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社区论文

幼儿园社区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6 18:40: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社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园社区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改革的热点。合理的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及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背景,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一,是顺应当今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幼儿教育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以社区为单位的生活群体享受着共同的社区资源,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价值观,以社区为地域界限所建立的幼儿园也日渐增多。社区已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及家长,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的需要

相对幼儿园来说,社区有着更为广阔的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家庭和社区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除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就是幼儿最为熟悉的场所,社区也应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直接资源。社区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都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如社区的医院、超市、公园、公共场所等都可以为幼儿园所用。这样,幼儿园就能扩充教育内容,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幼儿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成长。著名教育家伊里奇说过:“一个人要成长,首先需要利用事物、场所和过程,利用实践和环境。他需要去看、去接触、去修理、去掌握有意义的环境中的任何事物。”[2]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作用于社区,能够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走出课堂,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机制。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以社区为依托,在适应当地情况的条件下,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幼儿园融入社区,幼儿能接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是家、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它们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有着不同的功能,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才能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幼儿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要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她们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应将科学的育儿方法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家、园、社区三方的合作既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统一培养目标,让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家长、社区能够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因此家庭、社区对幼儿园工作能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弥补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策略

社区教育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以下提出几点策略。

1.幼儿园应以家长为桥梁,让幼儿园教学融入社区

家长应当成为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桥梁。幼儿园应充分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与要求及自己如何进行配合教育等。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通过家长的宣传作用,可提高社区人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幼儿园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重视与社区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一些社区幼儿的集体活动,如一些特定的节日,以此满足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的心理需要。在与社区家长及社区成员的接触交流中,让社区成员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专业性,从而使幼儿园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幼儿园应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幼儿园与社区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区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创设参与幼儿园教育的途径

幼儿园要充分了解家长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库,了解他们的职业、爱好、特长及联系途径,以及他们的个体素质,寻找一切可为幼儿园所用的人力资源,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家长及社区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使之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其特长,把蕴涵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引进幼儿园,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导师”“家园同步游戏”“家长辅助教学”[3]等形式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如在“家长导师”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家长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如医生、护士、厨师等,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幼儿自由选导师、向导师学习。教师与“家长导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导师资源库,从而加大孩子的选择机会,也更充分地利用了家长职业或爱好方面的教 育资源。“家园同步游戏”是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共同进行的游戏。“家长辅助教学”是家长协助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3.幼儿园应向社区全方位开放,将教育功能辐射到社区

幼儿园的发展依托于社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幼儿园向社区全方位开放,既能让社区了解幼儿教育,也能让幼儿园服务于社区。幼儿园应为社区幼儿提供一定的教育条件,让更多的幼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幼儿的受教育率。幼儿园应对社区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为社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幼儿园要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定期为社区家长举办关于幼儿保健、科学育儿等免费咨询与讲座,同时也可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专门学习育儿知识,还可举办免费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方法。

4、幼儿园对社区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当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不足或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可以带幼儿走进社区,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幼儿园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当地的物质资源如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应能定期免费为社区幼儿开放,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社区中的文化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 这类资源往往与社区中的人或物相关,如艺术、语言、社会领域的某些教育活动就与社区中的人有很大关系。在幼儿园中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我国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的习俗、饮食、服饰、礼节及娱乐活动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幼儿园还可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第2篇

【关键词】 乡土教育资源 资源开发 资源应用

一、引言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还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的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二、乡土教育资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乡土教育资源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它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区资源;⑵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情景化、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主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三、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

1、乡土教育资源的类型。⑴动植物资源。在农村,动植物随处可见,比如花草树木、蚂蚱、蝴蝶,还有家里养的小鸡小鸭、田间耕地的老黄牛,还有拉磨的驴子等;⑵自然物质资源。秋天庄稼地里的麦秆、收获的各种豆子,还有玉米身上的胡须等都是自然物质资源,它们可以被用来制作一些乡土的玩教具;⑶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即可以反映本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可以代表本地方特色的一些资源。如:蔚县的剪纸艺术、坝上的口蘑等;⑷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等资源。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形式各样,例如传统的民间游戏有抓石子、转陀螺、弹珠子、推铁环、捉迷藏、打宝等,民间歌谣有丢手绢、拉大锯等等。

