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8 11:37: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师德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育部在1999年为解决经济及就业问题,提出了大学扩招,随着高校本科生逐年的递增,高校开始涌现出一个庞大的队伍,即青年教师队伍。教育部截止2001年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总人数已达到88万,总比例达到高校教师总比的62%。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有许多特点: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7,80年代,捧着书本苦读二十余载,大多数直到拿到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通过层层选拔,才有资格到高校工作。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与传承的年轻人赋予了千钧重任。这数以万计的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骄人的业绩与显赫的名声。在做科学研究,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时,许多青年教师在忙乱中已把“师风师德”四个字抛于脑后:只关心学术课题,不知国内外政治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忙晋升职称,而忽略教学,使学生怨声载道;只与评审职称的教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忽略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关心论文与课题的数量,而对学术的严谨性嗤之以鼻,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够自律。青年教师的现状堪忧,是社会压力,高校环境所导致的。如何使这庞大的群体在若干年后成为各高校的骨干与精华,如何使这几十万人成为副教授,教授之后为学生尊敬,为社会叹服是教育理应考虑的问题。其中,不断加强高校师风师德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2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师风师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对政治的了解与关心,对职业的投入与热爱,同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良好得体的语言与着装,自律及要求等等。高校青年教师思维灵活,工作弹性大,大多数工作态度端正,充满着正面力量,高校需要这些青年教师夯实高校的建设,而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过热的浪潮中,青年教师还需要道德沉淀与文化素质修养,以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职业道德,作风严谨,蓬勃向上的一支队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五年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经验,总结出青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一线教师学术作风不够严谨教学工作不够认真
一线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与精髓,是学生们答疑解惑,模仿尊敬的对象。而近年来青年一线教师人数过多,岗位认定与职称评定的竞争愈加激烈,导致青年教师们将精力大半投入到积累论文的数量,参与课题的数量以及奖项评选中。科研工作者普遍了解,论文的产出需要做实验,实验数据是大量的试验以及调研产生的,只有严谨的科研才会产出对本学科有积极贡献于社会意义的论文,青年教师有教学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因此对于论文产出喜欢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许多论文的产出仅仅是为了凑数,这样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更不用提对本学科做出贡献。抄袭现象屡禁不止,且大都发生在青年教师当中。课题的报送面临的压力更大,不但要求青年教师拿出切实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与申请部门协调关系。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如此强大的压力,导致很小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许多教师听到下课铃直接信步走出教室,不与学生交流,不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对学生有问题的邮件匆匆一瞥,做不出合理与学术的解释,许多教师一学期过后还叫不出三个以上学生的姓名,令学生及其不满,与师风师德建设严重相背离。与此同时经济过热又导致青年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收入过低,想方设法为自己再招揽一份兼职。在各个城市的私人培训机构,经常可见到高校教师在为中小学生们补课的身影。长此以往,青年教师教学的精力越来越少,会严重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影响日后的学习。最后,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科研经验使得课堂上理论内容较多而缺乏动手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挥。一些青年教师不够为人师表,课堂上有时满腹牢骚,将许多时间花在批判社会现状上,不给学生们正面力量,迟到早退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自己忘记什么是“为人师表”,学生们忘记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
2.2青年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各个高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辅导员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经常可见学生与辅导员关于生活学习的问题促膝长谈,辅导员的确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情感的依赖对象。但是辅导员队伍的过于年轻化产生了许多道德建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的调查发现现状堪忧。辅导员队伍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学生,在道德上不太善于掌控自己,对学生奖惩不一,有的有严重的情感偏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犹豫躲闪。许多辅导员决定着奖学金等级,优秀学生的称号,学生党员的名额,这就使辅导员们有情感偏向,归根到底是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乐于与辅导员探讨,有些辅导员在道德建设方面不够成熟,很少给出中肯切实的意见,这使学生有时感到困惑,不知遇到问题该与谁去讨论,及其容易走极端,说到底这是师德建设的问题。
2.3教辅青年工作者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高教的教学机关与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高校机关是高校运转的命脉。青年教师不断地涌向机关也给教辅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青年教辅人员由于社会经验少,对本校的运转缺乏了解,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态度冷淡,知识贫乏是青年教辅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这些青年教室们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师风师德建设有待提高与完善。
3完善师风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参考了不少讨论此论题的文章,大多数作者对师风师德建设的提出建议非常有限,且主要目标放在强化学习教育,规范教师行范,设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上。而笔者认为,师风师德建设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笔者决定另辟蹊径,提出几点完善师风师德教育的建议。
3.1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以抵制学术不严谨作风
针对科研与教学的两座大山,笔者听取了沈阳药科大学外语教研室吴秀萍教授的评论“没有做过科研的教学工作者只能在讲台上重复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将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笔者深有同感,抵制学术不严谨的作风,应把第一步放在缓解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去。笔者认为,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应首先承担着一部分科研任务,学校应给与适量的经费让青年教师搞学术研究,并对青年教师的产出论文产出质量有严格的审订,只有发表出对本学科本专业有教学意义,社会贡献的论文,才有可能让这些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资格参与副教授的评选。而将更多的教学任务给予教授与副教授,因为学生更喜欢听有着科研经验,创新经历与学术积累的教授们上课,这样学生更有积累,更有启发,个高校产出的本科生更加有质量。只有学术严谨,才会更好的完善师风师德。
