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11 17:18: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代建筑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渊源;内在联系;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in China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palace buildings, religious building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architectural style different, but part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s the sam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ulture of ancient buildings, you can expl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ancient buildings.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cultural origin; internal relations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文化和思想的凝固。这些建筑从表面看起来或者雄伟高大、或者富丽堂皇、或者精巧绝美、或者秀丽天然,主要分为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和宅邸建筑三大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构思理念和功能各不相同,宫廷建筑主要是历代帝王居住的地方,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讲究大气沉稳而且格局恢宏,比如北京的故宫;宗教建筑则是百姓心灵寄托的地方,建筑风格远离尘嚣,井然有序中有这一种超脱气象,比如山西恒山的悬空寺、河南嵩山少林寺;宅邸建筑是寻常百姓栖息之所,遮风避雨稳固牢靠成了第一考虑因素。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和宅邸建筑这三大体系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而且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烙印。从原始社会人搭建的简易建筑风格到封建中后期越来越高超的建筑特色,很好的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反应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种建筑因承载的使命不同而风格各异,因为历史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一些蕴含其中的核心思想却从来没有变过,成为支撑这些建筑的脊梁,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文化

我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渊源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华古国一向将大自然视为孕育万物生灵之母,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始终离不开大自然而生存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成了古人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

当人们还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候,就开始根据人的自身特征和需求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选择那些接近水源,具有防潮、防兽和防火的地方。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建筑之前选址的方法更是普及,通过各种方法选择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从而有效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宫廷建筑、宗教建筑或者民宅建筑,都没有脱离这一点。这三种建筑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建造变化,比如宫廷建筑追求富丽堂皇、气势恢宏。北京故宫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楼宇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虽然建筑群极多,但是每一处建筑严丝合缝,无不按照天然秩序而来,奇偶之数、阴阳之变,四方之理等等布局完全追求当时“承天意、顺民心”的思想。而宗教建筑以远离尘嚣、世无争而著称,比如比如山西恒山的悬空寺,寺庙结构依据山势而建,寻求与自然同根同源的建筑方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成为宗教建筑寻求天人合一的一种独特模式。宅邸建筑追求实用牢固,虽然因为地域、经济的制约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但是在房屋构造等方面也力求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三种类型的建筑对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始终没有改变过,只是各自的方法不同而已。

二、阴阳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

阴阳统一对立的辩证思想源于古人对天象的研究,从伏羲演化八卦之后,古人就一直认为万物都有阴阳,阴阳存在于任何事物当中,继而被应用到了房屋建筑之中。无论是宫廷建筑、宗教建筑或者宅邸建筑,对待阴阳对立和统一的问题都是十分严肃而认真的。三大类型的建筑,基本上都十分讲究方向与位置,根据阴阳观念,方向以南为阳,以北为阴,阳者尊,阴者卑,古代建筑往往都以坐北朝南,只有这样的方向能够给建筑带来喜庆祥和。

也正是因为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宅邸建筑对阴阳对立统一的一致认识,使得三大类型建筑在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下经营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形成各有特色又核心一致的建筑文化。

三、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

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不仅影响每个时代的人,而且通过人影响每个不同时代的建筑,并且把这些礼教等级制度贯穿在建筑风格当中。古建筑中无论是超脱世外的宗教建筑还是统治百姓的王朝宫廷,或者是寻常百姓的宅邸建筑,都难以脱离封建等级制度的缩影。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把“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认为欲求天下大定,必先当行君臣之礼,所谓“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就含义了“礼者则合,合者则定”的思想。自周代以来人们就开始强调和遵循“上下、尊卑、有序”的“礼制”,礼制涵盖了人们的全部社会活动和生活内容,影响着一言一行。追求实质,礼之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等级的思想和等级的制度。为此,“礼制”在古代建筑中,处处都烙上了等级森严的印记,彰显着循规蹈矩的“礼”制。哪怕是以跳出红尘外形象而示人的寺庙道观也遵循了礼教等级制度的建筑风格,寺庙道观的房屋高度、大小都按照等级而建立;而宫廷建筑自然不用说了,作为统治阶级自然要将森严的等级制度控制受统治阶级,将礼教登记融入到建筑之中。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强调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宅邸建筑因为百姓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统治阶级的教化上,等级制度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看到拥有不同文化底蕴的三大类型古建筑中都有着封建等级礼教制度的缩影。

