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化管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重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五、结语
站在讲台上,我的心强作镇定,尽量面带笑容(我也不知当时是甜笑还是苦笑),用轻松的语气说:“各位同学,我们这节课换用一种新的方式上课,大家先看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中的第一部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如果不懂的地方,大家可以前后两组的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20分钟后,我们全班共同讨论,把你们在小组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如果大家都无法解决,我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若是我也解释不了,最后大家下课后共同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若今天解决不了明天再讨论。现在大家开始看书,前面一排的同学转向后面,大家开始吧!”我的声音沉沉地落在静静的教室里,全班同学依然呆呆地望着我,一丝冷风掠过我的心房,我忽然傻傻地笑了,大家惊奇地盯着我,我说:“我们现代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大家闺秀,而是要培养有自信﹑有活力﹑有激情﹑有才华的人。你们都看着我,是不是发觉我的‘脸皮很厚’啊(顺便给大家做个鬼脸)—竟然敢在73个人的面前又说又笑,面不改色,心不跳!”全班同学一阵骚动,有的小声的笑了。我的心一动,是不是首先该从思想意识上启发启发他们?我说:“同学们,你们今天坐在这里,不要只想自己是一个学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你们也可能成为老师的老师,如果你们不自己看书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提出来,大家自己共同探讨或者自己主动寻求答案,只是靠老师强行灌输给你们,这就跟老师把饭在自己嘴里嚼过一遍而后吐入你们的嘴中给你们吃。你们会觉得好吃吗?”全班哗然大笑,有的同学开始点头,有的却做出要吐的样子,切实可爱。我的心开始有了暖意,我开心地说:“大家现在开始吧!”
十分钟过去了,大家看完了书,前排的同学都自觉地转向后排,扭到后排时,开始还有一些不好意思,特别是女生的脸上还有一点羞涩,大胆的一些同学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慢慢地小组讨论的声音开始变大,有的同学提出问题、有的同学马上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之间相互争论、有的同学相互探究对方的观点的不足。“杨老师,你能不能加入我们小组的讨论?”平时比较“窜”的同学问我,我又是一蒙,马上回答道:“可以,完全可以嘛!我们都在学习嘛!我们是共同学习!”刚说完这句话,大家的热情上来了,我加入了那一个小组讨论。教室里成了一个问题的海洋,同时也成了老师的海洋,探索的海洋。
“杨老师,20分钟已经到了。”坐在前面的一个同学提醒我一下,我看了看钟,时间已经过去了20分钟,轮到全班集体讨论的时间了。大家一个个转过来,坐好。我说:“大家在小组里面没有得到解决或者还不清楚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共同讨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然坐在那里不动,偶尔有一点私语,但没有人站起来。我接着说:“如果没有人有问题,我们的‘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就过了。接下来一个问题‘物质的分类’。”班上顿时发出叹息声,有的目光中充满疑问,有的胆怯地看着自己的手。其实,我只想试一下他们有没有问题,看来问题还不少,就是没有胆量站起来(当着这些人的面),可能又是观念问题或者心理问题。
(一)从“教”的角度上看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科学、适用、有效。化学有效教学应遵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机灵活地贯彻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主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原则,又适应地理学科教学特征,符合学科生活型、趣味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能结合教学实际,实践、操作,促使教学目标积极有效达成。
(二)从“学”的角度上看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要体现三个特质:自主、自由、积极。化学有效教学要求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有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自由展示,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得到尊重,学习个性得以体现和张扬。有效化学教学能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暖,体验到课堂交往的乐趣,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使学生在学习和交往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二、制定适时的三维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更具有激励功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加之观“三位目标,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建立适合学生已有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班级目标及学生个体目标。特别是班级和学生个体目的的建立,必须让班级代表或学生个体参与与咪表建立,使之有认同感。例外,目标既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太低,总之是使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过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得到激发。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应让班级或学生个体及时通过作业、测试或ishiyan、活动与研究等渠道了解达标情况,以利于目标的修正和动机的激发,创造一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合作互动,双赢的教学文化。
三、构筑化学课堂的高效、高质
(一)优化教学内容
以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深广适度,难点适中,周密合理,松弛有度。课堂教学的序、量、度安排科学。把“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放在课内,尽量避免向两头延伸的费事低效现象。教师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接受新知识的可能性,既要把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智力发展水平腿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又不能盲目增加教学的量,不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变机械学习为自主学习,达到高效教学、高质吸收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化应包括教师教法的优化和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明、生活、有趣、富于幽默感;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导,思维为抽象、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从“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课堂中好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愤不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勤于质疑思考,善于动脑动手,提高学习效率;多形式地评价鼓励学生,捕捉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优化教学氛围
要建立和创设和谐、愉快、活泼、奋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教学中能够面向全体,尊重每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消除或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当堂教学课任务的高效完成。
四、以多种手段提升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教师主导,贴近生活
在中学阶段,学生得到的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机会有限,因此将课堂化学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化学教师要善于从熟悉的环境和事例中发掘实验素材,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养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加深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因此,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发出“身边的化学实验”,寻找生活化的实验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的实验也离不开生活。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就可以完成许多实验。如:利用可乐中的气体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碱面和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燃烧的蜡烛火焰熄灭;自己带来洗衣粉检验学校用水是否为硬水;用家里的面粉做爆炸实验。如“生活化学实验”(香烟烟雾中的毒物的测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印象实验、酒精燃烧块制作实验)、“家庭小实验”(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测定厨房物质的PH、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以此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二)强调探究,立足教材
