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教学系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可以产生各要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能产生的整体功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控制和改善影响教学系统的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系统的功能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特征是: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系统整体质的规定性不等于要素质的规定性之和,又与要素性质有关;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一个功能良好的系统应该是个体活跃、整体和谐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由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能在相互制约中做自我规范和自我调整,于是就有了共同的努力方向,因而各自心情舒畅,才能使各要素活跃起来,和谐起来,所以各要素的“自然质”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转化成“系统质”,才能使系统的功能发挥最大效能。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参与到这个过程并起作用的要素很多,高校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系统是这些要素矛盾统一性的具体体现。在这样复杂的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里,教学的整体功能是参与教学过程的全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优化组合效应。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客观要素(对受教育者来说),诸如教师、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学校的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操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集体对个体的影响、教学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等,都看作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因和必要条件。而这些条件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因(心里内部矛盾)发展规律时,才能起作用。学生的自身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人格要素和意识倾向等,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是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起决定作用这一哲学原理在教育过程中规律性的反应。为了使外因快速高效地发挥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内因发展变化,就必须使所有的教育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从而促使学生最好最快地和谐发展。

二、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三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严重;课程封闭的刚性模式依然存在,学科专业之间、院校之间、国内外之间相互借鉴开放不够;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不合适;课程编制还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供选修的课程少,在选修课内容的选择上,只囿于本学科及邻近学科方面的选择,学科跨度小,未能真正实现自由选课的目的;如何科学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依然严重;教师更多地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环节;强调学生共性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以“讲授法”为主,上课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注入式的讲授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教学中缺乏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课堂开展不够,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高校研究生教育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教师教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评价一味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课件的完美性而忽视学生是否从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发展了能力,这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理念;学业评价不科学,在评价指标上,对综合能力的测定不够;在试卷内容设计上,多知识水平的考查,少综合素质的检测;考题和评分标准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对检验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则注意不够;有些科目以课程论文作为考试方式,学生负责上交论文,而教师只是负责出分数,这种缺乏反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并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各要素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各要素都能活跃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起来,才能使教育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一)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整体优化

贝塔朗菲把系统科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属性。作为系统的事物必定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延续,整体地跟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呈现出一系列整体特性。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只有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其成功实施。

1、整体规划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向学生传授全面整体的教育内容。课程是教学的蓝图。研究教学内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价值取向几方面来探讨。课程目标着眼于培养德、智、军、体和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课程结构向多元化、综合化和弹性化方向发展,合理规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课程内容方面要增强课程的时代性,采取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减少课程编制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下大力搞好课程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注重学科内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共同基础、专业能力、创新实践、综合扩展等模块,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和补休课相配合,自然、人文和科学相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价值既重视功利性又强调非功利性,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促进个性的不断完善。

2、优化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是高校研究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用结合、创新发展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循规蹈矩与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任务的全面性,为提高教学效率,努力谋求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主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合作学习,集体攻关;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授不再以求体系完整,从头到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目标,而是精讲,突出重点,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弘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高度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地激发和增强,尊重学生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观点,提供各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推荐各种参考文献,以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加工、归纳、评析,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科学构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包括正确的整体观、素质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和教学观等;其次要制定一套标准合理的、内容全面的科学评价标准;再次,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价组织机制,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导向,打破传统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方法,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制度。采用课程卷面成绩与各学科相应研究型课程成绩相结合、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堂发言的质量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相结合、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力争使考评成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测。同时,加大教学评价的反馈力度,不仅要把教学评价的结果向上反映给学校相应机关以便及时调整改进评价方案,而且要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便学生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二)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需要并能够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能力和属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应致力于建设一支观念新、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运用系统论原理,实现教师工作安排的最优化,合理搭配,开放办学,从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外聘专家教授,从公司、工厂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到院校来传经送宝,注重发挥导师组的优势,使教师互补长短,保持动态稳定,实现最佳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还有赖于高校创造的有利环境条件,特别是人才选拔机制、升学筛选制度和人才任用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应体现出以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坚持开放性,就应看到高校环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从而发现问题,优化条件,形成有利于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外部大气候和内部小气候,积极营造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环境。不难看出,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决非高校孤军奋战所能奏效,单纯的课堂教学或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完成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任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要求开通高校研究生校际之间选课的渠道;拓宽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厂矿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充分调动各社会部门的积极参与,构建有机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构建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大支柱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真正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的教育网络,发挥整体功能,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创设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实践和自主教育为两翼,统一协调、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三)把握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

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要素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应认真研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出其中合理的“度”,把握好“度”,才能使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各要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效能最佳的完整结构,这是搞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关键。要把握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考试与发展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考试是不行的,但考得过多,或以考试分数衡量一切,是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宗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不是要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使之适时、适度和适体,使考试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服务,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二是教与学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有赖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有赖于教师的教,教应起主导作用。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教是为了学,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想、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赋予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思想的自由空间,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三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但它不排除培养学生的共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建立于合理的共性基础上的,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是课内与课外的统一过程,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过度的课外活动都是片面的。课内侧重于集体形式的教育,课外则可较多地注重个别化教育。二者应协调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并重。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它同其他系统一样具有整体功能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特点。教学的整体功能既不能归因于教师,也不能归因于学生,而要归因于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功能。探索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规律,能有效促进最佳教育动力结构效能的产生,推动教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文学 局限性

一、多元理论理论的提出

1978年,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把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等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只有当做系统而不是毫无联系的因素构成的混合体时,才能得以更充分地理解与研究(Even-Zohar,1990)。后来这一理论被用于翻译研究。

二、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影响

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特殊的国情,直至八十年代末国内学术界对它仍知之甚微。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学者越来越多,才开始有人接触到了多元系统理论,九十年代末才真正把它介绍到国内学术界。

这一理论迟迟未能在华人文化圈内产生较为热烈的反响,一是该统理论本身比较艰涩,牵涉的学科又过于庞杂,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等;二是我国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和关注较多地仍旧停留在文本以内,而对翻译从文化层面上进行外部研究的意识尚未确立。另外,埃氏的多元系统理论文章一直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文。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中国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多元系统把翻译放在语言、文化和社会这些宏大的背景下来考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

