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天、地、人,天文、地理、人文,说的就是宇宙万物各有其自在的状态和存在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人文”?人的自在的本质状态究竟是什么?“人文”这个概念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解注为:“人文尤人事也。”由此看来,所谓“人文”,就是与人有关的事情,具体而言,人文就是人怎样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事情,人文精神就是指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人的本质就是人之为人而存在的内在价值。
人是对象性的关系存在,其所进行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在对象性活动中,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于对象物,从而使对象性的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人在处理与“自然”这一对象关系的时候,要认识到人类只有在自然提供的现有条件下才能生存,人自身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和自然分开。人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自然为对象,也只有在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人类必须、也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当人类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将会得到人类的长足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从而证明了人自己本质的力量;人在处理与“社会”这一对象的关系的时候,实际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只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往往演变成为个人成功而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堕落甚至沦丧,人也将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存在的价值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身力量;关于人与自身的对象性关系,现代人迷恋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金钱和权力的疯狂追逐,而唯独忘记了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反省,作为人自身及其存在的价值属性,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最终归结到人自身问题上来。人越发展,就越会产生精神层面的要求,人是精神的主题,物质功利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精神发展的障碍,相反,应该将人类物质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资源。
一切对象对人来说都是成为了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人个性的对象,人类自身将成为一切对象性活动的最终的归结者。因此,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就是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处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先决条件,人类如果失去了作为人自身的本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养育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可以像传授技能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学校教育更不可以在人文教育方面无所作为,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1、 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还是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教育当成了政治工具或者经济发展的工具,就违背了教育“将人培养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培养人,离开了培养具有人之本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2、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人文学科的设置。一般来说,人文学科主要指有关于价值和意义的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人文学科的设置在学校教育中究竟应占多大的比例,涉及到课程设置的及其复杂的问题,在这里只能一般地说,要克服“重理轻文”的现象,使人文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适当的比例。需要强调的是,人文精神是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需要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所以,人文学科的设置,其价值取向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
一、学生自我教育,遵章守纪
马卡连柯说过:“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构建民主的班集体和各类学生组织也就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首要环节。学校和班主任应对这一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班集体和各类学生组织只有按民主程序建构和运作,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学生要学生集体中学会过民主生活,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机制。学生干部要实现从“班主任的助手”向“同学的代表”的角色转变,接受同学的委托、支持和监督。班级活动应以自我教育活动、自娱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和社会服务性活动为主,实现真正自主、自律的“德育”。学生个人的荣誉感、羞耻感是在集体舆论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是个人对集体舆论的感受,有时学生之间的批评或表扬,往往比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或表扬更有效。所以,对学生的惩罚或奖励应该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的机构来执行,而不是由教师决定。在有了民主的学生集体之后,还要在学生集体中执行有道德价值的纪律。哈代?诺克斯认为,道德主要是和形成对利己冲动的自我克制有关,它和能够并且愿意怀着并非冷淡的心情或竞争的敌意而关注他人的利益有关。他认为,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越多,就会越有益于他人,并且有益于社会的美好。所以,遵守合理的规则必不可少,学生要把行为合乎规范作为自己的义务。有道德价值的纪律,能使学生产生对规范本身权威的尊重,但这种纪律不能是从上而下的规定,而需通过学生集体的约定形成。这二者虽然都属外在的纪律,而其教育的价值却大不相同。由学生集体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约定的行为规范,不仅使学生成为规范的制定者、履行者,而且使学生承担了规范执行监督者的责任。从而把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与教育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如果在学校中形成了强有力的学生集体组织和有道德价值的纪律,那么它们将使学生从他律向自律过渡。所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要从决定者、执行者向指导者转变。
二、教师合理评价,以身作则
在评价学生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班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上权衡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不应只是看他的学习表现和成绩,还要关注品德等其他方面。面对问题学生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抓住问题不放,应同时看到这个学生身上积极的一面,从而和班级其他学生一起引导他通过健康的一面带动问题的转化。教师要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感化,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关怀,往往会成为学生行为转化的契机。教师除了在情感方面的关怀以外,还应注重自身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比言语的影响更大。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属于强化范畴,是一种观察学习,是学生个体通过观察教师在处理刺激时的反映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未成年学生的行为往往带有盲目性,他们的判断力有待培养,成长中的学生一般不可能自发形成正当的价值选择。所以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甚至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便可能出于对某个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而按他的要求经常地做正确的事情。而学生体验到了在正确行为中获得的满足,做正确的事情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教师作为道德行为者和道德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采取道德的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一个教师的道德品格。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教师就必须和学生一样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他们必须做道德准则和美德的示范,才能把这些道德原则和美德从学生身上引发出来。
1.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
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愉快的语言环境,充满温情和人道的同情、关心和支持,关怀学生的生存困境与愁绪,喜爱他们的天真与幼稚,宽容他们的失误和瑕疵,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1.1 对学生要多一份赏识。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比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的普通话说得真标准”等,给每一个发言的同学以不同的鼓励。渐渐地,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与老师、同学交流是一件简单有趣的事情,小小的讲台成了同学们向往的舞台。
