力等。根据“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这一原理,将与应用写作相关的职业能力抽取出来,确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专业面向工作领域常用的策划文书、调研文书、信息文书、公务文书、公关礼仪文书等写作能力及在职场中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基本礼仪、交流表达、协调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根据课程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所形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与安排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分析职业岗位群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了涉及“应用写作”的工作技能构成,在这些工作技能基础上,选取了应用文写作基础、公务文书写作、信息文书写作、策划文书写作、总结调研文书写作、求职文书写作、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等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构成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把这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合理序化构建成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由低至高地递进式学习。同样依据“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原理,在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章节顺序教学模式”,进一步以真实职业(群)活动为课程内容主线,设计了五个与学生专业面向的工作领域密切相关的项目任务(也就是职业学习情境),以工作项目的模式实现学习情境的构建,分别是认知任务、会议工作任务、专题活动工作任务、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求职活动任务等五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任务中,包含了该工作过程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文书写作内容,并按工作流程对涉及到的文书进行情景式实操或模拟写作。如“专题活动工作任务”项目,是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专员、营销策划专员工作领域常涉及的策划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产品促销专题活动等创设的职业学习情境。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活动策划书、请示(函)、海报、邀请书、消息、专题报道等。“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项目创设的职业情境则是针对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就业目标的工作领域而设置,目的是在仿真的创业职业情境中,强化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广告文案、总结。创设职业情境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主动获取、建构知识,不仅实现了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而且加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或实习时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写作专业技能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在职业情境中了解工作的能力要求,从而形成“工作过程”完整的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和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后续发展能力,完成写作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能力的迁移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素构建的教学内容。

3.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

通过“知识和工作任务联系”来培养职业能力,意味着我们要从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等多维度的立体知识结构中确定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确保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内容维度,也有结构维度。所以,我们在确定应用写作课程结构时,充分考虑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结构变量,以工作过程的结构来构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来序化知识,即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主要的实现方式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改传统的“先学后做”为“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以“做”促“学”,使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领略工作过程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们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五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使用一案贯通的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组织中,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充分融合,以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由过去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涉及到的应用文写作来获得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地位促使学生要主动“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在团队的合作过程中,团队的效应还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沟通、辩论、让步等形式,提高生存、交往等社会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写作一体化教学考核

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要通过考核检验教学绩效,由于知识能力结构基于工作过程,所以考核特别重视实践性和过程性,以考核学生的工作技能。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和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职业素质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仪表礼仪、团队协作、交流表达6个方面,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多维度进行。项目完成情况考核是综合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后所得的综合评分。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基本技巧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基本技巧除一些通用的知识和技巧外,融入了平时实际写作训练时所遇到的大部分知识点和写作方法、技巧。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必去死记硬背,同时又强化了工作能力的训练。

三、结语

第2篇

1.课程体系的重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以阶段式学习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教学模块,并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模块教学。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构建了由通识能力培养阶段、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和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能力培养阶段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校园文化体验。管理能力培养阶段开设有管理能力基础、基础会计、统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实务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这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学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前面两个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要求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学习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既要符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重新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精减,避免内容的重复,设计了全部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和工作任务。

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上课的时间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一样。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又分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还有校企合作的多家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教学。因此,“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需要解决班级、时间、教师、企业等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面以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13级大二两个班的学生为例。

(1)课程及时间安排2013级大二时,学生处于管理能力培养的阶段,有四个学期,主要学习7门核心课程。前三学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6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专项管理技能。第四学期学习企业经营实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师资安排鄂州职业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每门课程都组建了由2至3名校内专任教师和多名校外兼职教师即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既分工又协作。比如教学信息共享,共同制定项目任务书,设计项目任务情景,共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等。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实训工作,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顶岗实习等工作。另外也根据课程需要,组织校外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或者举办专题讲座。

(3)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共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家,基本满足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有湖北同方泵业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钢鄂州钢铁公司和武钢华重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以上4家企业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两个部分。校内教学过程分为准备、实施和评价等3个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精心设计项目任务情景,拟定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由任务情景、目标、要求、实施步骤、考评方式等内容组成,是学习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学习讨论,撰写文稿,完成任务。成果一般为计划书、方案、问卷、研究报告等形式。在评价阶段,小组推荐学生演讲,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委会现场打分,或者由校内或校外教师在网上审阅相关成果并评价。评价完毕,学生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任务成果。每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学生就掌握了一项技能。接下来是在企业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使技能得以巩固、提高,形成最终的职业技能。这段时间里,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兼职教师给学生安排实训任务,这些任务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三、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优势

采用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1.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同时学习几门课程。改革后的高职教学,课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外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任务多而时间有限,学生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学习1到2门课程,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工作任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得以实现。