三、多元系统理论与翻译文学

1924年,梯尼亚诺夫在论文《文学事实》中提出,文学事实是一个“关系实体”;1927年,在《论文学进化》中又提出,文学的进化在于“系统的变异”,即处于文学系统中心位置的高雅文学被处于边缘的、更富活力的新文学所取代。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文学现象必须在共时和历时的层面上进行关系研究。从共时角度,文学似乎是一个和谐、平衡和静态的系统;从历时角度,文学内部充满了冲突和变异。文学的演进和发展在于系统内部持续不断的陌生取代熟悉、创新取代传统的运动。文学系统包括处于中心位置的高雅文学和处于边缘的更富活力的新文学。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模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佐哈尔强调应该把翻译文学看作一个系统,将其纳入文学多元系统。各种翻译作品或翻译形式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可能起一级或二级的作用,关键在于它们在译入语这个多元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为此,佐哈尔勾勒了三种使翻译处于主要地位的历史条件:

1)当某一多元系统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说,某种文学还“幼嫩”,尚处于创立阶段;2)当一种文学(在一组相关的大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尚还“弱小”,或两种情形皆有;3)在一种文学中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之时(Even-Zohar,1990)。

第一种情况如以色列,第二种情况如低地国家,第三种情况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那时现存的种种文学模式对年轻作家没有吸引力,他们就转向国外寻求(“五四”中国翻译)。在这几种情况下,原来的文学不但要借助翻译文学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就是形式和技巧也需要翻译来提供。因此,翻译活动会变得频繁且重要,占据了中心位置,并且扮演了创新的角色。

四、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分析

多元系统论将经典化的产品与模式和更加富有流动性与多样性的边缘产品与模式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使一些在传统上被忽视的文本和形式得以再现。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翻译的操纵性质和翻译的效果都被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因而翻译研究成为文化史研究。(Hermans,1999:118)

多元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以文学的系统概念为基础进行的描述性研究,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探讨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这种研究方法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然而佐哈尔声称要客观地观察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一种非精英的、不带任何价值标准的模式来摒除各种偏见的观点是不无问题的。但正如赫曼斯指出的,观察要做到绝对客观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总是从某个文化和历史的语境或某个多元系统的位置进行观察的(Hermans,1999:36)

另一个局限性在于它一方面强调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忽视非主流形态的作用。社会是多种意识形态共存。承认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主流与非主流的意识形态都会影响译者及其翻译策略。这样,不论是翻译文学处于Even-Zohar所概括的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一个社会的翻译行为也不会是如他所说的那么单一,而应该是复杂多样的。

五、结语

多元系统理论在当前国际译学界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多元系统还存在某些局限性,但它开辟了一条“翻译最终超越规约美学的道路”,为翻译,特别是外国文学的译介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y.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刘阁.多元系统理论在解释中国近代翻译史时的意义与局限性.华东师范大学,2007,(6).

[5]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

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 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 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 [J].会计研究,2003(10).

第4篇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鲁迅 翻译策略

一、多元系统理论简述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 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 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文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大系统,即一个网络系统。文学本身是一个多元系统,可以划分为经典文学、非经典文学;、儿童文学;原创文学、翻译文学等一系列互相对立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交叉、相互依存,但它们的地位并不平等,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而且这些系统处于相互对立和不断的斗争中。在不断的斗争中,中心和边缘的位置可以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中心地位的系统会向边缘移动,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系统则有可能占据大系统中的中心地位。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既可以是主要的,又可以是次要的,视当时该文化里其它文学系统的状态而定。通常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的地位也可以发生转化。佐哈尔提出,在以下阶段或条件下,翻译文学可以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1)当文学多元系统还没有完全确立,即文学还处于发展初期。(2)当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或弱势时。(3)当文学多元系统出现转折、危机或真空时。

根据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时,译者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外国的文本,找来最佳的现成二级模式,其结果是译本的“充分性”不足,“可接受性”增大;反之,当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学多元系统中占据中心位置时,翻译活动是参与创造移入语文学中的一级模式,这时,译者的主要任务就不是在本国的文学形式中寻找现成的模式,把原文套进来,而是译者不顾一切地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在这种情况下,译文在“充分性”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说,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时,译者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时,译者则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鲁迅翻译策略的多元系统理论阐释

1.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鲁迅翻译的时代背景

鲁迅的翻译活动从1903年翻译雨果的随笔《哀尘》开始。当时的中国处于晚清时期,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仍盲目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而且体现在文化,尤其是在文学上。西方的文化和文学变得繁荣,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作家及作品。相反,在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中国的国力衰败,加上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和文化也几乎进入停滞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学习西方。而学习西方当时最可行的办法便是翻译西书。起初,他们把西方的强大归因于其先进的科技。随着与西方列强的进一步接触,他们觉得是西方先进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使其繁荣。最后他们意识到文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和文明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认为文学,尤其是小说有改良社会、唤醒民众的作用。于是大量的文学作品得到译介,由此,文学翻译活动便活跃起来;到了五四时期,人们高举“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大旗,通过翻译改造中国的旧文化,使翻译活动达到了。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剧变,在文化和文学系统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文化曾经在世界文化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到了清朝,中国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甚至已经停滞。另一方面,随着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其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文化也繁荣起来。因此,中国文化逐渐落后于西方文化,在这个新的文化多元系统中也处于落后地位。中国的文学多元系统也不能继续保持其原来的中心地位,而在这个大多元系统中逐步走向边缘。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当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时,翻译文学会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所以从晚清到五四前后,中国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

