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音乐差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梅花三弄》;三弄;钢琴;古琴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①。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②。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③。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④。
……
古代,写梅赞梅咏梅的诗句数不胜数,桓伊的笛曲《梅花三调》的问世,把古人对梅花的赞美从诗句带入到音乐中,而当时的《梅花三调》是东晋人桓伊乘兴而作的三段曲调组成的。后来到唐朝,颜师把笛曲《梅花三调》改编成了当时盛行的乐器古琴的一首作品――《梅花三弄》。“弄”和“调”一字之差,却暗含了两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式,真是妙哉,妙哉!笛子的演奏方式大多是单旋律线条吹奏,再加之它是吹管乐器,因而,除了它原本曲调的演奏,再把原调变化吹奏两次,便形成了“三调”,这是针对曲调来说的;古琴的演奏方式大多虽也是单旋律线条,但其独有的演奏方式“揉”、“按”、“拨”等都可称之为“弄”,“三弄”是指在同一曲调的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这是针对弄弦来说的。笛曲《梅花三调》和古琴曲《梅花三弄》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曲名,不同的演奏方式,表达了相同的情思;它们都用音乐这个手段来意梅,描绘了冬景中点点红梅迎霜傲雪、独开盛开的动人姿态。
古人借笛子和古琴来描梅,那现如今的我们呢?我们拿什么来描梅?
古与今在音乐上的差异,其实就是今天多了个西方音乐文化的“流入”。在西方被称作乐器之王的“钢琴”,构造复杂、音域宽广、音响浑厚、演奏方式多样,可谓是一件精良的好乐器,尤其是可以通过改变演奏方式来模仿不同乐器的这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国人音乐家们会在西式音乐文化融入国门的近现代,选择创作钢琴改编曲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通过钢琴演绎中国古曲这种形式,把中国的音乐文化传入西方,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到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钢琴曲《梅花三弄》,是改编同名的古琴曲得来的,它与古琴曲的《梅花三弄》在演绎上有着相同却又不同的个性特点。同属琴类的钢琴和古琴,都以“弄”来命名,并都以“弄”来描绘梅花,在相同中体现了演绎方式的不同;西式的钢琴和中式的古琴,西以琴键触键深浅及和弦和声的运用来“弄”梅,中以琴弦弹拨揉按弦的方式来“弄”梅,在不同中体现了描绘情景情感的相同。这里主要对钢琴曲《梅花三弄》的“三弄”进行分析。
一、“一弄”梅景
“一弄”是琴曲中第一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右手上声部的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配以中间声部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表现出含苞待放的梅花随风轻摇的景象。这一部分重在描景,似作画般,用音符作画笔,通过弹奏,描绘出了一幅雪中红梅含苞待放,迎风挺立的画作。
二、“二弄”梅情
“二弄”是琴曲中第二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左手上声部的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除了配以右手快速弹奏的十六分音符双音外,还在左手低声部加入了或和弦或倚音或琶音的映衬声部,意在衬托出这一部分的梅花在越来越劲的风雪中仍旧傲然挺立,开出红花的场景。这一部分重在抒情,似唱歌般,用音符作词,通过演奏,唱响自己内心的情感,音符中点点生情,句句描情,以情推动了音乐的行进发展。
三、“三弄”梅魂
“三弄”是琴曲中第三次主题出现的部分。这一部分以右手八度加厚的双层单旋律横向线条为主题,中低声部均是穿插在旋律线条间的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此处富有生机、辉煌、热烈,表现出梅花全开后生气勃勃的景象。这一部分重在刻魂,似作诗般,用音符作字,通过演绎,译出刻在血肉的个人情绪,译出刻在骨髓的家国情感,译出刻在灵魂的民族精神。
如果说“一弄”只是作曲者对初见的梅骨朵屹立风雪中的奇特景观的描述的话,那么“二弄”则更像是再见奇景时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景到深处便是情,而情到深处呢?情到深处就该融入血肉,刻进骨髓了,这才叫人深刻,叫人动情,而“三弄”便是这个已经融入作曲者灵魂,并融入了家国情的梅花。三次“弄”,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激烈。三次“弄”梅,就像在讲述梅花开放所经历的三个时段,三个过程,虽艰难,却仍迎着风雪,不屈不挠的顽强开放,怎会不叫人感动?怎会不叫人感慨?怎会不叫人敬佩?