2.企业愿意配合

目前开展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企业要在场地、岗位、设备器材、指导教师上有一定的投入。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去企业实训的学生并不能给企业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来直接效益,学生到企业实训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增加负担,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瓶颈。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一年可以安排3个、4个甚至更多的学期,有利于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企业的生产作业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比如课程的安排可以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同步,在企业生产旺季时,安排在校内课堂学习,而在企业生产淡季时,安排在企业内实训。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让企业乐意配合。

3.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段式,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分为几个能力逐步递进的阶段来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学生结束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后,就被安排到企业开展实训,实训结束后开始另一门课程的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训,如此交替。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逐步递进提高的,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巩固。这种教学组织模式无疑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建设教学团队实施“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第3篇

1.企业工商管理中企业经营模式的适应性不强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盲目的生产产品,而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量的堆积,质却没有得到提高,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没有达成一致,企业用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企业市场部不能掌握市场的真实需求,企业生产部对生产的产品没有改革和创新,生产的产品销量低,货品在仓库大量堆积,造成企业经济的亏损。

2.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部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顾追求产品给强企业带来的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文化传播和企业的管理目标。在新时期经济体制不断变化,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的到改革和完善,企业应该具备社会责任,不能盲目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社会与公众的利益。把企业生产和党的思想紧密的结合,是企业在收获利益的同时,树立诚信,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企业管理进行管理,自觉遵循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部门企业仍然实施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或效仿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自己独立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加以改革和创新,导致企业在新时期的市场竞争中稳步不前,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利益,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工商管理应该以知识理论为基础,把工商管理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的管理模式,为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奠定基础。

4.品牌化意识在企业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约束和管理也逐渐削弱,产品样式在地域之间变得模糊起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结构和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在管理上有自身独特的管理模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就应该有属于自身的品牌形象,来稳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地位。但部门企业树立品牌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品牌对企业效益的深远影响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二、提高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对策

1.企业工商管理向国际化趋势发展

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中国企业在国际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企业树立品牌化形象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打响我国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建属于具有我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火企业工商管理要实现国际化,就需要有广阔的国际意识和理念来实行企业实践和管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中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

2.加强我国工商管理的监管制度

合理的监管机制对企业工商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员工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市场的重要,企也的成功有优秀的员工的付出和努力,企业工商管理的制度是利、权、责的合体,也作为激励与惩罚的有效依据。企业管理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实施管理时有据可循,方便企业人才管理和推动企业的进步。

3.企业工商管理应注重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进行不断的维护。企业工商管理的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营销、规划和管理。能准确及时的分析企业中存在的利与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企业应加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增加企业市场竞争的薄弱环节,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第4篇

1.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不足

学生大多是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未来发展。但是,我国高校在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教材的更新引起的,许多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时间长,因此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与实际脱轨,学生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教材信息。另外,学校在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时,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想解决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的不足,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将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与市场经济的变化相结合,同时高校也应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开设经济学课程,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对市场经济有深刻的认识。学校要让学生对企业管理工作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实践中去丰富自己的阅历,符合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2.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向缺少定位

我国对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缺少明确的定位,对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普遍认为只要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高级人才就可以了,这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定位并不明确,定位方法也比较模糊,不能将理论人才与技术人才进行很好的区分,这样并不利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实际工作产生一定的障碍。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工商管理人才的定位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教育方式也应该进行完善,由原来的企业工商管理的高级人才教育模式开始向精英人才教育模式转变。

3.培养方法缺少创新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在金融、经济以及国际贸易上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市场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企业开始向现代化企业过渡,得到了许多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发展,就应该对企业进行创新,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保证在市场上不被淘汰。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都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对市场的变化进行预测。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维持着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方式老套,并没有和现代社会市场进行很好的接轨。因此,企业要想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加强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要求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对市场的变化保持敏锐度,对于学习所学到的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要进行灵活的应用,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用传统老套的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的管理,应找到适合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市场变化的管理手段。

4.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缺少实践经验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主要从事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在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属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因此,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及实际应用能力,要求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人机交往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同时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化管理手段,不管实在中小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要求工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刚从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已经具备丰富理论知识,但是都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他们在企业工作中,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坐而论道,并且他们并不满足从事基层的工作,好高骛远,不能独自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导致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且对自身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学校看重的是应试教育,对学生自身的专业实践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空有理论缺少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导致工商管理人员在从业初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的培养。

5.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平不高

近几年,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我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很多学生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但是各学校水平也存在差别。在我国中专、大专以及本科学校都设有工商管理学专业,由于各学校性质不同,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差别,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全日制以及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有许多学生学习工商管理是通过成人夜大以及自考的方式,最终得到学历证书。这样导致在与大专、本科等学历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应用实践能力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有些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变现得并不是很好,缺少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达到企业的用人基本标准。

