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8 11:37: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典诗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1、表现含蓄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往往巧妙地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如首先在门外以美丽的荷花池、桥等景物把游人的心紧紧吸引住,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和圆内较高的建筑,看不到里面全景,这就会使人引起暇想,并引起了解园林景色的兴趣。北京颐和园既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江南园林中,漏窗往往成为含蓄的手段,窗外景观通过漏窗,隐隐约约,这就比一览无余地看有生趣得多。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园为主,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当游人在此游览时,使人左右逢源,目不暇接,妙趣横生。而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
2、强调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多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一般来说,园中应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是人作,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在园林中,即使有密集的建筑,也必须要有自然的趣味。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中间建筑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园林意境的丰富,必须根据条件进行“因借”。计成《园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说“取景在借”,讲的不只是构图上的借景,而且是为了丰富意境的“因借”。凡是晚钟、晓月、樵唱、渔歌等无不可借,计成认为“触情俱是”。
“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
3、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体现,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才能看到的吻兽。吻兽既是人们对龙的崇拜,创造的多种神兽的总称。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因此吻兽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特有的雕塑装饰物。因为吻兽是皇家特有的,所以也是一种区分私家和皇家园林及建筑的一种方法。
4、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是封建礼教在园林建筑布局上的体现。超级秘书网
5、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是搭建临时的建筑,称“幕屋”、“市肆”。花期一过,幕屋、市肆皆被拆除,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建筑。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的建造时期多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主,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巨商和当地官员所建。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扬州园林在审美情趣上,更重视形式美的表现。这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江南园林自唐宋以来追求的都是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圆风格。
四.结论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论文 关键词:林徽因 中西精神资源 影响
论文摘要: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现代 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
“在现代
同时.在创作带有西方 现代 感的诗歌时,林徽因还是无意识地把古典文学的传统因子融人了创作中。
究其缘由,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或值得商榷之处:1、研究内容方面,重外在形式,轻视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研究。2、教学方法方面,重领会背诵,轻视分析归纳。3、教学视野方面,重就诗论诗,轻视同类题材作品的相互比较。谭献说得好“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但要让学生恰如其分地认识诗歌内容,了解和掌握其艺术表现手法,没有简便易行的欣赏方法是不可能的。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正是以此为基本方法,试图补就以上不足的。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爱憎不应该是盲目的,只是觉得好或不好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探究它何以好与何以不好。
一、“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
“意境分析法”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对诗歌题材特点的清醒认识,以分析诗句句式和用词特点为基础,借助所采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意象、形象等诗歌要素,通过句与句之间内在的结构联系,来分析、归纳和领会具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并最终辅以一定的复习巩固手段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或欣赏方法。