钢琴和古琴在整首《梅花三弄》中,用着不同的演奏方式奏出了相似的梅情。它们在情绪表达的演奏方式上分别暗指出西方的音乐文化特色和中国的音乐文化特色,一个丰富多变,一个内敛传统,虽各具特色,却甚少彼此交流。尤其对于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来说,传统的作曲技法发展空间并不大,直至丝绸之路把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带入到中国唐朝,中国才在音乐创作及演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时期形成的中国钢琴音乐改编曲这一音乐体裁,更是让中国传统音乐走出国门,通过西方的乐器钢琴的演奏,真正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国钢琴改编曲就像一座连接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桥梁,让桥两边的两者不光可以相互鉴赏观摩,更甚者可以相互融合,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这座“桥”的出现,除了对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益,对西方音乐表现力的扩展补充更有利。
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让国人能走出国门探索我们所欠缺的音乐先进知识;正是国人音芳颐切列量峡稀把笪中用”的不断学习创新,让古琴与钢琴有了“交集”;也正是钢琴改编的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问世,让我们可以有机会在黑白键上奏响古曲,在世界的舞台上用乐器之王的钢琴奏响专属于中国的音乐之音。
注释:
①选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重叶梅》。
②选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
③选自宋代张缘摹赌梅》。
④选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访妙玉乞红梅》。
参考文献:
[1]程杰,《梅花三弄》起源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2。
[2]杨树林,《梅花三弄》的故事[J]. 琴童,2014:12。
[3]吕敏,钢琴曲《梅花三弄》之意蕴解读[J].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
[4]刘小楠,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中的器乐模仿和演奏特色研究――以《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5。
[5]刘一洋、阮琼刚,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意蕴分析[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6-4。
【关键词】音乐史论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音乐史课是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今,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无论从音乐史课程的教材的编写、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非昔日可比。然而发人深思的是,在各大高校的本专科音乐学专业的课程中,音乐史论课正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目前高师音乐诸多课程的设置中,技能课是首先受到重视的,因其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是大部分学生用以谋业的工具;其次是和声、曲式等技术理论课程,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技能课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有深造要求的学生,这些课程乃是晋级的阶梯;相比之下,音乐史类课程则备受冷遇。学生普遍感到上课形式大于内容,考试以背记题目大纲或拼凑论文从容应对。此种现状与音乐史课开设的诉求已是南辕北辙,与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改精神更是相去甚远。因此,在多数音乐史课已成为摆设的今天,反思音乐史课程开设的功能,以新课改精神为参照重新审视音乐是课程的意义,成为高师音乐史论教师刻不容缓的要务。
一、音乐史课程设置现状及开设目标
高师音乐史论课程一般分为西方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课程的开设时间多为一学期或一学年。应当说,要在短短一两个学期、几十个学时内将这些门类的音乐史论做完整全面的理论阐述,又要包含相应的音乐欣赏,是较为艰巨的任务。以西方音乐史为例,即使最简明的教材也涉及七个历史阶段、百余位音乐家的数百首作品。在这种情况下,高度的概括、填鸭式的灌输是很难避免的。对学生来说,最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是配合教师,将音乐发展史作走马观花式的观照。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陷于史实的铺陈而无暇旁顾。人人都不满于此种现状,但要做根本性的改观却又很难实现。
如何使史论课成为人们理想中的史论课,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清晰界定的是,怎样的音乐史论课是理想的史论课。国家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描述:艺术课程应当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艺术课程要具有创造价值、鉴赏价值、情感价值、智能价值和文化价值。
如果上述标准仍不能给人以具体而切实的印象,或许借助来自异国冷静的审视目光有助于更加澄清思路。《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的作者,来自美国的音乐教育课程理论学家贝内特・雷莫在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进行研究后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校音乐教学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但是,在美国,理想的教师是鼓励对音乐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开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首要目标……换言之,在美国,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
比较上述两种标准不难看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各国艺术教育的观念已经越来越倾向一致,我国的改革思路是符合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和探索性是收到如今世界教育界普遍任可的衡量标准。面对这样的标准,作为音乐史论课的教授者或许应当庆幸――音乐史论课比技能课或者其它基础理论课有着天然的优势,没有一门课程比音乐史论更容易实现上述准则的统一。
二、近年来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
潮头所趋,近年来音乐史论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已经不是鲜见之举,阐述改革探索经验的学术成果也常见诸报端。如何改变现状,使音乐史论课堂摆脱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趣味性与创造性,将音乐史论课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经过一线从教者们的思索与总结,大致显现了如下几种改革思路:
