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冬季施工技术论文

冬季施工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冬季施工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冬季施工技术论文

第1篇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很多,“动态博弈网络技术”问题是研究在进展过程中,项目内容动态变化下的网络技术,包括在动态网络下阶段状态的评估定级、关键链的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等主要问题。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常常用于突发事件的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的博弈双方为“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管理者”。针对于我国石油供应危机所对应的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可看成双方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又由于应对主体需利用资源的调度去减缓或消除危机,故可利用网络计划予以刻画。这一过程会随着应对主体的应对而使博弈双方的博弈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动态博弈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然。

二、基于动态模拟网络技术的国外石油供应策略

根据动态博弈模型,对我国石油开发策略的选择进行博弈分析。设定:

1.局中人。

“危机管理者”与“危机事件”,其中“危机管理者”为我国政府,“危机事件”为石油供应危机。

2.策略空间。

危机事件:根据我国进口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情况,将石油供应危机事件划分为两种状态S1、S2,危机事件的状态空间表示为S={S1,S2},其中S1代表我国石油进口通过马六甲海峡处于正常通航条件下的石油供应状态;S2代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的石油供应状态。两种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为pij(i,j=1,2)。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在石油供应危机中可选择的策略。

3.石油供应量与保障率的关系。

根据策略选择的不同,石油供应保障的程度也不同。石油供应保障程度用供应保障率表示,其取值范围为0到100%;按照我国石油的需求量与各方案的相关因素,结合专家调查法确定石油供应量与保障率之间的关系。

4.方案评价。

根据我国石油进口各路径、管线的长度、运输能力、预期投资及成本等因素对各方案评价。假定博弈双方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与危机事件(石油供应危机)共进行两轮博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管理者先将本国生产的石油用于消费,将其记为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我国政府有五大类方案可供选择,即{d1,d2,d3,d4,d5}。按照方案的评价结果d1,d2为较优的备选方案,分别将它们记为Ⅱ,Ⅲ;由此形成的博弈第一阶段的策略空间为{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的策略空间为{Ⅱ,Ⅲ}

5.支付函数。

设危机管理者的支付向量为二维向量,其中第一分量表示供应保障率,第二分量表示成本。

6.状态转移函数。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概率pi选择第i种危机状态,定义第二阶段的状态转移函数为pij=(fa1,i,j),其中,a1表示在博弈第一阶段针对危机采取某种方案后预计达到的保障率;i表示转出状态,j表示转入状态。根据预先的信息设p11=0.95,p12=0.05;p21=0.5,p22=0.5。

7.两阶段动态博弈过程及支付情况。

8.危机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决策准则与预案的生成。

(1)决策目标:在第二阶段博弈结束后,石油供应危机应能被控制(即第二阶段的预期保障率要尽可能达到100%),在此约束下成本越小越好。如果第二阶段博弈结束时保障率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可以通过支付较高的补偿成本,预计补偿1%的保障率所需支付的成本为5单位,决策准则采用期望成本最小原则,成本用C表示。(2)预案生成。通过计算、比较可知:如果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状态S1出现,则危机管理者的最优策略是在博弈的第一阶段选择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选方案Ⅱ;如果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危机事件以状态S2出现,则危机管理者的最优策略是在第一阶段选择方案Ⅰ,在博弈的第二阶段选方案Ⅲ。即若我国石油进口通过马六甲海峡处于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建设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的力度;而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中缅线,即把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经远洋油轮从印度洋运至缅甸实兑港输送上岸,再通过长达900公里的输油管线经过缅甸曼德勒、云南瑞丽,直达昆明,或延伸至重庆。

三、结论

1.我国石油供应危机事件可以博弈双方危机管理者(我国政府)与危机事件(石油供应危机)进行动态博弈来模拟刻画。

2.在马六甲海峡处于不能正常通航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选择为在利用本国石油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建设中缅线。

第2篇

关键词:钢混凝土,冬期施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日益繁荣,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近年来都处于暖冬季节,冬季施工环境得以改善。为使工程早日投产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冬季施工任务也愈来愈紧,伴随而来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多发季节。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浅谈如何做好冬季施工发表几点见解。

1、做好冬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区气温变化的资料。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降到5℃或5℃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或0℃以下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准备和防范,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提前收集当地冬期的气象资料。了解当地的气温变化,持续时间、最低温度以及最大风雪等资料,还要了解施工中未来一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作到防患于未然。

1.2做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在工程进入冬期施工前要编制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作为冬期施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冬期施工技术文件必须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

