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三农论文

大学生三农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8 11:36: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三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三农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涉农高校;基层农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5-04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所设计的某种培养人才的标准样式,通常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五个要素。显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成效的决定因素。不言而喻,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根本保证。本文将立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低重心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从我国现实看,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要坚持“低重心”的原则。所谓“低重心”,简而言之,即指面向基层。此处的“基层”,特指农村基层,即县和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包括县级管理和服务三农的部门、乡(镇)和村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主要包括在农村基层从事“三农”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各类企业到基层进行多种服务以及其他与“三农”相关的从业人员。为论述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下面将从人才培养规格的层面来进行阐明。所谓人才培养规格,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与其自身的磨炼,在毕业时可向社会承诺并达到的某些基本质量标准。从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笔者认为,涉农高校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规格应该达到以下水平。

(一)思想层面

1 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基层,热爱新农村,具有较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础。

3 具有较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热爱基层事业,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

(二)知识层面

1 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主要包括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三农”相关的知识,如“三农”发展的历史、知名农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农村基层典型人物事迹等。

2 具有较整合的专业知识。学生最终形成的应该是打破相关学科界限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3 具有较全面的农村基层知识。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熟悉农村基本情况。

(三)能力层面

1 具有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口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心理层面

1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五)体魄层面

具有健全的体魄、结实的体质、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以便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因各地、各校乃至各专业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二、培养内容:宽口径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立足“三农”,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培养农科人才,其培养内容的口径应该宽。从培养模式的角度看,培养内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限于篇幅,下文仅着重阐述培养内容的主体部分一课程设置。

根据基层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实际,笔者认为,涉农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增后劲”原则,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农学、生物学、管理学、农业工程等交叉融合,构建通识、核心、实践、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现“宽、专、交”结合的课程特色。具体来说,涉农高校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可设置以下四种课程。

(一)通识课程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以及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在更高层次接受教育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等相关课程组成。

(二)核心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种独特的专业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也为能获一技之长是供良好铺垫。例如,农学专业主要是农学、生物类课程,同时,注重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将课程知识与基层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三)实践课程

主要目的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时间和空间建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农业工程类等课程。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自学或讨论课程、创业训练课程、企业实践课程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做讲座,培养创业能力。

(四)发展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今后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见图1)。

三、教学方式:实践型

从当下“三农”的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应该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着力提升农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涉农高校理当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尝试在一些课程教学中采用诸如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自由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此外,还要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从事社会实践,直接参与科研,与导师一起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等。

(二)教学方法: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开放性,其核心是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变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打破传统的“一本书”的方式和“一言堂”的形式,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课堂教科书之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开放式教学方法也能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充分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让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因而,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要积极鼓励开放式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主动式

与其他学科类大学生相比,培养面向基层的农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处处体现主动实践必要性。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诸多能力,如质疑能力、观察能力、协同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教师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设计了若干课外综合作业,综合作业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步入田间地头现场,主动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生产现场的需求,自拟选题,进行生产方案的设计,对于优秀作品可以依托创新大赛和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给予支持。通过营造这样的主动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对作物栽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和提升;再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对原农学专业“种三田”(试验田、丰产田和种子田)进行了改革优化,规定农科专业实践学时比例必须达到35%,实验学时不少于课内总学时的20%,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并逐渐拓展到植物生产类专业。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鉴于当代农科知识的现代性、前沿性、实践性等特征,涉农高校应该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运用电子课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农学专业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基地、示范园、农业高新区等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全面提升和整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突破传统的作物概念,把专业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植物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上,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植物生产和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学手段上要大胆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农作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试验基地,通过自制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农学、植物保护等农科专业一些作物的栽培特点和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

四、管理制度:实用性

管理制度是整个人才培养成效的监督与保障。为了培养实用性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修业制度

修业制度也称学业制度或学习制度,包括基本修业制度和权宜修业制度两大类。其中,基本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最好实行完全学分制。因为完全学分制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选择课程的自,有较大的自由度;修业年限灵活、教学计划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权宜修业制度方面,基于农科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一现实,最好实行主辅修制度,即让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整合科学知识、能力与技能。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为维护日常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体系。从涉农高校的办学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所涉农高校中的某个院(系)所能办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为提高涉农专业的教学成效,学校应该专门配备分管农科类学科专业的校长(院长),同时,出台有关教学的优惠政策,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制定多项有效考核农科类教师的灵活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建立这种具有综合特色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的成效。

(三)招生与就业制度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和自主就业以来,涉农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便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既影响了涉农高校自身的发展,又影响了基层农科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当下高校的实际看,农科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比较困难,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便成为这些学生及家庭的一大负担,许多学生因此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此外,由于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待遇过低,导致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到那工作。这样的现实,使得我国“三农”基层领域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与推广人才十分短缺。为此,千方百计地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实属当务之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政策及我国国情,笔者认为,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从招生制度看:(1)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规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举措,该计划于2004年启动。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和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人才需求问题,它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进一步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规模,实当必要。(2)健全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含高职)招收中职生的途径有很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单独招生、单独对口招生考试、“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免试直接/保送升学等,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制度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基层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还要进一步扩大、坚持、完善面向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计划,改革招收方式,开展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生考试,吸收实践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到高校学习。(3)建立面向农村自主招生的制度。从我国农村基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出发,制定面向农村的自主录取、择优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政策十分必要。比如,对热爱农业,有一技之长,愿意继续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社会人员实行择优录取或破格录取;对于农村基层骨干、种养大户实行定向录取。(4)广泛开展各类农科基层人员培训。涉农高校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迫切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以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大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者和农村女性劳动者为重点,着力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

2 从就业制度看:(1)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面对农村基层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乡村干部和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实,“三支一扶”计划无疑是一项实现双赢的伟大创举。基层和农村是当代青年人重要的成才之路,这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念和途径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理解、接受和选择,继续实施和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大有可为。(2)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国家对“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的政策方面要给予更多支持,比如:给予“大学生村官”减免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对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本科生减免所有在校学习的费用;同时规定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一定年限。这样既有利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就读“村官专业”。(3)搞好选调生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调生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选调生培养机制,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本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单位要求与选调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选调生培养的相关法规文件和机构建设,对选调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更需要加大对农科学生选调的力度,关心和解决选调生实际遇到的困难,以求营造出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政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基层工作能力与经验的品学兼优、注重实践、能力出众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评价体系:科学化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某种要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及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整个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很好的监督、反馈、调解与促进的作用。

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发挥教育对农业的内部和外溢作用,解决“三农”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寻电大远程教育与农民获取教育资源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试图对农民平等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做初步分析和解释。

一、电大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民平等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

我国经过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浇铸和建国以后的二元制经济结构,长期以来,农业为弱势产业,农村为弱势地区,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农民不能或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过着水平较低的、维持生存的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穷人。

