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渡河工程论文

渡河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渡河工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渡河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所必须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大中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初步技能。同时要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论文、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能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并要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坚持的原则为: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同时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处理好本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

1.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应适应我国大众化技术人才教育教学的相关发展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能够真实反映专业人才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新动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标准,培养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力争在“回归工程”教育、整合与优化、课程更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2.专业方向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在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分别针对各自的特色与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程。其中道路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桥梁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课程分类及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六年,学生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总学分178,其中课内计划学分171,修完相关课内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其学分的认定按相关任课教师及创新实践学分的有关考核办法执行。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即平台课、模块课和课程群。

(1)平台课。平台课又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共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4%;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3.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5.4%。

(2)模块课。模块课又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和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其中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是针对每个专业方向所设置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共16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4%,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共11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6.4%,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4%。

(3)课程群。课程群又可称为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其中设置的课程均为与三个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课程群里选取至少12个学分的课程,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7%。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的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

4.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从第一学年的军训开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培养过程,除军训外,其余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实验、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35.5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平“平台课”+“模块课”的做法,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使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发展方向更趋于综合化,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拓宽[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且在学生毕业后,既能使学生对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使之较快地适应本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改革后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认识到作为一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总学时减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组合,及时改革更新课程,进一步放宽课程设置的口径,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专业平台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提高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以及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训练的比重,加强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方面的教育,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基础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尽管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但在学生涉及到实际工程之前过多地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缺乏针对性,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很多学生毕业时总觉得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不多,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基础理论理解层次欠缺的问题[4]。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重点放到应用教学上来。

4.新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应是单一人才,而应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应用型课程应紧密结合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必要的工程实践经历可以说既是应用型教育的手段又是应用型教育的目的。然而,实践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在课堂中过多的训练内容,很难使学生具备全面解决所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题目布置的大小和多少,而是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

5.新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进一步细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方向,这就使得按照该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应用型毕业生更具有适应性。一方面满足了“通才”的要求,即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专才”的要求,即在“通才”的基础上,每个专业方向对其相应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加强。

六、结语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不断提高,相应地,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其中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2]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3]周莲芳.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0(5):126-128.

第2篇

【关键字】道路交叉 渠化交通 交通设计

一、渠化交通的概念和作用

渠化交通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在交叉口合理地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把不同行驶方向和车速的车辆分别规定在有明确轨迹线的车道内行使,避免相互干扰,从而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道路交叉通管制的目的就是缓解交通拥挤,使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平顺畅通,从而提高其服务水平;减少和消除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渠化交通是道路平面交叉交通管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渠化交通具有分离冲突点;控制冲突时的交通流线角度;压缩交叉口内不必要的路面铺装控制交通路径,指示交叉地点;为主要交通流向提供优先通行条件;保证过街行人安全; 保护转弯车辆;提供设置交通标志的场所;阻止车辆驶入禁行方向;控制车速等作用和优点。

二、渠化的目的及渠化时应考虑的因素

(一)渠化交通的目的

在交叉口处渠化交通是为了达到以下交通目的:分离冲突点;控制冲突时的交通流线角度;控制交通路径,指示交叉地点;为主要交通流向提供优先通行条件;保证过街行人安全;保护转弯车辆;提供设置交通标志的场所;控制车速等。

(二)渠化交通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渠化交通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1.人的特性。人的行动有习惯性;希望行驶短捷路径方向;人的反应及采取措施需有足够的对间;有选择正确行动的能力等。

2.交通特性。渠化的交通能力及交通量;转弯交通情况;行车速度;车辆的几何尺寸及行驶特征;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数量及行驶状态;以往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等。

3.交叉处的几何及物理条件。交叉口的总面积;可能冲突的区域;交叉处相交道路的交叉角度;交叉口各向交通的行车视距条体;变速区段的长度;道路纵坡、横断面形式及路面类型;沿路的交通设施及利用情况;交通岛的数量、大小及形状;交叉处的照明条件等。

