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工程论文

信息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8 11:3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工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工程论文

第1篇

作者:柏乃宁 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建设单位对于监理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是信息的劣势方,而监理单位则是优势方,双方之间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关系,作为建设单位,自然希望选择高质量的监理单位为其服务,而监理单位则希望能够接到更多的项目,扩大其市场业务范围。为此,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断搜寻需要的信息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合同条款,以及在合同的相互约束下进行行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工程建设的不确定性因素特别多,例如隐蔽工程,一旦完成转入下道工序,则无法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建设单位就只能依靠监理单位的主观控制,通过过程监督实施施工管理和控制。所以,监理单位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利益。而监理单位如果提供虚假的信息或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实际目标不一致,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直接影响最终项目目标的完成。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监理单位的报酬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是建设单位聘请来为其服务的。通常情况下,监理单位对施工生产过程较之建设单位要更加熟悉和专业,但是其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技术水平、实际能力、预期目标等了解都不够详细和真实。相对而言,施工单位是信息优势方,监理单位是信息劣势方,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详细分析如下: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目标一致,实现共赢。在这个模式中,三方的目标基本一致,因此不存在道德风险,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配合,除了不可抗力等意外,实现建设单位的预期目标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由于项目的工期缩短、造价降低、质量高,建设单位必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其也会拿出一定的成本,回报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实现共赢,三方效益最大化。2)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目标一致,而施工单位存在道德风险。如果施工单位没有选择与建设单位的目标一致,就算建设单位聘请了监理单位为其监督服务,最终还是很难完成建设单位的预期目标。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a.施工单位存在道德风险,这是建设单位不利选择的后果,施工单位本身技术水平较低,在投标时弄虚作假。b.建设单位的道德风险,无节制的压价、转嫁风险、制度苛刻的条件,施工单位为了自保盈利,不得已只能做出被动的反应,如偷工减料等。3)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目标都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小,风险则很大。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一般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不会采取这种行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建筑三方都可能存在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最为严重的情况之一。

加强宏观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有学者指出,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靠制度的保障。由此可见,规章制度和合同条款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项目目标最终的完成。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建立和完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业作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巨大的组成之一,对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的所有活动,都能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和保护。其次,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实际上,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这对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及个人的商业信用状况,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信用关系的信赖、认可程度是衡量国家、地区或经济组织的经济环境和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建筑市场的信用制度是指为了改善建筑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约束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组合,是降低建筑市场交易费用的有力保证。首先,在建筑市场中,项目各主体均应树立诚信意识,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认真履行合同,展示自己的真实信息,加强互相的沟通,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其次,建筑工程各方参与人员的素质要有要求。要增强各方人员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认真准确的提供信息。信息交流中,双方人员不得为了谋求私利而刻意隐瞒企业的真实情况。完善信息系统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建设项目信息报告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当然,这个资源共享并非是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而是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对于企业内部不能对外公开的机密,应当适度保密。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制度,明确必须公开和不必公开的信息范围,最大限度的保障建设三方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报告格式。为了方便各类数据的整理和信息的传递,信息报告格式要做到严格统一。同时报告制度和报告格式的制订应由第三方来负责。再次,建立网上项目沟通管理系统,增强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在项目中,要建立全方位、全方面的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如承包商要提供在建工程的工料消耗、材料价格、材料供应、工程质量等工程相关数据。而建设单位则要提供资金情况、建造需求和预期目标等相关信息。同时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要及时的对各级各类信息进行更新,否则再真实的信息也会成为不准确信息。

第2篇

简而言之,电子信息工程就是借助信息电子化技术,不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手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技术的逐步完善,电子信息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高效性、便利性、准确性也常被人津津乐道。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核心技术和长远发展战略的缺乏。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起步较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较大,这是无法忽视的隐患之一,我们必须及时有效的研发新技术来摆脱这一现状。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发展受到企业经济情况和对外认知的影响,我国的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无法制定有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总而言之,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是符合时展要求的。