电大远程教育是改变农民占有资源贫乏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农民占有资源的贫乏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状况制约着山西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山西电大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空间。山西电大以县级电大为主体、市级电大为支持、省级电大为主导的三级办学(教学)组织系统,将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广大农村,2004年秋山西电大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直接为农村基层干部和乡村农民输送适合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农村科技实用技能培训资源。Www.133229.COM山西电大与农广校合作办学,建立了开放教育农科专业的省、市、县、乡四级办学网络,为乡村农民提供接受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的机会。山西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实践,开拓了农民接触和占有教育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提高了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成为改善农民福利、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有效措施,电大远程教育是改变农民占有资源贫乏的重要途径。

电大远程教育使农民学习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农业的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政策有了,科技投人水平提高了,突出的问题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增强技术到户率,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潜力。电大远程教育延伸到乡镇,可以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各村各户,可以根据农民群体实际需求和差异性组织教学,可以经济而又便捷地运用不同形式举办多种层次的教学。山西电大农学院从农民不能学、不愿学、不会学、不懂学、不能坚持学的特点,规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生集中培训和形成性考核成绩流程与内容,教学过程以学习方法为保证、学习技术为重点、学习课程为核心、提升能力为宗旨,根据农民因区域经济和文化底蕴差异而表现出的需求的层次性,针对性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服务支持体系。如山西晋南农民为适应农村产业化、工业化要求需更多学习经营管理和自主创业致富的知识,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而吕梁和雁北地区需更多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学习条件上,有条件的地区已基本具备开展远程教育的条件,而落后贫穷地区则还是以文字媒体、音像媒体甚至函授学习为主。对不同区域和需求的农民群体,一方面需要引导和创设他们的教育需求,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诱发其参与,另一方面,采取不同于普通开放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如实行松散型管理与集中式培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农忙时自学、小组学习采取松散型管理,集中培训、集中实践、集中面授、集中网络学习、期末复习练兵等采取集中式培训和辅导,因地制宜地采取农民能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并形成特色,指导农民的学习目标,激励学习积极性,训练学习习惯,强化学习意志,鼓励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促成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三个要素的组合,提高广大农民群体的学习能力。

电大远程教育是实现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为“弱势群体”服务是电大远程教育的共识。广大农村是我国弱势人群最多、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也是电大远程教育最需要关注和延伸的地方。山西电大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建设了覆盖全省三级电大的cde宽带地域专网工程,打造和优化全省电大系统的技术环境,初步形成了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伸向乡镇及广大农村的网络辐射体系和远程学习平台,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为山西农、林、牧、副、渔农业系统培养了大批专科层次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科技致富带头人才,提升和改善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变了农民的知识和信息结构,为提升山西农村人口的教育文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服务农村弱势教育群体的实践中,山西电大采取引进与开发相结合、多种媒体形式互为补充等措施,针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满足各地“三农”教育的实际需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乡镇,主要使用音像媒体资源。灵丘、方山、繁峙县的一些乡镇,多年来坚持走村串户播放录像带,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向下延伸。省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处将大批“三农”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为视频点播,培训和提高县级电大教师、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操作和运用能力,复制下发农村实用技术录像带,为镇(乡)学习中心开展培训提供服务;农学院制作了专门网页,构筑了农林医药科课程开放专业电大在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农”远程教育、农业书城、农业、农药信息网、农业科技与投资网、农业大学科研网等大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平台,在网上开展各类层次的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市场供求信息等。资源中心数字图书馆开发了“农业电子资源信息库”,为“三农”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为镇(乡)学习中心开展培训提供服务。电大远程教育的网络与组织优势,与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和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的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电大远程教育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功能,成为实现社会教育公平的有效的重要举措。

二、电大远程教育实现社会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变农民占有资源的贫乏,实现教育公平,是电大远程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领域,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项创新工程,是新时期的农民教育运动,必然存在许多新的困难和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的新问题。

电大远程教育的运作方式有简单的市场化现象。广大农村在科教兴县、科教兴乡活动中,涌现出三教统筹型、综合学校型、项目开发型、专业协会型、综合开发型、基地建设型等不同运作形式、各具特色的农村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村庄。如:柳林县前元庄村创办的“村校结合、三教统筹、教科劳兼顾”的学习化村庄,襄汾县南辛店乡的文化治村方略等。与此相比,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运作方式就显得简单而市场化,没有很好地采用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文化补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项目试验和示范辐射等多种运作形式,未能与各级农技校合作并引领县乡统筹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继续教育,满足不了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表5“各县市成职教基础条件统计”结果分析发现:电大远程教育并未实际真正纳人各县市农村成人教育评估体系,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作用机制还没有深人人心;单纯市场运作的形式使得电大远程教育整体上游离于政府行为评价作为之外,在广大农村涌现出的多种模式的农村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村庄的过程中,电大远程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为“三农”服务、实现教育公平的功能,从而常常被广大村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所忽视,减弱了农村教育在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电大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环境资源不丰富。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发挥重大的作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三农”问题,是农民素质的有待提升和占有资源的不平等。山西电大为“三农’服务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制度保证,实现农民的教育公平与宏观决策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存在政出多门、行政垄断、行业壁垒等对教育资源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政策不配套、经费支持不到位,对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成效缺乏积极的评价。这说明,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环境资源还不丰富,实现社会教育公平还受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制约。

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说,目前开展远程教育所必需的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尚不配套。以山西为例,尽管县级电大已初具规模,网络环境建设及各种媒体设备较为完善,具备了开展远程教育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在城市所辖县或大城市边缘的县的大多数乡镇的学习者基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在城市边远一些的广大农村还缺乏网络学习的基本条件,有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使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优势和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表6调查统计结果: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电视和网络,其中电视和报刊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用得最多的获得信息的渠道;47.8%的学生不喜欢使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原因是缺失上网设备;50.5%的同学认为在掌握信息技术方面最缺的是硬件条件;39.2%的同学认为没有计算机是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26.3%的同学认为所在教学点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较缺乏或相当缺乏。数据分析显示: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和学生信息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广大农村还缺乏网络学习的基本条件,基层电大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不配套影响了电大远程教育服务“三农”优势的发挥。

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支持服务机制不健全。学习支持服务是确保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远程教育服务“三农”,需要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来保障其质量和效果。但是,由于在观念上优质服务的意识还不够明确,以及师资力量、技术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目前,从中央电大到省、市、县级电大还没有实现“一村一”各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对接,教学信息互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远程教育网上支持服务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做到能为每一个上网学习的人提供必要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效果。

三、电大远程教育为农民平等获取教育资源服务的对策

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要求政府成为农民教育投资的主体,加快提升农民素质的进程。各级政府对于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支持力度大为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阳光培训工程”等,就是政府为农民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环境资源。各级电大要借势有规划地积极作为: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统筹和对各类为农村服务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强化电大为“三农”服务的龙头作用。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行政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村民文化技术学校或农村成人教育学校站点作用,积极利用各级农业职业学校等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建立以当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满足“三农”的教育需求,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实现教育重心下移,提高农民共享教育资源的程度。处于增加收人的迫切愿望,不少农民希望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但他们更希望有组织、有保障的培训方式,很多农民还是把教育培训寄托在政府投人上。由于各种原因,接受培训的农民还只是很少数,很多农民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找到他们的所需,许多农民不知道电大,不知道电大远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方式。电大远程教育应该实现教育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重心的进一步下移,通过建立面向农村的教育体系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把电大远程教育延伸到更多的乡镇和村庄,使远程教育功能向广大的农村和全体农民全方位覆盖,为农民群体提供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和学习的平等机会;针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开辟“三农”远程教育中心网站,构建“三农”服务平台,以县级电大网络平台为基点,链接各乡镇学习中心,把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建设成开展学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新信息输送的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中心,使教育资源走向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共享教育资源的程度。