2.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鲁迅的翻译策略

鲁迅的第一部翻译作品是1903年从日文转译的雨果的随笔《哀尘》,后来他又翻译了儒勒・凡尔纳的两部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以及路易斯・托仑的《造人术》。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受当时翻译风气的影响,鲁迅在翻译这几本书的过程中采用的基本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即“意译”的方法:对原文任意删改,用文言文进行翻译,并借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比如他在翻译《月界旅行》时,就把原来28章的小说改成14回;《地底旅行》原文有45章,翻译后仅剩下12回。后来谈到这些翻译时,连鲁迅自己也说“虽说译,其实乃改作”。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代表了鲁迅翻译策略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从这本书的翻译开始,鲁迅就放弃了之前的“意译”方法,而采用了“直译”。在《域外小说集・序言》当中,鲁迅说:“《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这里的“近世名人”指的就是林纾。这句话不仅表明了在翻译《域外小说集》时,鲁迅(以及周作人)采用的译笔质朴,还表达了鲁迅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当时的译意风尚的不满。所以在翻译时,即使人名和地名,也是直接的音译,而不是改用中国人名地名。此外,他又加入著者小传,并把小说中的一些典故,加以括弧注解,一些不太重要的资料,以及“未译原文”,都录在书末的“杂识”中。这样忠于原著的译法,与当时流行的“意译”法有很大的区别,代表了鲁迅“直译”的主张。在此后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坚持用直译的方法。1924年,在为译作《苦闷的象征》写的《引言》中,鲁迅说:“文句大概是直译的,也极原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在1925年为所译的《出了象牙塔之后》写的《后记》中他又强调:“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在理论方面,他也多次对他的翻译方法进行论述和争辩。1929年,鲁迅在《〈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译后附记》中写道:“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去了原来了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的‘没有出路’――了。”1935年在《“题未定”草・二》中更是明确地提出:“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如果还是翻译……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可见,自《域外小说集》之后,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鲁迅都坚持“异化”的翻译策略。

之前提到,当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时,译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在本国的文学形式中寻找现成的模式,而是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因此他们往往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鲁迅从事翻译的时期,中国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按照多元系统理论,译者应该采取“异化”策略,但是鲁迅在翻译初期仍是采用的“归化”策略,这是不是说多元系统理论解释不了鲁迅翻译这一“特殊现象”呢?事实上,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从边缘到中心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且译者对一个国家文化地位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当鲁迅意识到中国文学的落后地位之后,便放弃之前的“归化”策略,转而采用“异化”的策略,这正论证了多元系统理论关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的文化地位制约译者翻译策略的正确性。

三、结语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基本确定了翻译文学跟译入语文化文学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关系,并认为翻译活动实际上是由译入语文化里的各个系统所决定的,从而为翻译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审视鲁迅的翻译策略,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翻译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以及为什么他会从意译转向直译,并坚持主张异化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鲁迅.“题未定”草[A].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5]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评晚清的意译风尚[J].鲁迅研究月刊,1995,(3).

第5篇

原则是本质,是规则。实践教学要想顺利进行,离不开原则的保障,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需要原则为其保驾护航。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目标性、可行性、系统性、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等原则[3],而每个子体系构建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一)目标性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更是一个管理过程。构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以满足相关利益方需求为标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遵循目标管理原则。

(二)可行性一个项目在执行前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实践教学前期规划过程与执行过程中的项目审批同样也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预见、模拟和修正来保障其可行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制定要结合实际,以切实可行为指导方针,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校现有的资源为基础,避免脱离实际,使质量监控流于形式。

(三)系统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构成完整的教学系统;与此同时,实践教学也自成一个体系。实践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将各个管理的子细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易于发挥“1+1>2”的效力。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应包括学校、院系、教研室、班级、实习企业、就业单位、监督职能部门等。

(四)全面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遵循“无死角”原则,实行360度全面监控和反馈。全面监督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无死角”式设计会提高运作成本,但高校不同于企业,其非营利性和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决定了质量监控系统建设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专业评价、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教案评价、教学工作评价、试卷及考试质量评价、学生与教师双向评价、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学生与企业双向评价、学生、教师与企业三维评价、毕业班调查评价以及其他相关评价等。

(五)全员性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和应用性。理论教学倾向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往往脱离社会实际需求,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实践教学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更符合当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关乎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实践教学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覆盖全体相关人员。

(六)全程性实践教学管理过程类似于企业管理过程,控制贯穿于整个教学管理过程,即进行前馈控制,未雨绸缪;进行同期控制(亦称过程控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行反馈控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错误。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不应是狭义的反馈控制,而应是广义的全程控制,要进行循环式监控,以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的螺旋式上升和教学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监督是实践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切实保障。缺少监督,教学有质有量的完成就无法保证;缺少反馈,监督应有的效果就无法实现。无论是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还是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内容体系建设,都应该在实践教学监督体系的保障下进行,以保证实践教学各系统之间能够有效协调,高效运行[4]。教学监督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遵循相应的构建原则和一定的系统规律,更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努力。

(一)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构建原则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建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重点关注可行性和系统性。1.可行性。由于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子体系是以监督检查子体系为基础,并对监督的结果进行反馈,因此,对监督检查子体系进行可行性分析尤为重要。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降低日常运作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且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2.系统性。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施行方案后,就需要对体系进行系统性建设。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系统设计好坏关系到方方面面。教学监督子体系的建立必须保证系统的全面性、连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

(二)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的具体构建措施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是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制约和激励,以保障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构建内外部协同监控、规章制度与质量评价标准双管齐下、物质与精神多方面激励相结合的复合监督检查子体系,可依照信息反馈子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各方的优胜劣汰,最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是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要建立起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督导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实验基地管理制度等各种监督检查制度,尤其是要把握好校企合作机遇,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制定“教师企业实训进修制度”,开展“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5]。2.质量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是衡量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学生实践能力、管理人员管控能力等的基本标准,它包括实践教学建设质量标准、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工作质量标准、用人单位需求质量标准、综合评定标准等。应在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细化、量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随机因素等的影响,对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结果进行双重评价考核,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6]。3.激励监督机制。激励与负激励对于实践教学管理来说非常重要,激励机制应涉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多个主体。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进行激励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应转变传统观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组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进行人才定期轮换等;改善科研条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为教师发展搭建个性化舞台,完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和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薪酬制度、升职制度、教学创新表彰制度等;加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力度,为教师提供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给予教师荣誉和升职激励,保障优秀教师的权益,发挥“模范效应”,促进其他教师向模范教师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相关人员的负激励同样重要,它可以保障来自于道德、制度、校园文化的约束与自我约束协同保障机制的运行。