2、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水平的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体现出教育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选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⑴生活化原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如有些家长休息时常会带孩子到草原、温泉、滑雪场、森林公园等地方游玩;春节时常会在每家窗玻璃上看到造型各异的剪纸艺术,因此我们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民间工艺品以及民间风俗活动,纳入了幼儿园课程内容;⑵经验性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家乡的土特产品往往有很多接触,因此我们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主题活动,以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⑶目标性原则。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内容之后,想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必须考虑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季节变化,不断为幼儿提供创设新材料。

3、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⑴情感体验法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将幼儿局限在课堂上,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⑵探索发现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实地调查等活动,使幼儿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幼儿在大胆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增长各方面的能力;⑶尝试操作法。这是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感知、认识事物,并在动手摆弄与操作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1、动植物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张家口尚义县绿荫幼儿园在园中创设乡土化的教育环境,比如园中栽种各种花草树木,使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园内开设种植园,幼儿可以亲手栽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品尝丰收的果实,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在各班的自然角里,幼儿可以喂养小蝌蚪,小鱼等,观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自然物质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在对绿荫幼儿园进行访谈的时候得知该幼儿园乡土化的玩具有用高低不同的小树墩做的“平衡木”;长长的木板放在一个木墩上可以玩的跷跷板;自制的陀螺,用自制的木板拼图;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对孩子们来说游戏材料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玩得快乐。

3、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利用。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产业、旅游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爱康育幼儿园的老师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在元宵节、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中,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带孩子们自制花灯、龙船;用糯米粉搓元宵等等。

4、传统的民间游戏和民间歌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及应用。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非常丰富,是农村儿童熟悉的内容。例如绿荫幼儿园就很好的利用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抓石子、跳绳、转陀螺等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传统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诣、简练易记,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五、结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是农村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策略。农村幼儿园教育存在经费紧张、设备条件差、保教人员少等各种问题,但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符合农村的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论文仅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应用,可能不足以代表其他省市,但只要能够引起人们对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视,也就达到了研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 2009,1:81~84

2 袁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2008,5:22~23李波.让智慧从孩子指尖流淌出来[J].幼教园地,2006,8:51~52

4 彭爱莲.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38~39

5 李桂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J].教育导刊,2005,9:18~20

6 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选登,2006,1:19~20

7 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 .早期教育,2004,12:21

8 钱庆红.乡土资源――农村孩子自主游戏的瑰宝[J].学前教育, 2009,1:47~48

9 郑亚男.野趣、农趣、童趣[J].科教论坛,2005,7:89~900兰一心.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势[J].幼教园地,2005,9:58

第3篇

关键词:外来民工;早期家庭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6)03-0117-03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享有“中国针织名城”荣誉的爵溪,吸引了大批外来民工到爵溪务工安家。从调研获知:外来民工家庭四处漂泊,流动性强;文化层次低,缺乏早教育儿知识;经济收入低,忙于挣钱养家糊口;家教观念落后,不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为了提高外来民工的整体素质,转变他们的育儿观念,促进婴幼儿健康愉悦成长,幼儿园积极探索适合外来民工家长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培训方式和策略,提高外来民工家长育儿水平。2009年爵溪街道成立了早教指导中心,依托中心幼儿园和社区的人员资源和活动场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外来民工家庭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一、早教“社区指导模式”

以街道社区、村为中心,在早教指导中心决策管理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创建社区示范基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联手其他相关部门全方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主要模式有: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一)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

利用各社区、小区和村庄拥有完善的设施和健身广场,中心园早教指导人员开发了颇有创意的“社区健身广场亲子指导角”的早教模式。借助社区健身广场,吸纳社区内散居婴幼儿、父母及其祖辈家长参加由亲子指导站组织的家庭育儿指导活动,为广大祖辈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和服务。设立在婴幼儿活动人口密集的小区健身广场上,开展两城创建百人签名活动、两城创建环保大地画、两城创建人人宣教活动,结合时代落实两城创建等活动。并根据季节特征和老年人起居习惯随时调整活动时间,且活动采用问题交流、谈天说地、祖孙游戏、宝宝剧场等生动、轻松的形式,因而深受祖辈家长的欢迎。