3.2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成熟青年教师的思想意识
笔者指出,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文化沉淀,这导致了这些教师视野狭窄,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与教学,笔者认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应该至少学习一门与本专业无关的科目,做出课堂笔记与评价报告,以达到拓宽视野,充实思想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多下基层锻炼,例如在高铁建设现场试验,在其他高校实验室得出科研数据。此外,青年的教师申请的课题报告应由评审团反复讨论与不断修改,因为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创新;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使师风师德建设进一步完善。
3.3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氛围
强化管理与严格考核许多青年教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大多数是上班,下课,回家。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大事件缺乏了解,针对授课教师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辅机关应该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师风师德建设的氛围,积极倡导“德育为主,教育文本,教学育人”,定期将一线教师聚集起来,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使这些会议成为青年教师表达意见,提出观点的有效渠道。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管理和完善考核机制,多多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评价,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主要的评选依据,使得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4结语
师德建设太理想化,其最大特征是高而难攀,用太理想化的要求去要求所有的教师,是很难实现的。
教育境界分层:处于职业生存之境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之境的教师,处于事业追求之境的教师。
教育理解分层:处于教育认识层次的教师,处于教育信念层次的教师,处于教育信仰层次的教师。
从业态度分层:处于敬业层次的教师,处于勤业层次的教师,处于乐业层次的教师。
教师爱生分层:处于尊重层次的教师,处于理解层次的教师,处于关爱层次的教师,处于严爱层次的教师。
我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师德理想与师德原则方面的内容,而对师德规则要求太少。
教师对职业道德的把握存在层次之分:不知层次、知道层次、理解层次、信念层次与信仰层次。
针对只重正面要求的问题明确规定底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师德建设中,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正面要求上,缺乏底线规定。例如,1997年8月7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是八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师德建设重正面要求,当然是必要的,但应防止两个问题:一是太理想化,其最大特征是高而难攀,用太理想化的要求去要求所有的教师,是很难实现的;二是务虚,正因为太理想化,也很难做到务实。
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明确规定师德的底线。任何一名教师只要做了超越师德底线的事情,就是违背了师德,就该受到相应的惩处。一般可以通过先及时劝诫,再严肃处理,最后撤销教师资格并予解聘的方法惩处。
例如,天津河西区教育局在2004年新学年开始之际出台了师德“五条禁令”:“不准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指责、训斥学生和家长;不准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宴请或馈赠,严禁以教谋私;
不准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成绩,严禁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不准擅自缺课、调课、擅离职守,严禁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不准参与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严禁在教学区或学生面前吸烟。”针对只重划一要求的问题实行分层建设
我国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划一性,即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教师。这忽视了师德上存在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因层制宜。事实上,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在教育境界层次、教育理解层次,还是在从业态度层次与爱生层次不可能是完全整齐划一的。对所有教师都采取统一的师德建设方式,成了现今师德建设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实行分层建设。因为师德存在不同的层次,教师所处师德层次不同,其师德表现肯定存在差异,师德建设也必须依层次不同而不同。实行分层建设必须注意:
一是教育境界分层
(1)处于职业生存之境的教师,其显著表征是谋生,其工作动机受个人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处于专业发展之境的教师,其教育行为往往表现为谋求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达到自我实现,成为其工作的目的与追求;
(3)处于事业追求之境的教师,把教育工作视为一生可以为之执著地追求、奉献且无怨无悔的社会活动,其显著表征是忘我。
二是教育理解分层
(1)处于教育认识层次的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看法粗浅,难以转化为教育者的教育实践;
(2)处于教育信念层次的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理解已经内化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教育认识或看法,并最终转化为其教育的行为。
(3)处于教育信仰层次的教师,对教育和社会发展价值已经极度信服和尊重,并内化为一种极其强烈的情感状态,它能指导教师矢志不渝地履行自己认同的教育行为。
三是教师从业态度分层
(1)处于敬业层次的教师,能够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并将其做好,能够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尽义务,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教育良心;
(2)处于勤业层次的教师,能够对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勤勉努力,做到勤奋向学、勤勉从教,比别人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耗费更多的心血,尽力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方略;
(3)处于乐业层次的教师,一方面把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视为有趣味的、可享受快乐的工作,另一方面对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乐此不疲,做到了诲人不倦。
四是爱生分层
(1)处于尊重层次的教师,能够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与人为善,做到心胸开阔;
(2)处于理解层次的教师,能够做到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做到从心理换位的视角去理解学生,做到从发展的视角去理解学生,做到从民主的视角理解学生;
(3)处于关爱层次的教师,能够既关心学生的健康,又关心学生的发展,能够做到尽可能地爱护学生与保护学生;
(4)处于严爱层次的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爱与严的共生关系,并努力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与严而有行。
针对只重简约要求的问题追求细致入微
自古以来,我国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就一直过度重视简约。1991年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简约的,只有6条238个字符。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由6条改为8条,字数也增至596个字符。
