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各界对知识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对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需求急速提高,有人说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是和国家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密不可分的。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客观上看各有所长,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竞争机制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这些老师不拿工资,他们只拿讲课费,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中西教育,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如何解决,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死记硬背,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死于××××年,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就不会有蒙古帝国,没有蒙古帝国,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缺乏自己的思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因为他中途辍学,在中国叫“不务正业”,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下,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展的要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

[3]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

第2篇

论文摘要:中西方教育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以课堂提I-’1为研究中心,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比较了中西方课堂提问中引导方式、评价方式、问题指向和侧重点、学生自由度、安全度以及学习效果等存在的差异,并提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化、教学理念、考评体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也就是说.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中西方中小学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带着学习探讨精神,笔者试着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期提高教学提问技艺。

l中西方课堂教育提问差异比较

1.1从教师角度看

(1)提问的引导方式不同中国中小学里课堂提问有时成为了一种形式.一个教学的必要环节而已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对问题和知识的引导.缺乏人性化的提问.引导方式往往生硬死板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虽有所改善.但同时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教师采用的过度开放的“放羊”方式.提问学生时.持着“你们怎么想就怎么答”的态度。而忽略对学生正确、必要的引导而西方教育者引导的是“思考”.而非知识本身。当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或者干脆对所提问题一无所知的时候.西方中小学教师当然不会马上把正确答案抛给学生.而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去.直到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正确或者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为止

(21对提问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它是作用在学生身上的一架“助推器”由于中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孩子们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其人格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当今中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的评价依然以问题的“唯一答案”的来衡量“对”与“错”.只追求唯一答案.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普遍缺少鼓励性语言.总是“以批评为主.以鼓励为辅”.或者爱与其他学生的回答相比较来评价学生这样做容易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则重视孩子自尊心的养成.注重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避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3)提问的指向性和侧重点不同。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的指向较明确.一般是提问前一天所学书本知识.或者关于将要学的知识.内容比较局限.往往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发问但由于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侧重点倾向于知识和书本本身.课堂气氛比较枯燥而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指向性较模糊,不太明确,喜欢绕弯子。学生可以漫无边际地谈论自己的见解看法.问题不局限正确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精神。提问的内容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不局限书本知识学生思想能活跃起来.课堂气氛较热烈。

1.2从学生角度看

(1)提问活动中学生的自由度不同。所谓“自由”.不是说让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课堂上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好的课堂气氛.应该给予学生相对的自由度中国的学生从小学感受到的自由度就是极其有限的。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只有盲目地“跟着走”的份在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必须抓紧时间去思考.然后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点兵点将”即便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也未必会被老师叫到,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向来各方面自由度都很高的西方国家.他们的学生往往能够自由回答问题.甚至自由提问学生上课是否积极提问是西方教学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勤于思考的标准之一。

(2)提问给学生带来的安全度不同。安全度.这里尤其是指学生课堂心理安全度.它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中西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安全的状况也是不同的受到过中小学教育的中国学生不难感受到.我国的一些课堂有似“战场”当老师讲课时.学生心理安全度还算高:一旦老师准备发问.学生们立刻神经紧张.生怕老师“盯上”自己.担心回答出错和老师的严厉指责。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形,即学生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坦然地坐在那里等待提问.甚至是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而西方国家中小学课堂教师很少提出记忆性的、知识性的问题,或生硬地提问。学生一般不会“当众出丑”.这样学生们大多数时间是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中即便老师想要检查学生所学效果.也是通过讨论或实践这种平和的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问题。

(3)提问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不同。中国中小学课堂提问呈现出高强度、高频度的特点,这样使得教学比较有序,效率较高,对学生检验效果好.且学生收到的信息量较大:但另一方面,提问过多使得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学生参与高兴度难以提高

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比较“自由涣散”,相对轻松许多,这样使得学生们参与积极度较高.学生勇于表现.课堂气氛活跃。但另一方面.提问的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的收获不“立竿见影”

2中西方中小学课堂提问差异的原因分析

2.1中西文化、教学理念的差异影响提问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中的信念和价值取向都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社会人”。重规范,讲规矩而西方则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强调个性的张扬,注重实证经验、逻辑推理,擅长作定量研究在求知学习上强调求异、求变、开拓、创新。就像傅雷先生说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以上两种方式彼此很难融合交流。”