(二)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人而异相结合、延续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等原则,如创建了家庭小院以及串门式的早教服务,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为使指导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泛,幼儿园对于那些不方便参加集体活动的儿童,将园内活动拓展到园外活动,利用农村家庭宽敞的室内外场地,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接纳其他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同伴家庭”交往活动;让亲子班的孩子到同伴家作客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和孩子开展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目睹早教方法。指导前,早教老师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针对孩子的实际,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帮助。教师送教上门、入户指导的服务内容包括育儿指导、图书借阅、玩具共享、家长沙龙、测查分析、家教咨询、游戏创编等。在具体指导的时候,老师会准备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亲子小游戏,操作游戏或者儿歌、音乐等资料与家长交流分享,让家长参考《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重点提示》,给予孩子针对性指导。同时根据早教各月龄段亲子活动方案内容给予授课,课后请家长填写早教问卷,切实了解家长对早教需求的状况,为下一次的活动点指导活动做准备。

(三)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对社区内0-3岁未能接受学前教育的散居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进行公益、免费的教育和指导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爵溪街道划分为三个社区六个村,集中了90%外来民工孩子。考虑地域的便利,街道在社区及村委会中设立了活动区角,创造适宜指导环境。根据组织活动等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和图书,形成漂流图书和漂流玩具,各家庭凭借自己的兴趣和喜欢,自由选择玩具和图书;通过定期的组织讲座和宣教活动等进行开放性指导。

二、早教“幼儿园指导模式”研究

以爵溪中心幼儿园为主阵地,依托家长学校,根据外来民工家长科学育儿不同需求,开展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主要模式有:家长学校培训模式、自选菜单学习模式、网络媒体指导模式。

(一)家长学校培训模式

围绕“办好两所学校,教育三代人”的目标,依托家长学校系统培训,推进家长科学育儿素养的提升。主要创建了“健全—灵活—保障”的特色教学培训模式。1.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组员由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担任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对全园家长学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成员在领导小组领导下从各块工作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家长学校正常成功开展,同时建立考核实施办法,从培训计划呈报制度、学习卡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档案制度、培训信息上报制度、培训母亲考核、考核督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确保家长学校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2.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一是教学内容灵活。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选修内容,教材中有必学教材《幼儿入园家长必读》《学习型母亲标准》等,如母亲选择“母亲素养课程”和《母亲素养读本之一》;父亲在行动中学习《感悟教育》,早教父母可以选修《早教指导手册》等内容。面对多类型的家长参加活动,幼儿园选择各项主题性亲子活动来开展。二是教学方法灵活。主要方法通过“亲子活动,家校互动、家长沙龙、家长会,书香家庭,专家讲座、志愿者互动,早教咨询”等八个活动方式进行落实,辅导者有组织、有机划、有选择的灵活组织活动。实施整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独奏”与“合唱”相结合,授课与活动相结合,书籍与网络相结合等途径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三是教育对象灵活。因授课对象包括爸爸、妈妈、祖辈、幼儿、教师等,幼儿园灵活的选择对象组织相对应的活动。3.保障落实四大机制为了家长学校的各项机制的规范,学校即确保有一本培训书籍、一份学员名册、一支讲师团、一张学员学习卡,有序地推进培训的实施,并认真做好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自选菜单学习模式

以改变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式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亲子沟通、育人环境等,我们把拟定的菜单投放给家长,供家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菜单,每位家长每学期可选择2-3项参与活动的菜单。幼儿园还围绕市级“母亲素养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推出母亲身心健康素养培训课程菜单,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理念、身心健康知识、身心健康技能三方面。(三)网络媒体指导模式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家长学校渠道的拓展,园内开设了家长学校网页,分五个板块,有“家教诊所”“家教锦囊”“家教信息”“家园职责”“母亲课堂”等栏目,不定期的为家长提供家教知识服务。每个班级成立一个家园联系群体,平时采用QQ群或微信,如早教QQ群,母亲素养工程QQ群、父亲联盟行动QQ群等,家长在这里可以聊各种营养餐点、育儿经验、人生感悟、生活琐事等,使得这个平台不只是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家长们心灵放松的平台。如网上分享、走访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撰写育儿心得,聆听“为了孩子与你相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大讲堂”等;有各班自行组织的重阳节亲子慰问老人活动、家园联谊会活动、为贫困地区送温暖活动、马路志愿者交通安全维护活动等,活动照片网上共享。针对家长提出的家教疑难问题,幼儿园还专门邀请家教行家进行网上交流应答,使家教疑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有时候幼儿园会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家长和老师都会积极参与,各抒其见,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大家感觉特亲切。通过网上网下定期讨论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可以畅所欲言,查找并学习网上家教理论知识,达到沟通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三、早教“家庭参与模式”

