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职称晋升论文

职称晋升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10 15:10: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称晋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职称晋升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弊端建议

教师职称是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能力的凭证,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际水平的凭证及物化体现。客观地说,教师职称的晋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积极性提高的源动力之一,这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凸显出很多弊端和不足。

一、现行职称晋升制度的弊端

1.高职称人员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职业怠倦现象加剧

近几年,我国高校高职称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其间年轻的高职称教师也迅速增加,出现了副教授、教授数量膨胀现象。然而,高校的综合科研能力和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因此而增长。究其本质原因不是政策制定的疏忽,也不是控制监督的主要问题,而是高校的定位。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称人员紧缺,高等院校的师资矛盾是供给不足。而高职称教师的供给不足又是由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学术科研水平有限造成的。[1]不少教师进行科研只是为了晋级,这就容易与生产实际脱钩,研究出一些无用的成果,或者评上职称后就将论文成果束之高阁,不去推广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教师一评上教授,就会终身受益,主观上不必为晋升而奋斗,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都达到了满足。很多人四十多岁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倚老卖老,反正终身享用国家的教授待遇。这种不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束缚了一大批本可以成为发明家、创造家人士的手脚,造成了人才的普遍平庸化、功利化,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队伍的发展与建设。

2.高校各学科间职称晋升标准无专业区别

评定标准的不一致更多地反映在高校学科间。不同的院系,因为设立标准不同,评审的结果千差万别。理工与艺术专业,重在实际操作与表演,它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它不同于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树。两者体系不同,并无高低之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实际操作的要求不应被贬低。顺应市场经济变革,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果没有一支动手能力强、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盲目追求学术,轻视技能,不仅会挫伤许多优秀教师进取的心,埋没人才,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当前在评定高级职称时,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结合其各自情况制定分类的任职标准,而不能笼而统之。

3.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

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生教育的实际操作者,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但现行职称评定的导向,却不可避免地使得教师认为教学无所谓,只搞科研,坦率地说就是写论文,通行的做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著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无论其论文质量多么高,都无法得以晋升。尤其对于搞科研的教师来说,认真踏实地搞科研也许几年完不成一个成果,完不成成果怎能评职称?而相同的时间东拼西凑几篇论文却可以评上最高的职称。于是很多人无奈地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捷径上去,也使得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用的精力非常有限。教师摆不正自身工作的重点,教学的质量工程就不可能落到实处。仅仅依靠“评聘分离”并不能彻底解决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问题,唯有在职称评定这个源头纠正高校教师的定位,方能使教师回归教育工作的本质。

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我国高校职称改革的经验和今后的改革方向谈几点个人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体系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体系,即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规律、人才的规律。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既要有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业绩的定量考核,又要有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定性分析。应该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客观地评价教授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晋升体系;在晋级中要兼顾短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鼓励教师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对人才的成长要有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为教授们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2.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威和学术自由

大学的管理中存在着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三种力量,三股力量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三角形的协调模式。[2]在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国家的行政权力一直占主导作用,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威的作用总体上微不足道,尤其表现为学术权威和行政力严重失衡。然而,实践证明大学的行政主导模式不利于学术自由,国家权力应为大学的自由创造保障条件,而不是让学术直接服从于国家短暂的眼前需求。就整体而言,国家绝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该确信,只要大学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最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3]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以学术自由为支撑的大学自治和教授治学,以学术指导模式管理大学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发展。因此,学术事务应尽可能地交给学术人员处理,学术管理权力应尽可能赋予教师群体。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一个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有相应的法律支撑,面对市场化教师职称晋升问题上的诸多矛盾,应尽快出台《教师职称晋升条例》及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该制度的权威性,为教师的法律武器,能够维护教师自身的权益,也为教师职称晋升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是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着重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在学习、借鉴别国的成果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条件比较,不可盲从。我们要及时研究解决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职称晋升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探讨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政策与实践[J].经济师,2006,(7).