1.3作好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冬期施工由于在负温下进行作业,不了解或不熟悉冬期施工规律,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保证工程质量,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冬期施工规范标准规定,掌握有关冬期施工的基本理论及施工方法。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冬期施工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防止施工操作人员违反施工规范造成认为的质量事故。

1.4作好原材料的检验复试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中,从源头上消除引起工程质量隐患的因素。

2、钢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冬期施工要求正温浇筑、正温养护。对原材料的加热,以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进行热工计算,并据此施工。

2.1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底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³病K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1-2d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5℃以上。

2.2骨料要求提前清洗和储备,做到骨料清洁、无冻块和冰雪。论文参考,冬期施工。。冬期骨料所用储备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冬期施工拌制混凝土的砂石温度要符合热工计算需要的温度。骨料的加热方法可因地制宜,但以蒸汽加热法为好。其优点是加热温度均匀热效率高。缺点是骨料中的含水量增加。

2.3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料的5倍左右,所以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可以加热到100℃,但由于水泥和80℃左右的水拌和会发生骤凝现象实践中一般控制在70℃以内。

2.4原材料不论用何种方法加热,在设计加热设备时,必须先求出每天的最大用料量和要求达到的温度。根据原材料的初温和比热,求出需要的总热量。论文参考,冬期施工。。同时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有了要求的总热量就可以决定采用热源的种类、规模和数量。

2.5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应尽量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

2.6混凝土在运输时间和距离应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丧失塑性。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加以适当的保温。

2.7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论文参考,冬期施工。。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低于2℃。温度过底则容易造成新浇混凝土冷却太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降至冰点温度而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

2.8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冬期振捣混凝土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

2.9加热养护整体式结构时,施工缝的位置应设在温度应力较小处。加热温度超过40℃时,由于温度高,势必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因此在施工前应征得设计单位的意见,在跨内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缝。

2.10施工缝处,在水泥终凝后立即用3-5个大气压的气流吹除结合面的水泥膜,污水和松动石子。继续浇筑时为使新老混凝土牢固结合,不产生裂缝,要对旧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和新浇混凝土入模温度相同。

2.11为了保证新浇混凝土与钢筋的可靠粘结,当气温在-15℃以下时,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和预埋件,可喷热风加热至5℃,并清除钢筋上的污土和锈渣。

2.12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根据规范冬期施工试块不少于2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

2.13加强混凝土成品的养护。冬期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新浇筑的混凝土要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做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实施信息化养护保证混凝土在临界强度前不受冻。

2.14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20℃。如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冷拉控制力较常温提高30N/㎜²保徊捎美淅率控制方法时,冷拉率与常温相同。

2.15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最低气温不低于-20℃,且应与防雪和防风措施,刚焊接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避免造成冷脆现象。

2.16冬期进行钢筋焊接影响因素较多,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气温状况进行试焊,试焊时先根据气温状况调整焊接参数及焊接工艺,焊接参数和工艺确定后。再进行试焊,试焊的焊件送实验室实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焊接。

2.17焊剂或焊条在冬期运输,保存过程中极易受潮,使用受潮的焊剂或焊条会造成焊接熔池中混入气体停留在焊肉内中造成气孔影响焊接质量。在使用焊条或焊剂时,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对焊条或焊剂进行烘培,干燥后再使用。

2.18冬期不得在强冻地基上浇筑混凝土。这种土冻胀变形大,如果地基土遭冻,必然引起混凝土的冻害及变形。在弱冻性地基上浇筑时,地基上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

3、制定冬期安全施工措施。冬期施工气温较低,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较多,在施工前要制定相应的冬期安全施工措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业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4、结束语

冬期施工虽不常发生,但如果不提前准备和防范,会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措施不当会带来质量隐患。因此工程即将进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间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我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好办法好措施付之于实践。冬季施工的质量将会更能得到保证。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冬季施工措施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气候条件的差异,尤其在北方冬季长达数个月的寒冷气候,给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在这种环境的下施工,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防护措施,以保证工程的正常的施工。为此本文针对冬季施工的一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施工周期的长短对一建筑项目效益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进度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进度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所以混凝土路面应尽可能在高于5℃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因为其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促使混凝士结构松散破坏,因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至-5℃之间,则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方能施工。我省气温虽然昼夜温差较大,但12月份昼夜平均气温都在5℃至-5℃之间,顾应采取保温措施施工。

一、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作好冬期施工的前提

首先,要注意提前收集施工地冬期气温变化的资料。由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大连地区冬季施工的日期为每年的11月15日。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准备和防范,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提前收集当地冬期的气象资料,了解当地的气温变化、持续时间、最低温度以及最大风、雪等资料,还要了解施工过程中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作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准备好冬季施工的材料。如提前预备防寒取暖材料;外加剂材料的选用、审批、复试;焦碳及炉具的采购、存储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作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