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及民宅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都是对人需求的一种满足

宫廷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宅邸建筑的风格不一样,但是功能的实质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物质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屋中有厨房、卧室、浴室之类的,可以满足人们的吃穿睡等日常问题,这类主要是宅邸;而精神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比如皇权、、品格信仰、颂扬功绩、驱魔辟邪、祈求吉祥等等。宗教建筑和宫廷建筑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百姓的精神需要。由此可见,这三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功用也各不相同,但是在满足人们的需求方面而言是相同的。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在建筑房屋为自己圈定一个安全的栖息之地的同时,也为外界的动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之地。从这种角度讲,人类屋舍建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加强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宗教建筑是通过宗教的形式向未知的自然表示一种敬畏,而宫廷建筑是通过对百姓行为有效统治而实现现实管理,宅邸建筑是一个基本载体,三方面有效互动,从而从精神和生活两个方面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是文化与艺术的一种体现

古建筑的风格因为功用而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建筑始终无法脱离时代和文化的烙印,成为文化与艺术的一种静态体现。代表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建筑风格也会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风格,都有它自己的艺术特质,通过这些艺术特质,可以寻找到属于它的文化气息。

总结

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宅邸建筑因为各自所在的社会阶层不同,导致建筑风格也完全不同,从而折射出不同的人文思想。从而进一步分析出这些建筑物中的相同点以及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 汪正章.“建筑创作学”的理论架构[J]. 建筑学报. 2002(10)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载体;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的含义

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建筑文化则是建筑师通过建筑这一媒介来体现特定时期的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物质方面看,指城市、乡村、建筑物、园林、道路等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从精神方面看则指通过物质(即空间环境实体)体现出来的建筑理论、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概括地说,建筑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四个方面:1.建筑载体,即建筑实体的形式,可见的,是完成的环境的一部分;2.建筑实体形成的设计方法,指简单的建筑设计方法论;3.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流派等;4.建筑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哲学观和审美观等。

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剖析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建筑涵盖广博而深远的艺术思想。以下试选择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园林造园中的“留水口”作具体分析。

2.1 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最具广泛性的传统居住模式,而事实上在南方也存在着这种建筑方式,如浙江、重庆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在室内室外之间划分出过渡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这些具体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见的东西,即前面所讲的载体。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2.1.1 低层次的理解 “围合” 的设计手法,即将四幢房子沿周边布置,追求一种较为封闭的、以“我”为中心相对安逸的空间。

2.1.2 中层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创作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经说上》:“宇东西家南北”),尽管在房间布置上也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但合院的“共享”是不争的事实,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体现。

2.1.3 高层次的理解传统建筑对 “亲情、人情”价值及“天-地-人”思想的体现。中国文化讲究“家族崇拜”,即对先祖包含有莫名的 敬 仰 与 畏 惧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先 祖 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传统四合院注重“内-外”分隔,强调“墙”的重要性,通过“墙”的作用使空间一分为二,从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别的庇护,体现一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独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间的渗透,形成“内-外 -外 ”的空间关系,以此在心灵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护,体现一种开放活泼的思想。

2.2 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体水面的边岸留出若干水弯,形成水体源流畅通、延绵不断的错觉。这种处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闭感,增添了水体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2.2.1 低层次的理解 “不尽尽之、不了了之”设计手法,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以“不结束”来结束、“不闭合”的闭合。

2.2.2 中层次的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治.园说》)的创作思想,即力图不留人工斧迹,追求自然的美。

2.2.3 高层次地理解“天人合一”、“无为”等价值观、自然观及哲学观的综合体现。

三、现代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应该以现代的材料、工业化的建造方式、简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设计者的个性体现现代建筑文化。事实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强,通用性也越显著。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仅仅知道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中便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层次的创作思想,甚至高层次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则将对我们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构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将设计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每提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以下就建筑空间谈一点看法

3.1 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建筑设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顶等的造型,而实际上是根据使用需要对空间的划分和分隔。这种“实体为实、空间为虚”的虚实关系是对建筑空间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表现为场所(即空间的视觉中心)、路径(即空间的方向性或导向性)及范域(即空间的限定范围)。而对建筑空间更高层次的理解,则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组织及设计,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既而由艺术意境升华为某种思想境界。