1.2 学会在活动中沟通的技巧,教育的艺术应体现在吸引力。要采取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比如你可以突然问“您能说出我们教室有多少块玻璃吗?”“你知道教学楼有多少级台阶吗?”不少的学生可能会摇摇头,你叫他/她去数,回来告诉你,这样他们就会一五一十的告诉你,滔滔不绝地跟你交谈了。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文既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有力载体,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小学生喜欢参与、乐于表演等特点,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设计出一些能表现文章中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边讲边表演,这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雷雨之前,天气有什么变化?蜘蛛怎样了?蝉有什么表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发言,进而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自由思索:下雨以前还会出现哪些变化?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做出自己的反应?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这样,在学习中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有的课文结尾言尽而意未了,回味无穷。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课文中具有悬念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以“小羊最后的命运如何”为主题展开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创设交际情境,营造口语交际的大环境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图片、投影、游戏、故事等手段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3.1 捕捉生活信息,创设交际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如我们针对有些小学生不注意珍惜学习用品,经常损坏或丢失铅笔、橡皮等现象举行辩论会。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生活水平高了,有没有必要珍惜学习用品”为主题让他们展开辩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做适当的点评。通过辩论,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使他们明确节约的重要性。
3.2 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我们要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教学《找春天》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郊外去春游,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呼吸大自然的空气,触摸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去寻找大自然中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然后让学生把找到的春天,动手画出来,召开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的班会,说自己眼中的春天,以唱歌、舞蹈、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也就更善于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
4.口语交际随机训练,立足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社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口语交际训练应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立足教科书,向书外开放。这就是说,在口语交际课中,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的教学路子。
5.说写互相结合,强化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代,面对社会人才不断更新的需求,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代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将我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
1.1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朗读课文,发现问题,启发讨论,创造性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学生通过读最后一段,弄清了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此刻我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一个问题:“妈妈又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箱子的?这能说明什么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妈妈还是数了三十步,就找到了自己的箱子。说明什么呢?学生发现了,原来生活中也有不变的事物。“你能再找到这些不变的东西吗?”学生特别兴奋,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
1.2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始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用自己愉悦的情绪感染学生,并运用抑扬顿挫、富于情感的语言,以快慢相宜的速度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勇敢地回答问题。同时要把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握课堂节奏,使整个课堂节奏明快和谐、动静结合、富有音乐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学生思维能力要靠多方位多渠道培养。
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模型、投影、幻灯、录像、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兴趣要比老师不断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填鸭式”教学高得多,效果更明显。我在给学生讲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结合挂图讲大榕树的组成,演示它的根粗、枝壮、叶茂,再呈现大榕树的“大”,使抽象化的内容直观化,为讲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埋下伏笔;在讲授鸟的多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借助动态的画面,使学生在鸟飞、鸟鸣、鸟动中感受鸟的“多”。并通过鸟的天堂不见一只鸟到大榕树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鸟的对比,真正认识到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由于在教学中利用直观激趣法使用了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中想、想中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在一节课的开始首先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一堂好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讲授《向往奥运》一课时,在导语部分发问:“你还记得北京争得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配合播放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中国北京取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时激动人心场面的录像,学生听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目光聚焦,思维指定预设的目标,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祖国的强盛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爱国的情感火花随之大放光芒,结合课文使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充分利用思维空间,这样一来,一节课的效果达到了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
3.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1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小学生活泼向上、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会思考、会质疑,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教师在课堂中常用:“谁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是怎样想这件事的?”等话来提示学生,打破学生盲目听讲、被动听讲、迷信教师的传统局面。我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学生对于赵州桥的设计提出了许多看法,有的学生设计的桥像一道彩虹,有的学生设计的桥如南京长江大桥,我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了古代人们造桥时的技术和材料,学生立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桥是拱形的?”我拿小竹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分析力学原理,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课文中古人造桥的设计思想,自己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了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称象》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曹冲虽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要搬运那么多的大石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又要把大石头的重量称出来,这样也不会太准确。因此,我觉得曹冲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时,我拍手称赞这位同学敢于大胆质疑的同时,也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孩子们的情绪异常活跃,纷纷建言献策。