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眼科临床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眼科临床论文

第1篇

1混睛障

乔某,女,17岁,2011年4月12日初诊。诉左眼红、隐痛,羞明流泪,视物模糊1周。查视力右1.0、左0.2,右眼未见异常。左眼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尚完好,基质弥漫灰白混浊,前房安静。全身伴头闷痛、口干苦、大便调、小便黄,舌边尖红苔白脉数。中医诊断混睛障,辨证属肝经郁热,治以清肝泻热明目,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柴胡、蔓荆子、党参、大黄、生甘草。服药16剂,左眼红痛羞明减轻,视物较前清晰,头痛缓解。查视力右1.0、左0.5,左眼充血轻,角膜基质混浊减淡变薄,续服前方30剂,左眼充血消退,角膜中央区残留灰白薄翳,给予四物汤加蝉衣、乌贼骨、木贼、密蒙花,30剂后左眼角膜云翳变淡,视力0.8,停药。

2瞳神干缺

刘某,男,26岁,2008年5月25日初诊。诉双眼红痛、视物不清2周。查视力右0.2、左0.3,双眼混合充血(+++),角膜清,尘状KP(++++),浮游细胞(+++),虹膜纹理不清,瞳孔欠圆、部分后黏连直径2mm,对光反射微弱,晶体表面斑片状色素及灰白膜状渗出物附着,后部朦胧不清。眼AB超示双眼后节无明显特殊。全身伴头痛、口渴喜饮、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瞳神干缺,辨证属肝胆蕴热,治以清泻肝胆,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龙胆草、蔓荆子、山栀子、麦冬、大黄、生甘草,配合相应西药点眼。4剂头目痛止,大便调,12剂后双眼视力0.6,充血轻,KP(+),浮游细胞(+),瞳孔药物性散大,晶体表面色素斑部分吸收。6月28日复查,双眼视力1.0,角膜少量色素性KP,前房安静,晶体表面少量色素斑。观察4年余未复发。

3火疳

常某,女,43岁,2010年3月7日初诊。诉右眼阵发性红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20余天,伴羞明流泪及右侧偏头痛。查视力右0.4,左1.2,右眼上部白睛混赤显著、紫红色结节隆起,侵及上方黑睛边缘呈舌形灰白浸润,压痛著。全身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痛,便干溲赤,舌边尖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火疳,辨证属肝经郁火,治以清火解郁、凉血散结,方用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龙胆草、赤芍、蔓荆子、山栀子、夏枯草、荆芥、川芎、生龙骨、生牡蛎、生甘草。7剂头目痛止,白睛瘀赤及诸症减轻,去龙胆草、山栀子,加蝉衣、太子参、生地,续服30余剂,目疾瘥,随访1年未复发。

第2篇

众所周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大部分也是带教老师,因而带教老师可以说来自不同的院校,从事不同的专业。随着临床医师临床诊断经验积累,使其在学习与工作中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手法与动作。但是,在外科实验教学中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就很难实行规范化的教学活动,这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动作,学生就很难适应,进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取得。因而,集体备课,统一带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研室内统一备课,由经验风发的教师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进行发言。在后期的教学中由备课教师讨论、补充,将授课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对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补充、修改,形成具有共识的教学方案。教师与学生按照教案开展教学,规范教学操作,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在外科实验教学内容中,其中无菌操作、外科基本技术示教与练习等都是重要的讲授内容。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每一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学生在学习外科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后,学习综合性实验。对于单独讲解的章节内容,教师应当将本章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授、示范,将其中相关的知识充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每个动作的操作要领,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应当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促使其各个动作在规范、正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外科手术的全过程。外科学与解剖知识紧密联系。学生在课前应当先复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有一个基础的把握,进而具有针对性的一一攻破。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者的作用。