二、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1.单一的培养模式。我国教育大多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来应对考试,没有真正理解工商管理的知识。学校忽视了实践课对学生的塑造,只开设传统了传统理论式教学,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空有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2.松散的培养体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过于松散,缺少系统性,有很多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人员在工作时会由于管理工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而导致工作的失误。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系统性的培养体系可以为企业带来全方面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

3.落后的培养内容。在培养内容方面上,并没有与时展同步,对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没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因此,要再培养内容上进行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我国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都是参考曾经老教材进行改编的,在内容上过于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在工作时所掌握的知识。

三、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三原则

1.以学生为本。学校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将旧的教学体系向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转变。学校应多开展实践活动方便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对工商管理工作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工商管理工作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要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增加实践经验以此保证能够胜任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因此,培养学生必须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2.系统性。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性的原则,通过整体优化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进行系统性的建设。第一,在培养工商管理应用能力时,应将不同的培养方法进行联系配合,对每个培养方法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上实现优势互补。第二,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整体考虑,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充分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科学处理二者的关系。

3.灵活性。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灵活性原则,每个学校要以自身教学条件出发,从而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要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可以针对学生而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也可以将不同的培养方式结合起来,探索更有效的培养措施,进而提升学生的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工商管理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遵循灵活性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四、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1.制定科学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应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需要根据不同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分门别类的培养学生工商管理应用能力,从而符合企业不同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设置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课程。在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教学时,可以把不必要的课程适当删减,分清专业课程的侧重点。同时也应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是交叉学科培养计划的重点内容,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符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应根据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制定人才的培养计划,做到学科知识与企业管理相联系。工商管理人才必须适应社会,因此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由于工商管理人才在各企业中职能的差别,因此,要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划分,形成板块式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科内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使管理人才更好的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2.加大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要想不被现代化市场淘汰,就应该加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时,必须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管理者应对工作充满热情,同时也应保持创新精神。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知识,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管理手段。在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灌输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指导管理人员学会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理论知识,加强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企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计划上,应对培养计划进行思路创新,充分调动裴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应加强管理人才的人际交往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通过这些培养形式,相信企业定会培养出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为企业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3.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对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提供优秀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下,在培养人才上也要求必须采取现代化模式,学校必须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的重要性,学生接受专业实践活动的培训,这样为社会、为企业都塑造了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开设有关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学校也应积极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有充分的实践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可以将一学期的课程应分为理论知识与专业实习两部分,在学期末的成绩考核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另一部分就是实习成绩。用这种培养方式告诉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结合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形式。

4.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管理者应拥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发挥充分的耐心与责任心,对待工作态度要兢兢业业,在管理遇到问题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并深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办事水平。这些都是需要工商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出来的,积累工作经验。但是我国有一些企业在选择工商管理人员首先看应聘人员的学历,而忽视了工作能力方面。因此,在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应用能力时,应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学校时就应该灌输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强化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优秀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因此,必须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最终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五、总结

第5篇

(1)社会环境影响企业管理理念的实施

我国该开放虽然取得了强劲迅猛的发展,但与国际上经济发达市场健全的国家相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从建国以来体制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透明和不健全的地方,官本位思想严重,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盲区与漏洞,这使得某些企业为达到利益铤而走险不择手段,行贿官员、钻法律空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早先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当前山西煤企的大肆行贿案等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公平发展的原则为能够充分的发挥,这都严重的阻碍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科学观理念的实施开展,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以人为本,崇尚科学法制和民主,面对社会的环境因素,企业自身应当充分重视,克服经营中的困难,尊法守法的同时,应当重视自身科学观理念的建设实施,不走歪门邪道,真正的做到与国家科学发展的一致;

(2)企业管理理念的落后性

目前许多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依然就为传统落后,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也都存在较大的误区,企业领导认为员工是为其工作的雇佣人员,员工只是为了得到企业薪水而工作,员工认为我只是来赚钱的,没有与企业真正的融入一家,这样的认知都是极为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企业只单纯重视利益及业绩的增长,忽视员工的的自身发展,便不利于留住有用的人才,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企业人才的流失从长远角度看,要远比眼前所取得的利益损失的多,只有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建立起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能得到最大发挥,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简而言之,管理理念的落后性,使得管理中德以人为本还停留在一个侠义的概念上,并未普及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管理理念的以人为本;

(3)管理理念实施不到位

管理理念的实施需要人来完成,企业工商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构建以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下企业要转变的管理方式,在对待管理中人的问题,其应该是相对全面的,而非单单是企业的精英,全体人员的全面发展才可以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然而根据员工价值的贡献分配利益本质上是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的。这里讲的以人为本本质上是对每一位员工自身价值发展以及尊重理解来说的,这和员工的能力无关,应当是每一位员工都平等享受的。企业的发展不只是需要人才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辛苦努力,可以说员工的发展就是企业的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二、工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德理念运用策略