有的说:“用两条大小一样的船在水中,一条船装象,一条船装人,两条船都沉到一样的位置。(说明象、人重量相等。)”但有的同学反驳说:“如果装满人的那条船,还没有和装象的船沉到一样的位置怎么办?”同学们经过一番争论,就进一步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曹冲能用船代替称,用大石头代替象,称出大象的重量,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从而让学生们更加体会了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3.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我启发学生:“黄河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灾害?”有的学生回答:“是由于人们破坏了植被。”有的学生回答:“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人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种对话式的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说话的欲望异常强烈,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干农活;赏农景;记农事;写农民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强调生活是学生学习最广阔、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使知识不断由“有限”走向“无限”,才能使知识不断得到验证和“增值”。课程改革的今天,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显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生活资源,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可以使之呈现更多活力。
今年秋,响应教育局号召,有幸去金坛市水芹之乡――朱林镇中心小学支教。我所教的是一批淳朴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和草草叶叶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生机,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山水田园”这些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独特优势。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孩子们到田野到果园去,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让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正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蕴含山水和田园的浪漫气息。
一、干农活,品尝艰辛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学提出独到的见解,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去做。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节假日和周末同家长一起干农活,把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说出来、记下来、画下来。这样,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宽阔了,对劳动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来就会顺手得多。只有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他们的生活才会充实起来,才学会做事、做人,才会表达和抒发出真情实感。
二、赏农景,亲近自然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于是,我们经常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按季节的变化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观察化冻的泥土、柳树的嫩芽、泛青的小草、回归的燕子、飘动的白云。只要教师增强生活教育的意识,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他们就会发现身边事物的无限美。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出来呢,路边、桥头,野花就开满了。有浅蓝色的喇叭花,黄色的芽花,白里透红的缚苗花,她们先把春天迎来了。”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发现,去寻找,世界就像一个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大自然给予他们学语文无穷的天地。
三、记农事,培养情趣
村村有故事,家家有故事。学生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事,做了什么事,都要求学生收集起来。事无大小,鸡毛蒜皮,瓜秧豆菜,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就值得写下来。当然,孩子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会更容易些,像捉知了,跟妈妈去卖西瓜,下河洗澡摸河蚌……都可以写得童趣十足。写写身边的事也不难,邻居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家里两只大公鸡斗架,燕子在屋檐下筑了巢,稻子大丰收……至于他们听到的,如爸爸妈妈饭桌上说话,邻居乘凉时的闲聊,爷爷和村长的小小争吵,都可以从中捕捉到有意思的内容。哪怕只写短短几句,也有农村风情跃于纸上,成为宝贵的习作材料。
四、写农民,感受淳朴
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有农家生活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广阔天地,去寻找习作的丰富“原料”之矿,使农景、农事、农活成为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而然农民就会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为了让学生多角度表达,多种形式发散,多种类型联想,拓展习作空间,教师指导学生写农村的人和事时要做到“三不一
要”。“三不”即内容不论,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篇幅不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形式不拘,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要”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这样写,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束缚,当然会努力把自己采集的千百朵花酿出蜜来。我又组织了一个“雏鹰文学社”,办了一份手抄报“雏鹰文学”,凡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哪怕是几句,都可以在“雏鹰文学”上发表,并将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结合生活的教育,便是无用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性灵性。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金林祥,张雪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将贻害无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关键字】:勤思攻难;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自我检查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定型。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将贻害无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据调查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我们学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养成教育系统:一是,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活动,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进行引导,几年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让学生说说一周来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以及下一周的目标。三是,利用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性的活动,多学生一个月来的行为习惯表现做一梳理和总结。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思考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学活、用活。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不是向其他同学求助就会转向教师寻求答案。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他们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于攻克难关。也就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脑的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应该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自觉地产生了学习的情绪和愿望。这样在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现在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是强迫孩子不停的学习,在椅子上一座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反而导致他们迟迟不能进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时总会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写着写着就停了下来,或者说几句闲话等等。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习成绩落后,所以从小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使孩子能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轻松迈开第一步。
