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08 11:37: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第1篇

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落脚点。教师的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们存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存有社会属性一样,教师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职业的因素,也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教师是人不是神,做不到“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投入到经济大潮之中,可以说,先前的神圣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一基础上,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无一不是这一问题的产物。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主要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因由是什么?

(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

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热门专业的教师可以在社会上有兼职外,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其他的收入。低微的工资,不停飞涨的物价,导致教师的生活十分困苦。而清贫的生活不仅使人心情烦闷,更会让人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政治和经济的诱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心绪不佳。

(二)不健全的体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教师产生抑郁、敌意和破坏欲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校领导违法乱纪搞权钱交易,现在到处都在实行校长责任制,但你见过这样的校长吗?一句话,学校说卖就卖了,给学校留下几千万的债务不说,还导致学校无法生存,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教师的心理会怎样?许多专家在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时都提出当遇到忧愁、不平和烦恼事要调整心态、合理宣泄,现在面对这样的问题,连生存都成问题了,教师即使承受力再强,恐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吧?还要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向谁宣泄?当然,这是个特例,但在目前还不成功的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和内部交易,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权利意志过强,缺乏对人的信任、鼓励和尊重,教师人心涣散、敷衍塞责、精神萎靡、效率低下,眼中充满了职业倦怠、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抑郁感。

(三)由于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活动的空间,人际交往,生活圈子相对狭小

学校经费的限制及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教师不可能有机会出去学习观摩、观光旅游,开阔眼界,扩大交往,放松心情。许多教师从教几十年都没有出去和同行交流的机会,狭小的生活圈子,长期处于机械、呆板、封闭、庸碌、重复的状态中,一旦和外面其他人的生活相对比就会心神不宁、不自在,当看到自己的熟人香车别墅,而自己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很少人理解,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

(四)教师自己在社会、家庭等方面遇到亲人亡故、患病、失业等困难问题导致的不良情绪

一些学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又无娱乐设施,学校关注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不太关心教师心理健康,至于教师自己生活中的烦恼、不顺心,很少有倾诉的地方。工作竞争的激烈,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也会困扰教师的心理。

二、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关键

教师失衡的经济心态、严重的自卑感、突出的嫉妒心、普遍的抑郁、焦虑情绪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共同起作用所致,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力。

(一)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软环境,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要切切实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改善管理观念,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出去学习交流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出去交流、学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制度上,引进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制,不要搞幕后交易。二是硬环境,如拿出必要的资金,购置健身娱乐设备、器材,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二)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学校应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要有与教师付出的努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使教师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专人负责教师心理问题,真正把教师心理健康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

设立“心理氧吧”,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组织保健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学校要定期进行体检,防病治病,了解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工作上也要给与照顾。对有心理需求的教师开展咨询,直接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帮助教师坦然面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疏通心结。

三、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试

教师是施教的,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自己的健康管理、注意营养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特殊,要备课、批改作业,要读书、查资料、写文章,许多工作在8小时之外完成,睡觉不足,劳心费力;甚至有的教师不吃早餐,空腹工作。这些大大伤害了教师的健康,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节奏,合理饮食,提高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二)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

家庭是人生小憩的港湾,幸福的家庭是不幸和灾难降临时的支柱,也是教师面对诸多心理困境的良药。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

(三)正确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比

制定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的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完成。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四)将自己融于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为别人的成就真心喝彩。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同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学会自娱自乐

“娱乐是一剂良药”,可以缓解人的寂寞、孤独、烦闷、忧郁心境的压抑,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因此要不断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自己其它方面的兴趣爱好,比如征战几十年的老将军成了书法家,数学教师可以写宋文学家的编年史等。多方面的爱好可以陶冶情操,自会成就一个人高雅的气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的不良情绪状态。

由于教师职业和社会角色的特点,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教师心理困境的关键就是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因此,笔者真诚地呼吁多一些目光关注我们的教师,多一些理解体谅我们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朱月龙.心理健康全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4]谌业锋.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四川教育网.

[5]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12).