恩格斯在评论文艺作品的时候,首先着眼于内容,着眼于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和作品的思想倾向。“意境分析法”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理论,正是把古典诗歌的基本内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诗句范畴的句式与和用词,属于表现方法范畴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古典诗歌特有的一些表现形式,属于古今之外诗歌共有的意象和形象等要素,属于结构范畴的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诗歌教学与欣赏终极目标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本课堂组织方式,是以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言之有据、层次明晰的诗歌结构分析与整合归纳,并适当向学生倾斜,充分照顾学生的理解和领会能力的师生互学互动形式。在长期持之以恒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认知交融,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领会和理解,同时逐步接受“意境分析法”模式的方法体系。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开素质教育的倒车,而是在起步阶段由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步入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的殿堂,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提供学法积累。“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对诗歌的分析并不是无原则的肢解,而是与整合归纳相配套的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层次清晰的认知过程。其基本目的,立足于丰富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与模式,力争促进其多样化发展,采取化繁为简、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解除人为附加在中国古典诗歌上的无形隔膜,使其如白话文一样通俗可感。
二、“意境分析法”教学模式的方法体系
“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立足于对各类诗歌内在特性的全新认识,建立有完整的教学与欣赏的方法体系,主要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分析——整合归纳——再分析——再整合归纳”的多次循环过程。
对中国古典诗歌内在特性的重新认识,源自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分类。我们依据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诗作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某种表达方式所处的主导地位,将主流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写景诗和咏物诗五大类,并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教学更深一层的二次分类。“意境分析法”教学与欣赏模式借助于对作品的全新分类,试图将题材特点和表达方式作为分析诗歌写法特点的主要凭借物,进一步为归纳主题思想服务。
“分析”是整个教学与欣赏模式的基础,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分析单个诗句的句式和用词特点,以及存在于各个诗句中意象的独特含义,同时判定整首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古典诗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来认定诗歌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并分析这种表达方式所表达的基本诗句内容。“整合归纳”是“分析”阶段的继续,也是诗歌内容欣赏的基本结束。在对诗句各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与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关系,对诗歌意境进行整体性把握,从而完成诗歌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认定。
关键词:高考 诗歌 五看 五明 知识储备
高考是考学生的短处而非长处,换句话讲,在考试中谁的短板少,谁就会成功。而诗歌鉴赏正是学生的“短板”,历来是众多考生得分的“瓶颈”。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就可避开短板,突破瓶颈。
一.汝果欲解诗,真义在诗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歌虽然在学生眼中高深莫测,但其实它有自己的规律:诗人常常在题目、序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的捷径。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五看”功,读诗自然可事半功倍。
1.看作者。即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简况。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其经历、代表作、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应关注诗人的生平活动。
2.看标题。标题,往往表明诗歌的题材,从客观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如骆宾王的《咏蝉》,就表明此诗为咏物质;张籍的《秋思》,则表明此诗为思乡思亲(行旅)诗。
3.看序言。部分诗歌标题下有序言,交代作诗的时间、地点、创作背景等,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对我们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琵琶行》前的小引。
4.看注释。诗歌的注释或解释诗疑难词句(包括典故),或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说明,这些同样有助于诗歌内容的了解。
5.看题向。认真研读题干,有助于弄清诗歌鉴赏的题型,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模式。
二.掀开盖头明诗义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我们掌握“五明”法就可让“欲说还羞”的诗歌明朗起来。
1.明类别。诗歌分田园诗、山水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禅理诗、叙事写人诗等。明确诗歌类别,有助于明确诗歌的题材、特点和表现要点。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这是三首送别诗,送别诗的特点(意象)主要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表现的要点是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
2.明形象。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化、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李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杜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陆游等。景物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所描绘的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事物形象,更多为咏物诗,往往表现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骆宾王的《咏蝉》等。