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内容教学,由于没有明显的现象,而这个反应又很重要,如何让学生加深印象,不是随便带过而是特地强化设计实验,方案如下:一是将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导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盖紧震荡,看是否会变扁;二是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试管内液面如何变化;三是往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塞好双孔橡皮塞,其中一孔装盛有氢氧化钠容易的滴管,一孔装内套有气球的玻璃管,当挤压橡胶,让溶液滴入瓶内,观察气球变化。通过富有创新的探究实验,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三)激发思考、启发提问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课堂上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提问、发散性提问、开拓型提问等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受到启迪,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学生如果在教师的有效提问启发下,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如“一氧化碳有毒吗?”这是教师提问的一半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教师可以改成这样的问题:“家里用煤炉取暖时,应注意那些问题?为什么?”。对照生活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情感激励,巧引妙导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越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感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若教师一上讲台,即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言语铿锵有力,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情绪激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看整节课无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情绪把握自然和谐,学生岂有学不好之理?同时,巧妙引导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在问题导入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应该重导语轻提问,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直奔中心。如在九年级化学《绪言》一课时,先指导学生学生设计趣味实验“白纸显影”,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好奇心,然后引出新课,这样紧扣学生心弦,巧妙设置悬念,其效果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引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逐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师生感情,使学生愿意学、乐学、主动地学。因此,教师要以情感激励,巧妙引导,才能活跃气氛,提升效率。
中师化学教材中注重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偏重理论轻视实践,讲多做少的弊病,缺乏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实用技能,为此教学中倾斜于农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并通过第二课堂渠道在教学中进行探讨性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教学设想
根据教材和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学生实际等,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向农化教学倾斜,其内容见表一。
中师农化教学的内容(一)
(附图{图})
二、教学途径
从86年开始在教学中渗透农化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灵活穿插农化基础知识,并选择有实用性可迁移性的农化科技,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农科试验小组进行试验,实施校内校外一组三结合(一个试验小组,教师学生、农户三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实施
1.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下,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采集家乡土壤样品各自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提出改良土壤的建议。
2.学生根据作物施肥的原理,对几种瓜、果树的配方施肥进行实践试验。见表二、三。
等量肥对西瓜不同生长期施肥效应(二)
(附图{图})
单位:公斤/亩
柑桔配方施肥效应(三)
(附图{图})
单位:公斤/亩;公斤/株
3.农业上要获得好收成,除了有良好的土壤及科学的施肥灌水和管理外,防治病虫害是关键。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病虫害危害实际和普遍性的农药的性能、毒性以及配制方法和防治对象。
根据同种或不同种作物生长期,同种或不同种病虫害,不同时期的气候条件通过实践让学生试验得出农药使用浓度和剂量。
4.值物生长发育全过程是被植物激素所调节控制着的,如瓜果类要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生长。达到优质早熟。我们对柑桔、西瓜作了试验,结果如下:
柑桔幼树九二控制花芽试验
(附图{图})
九二对柑桔生理落果的影响
(附图{图})
乙烯利对西瓜成熟的影响
(附图{图})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表明,使用得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西瓜高产优质早熟,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可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早上市的一项重要补充手段,是农业踏上新台阶的重要化学工具之一。但是,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毕竟不是营养物质,不能代替肥料,应该与其它措施有机配合,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效果。
四、教学倾斜效应
(1)首先培养农科技思想意识
通过历届教学实践表明,对未来的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前农化科技的倾斜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必备农科技知识和掌握科学试验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了种田不需要多少知识和技术的陈旧思想观念,从中捂出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千千万万农村科技队伍,改变农村知识结构,提高生产率,科技兴农的重任,同时展望小学教师光荣职责和农村是小学教师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2)激发学生科学试验兴趣,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科研能力,运用已学技术在校内外搞试验,结出丰硕成果。例如藤稔葡萄培植成功;原无收入的柑桔园,通过土壤性质测定,在改良土壤中提出施用垃圾肥的建议而获得了丰收。
(3)培养学生参与发展当地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诱导学生探讨教学,使教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和现代教学的适应能力。
1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建立的研究背景
随着与河北医科大学非隶属附属关系的建立,我院临床医生教学意识和技能也在逐年提高,虽然每学年开学前各教研室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和师资培训,但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见习带教,仍然存在对教学大纲理解程度和教材内容取舍不一,实践教学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遴选和指导比较随意,见习带教教师每学年都由低年资主治医师轮流担任,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再提高的问题。因此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细分教学管理单元,加强临床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院的教学工作重点。我院2011年以内科教研室为主开始研究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建立,逐渐形成教师易于掌握使用的教学素材型模块,2012年开始采用并鼓励教师使用,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
2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设计管理
2.1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TBL),根据内科学教材和课程、见(实)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搜集、筛选、整理内科学各三级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并按系统归类形成“案例模块”。
2.2运用问题教学法(PBL),对临床诊治过程分阶段编排并提出临床问题,编写“问题模块”。
2.3编写教师在撰写教案过程中,引导、补充、评价和总结应遵循的标准,形成“指导模块”。
2.4编写实践考核方案、教学评价体系。
2.5利用网页制作软件逐个生成上述模块的网页课件,其内容包括:典型病例分析、理论课教学讲义、问题解答、考试考核等单元。
2.6将网页课件按照疾病系统分类组合成内科学临床教学资料库,生成本地网站。
