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8 11:37: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独立学院城镇籍学生比例相对较高。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是独立学院城镇籍学生比例相对较高的直接推动因素。城镇籍学生家庭相对富裕,社会资源相对丰富。这就促使独立学院学生相对而言,就业的社会基础较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家庭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2)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灵活,切合市场需求。由于独立学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独立学院的专业相对较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就业率较高。也正因如此,独立学院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契合度高于一般本科生,因而大部分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兴趣较高,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较为突出。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加上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可以说独立学院是母体高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佳组合。此外,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相对于二本学生,独立学院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时间也多于二本学生。现代企业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学院学生在初次就业中更容易胜出。
2新常态下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形势的消极因素
(1)从宏观经济大环境来看,经济增幅下降,减少就业机会,工作岗位的减少,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降低了大学生初次获得工作的机会。根据“供给自身产生需求”的理论,供给下滑,就无法给予需求提供动力,也就无法再增加新的岗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其培养周期和模式具有一定的培养层次和结构,大学生在大学所受的教育也是沿着这些固定的模式进行。因此,学校和学生即便了解当前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变化,也不能做出有效调整。比如:2014年所谓的“十大”难就业专业,其早在2010年就设定计划和规模,无法短时间内做出调整。
(2)新常态下独立学院所处社会环境更加堪忧。首先,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就是招特色师资,建特色学科,育特色人才。如今在高层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使得很多本是高一层级的人才到中游寻找机会,独立学院的学生面对这些人才自然是竞争力不足,这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竞争空间被大量挤占,竞争加剧。再次,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跟不上,就业市场不宽广,就业工作满足不了学生需求。因而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少了他们获得就业岗位的机会。
(3)独立学院学生对新常态准备不足。独立学院学生选择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独立学院的学生及其家长付出高昂学习费用,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来能很好的就业。这就使许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将大学教育当成个人的跳板和个人的智力投资,学习带有浓重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就业的过程中,更加看重自身利益的实现,而较少顾及社会利益。“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孔雀东南飞”的就业现象依然存在,多数学生一心只想留在大城市且愿望强烈,谋求高职高薪,依旧是独立学院学生的首选。
3新常态下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1)做大学科,做强专业,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母体高校的学科群,把专业做强。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要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办学水平。具体表现在:充分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按照“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本区域、本行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与市场和需求接轨,设置专业,强调社会对专业的急需性和应用性。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训练为重点设计教学计划和开设课程,不能简单地移植母体高校的教学计划,尽可能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重视科学、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采取课堂教学、名家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教学,增加实践课程和课时,实现教学形式和考试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多“考证”,如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汽车驾驶证以及新职业从业资格证书等,促使学生由纯粹的知识学习型转向能力应用型转变。
(2)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素质。独立学院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积极的心态,从长远考虑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新常态环境下的就业。总体上说,我国的经济形势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发展,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金融市场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机遇期。其次,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以平常的心态面对就业和择业,摒弃从众、攀比的心理。一是要理性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求职目标。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市场的供需规律,适当调整对就业地域、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值,要更多的关注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二是基层单位、民营企业将会是大学生就业的广阔舞台。要积极投身到基层锻炼、民营企业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多层次、多领域地选择,锻炼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是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勇于开拓创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国家大力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给予宽松的创业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独立学院学生可通过自身优势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各年级程度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一些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化,带有色眼镜。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心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自卑与自大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个性
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正确对待自己的个性,塑造良好个性,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评价越接近实际,自我产生的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以及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心理调适就必须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
面对择业,大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主要的是认识自己已经具备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测试自己的性格和气质,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择业过程中赢得主动。大学生要充分地认识到,求职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固然被用人单位挑选,但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被求职者挑选,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定位于弱势地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要一味迎合用人单位,不要人云亦云。对自己的能力要有自信心,过分的谦虚不再受人推崇,只能埋没自己。另外也应该从“天之骄子”的虚幻身份中摆脱出来,准确定位自我,要调整好心态,放下架子,面对现实,寻求合理的起点才是明智之举。 [1]
(二)接受客观实际,调整就业期望值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从发展趋势上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将越来越困难。正确认识我国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可使大学生意识到将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做好参与激烈竞争的心里准备,并且在不同的就业形势下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且受到“精英型高等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现代教育投资过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和一些媒体不良炒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
(三)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应该说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这种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没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职业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职业导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职业导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业难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导向应该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职业导向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导向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具备就业必须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的载体等优势,促进职业导向目标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导向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叠合。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问题突出。