2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逐步应用

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混合体,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尖端高新领域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由于其在控制领域的巨大创新,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广泛应用和追捧。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进行应用,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2.1引领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朝着机械化和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自动化技术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在最大程度上用机械代替人力进行一系列工业生产和发展。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体现项目、工程的机械化程度,这也正是其受到广泛应用和追捧的主要原因。而电子信息工程单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支撑、发展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应的机械一体化能力。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可避免的联系,与此同时,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可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朝着机械化方向大力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效率。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逐步应用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智之举,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2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智能控制能力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是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及其开发等手段,进而对电子信息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总而言之,电力信息工程设计是基于信息,进行一系列操作运行的。而自动化技术在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上有着引人注目的骄人成绩,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引入自动化技术能在根本上改善提高其对于信息的智能化操作水平。换而言之,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融入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提高对于信息的智能控制能力。

2.3在电子信息工程控制方面的提高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而言,电路分析和计算机控制这两部分尤为关键。而自动化技术在电路分析和设计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主导地位,例如:三相电力、互感电路以及双口网络。也就是说,一旦自动化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电路的高超本领也将注入电子新型工程设计。而计算机控制本来就和自动化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全力支持对于计算机控制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总而言之,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能够电子信息工程控制方面带来极大幅度的提高。

2.4辅助电子信息工程的具体设计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计算机设计效率的提高而言,存在着关键性作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原本效率低、准确性低的陈旧计算机制图方法。因此,在计算机制图方面,一旦应用了自动化技术,设计者只需在固定程序中输入所采用的数据和规模,计算机就能自动输出设计。并且,其对于制图方面的应用涵盖了建筑、纺织、电子等方方面面,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工作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2.5引领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走向更好的明天

自动化技术所涵盖的技术领域和其技术能力,是迄今为止最广和最高的。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大面积应用自动化技术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例如,在信息处理方面,现阶段除了自动化技术之外,没有任何技术能对信息处理的如此全面和高效。在智能操控方面,也没有任何技术能够超越自动化技术的完美操控。与此同时,在计算机处理方面,自动化技术对于制图的辅助能力也是其他技术所无法匹敌的。而信息的高效操作能力,工程的智能操控手段以及对于计算的制图的辅助,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自动化技术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进程。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抑或是自动化技术,两者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会,造成工业发展的滞后甚至停滞。因此,只有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将两者进行一个有机结合,才能使两者完好的发挥出各中高效作用,进而才能推动着我国工业的快速进步。

作者:王玲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引用:

[1]尹坤任.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253.

第3篇

1 简述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科技含量很高的综合性技术,因此其又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又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所以,自动化技术又被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ATM技术。ATM,中文名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它是指把相应的感应转换器植入特定的系统中后,可以实现中远距离传导和传输的一种新型高科技技术。它的产生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大家广泛地认可和赞同,也同时在国外的学术界掀起了一丝波澜。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无线电技术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同时也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点燃了几丝曙光。

2)SDH技术。SDH,中文名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它是一套信息结构,其能把不同速度的数位信号整合在一起并进项传输,而且能区分不同的等级。它又被划分为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SDH技术的诞生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随着现代通信的发展,传输的内容从简单的语音发展到文字、数据、图像甚至视频。SDH的诞生不仅解决了由于带宽限制而使用户连不上骨干网从而影响了业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传输网上大量带宽的利用率。

3)PTN技术。PTN,中文名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它是为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量身定制的一个层面。PTN是采用DWDM技术,主要用于传输IP包,以太网帧,此外采用MPLS-TP技术来实现PWE3伪线,用于传输SDH,这样电信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只需要维护一张IP网,物理介质也为光纤。

4)OTN技术。OTN,中文名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它是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进行传送的一种网络。OTN是目前主流的光传送技术,提供ODU0、ODU1、ODU2、ODU2e等类似于SDH一样的容器去封装不同颗粒度的业务。同时还有ODUflex容器去直接封装分组数据,提供光层直达的高可靠性的灵活传送服务并能极大的提升波分设备的可维护性和组网的灵活性。

2 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有两大分支系统:处理信息和建立信息。其在实际过程中的表现是对信息加工并处理以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不仅能给人们带更多现代化的产物,更能在精神层面丰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为人们提供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而自动化技术又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全方位提升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准,更能在效率上优化电子工程设计的效果。尤其随时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越发凸显,为了使我国未来的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更加快速地发展,将两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显得愈加重要。

3 自動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资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高效化、程序化、创新化地去利用,自动化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技术能科学性地实现资源共享,并可以为工作人员更加优化计算机网络等的市场及设备信息,从而在整体水平上全面提升电子信息工程设计。