第一,教学内容的优化选择。将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现组合,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音乐史上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和作品得以深入的了解。对重点之外的知识点则做一般性的介绍,或放在课余由学生自学完成。这一做法的好处是,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课堂灌输,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学习、思考和消化,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简单了解。与传统的照搬教材内容的做法相比,这有助于启发学生对知识深层探索的兴趣。
第二,教学手段的更新。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做法如今已经在高校课堂上普及,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史论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新鲜活力。与十年前的音乐史论课堂相比,如今我们有了更优越的教学条件,借助网络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图片、文字、乐谱、影像是一项并不困难的工作,教材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鲜活的画面和音响,对于学生来说更乐于接受、容易理解。
第三,教学思路的拓展。在音乐史论课中打破按照历史时期排序的、单一线条的讲解模式,按照一定规律将同一层次的内容做联系和比较以增强学生对音乐发展史多维的、立体的了解。在此类论作中,较常见的观点是将传统的音乐时期模块改为以时间顺序为基础、按照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的转变为教学线索进行讲授,以引起学生对音乐本体发展变化的兴趣,并有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有选择的进行深入钻研。
蔡良玉先生的《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中西音乐比较视野的思考》一文则在这方面提供了更为宏阔的思路。文中将古希腊《荷马史诗》与我国的《诗经》、古希腊的音乐哲学和我国早期儒家音乐思想等五项音乐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提出了打破学科内割裂的现象、尝试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价值所在。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逸兵的《作为文化现场的“西方音乐”――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一点思考》。文章提出,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外在表现样式之一,离开了对当时民族文化内涵(文中称为“文化现场”)的基本了解,是无法达到完整捕捉音乐载体信息的目的的。这一观点对音乐史论课深度的开掘提示了有效的途径。
三、高师音乐史论课堂将走向何方
拨开纷繁复杂的观点,音乐史论课开设功能与意义的实现依然离不开对一堂音乐史课的具体环节的思考与勾勒。一堂音乐史课应当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些什么?在有限的几十个学时中该侧重基础知识的传输还是听赏?从学生的学习收获的角度也许更容易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累积是每门学科的学习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音乐史论课程中,关于音乐时期、音乐体裁的基本涵义、每个时期代表作曲家的创作领域和代表作品甚至重要作品的主题等常识型内容皆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虽然将史论课等同于把这些知识点进行简单灌输是不可取的,但离开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和记忆,达到更深层的教学目标就是一句空话,犹如离开了文字却要探讨文学。所以,对于基础知识的强制性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基础知识的获取应当依靠什么方法完成呢?按照普通的高师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参照教科书和查阅资料完全可以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音乐史教师完全可以放手将这部分内容变为学生的自学内容,并通过制做词条等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抄写记忆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查资料、做笔记的创造性过程。这一方面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给学生造成厌倦心理,另一方面大大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赏析训练
音乐史课必然包含音乐材料的赏析,但课堂上匆匆的听赏通常犹如走马观花,教师的分析和讲述也多流于空泛――“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旋律性极强”、“擅长对气氛的渲染”等语句很难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量的欣赏内容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对于很多篇幅长大的作品,如西方音乐史中的交响乐作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反复的聆听才能使人有比较完整的印象。这样耗时的功课放在课上进行会占据太多时间、影响教学进程,在课下又很难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因此,赏析训练适宜将课下的赏与课上的“析”结合进行。教师在课堂上以“析”为主,从作品的背景、主题、结构、和声、曲式等方面带领学生剖析音乐,并以之作为学生课后听赏的指导,引起学生探索与印证的兴趣;课后学生则可以从容的进行反复听赏,并将所想所得在下次课上反馈、讨论。这样既大大节省了课堂上时间、保证了进度,又使欣赏的效果得到保证,同时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三得。
(三)音乐史论之“论”
在基础知识得以巩固、赏析材料充分熟悉后,音乐史课最重要的部分,“史论”之“论”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回顾上文,音乐史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人文性和创造性之所以有得以实现的可能,并非因为音乐史课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和欣赏内容的叠加,而是因为在课堂上能给学生提供一方思辨的天空。
音乐史作为人文学科,其阐述必然与各种学术观点息息相关,教材的选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主观视角都会影响对一段历史、一首作品或一个音乐家的印象与评价。将观点与史实区别开来,这是史论课上极易被忽视的。尤其在音乐本体赏析的环节,每个人对于作品所产生的高度个人化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观点自然会有差异。不同观点的显现与交流则是学生思辨的最佳启蒙方式。
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是音乐史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有效的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研究的途径。但学生对于这样的功常常是一抄了之,论文变成史实的陈述,无论点可言。因此,论文写作之初,教师对学生立论的引导就显得十分关键。