2.7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与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临床教学中动态实时调用病历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2.8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网页课件教授,由教师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在设计过程中,探寻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内科学教学管理的关系,对临床案例教学法(TBL)和问题教学法(PBL)与规范临床教学过程和完善实践考核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入选典型案(病)例的标准以及问题模块、指导模块、考核方案和教学评估的方法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3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评估与教学质量管理
3.1学生考核管理
见习阶段的结课考试试卷,基础知识客观题占70%,病例分析为主的主观题占30%;实习阶段的出科考核,问诊查体病历书写占50%,诊疗操作占10%,理论考核(以病例分析选择题为主)占30%,思想表现和出勤占10%。考试结束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对考核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采集病史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自评结果形成考试总结。
3.2师资培训与备课管理
每学年对新担任内科学见习、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相关职责制度规范、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各模块的使用、网页课件制作教案讲义的方法等。由内科教研室组织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方能担任本学年带教任务。为了避免受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个人临床经验、诊治水平和表述能力不同的影响,内科教研室要求各三级专业学科授课前要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行总体和单元备课,法和学法。
3.3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新课程需要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指导思想,构建新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创立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包括专家评价)在内的量化和质性(即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使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师、学生以及评价者等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共识的过程。为此,笔者对如何构建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进行了探索。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1.为学而教,以学评教。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会在学生方面得到体现。在“为学评教”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在“以学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既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更要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2.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但应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考,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能否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所做、所说、所想,能否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
3.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先导。教师的角色应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传统或现代教学媒体,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能否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二、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
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着重考查教师的教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1.听课者(同行或专家)评价内容。
(1)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
*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粉笔、铅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本学科相关知识水平及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教师注重自己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次,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要体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基础,学科特色明显。
*学习动力——创设和提供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科学方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育。教学过程体现问题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表达交流。
*人文关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均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2)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
*活动广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中的动脑、动手、动嘴、用眼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的广度。
*参与方式——学生参与方式多样,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群体间的交流协作、动手操作等。
*学生状态——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热情、饱满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
*活动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科学探究的时间。
*学习品质——善于倾听,很好地与他人沟通,能质疑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想法和观点。
*参与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力发展趋向的形成。
*生成状态——学生学习中的投入、认识提高的情况;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2.上课教师自评的指标。
*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科学方法教育的情况。
*落实情况——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落实知识,提升能力的情况。
*教学创新——利用学科特色,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教学中的创意突破情况。
3.学生代表对学习效果自评的指标。
*知识与技能——主要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已较完整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过程,所用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使用和结果表述
1.课堂教学评价流程。
*评课者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研究和阅读教师教案,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运用座谈会或书面检测等方法进行课后测验与调查。
*评定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略)各项指标的达成等级。
*对等级赋值计算。
*写出评课意见并反馈。
2.数椐处理和结果表述。
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用等级赋值方法计算后,再用等级表述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计算:
评价指标的等级赋值为优:95分、良:80分、一般:65分、差:50分。
指标得分=等级赋值×权重。
*评课总得分:总分=∑指标得分(所得总分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数)
*评课结果的等级表述:总分在95~86分为优、85~71分为良、70~56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
*评课结果的定性描述。
3.评价方案的应用拓展和反思。
*本评价方案不仅适用于化学学科,若对指标、指标权重进行微调,还可用于大多数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明确课外活动中能力培养的目标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智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对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目标可简述如下:
1.观察能力的培养目标:①在观察时会确定观察目的,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②会做观察记录或报告;③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
2.实验能力的培养目标:①了解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操作原理;②能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能;③能独立设计一般性的实验或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实验。
3.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能运用化学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解释。
4.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有关内容,通过自学解决课外活动中碰到的难题。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及组织
1.课外活动的内容
①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讲过绪言课后,我组织学生观看化学与生活的投影片,再如对课本插图中科学家作介绍。既增加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活动的特点是结合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容易组织、指导,且参与面广,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②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的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要坚持联系实际,是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是教学的方向。如围绕[讨论]怎样才能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产效益,我组织学生对当地土样、水样进行测试;再如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甚至有所创新。
③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例如我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色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2.课外活动的组织
①成立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内独立活动的机会多,教师指导的机会多,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想做的题材的自由度也大,且可以互相合作、比较,有利于各种课题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
②组织各种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设计,观察能力竞赛,小论文,小发明等。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③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从教材的选用,操作的要求,安全方面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④组织讲座、观看科技电视电影、参观等也不失为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课外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上述各内容和组织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教师本身的目标要求层次决定了课外活动的层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则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挥,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做好有效的指导工作,包括计划、目标的制订、具体的指导内容及方法等。其中如何把学生的积极兴趣引导到持久的使能力得到培养上来是关键。
2.更多地让学生有观察、实验、思维的机会,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探索。
一、制度文件的起草与修订
1.规范管理制度
为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自2009年毕业论文工作伊始,首次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系毕业论文手册》。几年来,针对该手册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2011年初,学院进一步明确了院、系毕业论文二级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反复沟通与调研,协助教学部完成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在协助修订的过程中,吸取了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宝贵经验,同时与法学专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规定更加合理,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的同时加强了规定的可操作性。
2.修订写作格式
在规范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了调整。为此多方查找资料进行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教师进行讨论,协助教学部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并结合法学系实际情况制定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实施细则》。
二、规范流程管理
1.合理安排论文工作时间,召开动员会
根据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要求,从每学年第一学期末开始,提前制订好每一届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安排。召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会议,布置本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与要求。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加强对学生端正学风教育,强调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使学生真正提高对论文撰写的重要意义的理解,自觉遵守学院相关制度要求,认真参加实习,并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2.选题的申报与审批,确保题目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选题的准备阶段,按指导教师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拟定论文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条件和实习案例及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自行拟定题目,并通过选题审批的程序,对初拟题目进行反复修改,做到一人一题,要求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更加贴切,切实做到论文选题的规范化管理向分类化指导的转变,提升论文内在质量。
3.指导过程监督
在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过程中,按照法学系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检查,前期主要检查指导教师的到岗情况、开题情况、资料查阅的情况。中期针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监控,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后期检查毕业论文质量、组织评分及分组评阅。
4.毕业论文格式审查、评阅和答辩
在毕业生实习返校之后,收集各种管控表格,对每一名同学的论文初稿进行格式审查,在总结历届学生答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每一名同学指出答辩技巧和建议,为正式答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正式答辩前,做好准备工作,成立答辩委员会,明确答辩时间、答辩场地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召开答辩分工会,确保答辩顺利进行。
三、规范档案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认真整理相关电子档案资料,做好纸质版资料保存工作。将学生论文、材料装入档案袋,存入档案室备查。按照要求对论文工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填写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调查表,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所有档案汇集成册以备教学部检查和教委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互查工作。
四、树立服务意识,保障工作顺利完成
毕业论文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系毕业论文工作的服务性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为此我建立了论文指导小组分组联系表,指定学生组长负责,定期与学生组长以及指导教师沟通,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总结与反思
在每届学生毕业答辩结束后,认真总结本届毕业论文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发现问题的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将建议和意见上报教学部以便于上级部门对我系工作整改的监督,为下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王晓飞,天津人,现任职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法学系。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