(1)科技创新理念的实施运用

在当前企业经营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在增强企业的实力方面是有着无可匹敌的作用的,科技也是帮助和促进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前进的主要动力。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为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比例是非常之高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谷歌公司、苹果公司等,其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贡献占比非常高,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展科技创新呢,首先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或引进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理念的第一步,科技的可续发展是由人来完成的,这是一些发明创造的源头;第二便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在企业追利益的同时,要储备相应的发展研发基金,为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投产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此外,企业该应该不断鼓励员工创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提供奖励,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在经营生产上,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划,即使淘汰旧产品及生产线,投入新产品或生产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永葆科技的前沿,方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优势;

(2)资本经营的管理理念运用

在工商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资本运营的有效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资本的最重要的属性便是流通,只有处在流通中的资本才能体现出最大的真实价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增值的过程,流通中的资产包括增量资产、存量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企业将这些资产进行动态整合从而达到资本的增值,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创新以及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才促进资本增值,进而利用产生的利益扩大企业的规模,可以说资本的有效运营是实现工商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除此以外,企业还应该善于利用可支配的社会资源进行发展,比如融资,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本保障,近期我国企业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融资便是一个例子,资本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但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的坚实的物质保障,更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3)深入理性的认识工商管理理念

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实施,必然会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这对企业内部机构和员工形成的以往管理习惯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企业和员工应当将眼光放得长远些,运用新的视角参与到企业的新型管理中,这个适应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也不乏会出现一些对新理念反对或是抵触的情绪产生,对此企业务必要将以往的管理理念与新型的管理理念有效结合过渡,加强企业上下的有效沟通,消除影响,逐步转变管理模式,重视人力资源,以人为本,将人力资源看作企业宝贵的财富。所以在企业实施新型的管理理念的时候,务必要对工商管理理念有个较深和理性的认识,要有敏锐的洞察人才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珍惜人才和严谨踏实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这也是当下新型管理理念实施一个重要体现,要让每一位员工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让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也有利于建立员工的责任感与忠诚感,从而使工作更加有效,才能使管理理念更快更好的贯彻实施,所以说奖励机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结语

第6篇

一、完善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监管法律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初步建成,时代赋予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和使命已今非昔比。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随着市场监管对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及时清理现行的工商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废止或修改那些过时之法,是搞好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实体法方面,从立足企业信用监管的目标,选准好立法宗旨,顾及企业信用监管的内容,完善法律的条文。一是要完善企业市场准入监管所涉及的《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企业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内容,使工商机关的市场准入监管更具“企业信用能力”的把关功能。要通过修改相关的行政法规,改革现行的年检制度,变集中年检为滚动年检,变年检资料的形式审查为实质性审查,提高企业年检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修改企业市场行为监管所涉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细化有关条文,增强其操作性,并在立法宗旨上进一步突出“信用监管”的内容,使工商行政信用监管完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完善企业市场退出监管的法律条文,使企业能在退出市场的过程中悟守信用,保护“晚节”,要修改《公司法》及有关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关系及公司、股东、清算组织在企业终止清算中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对企业清算的违法行为要明确执行查处的机关和权限。

在程序法方面,一是尽快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权限,使工商行政这种综合性、全局性的政府市场管制方式最终优于烟草、药品、建筑、保险、电信等行业监管,避免当前各执法主体之间无利益则相互推诱,有利益则争夺监管权的不良局面。二是针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践中发现的程序问题,在法律修改时予以解决。

1996年出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对于深入贯彻《行政处罚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执法实践的复杂多样,在执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建议通过立法予以解决。三是立足我国市场现状,改变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弱化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手段的趋势。从《商业银行法》出台对《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中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扣留、暂停支付、划拨等强制手段的限制,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弱化,不难看出我国在行政强制措施的立法上过份追究超前性,而与现实严重脱节。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弱化行政强制措施是其立法技术中限制行政职权,减少国家干预和理论具体体现,但是“立法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立法者能否正确和及时地反映经济生活条件”。对于我国仍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众的法律素质低、执法环境差、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行政强制措施的不应该是弱化而应该是强化,所以很多地方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都增加了各种行政强制措施就是例证。建议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中,根据各地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的经验,强化行政执法手段。增加监督检查部门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调查时,对涉案场所进行检查,对违法财物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二、实施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制度创新1、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制度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公示,减弱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有利于授信企业的理性选择并遏制受信企业失信。本文所称的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制度,是指由工商机关将分散在社会有关方面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整理、储存,最后整合成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企业经营、消费者决策及政府部门有效监管提供服务。根据定义,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制度主要由信息构成、信息归集和信息数据三方面制度的构成。

1、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范围⑴企业身份信息。包括企业设立登记的基本信息(企业名称、字号、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企业类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金、注册号、经营期限、成立日期、投资方式、投资额及比例等),企业变更记录,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等基本情况,等等。

