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8:39: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图形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图形化,视觉化,易读性,商品化
1.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封面设计是人们对书籍的最初印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它的作用不光是保护、装饰、美化书籍,而且更重要的是承载书籍形象、反映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而在所有的视觉信息当中,图形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凸显方式,纵观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书籍封面设计,无不充斥着以图形为主流的形式,宣告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图形是书籍封面设计中能够强化主题的一种重要元素。好的封面图形设计应该在审美的基础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让人耳目一新。在书籍封面图形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研读封面图形与书籍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读者审美要求、具有时代感的封面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图片的华丽拼接,而是书籍内容精髓的视觉形象化的再现体现作品气质,使作品得到升华。因此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潜力是巨大的,好的图形是一本书形象的体现,对书籍封面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应用的形式
图形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其表现的形式,只有变化翻新的图形应用手段,才能不断的刺激读者和消费者的视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满足人们视觉更替的需求。才能真正抓住当代设计的脉搏。论文格式。然而在书籍封面设计的领域图形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此体系之下,具体对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2.1规则及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一般情况,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规则和不规则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有着格式塔心理学上的深层依据。规则的图形倾向于稳定、静止、秩序、规律,但一味强调规则会导致画面语言的单调和刻板;不规则的图形倾向于活泼、生动,但走向极端就会干扰正常的视觉秩序。秩序感是人们审美知觉活动中的一条最基本心理学原则,在这种知觉过程中,过于单调常见的图像引不起人的知觉兴趣,太杂乱的图像又使人茫然,因此书籍封面图形设计的审美要求就建立在这种简单与复杂、规则与不规则之间。论文格式。所以不规则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灵活应用可以让其变的灵活多变。很好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会让书籍封面设计产生活跃的气氛,会带动阅读者的情绪。论文格式。巧妙的应用规则及不规则图形会让封面整个版面的气氛活跃起来。
2.2正负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正负图形是平面设计设计所特有的设计手段,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传达多重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深化读者印象。这种图形之间巧妙、奇特的构合,要比精确地描绘物像更为不易,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所形成的负形,让视觉进行多重阅读,在图形中寻找、回味,领略其中的妙处,是图形创意特有的亮点。将这样的视觉语言引入到书籍封面设计当中,必然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视线,不仅如此,读者还会在图形的寻找、玩味过程中体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更加完善的理解设计主题。
2.3变异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设计师们除了运用写实图形﹑变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外,还常常运用变异图形这一比较特殊的构形手法来表达自己特有的设计意图。在图形设计中循规蹈矩的美丽图片虽然因能轻松的给人和谐,安定的视觉享受,而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是在视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沉闷缺乏变化的形象难以激起人们了解它们的愿望,大脑会把司空见惯的常规信息处理掉,而把更加新鲜有趣,人们未经熟悉的需要学习了解的信息储备起来。变异图形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图形,是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异的一种图形,由于其反传统的思维方法、超常规的构形方式,对于夸张、变形和奇特的形象,视觉和大脑都会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记忆将它存储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变异图形设计正是利用了视知觉的这一特点,把寻常的东西设计成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相背离的不寻常形象, 它的反常立刻吸引人们的注意,复杂怪异的形象使人产生某种联想并给予其个性化的寓意和象征,使审美境界又上了一个层次。在消费市场上也在不断的获的认可。
2.4文字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是以文字为基点从而进行的设计,把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是以文字的意思和大体的造型,来体现的,所以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会让文字有另一种新的视觉表现,突破他以往的造型,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视觉表现。
使文字的图像化设计具有文字传词答意的准确性的同时又同时具有图形语言表达的抽象性。文字的图形化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同样也能够达到精准的传达书籍内容信息的意图。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加上其本身的文字内涵进行图形变化含义的延伸。在汉字结构上的图形化,创意化,让人们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想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
3.书籍封面设计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的结合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书籍封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大舞台,更好地与世界设计进行交流、沟通,成为世界艺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补充、结构、重组。传统图形(纹样)在书籍封面的应用让书籍封面变的有内涵,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图形加以视觉的表现手法,从新的打散、分割后就变的非常现代化,非常的新颖。传统的图形与现代的图形相结合本身就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会让书籍封面设计本身就非常的具有表现力,很有穿透性,视觉冲击力强。
4.结论
图形设计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起到了很大帮助,因为他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功能,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书籍封面设计图形化,视觉化,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使书籍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只有把图形设计依附在书籍封面设计,才可能使书籍被人们记住,因而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是有很大前景。
参考文献
[1]岳虹.平面设计之图形设计浅谈.西北美术出版社,2005.