3开展技能考核竞赛

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医学学生外科技能操作竞赛,通过竞赛,学生相互之间就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技能考核竞赛的实施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即兴开展,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检验学生前期学习所获得效果,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技能考核竞赛,学生就能够充分了解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缺陷,吸收其他同学的优秀之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见,技能考核竞赛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加以运用,还是对学生基础操作的检验。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操作技能。

4结语

第3篇

1.1现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属于本科教学的考查科目,相对于内、外、妇、儿科等其它考试科目来说,认为是小学科,学生们对本学科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部位均为狭窄、深在的腔道,解剖结构复杂难度较大,神经血管较多,需借助光源照明及各种专科用窥镜、显微镜及影像等检查设备来完成,其复杂的特点增加了本学科的教学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耳鼻咽喉科的持久兴趣〔2〕,更体现了学科的特殊性.

1.2对策

加强制度约束,突出本学科特点和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临床见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阐明本学科与临床多门学科都产生交叉融合,其新理论及新理念贯穿于临床工作的多个学科.很多耳鼻咽喉科疾病因其不同的症状而分散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忽视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念,从而陷入久治不愈的“怪圈”.

2制定合理规范的临床见习教学计划

纵观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规模及趋势,学科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增强,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在临床见习工作中,需制定完善而缜密的教学计划,每一内容都应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教学内容合理、有序、完善.在临床见习初始,向学生说明见习内容的统筹而紧凑的安排,针对常见病和部分学科交叉内容,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内容,以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保证各见习内容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的同时,鼓励同学做出信息反馈,提出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达到教学相长.

3临床见习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3.1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教学的临床典型病例,其中应包含该病的临床表现,明显特征,大量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讨论来寻求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启发、引导学生,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和经验,便于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3.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强调的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强调把学习知识设置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使其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4〕.

3.3医学模拟教学的应用由于患者维权意识提高,病种的增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了临床教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模拟教学的应用彰显其优势和重要性〔5〕.在教学过程中,以大量的窥镜视频图片、录像、模型、基本挂图等手段预习,同学之间互相扮演患者进行示范性检查练习,与此同时,教师及时指导操作,纠正错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作答,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

3.4强调学生是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其通过亲自动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临床实践、主动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此教学方法溶知识性、趣味性、场景性于一体,更能帮助学生从医生患者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将来走向临床奠定基础.

4临床见习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

主管单位:广西卫生厅

主办单位: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6575

国内刊号:45-1341/R

邮发代号:48-7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5篇

关键词:外斜视,共同性,正位率,间歇性

 

共同性外斜视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包括外隐斜、间歇性外斜视及恒定性外斜视。继发性者包括知觉性外斜视,系由一眼视力不好而引起,及手术后外斜视,即内斜视手术后过矫引起。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我院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并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符合以下条件:①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除外知觉性外斜;②手术年龄≤12 岁; ③均为初次斜视矫正术。通过随访,有完整记录的60 例。男36例,女24例; 手术年龄2.5-14岁(平均7岁);恒定性外斜视34例,间歇性外斜视26例;基本型24例,集合不足型16例,外展过强型20例;排除外斜A 征及V征。术前有融合功能16例,无融合功能44例;术前双眼裸视或矫正视力≥0.8。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1.3个月)。

1.2 检查及手术方法

术前及术后常规进行外眼、眼前段、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对视力不正常者行1% 阿托品滴眼液扩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眼位采取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检查33 cm和6m第一眼位的斜视角。间歇性外斜视单眼遮盖1小时后检查最大斜视角。同视机检查有无三级视功能。

本组60例全麻手术55例,局麻手术5例。手术标准是斜视角≥15。手术量按三棱镜度数计算。外直肌缩短或后退1mm 矫正2-3,内直肌缩短或后退1 mm 矫正3-5。外展过强型采用双外直肌后徙术;基本型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 + 内直肌缩短术或双外直肌后徙术;集合不足型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 + 内直肌缩短术。术后1周、6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结果以术后3个月及6个月检查的眼位和同视机结果为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检验,Fisher Exact Test。