在工程进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编制好冬期施工技术文件,作为冬期施工的技术指导性文件,是冬季施工的主要措施。

冬期施工技术文件必须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冬期施工的生产任务安排和部署;施工材料进场计划;劳动力计划;热源、设备计划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冬期安全生产的要点;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三、作好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是冬季施工的关键。

1.作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冬期施工由于在负温下进行作业,不了解或不熟悉冬期施工规律,极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保证工程质量,冬期施工前必须进行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①要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冬期施工规范、标准、规定,如《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等文件;②学习有关冬期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方法。

2.进行冬期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施工操作人员违反冬期施工规律,造成操作不当,人为的造成质量事故。施工前技术交底的重点是:①原材料的使用方法,②原材料的加热或保护,③原材料的测温或成品的测温,④成品的保护或养护工作。

3.作好原材料的检验复试及材料的配合比。在冬期施工中各种原材料需要进行复试的必须进行复试,以防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中,另外。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中经常要使用一些外加剂,随着气温的不断变化用量不一,加上目前时常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如果不复试,直接用于工程,将有可能给工程带来严重后果,要消除引起工程质量隐患的因素,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重新复试是必要的。

四、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作好冬季施工的重要手段

1、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1)冬期钢筋施工最主要的是钢筋的焊接,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冬期进行钢筋焊接,影响因素较多,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气温状况进行试焊,试焊时先根据气温状况调整焊接参数及焊接工艺,焊接参数和工艺确定后,再进行试焊,试焊的焊件送实验室实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焊接。

(2)焊条或焊剂的质量控制。

焊剂或焊条在冬期运输、保存过程中极易受潮,使用受潮的焊剂或焊条会造成焊接熔池中混入气体停留在焊肉中造成气孔,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在使用焊条或焊剂时,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对焊条或焊剂进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来源于/

2、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

控制好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冬期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作好加热措施,定时进行温度测量,保证加热温度达到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施工中作好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一般不应低于2℃,温度过低,则容易造成新浇混凝土冷却过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降至冰点温度而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作好试块的留置工作。根据规范冬期施工试块留置不少于2组(六块),与结构同条件养护,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加强成品的养护。冬期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新浇筑的混凝土,一是作好覆盖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二是作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随时掌握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冻。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连的好坏是影响钢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强螺栓产品说明书中扭矩系数是常温下的标定值,影响扭矩系数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温度、终拧时间、拧紧速度等,尤其是环境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产品说明书中扭矩系数是常温下的标定值,在负温下要重新标定,否则,仍按说明书给的值控制,有可能使螺栓产生的拉应力不足,降低结构的安全度,或导致螺栓拧紧,影响结构的安全度。冬期进行负温焊接。冬期负温焊接和常温有很大的区别,在焊接时要对焊工进行培训,掌握负温下的焊接规律,并说明书的要求对焊条进行烘焙,干燥后再使用,才能保证焊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五、制定冬期安全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气温较低,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较多,在施工前要制定相应的冬期安全施工措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业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冬期施工虽不常发生,但如果发生不提前准备和防范,会影响给工程质量、进度,措施不当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间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的措施。

参考文献:

[1]JGJ104-1997,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S].

第4篇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碾压混凝土坝是我国目前重点推广的坝墅,它具有施工快速和工程造价低的两大特点,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普遍重视。碾压混凝土施工是水库大坝工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这种碾压的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强度,体积比较小,坝身具有很好的可溢性和防渗性能。

1.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1 碾压混凝土采用通仓薄层碾压施工工艺,水平层面较多,层间结合受碾压混凝土配合比、层间间隔时间、气温、风速、湿度、降雨、碾压遍数、激振力等因素影响较大,现经过多年科研和运行实践证明:碾压混凝土层间可以完全结合良好。 1.2掺入高效引气剂和高效缓凝减水剂:引气剂除了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和抗侵蚀环境的能力外,还能显著降低新拌制混凝土的泌水,改善工作度,降低混凝土弹性模量,优化混凝土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等功效。

2.大坝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大坝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是绝对体积法,在设计时主要需要确保抗渗性、强度抗冻性等这些因素符合大坝的实际要求,大坝碾压混凝土的材料组成与混凝土的质量更是息息相关,因而要对这些材料和各种指标进行严格要求。关于原材料的指标主要有:含水率、级配、表观密度、粒径、外加剂性质、外加剂种类和其相容性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如用水量在确定时需要从施工所要求的标准以及粗骨料最大粒径两方面来考虑,并通过相应的实验选择最佳的用水量。