3.明情感。任何诗歌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忧国伤时,或建功报国,或思乡情人,或伤春悲秋,或隐逸之情,或山水之情,或吊古伤今,或登高揽胜等,明确情感,有助于浅析硕士论文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明手法。手法既包括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诗修辞手法,容易识别,分清其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起兴、虚实结合、用典、衬托、烘托、渲染、象征、抑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物抒情、托物意志等。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年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5.明风格。即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如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朴素自然,苏轼雄健豪壮,李清照婉约凄切等。
三.“闻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学生必须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要知常识。首先,应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派有相当清晰的认识。其次,应让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平仄、对仗等知识。对此,前人多有定论,不妨让学生采用“拿来主义”。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诗人臧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它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积累、勤于归纳、勤于总结。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认识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论题举例:
古典中的现代和现代中的古典(有着哲学思辨的意味)
论钱钟书知识的围城
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神
徐志摩诗歌的文体特征
日记(书信)在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鲁迅作品中的民俗现象
以上都是论题独到、论点新颖的例子。下面举反例:
论艺术美与生活美(论题过大)
论朱自请的散文(论题过大)
论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死(论题过小)
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三、特别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
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歌诵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的桐城派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读者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鉴赏诗古文必须通过吟诵,从作品的音节入手,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气”,进而领会精神,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个性。应当肯定,“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鉴赏古诗文有重要的意义。
一、示范朗读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率先垂范可以为学生梳理学习的榜样或标准。教师不仅应在诵读方法上示范于学生,而且还应在诵读内容上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
由于时代的原因,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古典诗歌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有些字的字音学生把握得不太好。正确朗读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鉴赏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诵读时要做到准确、清楚。在没有学习诗歌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没有很清晰明白的了解,不可避免地出现朗读不到位的问题。“因声求气”是通过诵读来掌握诗歌的主旨,吴调公先生在《古代韵文选·序》中说:“通过声音的高低(振荡的颇率)、长短(振荡时值)、强弱(振幅大小),以及节奏的抗坠、疾徐,音色的喜怒哀乐,对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的自我领会,大有别开撰径之感。”由此可以看出,示范朗读时要求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可以与之同悲同喜,这样学生才会感觉有兴趣,并且有意愿去学习。朗读时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去处理诗歌作品,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等。对于《春夜喜雨》教师可设计用短促、高昂的语气,明快爽朗的节奏来表达作者因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而产生极大的喜悦之情。对于《春望》的朗读,教师可设计凝重、沉郁的语气,缓慢的节奏来表达作者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的悲伤,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但同时要注意,朗读是一种艺术,有很强的技巧性,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调整朗读时的语速、语气和感情,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朗读的意义。
教师的示范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示范性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而再进行深层次的诵读,以达到理解主旨的目的。
二、因声入境
刘勰曾提出“寻声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之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能把鉴赏者引入想象空间的意境。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吴山人扩》中的一段描述:“以布衣游绪绅间,玄冠白巾合,吐音如钟,对客多自言游览武夷、匡庐、台宕诸胜地,朗通其诗歌。听之者如在目中,故多乐与之游。”意境是古诗文鉴赏的主要对象,出色的吟诵应该是能让自己和听众“因声入境”,产生“如在目中”的感觉。