重视农民自我发展需求,为区域特色产业经营服务。在对六县一市的科教兴县评估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民对提高产业经营和增收项目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训表示欢迎。如:屯留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的蔬菜、核桃和药材的种植和深加工技术的培训,10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优质核桃基地、3万亩药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和生产的积极性,全县普遍实行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60%的农户走上了订单生产之路。阳城县围绕“建设十万亩优质蚕桑基地”项目,采用培育标准化养蚕示范户的办法,教育培训农民利用科技养蚕不断增加收人,引导农民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益。襄汾县赵康镇开展的三樱椒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项目的培训,三樱椒是赵康镇的支柱产业,赵康镇的三樱椒已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农民走人了市场;贾罕村进行的蔬菜种植技术、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等很受欢迎,贾罕村有蔬菜大棚300多个,西瓜拱棚300余亩,蔬菜成为该村的经济支柱,仅此一项人均收人达2800元以上。柳林县围绕最大的优质洗精煤生产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红枣加工销售基地、建成黄河中游沿岸生态大县项目进行的针对性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电大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要充分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实需要,制定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开发策略。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村和农业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培训项目的选择,要做到“选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在资源形式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学习习惯,以实用有效、方便易用、直观易懂为原则,选用最适宜的媒体形式;在资源开发机制上,要特别重视与乡镇、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发,建立共同开发机制。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农业创业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作者赵立,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杭州 310036)

一、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手段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开始经历着从温饱农业向富裕农业,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从原料农业向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业的转变过程。现代农业生产已不再是追求产量、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追求效益、创新升级的问题。这无疑对从事现代农业的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本问题正成为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黄祖辉,2009)。要缓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紧缺现状,除了重视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培养之外,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志于农业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引进现代农业也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优化大学生从事农业之环境,搭建其农业创业平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培养和塑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不仅可以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浙江省为例,考察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意愿,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剖析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迫切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扶持政策提供一些科学和现实的依据。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农业创业”的界定

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创业”是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通过努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从而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崔健,2008)。“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人类运用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思维,开创事业的过程(朱丽翔,2007)。考虑到现代农业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应从广义、动态的视角来理解农业创业。一方面,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种养殖业,还包括生产资料、食品加工、保鲜贮运、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服务等内容,农业创业可选择的领域很大,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内的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使得农业创业可选择的形式也很多。另一方面,大学生农业创业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可以毕业后直接创办农业企业,也可以先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工作,时机成熟再行创业。事实上,现代化农业不单需要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大学生,也需要能够融入现有农业组织并发挥自身所学,为组织发展壮大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农业创业”,既包括在涉农生产、加工、流通、社会化服务以及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领域的自主创业活动(狭义“创业”),也包括直接在这些农业领域的就业行为(广义“创业”)。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个别访谈与小组座谈)、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整个研究进程分三大步。首先,针对浙江省农业厅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在内的部分农业组织的管理者,以及大学生代表这三类人员分别组织专题访谈,初步把握我省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趋势和政策情况,并为下一步调查问卷的设计打下基础。然后,对省内部分有代表性大专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部分农业组织或单位的管理者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分别从供给主体(潜在主体和现实主体)和需求主体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认知、意愿、存在问题和主观需求。最后,组织部分有农业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就农业创业问题进行深入座谈,进一步了解了其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急需帮扶的环节;与此同时,选取个别成功案例进行深度访谈,从现实典型的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农业创业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2.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文对农业创业的界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大学生是农业创业的潜在供给主体,已毕业并在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为农业创业的现实供给主体。结合访谈结果,研究者针对这两类主体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

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问卷I: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在校生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农业创业环境、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意愿等五部分。对已创业大学生(问卷Ⅱ:有关大学生农业创业的调查问卷_已创业版),除上述五部分外,还增加了农业创业实际情况的调查。在问卷I和Ⅱ的主体内容中,个人基本信息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户籍、专业、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及家庭承包土地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情况主要涉及当前(或在校期间)参与创业类社团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涉农实习或兼职经历、接受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农业创业环境涉及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核心为自编的社会支持量表,包含16个条目,每一条目均是有关个体感受到的来自某一方面环境支持的具体内容的陈述,如“在校期间,学校有支持学生农业创业的相关激励(如允许兼职创业等)”。要求作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每一条目的赞同程度进行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的等级评定。农业创业认知的核心部分为农业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结果预期两个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简称“创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的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创业相关任务的信心程度,创业结果预期(简称“创业预期”)则是个体对创业行为结果的相关信念(Scherer,1989)。农业创业效能感量表依据国外Lucas与Cooper(2005)开发的创业效能感量表,参照国内学者陆昌勤等人(2001)与汤明(2009)针对管理者和大学生创业效能量的测量思路,在小范围初测的基础上修编而成。包含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关系协调和组织承诺等五个维度、共18个项目,按照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进行等级评定。农业创业预期量表是参考Super(1970)与高山川(2005)等人的研究编制,包括16个与农业创业有关的工作价值观条目,如“兴趣爱好的满足”、“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请作答者分别就每种价值观对其的重要性(权重),以及通过农业创业实现这种价值的可能性进行1到5分的等级评定,然后计算16个条目的加权平均值①,作为农业创业的预期水平。农业创业意愿的核心部分包含两方面,首先,从定性角度询问作答者“是否会选择(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然后,从定量角度考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即请作答者就5项陈述(如“我打算从事农业创业”)对自己从事(或继续从事)农业创业的倾向作出1到5分的等级评定。

以上问卷在正式施测前均经过农业经济管理和心理测量学领域专家的严格把关与审定。

3.问卷调查样本构成

在校大学生样本(n1=667)。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选取浙江大学(综合型)、浙江农林大学(多科)、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这四所不同类型的省内知名院校,各校按照年级、专业②以一定的比例分别抽取150-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Ⅰ)。累计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67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其中,男生占37.8%,女生62.2%,样本平均年龄为22.0岁;大三年级学生(指四年制本科的三年级和三年制专科的二年级)人数最多,占72.4%,毕业班学生占总体的16.3%。③

已创业大学生样本(n2=318)。在浙江省范围内,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中、低水平,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嘉兴、台州、衢州、丽水等9个地级市,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对大学生工作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Ⅱ)。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88.3%。其中,男性占62.6%,女性占37.4%,平均年龄为27.3岁。85.5%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53.9%的人参加工作年限不足3年,工作5年以上者占11.0%。在所涉行业方面,41.2%从事种植业,34.4%从事养殖业,16.1%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其余8.3%为兼业;在创业形态方面,29.6%为自主创业,70.4%为农业组织就业;在具体岗位方面,39.7%主要从事一线劳动(即普通员工),28.1%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从事管理与营销者分别占15.9%与14.3%。以上两类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参见表1。