中国的教育理念从孔子、墨子、孟子开始,特别是孔孟的有教无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想影响中国二千多年虽然孔子本人也很注重启发引导.然而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将儒家思想奉为经典,并且将之教条化、神圣化,于是产生了“教育异化”.更多地关注对圣哲思想条文的诵记和传承.而忽视了对思想认知过程的启发引导而西方的教育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对西方二千多年教育思想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叫做精神助产术.意思即自己虽无知.却能像助产婆帮人接生那样.引导别人获得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真正学习的还得是学生自己。

2.2考试制度及评价制度影响提问指向和侧重

在中国有句俗话:“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目前,我国依然是实行“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制度.学生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到了大学,但凡“升学”.都要过关斩将.走过犹如“战场”的考场。我国的学校除了自修大学外.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只要进了学校.想要毕业是很容易的。基本上等于升学考试通过了.下一级的毕业证书也到手了而在西方,只要你选修想学的课程.就可以进入任何学校.它是根据学生选修课程分班的,没人知道自己上几年级.但要毕业.必须每门选修课都考得好分数.也就是“宽进严出”西方国家的学校不仅仅是以期末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学生平时的表现、出勤、课堂参与的情况、每一次作业和实践活动都会和学生最终的成绩挂钩

2-3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导致提问活动效果的差异

教学原本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客体.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单向活动由于我国人口多.教育经费紧张.很多地方的班级教学规模过大.不利于提问活动的开展.更导致教师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培养相比西方学校.他们的班级规模则较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中国“秧田式”的排座方式.虽然某种程度上利于教学管理.但也束缚了学生间的交往,后排学生不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而西方学生则可以围坐在一起.老师也在其中.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认真考虑老师发起的问题.不会觉得问题与己无关而且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聆听和与人交流.对于答案.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获得认识。

2.4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同影响师生对待提问的态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学生心里.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教学的权利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的大脑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只有接受的权利,教学常常是一言堂学生无论课堂上还是私底下.都感到与老师的距离很远,无法接近,有的甚至还怕老师.畏惧、抵触与老师平等交流学生不敢质疑教师的观点,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中国的学生也称“弟子”.这也反映出师生地位的不平等性。

而在西方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老师是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西方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实践者.课程的参与者.所以有很大的自主权老师的教学态度是坦诚的.这样一来.学生绝不会不懂装懂.不懂的问题就说不知道.或待下次回答。有的老师甚至走出课室去请教其他老师.然后答复学生。他们不会因此感到丢脸.学生也不会因此对他们不尊因为师生都在追求知识真理.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师生间容许在相互尊重的同时平等对话、相互批判,教学相长。

第3篇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语境,翻译解码,翻译方法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124)“翻译是语言交际活动,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奈达,1993:116)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张美芳,2001:29)

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 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图书馆,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1.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年提出的(参见刘润清,1999:278-284)。文化语境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事实上图书馆,译者翻译的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语言本身是不能与其文化语境相分离的。BronisLaw 及 Sapir 的理论认为语言基本上来说应该是扎根于文化的现实中的,没有语境就不能对语言加以解释。Franz Boas 曾指出图书馆,语言的形式是由其文化语境的形态来塑造的。他认为,语言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思维的障碍图书馆,并且在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关系。

同时翻译也是跨思维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差异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及质量。从中西思维方式来看图书馆,两者存在的差异可以用领域依附与无领域依附来说明。这是由 Witkin 提出的。表现在认知领域的差别可能是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靠程度方面。这两个极端在思维方式上分别代表的是整体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式思维方式论文格式模板。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到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翻译这种交际行为的交际失败。

2.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

翻译之所以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超出了“纯语言”的范畴。人们已将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按照信息论的观点,翻译犹如一种解码过程。码(code)指从一种符号系统到另一种符号系统变换信息的一套预定规则。在信息论中,语言被认为是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那么,翻译就是一种将原语的信息变为目的语的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在翻译界有关翻译的理论与原则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最大的是翻译究竟是采用“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两者有何差异。Peter Newmark对此作出了如下的解释:“交际翻译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的效果。语义翻译试图在译语的语义与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准确的语境意义。”可见,两种译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方面:交际翻译完全以译语文化取代原语文化;语义翻译却强调保留原语文化。顺应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不同的文化层次在翻译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境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1表层文化内容的直接转换