2)健全通讯系统。通讯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中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条纽带,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为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做好支撑。比如: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自动化技术和UNIX系统并以此作为平台,将计算机网络和电子信息工作之间有效地衔接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技术成本和经济成本,还能最大化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的转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大企事业单位已将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列为其管理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和方法。不但在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更能在其他各个方面感受到电子信息专业的价值。其中计算机的运用又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动化技术的人工成本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质量,还可以在技术环节提升精准性和科技性,将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完美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并使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上有显著的转变。

4)实现一体化和机械化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让智能技术替代人力是自动化技术的最大特色。细化到从事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人员,其不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电子设计原理,而且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也必须掌握。另外,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自身特点,它是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所以如果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可以在如下两方面起到显著作用:第一,把机电一体化完美植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以大幅度提高设计效率;第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特殊性,可以有效地反映工程设计的多元化和其设计功能的标准化。

5)提高智能控制水平。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并基于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去完成相应的研发。由此可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关键因素是信息且更是完成设计工作的重要线索。正因如此,如果把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能在信息处理,开发形式,开发内容以及集成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如果将自动化技术和信息,计算机网络等融合起来,这就能为智能控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这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4篇

1.1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

Mitcham提出工程哲学(EngineeringPhilosophy)词汇,并阐述哲学对工程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工程处于技术之下,是技术的一部分,而李伯聪教授则认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是工程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以集成建构为核心的活动。人们既不应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也不应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或技术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而是科学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三元论”明确承认科学、技术与工程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强调“工程化”环节对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价值和意义,强调应努力实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有机互动与统一。

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本质及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包括组织结构、方针策略、规划活动、职责、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内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标准为ISO/IEC27000标准族。在ISO/IEC27000标准族中,不但给出了“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基于业务风险(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用规则、审核指南以及相关安全域的具体指南等。例如,仅GB/T22081-2008/ISO/IEC27002: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就包括了11个控制域,39个控制目标,133项控制措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在不同的学科中找到其渊源,在实施框架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质量管理中的Plan-Do-Check-Act的戴明环,在具体的控制措施上,则包括了密码学、人员安全以及各类信息安全技术,其研究的特点是将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和社会思维相结合,但更强调工程思维的“设计”理论。工程研究活动不同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设计”。工程设计活动包括对象设计和过程设计。例如,建造水坝的坝体设计是对象设计,如何实施就是过程设计,在信息安全中,设计组织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对象设计,设计如何部署是过程设计。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化过程与规律

2.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体系(System)化基础上的“最佳实践集”,到国际标准的正式公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度关注技术,忽略人的作用的“技术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例如,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等。第二阶段为强调人的作用的“管理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对个人行为的控制。第三阶段即“体系阶段”,在体系阶段信息安全以目标为导向,不再局限于手段的应用,而是技术、制度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个阶段是信息安全的工程化阶段,体现了工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继承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动力和机制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驱动”的过程。AlvinToffler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价值非凡,因此面临诸多风险,为保护信息,安全需求的出现是必然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新密码算法的产生,各类以“信息技术解决信息安全”的思路涌现,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安全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反过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又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速度更快,与防火墙形成联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国家政策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的导向力。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开展的,都要接受国家(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对工程创新的应用,企业的认识往往是滞后的,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例如:商务部印发的商资发[2006]556号及商资函[2006]110号,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鼓励引导政策。

2.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演化特点、方式和规律

对比国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国内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不但体现在信息工程领域,也表现在其他诸多领域。国内一般不会沿袭其循序渐进的路线,而是直接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或者在国外已有的原型上进行模仿开发。在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领域内,与文化、制度、历史等环境因素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工程。在信息安全领域内,作为基础科学的密码学,其算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特征,绝大部分技术亦如此。但在工程层次,不同的文化制度有时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例如,腾讯QQ本来是模仿国际聊天软件ICQ,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ICQ,MSN等点对点国外聊天软件均濒临破产,但QQ在线用户却在2010年突破1亿。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虽然修改自国际标准,但也显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例如更强调保密性,和国外用户相比,更多的认证取向等。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论