2 结果

评价标准:眼位正位:向各方向注视均为隐斜者或残留斜角≤10为正位; 斜角>±10为过矫或欠矫。6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6 个月眼位:正位45例(75%);过矫3例(5 %);欠矫12例(20%)。同视机检查:融合功能术前16例,术后35例;立体视术前6例,术后有28例。

2.1 手术年龄与术后眼位

将60例患者按年龄分两组,一组为学龄前组(2.5-7岁)有26 例,另一组为学龄组(>7-12岁)有34例。术后6个月学龄前组达到眼位正位20例(76.92% ),学龄组达到眼位正位28例(82.35%)。经检验,两组的眼位正位率无显著差异(P>0.25)。

2.2 手术年龄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

学龄前组术前有2例有立体视,术后6个月有16例(61.54%)恢复立体视,学龄组术前,有4例有立体视术后6个月只有9例(24.32%)恢复立体视。经 检验,学龄前组的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学龄组(P<0.005)。

2.3 术前双眼视觉与术后眼位

术前有融合功能16例,正位15例,欠矫1例;术前无融合功能44例,正位30例,过矫3例,欠矫11例。经检验,术前有融合功能者的术后正位率高(P<0.05)。

2.4 斜视是否间歇性与术后眼位

恒定性外斜34例,正位22例,过矫2例,欠矫10例;间歇性外斜26例,正位23例,过矫1例,矫2例。经检验,间歇性外斜的术后正位率高于恒定性外斜组(P<0.05),而恒定性外斜组回退率高于间歇性外斜组(P<0.05)。

2.5 斜视类型与术后眼位

本组基本型24例,正位17例,过矫2例,欠矫5例;集合不足型16例,正位13例,过矫0例,欠矫3例;外展过强型20例,正位15例,过矫1 例,欠矫4例。经检验,三组间正位率与回退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发生病理

解剖因素、机械因素及神经支配因素在所有共同性斜视中起一定作用。共同性外斜视,神经支配因素起重要的作用[1]。博士论文,正位率。从理论上讲,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是来自集合和分开间张力不平衡所引起,肌电图研究证明,分开是一主动的生理过程,而不是单纯集合被动抑制的结果。Duane首先提出外斜是由神经支配不平衡引起,这种不平衡扰乱了集合和分开之间的相互关系[2]。博士论文,正位率。博士论文,正位率。

3.2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 由中枢性的辐辏与分开兴奋的不平衡或融合功能太差所致。博士论文,正位率。

2. 继发性共同性外斜视 多由辐揍减弱或失去作用所致。博士论文,正位率。可见于没有双眼单视功能的内斜视。其内斜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减轻,并逐步形成外斜视。

3.3 治疗

1. 分开过强型 看远斜角大于看近斜角,至少大于15,AC/A比值高。此型发展较快,基本稳定,手术治疗考虑行双侧外直肌后徙术[3]。

2. 基本外斜型 看远斜角等于看近斜角,差异不超过10,AC/A比值正常。此型外斜有发展趋势。手术考虑为外直肌后徙伴内直肌截腱术。

3. 集合不足型 看近斜角大于看远斜角,AC/A比值低。内转时肌肉力量正常。其特点是发展快,间歇性,很快变为恒定性,融合机能消失,应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术后获得双眼单视机会还是大的。