翻译中的直接转换,指在符号层面上进行直接转换的翻译方式, 即能用译语中某单一表达方式替换原语中某一单一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对一等值”(one-to-one equivalence)。这种直接转换法很少考虑人文、心理、深层无意识价值观等因素。因此,一旦在一种文化中形成固定的表达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方式也就不困难了。如:“The streets around the three-storey red brick law court sproutedwith rickety stands selling hot dogs, religious books and watermelons.”

在红砖砌成的三层楼法院周围的街道上,突然摆满了东倒西歪的货摊,出售热狗、西瓜和宗教书籍。译文所表达的表层文化内涵通过“一对一等值”转换已清晰明了。(“hotdogs”译为热狗,已被接受。类似对应的表达方式如:hotline热线,chain stores连锁店,round-table conference圆桌会议)。

2.2 深层文化内容的间接等值

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就赋予语言文字以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本民族特定的语言文化中,很多字词、习语、典故所具有的比喻义、引申义等都不言而喻,而在另一文化语境下,却很难理解。等值的概念是首先由里乌(E.V.Rieu)在1953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的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翻译涉及到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等值的信息。卡特福德提出了篇章等值概念(textualequivalence,1965)。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中追求完全等值几乎不可能。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理论却给在不同的深层文化语境中求得间接等值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不管是什么译论,译者都应从寻找文化语境顺应的过程中求得原语与译语的间接等值。

例如: If you are expecting the stork to visit your home this yearand he has to come by way of Royce city, he will have to bring a check-book topay his bill before delivery. 如尊夫人有喜,要来罗伊斯城留产,请备足款项交费,才能接生。特此通告。(王宗炎译《光荣与梦想》)。本例出自美国现代史The Glory and the Dream.它是得克萨斯州罗伊斯城两位医生所登的一则广告,目的是为了预防经济大萧条年代的美国人产后赖帐。根据英国民间传说,婴孩是由鹳鹤stork带来的。倘若不了解这一文化语境的深层含义,译文将此翻译成鹳鹤,那就无法顺应该文化的深层语境了。

3. 文化语境及其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下文从几个不同方面来说明文化语境顺应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3.1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也不尽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语境差异而出现的翻译难题。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意译和增译的办法论文格式模板。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ludicrous effect.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博大精深,与此联系,在翻译时,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必须注意中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3.2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反映到跨文化语际中,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中、西方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异同。西方人对个人隐私(privacy)、个人的独立自主看得很重。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不了解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误解。比如,一位中国人在听到一个外国女孩是素食主义者,而且已经十几年没吃过肉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震惊和疑惑,随后是一连串的问题:例1.A: You do not eat meat? Whynot? Are you Christian? You do not eat meat because you want to lose weight? B:No. It is just my habit. A的问题涉及个人的宗教信仰、体重、身体状况等隐私问题。外国人是忌讳的。按照西方的文化,问这样的问题是无礼的。但问问题的人却觉得无所谓, 因为中国的民族文化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有什么失礼之处。所以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同一信息的认同感受。

3.3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由于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应予以充分注意。例如下面一句:I believe, because of my religious faith, that I shall “return toFather” in an afterlife that is beyond description.( From Why Measure Life inHeartbeats; from Reader’s Digest, Feburary, 1980) 由于受东方宗教文化特别是东方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译者都把an afterlife理解为“来世”或“来生”。“来世”或“来生”均为东方佛教用语,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文基督教却无此概念,而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或升入天堂,或堕入地狱,并无“来世”与“来生”之说。由于作者是基督教徒,根据原文的宗教文化背景应把an afterlife理解为“人死后那段时光。”故可译为:“基于我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在我身后难以描绘的时光里,我将回归圣父。”可见,在翻译中宗教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不了解源语中的宗教文化背景,则可能使目的语中的读者想当然,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我们应予以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表达。

4.结束语

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而文化的内容又分属于不同的层次。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作出动态顺应,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际双方的需要。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翻译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直接转换,也可以是顺应文化语境内容的间接等值。它要随着不同层次上的翻译解码,而获得不同的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并采用合适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M]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1984.