[2]刘赞爱,刘婷.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装饰,2004.
[3]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王友江.平面设计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5]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书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文字元素 标识设计 应用研究
1 文字元素的标识性质
现今的标识主要有:平面分布指示标识、公共空间标识、方位指示标识、交通信息标识、操作标识、禁止标识、文化宣传标识等等。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标识设计成为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最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接受的设计门类。好的标识设计,能够向受众传达企业品牌,影响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实现完美的、顺利的商品推广和传播。在这个流通和传播的过程中,标识以简单易懂的形象特点和清晰的指引方式完成整个视觉传达的过程。
文字是一种根本的信息传达方式,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字都反映着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特征。文字元素之所以能够成为标识设计的主要内容,正是由于它抽象的信息传达作用和文字的图形化传达信息的特点。中国的汉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发展而来的。在中国古老的典籍《说文解字》中,汉代的学者许慎阐释了汉字构造的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出了汉字具有“图形化”、“视觉符号化”的特点,这是文字元素自身所具有的标识性特点。中国文字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态,如甲骨文的拙朴,篆书的婉转柔美,楷书的刚正清直。因此,文字元素具有天然的标识性质。
2 文字元素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1)图形式的文字。将文字进行设计,呈现出一种图形的方式即是图形式的文字。由文字到图形、图象,要经历不同的,亦或简单亦或复杂的设计手段。比如,在单个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将不同的文字进行组合,对单个文字进行变形,对于复杂的文字进行删减等等。在标识设计中,图形式的文字极为生动,极具趣味性,富有视觉传达的功能。有些经典的商品标识就是成功的运用图形式文字的作品,比如,百年经典的“可口可乐”广告,在中文广告字体中运用了灵动的具有活力和年轻态感觉的变体美术字,因而具有了“生命”“活力”、“向上”、“积极”的视觉意蕴,英文的“可口可乐”字体运用的是连贯性强的斯宾塞字形,在具有自然感的手写字体上进行了适当的夸张和变形。从整个文字标识的发音和外貌进行分析,“可口可乐”具有押韵、顺口的特点。因此,这种图形式的文字标识,受众很容易接受,很容易记住,这是“可口可乐”标识能够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
(2)文字化的图形。文字化的图形是标识设计中另外一种常用的文字设计方式,如将“长命百岁”四个字作为一个老人的头像;将“坏小孩”三个字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头像;用“美丽的姑娘”五个字,进行夸张、变形,组合成一个含羞低头的美丽少女的样子……文字化的图形与图形式的文字相比,在标识设计中的运用较少,但是成功的文字化图形标识作品,会具有非常良好的接收效果,受众在欣赏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文字本身,为图形所陶醉。
(3)图文共生。图文共生是标识设计中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实用”和“美观”两种特点。经典的图文共生标识作品不仅具有直接的说明作用,还具有悦目的形式美感。如“Google”的标识设计,设计师常将第二个“o”字母进行图形变化,或者用“DNA”结构塑造这个字母,或者对这个字母进行图形变化,如将它设计为一只海螺的外形,显示出海螺中放置着的颜色鲜艳的花朵和水果,在这个字母旁边,有一只带着鲜艳羽毛的鸟。这个图文共生的设计,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
3 中国文字元素的特点及其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文字元素是标识设计中的一道亮色,设计师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如中国工商银行的标识设计外形,具有简洁流畅的视觉感,从构成设计上分析,又具有时代感较强的构成美感。标识内有双线组合而成的“工”字,凸现中国工商银行的全称。这个标识是中国文字元素在标识设计中的成功运用。
标识设计具有悠远的历史,最早的标识设计产生于古老的希腊文明,人们将标识作为符号或商品的标志。数千年后的今日,对于标识设计的创新应用是时代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师综合的运用各种标识元素,将文字元素同标识设计中的其他元素,比如图形元素、符号元素以及造型元素等综合运用,找出处理标识设计中文字元素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超.《汉字元素象形化重塑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2011年10月发表于《现代装饰》.