3.2 现代建筑空间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现代绘画讲究变形、讲究表现画家个人的情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就可发现;现代艺术重视抽象的形体美,抽象绘画、抽象雕塑兴盛一时,成为现代艺术的象征,而在中国在晋代文人士大夫就开始了对抽象形体美的重视,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园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意味。可以说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样,从传统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体、特征、造型;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对外界的感受,着意于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中国传统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幢”,再由“幢”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也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和延伸。中国传统的“大”建筑不是庞然大物,而是虚实相间的建筑群,设计时既要考虑实的部分也要考虑虚的部分,组合方式十分自由灵活,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导向性;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其建筑内部空间要求越多,建筑的体量也就越大,室内外空间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建筑形式着重于形体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和形式美。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融合的结果。

四、结束语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逐步从低层次的设计构思转向高层次的设计构思;从掌握简单的设计手法过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建筑师第三十九期

[2]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的追问》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3篇

1.原始记录性价值。古建筑档案是还历史面貌之依据。古建筑如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一旦毁去,将无法挽回,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既能反映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又能反映出自身建筑特点的分门别类的古建筑档案体系,有利于对古建筑的维修、保养与利用。

2.依据凭证价值。古建筑的构造复杂,由于构件本身材质性能所限,再加以人为的破坏和自然营力的侵蚀等多方面的原因,古建筑必须经常保养维修,才能保护其年代久远[3]。为了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需要在研究古建筑遗物的同时,配合相应档案资料的研究,两者互相作证、互相结合可以使研究成果更为可靠,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必须重视档案资料,发挥其依据凭证作用,应当要求达到万一这一建筑物全部毁掉时,能根据档案资料加以复原的程度。

3.参考决策价值。古建筑档案在古建筑保护中除了具有依据凭证价值,还具有参考决策价值。如文化部门在研究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时,借助档案,便于了解古建筑的全貌与细节,或者对古建筑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规划建设部门在研究古建筑价值,衡量哪些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是否应该保留修复、拆除或者改造时,借助档案,便于进行反复研究并作出科学决策;设计施工单位在修复或改造古建筑时,借助档案,参照古建筑过去原貌细节,便于制定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方案[4]。

4.科学技术价值。中国古代有着领先世界的建筑技术,而作为这些技术载体的古建筑档案也是浩如烟海、富有特色。研究古建筑档案的科技价值,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资料。比如通过现存的样式雷图档,就可以看出清代皇室建筑完整的设计程序,无论是宫殿、陵寝还是园囿,都是先由算房丈量地面,再由样房里以掌案为首的“样式雷”进行设计,然后是设计绘制地盘尺寸样,即立样图并估算工料,呈奏钦准,而后实施[5]。

5.文化艺术价值。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历史积淀,同时还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系,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当前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渐增强,在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维护中,古建筑档案在体现其文化艺术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对木(石)构件的更换,对碑文的复原,对建筑雕饰的修补不仅仅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将档案的原始记录利用于此,无疑能更真实体现该物质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二、古建筑档案工作

1.科学鉴定是确保古建筑档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首要环节。古建筑档案鉴定是指运用古建筑和档案学的理论和技术,科学地判定古建筑档案的真伪、是否准确、价值大小等。由于古建筑形成时间长,设计、施工、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各步骤间隔时间久,经手人员多等因素影响,档案中记载的信息,特别是古建筑实测、历史考证和现状调查部分档案的内容只有经过后人的鉴定方能确定其真实性。根据《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要在总建筑师或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档案人员共同组成。上述“三结合”的组织形式,适应了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古建筑档案鉴定工作经验的总结。

2.全面收集是保证古建筑档案齐全完整的有效手段。首先,改变古建筑档案不齐全的被动局面,从古建筑测绘入手,积极主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保证古建筑档案的齐全完整。古建筑测绘的基本原则是:弄清历史沿革,保持建筑风貌,据实测绘。具体要求是:据实精确测绘,做到图物一致,测绘语言统一,凡是原古建筑物已无遗迹或遗址,而由测绘者根据各类材料绘制的建筑图,应注明原由;测绘图中反映不清楚的,应以文字、图表作补充说明。实测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单体平面、立面、剖面图;单体台基、结构图;节点大样详图;屋盖结构图;特殊结构用料情况、截面尺寸、图例等。测绘所附说明包括:古建筑物的历史沿革;所处地理平面分布位置;各个立面照片及局部照片;现使用单位及使用情况;文物保护等级及保护方法,维护管理等有关规则;名人参观记录及名人题词;事故报告及处理情况记录;今后规划设想。对于图纸、文字说明难以反映的应采用录像、照片等方式予以补充[6]。其次,除了实测和现场拍照外,多渠道地对相关历史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收集,如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考古出土和文博部门保存的档案、地面遗存的石刻档案、古人今人的科技建筑汇编、以相关著作等保存的史志著述等,有利于全面收集到珍贵的档案资料。