现在的小学生问问题的现象几乎销声匿迹了,这种想象一直困扰这我们。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能加以斥责,而是要鼓励他们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说明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去动脑筋,切忌烦躁、或因心烦而放下不管。善于请教的前提就是要敢于提问,勤于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尝试而终究解决不了的。所提问题一定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数学家华罗庚在谈他年轻是的学习经验时说,他非常重视复习。他复习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一倍甚至两倍,由于复习充分,他做作业比别人快得多。复习可以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起到巩固的作用;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因而听讲也会更专心,不易开小差。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学生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教师最好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参与意识 培养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到主导作用,真正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条件,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与小学生实际能力相结合,教师要为小学生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公平实践的舞台,让小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强化小学生参与意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弥补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语文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自身语言交往能力和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参与意识,这是求异策略中的重要理念。由于僵化保守的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与此同时,教育阶段关键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更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包括小学和中学的现行教育是为了应对考试教育,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被完全抑制[1]。因此,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地展现自己的空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形成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之后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质疑战略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教学质疑,小学生一旦有质疑就会增加语文知识的探索,进一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在实行质疑策略的过程中,要结合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熏陶作为质疑依据,这样才会有更规范和科学的质疑教学行为。培养小学生的参与能力不仅要此知识为重,知识水平并不能决定文化素质,只能起到优化本体结构的作用,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2]。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更好地掌握创新理论。
(三)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对于小学生来讲,经常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出现厌学现象,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更不用提参与意识的培养。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是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是使小学生的思维固化。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3]。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语文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是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存在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有效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霞.躬身教育师本色科学管理校之魂――记佳木斯市“十佳”明星校长、云环小学张建明同志[J].中国农村教育,2016,05:64+102.
一、词的训练
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要联系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词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抽象地讲解词的意义,方法如下:
1.演示法。课文中出现的动词及表示状态方面的形容词,可以进行动作或物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三册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的“叼”,教学时教师用食指和拇指比作乌鸦嘴,捏一片纸,比作乌鸦“叼”着一片肉。蜜蜂的腿上沾满了花粉,什么叫“沾”呢?教师把干净的手指头,往黑板下的粉笔灰上一接触,便“沾”上粉笔灰了。演示法可以具体帮助学生明白地理解词义。
2.观察法。课文中有许多插图直观地表示着课文中词的意思,可以指导学生观看这些插图理解词义。如《学画》一课有“王冕看得出神”一句,句中的“出神”是什么意思?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接着问:“王冕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看图后回答:“王冕集中精力地看荷花。”我告诉学生,这就叫看得出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词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课文中有好多词真实地反映着生活中的现象,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词,就要到现实生活中观察这些现象。如夏天在打雷下雨前,多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和周围的景物,在学习“乌云密布”时,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词义。
3.造句法。学生学习词语,目的在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过的词要懂得意思,大部分会用,有些词义也只能结合用词造句来解释。如第四册《爱因斯坦小时候》交手工作业时,对教师说:“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其中的关键词“虽然……但是……”对低年级儿童不好用语法术语解释,只有在阅读课文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造句练习,才能使学生理解词义。我给学生举例造句说:“今天虽然下了大雨,但是全班同学没有一个缺课的。”学生也试着造出一个个句子来,当学生能造出符合逻辑比较通顺的句子时,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该关联词了。我觉得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可是、终于”等虚词,也可用造句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
4.联想法。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有时贯穿全段,有时反映全文,这就要紧密地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第二册《锯是怎样发明的》一课有“果然”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我就让学生反复读有关内容。我问学生:“鲁班怎样想的?”学生引用课文作了回答。我又问:“鲁班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学生回答:“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然后,我再让学生根据老师提的问题和他们的回答,想一想“果然”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后说:“事实和所想的相符合。”这样做学生既理解了词义,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句的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句子训练,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对那些表现课文思想内容起重要作用的重点句、及内容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都要帮助学生理解。做法是:
1.看图想象法。课文中有许多反映句子意思的插图,理解句意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真实事物,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三册《虹》一课中有“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色的桥。”这一句讲了“虹”,又讲了“桥”,到底讲的是什么呢?学生弄不懂。教学时,我让学生先熟读句子,再仔细观察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学生就会明白:这句话讲的是虹。因为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样子像桥,所以把虹比成七色桥。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了句意,也培养了观察及想象能力。
2.层层提问法。对课文中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可以用提问的方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弄清句子的意思。如第四册《养兔日记》一课有“李老师让我们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到一个大笼子里”一句,学生读后弄不清意思。教学时,我设计了4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1)这句话讲的是谁干什么?(2)谁怎样干什么?(3)谁让谁怎样干什么?(4)为什么要把母兔单独放到大笼子里?学生思考后逐题回答。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就弄清了这句话包含的几个意思,弄清了谁是主要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样做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理解长句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