简约固然有其易记之益处,但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粗略。即对很多师德没有详细的具体要求,只是大致的、不精确的规定。例如,何谓“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很模糊的词汇。二是遗漏。即有些必须有的规定与要求没有写入。例如,如何处理与学校领导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学生集体问题等。针对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追求细致入微。所谓细致入微,就是师德规范必须明确、具体、精细、周密、可操作性强。
这种细致入微具体表现在:一是师德规范必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师德理想、师德原则与师德规则。从这个角度思索,我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师德理想与师德原则方面的内容,而对师德规则要求太少。二是师德规范必须包括下列内容:对待教师职业、对待自身、对待学生、对待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家长、对待同事、对待领导、对待社会等的要求。而我国的师德规范有些内容却被忽略了。在这方面,《俄罗斯师德规范》比我国的师德规范要细致得多。三是师德规范必须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细致的道德要求,以制约教师行为,规范教育职业。为此,我们建议在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的实施规定。在这方面,《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针对只重宣传教育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在师德建设中一直非常重视宣传教育的作用。然而,宣传教育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具有温和而不强烈的特征,二是说教问题,就是生硬而机械地空谈理论。事实上,教师对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内容的把握,存在层次之分:不知层次、知道层次、理解层次、信念层次与信仰层次。
关键词:民办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是国家之本,是国家的发展大计。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优劣取决于师德。民办高校师德的现状更为复杂,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行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对于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民办内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内部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素质是个普遍的问题,它也逐渐成为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育人精神不足,为人师表的意识淡薄。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教师大部分以青年教师为主,虽拥有热情,但缺乏专门化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没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一方面,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对其无投入补贴,使得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无法获得事业编制,大大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由此造成部分民办高校教师重经济、轻工作;重自身、轻单位,视教书育人为临时性的工作,肤浅地将培养下一代作为获得工资收入的谋生手段之一,将自身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一些经济性、功利性的事情上面,将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到了“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方面,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势必决定了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时间略显不足2)职业认同感缺失,爱岗敬业精神衰退。作为教师,热爱自身本职工作,热爱教育是规范其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民办高校与生俱来的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使有些教师的道德观及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师道自尊发生变化,敬业精神逐渐衰退,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低。再加上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校教师认同度普遍偏低。在我国,大多数省份民办高校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远远不如公办院校,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度。3)政治素养薄弱,存在道德缺失现象。在民办高校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底线的现象。比如一些教师不遵守学校教学规律,上课迟到、早退、任意换课;一些教师不遵守国家法律,课堂上散布违法观点;一些教师向学生索取钱财,克扣学生奖学金。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合时宜地散步不正当言论,严重影响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部分教师在物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不专职于本职工作,甚至出现学术诈骗行为。4)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由于营利特性和招生压力,办学规模、学校排位等往往成为民办高校狭义的目标追求,并将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工作方面,加之教师人才引进的不易,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考评重量轻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三方面:民办高校给与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可能与公办院校相比;给教师所办理的五险一金大多数按最低收入缴纳;教师对其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极其担扰。
2加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针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加强师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民办高校在不断地提高自身形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加强教师师德的建设工作。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当前民办高校社会保障机制与公办高校及类似事业单位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对民办高校忠诚度很低。社会保障机制的差异性已成为民办高校师资长期持续性建设的拦路虎,解决民办高校待遇低、条件差的问题刻不容缓,只有真正解决教师的吃、穿、住、行等基本要求,其他相关问题才有希望突破困局。2)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师德建设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形式上重视和在基本原则性要求上,而必须把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要求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形成规章制度,并且要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民办高校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教师管理体系需要通过统一规划部署、统一实施行动,统筹安排合适的组织架构和实施人员将工作开展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使师德教育常态化、正常化、标准化,采用随机抽取、选择的方式进行检查和考核。
3结语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健全完善。民办高校和社会更须重视这一问题,群策群力,使我国民办高校能建立一支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高,且健康稳定的教师队伍。
作者:袁花平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辅导员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较少,且辅导员队伍人员来源较为复杂,造成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师德情况参差不齐。从整体看,主要有下列问题:
第一,学历水平低、理论修养不够。高职院校辅导员来源广泛,有从高校招入的青年大学生,有从后勤或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引入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极少。从目前的现实看,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专业涵盖领域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大多数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心理学教育背景。这种情况造成部分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的时候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引导。此外,辅导员由于日常工作复杂,很少抽时间进行学科科研和理论专业的学习,在专业引导和教育方法上滞后于学生的需求。
第二,归属感不强,思想不稳定。相对于教师而言,辅导员工作头绪繁多,工作量大,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较大,但收入不高。这种情况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归属感不强,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认同感,期待着进行转岗或进入其他部门。“现在高职院校内辅导员数量几乎都趋于紧缺状态,工作量大、责任重、权责不清,导致辅导员逐渐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当然会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无论在日常管理中,还是在教书育人方面都不会完全尽到应有的义务和责任,使信念慢慢地动摇,职业理想也会逐渐迷失。”
第三,部分高职辅导员师德差,缺少职业道德。“少数辅导员自身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师表形象欠佳,师德意识较差,自身修养不够,对学生缺乏热情和关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的辅导员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存在组织纪律性松懈、生活散漫的现象;也有部分辅导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没有了原则性,在学生面前缺乏表率作用,不尊重学生,上课时信口开河,随意发挥,观点偏激,敷衍塞责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学院辅导员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2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路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师德情况客观上要求加大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从思想重视到行为落实,从制度建设到规范执行都需要高职院校认真总结,不断完善。
第一,思想重视,强化师德培训。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比较混乱,师德建设主要集中在一线教师中。考虑到辅导员日常工作忙,杂事多,对其师德建设的培训、行为的引导较少。为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改变观念,重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师德问题。辅导员是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师德情况、言情举止对学校的声誉、学生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高职院校领导要加大辅导员师德进修、学习的机会,开展符合本校实际的多渠道师德教育专题讲座、访谈、辅导员师德知识竞赛等,让师德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让辅导员老师时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第二,行为监督,督促高职院校辅导员注意言行。要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理论重视是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中。辅导员工程繁忙,如果缺少监督,其行为的惯常性仍然让部分辅导员我行我素。所以,高职院校在重视辅导员师德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监督、检查辅导员师德建设情况,做得好的辅导员要及时表扬、鼓励,做得不好的辅导员要及时纠正、整改。通过过程监督,在辅导员队伍中才能形成良好师德的风气,才能把重视辅导员师德的制度、政策贯彻下去,取得良好的师德建设成果。
第三,完善机制,增强制度约束。完善机制,主要是辅导员考核机制,要把辅导员师德考核纳入到辅导员管理、考核的重要环节,实施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考核采取学院考核和学生考核两个环节,对辅导员的师德情况进行系统了解,并把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转岗、晋升相挂钩,最大限度促进辅导员重视师德建设,增强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对考核表现良好的辅导员,进行大力表扬,并优先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教育,必要时进行师德培训和转岗等。通过师德考核机制,让辅导员把师德与职业要求相结合,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社会公众对于中小学教师满意度偏低
教师工作对于学生的全员关注与家长对于个别孩子成长的关注有视角差异。在教师全员关注的条件下,教育允许也客观存在失误和发展的不一致性;可是从家长的视角看,他不允许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教育失误和相对滞后,所以被夸大化的个别教育失败的案例会导致舆论对教师的负面性评价。而且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家庭支出中给予孩子教育占比增加,可知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的关切度不断提高。教育需求逐高与现实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之间客观构成矛盾,这造成社会诉求集中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二,现实教育中学科发展不均衡导致教师职业态度有差异。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过度应试的问题比较突出,考试学科备受重视,而其他学科逐渐边缘化。于是学校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也有一定的落差:考试学科老师尤其关注的是,交出一份社会认同的分数单;一般而言,非考试科目的老师,其心理客观有失落感,职业态度不积极。现实教育的课程偏狭,重智育轻德育,这使得难以凝聚起教师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共识。社会舆论对此多批评意见。其三,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不高,这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引发社会负面评价。要看到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水平都不高,而工作的负担很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客观存在择校、择师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利益驱动。在逐步利益化的学校环境里,教师的思想也逐步社会化,原有“安贫乐道”“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等主流价值不同程度得到了消解。其四,教师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以简单劳动和经验积累为支撑的教学行为,客观造成了学生课业的高负担,也让社会存在质疑。教师是专业化职业角色,这是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决定的。中小学教师执教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所教知识上,一般是家长熟知或了解的,因此社会以为教学是简单劳动。而且在现实教育环境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建筑在经验积累和重复劳动的基础上,于是形成教学的高负低效,这是家长可以看到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被社会了解和认可。
(二)重塑中小学教师形象,需融通师德建设与专业发展