3.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保护古建筑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古建筑档案的寿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内因即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如发黄、变脆、褪色等现象,尤其是经过复印的图纸和文字更难保存,二是外因即档案保存环境与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线、有害生物等都是影响古建筑档案寿命的因素。因此需要及时补救受损的古建筑档案,可采用防治结合的保护措施,一方面改善档案保管条件,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档案的破坏;另一方面,运用档案保护技术对受损的古建筑档案进行修复、补救;此外,在生成古建筑档案时要注意对档案生成材料的规范要求,从源头上保护档案的安全,延长档案的寿命。另外要逐步实现双轨制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纸质档案数字化,既有效保护古建筑档案的实体,也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7]。

第4篇

关键词:“九间堂”传统建筑文化和空间继承与回归

引言

空间,是我们接受现代建筑教育时开始接触到的词汇。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是以笛卡尔三维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物理空间概念中演生出来的,它指的是经人建造的,从几何化的物理虚空分划出来的部分。

我国易经中早有“变易.不易.简易”之说,在引发有中国特色的时空观方面起着重要影响。无论古今,我国值得称道的建筑与规划大都体现了易经思想的精辟的空间概念。“变易”指建筑应顺应时间,空间的变化,如季节,气候与地理环境等的变化。“不易”指在千变万化中有不变的东西,例如无论建筑还是规划,尽量满足使用要求这点不会变易,建筑应尽量的考虑到满足长时间的使用要求。“简易”指好的建筑应该简洁大方,力避繁琐。

其实,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空间是被忽略的概念,这个被古代匠人们忽略的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人趣味的影响下却形成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特征。前人的理论沿袭至今,再经后人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理论。

一、“虚”空间的比重

西方建筑注重营造建筑内部的空间,而中国古代建筑,似乎更加倾向于“室外”空间的营造,如庭院、天井等。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话:“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有;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中国建筑中的虚实空间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思想奠定了“虚”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建筑,其建筑单体简单明了,而整体建筑群则虚实并融,呈现出了丰富的空间特征。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以群体组织关系见长,将相似的单体建筑置于建筑群体之中,形成复杂多变的院落空间,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整体的环境观念。

“九间堂”承袭中国传统园林大宅的建筑意象,从建筑布局、材料运用还 内庭式园林这三大中式要素中,都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创新。通过不同的视角,从建筑、园林、文化、内蕴多个方面深入诠释现代中式民居。其对中国传统建筑文明的研究,从“居无竹而俗”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君子择邻”到“智者乐水”,从“天圆地方”到“小桥流水人间”,对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中提炼精粹的建筑文化,赋予了深层次的内涵,而不仅是简单地借用了浮华的外表。

二、空间的秩序感

中国传统建筑中,整组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建筑,都被一个统一的思想――礼制思想规范着。礼制思想强调一种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与下、主与从、内与外。就四合院来讲,从照壁、垂花门、庭院、正楼到后院,轴线贯通,左右对称。就故宫来讲,通过对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单体、院落空间的序列,建筑、空间序列的交替变化,使建筑群获得一种节奏感,从而在雄伟壮丽的气势下,渗透出一种强烈的秩序感。

在中国的民居设计中,与宗法制度一样,在一个群体中,无论是大的社会群体,还是宗族家庭的组织生活中都有纵向和横向的坐标位置。在一组建筑群中,依然对应着这种纵横排列的方位。由于这种组群的空间设计方式使单体建筑在群体的建筑群中的主次位置一目了然,甚至是点缀都清晰而秩序井然。