3.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

科学思维是“反映性思维”“发现性思维”,体现理论理性的认识,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体现实践理性的认识。科学家通过科学思维发现外部世界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和自然规律,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的工程构建物,工程设计是以价值当事人的特定需要为出发点,以构建某种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实体为归宿的筹划。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的GB/T22080-2008/ISO/IEC27001:2005原文别强调:“采用ISMS应当是一个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其需求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且上述因素及其支持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组织的需求实施ISMS是本标准所期望的,例如,简单的情况可采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部署过程也专门设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找到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3.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方法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PDCA戴明环,与A.D.Hall的系统工程方法略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遵循这个基本框架的。

4结语

第5篇

1.1技术创新工程管理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了,在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创新也随着其他科技的出现不断涌现,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逐渐应用,工程管理也开始逐渐演变出一些技术创新,比如工程管理不在局限于人为的处理,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等机器资源进行控制。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工程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以便于提供更好的工程体验,满足人们对工程管理的技术和便捷性的需要。

1.2自动化和高效管理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将工程管理的数据共享起来,通过网络平台,将工程管理的各项数据共享给需要的用户,这样就不需要设定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也避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保证了工程管理中数据整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上的高效性,从而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工程的高效管理。在工程管理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工程管理的软件,利用工程管理中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将其形成一定的最优算法,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将其最优算法进行实现,确保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各部分都会在最优状态中执行,同时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曾经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过的,因此就可以将这些曾经遇到过的工程管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当以后的工程管理中一旦遇到此类类似事件,就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工程能够自动化的执行下去,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问题,是曾经没有遇到过的,就需要人工进行处理,此次软件将会拥有自动记录功能,方便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可以进行解决,因此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将会有助于工程管理的自动化管理。

1.3风险控制传统的工程管理都是在人为的作用下进行实施,当遇到重大项目时,首先要预估工程的可行性,以及风险的发生情况,然而在人为的风险评估情况下,将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知识或经验缺失导致风险评估的不准确性。应用现在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工程的风险,随着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就会将此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特性分析出来,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工程实施整体上对工程的把握和价位的设定,同时也有助于工程最终的实施成功,防止最终发生工程实施失败,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

2结束语

第6篇

1.1工程监理在信息管理中的职责

监理单位按照工程合同要求和行业基本规范,为建设单位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监理单位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图纸,在充分了解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对整个工程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信息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收集并系统化基本信息,保证信息流通顺畅;

2)规范项目报告及其他资料;

3)建立信息系统管理流程,控制信息流;

4)维护信息系统,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1.2传统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2.1各阶段信息离散化

由于目前使用的工作软件不能有效的集成工程信息,例如决策阶段修改的信息,当其传递到设计阶段,甚至施工阶段时才被发现,因此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和核对已修改的信息,一旦决策阶段出现失误,必将给后续管理带去很大的损失.

1.2.2信息不能公开式共享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共享性差,由于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众多参与方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导致信息关联性差,易形成信息孤岛.

1.2.3信息流失建设工程的参与方众多,且介入工程的时间均不相同,因此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必然在衔接处产生部分流失.另外,通过纸质文档进行信息传递的另一弊端是不能及时发现信息的重复性,导致信息缺失和出现错误信息.

1.2.4信息传递滞后会议、通讯、邮件等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延误,例如举行会议需要反复协调参与各方与会的时间、地点等;如电子通讯的点对点传递方式在应用范围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花费大量时间.

1.3导致信息管理问题的原因

建设工程每个阶段的参与方不尽相同,是导致传统信息管理阶段性、离散性的根本原因,另外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种信息管理软件由于数据标准和接口的不统一,只能有部分信息共享于信息管理平台.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系统,并使建设工程的横向沟通(参与方之间)和纵向沟通(参与方内部)能及时、完整的传递与共享信息,即,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的协作平台.

1.4基于BIM协作平台进行信息管理的价值体现

把BIM技术引入建设工程中,通过建立协作平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跟踪、储存、管理及共享,改善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其使用价值具体表现

1)基于BIM技术开发的软件,具有自动协调修改的功能,对于录入或修改后的信息,可以实现似Excel的关联变化,并且效果远远超越Excel的功能;

2)BIM的应用不需要软件支持,其自身即为数据的载体,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对已输入的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并提取,且不会遗漏或丢失;

3)BIM协作平台是基于Internet实现的,通过互联网各参与方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提交、审核、审批、使用和传输;4)基于BIM协作平台的信息管理,集成了决策、设计、施工阶段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运营维护阶段对前期工程信息的利用率.