[2]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Translation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3]Dahl,Stephan.CommunicationsandCultureTransformation-CulturalDiversity,GlobalizationandCulturalConvergence[J/CD].Internet,1999.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5]何兆熊.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6]张美芳.从语境分析中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8]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9]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都有着互相的渗透,跨文化交流在实际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仍以老旧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要增加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才能够使英语的学习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与各国之间也有着很多的贸易往来,但是原有的英语知识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了时展的需求,现代化需求的英语人才是要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如果英语教育仍然以基础知识和单词语法等来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想必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英语人才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跨文化英语教育进行一些探讨。

一、各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如果外语学习者学习过英语之后,和外语使用者进行交谈时,由于不懂得他们国家的文化,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他们的说话意图,反而说出了一些中伤他们的话,使他们产生误会,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商务谈判中,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可能因为一句不礼貌的用语,导致了生意上很大的损失。所以是否能够和外语使用者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不仅仅在于英语单词和语句、语法的学习,另一方面更应对英语国家和我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性方面进行学习和了解,只有真正的掌握了文化的差异,才能对英语从真正意义上进行应用。

二、文化在实际交际运用中差异体现

(一)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

西方人在个人隐私方面非常重视,他们非常在乎对自己的年龄大小,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和工资等隐私问题进行保护,必须在和他们交流时避免此类问题的交流,应该换一些不涉及隐私的问题,不能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和西方人交流上有所困难,甚至会发生不快,虽然中国人把问对方年龄视为是关心对方,但是,西方人认为对于隐私方面,其他人是无权过问的,所以在交流时,必须能够注重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性。

(二)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在和西方人交流时候,不仅要极为注重其隐私的谈话,还应意识到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中国人将谦虚作为其优良的传统美德,认为自谦是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但是即使我们这样认为,也不能将思想强加于外国人身上,如果硬性的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作为交流的重点,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甚至会导致更大的矛盾以及冲突,因为西方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好的就要正确的对待别人的夸赞,以一句谢谢作为回应即可,如果表现的过分谦虚,则会被认为是虚伪的,可见在英语交际中更要注重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性。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英语交流中,各国之间有着非常多的文化差异性,以上两点仅是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差异上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文化差异需要了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更应注重跨文化的学习。

三、目前我国在英语跨文化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多的新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更应注重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虽然新课改的思想已经慢慢的渗入到英语教学中,但是仍有很多地方的教师没有改变其教学理念,在英语教育中,只将基础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进行对英语的正确应用,所以我国应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使教师能够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加以重视,才能改变我国目前的状况。

四、实现跨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由于很多老师仍然把英语教育理解为单纯的基础学习,比如单词,语句和语法等,从而忽视了对英语文化差异的学习,极大的不利于学生对英语进行实际的应用,所以,作为老师要一改原有的教学理念,加强课堂上教学对文化差异的渗透,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  (二)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加入文化元素

教师在英语教育中,应该在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入相对应教材内容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和一些习俗等,因为中西方之间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想和用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流畅的交流,就必须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比如个人隐私,面对称赞时的反应,还有主人邀请你吃饭是代表什么意思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只按照中国国家的生活习惯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就一定会使沟通产生障碍,比如中国人在别人家做客时,都是过于拘谨,不能打开心扉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会考虑很多,比较在乎别人的眼光,但是如果在国外,没有人会叮嘱客人吃,客人都是想吃就吃,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只能饿肚子了或者把场面弄得很尴尬,所以一定要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三)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加以理解

在英语教育中,不仅要对英语国家的各种习俗加以渗透,还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建立同于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进入西方文化的世界里,了解其思想,感受和中国不同的西方文化和内涵,可以多加发挥外教在英语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外教本身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对西方的本土文化非常了解,是一本活教科书,应该加强中国学生和外教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异国的文化风情,才能从思想上对西方文化有着一定的认识。