三、主要结果与分析

根据社会认知观,个体创业能力的实现是由创业认知、创业环境和创业行为三者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的认知、有关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农业创业环境的认识和评估,及农业创业意愿等方面分别进行现状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农业创业认知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包括在校和已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效能感量表和创业预期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效能感共抽取出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机会识别效能(F1,与个人对在农业创业中寻找机会的信心程度有关)、关系协调效能(F2,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各种关系的建立与协调的信心程度有关)、组织承诺效能感(F3,与个人对农业创业的持续程度、组织承诺的信心程度有关)、创新效能(F4,与个人在农业创业中的创造力有关)、风险承担效能(F5,与个人对农业创业中承受特殊风险、压力等的信心程度有关),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0.24%。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2。由表可见,所得因子结构与原构思一致。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五个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同时,对农业创业结果预期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16个价值观项目不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对农业创业的可能性方面均只抽取出一个公因子,解释变异率分别为74.68%和78.92%。信度分析显示,上述两个方面16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0.93和0.92,说明该量表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确保上述量表信效度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两类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效能感和创业预期得分,结果见表3。可以发现,在农业创业效能感的各维度及总分、创业结果预期总分上,已创业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在校大学生,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差异均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

另外,研究者还重点考察当前在校生的择业观状况。农业创业预期量表中的一项内容是要求大学生对各种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作出评定。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分析表明,其普遍较为看重的价值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认可、优厚经济报酬及良好工作环境,而挑战性、有益于社会等因素却相对并不太受重视(参见表4)。这与在访谈中所了解到的,“大多数大学生希望今后从事轻松或难度适中的工作,而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感兴趣的大学生相对很少”这一事实非常一致。可以推断,在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中,仍然认为农业是属于地位较低的行业,选择农业意味着选择更少的舒适、更多的困难。

(二)农业创业准备情况分析

首先,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情况进行考察和比较。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经历方面,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中,有49.8%的人表示参加过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农村实践活动,这一比例在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分别为43.9%和64.6%。占总体29.6%的大学生表示具备在涉农组织实习或兼职的经历,这一比例在在校生和已创业者中分别为18.3%和56.1%;上述农村实践和涉农实习经历在两类大学生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即已实现农业创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涉农经验较在校大学生更为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涉农经验是促成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有效动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接受创业教育方面,64.5%的在校大学生和45.0%的已创业大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分别有9.7%(在校生)和40.6%(已创业者)明确表示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这反映了随着社会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阶段的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正在逐步提高。表5进一步显示了两类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差异情况。由表可见,已创业大学生所受创业教育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大学生,统计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达到相当显著的水平(X2=35.46,df=4,X2>X20.005)。这说明创业教育确实在促进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就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村社会环境的了解程度的分析发现,有67.6%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而对农村生活环境、农经管理知识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比例分别为35.4%和2.7%,如表6所示。总体上看,就农业创业准备而言,大学生相对更缺乏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尽管目前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和假期实践活动,但是针对农业领域开展的宣传教育和实践锻炼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还不足。而本次抽样调查的在校生中,92.2%都是农林或经管类专业的,其了解农业、农村方面知识的机会和途径均较其它专业更多,依此推断,在现实的大学生总体中,具备上述涉农实践和实习经历的实际比例将更低。大学生受限于狭小的实践锻炼空间,难以较有效地做好创业所需的基本准备。换言之,采取积极措施,多方位拓展大学生了解农业、接触农村的空间,可以帮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创业所需知识,从而为他们创造在农业农村范围内发挥所长的契机。

(三)农业创业环境分析

首先,采用全体大学生样本(N=985),对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对16个支持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出四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政府支持(F1,5个项目,分别涉及政府对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的财政、税收、信贷、社保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消极支持(F2,涉及农业创业可能面临的来自自然、社会、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的障碍)、学校支持(F3,4个项目,涉及学校及师长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在教育、经验、实践机会等方面的支持)、家庭支持(F4,2个项目,涉及家人及亲朋好友对农业创业的资金、人脉、精神等的支持),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1.35%。具体因子结构及各项目荷重列于表7。相关分析表明,四个维度支持与支持总分之间均有较高相关,而各维度之间相关则较低。除消极支持与各维度及总分相关均为负外,其它各维度及总分间均为正相关。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

在此基础上,对两类大学生就农业创业环境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表8列出了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分及总分。由表可见,在总体社会支持以及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维度,已创业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支持程度均高于在校生,且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p0.05)。这一方面表明,社会环境中来自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支持确实对大学生农业创业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随着大学生迈入农业实践工作领域,以及农业创业经验的积累与丰富而日益加强和深入。另一方面,不论对已创业者还是在校生而言,农业创业确实存在着诸如自然风险、信用风险及社会认可风险等方面的环境障碍,当务之急更应该从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大学生抗风险能力入手,帮助改善和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四)农业创业意愿分析

分别考察在校大学生农业创业的意愿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从事农业创业的意愿。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在校大学生中,66.5%表示可能选择从事农业创业,其中12.1%表示毕业后将马上从事农业创业,54.4%则表示毕业后不马上从事,但未来会从事农业创业。就从事农业创业可能选择的行业和形态而言,根据受调查者的多项选择情况,到农业企业工作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农业创业形态(73.0%),其次分别为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66.5%),以及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66.1%);也有个别(34位)大学生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其它形式的农业创业,如创办农业科研公司等。而对于最可能选择的农业创业形态,17.7%选择直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创业,20.4%选择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而分别有29.7%、20.7%和10.8%表示想先到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其比例合计为61.9%。

在已创业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87.4%)表示未来会继续从事农业创业,也有12.6%表示考虑中止农业创业。究其原因,多数人(41.5%)是出于“农业创业效益较低,甚至亏损导致创业失败”,也有许多人表示是由于“找到了更好的工作”(30.5%)或是“土地流转价格太高承受不了”(10.7%)所致,即创业效益、更好的工作机会、土地流转价格是大学生中止农业创业的主要原因。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比较两类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的强度。由于因子分析(N=985)显示,农业创业意向量表的5个项目共抽取出1个公因子,该因子的解释变异率为87.79%;同时信度分析(N=985)表明,5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将5个项目的均值作为农业创业意愿的得分。统计表明,已创业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n2=318,M2=3.85,SD2=0.94)高于在校大学生(n1=667,M1=2.48,SD1=0.84),且方差分析显示,两者的差异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ΔM=-1.37,t=-22.93,p=0.000)。这说明实际的农业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大学生(进一步)农业创业的意愿。