诵读时可以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情境,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诗的意蕴,仔细地品读每一字、每一句,从而进入诗境。如《天净沙·秋思》,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掌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的内蕴。除了反复吟咏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手段,比如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将音乐与文字相沟通,吟诵诗文时,作品语言的声音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分别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和视觉,然后听觉和视觉相通,凭借思维,我们便在音乐和诵读声中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境,进而感受作品的艺术境界。如《声声慢》,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和双声叠韵上,清人徐釚在《词苑丛谈》写到:“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创造出的美妙音乐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珠落玉盘”的清脆铿锵之音。一般的《声声慢》要求押平声韵,但是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却是入声韵,读起来急促迫切,配以合适的曲子,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所营造的那种凄惨愁苦之境,一个女子在飘着细雨的黄昏时刻,独自守着窗儿,看着满地凋零的黄花,真正明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限愁绪。
诵读是眼、耳、口、脑整体并用的活动,在认读的基础上动用想象去感受意境,进而体会情感。
三、披情以诵文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提到:“诗者,持也,持人情也。”“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毛诗序》中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情感性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只有富于情感的朗读才能诵出鲜活的生命。
一首诗的感情基调,一定要在朗读前悉心分辨,这个分辨的过程便是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即读是理解性的读,对诗歌内容加以确认然后投入相应的情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加深情感体验,以致共鸣,因此对诗歌的理解越透彻,诵读就越到位。诵读不同于简单的背诵,诵读是技巧和感情的结合,想做到有感情的诵读。首先应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及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是注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常会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景物的出现总是伴随诗人复杂的心绪,根据景物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声韵节奏就是情感的节奏,即“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诵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创作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诗中景物,“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八景,作者分别用了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来形容,展示了一副“悲秋”图。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无感情的诵读无法“求气”,要“披情以诵文”,诵读要达到“声”“情”“气”的完美结合,只有把握了“气”,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体会
古诗词一直是中国文化最美而深邃的部分,也应该是必须传承下去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当古诗词近年来以恒定的姿势越来越走近文化人心里的同时,校园里的古诗词又是怎样的面貌呢?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有着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古典诗歌是整个中学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本身因为缺乏对古诗词知识的深入了解,涉猎颇少,鉴赏能力低下。一是在教学上普遍停留在翻译句意的浅层次上,重要名句教师无法讲出个所以然;二是重文学常识、背景知识、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的教授,重分析和结论,而忽视诗词本身的审美和情感的共鸣,忽视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三是直接针对中考的两个普遍考点进行教学(重点字句的赏析和作者情感)。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是历年来语文教学中一直争论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古诗词教学体会。
一、重读思,品词句
“三分诗,七分读”,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境,必须加强朗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再现诗词中的意象及意境,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进而静思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诵读诗歌,应紧紧扣住诗题和关键技法研读,对诗意作延伸和拓展的想象。如读杜牧的《泊秦淮》,吟诵时,可扣住一个“泊”字思考:诗人何时船靠秦淮河岸?当时之境如何?诗人有何见闻?诗人之心境怎样?凡此之思而知诗人油然而生的忧国之思。
二、知特点,会赏析