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子体系建设

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传递利用是资产增值的过程。管理者通过信息反馈与意见收集,可进行企业或组织内部的控制,以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可靠的实践教学信息。反馈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实践教学的整体状态和相关规律,系统地搜集来自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实习单位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信息,科学地分析教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监督,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实践教学信息反馈的特点及原则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具有随机性、简约性和范例性等特点。1.随机性。实践教学过程相对于理论教学过程而言,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随机事件与偶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很高。因此,在系统构建过程中,既不能主观否定随机事件与偶发事件的存在性,也不能任其发生,破坏整个系统的日常运作。2.简约性。有效的信息反馈往往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及时可靠,而冗长的信息会造成信息失真,影响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使其在信息的阅读过程中“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信息反馈不符合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基本要求,会加剧信息提供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3.范例性。从教学信息反馈中可以提炼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经典范例”式问题,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在问题处理过程中贯彻执行,可以高效、有信服力地解决与范例相类似的一系列问题。基于实践教学信息反馈的随机性、简约性和范例性等特点,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子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遵循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原则,还要重视信息反馈的特点,遵循全面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等原则。(1)全面性。信息反馈的随机性要求信息反馈必须具有全面性,主流事件的信息反馈是日常运行的结果,对随机事件和偶发事件的信息反馈能够体现系统的完整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与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危机事件的处理与管控。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监督检查子体系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反馈体系的全面性,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与信息流动的通畅程度决定了整个质量监控体系能否正常运行。(2)可靠性。有效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只有依据真实的信息,管理者与决策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实践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所收集到的大量反馈信息是可靠的,但由于存在被调查人员态度消极及小团体、系统自身的缺陷等不稳定因素,会导致一部分信息失真和不可靠。这就要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去伪存真,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反映实际教学情况的真实、可靠的信息。(3)及时性。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只有及时的信息才能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延时效应产生的影响。信息不及时会使正确的决策在错误的时点生效,使原有的问题更加恶化,解决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使教师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使教学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因此,实践教学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尽量减少信息反馈程序的延时效应。

(二)实践教学信息反馈主体与客体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信息反馈主体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教师、家长、教学管理人员、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以及就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在校学生和教师是教学信息反馈中的关键主体,在师生间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学质量、师生满意度的提高和教学关系的融洽,也有助于自下而上进行反馈。毕业生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受益者、检验者和反馈者,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如何,不仅是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更是高校对其培养的结果,因此,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效果最具有发言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最亲密的终生导师,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有着切实的体会。BenjaminMaster曾详细分析了家长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家长对教学监控的影响[7]。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院系基层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等的信息反馈,有助于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控制和学风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信息反馈,向高层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就业单位管理人员的信息反馈具有时代性、实用性、需求性等特点,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其对本科财务管理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等提出的要求和对毕业生实际工作状况的反馈,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完善提供了依据。有别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结合实践基地培养、社会实习经验积累,更强调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以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为反馈客体,如教学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创新能力建设等。

(三)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建设,是保障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有序运行的基本硬件设施。通过课程体验问卷调查,对日常实践教学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建立动态网络信息平台,高校可以评估学生的知识认知与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鉴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及管理者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把握度等。三种信息反馈渠道的有机结合与交叉运用,大大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和效果。

1.课程体验问卷(CEQ)。课程体验问卷(CourseExperienceQuestionnaire,简称CEQ)是国内外对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有效性进行测评的主要手段之一,性能指标(Performanceindicators,简称PIs)是其中的研究重点。CEQ可运用于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课程体验问卷进行改进,衍生出实践教学课程体验问卷、实验教学体验问卷、实践活动体验问卷、实习体验问卷、就业体验问卷等。问卷内容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力求简洁务实、客观公正,避免贪多求全、流于形式。性能指标与质量评价指标相类似,问卷可依据质量评价指标设立相应的条目。课程体验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可以采用网上、网下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上信息,网上在线提交或网下专人发放问卷与收集的方式进行。

2.实践教学档案管理。实践教学档案是指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实践教学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改革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文件资料[8]。按存储介质分类,常见的教学档案类型有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类。实践教学档案是客观信息整合后形成的直接与间接反馈,具有稳定性、综合性、指导性、典型性、普遍性等特征。将长期的、系统的教学档案管理信息中最有效、最新鲜的教学动态反馈于正在进行或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方向性的指导与问题纠错,并能提供历史经验借鉴,或是成为教学研究分析的素材,从而对教学研究和教学决策发挥促进作用。系统的实践教学档案在按时间、类别等进行分类整理,录入网络实践教学系统平台后,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实践教学档案信息的处理与保存,为当前及今后的各项实践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和原始资料,为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长期的、不间断的实践教学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云存储,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还可以生动形象地给出相关数据的变动趋势,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

3.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本科实践教学信息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建立网络教学信息动态反馈系统是传统信息反馈渠道的跨越式升级[9],有助于保证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的准确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教学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可优化教学质量监控环节,提高教学监控工作的自动化等,已成为高校信息反馈的主要路径和方式。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应在成本效益原则指导下,基于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具体内容,依托网络技术,实现综合信息的收集和公开信息反馈。近年来,云存储技术飞速发展,对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高校通过与专业的服务机构合作或将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外包,不仅可以降低平台建设的硬件设施成本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与雇用费用,还可以获得优质、专业的服务,未来更可以通过构建横跨多个高校、多个省市的全国性网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高校间实现交叉监督和互动式反馈,以先进带动后进,共同发展。

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美国高校;教育技术;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57―03

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研究偏重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学校应用,随企业发展及教育培训需求的增多,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企业应用实践这一缺口。理论研究上,已有一些涉及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企业培训模式探究以及企业e-learning系统开发等数量不多的研究成果。应用实践上,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案例屈指可数,并没有太大突破。各个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中也少有相关的研究机构与研究方向,国内教育技术专业在企业应用方面的局限,限制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人员的就业前景。

美国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其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不仅面向学校教育及新技术、新媒体的创新应用,也关注其他场合领域(如商业、工业、军队、医疗等)的应用,并具备完善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体系。本文将视角投向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实践,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通过透视他们专业发展的趋势,探究其实践研究的特点,获取对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这一视角有价值的观点。

一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之一

通过网络搜索及相关文献资料,对美国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研究领域进行查询和分析,了解到美国高校教育技术领域基本侧重两个方向,一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及评价;二是当今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应用研究及开展。这两个方向包含的研究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人类绩效技术、教育与培训、教育系统设计、教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和学习、技术整合和研究、互动性学习环境等。由于各个高校的学校性质、专业设置、研究背景的差异,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心之一主要体现在:①高校教育技术研究对象面向社会生活中各类环境下的学习,以获得符合需求的社会价值。如印第安那大学对教育技术涉及的教育领域的定位为:我们认为学习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包括会出现在商业、工业、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场合。佛罗里达大学的学习系统研究中心下包含八个不同的研究群体,分别进行知识社区、专家技能、学校改革、国际教育、绩效等不同角度、不同人群的研究。乔治亚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隶属于教育心理与教育技术系,为学生提供知识尖端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及其在各种不同教育场合的应用,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商业工业的培训等。②美国高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人才主要流向一是政府、军队和医疗机构的培训机构、教学设计公司和公司的培训部门以及教育咨询公司,从事培训师、教学设计师、教育咨询师、在线学习教师等职业;二是作为多媒体设计师在计算机公司从事技术研究或软件设计;三是作为对技术的教育创新应用感兴趣的中小学教师,或是从事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师。