3.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动态控制

与常态混凝土施工作业相比,碾压混凝土施工更需要做好动态控制与及时反馈。笔者认为尤其要建立与执行动态控制与反馈的机制,这是因为: 3.1碾压混凝土拌和物需要动态控制:由于受拌和楼称量精度、原材料的品质、砂的石粉含量及含水率、骨料的超逊径、外加剂品种、冰屑掺量及气温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碾压混凝土的拌和物各项性能指标始终是不可避免地呈动态状态。再经过运输直到混凝土人仓后,现场工程师将观察到来料是否混杂废料、骨料是否超逊径、砂浆包裹骨料是否良好、碾压后是否返浆充分、是否有泌水等等。客观、如实、及时地向拌和楼试验工程师反映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3.2碾压混凝土vc值需要动态控制:工作度vc值受施工期气温、湿度、降雨、日照、风速等自然条件及运输方式和摊铺后暴露时间长短等施工条件影响较大。 3.3现场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需要动态控制:虽然试验室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在室内和室外做了初凝时间测试,但外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还需要现场工程师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判断。在高温季节如果能做到及时摊铺、及时碾压、及时覆盖,同时采取喷雾保湿,那么初凝时间就有可能延长1~2h。相反,如果碾压后覆盖保温被不及时,在烈日下暴晒30~40min,已碾压层面以下5~8cm就会因脱水严重形成一层“硬壳”,即使层间间隔时间是控制在初凝时间内,也会因上下两层粗骨料不能很好咬合,降低层间抗剪强度,形成层间接合薄弱面。

4.温控措施

采取多种温控防裂措施成功实现了高寒和高温地区全年不停工连续施工。 4.1用蒸气对砂石骨料进行预热,热水拌和混凝土以提高出机口温度。 4.2用棉保温被对混凝土运输车辆搭设保温棉棚,减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4.3浇筑混凝土采用保温模板,在仓面摊铺及碾压过程中,及时用保温被对混凝土进行覆盖。 4.3延长拆模时间,拆模后及时用保温被对混凝土面进行覆盖保温。 5.碾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抗渗处理

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水暖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几乎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水暖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分布工程,应加强高层建筑的水暖施工技术管理,避免施工隐患及施工问题的出现。水暖施工对工程建筑寿命、使用功能及工程质量等产生作用,如果出现施工不当的现象,会对业主的正常生活及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影响。论文针对我国高层建筑水暖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

水暖工程应合理安排在土建施工的各个阶段之中,密切配合土建工程的施工计划。为避免水暖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等级产生影响,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为水暖施工提供便利[1]。要求土建防线的标高精确,否则会对卫生器具标高及地漏标高等产生影响,不利于后续的安装质量及安装进度。高层建筑的管道,一般都安装在管井内,管井必须按照消防规范,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层。水暖施工过程应采取规范的防水措施,特别是在管道穿过构造墙时;管道在穿过厨房及卫生间楼板时,应设置高于楼板5cm的钢套管保护。

3.防堵措施、防漏措施及防冻措施

防堵的具体做法:各个排水管在安装过程中,使用指定材料封口,以防杂物进入底部;散热器在安装时,应将内部杂物清除干净,以免杂物进入;将管道安装好后,应清洗干净,使管道连接畅通。防漏的具体做法:在穿越板楼的管道上设置高于楼板5cm的钢套管,防止地面积水进入;土建施工在进行地面抹灰时,应将套管与地面结合位置用混凝土阻水圈加固,以避免结合处渗水;应对雨水管道做灌水试验,对采暖管道做压水试验。防冻的具体做法:在排水管道处设置适宜的坡度,在最低点处设置防水点;灌水和水压试验结束后,放净系统内的水,以免结冰冻坏管道;冬季进行水暖施工过程中,用温水搅拌接口位置的水泥,可加入一些防冻剂,必要时可采取保温措施。在水暖施工时,应加强管理,做好成品保护及机具保护,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安装成品及施工机具做好保护工作。妥善保管好施工设施及施工设备,不可随意乱动机电设备,不可操作与己无关的施工设施。在施工管道内划分区域,并派人负责管理及看护,出现损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阀门手轮应在竣工前进行统一的安装[2]。机电设备、卫生器具及散热器等,在安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磕坏,应适当覆盖,防止损坏或堵塞。对已安装的管道,不能强压或踩踏,也不能代替手脚架作支撑。

