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染病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疫情控制的要求。一方面做好疫情报告既是国家法定的制度,使传染病防治工作全面符合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做好疫情报告、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疫情资料,也为制订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2传染病防治的要求。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对疫情进行报告,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通过传染病报告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为政府制定和评价传染病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3防治措施的要求。如果灾区发生传染病,为了制定适应灾区流行疾病的特点的防护和救灾措施,需要及时而又准确的传染病报告。灾区的传染病报告和是在常规疫情报告的基础上,对灾区疾病的流行发生规律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作为评价防治效果的依据。灾区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工作是救灾防病需要的一项特殊工作。
2.目前传染病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在预防医学中,传染病的防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法律义务,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医院的领导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疏忽,法律义务意识淡薄,对医院的传染病的防制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的规定过于抽象,管理规范缺乏具体性和操作性,政府的相关投入也很少。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和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传染病管理科室,在传染病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有的医院虽然设立了专门的传染病管理机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管部门分工不清,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无章可循、和传染病漏报现象
2.2传染病漏报现象严重
专家上门诊时间紧,患者就诊量大。遇到诊断传染病时,填写传染病卡信息量大费时间,加之门诊日志地址不详尽,患者又有顾虑不肯提供真地址等诸多因素,而将传染病改写为非传统病或慢性传染病。另外,报告艾滋病,血样检测需要三级筛选,HIV阳性病人需要现场流行病调查。由于患者不肯提供地址,致使有的病人以假姓名假地址报告或不能报告。而对于梅毒、淋病等性病,患者多用假姓名假地址就诊,存在一人多个姓名就诊,使传染病报告数量有一定的伸缩性。比如对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传染病门诊治疗的报告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不容乐观,(见下表1).
2.3统计预防医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百分比进行了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根据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漏报制止工作的改进,以此为出发点特提出改进措施如下。
3.1管理改进
3.1.1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考核制度
坚持长期的、严格的自查制度,专职人员每月定期对全院传染病统计报告进行自查,务必做到门诊日志、登记卡、报告卡的一致性,如发现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要及时纠错进行追报;及时报告者奖,漏报者罚。漏报行为情节比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改进不力,继续违犯的,给予一定数额得罚款;由于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对于后果严重的交付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3.1.2加强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
以卫生部下发的《全国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为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卫生部的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操作规程,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各级医疗和预防部门要不断树立新的理念,以医疗和防疫相结合为工作宗旨,探索有效地医疗和预防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机构和预防机构的有效联系和相互协作;在医院内部面对相关的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传染病防治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传染病防治队伍。
3.2漏报现象的治理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Pest Control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6245
国内刊号:13-1068/R
邮发代号:18-3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论文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养猪业有着较大的威胁。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型大小的生猪。病猪、康复猪、健康猪均可带菌,常通过接触性传播,如口、鼻、伤口等是该病侵入门户。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节易多发,该病侵入猪群后,常为地方性流行,并零星发病,陆续出现死亡。有时会呈地方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
1.猪链球菌病的概念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2.猪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表现:
⑴急性败血型
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⑵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⑶脑膜炎型
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⑷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廋。
⑸化浓性淋巴结类型
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肿胀、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细菌检查,可采取病猪或死猪的脓汁、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条件许可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
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要点和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这种病原体早已长期存在猪群身上,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障碍,开始从猪传播给人。
(1)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3天,最短可数小时,最长7天。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还有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2)诊断要点
综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其它明确病因的可进行诊断。诊断要点包括:
①流行病学史:当地一般有猪等家畜疫情存在,病例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死)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②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结合急起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③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结合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或脑膜炎。
④确诊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鉴定为猪链球菌。
(3)治疗原则
将病人转入当地传染病房,隔离治疗。该病发病急,进展快,重症病例病情凶险,各地医疗机构要组织专家力量加强对病人的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等措施。
根据实验室对猪链球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表明,3个试验菌株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萘啶酮酸均耐药。
⑷预防控制措施
主要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病、死猪等家畜)、切断人与病(死)猪等家畜接触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①在有家畜猪链球菌疫情的地区强化疫情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疑似病例、临床病例诊断的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②病(死)家畜应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立即进行消毒、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病例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和病例发病前接触的病、死猪所在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疫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病(死)家畜的危害性,告知群众不要宰杀、加工、销售、食用病(死)家畜。一旦发现病(死)家畜,要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
④畜牧兽医部门组织力量,查清动物疫情范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汉春.猪链球菌病不可怕[J].农民科技培训,2005.