⑵企业经营信息。包括银行帐户,银行信贷情况,资质等级,财务状况,企业商标注册及认定情况,企业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情况,用工情况,纳税情况,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债权债务清偿情况,财产清算情况,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评价或者以数字或字母形式表示的企业信用等级,等等。

⑶政府部门监管信息。包括工商年检情况,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行政机关表彰、授予的光荣称号,消费者投诉及举报,不正当竞争、逃废债务、欠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记录及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记录,经济犯罪情况,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或裁定,商事仲裁决记录,等等。

第7篇

经营顾客关系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营销战略,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帮助企业从顾客需求出发,打破传统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以“顾客占有率”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在以“经营顾客关系”为核心的企业,顾客不再仅仅是营销的目标和对象,而是营销的参与者,并且是启动和控制营销的决定者。顾客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经营顾客关系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友好关系,把顾客培养成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好顾客。经营顾客关系是时代的产物,概括起来说,经营顾客关系产生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长的极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随着人口过度膨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阻碍制约作用,对社会生活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这表明新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人口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形下,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追求顾客数量的增长已不可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追求顾客质量的提高,而要提高顾客质量,企业就必须重视经营顾客关系。

目前,我们正处在商品丰富、多数产品市场饱和的后工业化时代,到处商品泛滥、型录充斥、卖场林立、品牌满天飞。以过剩为标志的买方市场已经到来,形成目前消费者对整个市场极度繁荣而眼花缭乱,再加上各种商品在技术、质量、价格等要素上的同质化而无从挑选,从而使顾客越来越挑剔。现在顾客绝不会因一个广告做得多而盲目冲动购买,这使得许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感慨:生意太难做了,顾客太挑剔了,赚钱的买卖太难找了。企业的营销人员只有提高顾客忠诚度、留住现有顾客,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求得生存与发展。

2.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

伴随新世纪的来临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企业经营者们逐渐品味到了市场竞争的酸甜苦辣,一些优秀的企业发现自己不再优秀,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发现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自己屹立潮头呢?这成为厂商心中“永远的痛”。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光靠差异化营销或技术营销、降价打折等老套的做法已无多大作用。新世纪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对顾客的争夺与占有。如今市场上不再是以“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来一决雌雄,转而依靠“顾客占有率”及“顾客维系率”来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人口增长已达极限及商品泛滥的环境中,要获得顾客,只有从竞争者那里去抢夺,只有减少竞争对手的顾客占有率自己才能成长,而成功需依赖对消费者高度的关切,并发展突破性的工具与技巧,将与顾客的关系扩展至最大。

3.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可以极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消费者的选择性大大增强,主控权也已经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遵循的购买原则是“你的产品不是物有所值,我不买;你的产品不是正宗的,我不买;你的服务让我不满意,我不买。”总之,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不再会盲目冲动购买一个并不熟悉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由于有众多的选择而变得越来越喜新厌旧,没有品牌忠诚度,不会长久使用一个品牌的东西,他们希望经常换品牌,尝试各种新的产品。

4.消费价值观的变化

如今,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仅靠产品本身功能特点已很难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已从理性消费及感性消费时代过渡到感情消费时代,现在的企业要明白:顾客买的不只是产品,他们买的是“经验”——产品包装、顾客见证、服务、公司形象和设计等,他们更看重在整个购物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尤其是商品的附加价值。“感受”好与坏,已成为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顾客购物的标准。一般来说,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买它的价格和使用功能,而是要感受那种令人愉悦的“全新感受”。

在理性消费时代,旨在提高产品品质的质量管理战略得到超级发挥。在感性消费时代,旨在树立企业和品牌形象的CI战略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消费者已步入感情消费时代,CI战略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企业呼唤新的战略诞生,以“经营顾客关系”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应运而生,它满足了感情消费时代消费者的价值需求。

二、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经营顾客关系理念是时展的产物,是应时而生的,它是公司或企业成功的致胜法宝。具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说来,经营顾客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几方面的价值:

1.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这是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今天这个市场疲软的年代里,追求顾客忠诚度成为商业中永不过时的哲理。麦克尔管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鲍伯·威伦德说:“规程发生了变化,产品来了又去,今天的商业价值是以与顾客的关系来衡量的”。

提高顾客忠诚度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与销售业绩。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35%的利润,固定顾客数目每增长5%,企业的利润则增加25%。顾客忠诚度的提高,不仅可以使顾客重复购买,而且可以产生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惠顾,使企业的业绩得以增长。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还可以降低顾客的损失率,减少顾客的流失。据研究表明,公司减少5%的顾客折损率,所带来的利润将增长25%~85%不等。一家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银行发展速度是同行的2倍,这样的业绩得益于公司把顾客折损率始终控制在5%以下,是同行业平均顾客折损率的1/2。