4.水暖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4.1材料质量

水暖施工材料在规格、型号及产品质量方面,出现较多问题,应对水暖工程的设备、使用品及材料的质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鉴定。

4.2管道漏水、渗水及堵塞问题

管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管道堵塞及管道漏水等,这类问题较难治理,在住宅工程中,水暖施工的渗漏属于常见问题。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有对承压管道设备进行灌水试验及试压试验,或在试验不达标的情况下,没有对其进行整改;管道过楼板处的套管没有按规定埋设;在立管穿越板楼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来进行操作;管道连接与工艺要求不符;水暖管道设计不合格、水暖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规格型号不符。

4.3排水管的安装问题

混凝土在施工时经过整改,对塑料管造成损坏;在埋地管道铺设过程中,未能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没有严格执行隐蔽工程的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在施工结束后应对排水管进行检测,在工程竣工之前,对雨水立管及污水立管等管道进行相关试验。

4.4采暖管的安装问题

采暖管局部散热器不热及管道渗漏,是采暖系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在连接安装阀门丝扣及管件过程中,没有安装油麻及衬垫,焊口有砂眼、丝扣不紧,材料质量差;试暖期间未按要求操作,造成压力增大使阀门衬垫及管件位置渗漏,或者突然中止系统运行,使储存的水凝冻造成散热器、阀门、管件及管道破裂。

4.5关于土建施工的配合

各工种在施工安排计划上,应密切配合协调,避免半成品损坏、工作拥挤的情况出现;技术交接有纰漏,土建预留孔大小及位置不当,没有进行及时预埋,混凝土浇筑施工不到位;土建施工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水暖施工时,结合土建施工进度,对工作进展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力求与土建工程师共同协作,做好工程相关工作。

5.水暖安装管理措施

在水暖安装施工前,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结合工程材料要求及特点,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及各工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土建工程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协调,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首先明确预埋套管及预留孔洞的具置,然后进行技术交底,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预留大小及其位置不能有偏差。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孔洞偏差和预埋管道不规范,导致专业位置的冲突,只能通过大范围的调整来解决问题,但容易造成成本过高和浪费。暖卫材料必须执行严格检验,对厂家、材料证明及合格证等,严格检测,必须保证证照的真实性。检验过的材料,进场时应分区放置,摆放整齐。管道必须经过刷漆才能进楼安装。成立检查小组,对专项质量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及时加以整改。重视技术难题及质量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意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水暖施工的工作计划应与土建施工安排密切配合,土建施工应为水暖施工提供便利。预埋应及时进行,管道穿楼板预留洞及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应提前做好支架预埋钢构件,严禁在主体结束后开凿孔洞,严禁割断楼板主筋或者乱凿孔洞,防止相互毁坏成品及工程结构强度。

6.结束语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头绪较多且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在高层建筑水暖系统中,渗、漏、堵等常见问题时有发生,是建筑使用的质量通病。因此,要加强水暖施工技术操作人员管理,水暖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注重技术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施工操作,对施工问题提出相应措施,避免施工隐患,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张博,潘华.论高层住宅水暖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1,22(11):344-345

第6篇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质量,技术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也随着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没几年就出现泛油、坑槽、甚至大面积车辙等病害,不仅降低路面使用性能,也造成巨大经济浪费。虽然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关系。本文从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集料的级配、混合料的加热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控制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以供参考。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1.1 集料的规格

衡量集料质量的技术指标有石料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视密度、吸水率、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等料源性指标,以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软石含量等加工性指标。

为减少生产集料级配的变异性,首先必须合理选择集料规格。合理设置破碎机筛孔,破碎机筛孔对生产集料级配的变异性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为减小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应将控制集料级配的关键筛孔设定为破碎机的受控筛孔,这样集料的级配就比较稳定。如22.5mm筛孔控制集料19mm通过率,16mm筛孔控制集料13.2mm通过率,所以19mm、13.2mm这样的筛孔为受控筛孔。

1.2 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时,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下降,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可得出相同的规律。集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明显的棱角,针片状颗粒少,对沥青混合料的良好力学性能,尤其是高温稳定性是特别重要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为15%,施工中应控制在10%~13%。

在集料生产过程中,应选择材料强度高、不易磨损的破碎机牙板并及时更换。当破碎机牙板的“牙”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及时更换,否则,生产出来的集料针片状含量将明显增多。

1.3 集料含泥量

石料中的泥土都含有负电荷,它是强亲水性物质,从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实验、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及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可得出这样结论:当粗集料含泥量大于0.5%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沥青膜同集料的粘附性均明显降低,沥青混合料易出现水损害现象。

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含泥量小于1.0%的指标值过大,建议在施工中将含泥量指标控制在0.5%的范围内。