正是由于中式建筑物强调全面系统地呵护居所中的族群和家庭,以及从自然到超越自然的各个层面的信仰,因此,作为中式大宅,“九间堂”强调的是精神内涵――德威并举的礼孝文化。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设计建造具有中国传统空间意境的住宅的同时,并没有停留在对传统作简单的保留和复制“老古董”的层面上,“九间堂”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做到了有舍取的继承传统。理解中式宅院的精华,保留其中符合时代精神的部分,摒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九间堂”屋舍自带一个庭园的设计,将主人的私密生活独立于客人的视线之外。玄关处的隔断近似于传统的照壁,从室外过渡到室内,略做了一处停顿。但正如“礼”有“乐”的相对一样,宅院也并非处处设限,它必会有“和”与“同”的释放。因此,在起居之外,会有主客“同乐”的客厅;私密的庭园,也会出现祖孙共用的“天伦之乐”。转过玄关以后,隔池相望的大宅就兀自呈现在眼前,明亮开阔,一份由衷的因一段压抑之后也会骤然而起。这就是中国人所尊崇的建宅哲学:对外不事张扬,与内则自成天地,先须克己,而后随性。

三、空间的内向性特征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言:“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大陆国家的人民易满足,不喜变革,重农业而轻商业,喜定居不喜漂泊。”因此在古代中国,自然而然形成了以家族为中心内向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建筑上则表现为内向性的特征――人们用高高的围墙把内部空间包围起来,形成内向的空间。在一组单体建筑围合出的群落建筑群中,建筑的群体呈现出内向的独立的性格特征,而在这种群体的布置组织关系又和中国传统的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形成思想和物质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又是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的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文化意识在物质生活中的升华。

“九间堂”的建筑主要是在平面上延伸,从单栋房屋来看,多为长方形。简单规整、却各司其职,由院墙为何而成一个空间功能丰富的建筑群。从空间上讲,国外的建筑处于空间中央,是“向外看”的,而“九间堂”的中式大宅,建筑在周围,空间是通过建筑物围合而成,是“向内看”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住宅中心设有天井,人对其所处的土地、空间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正与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九间堂”的内庭私园,在自己的生活居地经营起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正所谓“虽由人作,宛如天成”。

四、空间中的时间观念

中国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营造,非常关注人在移动中的体验。在园林建筑中,廊引人随、步移景换;在官式建筑中,建筑空间变化的节奏感也是在人通过轴线时得到的一种心理感受。

在建筑空间组织设计中,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群体的组织关系。同时,也注重与环境的关系,虚实结合,以内敛的线条与大地相依,横向铺陈的组织形象体现了与自然相适应的相协调的观念。而建筑外部造型是虚实相济,轮廓柔和,线条流畅。屋顶设计为反曲线和轻巧多变的翼角,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与周围环境山水树石之间形成和谐一致的关系,形成中国所特有的人与自然朴素的哲学美学观。

“九间堂”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园林建筑作为艺术强调意境,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它们所组成的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是一种精神环境,一种能给予人们思想感悟的环境。“九间堂”别墅精妙的布局更让人、宅与自然合一,其中式园林建筑按照不同的需要,穿插安置不同形式的功能空间,建筑物之间用曲折的小径、优雅的游廊连接,创造出具有不同景观的景点:它们或是古木一棵,或是翠竹一丛,或移境或借景,安置得宜,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了自然空间。

结语

住宅是居住者生活模式和审美习惯的体现,设计符合中国人自己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式设计的独特之处,处处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传的美学光芒。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随着中式文化的复苏,中式文化在设计界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昭陵;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初步完工,此后在康熙、乾隆及嘉庆各朝又对之进行了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可以说它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清昭陵与清福陵、清永陵并称为“清初关外三陵”,清昭陵是其中占地最多,规模最大的。陵区内的建筑下马碑、石华表、石狮、神桥、石牌坊、东西院落门、正红门、石像生群、石望柱、神功圣德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方城、东西果楼、东西配殿、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明楼、月牙城、宝顶、宝城等,多为清初建筑,保存了原有的真实性,特别是宝顶下的地下地宫,保存完好,真实地展示了清初关外帝王陵寝规制布局的完整性。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宇宙之“势”

《周易》中有“大壮”卦,《易・系辞下》称此卦为:“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周易・说卦传》“乾为天,震为雷、为龙,震在乾上,则大壮卦的卦象为雷在天上轰鸣,龙在天空升腾,其势大且壮也。”古代先哲将这一审美作为品评建筑艺术的标准之一。

作为时空之意的宇宙,其特性之一即为“大”。“宇者,大也”,说得一针见血。“宇,弥异所也” 说宇弥满于一切,包容一切,其广大无比之程度,当可想而知。中国古代建筑史,但凡宫殿、陵墓等皇家建筑,只要经济条件、建筑材料、技术水平等条件允许,都尽可能的建造得宏伟、博大、华美、威严,以雷霆万钧的大壮之势及天地宇宙之大体现其恢弘之大壮。