提高顾客忠诚度还可以增进企业与顾客间的友谊与交流,拉近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并可从中了解到顾客的真实需求及需求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从而为顾客提供适时的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新世纪企业竞争根源就是对顾客的争夺与占有,如果你能比竞争对手先一步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真正关怀顾客,一旦顾客在你这里获得了高度的满足,他们就能放心地从你这里购买商品而不会被任何竞争对手“挖走”,使你在竞争中获胜。

因此,经营顾客关系会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越牢固,企业的地位也就越稳固。

3.提升销售业绩及增加利润

企业致力于经营顾客关系,一方面可以留住老顾客,使顾客重复惠顾,增加购买次数与购买金额,这意味着由竞争对手处偷取市场占有率,从别人的手中赚取营业额,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80%的销售业绩来自于20%的关系户,一个老顾客比一个新顾客可为企业多带来的20%~85%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赢得口碑宣传。在美国,20%~40%的银行新客户是通过顾客推荐赢得的。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利用交叉销售来提升销售业绩。如果企业可以让只买一种产品或是品牌线上的某一类别产品的消费者来买两种,或是让只在一部门购物、或只在你购物中心的单一店面购物的来宾多逛一家店的话,你便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加倍的业绩。利用交叉销售提升业绩及维系顾客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亚马逊书店,该书店从销售书籍开始,紧跟着是销售CD、录像带,然后是芭比娃娃。

4.降低营销成本

据美国管理学会估计,开发一个新客户的费用是保持现有顾客的6倍。新顾客不仅开发费用高,而且成交机会也少得可怜。平均而言,将产品或服务向一位曾经成交的旧有顾客推销的成交机会却有50%。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维系顾客,防止顾客流失。若是流失一名最好的顾客,企业要多花7~10倍的力气去寻找一名替代顾客,或找更多的普通顾客来弥补业绩及利润的损失。有家公司最好的顾客平均消费为3500美元,而普通顾客平均消费为275美元。该公司每次只要损失1名最佳顾客,就要找到13名普通顾客才能弥补那3500美元的业绩。想想看,这需要耗费多少成本啊。

5.提高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

经营顾客关系的前提就是要了解顾客,时刻关注着顾客的需求变化,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经询顾客意见,把顾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及时反馈到企业顾客数据库中,企业对市场信息反馈越迅速及时,就越能有效地解决顾客的问题及抱怨等。更好地服务顾客,最重要的是还能挖掘潜在的需求,开发出顾客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

三、如何经营顾客关系

1.搜集顾客数据,建立顾客数据库

在开始接触顾客前,要通过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顾客,搜集顾客的有关数据及信息,顾客数据库一般都必须包含这样的信息:顾客是何许人也,顾客想付多少钱,顾客现在使用什么样的产品,目前的趋势怎样,顾客寻求什么样的特性和利益,顾客从何处购买,顾客为何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选择别人的,顾客的欲求是什么,何时会有欲求,如何才会有欲求及肯花多少钱来满足欲求等等。企业收集到数据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挑选、巩固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及时性。

2.识别、挑选顾客

经营顾客关系理念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定义你的顾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顾客,也不是所有顾客的忠诚度都要提高,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关注的只能是可以为你带来效益的顾客。企业要争取的顾客应当是能给企业最大启发的顾客;是教导企业如何超越现有产品和服务,提供最大附力口价值的顾客;是能提出挑战,让企业想出办法后也可以嘉惠其他人的顾客。

企业可以通过RFM分析法、同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工具从顾客数据库中挑选出对企业有价值的金牌顾客和潜在目标顾客群。

在识别挑选顾客前务必对顾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且要视自身及市场竞争状况等条件而定,切不可好高鹜远,盲目求多求大,把所有的消费者都视为自己的潜在目标顾客,要仔细分析顾客需求及其购买模式与消费偏好,集中力量经营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

3.与顾客接触联系

大部分的业主认为,关系建立的过程始于第一次的交易及为资料库获取姓名的行动上。事实上,企业在与顾客进行第一次接触时,要做的应当是了解顾客,知道顾客是谁,购买满足了什么需要,以及产品或服务有什么利益可以让顾客感到兴奋,顾客还有什么未满足的需求及不满的地方等。

如果企业想与顾客达成交易或与他建立长期的关系,第一次接触务必要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此就有必要在顾客身上多下点功夫,接触管理也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接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头戏,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管理好接触点的员工,确保每一个接触点传达的信息一致性、利益一致性及服务的统一性。因为真正的决胜,发生在第一线员工与顾客面对面的那一刻。一个汽车制造商曾计算过:经销商的服务部门每销售100万件产品,就能与顾客产生500万次的接触机会。如果这其中的一些接触效果不佳,反过来将影响顾客对你的产品的接受程度。如将损的部件迟迟不到,各处的服务标准不统一,或对顾客的不满置之不理,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除了可以通过接触管理取得初次接触的有效性外,也可以通过非销售性沟通和向顾客提供免费服务、保养、小附件等方式来减少顾客心中的疑虑,最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潜在顾客对企业的信赖,这样顾客才会来买你的东西,从而取得初次接触的成功。同时也可以通过免费试用,提供五条件退款保证,借助于知名顾客的使用事实来增加顾客的信赖,展示公司的实力以及对此项产品或服务的关注等途径来降低顾客购买的风险,以达销售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