1.4 矿粉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矿粉细度的要求较宽,0.075mm通过率为75%~100%均为合格,这个范围在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过于宽松。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显示,当矿粉细度增大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矿粉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由75%变为90%时,其动稳定度提高5%。因此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宜按选定矿粉级配的±5%进行矿粉细度控制。对于高温炎热地区,使用磨制较细的矿粉(0.075mm通过率为85%~90%)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是很有必要的。

1.5 沥青

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的技术要求在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范围较大,如AH-70#普通重交沥青,针入度技术标准为60~80(0.1mm),软化点技术要求为44~54(°C)。试验结果显示:针入度从69(0.1mm)变化到72(0.1mm)时,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已有明显改变,所以在评价沥青质量时,针入度从60~80(0.1mm)范围过大,在沥青标号的控制上具有意义,但对于质量控制来说过于宽松。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沥青混泥土路面所采用的沥青针入度指标应有更严格的规定。

2.优化设计、合理选定混合料配合比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2.1首先应根据交通量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对冬季温度低、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量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混合料。。

2.2矿料级配应该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的选定应摈弃中值概念、应在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规定基础上,充分考虑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质等因素,并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路面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合理选用。

2.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性能,确保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不易离析,便于摊铺和压实。

2.4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温度指标控制是很重要的,应采取适宜的拌和温度、击实温度。过高的拌和、击实温度将使最佳沥青用量偏少,降低路面耐久性,过低的温度使沥青偏大,降低抗车辙性能,且易出现泛油。

3.混合料级配、温度以及沥青含量控制

3.1 确保集料级配稳定

集料级配的变化直接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变化。要减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异性,必须控制集料的级配变异性。

3.2 对沥青拌合楼的要求

沥青拌合楼要合理设置热料仓筛孔。对于其它类型沥青混合料,可根据最大公称粒径参照AC-I型沥青混合料,选择合适的热料仓筛孔尺寸。沥青拌合楼热料仓筛板要经常检查。一般每两个工作日检查一次。主要检查筛板是否断裂、筛孔是否有破损及细集料糊网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出现异常变化。

3.3 混合料级配调整

沥青混合料级配出现偏差时,应采用半值纠编原则进行调整。即是采用沥青混合料级配同标准级配的差值的一半作为调整值,使沥青混合料级配逐步接近标准级配曲线,以防止纠偏过度。

3.4 沥青含量控制

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沥青含量,减小沥青含量的变异性,确保油石比准确:沥青拌和楼计量系统要稳定。电子秤的计量精度要高,电子秤处理单元上使用的线性放大器线性一定要稳定、温度漂移越小越好;沥青混合料抽检时取样要均匀。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时,若细集料偏多,则检测沥青含量数据会偏高,若粗集料偏多,则测定沥青含量数据偏小;沥青加热温度的设定应保持恒定。沥青加热温度会影响沥青含量称量系统的精度。。在生产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沥青设定温度应保持恒定,且温度计要准确;要及时掌握沥青含量变化情况。。沥青拌和楼必须配备自动打印设备。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数据,及时掌握沥青含量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解决。

3.5 混合料温度控制

沥青混合料温度包括出料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沥青混合料所有温度参数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出料温度,它的高低决定了到场温度、摊铺及碾压温度的高低。影响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的主要因素有:集料的干湿程度、集料的加热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以及拌和楼加热系统温度感应器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等,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若出现较大温度偏差要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修正。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的设定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季节,气候条件,混合料的运输条件,运输距离以及摊铺设备、碾压设备的能力在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金升,张银燕等.沥青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达,袁万杰等.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严世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第7篇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城市美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也日渐新颖,并且都带有地下室,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地下室放水的施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二、地下室防水施工概述

所谓地下室,是基于建筑范畴的,是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的建筑,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中的比附近地面标高低2米以上的建筑。鉴于其地表标高因素,其建筑物处于海平面附近以及以下,因而其防水施工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整体的施工。一般来讲,裂缝问题是最易见的防水施工问题。控制地下室裂缝是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首要任务。然而,高层建筑中地下室墙常常存在裂缝问题,其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裂缝现象的形成得原因很多,基本上是因为施工过程控制不当而造成。

一方面,在于混凝土的配制。根据相关技术规程,对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粗细骨料、减水剂、外加剂、粉煤灰的品种及他们的配比都要严格控制。地下室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如果使用高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高、细度不够、矿渣含量过多的水泥时往往产生裂缝。