[2]林艳青.猪链球菌病仅防一次可不够[J].河北畜牧兽医,2005.
[3]陶思源.猪链球菌病的诊治[J].新农业,2005.
[4]山西部署防控猪链球菌病工作[J].山西农业,2005.
论文关键词:霍乱,区别
鸭瘟和鸭霍乱是鸭的两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这两种传染病常并发流行,加之某些症状又很相似,因此诊断时要注意区分。鸭瘟(新城疫)和鸭霍乱的区别在于:
1、从流行病学的特点比较。鸭瘟仅引起鸭、鹅自然发病,流行期比较长,当鸭瘟传入一个易感鸭群时,一般在37天后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过35天后才开始大批发病,整个流行过程可达半个月至一个月,死亡率平均在90%以上。而鸭霍乱在各种家禽包括鸭,鸡,鹅、火鸡和鸽均可感染。病程短促,病程一般在数小时至2天内死亡。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可达80%以上。成鸭多为散发性流行,其流行呈间歇性。
2、从临床症状的特点比较。鸭瘟特征性症状是流泪、眼睑肿胀,两脚发软不能站立,下痢、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而鸭霍乱最急性病例可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呈现精神萎顿,食欲停止,呼吸困难,口腔和鼻孔有时流出带泡沫粘液,有时流出血水,频频摇头,很快死亡,俗称“摇头瘟”。
3、从解剖的特点比较。鸭瘟病例食道和泄殖腔粘膜有黄褐色假膜覆盖,腺胃粘膜出血或坏死;而鸭霍乱在胸膜腔的浆膜,尤其是心冠沟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脾脏常呈樱桃红色。最具特征的是整个肝脏表面散布着灰白色针头大较规则的坏死点,肺脏常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征;疫苗;接种方法
引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特异性免疫预防问世前,除新生儿短时期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病后免疫较持久。因此,麻疹在世界各国无例外地均呈典型周期性流行。
我国在MV使用前,麻疹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58/10万~1432/10万之间,死亡率波动在158/10万~1432/10之间,平均为766/10万[1]。使用疫苗尤其是开展计划疫苗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也改变了麻疹的流行现状和临床表现。
因而本论文对200例麻疹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近年来麻疹流行的新特征,总结正确接种疫苗的方法,加大免疫成功率。加速控制麻疹步伐,争取尽快实现第二阶段各项指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适时跨入第三阶段,并最终与世界各国齐步实现消灭麻疹的目的。
近年来 ,CDC,PAHO,WHO不断召开会议讨论全球消除麻疹的可行性问题,可望于今后 10~15 年内全球消除麻疹,并且认为在麻疹发病率维持在较低的地区,实现消除麻疹是可能的。美洲各国已承诺2000年消除麻疹,欧洲区建议2007年达到消除麻疹,东地中海区考虑在 2010 年消除。中国和一些南部非洲国家正在加速对麻疹的控制。我国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文《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以下政府工作目标: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100%;以省为单位麻疹发病率在1/10万以下时,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80%以上;建立国家、省、市(地)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网络实验室达到WHO认证标准。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麻疹发病率得到很好控制,2008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麻疹病例132602例,10.04/10万,死亡103例。卫生部的2012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来看,全国发病数325例,0.025/10万,死亡人数1人。至此已达到《行动计划》的目标发病率。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临床以发热,眼和上呼吸道发炎及皮疹为主要症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见表1。
关于疫苗的效果是受多方因素影响。麻疹疫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否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但必须要有冷链设备及科学的管理以及正确地实施接种。
2012年兽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须是硕士学位获得者,具有3年以上兽医业务相关实践经验。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12年7月31日;
2、须具备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学位,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微生物学(与动物相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限鱼病方向);养殖、渔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毕业论文内容与兽医相关);
3、若硕士学位为非兽医及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专业必须为兽医或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兽医公共卫生、中兽医、动物检疫等;
4、不接受普通本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报考。
二、考试科目
1、英语;
2、兽医基础课(兽医基础课考试范围包括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临床诊断。其中兽医病理学为必考科目,其它四个部分由考生任选其中两个部分作答);
3、兽医专业课(含《兽医内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二门);
其中,英语和兽医专业课由我校自行命题,兽医基础课由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命题。