4.维系巩固顾客关系

顾客维系的秘诀就在于与顾客建立一种有价值的永久关系。顾客若要与其他公司拥有同等的关系,必须耗费成本重新发展关系,这是成功最重要的秘密。企业若想与顾客长期合作交流,必须让顾客从这种关系中受益,得到一种独特的、附加的价值。如果业主能持续让顾客对其购买的决定感到满意,顾客就会一直购买其品牌或在其商店里购物,要不断地让消费者有这样的感觉:只有购买这个品牌,才会得到额外的价值,这是别的晶牌办不到的。

建立持续性的对话,了解顾客的关系中到底看重些什么,由此创造规格化产品及服务的组合,以增加附加价值,由每一次的接触或是从顾客的角度进行正面沟通,便能将提供给顾客的价值扩充至极限。

要巩固和维系顾客企业还必须主动与顾客经常联系,为顾客提供便利及反馈通道,鼓励顾客回馈。“乔丹店”是一家北加州的家具店,在每位顾客接到运送到家的家具的当天,即使只有一件,都会打电话给他们,只是想听听顾客想说的话。搜集到的意见都会被一字一字地键入电脑化的资料库当中,并存档5年。在建档的当天,会把这些意见上呈给高层主管过目。每天这些高层主管会读约20页顾客想说的话,不会把顾客的意见搁在一边。一旦有问题发生,他们会马上知道。

第8篇

【关健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 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认识方面的误区。

很多施工组织者及项目管理人员,只一味地狠抓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而忽视成本控制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结果,项目施工管理层面上与分公司机关预算营销部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工程签证,包括人、材、机费用增加签证被忽视。

1.2 企业分公司机关市场营销部门的工程概预算人员,依发包方招投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报价,投标中标后,依此签订了工程合同,市场营销部门往往因其他工作忙而忽视了对该中标工程合同的交底工作,尤其是项目施工中风险的防范不明确。导致项目管理部的施工人员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原则以及进度款的收取,物资部门对什么是“甲供设备、材料”,什么是“乙供设备、材料”认识不清。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以致于在向甲方收取进度款时出现庇漏现象。

1.3 编制工程造价投标的依据不足,企业预算定额没有编制,或者不健全,不完善。目前,工程投标报价大部份以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工程量清单由招标文件中统一给定,而我们最重要的要有自己企业的施工预算定额单价,然后加上利润和税金计算出投标报价总额。现在许多施工企业仅仅依据全国的预算定额或省造价站编制的建筑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乘以一定的系数下浮作为企业的定额单价,或者按照定额的工、料、机消耗量乘以相应的市场价,再根据工程类别的综合费率和优惠系数组成清单单价,这种报价组成其实质仍沿用了原来的定额计价模式,不是很科学合理,往往出现报价偏差而没有中标。

1.4 缺乏完善的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管理分工和职责关系尚未确定。

企业分公司机关层面上只负责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概预算,以及工程结算工作,而项目经理部只注重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链,这样,往往形成相互孤单奋战的局面,你的,我的。工作分工有,但职责不够明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未健立。

1.5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才能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无法考核其工作的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

1.6 投标报价时,经营风险估计不足,草率报价了事,盲目报价。特别是全额总价包干合同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勘察现场以及考虑施工时的物价价格上涨风险。仅依报价时的材料价格询价报出。这样,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采购时,因材料涨价,致使材料费严重亏损,而甲方因我方与其签订的是总价包干合同,不给材料补差,造成了企业严重亏损。

2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 施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1.1 工程招投标阶段:

首先,应认真选择投标对象,做到能投则投,不利不投,不是所有标都投。在一般的情况下,选择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本企业优势的工程,适合当前企业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条件的工程,外部影响因素对本企业有利的工程等,坚决杜绝盲目投标的现象。

其次,应认真做好投标答疑工作。一定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向招标方积极咨询。对于影响造价或概念模糊有异议的,应及时向招标方提出,对于有些可能成为索赔依据的或对造价影响偏差小的,可不提问。