音韵的知识可讲,因为诗词的平仄是诗跌宕生姿的缘由,但因为音韵对理解文意的作用不大,对初中学生一定要适可而止,切不可繁琐细致。诗歌的最基本特点集中在两个词语上,这两个词语一定要深入学生内心:一是精炼,二是含蓄。精炼,即用词的准确生动性,包括炼字,一字一词一句便可使诗生色,如众人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从诗人炼字的工夫上我们能品出诗的韵味。含蓄,诗歌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多直露,它要求有丰富的内涵,意在言外。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面上只是写自然之景,但实际上“沉舟”“病树”等都有深刻的指代意。围绕这两点,平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一首诗中你突然会注意的一个点;或是一个字,或是你看了会觉得妙不可言的一个句子。这往往是学生步人诗歌真正赏析的开始。
三、明技巧,能表达
只有熟悉常见的诗词手法技巧,分析其特点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学生在分析鉴赏诗歌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归纳一些诗歌分析中的常用术语,让学生熟记。这样,学生不仅能读懂诗歌,而且能将自己的理解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四、创情境,融于景
南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写文章的人首先要有感情冲动,然后才能激发灵感,写出好文章。教师在教学古代诗词过程中可以以感情为切入点,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共鸣。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引入:
1.再现情感氛围,激起情感共鸣。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可通过直观教学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播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见其物”。
2.音乐激起情感共鸣。诗歌语言具有音乐美,如将诗词与音乐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优美的诗词,从而更好地学习领会诗中的意境。这比单纯的诵读效果好得多,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诗与词的情境,既培养学生的吟唱能力、理解能力,又激发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感情投入,气氛活泼愉悦。
3.语言激发学生“移情”。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这种粘力就是牢牢地吸引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声情并茂,能让学生从听觉上有愉悦的感觉,并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情感,用饱含感染力的语言,把作品的感情“移”到学生心坎上,让他们受到教育。
五、追根源,挖内涵
很多语文老师常慨叹:“诗歌虽短小,但并不好教。”的确如此。由于年代相隔久远,加之古典诗词中善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表情达意,因此,要完全读懂一首古诗词并非易事。很多初中生知识层面浅,对我国古代的人、事、物等知之甚少,若要弄懂一首古诗词的字词句意则要大费周折。何况还要探究其主题,品味其艺术,更是难上加难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一首古诗词时,首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知义通理。对此,教师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熟知事实。这里的事实,包括诗词的风格流派,诗歌创作的背景、意图及创作的心境等。掌握了风格流派,才能知人论文。把握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全诗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等;创作意图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东西,了解写作意向,就等于探究到了作品的中心内容。诗人创作时的境遇,直接影响诗人情感的倾向。愉悦悲伤,还是闲适孤独,都可通过诗人的心境透视。二是弄懂古语、典故。精彩的古语、典故,寥寥数字,可使作品熠熠生辉。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语言文字的变化,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语、典故,对学习古诗词很有必要。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多读史书,了解古代的人物轶事,又要让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典故,追寻典故的来源,发掘其含义及妙用之处。
六、重感悟,激想象
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学的桂冠。诗,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其价值取向,无法用金钱衡量,只要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诗的存在。诗,不管是它的风姿,还是它的灵魂神态,都是那么美丽诱人;诗,作为情感的载体,千百年来行走在人类心灵世界,叙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倾诉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文学翻译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而诗歌翻译是译界公认为最难啃的工程;在翻译批评领域里对文学作品翻译(不管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尤为对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
一 诗歌翻译的目的与争论焦点
诗歌翻译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跨民族、跨国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即使我们不懂俄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品赏到普希金那美丽的《罗曼斯》;即使我们不懂英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感受到莎士比亚《真正的爱》的那种爱情的甜蜜。外国人也一样――即使他们不懂汉语也可以从外译本中看到唐朝诗人李白笔下《望庐山瀑布》里的庐山壮观。这就是诗歌翻译的传播功能,也是诗歌翻译的目的。