在了解外来民工家庭情况和家教需求后,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和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结成社团,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主要模式有:

(一)亲子游戏体验模式

家长亲身体验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家长育儿理念,让家长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体验着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一是前期预告报名。每逢“运动会”“六一节”等节日来临,老师会请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化妆组、道具组、服装组、摄影组、后勤组等。二是参与组织策划。让家委会组织放风筝、车队联系、安全保卫等方案设计,为了让各节日活动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也让家长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体验到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三是参与体验感知。“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来园与孩子一起“老小同乐”;迎新年,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体验贺卡,辞旧迎新;“三八节”,母子同乐度佳节,如:“赶小猪”、“抬花轿”等游戏,这种体验式的游戏方法,使得家长感知体验游戏“玩中学,学中玩”的趣味快乐。

(二)家长社团实践模式

许多外来民工家长往往在节假日或晚上都要加班,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参加集体专题培训。另外考虑到家长中也有不少理念先进、教子有方的行家,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设了梦想工场项目,成立家长社团。家长社团的活动旨在吸收有心、有闲、有才的家长参与,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幼儿发展需求相结合,组建各类社团,并由家长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由幼儿园提供活动场地。

(三)家长沙龙交流模式

第4篇

在133篇参会论文中,中国大陆论文数量居首,其次是日本、台湾地区和香港。中国大陆学者踊跃提交论文,彰显了对于音乐教育的学术热情。

一、研究焦点

在论坛上讨论较多的议题姑且称之为“研究焦点”,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方面。

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历届APSMER大会不乏对儿童的关注,此次大会更集中于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Mina Sano(日本)探讨了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音乐元素认知的影响。他对比分析了幼儿游戏组(103名)与蒙台梭利组(89名)对六大类音乐元素(音强、音长、节奏、音高、和声、表达和感受)的认知,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对阐释音乐元素的诸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其次采用方差分析法(ANOVA)对4所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音乐测试,结果发现:蒙台梭利组对于音乐元素的规律性和相对性更为敏感;在早期儿童阶段,儿童的保育形式会对其音乐认知产生影响。

关于奥尔夫教学改革在香港幼儿园的推行现状,Wong Shu Sing(中国香港)对幼儿园音乐教师、管理者和儿童进行课堂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并对课堂录像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教学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专业支持和教师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有关音乐对于教育的“反哺”作用,也有学者作了深入研究。如Christine Augustine(马来西亚)通过对40名5岁幼儿进行包括童谣演唱和身体舞动的干预活动,测量音乐和舞动对幼儿阅读技能学习的影响。这项准实验的结果显示,音乐和舞动活动在阅读技能(p = .02)、印刷知识(Print Knowledge)(p = .005)和定义式词汇(Definitional Vocabulary)(p = .03)上有显著差异,但是对语音意识的影响并不显著(p = .18)。研究建议幼儿园教师应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音乐活动,注重全体幼儿的参与,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技能。

2.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

在音乐遗产的教育传承问题上,本次论坛不仅体现出对于传承方式多样性的重视,如圆桌会议中“客家山歌的保存与普及化”这一议题,有惠州客家山歌传承人黄红英,亦有香港演艺学院张国雄博士的参与;更集中表现在将其深入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践行音乐文化遗产的“守承”与“改良”的哲学理路。

从提交给大会的论文摘要来看,围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和泰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具有代表性。Jessie Chen(中国台湾)利用工作坊在小学开展台湾赛夏族原住民音乐演唱与演奏教学,音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唱原住民民歌,如舞动、固定音型、游戏或呼叫―回应(Call-Response)式即兴演唱等。研究者现场展示了Omalep和Semepe两首歌曲,前者是一首狩猎歌曲,用于缓解首次加入狩猎时的紧张不安,演唱时会即兴创编拍手游戏;后者是一首学习用母语数数的儿歌,演唱同时要感受舞动节拍和音符时值,参加者跟随领导者即兴创编。