第2篇

关键词:浅谈考绩档案管理

医院职工考绩档案是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考试、考核、进修、培训的成绩,撰写的各种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履历表、获奖证书、荣誉证书、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以及能反映个人业务水平和政绩方面的、并且按照一定归档案制度集中保管的文字材料。在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中,我院把职工考绩档案列入医院档案综合管理,并对其档案收集、归档、利用实行了“三同时”的管理。现在这“三同时”已在档案工作和业务、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制度,业务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与综合档案室已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1、职工考绩档案的形成,收集与各类人员的业务管理同时

职工考绩档案是一个新门类的档案,因为它是有档案的基本属性。首先,它是我院职工特别是业务技术人员在科研活动及医疗、教学中的产物,是他们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其次,也反映了我院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我院在医疗、业务工作上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真实记录,它是有重要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它的形成、收集、归档管理都与各类人员业务活动相联系。如医务科、护理部在开展业务考试、技能竞赛、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年度考核、学术交流等工作的同时,档案部门就开始关注各类材料的形成,并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了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这类档案工作的开展,改变了档案工作与各类人员业务活动相关联的被动局面,并形成了一套机制。与各类人员的业务活动同时进行,从而使档案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医疗、科研、管理各项工作。

2、职工考绩档案的利用与各项工作的考核、职工晋升职称工作同时

职工考绩档案由于其属性和利用价值,因此必须与医院的考核、评定等工作同时。

医院各种考核、如职称评定、目标管理、医院上等达标的评审等,都与职工考核档案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医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及其它主要工作究竟有哪些,是优是劣,这类档案就给予了充分的回答。也就是说这类档案对医疗的各项工作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起到了领导的参谋及助手作用。在医院等级评审中,其中就有要看该医院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在职工职称晋升评审中工作中,都是需要档案室提供近三年的职工考绩档案材料。如人事部门要将需晋升职称的职工的近三年的年度考核表复印上报,要利用职工考绩档案中的信息写出职工晋升的综合材料。又如:需要晋升职称的职工要利用本人的考绩档案中过去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作参考,汇总撰写出更好的论文来发表;要利用自己过去几年的年度总结写出几年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在每年的职称评审工作中,人事部门和有关职工都要在我院综合档案室查借阅材料。因为我们提供的是真实、可靠的依据,既方便了职工、部门,也提高了我们档案室的知名度。同时使职称评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几年来为职称评审提供档案近300卷。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类档案工作的开展弥补了人事档案的不足,从而构成了选拔人才资源的信息库。超级秘书网

3、职工考绩档案的形成与竞争态势同时

这里所讲的竞争有两个含义,一是档案工作本身的竞争,二是各级各类业务人员的竞争。由于这类档案参与了院内的许多大事,如医院等级评审,年终考核、职工职称晋升,从而使档案工和走向了更好的运行状态。这种良性循环及有利的大气候,使得我们综合档案室在院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扬。

这种态势的形成,引发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竞争。他们深知这类档案收集的是他们的工作业绩。各种考核也好,晋升职称也好,都与档案工和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们的显效工作,使医生、护士的档案意识自然得到了加强,都能自觉地把他们个人的材料及时归档。当他们不在,又赶上考核评审时,档案室都能及时提供材料。由于这类档案提供的是可靠的,有力的证据,并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提高了全院人员的档案意识,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都力争多出成果,用实际行动来填写自己的档案。

第3篇

尽管如此,王敏已经焦头烂额,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过,看看我的黑眼圈和白头发,再看看名片上的职称,查查我的银行卡如果不是还有些教育理想、育人情怀,早就另谋出路了。

王敏是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极为普通但又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在网络上,他们被称作青椒二十几年寒窗苦读修成正果,在大学校园争得一席教职。可未曾料想,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结婚生子、赚钱养家等人生大课题让他们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晋升副高出现职称拥堵 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是压力来源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4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其中10.1%表示压力非常大,另外还有38.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适中,仅有4.3%和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压力或压力较小。

在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中,专业职务晋升困难成为最主要的一项。

王敏是北京一所高校新闻学院的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科研和教学双丰收的年轻榜样。然而,尽管达到了学校评定副高职称的标准,可由于排队的优秀者太多,他只好着急地默默等待。