清昭陵是随着历代皇帝建陵寝的发展,而逐渐扩建而成现有的规模,因此可见宇宙之势在陵寝中的体现。

2.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与建筑组群

在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丰富,宫殿、宗教、民居、陵墓等,虽种类和使用功能不同,但都遵循传统的礼教秩序和等级观念,一般会有中轴线,布局规整对称,讲究均衡和等级差异,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其他明清陵寝相比,清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在南北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中轴线的两侧,在东、西配殿旁建东、西配楼也是清代盛京三陵中仅有的。

二、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的理性精神――传统哲学思想与单体建筑形式

从先秦开始,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就开始贯穿着一个总思潮、总倾向,这便是理性主义。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注重人生(现实),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便生”,就其意来讲,一是便于现世的人,二是便于生活。这种思想,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关注现实人生的写照。从皇帝的寝宫,到衙署的后宅;从寺庙的方丈院到村野的农舍,虽等级千差万别,但其“便生”的思想,却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是从生活的方便,生活环境的良好出发,创造出便于人们生存、生活的空间。

清昭陵建筑单体运用了大量的楼阁式建筑形式。一方面是出于营建一个城堡式陵寝的需要,作为进入方城通道的隆恩门和用于守望的角楼,他们的防御性均举足轻重,建高既可以望远,又可以使观赏功能得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满族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喜好楼阁的审美定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它确实低矮,比较平淡,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

三、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礼制的象征

宫殿中的“前朝后寝”,住宅中的“前堂后室”,是“男女之礼”的一种体现。

盛京昭陵的总体布局也是“前朝后寝”的陵寝规制。

四、中国传统建筑哲学的《周易》思想

1.传统哲学思想与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昭陵的方城与宝顶两者由封闭小院自然联系在一起。由于此小院平面呈月牙形,故名:“月牙城”。昭陵月牙城高二丈二尺七寸四周长二十七丈七尺。月牙城为十分封闭的小院,特别是最后的工序所用工匠为哑巴,故名哑巴院。

宝城,是一座半圆形的城,青砖垒砌,上面有起象征作用的女墙和垛口。宝城中间的丘冢为宝顶,用三合土夯筑而成。

2.传统哲学思想与建筑装饰

石牌坊全部为仿木架结构,其造型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式顶子。各部位还浮雕有花卉图案,如云龙纹、吉祥八宝、缠枝莲、蕃草等。四根柱脚上雕有座狮四对,獬豸一对。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狮子,东西相背者是獬豸。它们相背蹲踞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虎虎有声,令人望而生畏。整个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园雕、浮雕、透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于一炉,是一件石雕艺术的巨型神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表彰功德,引导人们进入膜拜帝王的境界。

3. 传统哲学思想与选址

皇太极所以看中昭陵这块地方是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生有百泉、百花、百果、百鸟,百兽。缺一不可成为陵地。百泉最大者名“大泉”,虽天旱不干涸,水质比八王寺水有过之无不及;百花之中有一种叫金钟梅,花小而味香;百果中只少花红一种;百鸟中有鹏鸟;百兽中有白狼一条,不时出没等等。

其实,昭陵的选定者是杜如预、杨洪亮二人。据《盛京通志》记载:“昭陵,自城东北,叠献层峦,至此而宽平洪敞,有包罗万象、跨驭八荒之势。辽水右回,浑河左绕,佳气轮,葱郁万年,帝业非偶然也。

通过对盛京昭陵的游览与观看,认识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一些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所建立的基础是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精神、审美心里则是其发展绵延的文化动因。

参考文献

[1]闫宝林,陈伯超.清昭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初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274-277.

[2]陈伯超.满族建筑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9.

[3]李凤民,陆海英.盛京昭陵.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

[4]陈伯超,支运亭.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2003:1.