2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为使工程监理有效避免传统信息管理的不足,重点以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方式为核心,进行基于BIM协作平台的信息管理框架的总体设计[7].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2.1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层

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层由BIM中央数据库构成,即一个信息存储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分为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其中基本数据是将信息模型中的几何、物理、性能等信息数字化;扩展数据则是对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的文档或资料进行管理.工程息复杂多样,为便于使用者方便快速的检索到有利信息,在信息储存时要综合考虑信息的属性、专业、阶段、内容等.以IAI(国际协同工作联盟组织)研究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工业基础类)数据标准格式为依据,解决各参与方因使用不同专业的软件而导致无法与BIM数据库进行数据间转换的难题.为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对信息数据的共享功能,不同参与方需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范围.另外,各参与方在权限范围内变动信息数据后,需及时的反馈到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通过中央数据库平台,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在某阶段被某参与方输入一次即可,后续参与方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提取信息,因此,工程监理可通过中央数据库在不同阶段查询、建立、修改、审核、确认、提取所需信息,不但可降低造价成本、加快工程进度,还有效的避免重复输入信息时产生的错误,给监理管理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2.2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层

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模型层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是连接数据层和功能模块层的桥梁.在设计阶段,设计师们从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设计出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水电暖通模型,通过三个模型之间信息的信息传递,集成最终的BIM设计信息模型.在施工阶段,根据管理需求和目标,从BIM数据库提取设计阶段信息,将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扩展,再保存至数据层,逐步完善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工程监理通过BIM协作平台对成型后的设计信息模型和施工信息模型进行审核、确认,不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标准要求的信息,则反馈回相关单位进行修改、加工.

2.3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层

根据监理信息管理范围,在功能模块层主要对投资信息、进度信息、质量信息和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利用模块层中自动分析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的功能,提高信息的重复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项目的效益.

2.3.1投资信息管理传统的成本造价估算是将CAD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量信息输入工程造价软件,然后进行费用计算.一旦设计发生变更,则变更后的工程量均发生变化,导致以前的计算结果不能再使用,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变更后的设计重新进行造价计算.而BIM数据库因为其高效的集成性,在设计进行更改的同时工程量也进行相关联的变动,快速的测算出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造价.BIM数据库高效集成性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建立价格动态数据库和企业定额数据库,及时、高效的更新价格数据,并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后,不断更新和增加可以应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数据.

2.3.2进度信息管理施工进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通过BIM软件中的Naviswork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模型进行4D施工模拟,对比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通过实时动态的调整和控制,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2.3.3质量信息管理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监理通过以验收为核心的管理流程,对施工质量和设备安装质量等进行现场巡视、旁站检查和验收,进而对BIM协作平台相关参与方录入的工程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健全.

2.3.4安全信息管理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建设工程高质量、快进度完成的前提,BIM数据库施工信息模型中的建筑安全扩展信息,可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和监测,施工现场安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将现场信息同步反应至BIM协作平台,监理通过进行现场巡视和登陆协作平台,实时动态的掌握工程安全情况,避免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预警,工程监理即可从BIM数据库的安全知识库中获取最优的解决方案.

3基于BIM协作平台的监理信息管理的实施

BIM协作平台是为各参与方提供信息交流、共享、协作的虚拟网络平台,它的建立必须满足实时、畅通和安全的原则.要在虚拟的环境中传递、交换工程信息,需在技术层面上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以PIP(ProjectInformationPortal,项目信息门户)为核心技术的协作平台入口,用以获取、交流和共享信息.PIP除了能满足协作平台构建的总体目标和功能要求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对所需功能进行细化,从而加快信息的流动和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2)合理运用基于IFC标准的中间软件,消除不同专业、不同系统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相互转换,提高协作平台的集成性;

3)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即各参与方均自行建立数据库,录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后再上传至中央数据库,达到不断完善协作平台的目的.BIM协作平台的建成,可实现项目资料的同步更新,通过网络的在线会议和视频会议进行相关事宜的讨论和意见交换,以及各成员之间借助在线警醒服务及时掌握信息变化情况.