二 进行人类绩效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美国AECT的教育技术05定义中,指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从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并不仅仅涉及学习,绩效也是其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这也是美国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共同趋势。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教授已经分成两个“阵营”:研究教育形式下的教育技术专家;研究企业情形下绩效技术的专家。[1]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机构――学习系统研究所为例。学习系统研究所将自己定位为“主要通过应用基于多学科及系统思想的方法改善组织或个人的学习及绩效。”[2]其下包含十个研究中心,其中有三个与人类绩效相关,分别是知识社区、专家能力研究中心和学习、教育和绩效系统国际中心。知识社区是对能够促进知识建构、分享及重用的手段和工具进行研究,以提升人类绩效。专家能力研究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应用设备以便能够客观地测量专家技能,该研究中心拥有一个人类绩效研究实验室,利用客观的方式检测专家及现实世界中人类的表现。教育和绩效系统国际中心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类学习和绩效的研究进行指导,使此领域的一般理论走向成熟,并在各种环境下开展实践。

从上述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中心看,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对绩效技术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企业培训,而是借鉴多种学科知识,深化绩效的一般理论,融合应用信息技术,为绩效技术在企业工作场合的实践应用提供实用的理论价值。高校对绩效的研究符合企业绩效技术的历史发展路线,企业绩效技术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之间的教学系统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解决教学的培训问题,最初是用于解决企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企业教学和培训能发挥其应有作用。[3]90年代,教学设计者意识到工作场合中很多绩效问题不能通过培训解决,而开始突破原有专业领域的局限,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在专业之外表明自身实践的有效性。[4]

三 创新技术应用为教育技术的企业应用提供有利工具

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应用的“技术性资源”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技术也包括促使学习者参与的设计和环境,同时还包括可以促进学习的任何一种技术或方法。[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为Instructional Systems,此专业的研究领域主要开展研究及应用技术以提高教育和培训效果。此专业将(教学)材料开发和技术应用作为课程的核心技能,学生要学习该专业的理论基础,并接受与教育及培训项目有关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应用培训。技能领域包括通过系统设计与评价进行的需求评估和职业分析,同时特别重视计算机在绩效提升中的应用。此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一般进入商业,工业,政府和教育等组织工作,因此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传播和领导能力(向特定的人群清晰的阐明计划/项目的目标和进程)、设计能力(根据绩效目标规划和选择教学策略及绩效支持工具)、评价和研究能力(以制定管理和教学决定为目的,收集和解释适用于改善人力绩效的多方面的数据)、应用能力(在多种场合管理学习环境并给予指导)、管理能力(通过组织、变更、项目和人事管理工作,制定和实施促进实现教育/组织的目标的程序/项目)、媒体与技术(规划、选择、修改、设计关于教学及绩效的支持教材/材料)。

教学设计是美国教育技术一大方向,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是这一方向的主要代表。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真实经验,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6]专业方向分为教学系统方向和开放远程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随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变化,如绩效技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为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提供了人类绩效技术证书(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Certificate)相关的课程,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这种系统程序或过程,能够面对社会和市场上的挑战。

四 进行组织项目设计是教育技术企业应用的主要实践领域

面向企业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需要采用系统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绩效技术等与专业相关知识,针对组织需求,设计一系列的可以提升组织绩效的项目。在解决企业组织工作领域的问题时,还要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如企业文化学、组织学、知识管理、动机理论、企业营销学等。

在美国,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实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由于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绩效,从而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关注。[7]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机构―绩效研究中心(Center for Performance Technology)将自身定位于“通过应用系统论方法,为组织设计、开发及开展基于技术的教育和绩效项目。”该中心主要为大规模的组织提供服务,包括州立、国家政府机构、公司、军队及发展中国家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并促进对教育与培训的意义重构。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强大的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该研究中心能够胜任并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企业员工及专家发展培训、课程开发、公共意识和销售、媒体设计与产品、评价和质量体系以及咨询顾问等。

另外,美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与相关的企业部门及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多教授大部分都做过或一直做企业的教育技术或绩效技术的顾问。[8]高校的合作伙伴很广泛,涉及到公司、军队、政府部门、教育咨询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等,高校主要为其提供教育咨询及教育产品应用方面的支持。保持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是高校学术理论能够得以实践验证的最好途径,也是保证专业发展切合社会需求的前提,能够拓宽并保证专业的持续发展。

五 对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实践的展望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多年,高校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毕业去向以学校为主,涉及像企业、计算机公司等一些其他领域甚少。目前中国企业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之后,受国际跨国企业的影响及自己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扩大,而国内教育产业的体系建设不完善,面对企业教育培训中的诸如教学实施、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等问题更多是从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帮助,无法从教育的专业角度解决。教育技术是以应用为主的学科,面临巨大的企业需求,如何发挥其理论优势,扩展自身的研究领域,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创造出社会价值呢?

首先应扩展面向企业教育的研究领域。面对企业的教育需求,教育技术专业应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成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尤其是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在实践中立足于企业实际发挥学科价值。工作场所的学习不同于学校,具有学习者学习背景的复杂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及学习环境的不定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基于对教育技术学科知识的理解,此专业可以为企业教育提供培训课程规划和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培训实施模式和技术支持下学习环境建设等内容。

其次开展面向应用的理论研究。美国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将理论基础与面向需求的应用相结合,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并行开展是美国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特点。教育技术面对企业教育这样一个新领域,需要创造性及实用性的理论研究为应用实践提供参考。一是需拓展理论基础,融合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组织学习、成人教育等理论,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研究,这涉及到学习模式、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技术的改进;二是深化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比如探讨教学系统设计如何应用于工作场景,解决企业中的绩效问题;三是从技术的维度出发,开展技术支持下的企业教育的研究,例如企业e-learning、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

再次是在实践中形成面向组织需求的方法论。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以获得个人绩效提高为目标,而是以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为主要目的。以组织需求为目标导向,教育技术的应用实践要从组织效益、成本投入、时间限制等方面全面考虑组织需求,形成实用性的方法论工具,以便能在实践中快速应用,主要涉及企业教育需求评估、教学设计规划项目、企业e-learning开展项目、学习评估项目(投入与产出分析)、课程开发流程及规范以及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学习项目等。

目前国内教育技术的面向企业的应用实践太少,需要教育技术专业开拓者的寻求机会积极与企业相关部门合作,获得经验以形成面向我国企业的教育技术实践方法论,指导我国教育技术企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也为理论及知识结构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03.