另一方面,地下室使用模板时,没充分湿润模板,在气温变化剧烈的季节以及冬季选用钢模板,会使得模板产生形变而发生漏浆,见解形成裂缝。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某建筑,建筑总面积为6740m2,地上13层,地下1层,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室内地坪设计标高为±0.00m,地下室地面分为东部分-6.45m和西部分-5.5m两个标高,中间有坡道联系,其上分别为1.3m与1.5m左右覆土。工程防水设计采用刚柔相结合的防水体系。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原材料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严格取样测定,并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如砂含泥量不大于3%且不得呈块状;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石料含泥量不大于l%,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大于40mm混凝土的拌制为了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保证混凝土整体性,本工程混凝土集中拌制,可以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本工程混凝土的水灰比要小于0.55。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使试验结果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100%,抗渗等级达到S12标准,在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至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

三、材料技术性能

1、TFC-水性防水涂料是高分子改性防水材料,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其最大优点是与水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在潮湿摹面上施工,结膜后其延伸率高、附着力强、耐久性能优异,固化后可形成一种富于弹性的无接缝整体涂膜防水层。

①该产品冷作业、双组份,A料为液态,B料为粉剂,使用时A、B料按比例搅拌均匀即可,施工方便,安全无毒、无异味。

②与水具有良好的混溶性,不怕潮湿,与水泥基面有很强的粘贴力。不起泡、流淌。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③固化后得到一种富于弹性的无接缝的整体涂膜防水层。

④耐水、耐老化、耐腐蚀、耐热、粘贴性能好。

2、TC-01、02型高效多功能防水剂是采用高效抗渗防水材料与萘高缩聚合物、缓凝、微膨胀材料复合配制而成的非氯盐类外加剂产品。它以高效防水功能为主,且同时具备减水、缓凝、膨胀、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少收缩,耐蚀抗冻等多种特点,产品质量稳定,选料精良、性能卓越、是专门用于地下室及水下防水工程结构自身防水的多功能防水剂。

四、主要施工方法

1、基面处理:将需做TFC-防水涂膜基面泥土、杂物、浮尘清除干净,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应作修补处理,无浮浆,不渗水:

2、涂膜施工前,基面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l0mm;

3、涂膜施工前应先对阴阳角、预埋件、穿墙管等部位进行密封或加强处理,处理方法按规范进行;

4、涂料的配制:将TFC两种成份A料与B料按1:1.1比例人工过称倒入容器中用机械搅拌器至少搅拌3分钟以上,确保粉粒填充料分散均匀;

5、将搅拌均匀的涂料,用毛刷或橡胶刮板涂刷在基层面上,涂膜总厚度为2mm,分3次涂刷,每次涂刷厚度应≤lmm,每次涂刷问隔时间6~16小时(具体视涂膜固化情况和工地要求情况而定),涂刷时应防止涂料堆积;

6、第一遍涂刷完后应认真检查有否空鼓、气孔、漏涂现象,如发现,修补好后再涂刷第二遍;如有气孔、空鼓、漏涂等按以下方法进行修补:

①气孔修补:涂抹涂膜时,要防止有气孔,应分别进行头道、二道或面层的霞复多次涂抹,填塞气孔;

②起鼓修补:把起鼓部位割开,充分排出潮气,再分次逐层涂抹所需厚度;

③漏涂:防止漏涂的方法主要是增加涂抹次数,加以修整;

④破损修补:当涂膜尚未完全固化就上人行走,踩出脚印,或重物下落及尖锐的物品打击损坏防水层,应在受损部位充分进行增涂以达到理想效果;

7、阴、阳角及桩头处理:阴、阳角及桩头处防水层容易破损,故阴、阳角及桩头处在做完整体防水涂膜后另做加宽加厚处理(宽l00mm,厚0.5mm),以确保防水效果;

8、对于侧壁立面应做好砂浆找平层后的施工。涂膜时,应自上而下进行。要求施工的工具有所不同,一般可采用毛刷,也可直接用刮板施工,使用畚箕时畚箕沿口与施工墙面成60°。涂刷时,应纵横交错,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所需厚度;

9、特殊施工部位一般都是无规则图形,无法直接使用刮扳等工具,故应采用涂刷类工具涂刷为主,为了确保所需厚度,可采取多次纵横涂刷的手段;

10、待基础防水涂膜做完后,要进行防水涂膜质量检查(有否空鼓、气孔、漏涂渗漏现象),如无质量问题,涂膜16小时后,即可做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11、应避免雨天施工,如遇雨天施工,应将基面积水清扫干净,并在施工过的部位加盖彩条布给予保护。