4. 类似分开过强型 最初检查看远斜角大于看近斜角,经特殊检查后发现看近斜角远斜角,或看近斜角等于看远斜角,因此不是真正的分开过强型,手术只做外直肌效果不好,应同时做内直肌截腱术。 这种按发病机制分类方法的优点可以指导临床,如真正分开过强型,由于支配外直肌的神经功能过强,故应做双眼外直肌后徙术,集合不足型,双眼内直肌截腱术,术后进行集合训练,使中枢集合加强[4]。Burian观察分开过强型基本稳定,可随访观察;集合不足型发展快,要及时治疗,基本外斜型有发展趋势,故不要延误治疗。儿童矫正正位,力求恢复视功能,达到功能治愈。术中观察正位或少欠矫状态。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术后正位,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的设计手术量,由于影响的因素很多,很难凭数字计算确定术后效果。国内一般多采用赫雨时的公式,水平肌后退和缩短各1mm,可矫正5°。但临床上常发现此量往往达不到目的。因此本文把按此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4-6mm,作为术前估计量[5]。博士论文,正位率。同时,体会到要使外斜视术后达到满意效果,术前要反复用三棱镜中和33cm和6m的斜视度,按除去融合后最大斜视度决定手术量,术中同时进行调整。局麻手术时部分患者精神比较紧张,使用过多调节和辐辏,手术时未达手术量时即出现正位或过矫现象,导致术后出现欠矫,因此术中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最好坐起观察眼位,尽量让患者消除紧张[6]。

【参考文献】:

[1]刘世纯,陶永贤,宋胜仿.共同性外斜视21例的手术治疗.国际眼科杂志,2005;5(4):797-798

[2]曹烟隆.斜视及弱视研究的动向.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14:23.

[3]龙登虹,欧波.不同类型外斜视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6,(02)

[4]陈梅.早期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9,(04)

[5]KushnerBJ,Morton GV.Distance/Near difference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ArchOphthalmol,1992:116:478-48

[6]Happe W,Suleiman Y.Early and late occurringconsecutive exotro2 p ia following a mdeial reetua faden operation.Ophthalmologe,1999,96:509-512.

第6篇

“金苹果奖”是国际眼科理事会为了表彰在眼科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而设立的最高教育奖项,每年颁发给一名经过严格评选产生的眼科医师。

国际眼科理事会在授予黎晓新眼科最佳教师“金苹果奖”的决定中说,在过去的20年中,黎晓新组织了许多次有关眼底病、视网膜病的讲座、会议、讲习班和培训课程。在北京大学人民眼科中心,她坚持举办正规的眼底病学习班(包括3个月的短期培训和为期一年的学习班)至今已经12个年头。她利用假日到中国的许多边远省份,向当地医生手把手地传授眼底病诊治技术。她主编或参编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她和她的同事创建了基于计算机教学的眼科教学体系,推动了医学生教学工作的改革。她是既有远见又踏实工作的教师,是勤于奉献的教师,她为眼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中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界的楷模。为此国际眼科理事会决定授予黎晓新教授2007年眼科最佳教师“金苹果奖”。

和黎晓新在一起,无论是共事,还是相处都是愉快的。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始终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她曾经是我的邻居,在那些闷热的夏日里,我习惯打开房门通风,我的家门正冲着楼梯,透过竹帘的缝隙,常能看到黎大夫来去匆匆的身影,在楼梯上相遇,彼此间简短而热情的问候让我们相识。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她的自然而然以及真诚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那时候,黎晓新刚刚由德国埃森(Essen)大学眼科医院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创业。当时的人民医院眼科只有6张病床,6名大夫,1名技术员兼验光师,1名门诊护士。主要承担着院内会诊和部分手术任务。而自从黎晓新回国担任科主任后,经过她和全科同仁的奋斗,人民医院眼科目前在学术上已处在国内领先水平,医护人员加上研究生也已增至80多人。

黎晓新进入人民医院眼科后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将它发展成一个教学医院。这其中包含两项硬指标:一是在学术上领先;二是要能够治疗疑难病例,能够承担二级或三级医院所不能治疗的病人。黎晓新认为大学级的教学医院应该能够培训培训者(Trainer),能够承接全国疑难重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黎晓新完成了《使用傅立叶分析将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从视网膜电图a-和b-波中分离》的研究,论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得到了国内外电生理界的认可。自视网膜电图所分离出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小波的科学价值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认为它对评估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黎晓新回国后,看到国内外电生理界对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小波有多种研究方法,但都没有定论,这引起了她对这个难题探索研究的兴趣,在国外没有做过任何相关研究的黎晓新教授,经过不懈的钻研,于回国两年后解决了这一难题。她的研究方法是用数学的计算原理过滤主波,使小波能够被测量评估,由此解决了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方法学问题。从此,黎晓新的名字便与“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这一医学术语有了直接的联系。