如何在中小学钢琴教学中进行泰国民间音乐的选择和改编,是泰国学者Mintra Thuntawech的关注重心。他首先从国际钢琴考级曲目中选曲,对所选曲目进行音乐内容分析;其次,在民间音乐专家的建议下,对泰国4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加以甄选和分析,以巴托克的《小宇宙》为摹例,将改编过的泰国民间音乐融入钢琴教学。研究结果体现在泰国民间音乐选择和改编的原则上:应从旋律、节奏型、和声三个方面予以考量。此外,每个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亦应纳入考虑范围。

3.社区音乐教育

社区音乐发展堪称此次大会的亮点。大会邀请到专注发展原创剧目的无伴奏合唱剧团“一铺清唱”艺术总监赵伯承、香港粤剧艺人行会“八和会馆”总干事岑金倩、香港儿童合唱团音乐总监霍佳敏、香港小交响乐团行政总裁杨惠,可谓将音乐教育的触角伸及人们生活的多个角落,共同在圆桌会议上探讨“香港社区音乐发展”这一议题。

第5篇

一、以省市督导评估为契机,统筹协调,落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各项目标

1.完善教育督导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定期召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分局联席会议,按照各项督导评估指标要求,分解责任,查找问题和不足,沟通工作进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时,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全力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区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法定增长责任书》指标任务。

2.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迎接各级督导评估。准确把握省、市各项督导评估标准,指导学校(幼儿园)以督导评估为契机,将评估指标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推动学校自我检测、自我评估、自主发展。年内,完成省年度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市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各项督导评估工作。

二、以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为重点,督促学校(幼儿园)深挖内涵,特色发展

1.落实年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整改。指导学校根据《年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反馈报告》和学生、家长、教师网上问卷中反映的内容,总结提炼发展优势,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制定整改措施,上报整改报告。召开督学讲坛暨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反馈会。

2.建立校本督导制度。学校根据《关于做好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建立专项评估机构,按照自评程序,实施专项自评。6月底前,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建立校本督导制度,邀请家长、教师、社区有关人员、责任区督学等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年度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学校自评结果进行复评。

3.做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按照《市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督导推动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实,保障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10月,依据《市幼儿园办园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试行)》,对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4.深化“多元互助”教育督导评估模式品牌建设。以申报《“多元互助”督导评估模式的研究》市级教育督导课题为引领,继续深化“多元互助”督导品牌的内涵、体系建构、操作流程,积极探索评估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估手段多元的督导评估模式,实现督学、学校、家长、社区间的合作互助、平等协商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三、以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

1.加强专兼职督学的培训和管理。依托“教育督导协同办公系统”,用好“网上学院”,上传视频、课件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讨论,通过网络平台促进督学间的学习和交流。继续举办督学讲坛、督学沙龙、专兼职督学暑期培训班,编印《专兼职督学学习材料汇编》,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

2.建立多元的督学评价机制。督学要用好《督学履职手册》,建立督学成长档案。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业绩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督学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区督学履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激发督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年内,评选表彰优秀督学、优秀督导责任区。

3.扎实开展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以我区申报的省、市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为引领,组织、动员专兼职督学深入研究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督导工作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撰写教育督导论文和调研报告,为学校发展与提高服务。评选优秀教育督导论文和优秀调研报告,4月,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省市教育督导论坛论文评选。

四、以创新工作机制为载体,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发展

1.建立督导推介制度。3月,对我区19所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落实省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情况开展“随访一日行”活动。5月,对中小学年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整改情况开展“随访一日行”活动。开展督导责任区随访观摩活动,开拓督学工作视野,对督导责任区学校在督导整改、校本督导等方面形成的优秀经验和成果进行推介。