第2篇

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高校这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在开展校内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组织活动、意识形态、规章制度和基本物质等,它是一个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水准、道德风范和目标理想的综合体现。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吸收整合社会上的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并与社会上的科研机构、产业部门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等,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和延伸,并随着计算机普及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网络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到学校并整合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它是借助校园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行为方式及其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聚合了所有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承、文化沟通、传媒娱乐、社区互动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还涵盖校园网站建设、网络自动化软件、校园文化的虚拟和延伸、网络课程构建等内容。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通过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互作用,可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大学校园是一个由不同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的成员自主群居的集体,在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传播中,“生生”之间、“师生”“生师”之间以及“师师”之间要进行深入的互动流谈心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校园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隐匿性,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成员,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匿名、自由随意地交换彼此的观点。一方面,高校教师通过校园网络能直接了解学校的各种动态,参与各项活动,发表评论、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在线科技讲座、学术交流、文化艺术和传媒娱乐等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可以繁荣校园文化。设立校际之间的文化在线联动机制,如组建在线社团,开展在线联谊会、交流会等活动,可以促进校际文化互通顺利展开,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指数。

(2)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适应能力。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师从传统的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角色,向指导者、管理者、咨询者、合作者、知心朋友等“综合”角色转换。校园网络文化为高校教师快速适应各种角色转换提供便利,他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各种角色的研习,体会角色的情感需求,领悟角色的行为规范,分析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交往对象的不断互动与反馈来提高自己角色扮演的水平,增强他们的角色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变革和压力。

(3)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

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便捷性与交融性,使高校教师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就可以快捷地享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相互联系又具有独立特征的多种文化的熏陶与交流,了解更新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不断扩充信息和知识,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高校教师还可以在一个地域、区域社会、阶层和群体等特定的系统中,通过网络用户平台同外界进行多元化的学术探讨与合作研究,获取多元化的信息和资料,有效填补传统校园文化同社会上其他文化之间交流困难的缺憾,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

(4)校园网络文化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自由度,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有意识的互动过程,高校教师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个体,需要与人交往、互相分享、共同进步。高校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校园网络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来引导、补充或促进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将有助于改善现实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并保持和谐稳定的现实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校园网络文化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交往环境,有利于缓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养成宽容豁达的良好心理素质。

校园网络文化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为所有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搭建起便捷交流的新通道,为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环境,使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外界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直接、方便和随意。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络空间里打开闭锁心理,自由发表评论、随时记录内心感想,尽情宣泄内心的压抑等。

2.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在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过渡依赖信息设备而引发肢体综合症。

校园网络文化使高校教师的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不受传统工作制度约束而更加自主,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也越来越严重,如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在电脑上工作而不注意休息,从而引发各种肢体综合症,如颈椎疾病、肩周炎、视力衰退等生理疾病,进而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2)网络信息侵袭校园网络的主体文化而导致高校教师对信息资料的恐慌。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由于对信息的控制技术和过滤技术还显得相对滞后,使得那些不健康的、以假乱真的欺骗性垃圾信息,也随着有用的信息资料混进校园,侵袭校园的主体文化。高校教师既要承受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从事复杂的科研脑力劳动,不仅要大量搜集、研究本学科的信息资料,还要吸收、消化其他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料。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超载信息资料,将导致高校教师对信息资料过于敏感而产生恐慌心理,从而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引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宣传,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专题讨论、文化艺术、心理咨询等师生感兴趣的活动来繁荣校园网络文化,使每位师生都能踊跃地参与、策划校园网络文化的组织与建设。第二,建立完善的机构和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和监督,构筑“信息海关”,及时过滤、删除校园网上的垃圾信息,严防各种危害性信息在校园网上泛滥流传。加强学校机房的规范化管理和网络信息的安全监控,设置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阻止黑客攻击破坏校园网络系统,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稳定提供技术保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结构优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政治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的精干人才队伍,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向高格调、深层次方向发展。

2.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辅助建设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与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动力与保证。因此,学校除了要经常开展各类教职工体育竞赛,组织教职工参加校园体育运动、体育观摩等集体活动外,还应开设在线体育人文学科讲座,并创造条件为球迷协会、体育欣赏等文化性体育组织提供方便,为高校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宽松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网络文化得到补充与发展。

3.注意劳逸结合,促进健康和谐

为适应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的有效整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来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消除心理压力。因此,高校教师应学会根据目标的优先次序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安排时间,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预算和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避免因过度劳累而产生心理异常行为,保持休闲生活与劳动工作相平衡。同时,校工会、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要多举办一些大型的联谊文体活动,既丰富高校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增进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满足高校教师的归属感与人际交往的需要,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和谐。

四、结语

第3篇

中小学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健康的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对充实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方法,因此国家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专门帮助青少年儿童探索自我认识、养成良好习惯、探索人生目标和理想规划、解决情绪困扰、青春期性教育等青少年儿童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本文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面向全体学生,在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所有学生施以积极的、正向教育,给他们输入正能量。在教育领域中,孟万金教授创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这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模式不谋而合。