乘着新课改的春风,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但不可否认,教学改革措施从理论成果到课堂实践再到成功地系统化与定型推广,仍然是前路漫漫。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是音乐史论教师贯穿于教育实践的不懈追求,只有这样,音乐史论课才能够向着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方向顺利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于润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作为“文化现场”的西方音乐――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一点思考,逸兵,艺术百家2006年第四期.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器乐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突破与创新,旨在反映民族音乐运用在电影中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音乐的民族风格是一门反映民族特色的艺术,民族音乐的范围很广,其中民族器乐是民族音乐中十分重要的表现元素。电影音乐作为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音乐艺术体裁,具有音乐的一般共性,也具有电影音乐独特的个性。在笔者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当中,将民族器乐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它来研究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运用的较少。本文在参阅资料的基础下,结合自己的分析,更加深入地去挖掘民族乐器的优势,体会民族器乐在民族化的电影音乐中所彰显的民族特性与创新。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意志和追求。在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电影音乐中重要构成元素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上都是在不断地深入挖掘与加强利用的。而民族器乐又是为电影音乐洒下的最好的肥料,同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每种民族乐器都有自身丰富的表现形式,而我国的民族乐器主要分为弹拨、吹管、打击、拉弦四大类别。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中,又产生了风格各不相同的器乐类型。
香港影片《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将来自民间的“苏南吹打”设置为主旋律,综合的运用了鼓、二胡、笛子、琵琶和唢呐等民族乐器,节奏快、变奏快、乐器多样。这些乐器经常会被运用于摆阵和戏曲的开场音乐等场面伴奏。
赵季平作曲的电影《红高粱》迎亲花轿经过情杀口的桥段,当画外音说完时,一声低音大鼓响起,随后是富有色彩性的打击乐器的刮奏声、小锣声、铙的敲击声,短短的几秒钟内几件屈指可数的打击乐器便营造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
又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三个和尚》,民族器乐在该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片中音乐人运用板胡的明朗快速的节奏表现出小和尚活泼机灵的性格,而蓝衣高和尚入寺庙的时候表情木讷、动作呆板,这时运用的主题音乐与小和尚进入寺庙时的主题音乐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改用坠胡进行演奏,这样更能显现出他一本正经和循规蹈矩的样子。最后穿黄衣服的胖和尚进入寺庙,从他过河时那种小心翼翼的姿态来看,体现了慈悲为怀的佛家思想。同时,主题音乐再次响起,旋律相同唯独音色与板胡和坠胡有所差异,这件乐器便是北方民间俗称的“管子”,该乐器富有强烈的民间气息,音色粗犷。所以说在塑造角色形象上这件乐器的选择是非常成功的。 转贴于 一、电影音乐的情感性
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主题音乐意境深远,伴随着片中含蓄的情感表达,使本片的影片效果达到了极致。抒情性的音乐在电影中不乏出现,它除了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心情绪之外,还善于刻画那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谭盾用音乐展示出了江湖中的恩怨纠葛,人生的悲伤而惆怅、旋律的舒缓而优美,将整个电影中的音和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电影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在影片中民族器乐的不经意抒情更是将不经意的惊艳效果带给了观众。
二、电影音乐的创造性
在视觉艺术上,谭盾不仅可以使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与交响乐融合互动,而且还将多媒体的影像和高科技电脑合成的视觉元素加入了进去,构成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形式——多媒体交响协奏曲。恰好符合了他对影片电影音乐与视觉相结合的追求。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地不断增加,电影音乐的制作手法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中国电影音乐在创作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中,马友友将大提琴拉出了马头琴与二胡的声音,虽然是用西洋乐器演奏,但是音乐表现出的内在情调却是纯粹的中国式的。如今正是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融合风潮兴起的时代,电影作曲家在深入的挖掘民族音乐精华,并且准确巧妙地发挥其自身优势的同时,大胆的借鉴和吸纳外来的西洋音乐,这种中西结合的民族音乐在创作上为中国电影音乐植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中国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电影音乐中民族器乐作为新型的音乐体裁出现,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电影市场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很难以其制作规模、常规技巧、主流形态与好莱坞以及欧洲电影竞争从而被国际认可,只有用人物、造型和音乐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一种特有的民族个性,中国电影才可能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在未来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内涵被赋予在民族器乐上,它那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将会在电影的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28-01
一、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一)引导学生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高中生学习英语文化也应去了解和体会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价值观包括人生价值、宇宙价值、社会价值、人类价值以及语言的表达要领等等。不同的文化形成的价值体系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构成理解和交际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研究英语词汇和常用成语俗语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文化承载量最大的部分,它最能直接反映该民族的物质环境、精神信仰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和说话人的情感。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词语的指代范围、情感色彩、联想意义以及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俗语的使用。