中央民族大学的徐伟也面临和王敏相同的情况。他以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在岗超编的副教授已有8位,符合条件的讲师更有10余位,职称晋升的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很多优秀的人短时间都无法晋升。

职称晋升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根据团市委调研结果,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以中级职称为主,初级职称为辅。

课题组称,在过去的青年教师评定中,副高级职称主要与工龄及学历相关,存在一定的论资排辈、熬年头现象。以往由副高晋升正高很难,现在不仅评上正高更加困难,由讲师晋升副高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副高职称的评定已经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瓶颈,第二次职称拥堵或者说双职称瓶颈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青椒压力大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困难(占24.52%),工作负担太重(占17.30%)、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占13.66%)也是主要原因。

现在的青年教师早不是从前那种安安稳稳、悠闲自得的教书先生了,既要搞科研,也要抓教学。王敏说,现在不少青年教师身上都压着很重的教学任务,可绝大多数的考核都以科研为主,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等等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但最大的难题在于,如徐伟所说,越有头衔的教授越能拿到高级别课题,年轻人几乎没机会。另一方面,量化的考核标准让不少急需职称改变生存状况的青年教师写了大量质量很差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从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激励上来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评定不公等问题,41.6%的人认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改进空间。

报告分析认为,从技术职务上来看,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会,进而获得更多提升空间和展示平台,优势资源向优势青年教师集中,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缺乏依附关系和相关资源的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青年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独立科研的机会,都得攀着老教授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教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师都很忙,忙着编课题申请书,炮制论文,找发票,和老教授、期刊编辑拉关系,谁还有心思好好上课?

不管怎样,青年教师还是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学者气质和耐心。徐伟说。

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反差较大 住房是最主要的困难

尽管青椒面临着职称晋升难、工作负担重等压力,但同时,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青年教师最认可工作的稳定性。在受访青年教师中,79.0%的受访者为北京非农业户籍。显然,这也为他们在京工作、生活的稳定和子女的照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然而,工资收入成为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中最不满意的因素。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职称;晋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5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0%以上,大学班级的人数也一升再升,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日益繁杂,学校不得不聘请许多辅导员直接管理学生工作。教育部也明文规定,学生人数在120-150人之间应该配备一名辅导员,以一个中等规模高校(10000人)为例,辅导员的人数应该在65-85人之间,这么多的辅导员,应该是学校一支不可忽视的职工队伍,然而,这支队伍的职称晋升怎样解决?有什么力量吸引和稳定辅导员队伍?

二、辅导员职称晋升的困惑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一条明确指出:"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这是首个专为辅导员职称制定的官方评聘依据,似乎辅导员评聘职称比较容易解决。然而,有关调查表明,高校辅导员的职称结构状况是,高级职称占8.3%,中级职称占34.6%,初级职称占57.1%。这明显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职称结构的特点是:中、初级职称比例偏高,高级职称者比例偏低,辅导员职称评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现有职称体系是由国家人事部制定的,制定初期没有考虑辅导员这么一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使得辅导员的职称只能靠近相关的职称称谓来解决。以教育部的规定为例,首要的职称是向思想政治专业的职称体系靠近,然而,据华南师范大学近期对辅导员第一学历调查,辅导员原来在高等学校专业是思想政治的仅占5%,大多数持有的是文秘专业、法律专业的文凭,有的甚至是艺术方面的文凭。因此,从专业知识方面,辅导员处于劣势。其次,在职称评聘中,评审条件受到极大限制,如高校教师系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关于教学的要求:"必须独立讲授1门以上课程;年均授课必须到达60学时。"目前,我国各高校的专职辅导员大多分布在学生工作部门和各系部,没有专业教研室的系统培养和课时计划分配,他们没有资格独立讲授1门课程。最后是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关于科研的要求高,如湖南省评审副高职称对论文、著作的要求是"发表的论文文科要求有三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评正高时要求有四篇在CSSCI上发表,且有两篇是本学科权威期刊,还要有一本本学科15万字的著作,如此高的评审条件,就是专业教师也很难晋升高级职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某项专门的科研,因此辅导员要上高级职称真是难于上青天。