第6篇

一、面对新形势,找准新起点,打造高素质队伍

多年来,不管形势发生如何变革,她们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境,但她们始终信奉一条宗旨,那就是“用母爱为幼儿服务,用亲情为家长服务,用爱心为社区服务”,她们遵循婴幼儿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幼儿园管理运营模式,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管理,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自主、和谐的发展。随着托幼服务市场的变化,面对社区生源现状,她们在办园方向上,大胆探索开门办学之路,坚持品牌引路,拓展了托幼的服务内涵,创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为社区0—6岁婴幼儿提供一流的安全、教育、保育服务。多年来,她们保教人员积极参加了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以良好的保教服务和优质的教学管理水平赢得了社区家长的信赖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曾先后连续四年被评为公司级安全红旗单位;总公司级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区级绿色环保幼儿园、参加市交通安全儿歌大赛获得三等奖;连续四年的教师教育观摩课被总公司小幼科评为优秀示范课,并获得市级二、三等奖;多名教师被授予公司、总公司公司、市岗位服务明星、标兵、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多名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总公司级、市级一、二、三等奖;辅导多名幼儿参与的幼儿卡拉ok比赛、幼儿讲故事比赛分获一、二等奖、参与的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分获金、银、铜奖和最佳组织单位奖。

二、启动全员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抓好幼儿园教育的关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她们提出:努力将每一位教师打造成为热爱本职专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勇于探索创新;尊重幼儿,因人施教的人才。在工作中,提倡“优秀园风建设示范园”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教职工建设目标是敬业、爱生、奉献、一专多能,德才兼备。遵循教育理念: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提倡:快捷、互动、亲情式服务。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作用,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形势任务教育,着力培养一支健康向上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托幼中心由专人负责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首先加强对幼儿园长的培训,提高其管理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努力造就优秀的管理干部。引导她们加强学习,做学习型园长,使她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和学前教育前沿的发展动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切实担起骨干带头重任。

其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和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市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细则》,利用2月、8月幼儿入托淡季及其它业余时间集中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音乐教学、英语口语、礼仪服务;组织保育人员进行了保育员应知应会、护理技能培训;聘请市儿保所专家对保健医和炊管人员进行了婴幼儿营养配餐技能培训。此外,她们相继开展了各岗位人员业务技能比武活动,如:炊管人员烹饪比赛,教师风采大赛。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各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更好的服务于幼儿。

第三加强师德管理,提升保教人员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牵动家长的心。在新形势下,她们拟定了保教人员行为规范,教育全体保教人员恪守准则,严格执行,对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受小朋友家长欢迎以及在工作中取得各项优异成绩的教师采取了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园所实际,她们还聘请了天津市行政学院教授为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调适讲座,教育员工正确面对压力,以快乐、健康的心态投入教育工作中,还聘请天津市义务演讲团的老师给女职工讲保健知识及相关女性病的治疗和预防。

三、创新管理理念,打造社区办园新特色

在幼教管理工作中,她们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规定及岗位职责。加强安全管理,为师生搭建安全平台。作为公共聚集场所,她们尤其关注园所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幼儿人身安全管理,统一制定了岗位责任追究制,确立了园所作业现场执行标准,建立了安全基础资料8类54项437条、消防安全基础资料5类40项160条。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园所的安全运行。此外,她们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的训练,定期开设专业课程,组织师生消防演练、安全六项管理制度学习及考试、各园安全基础资料展评;规范各岗位操作流程。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作息时间并严格管理,如制定了各岗位操作一日流程,进行了统一公示,使保教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幼儿园保教服务制度;规范食堂管理,为幼儿提供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严把病从口入关及食品质量关。其次注重膳食科学合理的搭配,注重粗细、荤素搭配,做好营养测算工作,针对幼儿身体情况及时调整幼儿食谱,确保幼儿园饮食健康、安全。

第7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园课程建设园本课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发现我园的园本课程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在学习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开放、尊重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重视实践效果的智能观和教育理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园决定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有课程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人改革。

一、措施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园制定了综合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了区域活动系统操作模式,创建了多元、丰富、开放的教育环境,建构了一套幼儿发展评价量表和评价方案,并创建了课程资源中心。下面主要就区域活动和评价体系进行介绍:

(一)提供多样化的区域活动

1.区域活动的设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园设立了展示区、语言区、运动区、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数学区、建构区和角色区,并创设多元、丰富、开放的区域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活动。

2.区域材料的投放。我们坚持适合、丰富、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投放区域材料,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强调材料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孩子提供不同水平的材料,以促进孩子对经验的整合和提升。