论文关键词:传统图案 图形设计 图腾 想象力 丰富形态 创造
一、传统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图案起源于人们对吉祥意识的表达。原始社会的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客观的。这时就出现了传统图案——图腾,这类原始的图腾有表现生产、生活状态的,也有表现对神对动物的崇拜的。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这一点与当今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标志设计意义十分相近。对于氏族成员来说,图腾具有极大的凝聚力,是区分部落、氏族、维系社会组织最早的社会组织标记象征。传统图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视觉形态,极大的丰富了本土文化。
二、现代图形设计的产生和发展
图形设计“GraphicDesign”,其本意主要为:(1)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像记号;(2)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以别于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3)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4)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图形设计的内容包括了图书、报刊杂志、商品包装、标志、广告招贴、字体、插图、摄影图形、计算机图形、交通图形、展览和陈列图形等。
图形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艺术设计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随着设计表现的丰富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图形设计涵盖的内容和范围越来越大,设计师的自由创意空间也越来越广阔;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而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竞争是现代图形设计快速发展的催化剂。设计师不断尝试运用新的科技和表现手法去表现具有个性的图形形式,在这些图形设计中,既存在着商业目的,也是设计师个性表现的理想手段。
三、传统图案在图形设计中的体现
1.日本是最先受到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巨大影响的东方国家。从设计发展的历程来看,日本的现代图形设计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期,才变化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独特且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图形设计。值得提及的是,日本的设计家是以一个东方人(确切地说是以日本民族的)眼光去学习西方经验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我们也正面临着如何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中国的民族风格和精神等问题。
2.中国地域辽阔,56个民族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尤其是传统图案。“龙”就是中国人最好的民族图腾,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的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极大地借鉴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并进行变化、设计成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图形,如奥运会上的云纹,极具民族特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3.在当代的图形设计领域大师众多,如日本的田中一光、胜井雄;德国的冈特·兰堡;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等,这些大师名声显著,但是成就他们的是作品中本土民族文化的体现,而在如今的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华人能称上大师的寥寥无几,其中香港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就是其中之一,靳氏的设计作品曾在国际各类展赛中多次获奖。他在图形设计事业上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他自身的不懈努力,也有社会条件的成熟等。“而最根本的却是有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合乎现代视觉审美的图像化诠释,两者缺一不可”。总体来看,靳氏的图形作品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水墨的运用;二是水墨与传统图案、图形的巧妙结合。水墨是中国传统书画借以抒发性情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递的是一种特有的东方情韵,其中凝结着中国传统审美的精神。水墨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就能够品味出其茗茶一般的畅达和舒心;同时,对于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也能感受到一种自然随意的东方韵味和人手运动轨迹所造成的一种亲和力。而传统图案、图形与水墨的结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1.研究的背景
传统韵制图教学,以“三中心”教学方法,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沿用圆规、直尺、三角板、模型、纸质挂图等教学用具。需要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例,对于复杂图形来说,费时费事,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课堂上传授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教师在讲到三维物体时需要利用实物来演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在培养和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上,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内容多以静态为主,无法表现丰富多彩的三维动态对象,使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较大部分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的缺乏而看不懂二维图,导致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恶性循环致使后续的设计方面能力无法提高。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维图形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的方法。但是现在的图形设计的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上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急切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如何突破传统的图形设计教学概念、教学模式。以三维设计软件的特点和优势,整合网络元素,联合实际生活,开发三维设计与建筑模型课程整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又动脑,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逐步删减二维图形绘制内容,同步增加三维图形绘制和三维动画内容,最后发展为以三维设计为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