三、职称晋升难对大学管理的影响

职务评聘难使得辅导员职业缺乏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管理工作。一是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职称评聘对于辅导员的激励是长期的,没有适当的激励,就没有较高的工作热情。现行职称评聘制度不能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有些大学辅导员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产生了强烈换岗意识,导致大学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是3到5年。流动性强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普遍特点。二是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我国辅导员的工作是全方面的工作,既是大学生的生活老师,又是心理老师。大学辅导员在产生职业倦怠后,对学生管理工作会失去兴趣,不思进取,出现了离岗现象,如故意关闭手机不接学生电话,或是学生连打几个电话都不接,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由于痛恨在薪资待遇、工作量的分配、培训晋升等方面高校都将其置于行政后勤的从属地位,致使其将怨恨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从学生那儿索要财物,对学生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辅导员职称晋升的创新对策

要解决辅导员职称晋升难的问题,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必须不断创新辅导员的职称晋升制度。

(一)岗位设置制度的创新

如前所述,虽然辅导员在大学的岗位已经存在很多年,但是我国人事部门没有为其设置专门的职称称谓,使得辅导员评聘职称时只能套用其他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导致一所大学辅导员的职称五花八门,有些转岗的辅导员更加无所适从,如有的辅导员原是中教一级职称,但是,到高校没有这一职称系列,只能委屈从照初级职称待遇重新做起。我们认为,在辅导员职称(岗位)设置上,可以采用与行政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平行的,但是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如设置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特级辅导员四个级别,大致相当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目前,山东和上海高校正在进行大改革,既在辅导员职称上设置相应的等级与专业技术人员挂钩,也在职务上根据实际表现和工作年限确定相应的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行政级别,并享受相应待遇。这种做法切实解决了辅导员岗位设置制度空缺的问题,操作性较强。

(二)在职称考核上将考核内容与辅导员工作实际相结合

大学辅导员的考核要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实绩出发,与大学任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方式分开,也就是说要与学生密切联系,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因此,对辅导员的考核必须着重核他们深入学生实际的情况,比如,召开班会的情况、下到寝舍与学生谈心的次数等。让大学辅导员更能专心学生方面的工作,不再去和大学任课教师去争科研项目,从而在职称评定上找到适合大学辅导员职称评定的路子。如上海市制订了《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试行)》,重点关注带班年限、和所带学生的实际表现。让辅导员职称与社会职业相互承认,让辅导员岗位更为职业化。

五、结语

在当前制度环境下,职称评聘对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建立一套有特色的辅导员职称评聘系统,构建符合辅导员工作需要的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典,李海鹏.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75-82.

第5篇

非研究性人员就是为了评职称,10亿论文交易不知换来多少职称,可是,这样的职称能有多少含金量?

成产业,要发篇论文花几百元钱就能实现。虽然这样的论文连发表者自身都不忍卒读,但用这样的价码换来职称的晋升还是很划算。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粗制滥造的论文让职称变得彻底不值钱。

职称本来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直接代表一个人的生产能力的东西,实实在在,可是,在论文交易面前,与论文挂钩的职称直接没了分量。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能不能晋升职称,主要看肯不肯花几百块钱,至于真实水平如何,倒在其次了。试想,这样评定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多少是真材实料?