3.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时刻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通过观察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估,了解幼儿的强项智能和弱项智能,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

(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我们构建了幼儿发展评价方案,从多方面考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以全面衡量幼儿的发展状况,真实反映儿童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

2.评价视角的全面性。每个主题活动都制定了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评价量表,在主题活动结束时逐个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主题活动中教师就能全面地关注到每个幼儿各方面的表现,也为学期结束时的素质发展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3.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访谈法和档案袋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

4.评价者的广泛性。评价除了关注教师描述幼儿在园表现外,还将家长作为幼儿发展评价的重要方面吸纳进来,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请家长在集中培训后一对一地对幼儿进行观察、评价。

二、成效与思考

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构建园本课程实现了幼儿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幼儿多项智能得到和谐发展。关注幼儿个性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和谐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幼儿的成长—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身体素质、审美情趣、探究学习能力、创造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各级各类才艺展示、竞赛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2004年以来,课题组成员近百篇论文和活动方案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教育论文评比中获奖;课题研究成果《幼儿成长记录册》在市教研室协助下出版,并在吴江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多名教师在市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多名教师成长为教坛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

三是幼儿园的办园内涵不断丰富。与研究进展同步,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办园水平、保教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以来,年年获得市幼儿园年度考核一等奖,并获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等光荣称号,幼儿园通过幼儿发展、教师发展提升声誉和品位。

通过研究,我们形成如下思考: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应把幼儿的多种智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课程目标应注重全面性。首先,课程目标必须诈重每个幼儿的发展、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扬长补短,全面发展”是我们对课程目标的基本追求。其次,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幼儿,在认识和关注不同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原有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要在保证全体幼儿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2.课程内容应注重生活化、经验化和多元化。生活化是指课程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注重对生活中课程内容的挖掘、选择和利用,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学习主题必须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渐进地贯通整个幼儿学习阶段。经验化是指课程内容必须建立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的认知经验。多元化是指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还来源于家庭和社区,且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动物、植物,只要是幼儿感兴趣并有发展价值和操作性的,都可作为课程内容。

(二)创设多元、开放、丰富的环境是促进幼儿智能个性化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1.让环境成为引发幼儿探究的天地。首先,应优化有利于幼儿智能发展的整体环境。我们根据园内建筑的分布,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各景点,园内水池、沙地、草坪、绿树一应俱全,使幼儿园的一墙一角、一草一木,均能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其二,开辟不同教育功能的专用活动室,发挥各专用室特有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其三,充分利用场地设置活动区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园班班设立区域,且根据主题活动的变化随时调整、丰富区域内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以自主探究的活动形式探索学习,亲身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第8篇

“园本课程”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开发主体,幼儿园、社区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构建的幼儿园课程。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我们的园本课程的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能取得最好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工作不及义务教育工作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幼儿教师多是技能型人才,总体学历水平与义务教育的各级教育单位相比相差很多,较低的学历降低了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幼儿园及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技能教法的训练,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职称论文。

其次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问题,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尤其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许多知识也是有时代性的,被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幼儿园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交流学习,或者组织骨干教师到学前教育工作发展好的幼儿园参加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让她们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地撑起学前教育事业的这片天。

二、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机制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无人能及的作用,与此同时,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社会与幼儿园强加给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教师身心疲惫以致没有精力去创新,没有时间去学习、思考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从而也没有动力去探索与研究更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幼儿园要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在正确的办园思想的指导下,争取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为她们创设严谨而又宽松、求实又有创新空间的工作环境,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和自。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能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

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幼儿园、家长和社区要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大力的支持,教育幼儿并不单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园功能的认识局限于识字、保育等,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样会给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家长、社区力量等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育儿新动态,及孩子的新发展,共同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政府和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为幼教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使她们能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施行它。

四、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能单纯地依靠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等外部因素,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样不可或缺。除了积极接受园里的培训和与其他幼儿园的交流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周围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学习、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能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此外,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师不能使自己的思想禁闭,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交流想法,扬长避短,不断使自己更加完善。

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优秀教学活动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被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而进行调整与修正,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层面,由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发展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的趋势下,幼儿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符合时代的适宜教育理念可以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教育科学研究[J].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