1.就业理想目标的缺乏: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期望,不是主动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平台,积极准备材料并参加供需见面会,而是过多依赖父母和社会关系,坐享其成,甚至部分学生因害怕激烈的竞争,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抱负,刚大学毕业就成为失业人员。
2.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功利化,盲目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等酬薪和待遇高的地方就业,以物质的多寡作为衡量职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标准,片面地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脱离开来。
3.就业诚信意识的淡薄: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企图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就业单位的认可和赞同,出现严重的诚信意识危机。比如,虚假填写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更改个人履历等。同时,部分学生在签约后随意违约或毁约,不履行协议或合同,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影响正常的就业市场秩序。
4.就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负面情绪,失去健康稳定的就业心态,严重影响和阻碍大学生正常的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导向缺失。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不够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对于就业教育往往更多地流于形式,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对就业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忽视就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推动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迫切需求,无法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了解就业工作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队伍,无法满足就业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忽视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不规范,缺乏个性化指导,课程设置不科学,没有将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单一,信息传递局限于网络、广告和供需见面会等。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比较薄弱,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明显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主要是归属于学校,由学校来负责完成,欠缺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没有创建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界环境和氛围,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性举措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动机和动力缺乏、学校就业教育合力体系的缺乏、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举措缺乏、社会容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家庭开展就业教育意识缺乏等。大学生就业教育合力的不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欠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 转贴于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各高校要坚持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理念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认知自我和社会,科学进行就业定位,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相结合,将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高校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j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意识教育,将诚信作为重要的内容,始终贯穿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为诚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就业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门诊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消除就业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实现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努力优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素养、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实现大学生就业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载体,通过丰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法、视像教学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了解职业规划和求职技能技巧等;优化专业课载体,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我发展方向;优化社会实践载体,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价值,锤炼意志,深化对社会发展形势、就业趋势和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也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新的就业形势,搞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本文结合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囊括了大学生本人的理想追求,而且承载了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工作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讲解就业政策、分折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等确实能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增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一)注重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经过四年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发生一些转变,个人发展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注重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愿望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勇于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基层第一线去发展成才,到艰苦的地方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就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准确定位,既有自信。又能正确估计自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既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使其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指导他们正视现实、适应社会,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努力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三)指导大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和社会要求为目标责任制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和台阶,不断学习、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在入校之后就置于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阶段的学习中。这不仅对高校毕业生初次求职,而且对于其生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职业生涯设计不能是短期行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注意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规划要有弹性.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并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
(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
求职择业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自身实力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必要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程序与技巧方面的指导,主要包括:自荐技巧的指导、面试技巧的指导和求职礼仪的指导。
1.自荐技巧的指导。在招聘过程中,自荐是首要的环节。针对很多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存在盲目应聘.缺乏自我推销艺术,不能从容面对用人单位面试.不了解就业程序等情况,应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咨询、模拟人才市场等方式,让毕业生掌握求职技巧,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面试技巧的指导。一般情况下,面试是招聘录用中
必过的环节,用人单位能通过面试直接考虑求职者的情况。在面试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成功面试的策略。毕业生需要接受面试技巧的指导,才能在面试时有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辩答和应对。指导大学生面试技巧.不仅对帮助大学生就业有利,而且能使大学生学到更多的人际交往的知识。
3.求职礼仪的指导。培根曾经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礼仪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求职时的礼仪不仅仅是礼节、技巧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基本素养。求职礼仪的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体现出自身应有的文明、礼貌和修养。