(五)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之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为更好地把握上述不同方面因素对大学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变量为农业创业意愿,预测变量分人口统计学特征,农业创业准备、农业创业认知、农业创业环境四类。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涉及性别、实际年龄、户籍(农村“1”/城镇“2”)、专业(农林/经管/其它)、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一般/较差)、家庭承包土地(有“1”/无“2”)、父母职业(至少一方涉农“1”/双方均非农“2”);农业创业准备涉及接受创业教育情况、参加涉农社团/组织或实践活动情况(有“1”/无“2”)、涉农实习经历(有“1”/无“2”);农业创业认知变量包括农业创业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关系协调效能、组织承诺效能、创新效能、风险承担效能)和创业预期;农业创业环境变量即社会支持,包括政府支持、消极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四类变量中,人口统计学变量为第一层变量,创业准备变量和环境变量为第二层变量,创业认知变量为第三层变量。

分别就两类大学生总体、在校生群体和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9。结果表明,对于总体而言,人口统计特征中的性别、年龄、父母职业对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p

分别考察和比较不同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的影响后,可以发现:(1)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的上述作用仅针对已创业的大学生(p

上述结果,有一点是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即社会支持除了家庭支持维度,均未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家庭支持的影响也只存在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当中。对于这一结果,我们认为,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Lent et al.,1994),环境变量通过职业效能感对个体的择业意向和职业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Lent et al.,1994;Bandura,2000)。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很可能是通过增强或削弱个体的农业创业效能感,进而对大学生的农业创业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创业效能感成为了社会支持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变量,正是因为此,社会支持在上述回归方程的各个层次均未表现出显著效应。对于这一解释,研究者将作后续的考察和检验。

四、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农业创业,对于优化农业人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上述对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个案分析所获一手资料,本研究就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的促进机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大学生农业创业激励机制

大学生农业创业,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也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支持。虽然上述实证分析中政府支持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凸现,但实践早已表明,政策扶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农业创业认知度、吸纳、稳定和激励大学生进行农业创业起到关键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当前的核心和重点是针对大学生农业创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诉求,如从事农业收入低下不愿创业、风险较大不敢创业、能力有限不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配套缺失不便创业等问题,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施策加以破解。如,健全财政直补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报酬低下、不愿创业问题;完善信贷融资政策,破解农业创业资金不足、不能创业问题;加强税费减免政策,破解农业投资回收较慢、不利创业问题;改善培训支持政策,破解农业创业技能欠缺、不善创业问题;以及建立创业管理政策,破解创业人员配套不足、不便创业问题,等等。

(二)创新和完善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创业大学生培养体制

大学生要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必须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环节来抓。调查和个案分析表明,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准备情况对是否产生在农业领域创业的意向及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鉴于当前大学生农业创业教育以及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的客观实际,很有必要从高校、农业部门、经营主体资源整合的角度,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教学改革步伐,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机统一的农业创业大学生人才储备培养机制。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注重专业文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创业知识和“三农”形势政策教育,提高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知水平,增进其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感情,夯实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创业就业的素质准备。尤其是农林类院校更应立足于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办学定位,研究把握农业人才供求形势和规律,及时调整学科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速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有技术、会营销、能管理的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类的通识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类型和专业设置实际,增设与农业创业有关的课程或讲座,邀请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研究人员、农业创业成功人士分别从指导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视角讲授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做法经验。

另一方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农业组织也应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大学生的联动培养机制。农业部门应积极协助高校为培养农字类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整合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组织资源,设立一批课外实践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或兼职的机会,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并积累课堂教学无法传授的经验。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则可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实际,联合相关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实验班,进行订单式定向培养。院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要主动加强与现代农业组织的联系,选聘一批愿意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管理骨干人员,担任大学生农业创业导师,利用他们的资金和经验,采用师带徒的方式,言传身教,开展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三)改善和浓厚创业氛围,着力优化大学生农业创业社会环境

调查显示,大学生农业创业意愿不强,一方面受农业比较效益低、工作辛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上从事农业“没地位”、“读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后者的制约更大。具体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改进宣传和营造氛围。一是加强对农业发展成就和前景的宣传;二是加强对农业创业典型和案例的宣传;三是营造农业创业光荣的荣誉关爱体系,如参照劳动模范等评选表彰模式,各级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模范评比表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农业创业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等等;四是预留农业创业人员发展空间。引进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能留得下、干得好、富得起固然是本义所在,但另一方面也要为其退出、到其他领域创业就业预留空间,尤其是要结合当前普遍向往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客观实际,将到农村一线从事农业创业的大学生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情形,在考录中给予享受村官大学生同等待遇。这既是增强大学生农业创业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优化创业环境、保障就业自主选择权的重要体现。

注释:

①即16个工作价值观项目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可能性的乘积之和,再除以16得到。

②考虑到研究的实际针对性,样本的选取以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专业以农林、经管类为优先。

③由于少数问卷存在个别题项的信息缺失,考虑到全文的统一性,因此文中所报告的百分比例均为有效百分比,下同。

参考文献:

1.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载《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7期。

2.崔剑:《宁波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与研究》,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朱丽翔:《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心理》,载《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4.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载《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9期。

5.汤明:《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高山川:《中国企业管理者职业选择的社会认知模型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Bandura, A.,“Exercise of human agency through collective efficac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9(3),75-78.

8.Lent, R. W.,Brown, S. D., & Hackett, G.,“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1),79-122.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第5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0-02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总体发展思路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师资培养为重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调整目标,创新模式,提升规格,带动设施农业学科全面发展,提高园艺学科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水平,增强培养高层次设施农业专门人才的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更新培养目标,实现设施农业一、二、三产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步伐的加进,尤其是都市农业的日渐发展、成熟和普及,对设施农业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还需注入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集生产经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因此,我们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能从事设施农业科学相关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推广开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外,还需掌握信息科技、管理科学、规划设计等知识,熟悉产品包装加工等知识,具有新时代的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实践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要实施宽口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实践和专业设计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创新实验给予学生学分,其学分可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部分高校,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学科科研条件未能同步发展,加之部分研究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难以达到高标准要求,必须加以改进。

三、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构建设施农业学科梯队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加强学科交叉,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竞聘教学、科研带头人岗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与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各校设施农业学科教师交流等。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治学严谨、忠于设施农业学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具有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在实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方面抓好三个梯次:第一,继续发挥好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第二,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放在关键的岗位上,大胆使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第三,继续选拔、培养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可选派继续深造。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此外,还可在农科院、农业局聘请具有丰富科研和生产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士作为长期的外聘教师。

四、夯实教学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进一步调整和合理设置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多方筹措经费,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重视本科实践基地建设,成立专业实验中心,按一定比例配备实验教辅人员,实现资源与仪器设备的优化与合理配置,完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设施先进的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重视并加强学科图书资料的网络资源建设,提高服务层次与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凝炼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经济或社会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形成各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申报、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立足传统设施农业,拓展现代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学的教育和办学应该立足传统设施农业,拓展现代设施农业。以社会对设施农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办学规模,在现有的设施农业及相关专业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增设新的设施农业专业研究方向,寻求学科增长点。