黎晓新对不确定的问题十分感兴趣,这就促使她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也不断地取得成绩。她说,如果人民医院不去对有一定难度的疾病进行挑战的话,那么,对其他一些医院来讲就更困难了。所以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她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症的治疗,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对用一般性手术方法无法治愈的视网膜脱离的病人,他们也采取了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疗,并在国内进行了推广。之后,她又针对老年黄斑变性这一别人不敢轻易碰的棘手疾病进行了研究,最终获得了成功。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曹荣飞武官受到爆炸力的冲击,造成左眼视网膜视觉敏锐区黄斑部裂孔,中心视力受到直接威胁,勉强达到0.3,且伴有严重的视物变性和近视力受累。他的主治医生在学术会议上听了黎晓新的报告后,问她这个病例果真能治吗?随后曹荣飞被转到人民医院,经过治疗后视力恢复到了0.8。而在此之前,人民医院眼科已经成功完成了100多例与之类似的手术,救治这样的病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在能力范围之内。

手术台上的黎晓新是冷静而果断的。她认为很少失败的原因在于要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的支撑,这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她每天晚上都会和书在一起,把有关的书读好多遍;另外,她认为必须具有挑战精神。手术台上遇到难题要冷静,这样才能解决别人没有克服的难题。

然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医学难题,解决一个个复杂问题,是黎晓新的科研与行医理念,也是她一生的事业追求。临床上出现的某些问题不是单凭临床技术的改进就能够解决的,要借助于动物模型实验来对它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获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老年黄斑变性一病,虽然是老年发病,但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黎晓新发现BJF在发病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抗BJF药物便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一疾病。很多眼科病人都患有以BJF主导的血管性疾病,抗BJF药物的诞生对于攻克这一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黎晓新领导的眼科在理解、解决发病机制和使用新技术之前做了许多临床预实验工作,包括动物实验、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于别人失败的手术,黎晓新依旧没有放弃。在199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几位国际知名的美国,日本教授在听完了黎晓新的报告后问她:“你们为什么尽做些条件很差的手术?”黎晓新告诉他们:“因为我们中国的培训工作做得还不够,我们有补救失败手术的需要。”

黎晓新认为,单纯治病是被动的。所以她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模式――对疾病进行筛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3年前她申请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项基金,开展了儿童眼病防治性筛查工作。两年前她又申请到了首发基金,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作。这样就能够使有视力障碍的孩子们在发病初期被发现,尽早接受治疗。最近,黎晓新与内分泌科合作,实施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筛查。目前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于视力下降之后才来眼科就医,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针对这一状况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就能使这种疾病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控制。黎晓新认为,这样的先进模式将会逐渐渗透到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很多疾病控制在早期,防患于未然。

“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是人民医院眼科为病人服务的中心目标,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通过黎晓新20年的精心经营,使得人民医院眼科在国内眼科领域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力。

黎晓新认为,要对疑难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就要突破一些常规。而北医这个大环境恰恰为科学家们创造了分析、探索、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样的良好环境和科学氛围培养了一批有志之人求索创新的能力,这让她感到作为北医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成为她不舍得离开北医的重要理由。

第7篇

      ##,市人民医院七病区兼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工作三十多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作为眼科医生,她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刘晓娟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天面对若干张被眼疾折磨的痛苦面孔和无数失去光明的患眼,听到的是,见到的是焦躁,感到的是烦恼,也许职业的特殊性,会使我们中的部分人淡漠了同情心;但是,从医以来,她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并且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医疗的渴望,对所有病人都以敬语尊称,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完美的解答让病人轻松的回家,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体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特别是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盛行时,她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恪守医德不为所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科学治疗,从不为了获取个人的不当利益而去损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当一些病人以物质形式表达感激之情,则向他们致谢并耐心解释,最后婉言谢绝。当有时为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时,则在术后或出院时退还。而且都是悄然退还,从不声张。多年来,已婉拒“红包”数千元。她觉得这是一位救死扶伤职业者起码必须具备的品德。 