[2] 佛罗里达大学学习系统中心[DB]

[3] 张祖忻.企业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J].外语电化教学,1995,(3):23.

[4] 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三)[J].电化教育研究,2005,(3):24-28.

[5] 戴维•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3.

[6] 罗筱,任长印.探索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之路[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21-24.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90-02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高校,学院规模日益扩张,而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强,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独立学院都将其作为重要专业,在独立学院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教育蒸蒸日上,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可以从多方面人手,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至少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使会计毕业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手”,受用人单位欢迎。

一、会计专业培养方向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经济发展和会计人才的提供作出了贡献。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一)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有宽泛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且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就要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培养方案: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以适应地方企事业单位会计相关岗位需要为目的,突出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岗位实用原则,培养应用能力的同时辅以知识和能力的拓展与职后职业发展的需要。方案需要明确双证书(毕业证和会计证)制度,即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培养方案中,注重对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灵活多变的模块化教学计划,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在人才观的变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也要适应这种多样化,以市场为导向,对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合理设置,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专业技术性、应用型、实践性。灵活多变的模块化教学计划既整合了大类学科,又适应了市场对会计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既要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培养方法上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并行,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同步实施。

(四)建立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行业指导,加强独立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的紧密联系,加强师生与企业会计人员的交流,能确保教学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教学计划制定是充分考虑了市场对本学科能力及知识的要求,因此制定过程中可以邀请各个行业有实践经验的、正从事相应工作的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权威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接受他们的指导和建议,对本专业的新变化新方向进行沟通,根据市场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同时,为学生开设各种各样的讲座和指导课程。

二、师资力量问题

加强师资培养是保证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此,改善师资结构势在必行。

(一)提高师资队伍实际经验。

目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轻,大多缺少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拿起书来能上讲台,卷起袖子能上账房”的教师队伍。大力支持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学习考试,提升学历和职称,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内培外引,多渠道、多方法,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鼓励在校教师参与社会兼职活动,到公司企业担任一定的会计职位进行技能训练或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独立学院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师资力量为实习单位提供会计理论咨询、员工培训等服务.这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实践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另外,独立学院对教师在进修、学习等方面的政策应予以扶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新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可以吸收有关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退休的会计学教授、副教授、高级会计师以及其他有会计专业特长的管理人才作为相对固定的兼职外聘教师,相互交流以带动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利于教学和研究,弥补独立学院设立较晚,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通过选拔,逐步建设形成合理的稳定师资队伍。

(二)加强师资培训。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除了学科继续教育以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实战经验,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研讨会,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入赛,提高实践能力。这样教师就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既懂得教学规律,更有敏锐的判断分析能力。教师不仅要研究和了解国内财经制度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吸收先进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有效经验,还要及时了解会计发展变化的趋势,就能在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气氛发生质的飞跃。在培训中要把握师资队伍的不足,进行重点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校内有经验教师进行的培训,也可以是聘请企业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激发教师努力教书育人的激励制度和文化氛围。

(三)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要改变观念,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由授课型转向助学型教师,并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学习的作用,采取互动式教学、分层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仿真模拟、调研、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逐渐转换成能力。同时运用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好习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教师之间也要进行互相学习,探讨教学方法,开辟多种形式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将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创新教学。

三、会计实践环节问题

会计专业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职业,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调查分析得知,基本核算岗位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缺乏经验是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就业的拦路虎。因此,独立学院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有利于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训练学生具备动手能力。

(一)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设立专门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执行机构,负责企事业单位和学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找准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特色,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要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导向原则,依系统论观点进行重新设计,课程之间应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整体,要注意实践教学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二)注重实践教学课程教材的开发、修订与完善。

加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一是在内容选择上,要依据独立学院会计学培养目标,凸显独立学院特色和层次要求。二是要缩短实践教学教材的修订时间,紧跟实际业务和会计制度及准则的变化,满足实习的需要。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教材,教材的内容、设计安排影响到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内容上应反映企业资金流量全过程、要体现企业各种内外财务关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资金投入,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学生实习经费,校外实践实训基地要争取和企业及用人单位合作,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基地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互利共赢原则,做到独立学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为社会提供相应服务的有机统一。学生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会计顶岗实习锻炼或到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咨询、审计等业务,培养与锻炼学生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企业接受学生进企业实践和实习,或者至少能为学生进入企业观摩提供便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得到业务技能训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力争实现场景模拟,重点是将原有的《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的单纯会计核算模拟实习向会计管理型转变,使会计实验从原来的单纯会计核算岗位向供应、生产、销售、税务和海关等外部延伸,强化其综合性。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购买相关软硬件设备,模拟出实践教学的场景。也可以由实习工厂或者专业的公司到学校来建立实习基地,这样的实习基地可以同时引入最新的技术信息,作用显著。另外,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会会计实务工作、找出自身的不足,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而且高校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掘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具体需求,改进培养模式和方法,更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四、课程体系问题

在专业课程上,应该体现适应性和灵活性,应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围绕企事业单位会计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课程,使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会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应为必修,而对于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进行选修,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原则。通过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共有的专业特质。专业方向选修阶段,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可以开设金融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国际会计等方向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培养学生特有的专业方向特质,实现差异化。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培养更多能力,包括沟通协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是相通的,而且有顺序性,学科基础课为后面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会计工作准备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也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和审计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每一门会计的主干或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均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且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同时,开设与会计岗位入职相关的课程,我国目前对会计人员实行准入制度,要使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将会计从业资格和职称考试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课程力求将业务知识与职业技能、岗位操作融合起来,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几个层次,注意课程间的联系与融合。