形成产业,看上去像是职称评定起了主导作用,却不知,职称评定实际上被绑架了。在论文交易的现实中,职称评定失去了它基本的意义与功能。在我们的身边,那些捧着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所谓专业技术人员,说不定正是毫无专长、滥竽充数的混子。而这样的混子,大都存在于哪些单位,不言自明。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更是不言而喻。

第6篇

1.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河南省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SCL-90各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高校教师常模,差异非常显著。所测584人中,高职教师心理异常人数比例达到52.3%,特别是焦虑、强迫、敌对、偏执、人际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河南高职教师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偏高,这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发生严重心理疾患的可能性较大。高职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超半数的教师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2.低职称教师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

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调查表明,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高职称教师,主要表现在焦虑、强迫、敌对、偏执、恐惧等因子上。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低级教师。高、低职称的教师都有压力,但教师个体感受压力大小的差异却比较明显。低职称教师是高职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心理压力更大。特别是学校的津贴标准与职称挂钩,高级职称与中、低职称之间差异很大,职称低就意味着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的报酬会少得多。低职称教师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同时也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低职称教师已成为高职教师中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二、高职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压力太大,社会支持度偏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近几年,广大考生要求享受优质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社会各界要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源荒”使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录取分数大幅下降使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常常还要自加压力,易形成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度相对偏低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缺乏与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等价交换”的资源与条件,社会支持度相对较低。教育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但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会在短时间内很快见效,导致高职教师投入产出不协调。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较高,但社会回报率偏低。社会对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往往高于对他们的社会支持,使高职教师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出现心理疾患或心理问题。

(二)职称晋升太难,忽视高职特征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职称晋升难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1)发核心期刊难。如今的核心期刊属于稀缺资源,即使你的论文质量完全达到发表要求,由于版面有限,合格稿件太多,不找关系很难发表。(2)申请课题难。高职教师申报省内课题很难,由于省内课题评审专家大多来自省内几所名气较大的高校,他们对高职院校申报的课题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靠思维定式评审,高职教师很难入围。(3)职称申报难。职称晋升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从学校推荐上报,到省里评审;从小评委,到大评委,都需要通融。职称晋升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大压力。晋升职称忽视高职特征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晋升职称从属于普通高校评定,评定条件只看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不看工作经历和操作技能。例如正、副教授晋升条件,不仅高职教师与其他普通高校教师区别不大,而且从2010年开始,对论文刊发的核心期刊级别又有较大提升,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通道变窄,优势难发挥。目前,职称晋升难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

(三)“生源荒”加剧,招生竞争白热化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

“生源荒”的压力越来越大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隶属于大专层次,在当前很多考生、家长的心目中,高职再怎么强势也不如本科层次。去年,河南专科二批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2012年,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录取11万,空余6万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河南专科二批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文理科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均不超过60%,2010年这个比例分别增加到70%和80%,去年达到80%和95%。招生竞争白热化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由于生源不足,征集志愿时很多高校备档线降为150分,但招生效果也不理想。不少学校录取数低于计划数的50%,几千人的招生计划只录取到一千多人或几百人。生源减少,竞争加剧,不少学校将招生任务分到教师头上,与岗位津贴、评奖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生源荒”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

(四)生存环境较差,经济收入较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

内部竞争激烈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打破“铁饭碗”,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学生评教等举措逐步推开。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高职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后,不仅要挤出时间学习和提高自己,还要应对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困扰和压力。以70后和80后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群体,常常觉得在学校不被重视,充当的是“知识工人”或“工蜂”的角色。46%的高职教师认为生存环境较差,心理压力太大。经济收入少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第12名,小学教师排在第35名,工程师排在第4名。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市管高校,按市属事业单位二类管理,岗位津贴很难足额到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不仅经济收入只相当于省管高校同级教师的一半左右,而且岗位津贴还低于市属中小学同级教师的岗位标准,实际社会经济地位在35名之后。经济收入少是长期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

(五)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心理调适技能欠缺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大部分高职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心理知识和心理能力先天不足。有些教师自身心理修养水平偏低,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工作、生活和交往中所遇到的挫折很难以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因而易产生挫折感和倦怠感等心理不适。心理调适能力有限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当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出现时,部分教师既不会自己排解,也不会寻求心理咨询,结果导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高职内部改革步伐加快的当今,如果教师不能较好地对待来自校内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理性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