4结论

第7篇

1.1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建筑施工中的所有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处理等,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切实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对建筑信息进行统筹规划,对信息进行设计服务与管理,根据具体的数据对建筑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对建筑施工方面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发现和解决,保证解决方法科学合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首先要建立信息源,主要将处理好的数据输入到信息源中,然后利用数据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1.2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平台就是指信息管理门户,也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施工项目所涉及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对各个阶段、环节的项目数据、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对用户外界或用户权限的设定来保障建筑施工信息的安全、有效、可靠。工程施工实践中常用的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种信息平台。信息管理平台是整个信息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施工更方面的统筹管理,有利于各个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1.3信息管理定位系统的建立

建筑施工信息管理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对建筑施工地点的定位,然后对建筑地点周围的环境、地理条件等信息进行采集,然后通过软件对采集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来确定该地点可以利用的资源,分析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式。信息管理定位系统不仅是对建筑地点的定位,更是对建筑地点的考察,通过对建筑周围交通情况、地理位置情况、地下管道情况等考察,对地理布局的掌握,通过数据信息和文字图样的详细了解,进而更加了解建筑施工地点的信息,更加有利于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

2.1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施工信息管理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对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根本,建筑施工单位应不断的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的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部门在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的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并建立考核成绩奖罚制度,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水平的考核,通过考核成绩进行奖罚,这样不仅能刺激信息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大家的学习能力,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2加强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筑施工单位要想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得以顺利的进行,就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施工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要深入到每个细节方面,要对每一个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信息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有据可依,责任明确。完善信息管理体系还要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完善信息管理体系还要建立实际可行的信息管理办法,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有章法可依,按照章程处理工作,保证工作的有条不紊。

2.3加强施工信息管理的科学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中也要加强对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信息管理水平,提高信息管理效率,还能够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效性。在加强施工信息管理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同时,还要加强信息管理人员对科技技术应用的培训,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的顺利高效的实施。

3结束语

第8篇

1三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发展势必带来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格局。信息作为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竞争的第一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不再取决于简单的资本和劳动力的量的投入,而是越来越依靠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壮大,已在经济活动中展露出其无限的生机,企业的设计、建立及运行管理方式也随其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方式已被信息系统所代替。三峡工程建设工期17年,动态1800亿,投资之大、周期之长、规模之宏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加之三峡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学科领域通力合作,信息技术的引入和采用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进展,迫切需要选择适应新情况的管理方式,而采用技术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失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最佳选择。三峡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模式可以形成一个从三峡工程建设的实施层、管理层到决策层的垂直型,各层中各部门的横向型,各层对外联系的辐射型的规范高效、协调统一的立体信息体系。该体系处理信息快捷便利的优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三峡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

2技术信息化

技术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以高科技的手段,提高建设成果的技术含量。三峡工程建设八年来,非常注重技术方面的信息化工作,各种信息化手段在三峡工程中大显伸手,充分发挥作用。

1995年,三峡工程开工初期,就与加拿大MonecoAGRA公司开始合作建设“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这也是中国水电工程界首次引进管理信息系统(MIS)。与此同时,还相继建立了三峡通信网和三峡的网络系统。这些覆盖整个工程建设的大型信息系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TGPMS)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根据项目管理功能将系统分解成13个相互独立但又有一定联系的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工程管理系统。不仅使各项工作的处理规范化、标准化,还可以处理大量的重复计算,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计算机运作的可靠性较高,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对于决策层而言,可适时地从数据库中提取、分析并采用各种所需的数据,使其作出的决策更为客观、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观经验主义和盲目性带来的损失。TGPMS系统覆盖了三峡建设的方方面面,适用性广,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使用。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点多面广,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和单位多,所以在大坝建设的同时,施工通信系统的建设是否先进、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三峡通信网的主体是一个包括宜昌和三峡工地在内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B-ISDN,传输系统采用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通信为辅的SDH(同步数字网体系),交换设备为ATM(异步传输模式)和常规数字程控交换方式,并且考虑到各网点间传输信息量大小不同,所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B-ISDN本地网和ISDN远程网相结合的网络结构,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三峡通信网可以在一个网内同时传输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也可进行水情测报及电站监控等各种业务。由于采用了SDH传输方式和ATM交换体制的通信体制,三峡通信网能够不断融合新技术,并根据需要逐步扩展通信规模,以适应工程日益发展的节奏。