六、产学研合紧密结合,加大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把高等学校建成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精神家园;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需要拓展国内外农业教育资源,引进或利用国内外师资和相关软件,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来提升设施农业专业,在学科建设上顺应现代农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并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为农服务的学科新特点。加强设施农业专业与农业产业、行业企业、地区的联合培养或合作培养。加强与农业厅、农科院、各地、市、县农业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网。必要时聘请上述这些单位一些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听听他们对设施农业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内外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提高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七、创新培养层次,提升培养规格

在全日制设施农业专业高等教育之外,应当保持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等。坚持以多种形式发展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走多样化发展之路,这既是实现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设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层次主要有:高职(专科)、本科(学士)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其合理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形。设施农业高职(专科)主要培养掌握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设施农业专门人才。设施农业本科(学士)培养具备生物学和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设施农业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设施农业研究生(硕士、博士)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设施农业学科不同方向(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和设施作物生理生态)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设施农业学科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或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八、优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改革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的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专业课程比例达到100%,使教学生动、直观,改善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专业实践教学逐渐形成“实验、实践―课内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技能测试”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教学实习分为校内实验基地栽培和管理、实验室分析研究、校外基地实习等方向。推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师科研项目”捆绑的实践教学模式。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与校外签订的“校外产学结合协议”单位和企业中完成。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一是打造教学团队。初步建立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制度,教学团队至少由一名具有正高职称或副高职称的教师负责,同时至少配备1-2名副高职称以及中级职称人员。二是坚持高级职称教师(特别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三是加强停调课监管力度,制定详细的调停课制度和审批程序。四是坚持严格的领导听课和信息反馈制度,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五是实施网上学生评教制度,督促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九、推行本科教学学分制,实施“2+1”学期制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实施学分制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多规格、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制度保证。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可以设定为0.5。所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可以设定为每16个学时计为1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可设定为每周计为1个学分。根据学生所修学分,实行弹性学制。普通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3~6年。实施“2+1”学期制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2+1”学期制将一个学年可分为各为18周的秋季与春季两个传统学期和一个6周的选择性夏季学期。选择性的夏季学期可主要安排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实验课程、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重修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短期培训、学生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

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研究任务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科学研究是所有大学需要完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大任务。只有正确理解各自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才能保证不会厚此薄彼,正确处理两者的协调发展。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应该包括资源分配与评价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教学、教材等专业建设成果与科研项目评奖同样看待,特别是要建立以成本核算,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为基础的高校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

十一、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设施专业发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起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短期留学生。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邀请专家讲学。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组织选派学科中青年骨干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不定期邀请本学科或相关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交流讲学。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茶产业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十二、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专业招生优惠政策,试行设施农业人才“免学费”教育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设施农业因其产品为人们一日三餐所需而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元素,备受人们关注。设施农业既是一门涉农的艰苦行业,又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行业。需要广大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其中,并为之默默奉献。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许多单子家庭的父母不愿意孩子从事这门特殊而又艰苦的行业。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包括设施农业专业在内的涉农专业一度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招收不满需调配”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有必要效仿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人才免费教育政策”,并适当降低高考录取线,鼓励和吸引学生将智慧和才华奉献于设施农业行业。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1102018)。

第6篇

本文通过对平顶市市郊信用联社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了信用联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通过改革,逐渐解决制约自身发展的难题,为地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促进市郊农村经济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市郊农村信用社 金融 三农

1. 平顶山农村信用社的现状

1.1 农村信用社的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郊信用联社,下辖十一个独立核算的信用社,六十个营业机构遍布城乡,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亿元,自有奖金超过2000万元,是平顶山市郊区营业网点最多,辐射面最广,资金力量最强的合作金融组织之一,为支持平顶山市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区域经济出了显著贡献。

1.2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

1.2.1 存款增长突飞猛进 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三年净增31860万元,年均每年净增一个亿,到2003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6亿元,占市郊金融机构存款17.8亿元的31.4%,占全市农村信用社存款50.1亿元的11.2%。仅今年前两个月存款净增6969万元,余额达到6.31亿元。

1.2.2 贷款投放高涨 三年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3961万元。累计投放“三农”贷款3.15亿元,占市郊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80以上。到2003年底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亿元,占市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0.7%。仅今年前两个月累计投放贷款近1亿元,净投4832万元,余额达到39855万元。

1.2.3 贷款质量逐步优化 三年共盘活不良贷款4974万元,不良贷款占比比三年前下降了57.2个百分点。仅今年前两个月盘活不良贷款212万元。

1.2.4 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三年来分别减亏(增盈)500万元、437万元以及实现盈余53万元。2004年4月底,改写了行社脱钩8年来连续亏损的历史,实现了经营上零的突破。

1.2.5 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市场综合份额由三年前的综合不足30%,达到现在超过50%。

2. 平顶山农村信用社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是个弱质行业,比较效益低下,信用社几年来服务农业的经营活动中,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同时,信用社各方面税收又未减免,这使得信用社的权益和义务不对等。另外,信用社经营的外部环境存在诸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2.1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定位不明

国家在2003年明文规定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并明确了三种产权结构方式,即股份制和合作制,由参与试点的省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可以搞“一省二制”或“一省三制”,而不再强调产权结构的统一性。而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尚未改革,与农行分离后,产权结构仍以国有为主。

2.2 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低,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缺陷

目前市郊农信社仍然沿用传统的服务和管理方法。受到地方政府对信用社的介入,导致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不适当干预,造成信用社存在不少不良贷款。大部分不良贷款都是地方政府拖欠所至,而农民非常清楚“父债子还”这个道理,多数农民不会拖欠贷款。

2.3 税赋项目较多,信用社不堪重负

农村信用社担负着支持“三农”的历史重任,而农业属风险高、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加之对农业贷款执行优惠利率,信用社在低收入的情况下,却承担着与商业银行一样的税收政策,与商业银行相比,信用社存在低收入高税收的不公平现象。仅2001年,市郊农村信用社缴纳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税金达62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5%,占营业费用总额的5.4%。2002年农村信用社工商年检和人行年检费用7万元,营业税、车船税等各项税费高达60余万元,占收入总额的4.5%,占营业费用总额的9.7%。

2.4 外部环境仍需改善,信用社责权保全难

信用社现在不良贷款高居不下,经营形势依然严峻,这不仅影响到服务区域经济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信用社的资金来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旦出现风险,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部分属于政策影响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4.1有关部门顾虑较多,信用社损失较大

2.4.2税费改革政策性强,村组集体贷款清收难

2.4.3职能部门借款较多,到期信用社难收回

2.4.4抵贷资产费率高,信用社资产盘活难

2.5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不能满足三农需求

2.5.1农户贷款难与农村信用社难贷款之间的矛盾 表现为农村信用社为发放贷款,难以找到合适的农户,左右观望,存在着“恐惧”的心理。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信用社与入股社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农村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农村信用社与县(市)联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4)农村信用社与监管当局之间信息不对称。又由于农村信用社客户分散,无论存款还是贷款,不论是信用社还是客户,都要付出更多交易费用,增加信用社和客户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