2.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定位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逐渐效仿。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综合运作系统方法,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活动和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此外,还可以是主题辩论,也可以是角色扮演,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无疑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视角,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进行了以下探讨:

3.1教学目标上,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助人成才,培养一批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关注学生课堂上和生活中的积极面,关注学生的积极感受和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关注学生积极独特的个性,如爱、勇气,并且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

3.2教学对象上,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原则

小学阶段处于儿童期,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从天真烂漫的幼儿走向具有社会化标志的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情绪变化的波动性;自我发展的矛盾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由于小升初的竞争愈演愈烈,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焦虑、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

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树立规则意识、纪律观念和时间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朋辈群体互助,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4.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4.2价值观辨析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3.4.3案例法

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4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快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量完成,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期望的行为以后,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快刺激。比如,孩子上课说话,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4.教学过程要完整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入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像、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展开课程环节是教学实施阶段,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总结深化阶段,对本节课进行巩固与小结,让学生畅谈感受,通过经验分享将他人的体验与自己整合,提升认识的高度。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4篇

英、德、法等国的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对工艺能力、家政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德国特别注重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日本的相关课程则注重对生存力的训练,使得学科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更是生活的预备训练。国外的综合课程从实践出发,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让学生真正能够体验到社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使其生活适应能力得以增强。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其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最终良好的个性品质。基于对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理健康元素的探讨,在此特提出以“分享-体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SET理念,试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1.分享(Sharism)分享主义是一种理念和动因,它通过分享内容和思想共同构建价值。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相互分享,给每个参与者带来价值,达成“分享越多,得到越多”的目的,形成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学生主动进行分享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给予每个个体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际的课程开展当中,要考虑到分享本身带来的对被分享者的情绪的引导、思考的激发以及对团体动力的导向,要主动设置让学生分享思路、分享心情、分享感悟的平台,创设自主交流的情景和机会。

2.体验(Experience)体验是主题借助自身的阅历来理解事物的过程。只有借助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感悟,重视学生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的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所学的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程序化的生活技能。只有借助体验,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究,不断感悟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留给学生体验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对目标问题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并分享对今后的展望与希冀。

3.合作(Teamwork)合作主要指教师在设置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要注重课程的基本组织是一个个团队。因为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各不相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以团队合作与小组讨论的模式,不仅能激发良性竞争,更可以促进沟通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得到训练,而小组又可以在组员遇到困境时给予社会支持、情感支持,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

第5篇

1.恰当开展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最基本的理想;职业理想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期盼;道德理想是对完善人格的设想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预见、向往和追求。[9]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引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故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学生要有理想,在树立、追求理想过程中,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理想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结合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避免过于抽象的、空洞的理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感官信息输入渠道接受理想教育,从而在深刻体验中更有效地树立起积极的理想信念。此外,理想教育可灵活、充分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大学生未来取向如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规划状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需要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保持较高的未来取向水平,建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而不能仅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仅在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进行。同时笔者认为,大一阶段是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规划,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生涯规划,如该重点学习哪方面内容,该选修什么课,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等。此外,可通过个体心理咨询途径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心理测验(如职业倾向测验)等途径了解其未来取向,引导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未来取向。对于低未来取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其交流,并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未来的目标,但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未来目标以后,最好不要轻易改变,摇摆不定的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矛盾,难以安心学习。要充分发挥未来取向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乐观地看待未来;重视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3.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具有积极自我认同的大学生不仅有积极的未来取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除了需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外,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尊重、关爱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如感恩)、自信、移情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应对挑战,使其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大学生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学生寻找恰当的榜样供学习借鉴与自我激励;适当表扬和奖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人处世之道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由于高拖延个性的人往往有较低的未来取向水平,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可以拖延个性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拖延个性的预防或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及时考虑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预防或干预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使其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适当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从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影响个体未来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外因往往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除了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着手,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性,减少其依赖性、脆弱性和受暗示性,使其能真正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开设自立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5.重视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义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有研究显示,“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未来取向[8]。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取向程度及其未来取向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如生存知识、危机应对方法、逃生的本领等;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如“人”的生命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接纳他人,欣赏他人,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10]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讲座;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看守所、医院、殡仪馆等及相关知识展览;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生命教育。[10]

6.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学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意识,建议学生多和积极向上、职业规划较明确的人交往,减少或不要和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往,从而使自己能着眼未来,积极向上;建议学生营造积极的寝室氛围和班级氛围,为自身心理成长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构建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并持之以恒。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构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身处学生中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更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对同伴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尤其是实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含恋爱关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不同年级的培训内容应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可适当安排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跟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学习,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其学以致用、提升素质。