在表达情感、传播信息方面,诗不同于散文、小说、论文、戏剧等。诗在传情的同时特别讲究艺术风格的表现,它在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时还要让对方感受到艺术的玄美,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让热爱诗的读者得到艺术美的熏陶。特别是古典诗歌,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都非常讲究诗体结构(音、形、意),比如我国古代的(最突出的是唐朝)诗歌有七言、五言诗,七律、五律诗,回文诗;七绝、五绝诗等。英文诗(特别是19世纪以前的)的形式就更多,比如:三音步抑扬(扬抑)格、四音步抑扬(扬抑)格、五音步抑扬(扬抑)格、七音步抑扬(扬抑)格;三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四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等等。这些类型的古典诗歌结构严密,形式优美,音响和谐,深蕴哲理,传情隐蔽。于是在古典诗歌的翻译中人们就非常关注诗歌翻译语言运用的艺术性而不是它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诗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批评者也就产生了不少困惑,致使长期以来争论激烈。加上中国具有悠久的翻译史,自有翻译以来,就翻译的标准问题各家长期争论不休,在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尤为激烈。要对诗歌的翻译结果做出人人都感到满意的评价的确很难,因为诗文学翻译的难度是翻译界公认的,特别是古典诗歌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诗歌翻译与其他一般文章材料的翻译不同,它涉及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文化间的关系,诗体风格、语言应用间的关系等;长期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上。
二 各家争鸣
诗歌翻译长期以来都是各家争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的人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形式对等”,如:2003年第二期《中国翻译》刊载黄国文先生的“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论文。作者认为诗歌翻译应以“形式对等”为基本点,并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比较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英译版本,认为Schlepp的译文比其他两种译文更忠实于原文,更容易传递原文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更多解读译文意义的余地。而金春笙先生在2007年第二期《中国翻译》上发表题为《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之我见一与黄国文先生商榷》一文,引用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和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作了分析比较,对黄国文先生的以上观点进行了批驳,充分肯定了翁显良先生的译作,而否定了Schlepp的泽作,认为Schlepp的翻译只传达义,而传达不出形、音与图像性。对翁先生的翻译给予很高评价,认为翁先生翻泽此诗时居高临下,立足于一种意境的造设和渲染,译出原文所隐含的精细微妙处。同时认为翁先生把原曲译为散文体,不拘泥于诗的对应,不照顾句的长短和次序的好处使译文能使读者直接体会到诗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两个译本,并以慧心去体会: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针对近二三十年来出现的提倡翻译要颠覆以往的“忠实”和“对等”译论,把翻译活动视为凸显主体、反叛原作、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强调翻译家的操纵和改写的现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赵军峰先生指出:纵观中西方翻译史,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的学者们都是以传统的“忠实”、“等值”、“等效”、“案本”、“求信”等为中心的求同观念,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忠实”观念居上,而从各个方面强调和解释翻译家主体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各个流派被视为“另类视野”。尽管其中许多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现“文化转向”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翻译活动在本体上的语言属性不能被否定。2005年赵彦春指出:
“忠实”和“对等”原则不是机械的、片面的,而是辩证的、普遍的、本质的和常态的,而“改写”和“操纵”等流派不要求忠实于原文,是非本质的翻译,属于“偏态”。翻译应该以原作文本为出发点,以译者为中心,以“忠实”、“对等”的追求为本质属性,竭力使译文靠近原文。
同样,在诗歌翻译领域里也有不同的呼声,有人认为翻译诗歌不能像翻译散文、小说、论文或一般文章一样,不能光满足于“忠实”和“畅顺”或突出意境,还必须考虑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和谐艺术。许渊冲先生就是这样的翻译家。他用了许多例子阐述了诗歌翻译特别是中诗英译中的“真”与“美”之间的关系。19世纪末期英国汉学家Giles把中国的唐诗译成韵文,被英国作家Strachey誉为那个时代唐诗英译的最佳译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到了20世纪初英国汉学家Waley认为译诗用韵不能因声而损义,他把唐诗译成自由诗或散文体,从此唐诗翻译中的诗体和散体之争开始了。针对诗歌翻译到底用诗体还是散体,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诗歌翻译,散体重于真,诗体重于美,因此,散体与诗体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与美的矛盾,而真与美的矛盾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矛盾。比如,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看了许渊冲先生“歌尽桃花扇影风”的英译文后就说那不对,他记得是“扇底风”,而不是“扇影风”,而在许渊冲先生看来,“扇底风”是实写,“扇影风”是想象,这就是真与美的矛盾,科学和艺术的不同。在《杨振宁文选》英文本序言中引用了杜甫的两句名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英文翻译是:1,A piece of litera-ture is meant fnr the millennium./But its ups anddowns 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许渊冲先生对此译文的评价是:译文精确,具有典型的科学家 风格,但音节太多,不宜人诗。他按艺术的风格来翻译是:2,A poem may long,long remain./Who knowsthe poet’s loss and gain!3,A poem lasts a thousandyears./Who knows the poet’s smiles and tem's!许渊冲认为“文章”二字,杨振宁先生的翻译最正确,但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多少文章,杜甫说的“文”指的是“诗”,所以他把它译为poem。“千古”、“千年”也是杨振宁先生翻译的最正确,第二种翻译为long就太泛了。“千古事”,以意美而论是杨先生泽的好;以音和形美而论,是第二第三种更为合适。“得失”,第二种译得最形似,但不明确;第一种译成ups and downs,更注意文章客观作用,第三种译成笑和泪是强调主观的感受。