(三)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言语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上,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了解日常谈话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实际上,言语交际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打招呼、称谓、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使用,还有如年龄和收入、个人隐私等话题的恰当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的正确使用,以及各种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只有当学生注意到了这些言语方面在与我国相应文化的异同时,他们才能在和外国人交际的时候得体的处理不同场合,进行有效交际。
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育导向是造成师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从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上,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高中教师理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中教育依旧是围绕着高考在进行,评价英语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此外,虽然文化意识被列入了英语课程总目标,但在考查中并没有得到较多的体现。相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是教学考查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现状导致教师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和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二)教材内容的编排也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实行新课改后,英语教材有了较大变化。内容上补充了很多形式各样的文化材料,同时也对文化意识设定了分级目标。但是教材在呈现英语国家、生活场景、著名人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片面性,仍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反应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异。那么,依据这样的材料进行文化教学,是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
(三)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是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人谦虚、稳重和内敛的民族性格。那么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国人会习惯的按照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来进行思维和判断。
三、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借助教材内容,融合语言技能训练渗透英语文化。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材扮演着主要角色。正如前文我们所指出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75%的课堂时间是花在教科书上”。此外,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过程亦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培养且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应利用好现有教材,借助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在各项技能训练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比如在词汇教学上教师不能忽视向学生传授学生在字典中不能查到的词汇隐性的文化信息。以单词drugstore为例,它和汉语中的“药店”并不完全相同。在美语中,drugstore除了卖药之外,还可以兼售化妆品、胶卷、报纸、简易食品饮料等。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和英语词汇在承载文化信息范围的不同。
(二)结合各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让师生利用好课本,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使课堂上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更有系统性,使学生更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氛围。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积累,收集相关文化信息,并结合学情进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各学科高一高二年级均开设不同专题。比如2009届学生在高一时选修了如下课程:美国乡村音乐、广告英语、走进欧洲、英文经典电影赏析等。我教授“走进欧洲”这一课程,每两堂课我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专题,如,英国掠影、意大利文化、走进法国等等,由于题目大,涉猎到各领域,包含的国家多。每次备课我都必须细致深入,所用时间往往是课堂教学的3倍多,但这种利用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教学的效果颇佳,学生好奇心浓,气氛活跃,课堂关于文化的笔记知识整齐系统,学生对这种课程评价高,反响良好。
(三)利用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也是他们文化知识获得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学校都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课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共同构建课程内容。因此,这种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合适。比如,在英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始,班级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有关文化的话题,比如,希腊神话与习语、欧美“吉祥数”初探、欧美禁忌习俗、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等。各组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对比等,直到最后写出小论文或以课件方式进行展示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清源,李晓慧:“跨文化视野下英汉称谓用语之差异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3).