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满意度,无疑需要教育与社会有良性互动。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以为“教师社会地位是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专业化水平四个因素决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是外部教育环境因素,立足教师本位,亟需提升的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专业化水平”。现实教育中,教师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修为与社会期待之间有落差;教师职业的核心知识、技能没有得到充分认可,教师职业相对其他职业缺乏独立的专业领域,职业意识不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的教师还存在。提升师德修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从师本角度,重构社会对中小学教师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08年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稿)》,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三个维度的构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可知,师德和专业理念是相融的,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共同构成专业发展的体系。这里吸纳了理论研究的基本认识,把师德的专业性部分彰显出来。这与过去我们理解的师德,就是做班主任工作的职业素养和教师的个人品德有很大不同。师德再建,基于学校全员育人,校际与社会联通的广义范围的德育。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不是分离的,而是融通的。也就是说,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中,包容着师德,即德育的态度和思想、知识、技能等,与专业素养中的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对应的、一体的。有学者指出:“师德是隐含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通过教师的实践智慧呈现出来的。”过去我们批评现实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便是因为把智育和德育分离开来,教师角色也分为学科教师与德育工作者。师德构建与专业发展的分离,无疑是制约教育取得综合发展效益的症结。
二、在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多维度提升师德修养
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在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中担负重要职责,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因此它无疑是文化现象,也承担着政府责任。这决定了教师职业角色,需要具有理想化特征,在社会道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个人思想品德和表现的文化修养等方面要成为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表率。有人说,学校应该成为社会坚守道德情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而过去在师德建设中,隔离现实土壤,不顾及教师权益体现,以及用简单说教的方式进行,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条件下,在教师专业化的行为态度与表现中,落实师德建设的要求。
(一)重塑教师道德形象,焕发教师职业新貌
在教育的粗放发展阶段,师生关系以“威权”为典型表现,即学生对于教师言听计从,社会舆论也非常支持教师从严管教,甚至是采取严苛的方式。可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外在的人本思想的渗透,学生的主体自觉被焕发出来,对于教师的教育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也就是说,教育的“威权”体系崩溃了,需要重新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示范、服务与指导作用需要得到增强。所谓示范,即为人师表。教育需要根植在理想追求中,在教师的职业追求过程中,无疑需要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且为学生提供示范。“服务”是一种贴近学生需求的教育态度,这是过去我们强调职业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指导”则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表现,所提供的专业化支持和帮助。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若本身处于倦怠期,甚至具有消极的人生观,在与学生因为教育活动而建立关联的过程中,所传导的也便是这样的负面的东西。只有教师“乐教”“会教”,才能培育出学生的“乐学”“会学”。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先决条件
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也客观存在偏重技术增值,而忽视思想教育的问题。尤其在本世纪推进课程改革中,教育聚焦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催生教师新的行为,即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尤为重视的是在小课堂生态中,教师为实现知识转化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至于在这个生态场,以及更大的育人环境里,师生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实施学科课程,我们还重视不够。教师情意与教育技术产生的实际效益,前者要大于后者。换句话说,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若他的行为得到了来自学生的积极呼应和支持,则这样的教育人际关系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转化。反之,教师即使掌握良好的技术,知识素养如何高端,也容易被学生排斥。教育的本质是营造有爱的环境,而教师的理想角色,便是一个善于呵护、热爱、引导学生成长的“家长”或“朋友”。
(三)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诉求
本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这是有理由的。未来学校的发展一定是汇聚着一批学习人——教师、学生,他们一起围绕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构建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体系,而教师无疑就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课程实施者。由此看,未来的学校里,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所形成的。可以设想:教师要成为“专业化”的教师,需要学习;学生要成为会学习的学生,也需要学习。之于学习的行为互动,产生正面的效应,从而深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教育自然以此为发展定位。
三、基于良好的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现代教育发展中教师的发展定位一定是专业价值的实现,即教师做的是不可替代性的工作,带有专业性特征。“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门专业,教师是应该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需要进行教学行为上的技能训练。”由此我们也必须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与社会诉求是一致的。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目的指向立德树人
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动力,在于自觉产生的“热爱”,其聚焦点或许在教育、或许在教学、或许在学生、或许在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其行为表现一定不是福利驱动,而主要表现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等品行。教育具有传承性。我国教育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关于教师品德修养的研究较多,可资借鉴的也多。然而,在教师行为层面,尤其教师教学行为、专业技术层面的师德表现、行为特征,则缺乏研究基础。长期的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割裂,造成两支专业队伍各自为政,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和科研中,学科专家居多而德育专家的介入不足,所以教师发展的偏向性是突出的。未来教师发展中,需要增强的是课程意识、教育意识,这就需要努力摆脱学科教学思维的制约,从广域范围,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立德树人已然成为我国现实教育中唱响的主旋律,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与专业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于以学生为本