7.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取向等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挫伤,对未来可能悲观、迷茫。女性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也使女生自我控制感缺失,降低其未来取向。因此,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未来取向的无形影响,充分发挥积极文化的作用,减少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着力预防消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因此,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学校辅导员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树立起积极的榜样,父母对于未来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向上,往往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态度是忧虑还是乐观;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未来,应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等。

8.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鼓励其树立梦想,积极期待未来,努力把握现在;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遇到困惑时,学会求助他人。对于有行为问题(如欺负行为、网瘾、酗酒等)的学生,应引导其多思考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灵活运用内观疗法,让其就内观疗法的三大主题———“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行反复思考并记下所思所想,使其产生积极的内疚感,实现积极的改变。对于特困生,要让其克服自卑、自弃、自我封闭心理,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决心。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对未来高枕无忧的乐观偏差,打消其“啃老”想法,挖掘其潜能,培养其自强自立。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可通过提高其未来取向水平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1.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支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和经费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有效开展。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和场地;为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之一,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愿较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有必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借助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的未来取向。而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咨询常识,需要心理咨询师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需要为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创设条件,如优化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含场地设置和设备、人员配备)等。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幽默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使教师自身保持乐观,促进自身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减少职业倦怠,也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的心理咨询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幽默感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途径有:多看幽默影视;博览群书;丰富阅历;和幽默的人交往;多发现和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素材;了解并尝试运用幽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行为示范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应在两方面起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心态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育自己的积极心态,举手投足间体现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二是人生规划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明显成效,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需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的灵活沟通,对大学生加以积极引导。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来开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和有机互动,也要注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校园活动等创设条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创设多样情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4.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在校园网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包括刊登心理文章、介绍或在线播放心理影视、设置留言版块进行互动),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大学生将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期计划和心理咨询热线、面询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网络(如电子邮箱)定期内部发行电子心理刊物等[11]。网络不仅能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能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渠道,也能为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总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这些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方向背景的其他院系教师及辅导员。某种程度上,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多优势,如可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遇到工作困惑(如难处理的心理咨询个案)时也可和心理学系教师进行交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之一。

6.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化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如何,与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品质及其所处环境有关。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如自立、自信、乐观、感恩、希望感、心理韧性),为大学生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等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色彩。

7.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制度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了有序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工作内容、工作计划等实行制度化要求。例如,心理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每一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相对稳定、计划性强的安排,包括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周、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心理社团骨干等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应给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突显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现校本性。为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每学年可对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候选人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进行表彰。

第6篇

关键词:卫生学校;中职生;人际敏感

人际敏感指的是个体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特别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心神不安,社交回避,带有自卑、害羞、苦恼、焦虑等消极体验,伴有“我不如别人”、“别人都瞧不起我”等懊丧的消极暗示,严重影响中职生的健康发展。卫生学校的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通过研究卫校中职生的人际敏感问题,促进卫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卫生系列中职生进行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一、卫校中职生的人际敏感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以**市卫生学校在校中职生为研究对象。共发问卷8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779份,占发送问卷的98%。学生年龄15-17岁,平均16.06?0.73岁。

(二)研究工具。

采用SCL-90【1】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由美国derogatis.l.r.在1975年编制的。量表共包括10个因子,90项,分别反映受检者思维、情感、行为、人际敏感及生活习惯等等,其中F3为人际敏感因子。根据我国正常成人slz-90统计常模结果,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三)研究实施及结果。

随机抽取三个年级参加测验班组,进行集体调查。要求被查者在正式回答问题前认真阅读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全部内容。并全部统计工作采用excel2003统计包括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进行相关分析。可看出卫校有54.3%的中职生存在人际敏感问题。卫校中职生和全国青年常模的平均水平相比,卫校的未成年在人际敏感因子项目得分大大高于常模,并且超出2分,属于阳性范畴,说明卫校中职生的人际敏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二、卫校中职生人际敏感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调查发现人际敏感问题占**市卫生学校中职生心理问题的54.3%。可见人际交往问题在**市卫生学校中职生心理问题中占据很大比例,那么,哪些因素易引起卫校中职生出现人际敏感问题呢?