再次,认真做好编标工作。在工程的投标报价阶段,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招投标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工程所在地域情况,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设备物资部门作好设备机具计划,人劳部门提供项目用工计划,物质采购部门结合招投标文件所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认真询价并考虑物价涨价风险因素以确定出施工中各种消耗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机构驻地距离及需要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出机构机具调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管理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及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维保费用和后期管理费用等。与此同时,市场营销部门应认真研读招投标文件,认真核对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图纸的工程量,有出入时应作好标记,以便在答疑会上提出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包方不予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那末在报价时及时调整预算单价和总价。接着,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工期要求,并按上述各相关职能部门所做的人、材、机消耗量计划,并结合报价时人工单价和材料信息报价。适时更新调整预算定额基价(本企业预算定额),然后,根据本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优惠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选取的工程类别相应套算综合费率。最后,再加上工程税金和施工企业的预计利润。计算出本标工程的最低投标价格-商务标。

2.1.2 在施工准备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不但应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以及特种设备质保体系的策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策划,包括合同项目范围、工期、经营风险、计价原则、承包方式、材料供应方式的交底,工程节约成本及项目盈利情况的策划。工程造价管理策划会可与质量体系策划会同时进行,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参加。项目策划会,项目隶属公司管理层,可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进行。项目隶属于分公司管理层面上的,也可由分管生产的分公司副经理组织进行。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企业管理层下达的预算成本编制项目责任成本计划。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型,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为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成本计划创造条件。二是在对当地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项目机械消耗台班定额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确定项目劳动定额,材料供应定额,机械运行及消耗定额,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控制施工费用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与此同时,项目经理部的各专业施工员,应依据工程施工图纸,认真编制工程施工的“单线图”,“排版图”。“单线图”与“排版图”的编制可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施工班组结算劳动定额任务单,向业主申报工作量,收取进度款,以及工程设计更改办理工程签证索赔的依据。同时,也是各专业施工员考证工程进度计划能否实现的有力依据。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要求各专业施工员必须认真编制各自专业施工的工程“单线图”、“排版图”,以作为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考核依据。

2.1.3 在施工过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工程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人工费控制,依据劳动定额对各施工队、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按照事先确定的工日单价乘以队、班组已完实物工程量的工日数作为班组工资,多劳多得。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控制分为价和量两个方面。价上要把好材料进货验收关,对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的形式,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另星的材料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量上实行物资限额领发料制度。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定需要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非生产费用控制,要压缩非生产人员数量,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支笔审批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费的开支。认真进行责任成本核算与分析,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对于盈亏比例出现异常的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找原因。

其次,项目各专业施管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积极及时办理工程签证事宜。包括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量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机具台班费的增加,更要注重非我方造成的工期拖延的工期签证。以及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工程索赔事宜。同时,项目经理应根据合同规定以及进度完成情况,及时完整地申报工作量报表,及时向甲方收取工程进度款,从而保证项目用款资金的需要。如果甲方没有及时给付工程进度款,应及时与之办理还款期限的协议,同时,应计算与当时银行的同期利息。

2.1.4 在工程项目的结算阶段:

分公司层面上的市场营销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完整收取各项目专业施工员所有办理工程设计变更的签证单、工程联系单、施工日志,以及材质变更证明和工期顺延的甲方签字文稿资料;并会同项目经理部的专业人员认真核对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报价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现有漏办签证,应及时给予补办签证。最后,依据合同所确定的计价原则,变更合同工程造价,足额收取工程结算款。

2.2 实行灵活机动的工程报价策略,防患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应严格防患经营风险,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市场条件下,更要有应对防患风险的能力。具体做法:如果对投标报价资料齐全,工程量清单全,施工图纸设计全,而且工程属于短、频、快的项目,我们在投标报价时,可以总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反之,如果业主方技术资料参差不齐,而且施工图纸不全,工期长而且工作量大,工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投标报价,应以单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而不能与其签订总价包干合同。以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包干单价得到的工程造价总价作为日后工程结算的依据。相对来说留有活口和余地,以免因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2.3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并应编订企业的预算定额,只有这样,企业在报价时,才能报出本企业实际生产能力水平的工程造价标。

施工企业平常应收集以往同类型,同规模工程的成本数据资料和工程结算资料,以便在日后的工程报价时,可以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其次,也是我们编订企业预算定额的基础数据资料。企业可以会集各专业专家以全国预算定额,省、地市的建筑安装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以及地方适时公布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再结合本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适时编订更新企业的预算定额,作为投标报价的基础资料。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企业定额的编订至关重要。

2.4 施工企业应健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应健全,做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分工,有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从总公司层面上的应由壹名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主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部,分公司层面上的,由壹名主管经营工作的副经理牵头抓这项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预算科,项目经理部设项目工程预算员岗位。这样从上至下形成了纵线的管理模式。即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链。从上到下,环环相扣。

2.5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奖罚制度

施工企业对于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表现比较好突出的,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在工程项目结算时,能为企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重奖。反之,在工程造价的报价、进度款的申报收取和工程结算中出现渎职或出现庇漏,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应给予重罚,甚至应调离工作岗位或下岗。

2.6 应严格实行执业上岗认证制度

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该持有国家认证的且注册的工程造价员或工程造价师人员担任工程造价工作。否则,不能担任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