论文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外国文化意识 培养措施
1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知识和技能等。可以说,文化包括了一个社会中人们所想、所说、所做的一切事情。那么,语言和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呢?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例如,中国人同桌吃饭,先吃完者离席时常说“慢用,慢用”,这是十分得体的情景性语言。但如对同桌的英美人说“Eatslowly,eatslowly.”,他-=~fk为你暗示他贪吃而大为恼火。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上的差异,给学生学习与正确使用语言带来了困惑。再加上实际教学工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简单地认为英语教学就是教授词汇和语法,英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对词汇的讲解和语法的训练上。很多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准确,语法运用正确,可是在理解某些篇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文化错误”。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受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片面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语言环境的创设、英美文化的介绍。当然英语教师本身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淡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单词、短语讲授课文和做练习,而且还应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在基础语言教学中积极导入异国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动力。然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并非只是学生层面上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同时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材、课外教学等诸多方面。根据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教师首先要具有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会语言学的观点来指导外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了解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出现的新动向;要不断更新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层次,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营造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文化教育,加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提高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吸收异国文化,促进学生对异国语言的了解,熟悉所学语言的使用环境。同时也加深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2.2组织课外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向学生渗透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多方面。多来源地积累文化信息,鼓励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教师可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如《双城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们能够开阔视野,感受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从而拓宽知识面,更深刻地感受异国文化,从而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放映英语原版电影。并且组织学生模仿其中的一些场景,通过模仿电影中演员的语音、语调来感受当时的社会习俗,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意识有更加直观认识。另外,如果碰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加以延伸扩展,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各自有优缺点的鉴别,学生通过收集材料,进行采访等活动来了解其中的差异,在对饮食习俗有了解的同时,也对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2.3通过媒体网络渗透文化意识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手段等等。多媒体的利用可以较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动画、音乐的同时作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的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创造真实可信的语言环境,使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趣。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有利于贮存大量的信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质量。此外,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缩小了时空差距,加大和方便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语言学习者可以直接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在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2
1、前言
在当前中西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跨文化的语言会话、交流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趋势。作为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之一,阅读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工具。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是导致英语阅读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英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用习惯、思维结构等内容,并对照本土文化上存在的分歧,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风情。
2、文化背景特质分野的制约
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制约文本阅读理解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美国语言学家 Johnson曾经在他的论文中这样阐述阅读理解的功能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桥梁” (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known.)[1]。的确,阅读方式是了解异国风情风貌的最佳途径之一,读者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解码过程,才能顺利地掌握其传达的内在信息。然而,言语及其习俗所组成的文化背景则是打通异国文化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最为常见的一个例子即是在我国,交通路线的秩序是以右边为准的。但在英国则恰然相反(drive on the left)。“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2]。因而,若要正确地阅读英语文化,自然不能以本国的习惯性想当然地作出评断。
各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积淀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与之相吻合的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在这种理论下,语言学习者在熏陶本国的文化传统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套板反应式的认知机制,用业已预存的思维模式对新的语言文化进行模仿式的建构,当然不可避免地引起异质文化会话上的交流障碍现象。