(一)家庭因素

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句谚语“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缺少爱与温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人格会有缺陷。成长背景对中职生的影响非常大。现今卫校中职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并有不少的中职生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我中心强,与他人相处时不能很好地相容;依赖心理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常采取退缩、逃避等应对方式,使得卫校中职生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等症状。另外,相当一部分的卫校中职生来着县镇家庭,家庭生活困难。面对高额的费用、刚刚离开家的陌生的环境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失落感、自卑感突出,表现为交往行为退缩、远离集体,出现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

(二)自身因素

卫校的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已经可以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较恰当的判断、推理和论证,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加上情感上容易波动,意志上容易动摇,容易遭遇挫折。他们热情活泼,富有活力,他们往往情绪高昂,激情满怀,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如唱歌、跳舞、体育运动、辩论等等,但是情绪往往是“暴风骤雨”式的,遇事易冲动、盲目,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有时容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这种大幅波动也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张,也更为敏感。卫校中职生大部分是以女生为主,女生的感情相对男生来说更外露些,她们更在意自身的面容和打扮,并且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审美观点选择朋友。所以面容和着装对她们也产生较大的心理敏感:如“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别人是不是在嘲笑我”等。

(三)社会因素

现今的中职生生源主要为城市及周边县镇的毕业初中生或少数往届毕业初中生,特别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进职校就读大多是学生无奈的选择,社会的就读高中父母成才标准的导向往往使中职生形成“我不如别人”、“别人都瞧不起我”等敏感心理。另外城镇之间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语言等差异也会形成部分县镇来的学生与城市来的学生发生交往行为冲突,特别是中职生大部分都是住宿生,宿舍间的亲密频繁接触,这种交往关系冲突更为明显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如宿舍中常有分帮派、孤立某个同学等现象。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高度发达,卫校中职生除了学习外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经常使用手机短信交流,人机对话取代了过去的人际交往,如在同一个宿舍从未进行过交谈等,使得中职生趋向孤立、自私、冷漠,造成心理的畸形发展。

三、改善卫校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对策

消除自卑心理、减轻心理防卫是克服卫校中职生人际敏感的关键。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低,往往敏感多疑,常把别人一些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与人相处感到不自在,缺乏安全感,心理防卫过强。可见,自卑心理过重、防卫心理过强是人际敏感的主要原因。我校对此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工作:

(一)建立中职生自信心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管理班级和教学过程给学生建立自信心。当中职生在学业、生活管理等方面有所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这些都激励学生能给中职生增强自信,减轻自卑。如:我校平时对班级进行十项评比每周都对前3名的班级和表现佳的宿舍在周一早会上进行表扬。又如学校开展小能手比赛,内容涉及各个相关专业科目,既能提起中职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比赛还给学生建立的信心。:

(二)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和谐的班风

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的人都乐于与人交往。加强学生班级团级活动,有利于打破学生之间的孤立、冷淡、沉默关系。如我校运会的集体项目的增加趣味性10人绑架脚齐步走等、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不定期每学期对各个班级同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集体活动让卫校中职生通过运动、锻炼、游戏中的相互协作获得积极的体验,并且也增加学生相互交流的资本,让班级具有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个别心理辅导

成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对检查因子阳性的同学进行适当必要的心理干预。对于这些同学我校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能倾听他们的故事和情绪,给他们布置心理作业,每周检查,细心开导他们以积极、乐观、宽容的心态与他人平等相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O259—60.205—216

第7篇

【关键词】教师问题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冲击是巨大的。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祖国跨世纪的一代,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始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不是简单机械地知识传递与接受,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教师的能力、风格、学生的自身状况、教学的手段、内容等因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理想的教学效果以理性的教学原则、内容、教学方法、策略为基础,同时,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采取适当措施。因此,研究教师的问题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

现实中的教师行为并不是都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的。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分析,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有关。教师的问题行为,会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或厌恶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与恶化,从而使教师威信下降,严重地削弱了教学效果,并直接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教师问题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型

教师问题行为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或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影响学生、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伤害的教师的不正确的认识、情感及相应的行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行为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行为,因此,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国内学者关注的主要也是这一方面的问题行为。

2.高校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行为

高校教师在职业适应和职业的情绪较低。这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质量、晋职考核、学历进修、岗位聘任等问题的担忧,从而将负面情绪带进课堂,影响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是有的学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将此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使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很大;有的是因为学校机构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带来的巨大的职业压力;有的是日常生活琐事带来的压力。同时,教师缺乏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3.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

教师问题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那么,问题行为是怎样形成的?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影响了教师的问题行为:①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问题;教育目的观模糊不清;学生观不正确;法制观淡漠。②角色意识的淡化。③职业道德的缺少和人格的衰微。④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⑤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⑥教师待遇及个人、家庭原因。⑦学校管理问题。