三、渠化交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渠化交通设计的原则

作交叉口渠化交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交叉口所具备的不同的交通、几何及物理等条件,应尽量减少交叉口车辆可能冲突的路面面积,交叉口内路面铺装面积过大时,车辆及行人通过交叉的路径选择灵活性也大,这样反而增加了车辆及行人在移动中冲突的范围,使通过的危险性加大。使用渠化措施压缩路面面积,使车辆及行人通过交叉时的路径单一且集中,这可有效地控制冲突范围,在较小的冲突范围内,人们可准确地判断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增加安全度。

要加大交通流的交叉角,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有利。这是因为:冲突可能面积减小。当交通流垂直交叉时,其交叉点确切、固定,因而可控制在很小范围内,使车辆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最短。而交角越小,实际交叉过程历时越长,可能产生冲突的机会越多,易判断被交叉车辆的通过速度。车辆在通过交叉的过程中,总是一方利用另一方的车间距穿插通过,为确保通过的安全性,应保证交叉处可使驾驶人员正确判断对方车速,而判断车速的有利位置是在车流的垂直方向上。要减小车流的分、合流角度,当车流不是交叉,而是分流、合流或进行交织时,渠化设计应使其分、合流角度尽量小。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决定。

(二)渠化交通注意事项

在平面交叉使用渠化交通的管制措施来处理交通时,如渠化岛设置得当,可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对交叉的交通进行渠化时,应充分考虑交叉处的道路交通条件,进行精心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应通过对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等的充分分析后,再确认进行渠化的必要性,且忌在交通条件不适当处使用渠化;渠化后的车道宽度要适当,过宽会导致车辆并行或强行超车而诱发车辆碰撞事故;渠化交通岛要有足够面积,且数量要尽量少,避免交通分、合流点集中,以便于驾驶人员判断;渠化路径应符合人们习惯,尽量方便行人与车辆,不使导流岛成为车道上的障碍物;应具有良好的视距和照明,对交通信号和标志提供良好的视认条件;对渠化方案应先以临时形成实施,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固定式渠化。临时渠化可在路面上摆放物体构成。

四、渠化交通的设计方法

在进行交叉口渠化交通设计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和测量交叉口有关资料。道路几何条件:车道数量、宽度、缘石转弯半径。相交道路条件:主次关系、各道路沿线土地利用条件。交通条件:主要交通方向、各向交通量、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用地条件:现有交叉面积及可能最大用地面积。交通管制方式:有无交通分隔及交通限制(如限速、单向交通,限制左转弯等),有否交通信号控制或拟实行交通信号控制等。

2.拟定渠化方案。根据渠化原则和交叉的实际条件,对每一条相交的交通流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对策方案,并综合形成总体渠化方案。

3.绘制渠化交通方案图,并在纸上研究行驶通过条件。

4.拟定渠化用交通岛的几何尺寸。

5.在现场作临时性渠化,检验渠化实施效果,在此阶段要求设计者跟踪调查,并将结果反馈,修正渠化设计方案直至合理。

五、设计实例

渠化交通前的交通条件是:A方向的主干道路到达交叉后分为B、C两个方向,从而形成Y形交叉。但由于交叉处还有一条去往D方向的支路,所以形成一个变形的Y形交叉。由于B、C方向道路的交角较小,故交叉面积较大,且未作任何交通渠化。交叉在渠化前,由于交叉面积大,且有D方向道路连入,行人和车辆通过交叉无任何约束,交通相当混乱,经常发生交通事故。C道路去往方

向的右转交通,由于转角大而相当困难。渠化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改善C道路去往B方向的右转交通条件、压缩交叉面积、明确各向交通通过交叉的路径、解决行人过街问题。具体渠化交通方法:1.设导流路解决C道路去往B方向的右转交通。2.在交叉内设交通岛压缩交叉面积,减少交通冲突区域。3.通过路面划线进一步明确通过路径。4.结合渠化设置人行横道,方便行人过衡,并减少行人对车辆通过交叉的干扰。

所以很适合的解决了前面所写的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 江辉锋,刘洁. 浅谈渠化交通在道路交叉口的应用[会议论文] . 2002

[2] 窦瑞军,卜跃. 渠化交通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 NO.5, 2007, 47-49

[3] 张华旗,班亚云. 渠化交通设计及其发展. 工程建筑[J]. 2014. 315

[4] 孙明正,杨晓光.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空间规划设计方法[J]. 城市交通. 2006, VOL4, NO.3, 47-5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