三、提升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高职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应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提高办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减轻高职教师的社会压力。其次,应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当前高等教育招生已经从过去“学校挑学生”转向了“学生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报志愿,实际上就是在给学校的办学质量打分。当前的关键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把学校办得吸引人,办得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出路,办得让家长满意、孩子愿意去读。学校有吸引力,才能有效缓解高职教师各种身心压力。再次,应坚持特色发展。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办学模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此,高校有必要对自身历史、发展特色、服务面向、办学规模等进行分析梳理,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对教育分工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优化教师生存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首先,应优化高职教师的社会生存环境。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从业者的传统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教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资待遇等。社会各界应关心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形成有利于高职教师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高职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职业压力。其次,优化高职教师的校内生存环境。高职院校应维护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保障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再次,应提升高职教师经济待遇。凡是上级文件规定的高职教师应该享受的待遇,应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高职院校领导应在上级文件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经济地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拓宽职称晋升通道

首先,应改革现有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应成立专门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专家组,出台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职称晋升条件和评审办法,使符合条件的高职教师能够正常晋升高一级职称,缓解教师职称晋升压力。其次,应扩大高职院校职称评聘自。在有关文件规定的高职专业技术人员设岗比例内,让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晋升条件和设岗比例,自主评审、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引导高职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上台阶,提高归属感,减轻职称晋升的心理负担。再次,应拓宽高职教师职称晋升通道。应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优势,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能力和专长,在职称晋升方面引导其合理分流。对于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应允许其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高职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在工程、技术领域优势明显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工程师或技师职称晋升晋升条件难题。

(四)敞开高职教育大门,化解高职招生难题

首先,应加大高职招生改革力度。目前,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高职单考单招;二是高考+会考统招;三是高职自主招生。三种改革途径均取得不小成效,但仍需扩大试点范围,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形成实质性的高职招生“多元录取”制度。改善高职招生恶性竞争的现状,缓解“生源荒”对教师身心的冲击和压力。其次,应推广完善“注册入学”制度。注册入学能有效扩大高职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的压力。从2011年就开始在部分高职试行注册入学的江苏省来看,注册入学虽然在扩大生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认真完善注册入学配套措施,扩大注册入学范围,形成完善的注册入学制度并在全国推广,缓解高职生源竞争的压力。再次,应敞开高职教育的大门。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为社区居民、在岗职工、转业军人和失地农民等有学习需求的广大公众提供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回馈社会的使命要求,更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放低门槛,敞开大门,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高职教育,必然能够扩大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对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

(五)关心教师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第7篇

1.1“全院护士”工作表设计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1.2“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把“全院护士”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为“职称结构”,删除标题行,全选工作表,点击“排序”,以“任职资格”为主要关键字,“取得职称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表格可直观地反映各职称人数、取得职称时间先后顺序。为动态反映职称结构,在表格的右侧空白处通过图形向导插入全院护士各职称人数的统计图表,注明每次统计的时间,一般每年职称晋升后统计一次。“学历结构”表格也以相同的方法建立。

1.3“人动”工作表设计

“人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2.1工作表的建立

新建Excel工作表作为“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打开表格,新建Sheet1~7共7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基本情况、科室轮转、奖惩考评、业务考核、中医培训、学术活动及进修、论文及技术成果。每个护士一个工作表并以名字命名,根据项目输入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工作表放于以所在科室命名的文件夹里。

2.2工作表内容设计

打开表格,“基本情况”工作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照片,学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晋升,职务变动等项目。“科室轮转”工作表内容包括轮转科室、起始时间、工作时间、担任职务。“管理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核年度,出勤情况、病事假、绩效考核、奖励登记、过失处罚登记等。“业务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试时间、理论内容及成绩、操作项目及成绩、年度一、二类学分、年度中医学时等。“中医培训”工作表内容包括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的时间、内容、组织部门、获得学时,每年进行一次学时汇总。“学术活动及进修”内容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二类学分和一类学分项目,个人进修起始时间及专科等。“论文及技术成果”内容包括个人发表的论文资料、开展的科研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及成果。

2.3“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输入方法

为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首次建档时需输入原个人纸质档案中的全部资料,并按要求进行完善。在首次输入时,由各科护士长共同协助,以科室为单位输入科内护士的技术档案,对个人一般资料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再汇总至护理部。