    她作为一名医生,同样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她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她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几乎很少休息。尽管如此,但她觉得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她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关于总结经验,收取教训,积极撰写论文。近十年来,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相继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一贯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及时纠正了多例他院甚至是三级医院的漏诊和误诊病例。在与病人充分沟通并取得理解的基础上,她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术,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使我院眼科在周边地区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造福于当地百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8篇

现场

一个下午总共做了60例患者

5月19日下午2点,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如同往常一样,30平方米的候诊室里挤满了患者。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眼病患者,而是一群在医学上被称为屈光异常的人,近视、远视或者散光———入眼光线经过角膜和晶体的折射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在这里,准分子激光手术将重塑他们眼角膜的曲率。外科医生利用的是波长在紫外光谱内的一种不可见光,它可以非常精确地打断角膜细胞的分子键,使角膜组织汽化,而对其他组织不会产生丝毫热损伤。

手术室从下午1点正式开放,一直做到将近5点结束。记者看到,患者十几人一批,鱼贯而入,鱼贯而出。

尽管手术需要雕磨玉石般的精细技巧,但时间却是难以想象地简短。从眼部医学专用到结束,只需大约5分钟的时间。检查室的一位护士说,这个下午总共做了60例患者,“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少的时候也有20-30人。”

背景

“返工潮”令人担忧

“返工潮”的消息首先来自上海。15年前,针对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几年后,许多接受了这项手术的患者开始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导致视力回退。媒体说,在上海的一些三甲医院眼科,一年内重做手术的数量要超过600人,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在北京,情形同样不容乐观。最近有报道说,在一些医院,“每月来做近视激光手术的有1000多人,而同时做‘返工’手术的患者就有近百人”,约占患者总数的一成。

在早些时候,国际上也传来类似警告。去年12月15日,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公布题为《关于LASIK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指引》的报告指出,对广泛的使用来说,目前证据太少,还不足以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的长期安全性,LASIK不应作为临床常规使用,不应该在不做进一步研究、不经批准的情况下纳入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不过,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显得更为客观,它还采访了多位临床医生,他们对NICE的报告普遍表示失望。美国的眼科手术界同样反驳了NICE的报告。2004年,美国有120万例眼科激光手术,而英国只有10万例,如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真有那么高,首先发现的也应该是美国。

声音

新的结论?

国内媒体的报道,再次引发公众对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质疑。从5月20日起,记者先后致电NICE、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医院视力中心主任达亚博士以及《眼科学》杂志那篇论文的作者赫什博士。

5月2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医院视力中心主任达亚博士以电子邮件回复说:“NICE的报告非常差劲,用的数据很旧。由于没有新数据包括进去,因此关于‘英国临床实践经验很少’的推论是不正确的。NICE的报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英国在这方面的水平和实践经验。据我了解,有关问题正在重新评估之中,我们相信新的结论应该是不同的。”

赫什博士也否定了人们对其文章中1/10的误解,“我说的10%是二次手术率,它经常用来达到更好的视力效果,现在LASIK发生并发症小于1%。”

观点

问题依然存在

在NICE的报告公布后,中国的眼科学界在两个月前也组织了一次讨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说,他们的主要观点都发表在今年第5期《大众医学》杂志上,“目前没有新的补充”。

LASIK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这一点,他们并没有异议,但“手术是否能成功,与手术设计、医生技术水平、激光设备好坏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于1993年引进PRK,随后又开展了LASIK,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而一些水平低、条件差的医疗机构也在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低价竞争,这种现象让人担忧。”

赵家良教授估计,近两年在国内做过这项手术的患者超过100万。他说,其实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准分子激光手术也一样,而且它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不是非做不可,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