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诗,科学派常用的是“对等”译法,而艺术派常用的是“三化”译法:等化、浅化、深化。科学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艺术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诸如此类争论的例子举不胜举,有的从语言功能学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翻译观,有的从文化传播功能视角谈论翻译,等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三 诗歌读、译体会点滴
有人认为翻译没有标准,但我认为翻译有标准,而是没有标准的翻译。尽管后来在翻译界有不少人先后提出了翻译的“忠实”、“境化”、“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等理论,但我认为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仍应作为我们的翻译标准。所谓“忠实”、“形似”都应该属于“信”的译域,而“音美”、“形美”、“意美”属于“雅”的译域,因为“雅”含有美之意。而“神似”、“境化”属于翻译主体对被译文本内质理解的范畴,这有点超越了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大多用于诗歌翻译。
我从读诗和译诗实践中体会到诗歌翻译应坚持尽量做到翻译能达到“真”“美”结合原则,也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实际上在翻译里“真”和“美”、科学性与艺术性都并非是两个对立体,而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可谓真中见美,美中显真;科学艺术,艺术科学。难道不是27很多科幻小说开始纯粹就是小说家幻想的艺术加工品,而最终变成了现实的科学。可见,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蕴涵着科学。在诗歌翻译中,如果只求真,不讲艺术,翻译出来的东西就达不到“传神”效果,更无法让读者领略原作者的艺术风格;如果唯讲艺术,而丢了真,就会出现不顾原著真意的乱译胡译,而读者得到的只是一种不存在的或虚假的艺术之美,根本无法达到艺术文化传播之目的。
笔者认为诗歌翻译在存真的基础上,应务必重视翻译的艺术性,因为诗歌情感交流的方式大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的。苏州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的博士生导师汪榕培先生认为:“从通过外在形式‘传神’的角度来看,只有以诗歌的形式来译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诗歌跟一般的叙事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表意的交际功能,而是表情的美学功能”。笔者认为诗歌翻译“达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达意的基础上,要讲究“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我的“形似”观,指的是诗歌的外在结构,它包括诗节、诗行、音节、节奏、韵律、意象等。“神似”是翻译诗歌的精髓,是传递诗歌内在意蕴的纽带。“传神”必须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诗歌背景、内涵、语气等等因素。我们来欣赏一下许渊冲先生翻译李白诗《静夜思》的译文,看看他是怎样处理“形似”和“神似”之间的关系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笔者认为这首诗翻译得很好,不仅做到“神似”,而且做到“形似”,也就是音、形、义三者达到了和谐统一,使人读起来有三维立体艺术魅力美的感受。本诗中文为五言绝句,译文用四音步接近抑扬格诗体。中文四行,英译也为四行,每行八个音节,押韵格式为acbd。译文体现了“形似”和“神似”的艺术风格。从达意的角度上评判,完全达到了传递诗人写作的意图。译文第一句虽然没有把“月光”的“月”字直译出来,但第三句译文“the moon bright”就完全明示第一句译文“a pool of light”中的“light”就是月光。译文的最后一句“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译者并非简单地译为“Bowing myhead,I’m thinking of my hometown.”,而是倒装地译为“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最具传神的用词是“drowned”,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非同一般。
新诗的翻译当然比传统诗的翻译要容易,但也应该在达意的同时注意“传神”和“形似”艺术,如,云缝鹤先生的诗《小鸟》我是这样翻译的:
附原诗:
小鸟
蓝天上
飞来了
一只自由的小鸟
一路阳光相送
近了,近了,更近了
溶入我心中
我心中
飞出了
一只希望的小鸟
去将阳光追逐
远了,远了,更远了
进入无垠的太空……
本诗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译文也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这里的“一路阳光相送”句中的“阳光相送”,译为wearing the sunshine,而不译成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wearing the sunshine具有动态的意象美(当然也可译为bathed in the sunshine),而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读起来会令人感到呆板。
同样,把英语诗翻译为中文诗,最好也应尽量做到或基本上做到展示原诗的“神”与“形”的特征。比如June Singer Sunshine(美国)的诗:
梦醒时分
当睡梦的轻纱被意识侵入
无形的景象悄然消失
清碧、淡紫和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起伏的笑声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入云霄
希望,不妨卖掉自己成为奴隶,
在拥抱中邂逅陌生的爱神
当一夜的冒险刺激全部消退
幸运的是,你尚能追忆那最后一刻
陈女士的译文句子非常优美,表达意思准确,已经达到传神的要求,但如果把诗的第二节第四行中的Ems翻译为厄洛斯,然后再给厄洛斯加上注解:希腊神话中的爱神,这样可能更好点,这就把原诗的文化色彩也传播出去。细读原诗,便看出那是一首五音步韵诗,共为三节,第一第二节隔行尾部单押韵,最后一节两行尾部单押韵。如果按原译文调整成这样是否更为形似精美:
梦醒时分
当意识侵入睡梦的轻纱
无形的景象便悄然消散
清碧、淡紫、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笑声波动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穿云霄
当卖掉自己成为奴隶,望
拥抱中邂逅陌生厄洛斯
当一夜的冒险全部消退
幸运你能追忆最后一刻
原诗每行为十个音节,而译文也是每行为十个音(中文是一词一音)。虽然这样的翻译在第二和第三节中还是未能达到押韵,但从整体艺术上已经做到“传神”和基本做到“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