(三)除了安排学习一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外,还应掌握目前市面上常用财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等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职业能力。同时,据有关调查显示,用友、天翼、金蝶等软件在市场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其软件操作能力应是对常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4037--06

一 引言

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我国对教师的要求是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专业基础厚实、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乐教适教的研究型教师。所以,通用技术专业教师应是具有较高师德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具有较高技术素养,既能熟练掌握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的、通识性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设计的技能,同时掌握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方法的合格教师。但是,从通用技术教师现状和课程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让我们明显看到了现有教师教育与高中课程改革的不一致或相对滞后,导致专业通用技术教师的大量匮乏,亟待解决培养大批通用技术专业教师,以适应通用技术专业化教学的需要。并且师范院校并没有开设通用技术专业或课程。从长远考虑,这对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和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方面都十分不利。如果要在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或课程结构中设置通用技术专业或相应课程,那么必须先构建通用技术职前教师的培养体系,为开设通用技术专业或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二 通用技术教师现状

1 通用技术教师来源复杂

目前,通用技术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缺乏专门的通用技术专业教师。大部分学校基本是从其他学科上抽调教师来建设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比如说教不好物理的来教通用技术;甚至很多学校采取教师身兼多职的做法,这些教师通常是电教中心或实验室的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有时教师兼职兼的太多,不能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部分地区的通用技术教师同时拥有多项任务,其中通用技术教学任务则是最不重要的一项。这种现象不仅直接或者间接说明教师的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欠缺,甚至有很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通用技术怎么教,还说明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目前通用技术课程占的比重很小,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和专职性亟待解决。

2 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不一

从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来看,它强调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是对原有学科体系的颠覆。该学科要求教师不但要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进行通识,还要注重对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进行融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仅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还是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由于现在并没有专门的通用技术专业教师,教师基本都是从各个学科调过来的,自身的知识理论都比较偏重于原有学科知识,这势必会对通用技术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教师本身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通用技术教师教学现状

由于缺乏专业的通用技术教师,现有教师来源复杂,并且全国范围内缺乏实用有效的通用技术资源,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具有价值性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导致各地区教师只能就地取材,依据自身理解进行教学设计,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培训,难免会出现一些与课标不相符的纰漏,导致各地区教学差异性很大,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也因为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不足以应付教学及教学方法不得当而反应消极,把通用技术课当作了自习课。

4 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现状

经过网上资料和实地访谈考证,全国范围内尚未有专门的通用技术教师培训机构,基本上都是地方组织培训,其科学性有待考证,这对完善和提高现有通用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十分不利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或课程结构中设置通用技术专业或相应课程,完善通用技术职前教师的培养体系,是一个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培养体系的策略探究

在师范院校中,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为例,主要从3+X模块课程培养、7种能力培养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培养体系,从而高效的培养通用技术职前教师,为师范院校开设通用技术这一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课程培养方面

(1)课程设置依据――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因此需要通用技术教师具有较为综合的学科知识素养。但学科知识综合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要求教师形成对其教学实用和对其未来学习更具支持作用的综合性技术知识结构。因此,在师范院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时,应依据课标和一线需求建构科学合理的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然后进行课程设置,科学的进行教学。

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为例,笔者在老师及团队的帮助下,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访谈及借助2011年高中通用技术探讨会总结规律得出,在建构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主要包括3类通识必修模块(基础教育理论知识模块、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模块和技术与实践知识模块)和x类限定选修模块(通用技术学科拓展模块,限选至少1个学科领域方向),简称3+X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1)基础教育理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关注过程性评价。这些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和身心健康。教师的基础文化知识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整体知识素养的底蕴和潜力。教师的教育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培养的学生是书呆子,还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就可以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育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宽厚。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科领域的要求,通用技术教师要自觉扩充基础文化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例如培养自身的人文艺术素养,了解与通用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物理、机械、制图、自动控制等科学知识,了解经济学、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等,了解如何进行有效地关注与教育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奠定宽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一定的教学境界,使学生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与进步,还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通用技术学科知识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是在通用技术学科领域内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过程、技术实践等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包括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是通用技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知识。事实表明,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科知识后才能轻松驾驭书本知识,只有知识掌握得越深厚,才越能在相当的高度来理解和分析基础知识;只有专深的学科知识,才能洞察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并迅速地接受和掌握最新信息。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

3)技术与实践知识

通用技术课程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课程理念新颖,教师要进行有效地教学,就必须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并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加工、管理、表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的整合,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标中指出“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中……,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目标突出了学生对技术实践知识的学习,也给通用技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具有一定的技术实践基础知识。

4)通用技术学科领域扩展知识

通用技术在学科内容上涉及机器人、设计、电子、服装、农业、汽车、家政等众多知识领域,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在大学这么短时间内要掌握上述全部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培养体系中只作为通用技术课程中的限定选修模块,只要求师范生掌握了一门专业领域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知识,有能力的师范生,可以多学几门。这对构建新的教师知识结构和进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知识的迁移的角度来说,一门学科总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教师可以以一门专业知识为核心,向其他知识领域迁移,以扩大知识的获取范围。

(2)开设的课程模块

1)通识必修模块

①基础教育理论知识

a基础文化课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学、材料化学、基础生物学、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建构主义等。

b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伦理学等。

②通用技术学科知识

a学科基础课程:通用技术导论、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论、通用技术课标研读等。

b课堂教学课程:通用技术教与学的基本方法、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等。   ③技术与实践知识

a基础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技术与设计等。

b技术实践课程:通用技术实验室操作、通用技术学科技术(如:木工技术、钳工技术、金工技术等)。

2)限定选修模块

技术领域:(电子技术、机器人、建筑设计、农业技术、汽车维修、服装设计、家政)至少选择1个方向。

(3)课程设置特点

综合性:通用技术专业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符合技术素养培养的要求,有别于高职和理工科。

实践性:通用技术不仅以科学为基础,还包含着对独特技艺、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因此,在进行通用技术授课时,实验课应在课程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通过访谈、研讨会分析得知至少应占到40%以上。

师范性:本专业是为培养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设置的,具有一般师范教育的特点。

(4)基础课教材建设

在师范院校教育技术系开设通用技术专业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结合通用技术课标和一线对通用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要求进行基础课教材编写和教材的二次开发,例如:通用技术导论、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论、通用技术教与学的基本方法、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等等,且可以当地一些优秀学校进行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在能满足课标和大纲要求下进行教材本土化及延伸。