(3)怎样拓展图形设计教学涉及范围,有效整合CAXA三维设计软件与建筑模型,摆脱目前建筑模型课学生单纯按图施工的局面。让学生能在制作的同时,学会用先进手段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通过教师个人论坛的建立,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容量。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也是从现在针对高中生制图教学的研究缺乏方面考虑,更从提升本人教学研究能力方面考虑,本论文的研究有实践意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迫在眉睫的。
二、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1.研究的范围:以授课的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三维图形设计的软件使用Autocad和CAXA。研究涉及的领域为三维图形设计和建筑模型。研究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下的三维图形设计教学,研究课题的时间为2年。
2.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改变,二维图形设计逐渐向三维图形设计过渡,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要求;二是教学方式改革,从拓展到创新再到设计制作,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从原来运用数学知识来绘制二维零件图,到运用掌握的知识设计实际生活中的用品、家具。通过与建筑模型课程的整合,增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改变教学理念,通过主题式设计,将整体设计思路融入教学中,掌握设计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从拓展到创新再到设计制作,广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式三维创新设计,创设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紧密地与相关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过程中运用调查法,利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三维图形设计的学习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学习中的难点等,并利用对比法进行不同阶段数据比较。运用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的研究实施于日常教学,通过实验性教学的实施,不断进行总结、修正、完善和反思。
四、研究的步骤
本论文以实验、行动研究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文献分析法为主,进行资料收集、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以实验、行动法为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从二维图形设计向三维图形设计过渡。
第三阶段:以对比法为主,收集研究各种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四阶段:形成论文报告。
五、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本课题通过几个阶段的实验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三维作品主题式设计、与竞赛结合和与建筑模型整合方面,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还是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研究过程中实验阶段三维图形设计与建筑模型课程整合的部分,按照图纸制作别墅建筑模型时,如何做到节能减排,是否可以利用家里的废弃纸制品作为材料,做到循环利用。
《几何画板》以点、线、圆三种基本图形工具为基础,能快速准确地绘制出各种数学图形,能实现各种图形变换,能精确测算出线段长度、角的大小、点的坐标等,通过参数和按钮设置能动态改变和控制图形,实现动画效果,有较强的交互功能。《几何画板》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数学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可从画面中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认清问题的本质。另外,其丰富的测算和参数设置功能使得对问题的观察、试验和归纳成为现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工具。
一、课程培养目标
1.了解《几何画板》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基本功能,学会制作小课件,并用来验证一些几何、函数中的数学结论,探究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2.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利用《几何画板》做数学,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3.学生通过课件的独立制作、合作交流、专题网站的建立,体验数学之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团队意识、资源共享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二、课程实施过程
1.教学设计与规划
(1)框架问题设计
基本问题:《几何画板》能改变你的数学学习方式吗?
单元问题:《几何画板》能解决哪些方面的数学问题?你能用《几何画板》做数学实验吗?其结论可信吗?
内容问题:①你知道哪些数学实验案例? 听说过《几何画板》吗?②你能操作《几何画板》吗?能否用《几何画板》制作简单课件?③你能用《几何画板》对数学问题的结果进行验证或预测吗?④遇到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时,你能想到应用《几何画板》进行分析探索吗?
(2)活动任务规划
第一阶段:上网搜集数学实验案例及有关论文,并筛选整理;下载《几何画板》软件及相应教程(建议最新版本4.06);观摩演示下载的课件实例(服务器共享文件夹有提供);对照范例学习《几何画板》简明教程。
第二阶段:平面几何结论验证;高中函数图象制作;线性规划分析;平面解析几何曲线绘制;立体几何画图。
第三阶段:小组作品展示交流;小论文创作;网站策划与设计;共同评价。
为个别化教学所做的调整:①需要帮助的学生:分组时兼顾数学成绩的好坏与计算机水平的高低,通过组内讨论、教师指导帮助;②成绩优秀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迭代图形的创建、参数的使用等,学会用《几何画板》研究和探索一些数学问题,创作小论文,协助建立专题网站。