五、地下室防水技术规范

1、地下室护结构防水项目分为砼结构工程、抗渗砼结构自防水。地下室基础底板抗渗等级为0.6Mpa防水结构砼的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等级高一级(0.2Mpa)。

2、基础底板防水层为两道,采用卷材—涂料相结合防水方案。卷材采用1.5㎜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

3、地下室护结构除地下室外墙抗渗砼结构自防水外,同样两道防水层,采用卷材—涂料相结合防水方案,卷材采用1.5㎜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采用40厚聚苯板。侧墙保护层以外开挖1米以内采用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0.95。

4、地下室顶板不在上部建筑主体内时,顶板上应作防水,防水层同样采用卷材—涂料相结合防水方案,防水层保护层为50㎜厚C20细石砼。

六、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行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TFC-水性防水涂料是高分子改性防水材料在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期刊论文 新型地下室防排水(疏水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广东建材 2007

第8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的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于是出现了许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而在建筑底板的设计中,底板混凝土变得越来越厚,深度越来越大,因此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因此,建筑单位必须把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下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就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探讨,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1水泥

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可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2 细骨料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约10%,同时能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选用合理含砂率也能相应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一般来说,采用的中砂,应平均粒径>0.5mm,含泥量<5%。

1.3 粗骨料

采用碎石,其粒径 5~25mm,含泥量<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高,还可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1.4 外加剂

通过分析比较及在其他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放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1.5粉煤灰

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因此,可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方便泵送。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另,因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所以粉煤灰的掺量应控制在10%以内。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和控制

2.1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和确定由试验室负责,配合比确定后,由试验室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2.3采用外掺法掺入粉煤灰时应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博士论文,配合比。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3.1现场准备工作

3.1.1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须各司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3.1.2 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1.3 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1.4 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3.1.5 浇筑混凝土时顶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布、草袋子等应提前准备好。

3.2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3.2.1 混凝土的搅拌、供应

1)为控制混凝土的出罐温度,石子应用棚舍遮阳,以免暴晒,并用水冲洗降温;使用地下水或加冰水,水温控制在10%以下,通过降低拌合水温度以降低拌合物温度。博士论文,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计量可通过微机全自动控制,原材料计量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值之内:水泥±2%,砂石±3%,水、外加剂±2%。博士论文,配合比。

3)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须严格控制,可通现场的指挥调度人员,掌握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及时反馈信息,保证混凝土均匀连续供应,最大限度缩短罐车等待时间,避免因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现象的发生。

3.2.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必须重视:

1)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按照“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方法实施。在浇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施工冷缝,混凝土要具有一定的缓凝性,混凝土流淌坡度控制在 1:8内。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200~250mm内,以便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即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浇筑线呈s 状,来回摆动退行,并且每条线的摆动方向要基本一致,避免因方向不一致造成接合处间歇过久,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不宜超过 28 ℃。

2)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条后浇带前、中、后各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坡脚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另外,混凝土下料不宜太快,分薄层(以不超过45cm 厚为宜)连续浇筑,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 1.5m,控制混凝土的横向流动值小于1m。

3) 泌水处理。由于底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经振捣后必将产生大量水分,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让大量的泌水顺垫层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积水坑,通过积水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顶端模板或底板面标高时,要求振捣手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向回浇筑,与斜坡面形成一个积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4)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后,由于表面浮浆较厚,故应在初凝前均撒一层1~3 cm石子并用振动器振实,初步按标高用木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纵横展压几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经混凝土初凝后,再两次搓压,以闭合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至少抹压2~3 遍,然后覆盖保温材料养护。

5)冬季施工时,须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不底于10℃,入槽温度不低于5℃。

3.2.3混凝土测温监控与养护

1)温度监测

a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有三根( 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管)在管的上端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博士论文,配合比。 测温管位置甩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b 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c 测温孔布置在混凝土中部和表面。将温度计放人孔内3min 后读数,在混凝土温度升阶段每2h测一次。—般在5天以后的降温阶段每6h测一次,同时测量大气温度。若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瞄施。

d 当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且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l5℃,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超过5℃/h、测温孔的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时,现场测温结束。博士论文,配合比。博士论文,配合比。

2)养护

a 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再在上面覆草袋子。

b 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布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接缝需搭接盖严,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于湿润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持续浇水养护14d。

c 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

d 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e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养护混凝土试块应放置在底板混凝士上部,并采用与底板相同的覆盖物进行覆盖严密。

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协调一致,牢记质量意识,管理与技术并重,切实将质量和技术工作落在实处,以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大型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09,(08)

【2】陈宇缪大海.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辽宁建材.2010,(03)

【3】陈新海.诌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