(四)调动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能深切的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底蕴,就必须要建立起同学在此方面的兴趣,如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技术,放一些有关于英语的影片,从影片中的生活场景中可以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人的生活习惯,这样通过感官上的介入,使得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更加深刻,并且能够摆脱枯燥的讲说教学,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中,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单词,比如天鹅在汉语中仅仅代表天鹅本身,具有美丽高贵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天鹅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意思,代表着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因为希腊传说中,音乐之神的灵魂里进入一只美丽的天鹅,以此产生了寓言:杰出诗人灵魂都会进到天鹅的身体里,所以天鹅在英语国家里有着更深层的内涵;英国有一个地区产的牡蛎是最好的,好的牡蛎都是呈现紧紧闭嘴的状态的,所以借此来形容沉默寡言,口风紧的人,像这些文化差异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只是极小的部分,要想更多的了解文化的差异,必须要以一些实例来加强同学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加注重英语文化的学习,为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以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英语教育,而是要在英语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更加注重各国家之间文化差异进行英语教育,学生只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加以正确把握,才能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没有语言观念上的阻碍,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英语人才,可见,对于跨文化的英语教育的研究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贺兰.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跨文化英语教育研究[J].时代文学,2009(16)

[2] 昝荣丽,姚佳.浅谈中西方英语文化差异[J].青春岁月,2012(4)

[3] 张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研究[J].才智,2011(25)

第6篇

论文摘 要: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者习得第二种语言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出发,着重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差异对我院中高职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可以提高中高职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英语听力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英语听力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听力水平亟待提高。我院中高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听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措施,期望对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 制约听力提高的因素

1.1 忽视听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严重低于读写能力,很多人都是“哑巴英语”,与外界沟通的听说能力极差。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听的过程是捕捉、理解信息的过程,是听者运用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对语言信息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而我院的学生听力方面极其薄弱,中高职学生词汇量少、基础差,再加上中学时基本上没有听力课,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几乎不具备听英语的能力,以致英语四六级的过级率极其低。

1.2 听力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听力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听力技巧。中高职学生一方面反应课堂枯燥无趣,类似于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另一方面本身基础就薄弱,最后甚至有时学生对听力课有了逆反情绪,这在学习中成了最大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加强趣味性教授,便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力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文化差异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1)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词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思维广度、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不了解中西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就会造成语言理解上乃至行为上的障碍,这一点在听力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例如:英语中有很多类似的词,如:chicken-hearted(比喻缺乏勇气的,胆小的人)并非“鸡心”;“lucky dog”(幸运儿)而非幸运的狗。

(2)对话在英语听力材料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对话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使人们在话题的选择、问候方式、道别方式、称呼语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对话看似简单,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许多层面。如果学生不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就会使他们在遇到这些听力材料理解时作出错误的回答或选择。比如: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反映着不问的文化背景。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饭了吗?”“您这是去哪儿呀?”等等;西方人则通常把谈论天气作为问候的方式,这也反映了他们比较尊重个人隐私,不愿意与关系一般的人谈论这方面的问题。

3 提高中高职生英语听力的途径

(1)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把课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激发中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对学习和生活的认识;注重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为学生的听力理解提供知识经验的准备。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公共场所的女士优先的优雅风范;西方倡导的个人奋斗、自强独立的价值观;中西方对赞同和否定的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思维方式等。

(2)鼓励中高职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名著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并利用电脑等手段增长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看涉及外国生活的影视内容,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经验的积累。

(3)了解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流传下来的,因此,许多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不可理解的。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比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正好相反。因此,了解西方的节日对于更好的理解会话有很大的帮助。

(4)结合英语影视片,英语影视片是对语言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示。它通过视、听两种途径将国外的风土人情,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出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也可以培养中高职学生边观看边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中高职生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而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听力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水平。相信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辅以合理的教学手段,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断的提高我院中高职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胡文仲.英语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4] 张若兰.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5] 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6] 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J].现代英语,1996(2).