2.制订“课堂管理规定”与“课程评价标准”(略)
3.课程计划实施进度
第一步:介绍数学实验背景,演示、制作一些几何画板作品,初步领略几何画板的非凡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宣布“课堂管理规定”与“课程评价”。(1课时)
第二步:教师介绍单元活动,小组共同讨论项目问题,组内交流后选出小组长进行小组分工。(1课时)
第三步:按分工不同,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课件资源,并进行筛选处理;对照实例学习《几何画板》简明教程。(2课时)
第四步:借用帮助,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能应用《几何画板》制作简单课件。(2课时)
第五步:整理资料,思考、讨论,达成组内共识;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作品,并进行现场示范制作。(1课时)
第六步:挑选成员进行专题网站的设计、构架,通过网页展示各组小论文、作品。(2课时)
第七步:师生讨论修改评价量规,共同评定小组成果。(1课时)
三、课程评价方式
标准:严格考勤,遵守规定;认真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互相帮助;思维活跃,积极创新。
个人作品(课件、小论文)创作,小组成果展示。通过组内推荐、小组互评、成果展示、教师考评,评选出优秀学员5名、优秀作品若干,在专题网站。
四、实践后的反思
1.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热情高,学习兴趣浓厚。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平时喜欢上网吧的同学成为学习的骨干。
2.《几何画板》是数形结合的有力工具,学生乐于利用“画板”作图、做数学实验,以前用尺规法难以制作的三角函数图象、圆锥曲线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对用动态精确图象验证分析问题也饶有兴致。
3.《几何画板》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考虑更多的不是讲什么,而是如何地设计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实验、组织学生交流、有效提供帮助……教师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和伙伴。
关键词:同构图形;平面设计;应用
在图形中,“同构”的含义更加深化,图形同构将这种联想的形式付诸了实践,主要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通过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按照特定的组合形式组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并将原先的图形含义更加深化,在这个基础上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但是,“同构图形”往往表达的含义更加深刻,或是一种超越或突变,或者是一种新的意念的生成,总之,“同构图形”能够以一种夸张、悬念、幽默甚至是荒诞的图形组合形式将设计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主题更加深刻,这种深刻的表达方式也将同构图形推上了平面设计的大陆,成为平面设计中创意体现的重要方式。
1 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形式
基于“同构图形”的巨大表现力,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运用十分广泛,常常在平面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引起人们的兴趣,取得出奇制胜的设计效果。总结来说,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
1.1 概念同构
概念同构主要指的是一个概念的转移或者深化,通俗而言可用“偷梁换柱”来形容。在平面设计中,常常运用特征相似的物品来进行同构思维,在某些事物之前,可能在物品的外观、声音或者其他表现方式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在概念同构中常常运用这个共同点来进行同构图形的设计。例如,在一个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将香烟与铅笔这两个概念进行图形同构,配合巧妙的文字解读“同学,请借我一支……”,图形的意思深刻明了,利用香烟和铅笔在形态上的共同点进行同构,却深刻地反映了现在烟民的年龄普遍降低,甚至已经毒害到小学生的深刻主题。这种概念的同构使得平面设计的内涵更加丰富,引起人们的深思。
1.2 意象同构
亚里士多德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这句话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即是,一个有灵魂的平面设计不可能仅仅依赖于客观事物的展现,更多的是超出客观事物之外的精神内涵体现,也就是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就是一个设计体现的意象。对于意象同构来说,意象同构主要指的是运用联想或者其他符合生活常理的概念元素,在这个基础上升华出来非常规的、非逻辑性的概念元素,并大量运用移情、比喻或者灵感等多种创造性时,将平面设计中那些难以直接体现的形象具象地表现出来,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达到寓奇于平、平中见奇的目的。例如,在一个公益平面设计中,设计看似平淡无奇,是一个骆驼的形象,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形象,它的深意恰在此处,为什么人要以骆驼的形象生存呢?原来这是一则呼吁人们保护水资源的平面广告,在这则平面广告中,内涵意象十分丰富,让人震撼,传达出若我们不能充分保护水资源,将被迫像骆驼一样生活的主题,十分震撼。
1.3 图形同构
所谓图形同构么主要指的是运用图形的相关相似性,运用形象来表达理性的创作活动,在图形的构成中,运用两个图形的相似性来激发同构思维是图形同构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最常见形式。但是,这种相似性的关联并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在深入的挖掘图形以及概念的本质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常常运用的异影图形、换置图形以及正负图形,通过对于相似图形的叠加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例如在伏特加酒的一系列平面设计中,平面设计将伏特加酒瓶的形状与车辆、建筑以及报纸等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伏特加酒的设计中看到的不仅是酒文化,更是来自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集合,让人们体会到伏特加酒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图形同构思想的运用可谓巧夺天工。
2 同构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实现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主要采用的是概念同构、图形同构乃至意象同构等表现方式,将同构图形的相关理念以及内涵运用到平面设计中体现出深刻的创作内涵,那么在平面设计的具体实现中,同构图形应该如何实现呢?