2.5.2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代农业的发展使贷款过度集中在基础产业上、某些地域上,也额外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程度。

2.5.3贷款的约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 贷款约期的不合理,不仅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

2.5.4农村信用社资金外流与内需之间的矛盾 近年,市郊农信社虽然占市郊存款的30%,但由于农信社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大量交易费用。事实上,农信社的大量存款投向城市,取之于民,却未用之于民。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用钱难,也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民间借贷。

2.6 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差

市农村信用社职工中,有本科以上学历仅占全部职工总数的1.96%;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17.17%;中专学历的占20.77%;高中以下文化程度高达60%,大部分为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家属子女,职工文化水平直接体现其经营行为方面,如开拓创新意识差、业务能力低、政策理解和执行水平差、服务质量差等。近年来,虽然尽力招聘大学生,吸纳了部分优秀人才,人才结构逐步改善,但由于新系统、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适应性与农村信用社快速发展的新业务、新技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无论在知识水平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亟待提高和转变。

另外,由于基层信用社分布在乡镇驻地,广大信用社员工面对的服务对象多是农民。而广大农民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并不高,有的甚至习惯成自然,并不认为其拥有要求更高水平的服务的权利。在此形势下,更淡化了信用社员工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认为,态度好不好一个样,服务优不优一个样。从而,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3. 对策与建议

3.1加快市郊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

大部分地区可实行乡镇信用社、县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食主产区,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的地方,可实行农信社统一法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可将农村信用社改建为市银行机构。

3.2改革农信社管理方式,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建立由银监会与省政府联合监管的信用机制,避免地方政府的介入,增强农信社的独立性,使农信社能够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建设,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服务,而不是投向“形象工程”。

3.3借鉴国外合作金融经验

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免征利息税、适当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及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途径进行必要的扶持。

3.4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

3.4.1应提高认识,筑牢服务“三农”的思想基础

3.4.2应广泛筹资,夯实支持“三农”的信贷基础

3.4.3围绕“三农”构建共同发展的物质基础

3.4.4降低交易费用 笔者认为,在尚未建好农村信用制度前,信贷员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了解农村、农民的情况,只有前期工作下大气力,后期借贷工作才会顺利。一些必要的交易成本不可避免,如调查农户家庭经济情况的成本。

3.5 提高基层信用社服务水平

3.5.1要从领导层提起高度的重视 农村信用社各层领导要结合其职权范围,联系客观实际情况,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善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的方法、措施;而不是只把心思用在吸储、放款、收贷上,要明确服务质量的大大提高,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5.2 提高员工素质 农村信用社人员少、素质低的问题绝对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素质问题将对本社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结合其相应的实际情况,吸收、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员工队伍,改善员工素质现状。当然,这并不是对现有员工不管不顾,要加强现有员工的组织学习,给员工“充电”,将新老员工进行融合,在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同时,改善农信社的人员状况,为农信社更好发展“加油”。

3.6 国家政府给予适当支持

尽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信用社工作的支持、指导、帮助是空前的,但鉴于信用社支农的独特作用和目前所处的困境,市委政府在今后还要加大对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像支持“三农”一样,“多予、少取、放活”,特别在部门协调方面、政策优惠方面、金融政策落实及信用社债权落实等方面多协调、多支持、多帮助,切实让信用社的权利和政策性支农义务对等。

3.6.1国家应对农村信用社给予优惠税费政策 鉴于农村信用社部分业务的政策性,对其支持“三农”的贷款利息应尽快免征或降低营业税;免交或缓交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对有盈利或扭亏为盈的农村信用社应允许加大呆帐准备金计提比例;减免信用社一些特殊业务(如农、林、牧、副、渔贷款)的营业税;对资不抵债的农村信用社免征营业税等。同时,应减少对农村信用社的地方性摊派。

3.6.2需要执法力度加强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力度的加强尤为重要,虽然法院对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还存在很多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今后,法院在执行中要排除干扰,严格执法,以维护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第7篇

一、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一)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从培养目标看,各高校都强调该专业基本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等6所农林院校突出强调专业型,而南京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则重点强调综合型;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有具体要求,而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对这方面要求较为宽泛。

从总学分看,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学分基本在160~180之间,西南林学院最高,为183.5分,中国农业大学最低,为160分;同时,各高校的必修课学分都占到总学分的40%以上,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低,占40.77%,中国农业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高占75%;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将创新学分纳入学分体系,但仅东北林业大学与南京林业大学明确规定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并对具体分值作了详细说明;各高校基本学制为4年制,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可实行3~6年弹性学年。

从学科设置情况看,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院校,主干学科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林)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特别课程上,浙江农林大学增设了“学会学习”课程,东北林业大学开设了“农林产品贸易双语教学”,而西南林学院增设了“法律基础与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

从实践教学体系看,各高校皆强调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包括农村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拥有专门实习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学院还加入了企业实习的内容。

在科研教学体系上,中国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将毕业论文作为主要考查内容,南京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则加入了科研训练等内容。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都实行了导师制;中国农业大学等有比较完善的科研资助及奖励体系;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对尖子生的课程学习给予一定自由。

(二)综合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属于部门经济范畴,一般性通过对国内经济研究最为成熟的3所大学经管类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强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中清华大学将专业设于经济金融学院,培养目标带有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特点;北京大学则着重于经济学培养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经济学领域的翘楚,率先开办了基地班,实行了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在学分体系方面,清华大学分春、秋2个学期,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0,并且加入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和综合论文训练环节(15学分),创新学分可转换;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分体系分为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学分、课程(150学分)、非课程(20学分)3部分;北京大学学分体系相对单一,分为必修(占61%)、选修(占34%)和毕业论文3个主体。

在课程设置方面,3所高校主干学科基本一致,均以经济学为主,其中清华大学偏重于企业管理与财务方面,北京大学侧重于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其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优势。

在科研、实践教学体系方面,3所高校各有特色,其中清华大学以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而人民大学项目比较多样化,北京大学的特色在于弹性学分,学生选课自主性大。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清华大学要求必须通过该校英语水平考试,选课自主性较强,同时对学校科研资助力度大;北京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选课同样具有较强自主性;而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基地班教学中。

二、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农林院校不再单一强调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而更多提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业也不再局限于农林方向,而要“既能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又能胜任一般经济管理岗位的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目标还应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如东北农业大学强调“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于黑龙江“农业强省”的需要、“三农”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全国性高校的目标对象更加全局化,如中国农业大学“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科研单位”,清华大学“为经济、金融、工商等各界及各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经济学、管理学和(农)林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专业学术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熟悉(农)林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农)林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高级管理、科研和教学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立足点高,综合性强,特色突出,目标明晰而高远。