第7篇

一、引言

究竟什么是“双语教学”?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等外语讲授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教学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是对外语教学规律深入探索而出现的一种培养外语能力的新教学方法。它顺应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外语教学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趋势,满足了对双语人才的国家需求。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中开展的会计双语教学通常是运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语言是掌握知识的媒介,双语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是希望学生通过两种语言的协调运用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但必须明确的是,会计双语教学不是英语语言教学,其实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此外,也希望通过会计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如何通过英文相关专业文献的阅读实时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

二、会计双语教学实施的基础

(一)编制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编制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表是成功达到会计双语教学目的的基础。必须明确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体系中,所有的会计专业课程都可以使用双语教学,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双语教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一门课程的开设要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年级的学生都适合以双语进行会计专业教学。低年级本科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不够深入,同时由于英语水平的有限,适合以母语中文开展专业教学;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高年级本科生适合开展会计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在一、二年级专业必修课程中,诸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适合以母语教学;在三、四年级专业必修课程中,诸如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或是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可以选择相应的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双语教学的效果。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开展会计双语教学之前应了解相关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建议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开展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此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应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三、会计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中西方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就决定了会计双语教学相比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双语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原版教材中会计处理会与以前中文学习中的会计处理不一样?”这就充分说明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以双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并不是简单的中英文对照,由于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基于不同准则对于相同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处理也就存在差异。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首先应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对于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会计准则下处理结果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新准则虽然已进一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毕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会计双语教学中应运用比较法来揭示不同准则下会计处理的差异。通过系统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不同会计准则,理解不同准则下会计处理的差异。

(二)会计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一本好的教材,会计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适合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选用合适的会计双语教材成为决定会计双语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之一。

目前,会计双语教材的选用有几种选择:1.选择国内相关优秀学校已经出版的双语教学的教材;2.采用自编英文教材、双语教学英文参考资料;3.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依据笔者的经验建议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因为国外诸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会计教材一直走在各国前面,引导世界潮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研读、认真领会,可以达到高屋建瓴,“望尽天涯路”的效果;从原版教材中可以领略英语的真谛,品味英语的妙趣,探寻英语的奇奥,从而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西方教材的编写方式、思维方式、说理、陈述、举例、练习、作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与中国的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使他们有兴趣学好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中有的地方文字高深、结构复杂、论证严谨、深奥难懂,通过语法分析,层层深入,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学生们普遍反映,原版教材内容编排科学合理,说理深入浅出,比中文的专业教材还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会计双语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应注意其中国实践性。由于原版教材中有许多案例是基于西方经济环境背景下编写,这就意味着很多案例并不适合中国经济现状。因此如果沿用这些案例脱离了中国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基于中国实际理解专业知识,也不利于今后学生的工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背离中国实际的案例,教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写,同时可以考虑采用中国企业的现有资料编写相关案例进行双语教学。这样不仅达到了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了相当的认识,便于学生今后工作。

(四)教学中双语语言比例的掌握。会计双语教学中应恰当运用英语,注意掌握好中英文讲授比例的尺度,这也是决定会计双语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书面文字一般都应运用外文,如教材、PPT、板书、作业、小论文、试卷等。上课时应视情况决定中英文讲解比例。一般来说,教材中普通章节尽可能用英文讲授,而重点章节中的难点建议加大中文讲解比例,便于学生理解。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加大外语授课比例是比较合理的策略。

(五)建设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在单一汉语语言环境中学习厚重的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而言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有必要预先在心理上和学习资源上做好充分准备,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和语言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一些针对性、工具性学习资料,建立丰富的立体化的学习资源系统、实时的学习辅导渠道,比如:教师手册(包括教学目标、讲义大纲、讨论练习参考意见、课堂活动建议)、习题解答、题库、课堂演示文稿和课堂教学光盘、学习指南、教学录像、即用课堂笔记、教学投影胶片、网上资料、教学网页以及针对特殊课程的教材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围绕一本教材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并及时提供最新的补充材料和教学资源,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课程交流平台,学生交流课程学习体会,提出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教学平台的建立使教学资源得到最佳配置。鉴于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编写中外专业词汇对照表,英文习题集等。在这方面,建议可以以专业课程组的方式由多个教师分工协作。