2.1 广阔的视觉善于发现同构
创意来源于生活,但是超出生活。在平面设计的同构创作中,不是每一个图形天生就是可以同构的,要在形态各异的不同图形之间找到同构,需要设计者全面地审视这两个物象,甚至赋予其广袤的遐想,让两者的状态尽数呈现在设计者的脑海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同构图形才能在平面设计中信手拈来。一般而言,当面对一个物象时,必须同时想到该物象在平面上成形的三个主体要素:一是勾勒其外形的边缘线;二是此物质本身的影像;三是此物象之外的负空间形。在这三个要素确定的情况下,设计者才能将这个物象的相关品质与另一个物象叠加,产生可能是负空间形也可能是正负空间形的图形同构。
2.2 显微同构
在面对同一物象的不同面时,人们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人们结合这个物象的一个视觉要素,寻找这个视觉要素与另外一个物象的同构。例如,在面对一张地球的照片时,我们关注的是云浪的图像,就可能会找到动物乃至飞鸟等不同的意象。但是,如果我们的着眼点是地球,我们又可能想到圆形、篮球等其他意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面设计同构图形的选择中,要根据平面设计的主题选择物品的一个方面进行同构,表达更加精确和深刻的主题。
2.3 “量”与“象”的同构
量的同构是物象合成的基本要素,量的相同、相似有时可以转化为“象”的同构,如“瓶”字。其中,“瓦”字如果发生一定的转变,变成一个瓶子的形状,那么人们依然能够确定这是“瓶”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瓶子与瓦的分量是相差无几的,使抽象形具有同构而产生原形印象的暗示。例如,当一个平面设计中,一个人的形象不断缩小,变成一个米粒的形状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其他物象的一个部分,如广袤风景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平面设计中常常运用的“量”与“象”的转变实现图像同构。
3 结语
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在图形的同构过程中,图形乃至物象之间的存在状态以及构成是息息相关的,只要其中一个小的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平面设计中图形的整体意象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表达的主题也会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在平面设计的图形同构中,要充分把握图形同构的技巧,从图形的概念同构、意象同构以及图形同构的多个细节着手,善于发现不同图形之间的不同联系,改变图形以及物象的质量、审视方式、运用方式等,选择更加符合平面设计创作的同构方法,提高平面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尚会芳.尚会芳招贴设计作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2] 姚睿娟.平面设计的构成艺术规律探析[J].艺术科技,2016(03).
关键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50-02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巩固学生本科阶段的所学知识,对井巷工程、采矿学、工程制图、通风与安全工程学、矿山机械、矿山经济学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对矿井设计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运算、逻辑推理、工程制图、科技论文撰写与科研创新能力,为采矿工程本科就业提供可靠保障,并为煤矿企业输送合格专业技术人员奠定坚实基础[1]。然而,随着煤炭不断高强度开采,越来越多的生产矿井正在步入“深部开采”行列,对于采矿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的设计方法与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所以,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发展,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传统的毕业设计是对实际生产矿井的地质资料进行修改后,根据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新建矿井设计,共需完成《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采区平面图》、《采区剖面图》与《工作面布置图》,共5张二维平面设计图纸,设计工作量较大,且传统设计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实现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需求。这种传统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建设需求。因此,对现有的毕业设计形式、设计内容与成绩评定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形结构形式单一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矿井的初步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配套图纸等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矿井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的确定、井田开拓、井底车场的设计、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采区平面图、采区剖面图与工作面布置图,共5张二维平面设计图纸,图形结构形式单一,二维图形能够充分表现出巷道的长度与断面尺寸,而在刻画巷道间的系统关系时,只能通过标注在巷道上的标高来完成,缺乏直观性,学生往往对二维图形“不感冒”,设计的兴趣不大。
(二)设计成果应用效果不好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最终提交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配套图纸,成果提交后对设计进行审核与答辩并归档。毕业设计成果中的一小部分会应用在本科教学中,例如,在采矿CAD绘图、采矿学、井巷工程与通风与安全工程学等课程的本科教学环节中,所应用的内容多为一些二维平面图形,在应用这些图形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其进行人为的“三维”化处理,费时费力,教师也很少对这些图形进行更新,由于学生的本体差异,对图形的领会程度不一,总之,毕业设计成果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3]。
(三)设计呆板,缺少合作创新意识
学生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设计,相互间没有合作的关系存在,这就导致学生设计机械化,比较呆板,设计内容层次较低,总体完成质量不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使每名学生都能够从毕业设计中得到真正的实践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毕业设计成绩综合评价能力不足