从语言学习的过程来看,起初阶段主要是以掌握基础的词汇为主,随着循序渐进的加深,在高级的阶段而言,语言学习的困境不再体现为词汇理解上的障碍,而是对于异国文化上的感知程度的深浅,即“非语言因素”。当然这又与学习者所掌握相关知识的广度密切相关。显而易见,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异国文化知识储备越丰富,他就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背景文化知识填补文章阅读中的缺位的省略文化[3],从而顺畅地打通全篇上下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明白全文的中心及其主题思想。反之,即使对篇章中的每一个词汇的语义都了如指掌,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3、表层文化差异的物质表现
所谓“表层文化”,即指涉的是组成抽象性文化的具体物质符号,是具体可感的、有形的。从组成成分来看,主要包括词汇、句子、语段以及修辞等几个方面,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异现象。
3.1 词汇的文化差异
作为语言使用单位最小、最基本的元素,词汇也带有本国文化的特色。语言之间往往具有所指与能指上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换而言之,对于同样的事件(所指),具有多种的表述方式(能指)。这种现象也包含了内在的文化现象,并形成了只属于本国特色的词汇意向性指向格局,存在着词汇缺位的特点。
3.3.1颜色特定内涵及其情感文化指归
如果我们仔细比照汉英词汇的话,可以不难分析,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汇,而这些颜色词汇相对应的汉语却是空位的,且不能直接从字面上进行翻译。例如,blue boy这个词汇,其定语修饰语blue表示的是“蓝色”涵义,若按照中文的字面解释进行直译的话,就是“蓝色男孩”的意思。这样的解释自然不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汉语学习者,可能会由在我国颜色涵义的解释中,将“蓝色”诠释为“犹豫”,因而认为这个词组的意思是“忧郁男孩”。事实上,在英文中,该词的真正涵义是“男子经过变性手术后的女子”,可谓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又如,“Pink Lady”这个词,从中文直译来看,是“粉红女郎”的含义,稍微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词组中,每个单词首个字面都是大写的,但很难猜到它实际的意义指涉的是“鸡尾酒”。这与当下我国网络语言的模因论特点相似,例如“河蟹”(和谐)、“喜剧”(喜剧)、“杯具”(悲剧)、“稀饭”(喜欢)、“童鞋”(同学)、“马甲”(替身)等等。又如“black tea”,不能翻译成“黑茶”,与我国对应的词汇应该是“红茶”。 “black coffee”应该翻译成汉语中的“浓咖啡”意思,“strong tea”又应该弃“强壮的茶水”而择“浓茶”的意译,至于“green eyed”就应该翻译成具有嫉妒情感的“红眼病”,而绝非按照字面解释成“绿眼睛”等等。[4]可见,这种现象与一国群体赋予词汇字面内在含义的习惯密切相关。
3.3.2赋予动物词汇拟人化的情感
汉英词汇中都有将动物拟人化并指称一类褒贬色彩的涵义。例如,“cat”这个表示“猫”涵义的单词,它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了不同的情感色彩。若仅仅从猫的特点来看,猫没有狗忠诚,因而,无论在中西词汇的比喻、象征意义中,其贬义往往大于褒夸的情感评价:在中文里,它是“奸臣”的代名词;而在英文中,它又通常用来借指那些外表温顺却私藏“祸心”的女子。
再如,英文的“swan”(天鹅)也具有象征的拟人倾向,即往往借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这与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与天鹅合体的寓言故事相关。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的将一些指称动物的词汇赋予特定的含义相近似。诸如“喜鹊”——表示喜庆、“乌鸦”——厌恶的恶兆飞禽、“杜鹃”——传达一种悲情的内涵等,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2 句子的文化性表达
从句子表达上看,也同样具有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例如,英文中有这样的表达句子:“the sky pours cats and dogs.”若从字面上直译的话,则会弄出“天上下猫下狗”的笑话。事实上,这句话的实际意思为“下起了倾盆大雨”,在这里,“cats and dogs”(成群的猫和狗)是形容雨下得大,包括了俗语与俚语的成分。
又如:“It is a Greek gift to you.”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似乎平淡无奇,这是一件属于你的希腊礼物。但这“Greek gift”却包含了关于“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因此,这句子包孕了计谋化的礼物涵义。
3.3 语段上非连续性事实的空白现象
在词、句的有机组合便构成了较为宏观的语篇内容。此时的文化性显得更加内在化,往往具有隐匿性,省略的信息文本融汇在习惯性的逻辑关系之中。例如下面这一段文字:
Bright red costumes,with hats,shoes,and stockings to match,are to be all the craze in the spring.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s in case 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 .
若仅从文句上看,对于一部分对英国文化中“邮筒漆成红色”[5]的中国读者而言,就恍如雾里看花似的难以解释清楚。从上下文语义的关联上看,也存在着跳跃性的思维特点,而这种叙述的方式也正是和英语文化相匹配的。
4、探究深层文化差异的本源
4.1思维模式
支撑英语文化的内在动力为逻辑思维。英语多以长句类型为主,并往往以2种或以上的主从句式构成,即在主句中包含了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复合从句,这种特点能够形成较为自足而又严谨的思维模式,体现出首尾圆合的严密性。而汉语则以短句形态为主,显示出思路的开放性,句子可拓展的空间性较大,留给读者一定的再创造空间,这与源远流长的老庄有无相生观是契合的,由此所表现出思维的多元化与辩证色彩。
从谋篇布局上看,英语文章的结构思维是开门见山式的直奔主题,其次再围绕着中心进行相关内容的铺衍,在叙述上往往是简洁明了化的。而汉语文章注重含蓄的特点,将文本的中心思想隐匿在纡徐婉转的文字表达方式之中,且往往着眼于“事隙”的描述——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运用。
4.2价值理念
英语文化比较推崇个性化的独立意识。在他们的文化词典中,凸出的是自我观点的表述与张扬,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不依赖也不屈从于家长制的权威与等级观念,特立独行的观念助长他们探索与冒险的精神。长辈与晚辈之间往往以平等、互助的家庭关系维持,形成较为松散、自由的氛围。
而在汉语文化中,以集体观念为核心的价值观一直主导着整个社会按照秩序的方向前进,社会成员之间强调协作的整体意识,儒家的中庸之道、平和儒雅等为人处世特点一直贯彻于社会,提倡大同和谐、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家族中,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典型的代表便是北京四合院文化。
5、探讨文化障碍的可行性策略
5.1训练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好一国文化的基础条件便是熟练地掌握该国的语言,因此,字词、语段、语法等几个语言的主要组成因素都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学习者应该逐步深入地培养抓住阅读整篇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5.2 日积月累文化素养
“移情(empathy)能力”是建立异国文化感知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即在接触英语文化的时候,需要摆脱汉语文化的惯性思维,善于“换位”体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去领略异调情趣的文化氛围。当然,这种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
5.3 园丁的引导意识
学生毕竟不在外国学习,因而对于异国的文化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带有空中建阁的抽象性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的同时,应该做好相关的引导作用,及时地总汇关于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信息,并对比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及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拓展知识面。
6、结论
整体而言,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是英语阅读理解中的2个主要的文化组成。因此,娴熟地掌握、运用基本语言是前提性的工作,同时,通过语言的工具,深入地了解异国文化,不但是悠久的历史,而且也包括与时俱进的新文化,并与本国文化进行比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白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王银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兼谈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J].外语界,1995,(4).