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各科目的参考书目详见附件。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12年9月1日-9月10日(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址: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兽医大楼S502室)。可函报。
3、报名时所需材料:
①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工作证(或单位盖章的参加工作时间证明)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②《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见附表或登陆扬州大学研究生处网站/jcms/jcms_files/jcms1/web24/site下载)一式两份,贴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经考生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
③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照片2张。
④每科目报名考试费80元,计240元。
若硕士学位为非兽医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考生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考试时间与地点
考试时间:2012年10月27日、10月28日。考试地点:扬州大学。准确考试时间、地点以考前通知为准。
五、收费标准
兽医博士培养费每人每学年10000元,三年合计30000元。
六、培养方式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招收从事兽医相关工作人员以进校不离岗,课程阶段相对集中的培养方式。对在职攻读博士专业学位者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期限为3-5年。学生在读期间,一切关系留在原工作单位,其工资、医疗费及生活福利等均由原单位负责。
七、学位授予
学生按兽医博士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授予国家认可的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八、联系方式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联系人:钱晨、邱江;联系电话:0514-87979227;传真:0514-87972218。E-mail:13905271422@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12号,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邮编:225009。
附件1:
兽医博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参考书
1、《兽医专业英语》朱兴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知识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复习指南》(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报名时赠送)
引文的概念来原于著作活动。科技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和评价,是选择和利用医学科技文献为医、教、 研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研究课题。
作者选择《中华内科杂志》为统计分析对象。该刊是我面内科领域最主要的国家级医学刊物,其载文反殃国内内科领域技术、学术和科研的现状和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与该刊有关的国外期刊有536种,国内期刊有90余种,因而利于进行引文分折。本文就该刊1984〜1898年共5卷60期中发表的666篇论文所附引文5639篇分别按语种,种类、被引次数统计分析如下:
一、引文平均值 666篇论文中引文最少5篇,最多35篇,平均每篇引文8.46篇„
二、引文语种 5639篇引文中中文1209篇,英文4329篇,日文98篇,其他外文3篇,依次占总引文量的21.43%, 76.76%、1.76%和0.05%。
三,引文类型 中文引文期刊1209篇,图书156篇,特种文献46篇,依次占总数的79.23%、10.22% 和 10.55%。
四、引文期刊分析(1)英文引文期刊:666篇论文中英文引文4329篇、其中英文图书和特种文献引用283次,占英文总引文次数的6.54;英文期刊被引40次,占98.46%,被引数大于50次的15种,以引用次数多少依次为新英格兰医学、美国医学、柳卟刀、美国心脏病学、循环、胃肠病、英国医学、英国心脏、血液、内科学纪事、癌症、胃肠道、英国血液学,英国心脏病学、临床研究等杂志。(2)中文引文期刊:666篇论文中期刊引文1209篇,中文引文源期刊71种,引用次数16次以上11种,占引文源期刊18.31%;被引用774次,达总引文量64.02%。这11种期刊按被引次数多少依次是中华内科、中华血液学、中华消化学、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中华医学、中华医学检验、实用内科、中华心血管病、中华传染病、国外医学、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等杂志。
五、中文英文引文的时间分布 1988年中文引文共275篇,前后时间跨度27年;英文引文802篇,前后时间跨度为43年。
从上述资料课件,引文的平均值为8.46篇,而国内自然科学主要学科期刊论文平均引文量为8.86篇,水准近似。从引文语种分析,我国内科工作者主要以英文为工具,吸收本专业新知识和技术。这表明必须掌握英文,否则本专业75%以上信息就无法得到。
科技期刊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有效性和时间性强的特点。上述结果表明,引文类型以期刊最多,在英文和中文引文中分别占93.46%和79.23%,因而是吸收内科情报的主要渠道。按布拉德福法定律分析,我国内科领域主要利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15种英文和中华内科杂志等11种中文期刊,这些期刊可作为内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文献老化加快。本文资料显示中文期刊为7年,英文期刊为11年。英文文献寿命较中文文献寿命几乎长1倍。表明我国内科学 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专业还有差距,故应大力加强外文资料的捜集,加工和报道工作。
HI:周辉!情人节快乐!