三峡工程计算机网络覆盖广,牵涉单位多,系统复杂,除了具有一般常规的应用功能外,还支持多媒体应用,可传输图象,视频点播及电视电话会议,并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该网络系统有如下的特点:

1)为了完全避免单点失效故障,ATM通道,ATM交换机中的电源、控制模块,以及路由服务器都采用了双备份制,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

2)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从网管工作站即可管理全部网络,边沿网络设备少,简化了网络管理;

3)该系统是真正基于交换的高速网络,具有高性能。充分利用ATM的面向连接技术,设置了安全而又灵活的虚拟子网;

4)通过虚网划分,能够严格控制访问范围及权限。

以上例举的三项技术是应用于整个工程范围的,这些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以往传统技术的应用方式,使整个工程的宏观效果随时处在可控状态。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工程建设处于动态过程中,如何随时了解、掌握各种工程动态,把握工程进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几个实例能很好地说明,技术信息化的应用能对症解决问题。

在三峡施工现场,各种情况复杂多变。监理部门将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数据,经过工程师提炼归纳,形成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规范化的标准的信息,再通过监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可对三峡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进行有效控制,给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为了保证机组、主变压器、GIS等重大设备在境内的顺利运输,对设备的在途运输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以保证设备能安全及时地运抵三峡工地,开发了一套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设备运输管理系统。传统的运输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通讯盲点和人为的不利因素,无法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和完整地传达到位。该系统可以实现车辆或船舶的定位、跟踪、自由查看历史轨迹,在电子地图灵活查找车辆或船舶的位置,自由格式的双面卫星通信等功能。该系统的便捷性使广大机电工作人员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设备的在途信息了如指掌,为今后大量的设备运输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峡工程还使用了专用定位系统,可以在三峡工程的各个目标领域发挥作用。三峡工程的工期长,随着工程推进,有关的地形图要经常改变,可以借助专用定位系统,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大大提高工效。可以利用专用定位系统提供现场信息,制作电子地图,快速、准确、动态地模拟工地施工的动态场景。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的建设已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也是一项大型的信息工程,要建设好这样一项世界级的水利工程,还必须进一步将信息化运用于三峡工程建设的更多方面,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

3企业管理信息化

3.1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自理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地为企业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证实,单凭个人经验是不能管理好现代化企业的,也并非仅仅建立了软硬件系统就能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可以使企业管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决策者能随时了解企业运行的情况,能及时得到由计算机处理后的集约程度较高的信息,这些比经验更为客观,更有利于指导决策,应该引起企业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3.2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管理信息化要实现三个目标,即目标优化、结构优化和知识优化。

目标优化指的是决策过程科学化,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决策层作决策的依据要是客观准确的,而不是仅仅凭经验办事,企业决策水平的高低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管理信息集中化的程度。

结构优化指的是工作流程科学化。在管理工作中,信息可以分为可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可程序化工作与非程序化工作之比约为80%:20%,因而,可以将80%可程序化的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减少管理层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用复合型管理人才来代替普通的管理人员以达到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目的。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去处理那20%非程序化信息,研究经营战略。

知识优化指的是员工行为科学化。企业管理要实现信息化关键在人,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并建立健全的企业全员培训体系与考核体系。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要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促成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一般由企业信息中心负责,信息中心的人员只有熟悉了企业管理的机制、流程,了解了企业的业务,才能设计开发出适合企业的实用的MIS,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3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领导要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这样既可以让员工感到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坚定的决心,又可以让员工们有更大的干劲与热情参与建设,而且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调度,使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进展得更顺利,更高效。

(2)确定阶段性目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建设之前,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好阶段性目标,分阶段一步步地实现信息化,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也可以很快见到成效。

(3)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配置的硬件设备的投资,并不表示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还要安装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软件,然而仅有软硬件系统的构建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信息,如果忽略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这些基础工作,那信息系统也将形成虚设。

(4)要重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建设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不容易,而维护、管理、更新系统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信息是随着事物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否则系统中存储的都是些过时的信息,这样不但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者更会误导企业决策层做出错误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