(5)课程教授方式

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为例,课程教授方式主要分为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实验室教学和一线教师互动四个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主要通过技术教育与创新实验室的教育技术应用平台(m.jishujiaoyu.eom)进行网络平台教学;实验室教学主要进行通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教授,一线教师互动主要包括观摩学习一线教师如何进行授课和一线教师经验交谈。四方面结合从而快速提高职前教师通用技术学科知识掌握能力。

2 能力培养方面

(1)教学能力

这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特别是对通用技术教师而言,根据课标要求,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在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这就要求其一定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2)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

对于一名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而言,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表达、板书和板画。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清楚、准确、精练、生动。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做到通俗易懂,要科学用语,要简练,忌废话。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板书、板画、体态语言与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在表达上有时比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精心设计的板书、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能产生美感,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

(2)学习能力

这是通用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特别是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交叉范围很广,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如果不努力学习跟进,那就无法跟上通用技术新型教师的要求。所以说没有学习能力,就没有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也就不会是一个能不断适应职业新要求的称职的教师。这就要求通用技术职前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自觉加强学习通用技术学科知识。

(3)教育研究能力

这是对通用技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要增强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了解通用技术学科的发展动态,借助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结合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不断研究身边日常的教育现象,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还要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育问题、思想和方法,反思工作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研究能力。这就要求通用技术职前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

(4)教育管理能力

教师既是一个职业工作者,也是一个管理者、组织者,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高中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已,还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通用技术教师而言,则更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这就要求通用技术教师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处理学生身心问题时能够冷静有效地解决。

(5)技术能力

在通用技术基础教学实践中涉及许多与木工、钳工、金工等有关的技术,而在各个拓展领域当中都会设计到各自领域的技术,这就要求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在培养时一定要注重技术能力的锻炼。

(6)评价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技术学习中的特点、已有成绩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在培养通用技术职前教师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加强其正确科学的评价能力,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全面评价与单向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7)创业能力

根据通用技术课标要求学生要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具有敬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这是为职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部分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提供了另外一条可以自由发挥的道路。所以这就要求在对通用技术职前教师进行培养时要注意这方面意识的加强。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只有具备了以上的能力结构,通用技术教师才可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高尚的品德、富有时代特征和科学特征的教育理念、具有多层结构的知识体系、具有复合的能力结构是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是其适应职业要求的必备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需要在大学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其独有的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和发展。

3 教育实践方面

如果一提到职前教师的专业培养,就以为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授课,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师教授知识和领域新概念及理念等,那么培养出来的通用技术职前教师一定是不合格的。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只靠被动的理论学习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对通用技术教师而言,简单或深奥的理论学习,而没有通过教育实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内容,那么课标上要求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也将成为一纸空谈,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再次成为了新一批的“书呆子”。

在通用技术职前教师的专业培养过程中,获得实践性知识是培养合格通用技术教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实践囊括了科学、技术、经济、伦理、文化、社会等多项内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不断增长中得到提高。教学实践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理论知识相比,它是一种贴近事实、灵活多变的知识:第二,它是以解决实践性问题为中心的综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知识;第三,它是作为隐性知识发挥作用的:第四,它是一种拥有“个性性格”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日常课堂模拟教学、观摩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反思过程才得以形成,从而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由此,通用技术职前教师知识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不断的转化及平衡,达到知识不断重组构建的有效循环系统(如图3所示)。

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中,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为例,主要从模拟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践、教育实习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1)模拟课堂教学

模拟课堂教学实践就是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自行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方案,并模拟其中一个教学方案,在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模拟课堂教学实践是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特殊课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它在深化师范生对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师范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师范生综合通用技术教育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模拟课堂上,作为施教者扮演的是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角色,而其他同学既是高中生的扮演者,又是课堂教学的观摩者、评价者。这样的教学情境为师范生提供了体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和训练教学技能的平台,从而通过模拟课堂教学实践,使师范生的语言表达、板书板画、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件运用等能力等得到了全面的训练。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为例,在进行完第一批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后可以发现,模拟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通用技术教学能力的形成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模拟课堂教学虽然同实际的通用技术课堂有一定的差距,但能加强学生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这一角色的认识,对通用技术教学理论的运用多了一分体验,对数学教学活动多了一分理解,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是课堂讲授无法达到的。

(2)实验室实践

通用技术学科要求师范院校在培养通用技术职前教师时一定要注重其技术能力的培养,通用技术是一门贴常生活、技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通用技术职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在实验室当中进行技术实践,才能理解透课程的本质,把握教学的内在规律,胜任通用技术这一门学科的教学。职前教师通过实践,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领悟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还能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技术的人文因素。

通用技术学科要求职前教师在实验室中要掌握熟悉木工、钳工、电工、金工等等基础的技术,例如在《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制作一张简单实用的儿童小椅子为例对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了详解,并把设计的过程理念在试验中深深印到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是简单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前,自己对木工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当然,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试验都能通过实际实践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虚拟平台技术,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例如运用Moodle平台上虚拟情景模块进行虚拟试验即可,简单方便,还能节省耗材。

通用技术学科要求职前教师在限定选修模块中的学科领域技术也要至少掌握一门,这就需要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而掌握该门学科技术。例如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易机器人制作》为例,如果学校使用的教学用具为Lego机器人,其要求教师对Lego机器人的配套教学型号、机器人搭建、NXT编程掌握到一定的程度,能辅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学习,甚至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

(3)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培养通用技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继续,教育实习对全面培养职前教师工作实践能力和科学系统有序地掌握教师职业技能将起到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基本要求是根据新课标和一线需求对职前教师进行科学素质检验和锻炼,完成职业化的预备教育,通过实践教育进一步培养职前教师职业兴趣,了解职业全过程,完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达到个人需要、社会准备、职业需求和学术补充等综合目的。

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使职前教师初步掌握高中学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下面几个要求:

1)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己,向实习指导老师要求多上课,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授新课,多上重复课,不断修正授课知识点和提高授课能力,达到教学实习的目的。

2)教学实习时认真钻研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3)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集体讨论备课,写出详细教案。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4)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样是教通用技术学科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5)认真做好批改作业的工作,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

6)撰写教学反思,几节课下来,认真总结,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