请到这里看一看吧!祝你旅途愉快!
我
“想要富,袖子捋。”花坪和福台的农民,早在80年代前就开始偷偷摸摸地卖血。
王祥和和他的堂兄弟们,大概是第一批摸到这致富门路的人。
后来村里的成年人都上了阵,妇女生了孩子也加入“卖血队”。王祥和和他的两个堂兄弟当上了“血队长”。
吴家川的李有清,每月抽3次血浆,每次400毫升。
李有清之妻赵翠连,每月抽3~4次血浆,每次400毫升。
同村的王氏七兄弟,年纪最小的已44岁,均超量频繁卖血……
他们的“献血”地点只有一个――地区中心血站。
他们迷恋着“卖血”制造的物质成就:独门独户的小院,彩电、收录机、媳妇闺女的体面衣裳、娃娃的学费。对于上交乡里村里的提留――只要有血卖,他们“再不用锁上门,朝后山上跑了”。
感染的人
没人统计定西地区有多少人因输血感染了丙肝,短短几年间,仅定西县医院医护人员就被“放倒”了3个。
1997年11月26日,定西县的刘女士因卵巢肿瘤动了手术,输了定西中心血站提供的400毫升血,手术后一个月她又进行了化疗,又输了200毫升血。第50天,她复查时发现自己的肝功异常,1999年她被确诊患了丙肝。
记者了解到的5位感染者,没有人敢站出来打官司。
地区工商银行的秦和平1997年9月被确诊为丙肝,疑点也被集中在血站供应的那袋血上。但折腾了两年,毫无结果。去年9月确诊肝硬化后,他就心灰意懒,精神和身体全垮了。
定西地区医疗用血,由中心血站统一供应。但时至今日,“血案”如毛,却无一家医院或卫生管理部门公开以单位的名义,质疑中心血站的血源问题。
被污染的血液的危害肯定已超出了定西地区。在中心血站最鼎盛的1995、1996年,有不少“卖血人”看到中心血站内停着河南、陕西、内蒙、新疆等地的拉血车。
一份不被认可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的全名为《甘肃省定西地区既往献血员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长达16万言。调查的领衔者是定西医院的雷成多主治医师和上海曙光医院的任进余博士。
这份调查报告共调查了245名“献血”人员,发现其中240人是丙肝病毒感染者。从调查的结果可以断定,“献血”人员大规模丙肝病毒感染是由于“单采浆法”的不规范(消毒不彻底、一针多用等)导致的交叉感染。
这份报告前年年底经过了省级鉴定,推荐申报定西地区“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但连论文答辩的机会都没有。
在定西地区卫生处,记者说明来意后,李志林处长立即说,“肯定是雷成多叫你们来的,他的论文没评上奖,不满意。”下面是记者与她的对话――
记者:我关注的是文章所坡露的大规模丙肝感染是否存在?
李处长:这归定西县管,我没接到过正式报告,不掌握。
记者:245个卖血人员,98.12%的感染率。你是雷成多论文的卫生方面的评委;而且又是定西地区卫生行政方面的最高领导,有责任核实调查所述的情况,如属实应立即上报。丙肝是乙类传染病。
李处长:噢,我们好像上报过。
记者:你们上报的是乙肝。
李处长: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不用上报,控制就行了。
记者又到“中心血站”,采访了赵云生副站长。
记者:关于你们血站曾因单采浆导致丙肝感染的说法,你们是否听说过?
赵:1995年还是1994年,国家下了29号文,之后才规定进行HCV(丙肝病毒)检测。我们立即执行了,不合格的坚决全部淘汰。
记者:淘汰了多少人?
赵:说不清楚。
赵还说,为保证血源质量,他们大量发展新成员加入“献血员”队伍。现在总数已达1000人。
根据《定西地区既往献血员的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丙肝在献血员中如此高发病率除与贫困和当地群众知识甚少等因素有关以外,血站管理存在问题也应引起主管部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