二、转变理念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的初步阶段.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包统分”步入“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实质性阶段,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自我、开发自我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观念转变。
就业指导应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这一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把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以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学生就业。换言之,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开发、建设与发展,使其潜在的职业潜能得以发挥,职业技能得以改进.合理的人力资源得以配置的指导方式。
(二)从关注群体就业向关注个性化就业转变。
就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应对有心理问题、所学专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弱势群体的学生(如女大学生、残疾学生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情况,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热情,寻找适合他们的职业和工作岗位,真正体现人文的关怀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创新模式
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长期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因而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间安排在临近毕业阶段,对象局限于毕业生是不够的,就业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应仅仅是在毕业阶段,而应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即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将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教育紧密衔接。形成系统的、全程性的教育指导。对于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地介绍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对于大二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开展职场模拟训练活动,让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职场模拟中得到提高。对于大三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的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引导其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加强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大四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就业流程、就业信息及就业形势,提高其就业竞争意识与依法维权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授求职面试的技巧.通过配套的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正确面对挫折,为最后的成功就业奠定基石。
四、完善网络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及地方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这些政策收效不明显。笔者认为,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效应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其中大学生就业难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一)国家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递增,其择业标准随之降低,相同就业岗位的竞争性必然随之提高。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费用大幅度增长,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降低择业标准,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这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信心受挫。从长期来看,大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就业,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不能收回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这势必影响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信心,在社会上可能营造出“上大学无用”的舆论环境。2009年湖北及重庆地区出现了高考罢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都在于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初始阶段遭受坎坷,会对个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均将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高等教育的规模化。1999年以来,相关决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扩张,中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23.3%。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二元化体系之中,农村城市化水平偏低、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落后,农村和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差别巨大,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依然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发展,这势必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因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2、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三本”等一些非正规化民办学院以营利为目的,师资力量、校园内各种硬、软条件略逊一筹,学校内整体学习氛围较差;高校管理体制科层化,部分高校老师比较功利,把大部分经历倾注到追逐经济利益和职称地位上去,重科研轻教育,课程设置不与时俱进,课堂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明显与当今社会脱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
3、大学毕业生供应与需求错位。单位用人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准则,企业行为以节省成本为基础,过于注重就业者的工作经验。而我国现行的高校体制培养出的人才多注重理论素养,忽视了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另外,单位用人常对应聘者的专业进行限制与求职者的需求形成错位。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首先看重专业,忽略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大学生层面看,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主观原因
1、大学生自身能力欠缺。高等教育的扩招为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原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在大学期间又没有努力学习,在竞争激烈的求职浪潮中被淘汰下来,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有些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后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娱乐,荒废了学业,最终在竞争中成了失败者。
2、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薪酬预期偏高。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本科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大学生也不是过去所说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不应该有上了大学就能找到稳定、体面、待遇好的工作那种过去的观念。以往的研究者针对大学生的工资预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薪酬预期普遍偏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重选择一个有利于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工作,即使起薪并不高,但如果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应该考虑选择。可是绝对部分大学生如果对薪水不满意宁可选择自愿性失业。
3、择业时盲目的地域限制。很多毕业生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从长远角度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一味地追求沿海发达城市,有些同学“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这种盲目的地域限制也增加了不少就业困难。其实相对东南沿海等一线城市而言,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急需人才,而且这些地区由于急需人才,也有很多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如果能脚踏实地地将个人所学应用于这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其实也大有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保障现实困境
2006年中央14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的毕业生,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将发放就业服务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这说明,该《通知》已将大学生纳入到失业救助体系之中。我国已初步形成有关大学生失业保障体系的雏形。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由于没有完全考虑大学生择业心理和就业需求,领取低保金使大学生群体感到尊严受辱,低保金的领取过程繁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低保金杯水车薪。这一失业保险制度并未达到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效果。
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等。