三、教师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教师教育评价的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自我概念失衡性,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这就更使他们对教师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具体地讲,教师对某位学生的态度和评价,一方面可能直接影响该生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其同伴对该生的态度与评价,从而触动该生在其同伴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地位知觉。同时,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的不成熟,致使其需要他人对自己从各方面予以评价,在社会比较中获得自认较为合理与准确的定位,而教师是他所接触的较为可信、有一定“权威性”的角色,因而,教师对其人格、能力、学习成败等诸方面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师的自我情绪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以及能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学校“软件”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教师的自我情绪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形成满意、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则可能使学生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学生的“人格榜样”,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少地使学生被动地陷人消极情绪氛围,并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使得积极向上的情绪成为其生活的主导情绪,促使其心理、行为得以良性发展。

四、应对教师问题行为的措施

1.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出现的问题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因此,必须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使教师的工作有章可循。据调查显示,很多问题行为与应试教育条件下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关,学校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转变观念,制定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学习教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目前,有一些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及相关知识,缺乏教育工作的科学观。师范院校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建设,使师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具有较为充分、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加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尤其是一些新的和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如行为科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各科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思想等等,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及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

3.努力提高教师心理调适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作为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消极的心境,容易使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感是教育教学中的剂,它不仅影响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努力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带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五、结束语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人”——即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而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他们的不良适应与情绪问题会加重学生以发泄情绪的应对方式;粗暴行为和对学生不公正的态度会加重学生以忍耐的应对方式;不良的学生观会加重学生以幻想否认的应对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优质的“软件”,与先进的“硬件”配套,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最佳作用,才能为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周于川、周远华等.困难企业子弟学校高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p90-93.

[2] 冯正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 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气质等各种心理因素, 是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基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质上是一项心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高校提供给大学生这样一个发展平台, 通过各种知识和教育模式的深入, 使学生们可以将知识进行消化、选择, 并渗透到自身的修养当中, 从而不断的提高综合素养, 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二) 有利于推动其人格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格的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多种主观因素助力人格的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接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观教育, 这些主观教育因素会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帮助大学生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是客观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会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评价和调控, 并且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特性, 从而提升人格发展的水平。

(三)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发潜能、提升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开发潜能的前提,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最终实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全面普及, 并且已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 受到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由于需求者众多, 其发展速度很快, 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普遍性、多样性及道德性等多元化的问题特点, 我国在过去的教育发展阶段一直都是重专业轻素质、重思想轻人格、重德育轻心理、重治疗轻预防, 曾一度将德育教育当做心理健康教育来发展。虽然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步入正轨,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寻求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教育模式依然不健全,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障碍需求, 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需求, 并且心里健康求助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往往只靠思想教育来进行,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表现出了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 未能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 任何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要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但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中, 这种优势表现得并不明显, 依然还是以教育本身为主体, 没能凸显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式

(一)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从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但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 主要体现层次如下:

一是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让心理恢复健康状态。很多大学生可能已经产生心理疾病, 那么就需要通过治疗, 让他们恢复健康的心理, 这样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是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是针对那些没有明显疾病特征的大学生而言的, 积极的预防能使他们远离心理健康疾病的困扰, 也是对这一时期心理健康最好的调整方式, 进而实现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是要优化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可以优化和调节的, 通过开展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新生入学之后的适应问题、学习心态问题的调整等, 中年级学生的恋爱问题、生活问题、学习动力问题等, 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发展方向、情绪与压力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调节的问题, 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务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 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里健康教育是建立在一些教育原则基础之上的, 其具体原则可分为系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教育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一项系统性素质教育的工程, 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 所以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各个高校要把心里健康教育进行规范, 系统化, 由点到面的全方面为覆盖,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其系统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心里健康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预防, 以达到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教育发展原则是高校要尽所能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援助、教育诊疗等方面, 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平台, 助力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也是教育发展原则的关键所在。

(三)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 我国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以及贫富差距, 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首先我国是一个以人际关系为沟通网的社会,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 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考试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传统, 很多考试另大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也是就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征。如何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再次是贫富差距大产生的心理问题, 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相差悬殊, 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自卑、甚至极端心理, 导致一些性事件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因此, 各高校也要把此项内容列为心理教育内容的重点。此外, 我国大学生还有一些其它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单亲或独孤家庭心理问题等等, 各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制定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从根源上杜绝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