[2]肖辑.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制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0月第5卷第4期.
[3]苟红岚.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
[4] Wang lin. Cross-culture Barriers Study in Reading of English[J]. Asian EFL Journal, 2004(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导入 外语教师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第一,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6)。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 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1921:221)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学生不仅要了解对外国文化知识和提高语用能力,还要求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国传播学家R.Williams作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定义可概括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理想性的。第二种是纪录性的。第三种是社会性的。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融入法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如遇到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内容,首先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然后旁征博引,及时给予解释。
(二)直接阐释法
这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对教材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文化现象,尤其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词语、课文、典故、习俗等文化知识内容进行直接讲解。有的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互对应,感情含义却大不相同。这些词从词典中的对应含义看不出什么差别,在具体跨文化交际中却因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易于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导致文化冲突(毕继万)。
(三)充分运用视听和直观教具,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阅读、旅游、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电影、电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向学生推荐体现外国文化的阅读材料,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四)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文化学习要注意对比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差异和语用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在大学英语课本教学中,穿插英美文化知识的补充。文化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的构成整体意义。将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系统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双向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五)开设系统的文化知识选修课和讲座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开设一些历史、政治、宗教、人类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通识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其它国家文化的实例,而且还能掌握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概念与指导原则。概念与指导原则往往比实例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结构,通过这个结构,学生可以对本国及别国的文化进行仔细考察。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一种比较灵活的态度来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同时还能减少他们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偏见。
在设计系统的英语文化知识选修课时,我们应当注意:文化不仅包括“人类文明”,而且还包括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外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指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适度性原则是指所选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 适合程度。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主要选择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兼顾趣味性。
四.教师在文化导入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教师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用屠蓓(1994)的话来说,“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此,应处理好下述四个要点:(1)时机:应在汉英语言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2)角度:可以站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上分析看待同一现象。初始阶段似应多从中国文化角度人手,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已存在的认知框架;(3)程度: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4)方式:渐进的、自然的、启发式的、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
本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中英文化中动物和色彩的象征含义”;“中美姓氏的由来及文学作品中姓名含义”;“中外名家论学习”;“婚姻形式的演变”;“美国的枪支问题”等等。
我们在进行外语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文化导入和人文教育的力度,将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和融合,努力挖掘出教材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知识中的人文教育思想,让外语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进而培养出既具有人文气质,又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既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又能解读西方文化的人。所以,外语教师应特别重视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使之成为西方文化的研究者和高尚文化的传播者,并成为真正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者。
参考文献
[1]桂诗春1991.应用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
[2]胡文仲、高一虹1997.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3]李良佑、张日升、刘犁等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唐祥金.现代英语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87.
[5]赵厚宪,赵霞.论文化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2002(5).
[6]曲政,俞东明.功能语体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3(3).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