教育的针对性很强,是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教育的目标实现一定是围绕学生来实施教育教学。新时代教育发展把生本思想提到很高的地位,强调教育教学行为要落实以学生为本。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动态德育屡被提及,即要在教师的专业化行为中体现德育价值。很多时候,教师的德育意识制约了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比如某次听竞赛课,老师借班上课。他们每每与学生见面,总是用煽情的语言鼓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甚至要学生大声呼喊口号:“我能行!”而某位老师,听到学生大声呐喊之后说:“孩子们小一点声音,你们的嗓子很稚嫩,轻声一点说话才好。”这个课堂细节,把教师对于学生的细心呵护展现出来。这样有爱的教育自然形成了有效的施教。最终这节课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再如,某老师在课堂指令回答问题,说:“你给我说说。”这让听课老师感觉刺耳,因为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与现代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师德修养其实决定了一个教师施教行为的合理性、科学性。现代教育发展语境中,听评课非常普及。然而课堂的演示性特点、功利性目的非常明显,这也被舆论批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里,一心想着的是如何赢得喝彩,而不是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困惑。这导致了课堂的非常态、异质化。从本质上说,放弃了生本理念与教育服务的思想。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立足于解决校本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师德建设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为师,当德才兼备。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有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等。鉴于此,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方式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我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实践的重点之一。本人在总结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新时期大学培养人的要求,结合体育课程的育人优势,在个人师德修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明显。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
第一,体育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热爱本职工作,辛勤耕耘,这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第二,体育教师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第三,体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运动基础,精通的专业知识,这两点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志。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投入体力,还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因此,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只用体育术语描述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的作法,而是采用体育术语与大众语言相结合,以及用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动作技术的做法。这样的讲解揭示了健体的本质,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其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并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涉猎丰富的各学科知识,这样其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适当、准确、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2.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体育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为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班级的学生在体质上和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上课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的体现。
3.德育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理论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教材思想性强,教师通过理论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信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但教师切忌脱离教材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也要避免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的作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意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阐明体育课既要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又要增强体质的双重任务。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事物,其运营机制、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都有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适应独立学院的运营机制,了解学生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献身教育、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实现体育育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宏斌.试论体育教师的师德[J].中州大学学报,2001,(8).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所以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关键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
一、充分认识企业道德文化的深远作用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其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范畴
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质量第一”,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消费者着想,以更优质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
目前,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是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这包括:对政府的责任,遵守国家的法规和法令、按期纳税;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为提供就业机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保护并美化自然环境;对顾客的责任,则包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服务热情周到;对职工的责任,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发展机会;对投资者的责任,包括保障投资的安全、股息的获得等等。在现阶段,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三、建立企业道德文化规范要求
道德的规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职业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四、强化企业人性化管理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管理亲和于人,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五、建立道德制度与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