四、通过会计双语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

在会计双语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熟练运用英文理解专业知识,因此,会计双语教学实际上也就是锻炼了学生阅读英文专著的能力。通过会计双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掌握专业前沿知识。会计专业学习应随时关注专业前沿动态的发展,西方国家诸如美国、英国的会计学者往往在专业前沿问题上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和专著。由于这些论文和专著均以英文撰写,因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读懂这些专业文献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而且有利于掌握专业前沿趋向。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会计双语教学的开展。

五、结论

会计双语教学的实质目的是通过中英文教学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会计专业知识。基于此目的,在会计双语教学实施前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制定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通过中英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西方会计准则的差异,并结合符合中国实际的案例使学生在理解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贺妍.对建立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32)

2.刘晓盈.高校会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07)

3.黄育妆.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医学教育探索,2006;(03)

第8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

一、引言

翻转课堂译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美国“翻转课堂”取得的经验,还是我国各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中进行的探索和实验,都证明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

二、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中西高等教育中本科生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存在本质区别。国内是“填鸭”式教育方式,而国外是“放羊”式教育方式。国外高校课堂教学除教师讲授外,有一半时间是课堂讨论,即专题讨论课。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给出目前学科中一个专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课前布置,让学生广泛阅读讲义、参考书籍和科研论文,学生准备充分、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活跃,对该主题目前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理论体系,并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国外高校每门专业课程分有习题课、实验课和辅导课。通过习题课讲解,加深对知识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如悉尼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课程(包含电子学与电路课程内容),总学时78h,其中,课堂讲授26h,实验16h,习题课26h,辅导课10h。而国内高校课程越开越多,但课程学时数越来越少。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总学时64h,其中,课堂讲课56h,自学交流2h,课堂讨论4h,实验辅导2h,课外实验20h。因此,国内高校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没有更多时间进行习题讲解和专题讨论。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较差。

通过近几年课程教学发现,国内教师和学生以考试及格、获得学分为教育目的,而国外则以实用的知识传授(教师)和求知实用(学生)为教育目的。

在课堂教学方面,国内、外高等院校都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西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与提问,教师必须回答。由于学生对授课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甚至有些问题与教师的观点不同。而中国课堂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几乎没有问题可问。因为,他们平时很少看书,只有期末考试前用功一下,如有问题也是寻求考题之类的。

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国内学生较差,课程学习是为了得到学分,而不是获取知识。而西方学生一旦进入本科学习,就能制定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选择好的学习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教材

国内专业课程及内容设置较细。如自动化专业分别设置“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而国外高等院校分类较粗,将上述课程设置为“电子学与电路”和“电路分析”两门课程。另外,国内自动化专业基础课“控制理论”分为“自动控制理论1”和“自动控制理论2”,而国外设置为“控制导论”和“高级控制”两门课程。

课程内容上国内外高校也有差异。国内高校基础课程内容多,国外基础课程内容少而浅,但国外可通过选修课加强基础课程内容,如“模拟电子学”和“数字电子学”单独作为选修课,可弥补基础课学习的不足。

其次,国内外高等院校本科生课程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国内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教材,不同院校和不同地区均有各自教材,甚至有些是所谓的“精品课程”,一本教材可以使用多年;国外除基础课“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有材外,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自编讲义。国外高校要求老师每年根据学科发展增加新内容,这样,教师每年工作量较大,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但教学效果较好,可结合学科前沿发展授课。总之,国外课程内容自由灵活,注重实践。

四、结语

通过国内外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培养的对比,两者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中西方高等教育起步时间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投入匮乏等因素,导致高等教育及课程设置趋于专业化,而不是系统科学化。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教学理念不同,中国以“灌入式”教育为主,虽然基础较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西方更注重实践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中国高等教育除保持基础扎实特点外,应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优点,遵从高等教育自然规律,积极借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和方法,创造更能适应中国乃至世界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制度和模式,即减少必修课程数量,改进专业化培养模式,实施“工程师”培养模式。同时,采取自主学习、专业灵活选择、注重实践的方式,以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祖来,刘瑞瑜,黄国雄,杨盛安.“翻转课堂”在材料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5(17):173-174.

[2]UTS Handbook[EB/OL].2014.http://handlook.uts.edu.au/archives.

[3]江学建等.大学课程设置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78(1):26-31.

[4]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131(3):155-157.

[5]龙大为.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5(5):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