传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法,主要由指导教师审核评阅后,给出评阅成绩,然后进行答辩。毕业设计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生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独立思考与工作能力综合成绩;毕业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完成质量综合成绩;毕业答辩成绩综合成绩;专题论文的质量及应用程度综合成绩。最终形成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由于毕业设计人数较多,指导教师偏少等诸多问题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评定时,设计指导组间教师知识的互补性难以得到实现,由于答辩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答辩中难以实现统一评定标准。
二、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一)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一入学时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在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主要以认识矿山、认识采矿专业、了解现代化矿井、了解大型设备、了解煤炭企业文化,引入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进行专业兴趣培养,以二维图形的“复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三维图形刻画实际生产矿井巷道关系的“直观性”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二)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开展毕业设计前期,可针对学生的签约单位进行设计题目分配。以往的毕业设计是根据实际生产矿井的地质资料进行修改与模拟,以完成新建矿井的初步设计。然而,学生毕业后大多以“采区设计”为主,很难涉及新建矿井设计,对于采区设计的诸多细节,由于时间原因很难全面涉及。因此,可以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对相同或相近地质资料进行同组分配,
(三)加强中间环节的培养,强化答辩管理
在毕业设计分阶段指导过程中,结合二维平面图形与三维立体图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与讲解,学生理解透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省时省力,且对学生整体把握设计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学生可以做到“面向对象”设计,而不是以往的“程序化”设计[4]。
以往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主要包括设计内容、设计图纸评定(二维平面)、设计说明书、出勤和设计态度评定等内容,该种评定方法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设计内容相似度较高;对于巷道的层位关系把握不准,导致工程绘图不科学,且欠美观;由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同,教师在指导设计过程中重复工作量较大;由于学生的本体差异,对于问题的理解存在误差,导致原则性的问题过多。
毕业答辩时,结合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进行答辩,能够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让学生以讲座的形式,把整个设计的设计思路、设计成果体现出来,完成毕业答辩的同时,又给学生留下最难忘的一次课。设计成绩评定体系中引入三维图形的评定,做到有约束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三维图形库”,充分应用毕业设计成果
由于毕业设计内容的“稳定”,工程图纸未能较好地应用到教学中,无法对资源进行共享。在《煤矿地质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矿图”知识,例如,如何绘制剖面,如何确定立井工业场地压煤、断层对于采矿的影响,煤层赋存条件的改变对于采煤方法的影响等,无非是学生对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构建过程;又如,对于矿井通风,在二维平面中很难构建整个矿井的通风系统。
毕业设计改革的“三维图形”可以积累成图形库,形成教学共享资源,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转化成应用模型,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思想的培养,专业术语、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理解,对于培养一名合格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成绩综合评价模型
针对传统成绩评定方法的诸多不足,建立成绩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由工作态度与出勤、专业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方案论证与比较能力、说明书排版情况、相关规范与规程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图纸规范性、图纸综合完成情况、手绘图完成情况、答辩自述情况和回答问题综合情况组成,构成综合评价指标B={B1,B2,…,B11};在论文答辩前,由指导教师与答辩组统一制定各指标权重W={W1,W2,…,W11}, 在答辩过程中,由答辩组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给出相应指标分值,该分值与指导教师给定的相应指标分值共同构成综合评价指标矩阵:
并与指标权重W={W1,W2,…,W11}进行矩阵运算,例如有n名教师参与给一名学生打分,则有:
最后,根据矩阵运算结果得出该生毕业设计成绩P=(P1+P2+…+Pn)/n。
综上所述,通过原有毕业设计中加入三维图形制作元素,能够直接、有效地描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加强对设计中一些细节的理解,串联各系统的同时,能够综合考虑实际,也能对其他同学、甚至下年级学生起到积极的辐射作用。通过毕业设计三维图形的积累,能够建立采矿三维图形库。对于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丰富设计内容的同时,设计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分组,以小组协同作战形式,学习内容适当拓展到教学课程之外,即加强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学习和制图方法学习,协同作战以形成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建立成绩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定,便于通过成绩分析进一步调整授课方案与布置设计任务,可以针对煤矿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可操作性较强。对毕业设计成果加强管理,特别是建立“三维图形库”,能够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成果,对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现状及对策分
析[J].教学园地,2009,(7).