这些政策的执行确实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得原本意愿良好的政策收效甚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问发现,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优惠政策,但是真正还只是很少毕业生会选择去中西部就业。他们不是怕吃苦而不去中西部地区,而是认为那里的工作不利于其今后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申请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并没有为了清偿助学贷款而去中西部地区工作。也就是说,政府利用代偿助学贷款和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作为刺激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和边远艰苦农村地区还不是非常有吸引力;将大学生应征入伍,从表面上看确实减轻了整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实际是等于把压力转嫁到几年以后,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部队吸纳大学生的总量有限。由于国家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求职的首选还是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著名企业和外企,有很小一部分人选择中小企业;政策虽然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一定优惠待遇,但大多数大学生有赚钱的心理,但缺乏冒险精神,加上创业环境差,创业的比例不高。
另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观点值得考证。事实上,小规模的创业无法吸纳更多大学生,无法带动就业。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显,国家出台了许多短期治理政策,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应该建立制度化的大学生就业保障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失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纳入社保,既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还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功能和公平性原则。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注重大学生就业保障的长效性和大学生就业保障的合理性及制度性。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可以这样尝试:
(一)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时应纳入缓冲和激励机制。缓冲是指应该在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保障措施,让他们从心理和物质生活方面平稳过渡;而激励是指促进就业,要将物质补助与培训结合起来,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应充分考虑申请者的尊严问题,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要使大学生能够接受给予他们的就业保障,又要让他们觉得领取就业保障不丢失人格尊严。给大学生的就业保障要限定其名称,不能以“低保”命名或是不能以参考“低保”名义发放大学生失业金,低保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应将失业大学生作为相对弱势群体或一般失业者。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保障观念教育。大学生也应从转变自身观念、认清形势、将自身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认清在市场的竞争中同样存在优胜劣汰的风险。
(四)大学生就业保障金应该适度。就业保障金水平过低,将不能实现保障的功能,大学生就业保障水平过高,则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就业保障金的额度应该参考当地失业保险的金额,略比一般失业保险低一些;就业保障等待期应在3个月之内较合适,就业保障金的领取时限不应过长,应限制为6~12个月。
五、结语
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很多客观原因。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从社会保障视角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宣杰.大学生失业问题探讨[J].经济技术与管理研究,2005.2.
[2]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
[3]林毓铭.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全面素质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1-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靠国民经济的拉动和促进拓展就业空间,而且需要国家行政引导、扶持,高校提升培养能力,毕业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需要企事业单位承担起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系统问题。
既然是系统问题,我们就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一下剖析:
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就是工作岗位少,希望得到岗位的人多,导致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但是究其根源却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既总量失衡,高等教育结构已经亟待调整既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既质量失衡。造成上述失衡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加之靠教育拉动内需的隐性要求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其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毕业生质量下降;还有,就是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缺乏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进行竞争的能力;最后,很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所谓“眼高手低”的现象,加剧了就业的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
针对上述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诸多原因,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我们的研究可以凝练为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如何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如何改革培养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不仅有不逊于在职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凭借更开放的视角和更先进的理论知识使自身的岗位能力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三,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轻松步入适合自己的就业之旅。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进行调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应该以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前提,不能为了5年一度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而自毁50年乃至上百年的教育基业,不能为了上专业而上专业,对于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专业一定要在下一年的招生计划中予以削减调整,同时要具有教育的前瞻性,合理预测未来3-5年人才需求的情况,把招生计划做成滚动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都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微调,有效解决招生计划相对稳定性和社会需求的现实波动性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培养方案,搭建公共理论和实践背景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的广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
三、适度推行3+1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素养
高校毕业生求职壁垒之一就是工作经验问题,可以在合适的专业实行3+1的教学模式,既3年的在校理论培养加1年的校外实习实践。诚然,高校培养学生不可完全职业化,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知识型,而忽略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校的毕业环节应该既有学术研究型的,又有工程实践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事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生,他们基本无法像文商类学生那样通过单位实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毕业环节常常太学术,缺乏工程实践类因素。因此3+1模式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好办法。高校不妨尝试通过毕业趋向志愿的填报,分类指导毕业生最后的论文环节。允许理工类学生在有资质的企业、研究所的课题中完成自己的论文,或者在暑期创建专门的企业实习环节。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那些不打算深造倾向于就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部分需求。
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
很多高校学生都有着老师虽多,但是遇到重大决策却无人求教的困扰。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课程教学无法实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学生后阶段学习中,学校有必要通过类似“导师制“的方法,每名教师负责提供几名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并针对就业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意志上的不坚决,就业态度上的不主动,避免自我认识的不现实,就业观念的不解放。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学有所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那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未入学的招生计划设计――到初入校门的军训与校史学习――在校期间的各学年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毕业实习的各环节――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工作的开展――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的沟通和辅助等一系列过程。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的每一名授业教师、每一名教辅人员、每一名工勤人员身上都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责任。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更存在于全体高校员工的言谈举止当中。同时,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要共同为之努力的。最后,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要多样,高校是学子们的象牙塔,校园文化的繁荣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剪影。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作为学生本人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余永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2.新华网教育频道.高等教育矛盾转移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2006.6.19
3.安俊学,闫明,王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