(二)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

各高校普遍采用“必修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选课+公选课”的模式,总学分在160~180之间,必修学分为100~120左右,实践教学约占30分,公选课种类规模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对某类公选课作最低分要求,而有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则规定每学期公选不能多于一门。奚祥华、曹明宏等提出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基本模式,按照素质结构和专通结合、文理渗透的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另有部分高校对“创新学分”进行特别管理,可软性激励(东北林业大学代替选修),也可硬性规定(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必修),亦有“先软后硬”(北京大学“研究课程”可自由选择但有不及格风险)。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选修)+学科基础教育(必修)+专业教育(核心课(必修)+选修模块1、2、3)+实习实验(必修)+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拓展环节,毕业生总学分为196.5,分值偏高,因此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大。

(三)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

农林院校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上设置差异不明显,而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有很大不同。如西南林学院在生态、心理、计算机等方面有广泛涉及,浙江农林大学还创造性地设置了生态环境类特色模块课程群及“学会学习”课程。与北京林业大学相比,其他农林院校的课程命名更加专业化,如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政策学等。2011年底,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专业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调整,在大一和大二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大三和大四增加了选修课程的选择,但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没有很好地体现农林院校的特性,建议增加农林院校的专业性设置,比如由“企业管理学”进一步延伸到农林企业的管理等。

(四)丰富实践教学

多数农林院校建立了丰富的实践体系,如专业文献综述等科研训练与农村调查等社会实践。

高校对科研立项的重视和建设程度不同,比较成熟的如清华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立项管理非常严格且文件齐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践教学最为齐全,有基地学生导师制等9大科研实践教学模式。然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对“经济管理”体现不足,尚未完全与林学、林业工程类实习区分开,只有华南农大等少数高校有专门针对经管专业的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在大三阶段都会安排实习,学校也花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时间较短,而且内容多以林业为主。

郑炎成等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经费难以保证、对象难以确定等困境,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实践教学模式[6],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可以“梁希”实验班为试点,进行摸索创新;同时专业实习尽量本地化,可以降低成本,也易于可持续化和常态化。

(五)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部分学校提出3~6年毕业的弹性学制,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多见;各校对于尖子学生有不同待遇,如华南农大给予旁听权利,东北林大则可提前选修,更为常见的是在学院内部设置强化班、实验班等,对尖子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与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非常人性化,学生除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与教师外,还可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减少课程时间冲突,避免学生在按偏好选课时难以取舍的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设置了“梁希班”,也希望打造尖子学生,不过选择余地还是不大,和其他班级的学生没有本质差别,学生和老师的互动需要加强,在课程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也应有所倾斜。

(六)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并行

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都是科研型人才,应该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向有所区分。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书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学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成为有多技之长的“抢手货”。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面的区分较少,现在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就业主导型方面应该加强。

(七)推行导师制

第8篇

论文摘要:十届人大全国四次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证。而当前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偏低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在分析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原因的基拙上,提出可以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建立高效的教师队伍;改革“城市”取向的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办好家长学校等措施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和国家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得不审视农村的教育,关注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不仅要让农村孩子有学上,更要学有所获。而现在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这种事实导致的后果日益显现出来。笔者认为导致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人不足,教育资源贫乏。黑龙江省目前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人,中央财政拨款占2%,省级财政占11%,县级财政占9%,三级财政加起占22%。农村初中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上与城市初中差别较大,无法达到国家开设课程所必备标准,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基本上没有语音室和电教室。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卫生设施陈旧,数量少,不能及时补充更新。教师上课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学仅仅围绕教科书进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农村初中师资薄弱,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现任农村初中教师很多是民办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较难胜任新时代的教学工作。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虽然有大量的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充实到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中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例过低,难以应付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村初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农村教师工资收人与同年龄同学历同职称的城市教师相比,平均少三分之一左右;与城市重点学校教师相比是其工资的五分之一左右。许多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或是通过关系调到城市初中,或是去沿海发达地区任教。有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从农村选调一批初中骨干教师到高中任教,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广东省尚有5万农村代课教师。可近两年来,学校有近30名教师先后调走,而且都是骨干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影响了当地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造成其他教师人心思走,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城市取向”的新课改不适应农村初中

现行新课程改革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大纲、材和统一标准,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少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少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这无疑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是不适应的。现行教材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初中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四、农村初中现行评价机制滞后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区群众评价一所学校好坏仍以升学率的高低为主要标准。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以中考作为教学指挥棒,在资源不足、教师不配套的情况下,只好放弃大多数,而集中“优势兵力”培养“尖子生”,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长期“坐冷板凳”而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五、农民观念落后,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教师待遇低,工资经常拖欠,“知识”在农民心中大大贬值。新的“读书无用论”慢慢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自费上学,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居民收人标准太高。据统计,1999-200()年,我国高校学费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的125.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3%.200()年,我国高校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已超过一半,如此高昂的学费农民不堪重负。而且,当今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的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人落实不了工作岗位;2004年将达到75万人。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有关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到工作。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子女人学的积极性。与其到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不上学早点去打工挣钱。这是一般农民的普通心理。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全体,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而现今许多农村初中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现在农村许多成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将儿童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甚至将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我们把这部分儿童称“留守儿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留守儿童大约有2001)万。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管教,再加上老人们的溺爱,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而老人的管教毫无力度和效果,使得这部分学生经常缺课、逃课,还影响了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学风不正,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

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农村初中大量不合格辍学学生流向社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就难以形成,“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消除文盲”的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但是,农村初中教学质量是可以改善提高的,可以从以下几个面来努力。

一、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

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办好农村初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先发展。各级农村初中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初中教育不应只是为了升学,不能只面向少数“尖子生”,更主要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着力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二、建立一支商质t稳定的教师队伍

农村初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低。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采取措施使农村与城镇教师工资收人大致相当,妥善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问题,积极为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实事;努力实现高级职称岗位继续对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倾斜。鼓励教师扎根农村,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同时,为了提高教师质量“要严把新聘教师人口关,全面提升教育层次,对农村学校急需补充的新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严格实施公开招聘制度,严格实行教师准人制度,要通过有效办法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构建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改革“城市取向”的教材

《新课程标准》改革是以城市中学生学力为依据。新课改后使用的初中教材对广大农村初中生来说难度大,脱离实际。这也是造成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因此,这就有必要在坚持《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改革现行教材。可由各省(市、区)根据本地实际编写教材,有必要考虑城市普及型和农村普及型两种版本,在农村版本中要体现对农村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教材改革要坚持两个适合的原则:一是难度适合农村大部分学生,着眼于所有学生打好基础;二是尽量适合各地实际,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要理清思路,合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课改,以职业指导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教育,让人人都能进人不同的学校升造,最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四、实行分层教学.分流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许多学生因“吃不了”而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因学习跟不上而辍学。为使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同时又促进各有不同的发展,实践证明,实行分层教学,分流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分层教学,是在班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同步安排各科上课时间,同一学科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自主选择某一适合自己的层次的学科,还可随时进行调整。这既便于教师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以此来解决学生跟不上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谓分流教学,是在初三年级经过家长同意和教师分类指导,根据学生自愿和学校实际,进行教学目标不同的教育。分层教学和分流教学不是分“重点班”、“差班”和“快慢班”,学校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以杜绝“放羊”现象。

五、办好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