[2]余伟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体会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李怀珍,武俐.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教
改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关键词:标志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表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汇聚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智慧精华,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独特艺术魅力。中国的标志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图腾”。随后形成旗子、徽标。到了中世纪形成了店铺的招牌、幌子,最终形成了商品交换中的商标。这种便于人们分辨事物种类、明确事物意思及人与人之间联络的标记,便是标志的最终用途。历经千年发展、演变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也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标志设计再也不是简单的区分事物之间的标记,而是将文化中的“形”、“意”、“魂”经过揣摩、解构、分析然后渗透到了标志中。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更是将其深厚的民族魅力、文化内涵、精神风貌凸显的淋漓尽致。标志设计的基本要素就是体现国家、城市、团体、企业或产品的识别性;明确国家、城市、团体、企业或产品表达的准确性;保持其相关活动的同一性;引起公众注意的显著性;具有广泛应用的的多样性;实现宣传、认知的长久性;最终达到艺术表现的审美性。而艺术表现也是一个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大大反映出一个标志设计的宣传度、认知度与公众接受度的重要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是无可厚非的,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中国纹样图形艺术、中国陶瓷古器艺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国文化思想艺术、本土化民族特色艺术等等。而这些艺术形式恰恰是中国现代标志设计中独特的、不可趋同磨灭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志设计也在寻求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道路,寻求标志设计价值表现的最大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灵活应用便可以使标志设计蓬荜生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使标志设计不但具有宣传、审美的价值,还有古文化烘托与传承发展的艺术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的中应用与表现,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而是要表现文化艺术的“形”、“意”、“魂”的精神境界。
一 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形”的艺术表现
“形”在标志设计中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无论是一个圆点,一个字体,都是标志设计中的“形”体表现,没有“形”的展示,标志设计也就不复存在。“形”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标志含义的形式表达,图形与文字含义相符,比如:中国凤凰卫视的电视台标,标志中明确的将图形设计为两两相对旋转翅膀的“凤”与“凰”,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喜相逢”的形式结构,即准确的表达了标志的信息传递,又体现了凤凰卫视作为现代媒介的传播载体,信息流转不停,迅速集成焦点、热点传媒信息资源。同时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敦厚底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篆刻文字是中国的独有的书法艺术,舞动的“京”字如同一个活力四射的运动员,形成了“人”、“字”、“形”同构的画面,赋予标志激情与动感,寓意表达明确,文化内涵浓厚的韵味。奥运会徽的设计便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
二 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意”的艺术表现
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艺术上注重“形”、“意”结合的表现形式。喜欢含蓄的传达“意”的精神境界。司徒虹曾说过:“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传统文化下的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沿用在现代标志的设计之中。[1]一个图形的形成都是源于图形所要表达的意义,最初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形成了“繁衍生息,富贵安康、祛灾除祸”等传统文化的象征图象形式。进而衍生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这种对“意”的追求,才代代相传出“形”的认可。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八吉祥”之中的“盘长”造型,通常与民间的“方胜”结合运用。将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延伸于通信行业,与信息产业保证通信连绵周流的职业操守恰恰吻和;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又散发着祥瑞之气,暗示着信息产业的公益性特质。[2]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即体现了文化艺术的表现,又能给公众以美好寓意的寄托,同时对公司或企业的运营发展也带来到了欣欣向荣的精神动力。
三 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魂”的艺术表现
“魂”是事物存在的灵魂,标志设计的“魂”如同人的灵魂一样,没了灵魂,就没了气势,人或事物就只剩下躯壳,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魂”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无形血液,中国人的内敛思想导致了无中生有的“魂”气魄的传播与散发。而现代标志设计中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大增加了标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气韵。使标志设计增添了生动的灵魂支撑。2008年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标志便体现了中国奥运的磅礴气势,流动的毛笔走势,行云流水般畅快,造型上借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神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3]即体现奥运的生动活泼,又体现了中国国粹艺术经久不衰的文化价值。中国香港的城市标志在设计中采用了中国龙的形态表现手法,寓意着飞龙在天的精神气魄,又表达出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状态。巧妙的表达了标志的意义,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四 结语
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的合理有效表现,也会带来现代感十足的艺术设计价值,设计师的感悟不同,对于传统文化的设计表现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设计眼光看待传统文化。而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开发现代设计文化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从多个案例可以看出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标志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并且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扬与传播。同时解构、重组现代艺术形态元素,创造出更具艺术文化特性的优秀作品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