3功能应用

3.1“超链接”功能应用

“全院护士档案总表”与“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建立以后,打开“全院护士档案总表”,选中个人姓名,点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至个人技术档案,使总表中的每一个护士姓名与相应的个人技术档案链接。使用时,只需直接打开总表点击姓名,即可跳转到超链接所指向的个人技术档案中去,用完后若要返回,只需单击“Web”工具栏上的“返回”按钮即可。

3.2其他功能

“函数”功能:可应用于如中医学时的统计、学分统计等各类数据的统计;“排序”“筛选”功能应用:把总表复制后,可根据要求设置主要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或根据条件进行筛选,建立所需的工作表如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表格;“编辑”功能:利用其中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功能,可方便信息的输入和查阅,可使用键盘的快捷功能键“Ctrl+X、Ctrl+C、Ctrl+V”等进行快速编辑;“标记”、“批注”功能:在护士一览表中,护理部可以对病假、产假、非在编等护士,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填充单元格或标记字体进行区分。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说明备注的,可使用“插入”批注或右键插入批注。

4应用体会

第8篇

关键词:职称;体育教师;现状;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21-0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及“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高校体育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体育教师的地位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研究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目的在于找到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国内13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部的317名体育教师和其它学科的284名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访问学校的体育教学部及其它院系的教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相关资料,并对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结构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师

(1)高职称比例相对较低。在被调查的317名高校体育教师中,仅有教授13人,占4.1%;副教授109人,占34.4%;讲师142人,占44.8%;助教53人,占16.7%。体育教师的高职称比例为38.5%,与其它学科52.1%的高职称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其中教授的比例差距最为显著,相差8.6个百分点。而在讲师、助教低职称方面,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学科教师,见表1。

(2)高职称教师的年龄偏大。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的平均年龄为54.2岁(最大61岁,最小40岁),副教授职称的平均年龄为45.7岁(最大60岁,最小34岁),与其它学科(教授平均年龄46.6岁,副教授36.5岁)相比,体育教师中高职称教师的年龄偏大,特别是在教授职称的年龄结构中,其它学科多集中在45岁左右(48.3%),而体育教师中的教授在50岁以上的比例竟高达64.3%,见表2。

(3)晋级时间相对较长。在对部分体育教师晋级年限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晋升讲师的平均年限为7.8年;晋升副教授的平均年限为10.2年;晋升教授的平均年限为13.4年。而其它学科相对应的年限分别为6.3年~6.5年~8.4年。特别是在高级职称晋升方面体育教师一般要晚5~6年。

2.高校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的差距

(1)学历方面的差距。教育部日前下发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国内教学科研型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将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1;21-;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多集中在本科层次,占调查对象的87.4%,而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35人,比例为11.1%,不仅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就是与其它学科(59.8%)相比也相差了48.7个百分点。学历作为目前职称评定中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较低学历在职称评定中所面临的命运可想而知,见表3。

(2)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我国高校体育教研室或体育部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第一线的长期实践教学使他们缺乏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本领。与其它学科相比,我国学校体育科研存在论文选题重复、实验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没有突破、理论基础不扎实等不足。据调查,高校体育教师写论文的不少,但多数为应付评职称,真正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的教师,在37万体育教师中(不包括体育院校)只是极个别。体育作为小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科研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经费投入,还是科研意识上都有较大差距。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数是个体行为,缺少集体合作、“大兵团”作战攻克科研难关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一位专家认为,学校体育科研多为教研的总结,谈理论多,缺少针对性、实质性的科研内容,其科研水平由此可窥一斑。

(3)个别高校相关部门对体育学科仍存在偏见。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的待遇有一定提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仍有一些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持“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特别是一些还没有成立体育教学部而隶属于公共课部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对策

一是改革评价指标。根据高校公共课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改变以往在职称评定中以“科研”、“学历”为最主要评价指标的以偏概全的现象,强调评聘对象在体育某方面的影响力,对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某一方面工作业绩特别突出者予以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