第6篇

论文摘要:从历史断面和空间分布的角度阐述了又化的连续性、贯通性、民族性及地域性,指出建筑设计是对文化的解读与再现,以建筑的形式来表达文化的信息,建筑设计是当前背景下文化信息再现的过程,并以文化表达的方式存在着。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历史的贯通性,建筑也必须随之而发展。建筑设计与创造就是在当前背景下即历史延续的当前断面的前提下,对文化的解读与再现,以建筑的形式来表达文化的信息。积淀的文化指导、制约着建筑创作过程并作为一种元素参与了建筑创作,另一方面设计活动的成果—建筑又表达与再现着文化的意蕴,并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断发展着,丰富着文化的历程。建筑与其所处的文化整体环境有着同构的关系。论文百事通我们要学会从历史横断面上读取时间序列,从空间分布上读取运动方向。

1)文化是不断前进的,有历史连续性、贯通性,从历史横断面上读取时间序列,寻找当前时代的文化基石,依次指导建筑设计,使设计活动能够真实的反映“当前”文化形态的信息,以利于当前时代作为未来的历史断面的文化信息得以顺畅的延续。

那么,文化是什么。齐康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曾言:“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又是精神;从狭义来说,它又是社会历史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个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川当然对于当前时代来讲,最重要的是当前断面的文化信息、内涵与特征,其次就是它随之所演绎的历史信息与折射的未来信息。

建筑文化有传承、转化和创新精神,其设计活动也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体现。创新从传承中来,而且是历史的传承。要经过我们今天的消化来变成今天的东西,这就是传承。而转化就是要把各个要素转化成为我们今天的东西。换句话说,创新来自于传承与转化,基于今天的形态,而传承与转化扎根于不断延续的文脉,当前的形态是当前历史断面的文化的映射。未来始于过去,过去与现在都将成为未来的历史,历史不仅是相关的,而且是创造新事物的基础。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技术背景下以一定形态出现的建筑历史的罗列就足以印证,梁思成先生曾言:“建筑艺术是随同文化的发展而不停地前进着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是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就必定要求建筑在实用上满足更多方面的需要,在艺术方面更优美,更能表达思想内容。所以建筑文化各个时期主创的特点都要有一定形态来表现,并且总是以时代的风格出现的,而各个风格的罗列也是有次序的。对于现代新技术、新建筑文化的中国建筑的诉求,也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索。

2)文化又是散布于不同地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从空间分布上读取运动方向,寻找民族地域文化特性,据此影响建筑设计,使设计活动能够真实的反映“当地”文化形态的信息,以利于地域特性作为情感归属的文化信息得以更好的表达与维持。

文化是有民族性和地区性的。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了它的传统。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各自创造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形成了不同的特征。随着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彼此之间的接触交往越来越频繁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交流与发展中,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吸收外来的东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在缓慢的并不断的改变、发展着,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征。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些特征的存在,那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归属感的诉求。

记忆是有情感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建筑也承载着这种寄托。建筑是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具有审美功能,能够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其作用于情感体验的特点又使它能与人们的心灵直接沟通,使其作为一门艺术在世上起着作用。所有这些使得它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充分地表现着人类文化的内涵。作为历史见证屹立许久的诸多建筑,应尽量全面系统地反映各民族和各地域的历史和它们的文化。城市设计,并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精神的表现,而是某种文化环境中的思想意识、时代风尚、社会伦理、群体心态的映射。中国的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风格差异,就是文人墨客和皇室贵族这两种文化群体心态、思想意识形态通过建筑师的劳动得出的反映。从园林本身难以看出哪一位设计师的独特之处,但却可以鲜明的感受到高雅的书卷气息和富丽的贵族气息的不同。但它们又同是中国园林,显示了与自然融合相亲,“天人合一”的格调,而与西方古典园林高居于自然之上的思想明显不同,从而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即中西文化环境中显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群体心态。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和中国的画卷很像,用一步步发展的手法,把你由开头领到一个最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较有层次,而且趣味深长。这一切的设计活动,都是以某种哲理观念为基础的。这种哲理观念形成人们的建筑观,指导其建筑的构思和营造。这就是地域文化深人建造活动的结果,地域性的情感指导着建筑设计,并通过建筑向人们诉说着文化的情感。新晨

建筑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建筑设计必须融人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建筑的创作必须从城市规划、适用性、经济性、材料、结构、美观等方面综合地考虑。设计作品应能有力且流畅的显示出那个建筑设计的时间背景、环境因素和建筑目的。时间背景和环境因素就是地域、民族文化所展示出来的要素,设计过程中要对其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贝幸铭先生曾言:“充分深人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自然和地理条件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深人其境。

“中国的建筑都有明确的思想性,天坛是天坛,北海是北海。”有个外国人曾经这样描述过,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都看得出我们的建筑的与众不同,那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却忘乎所以。我们不能抛弃属于我们自己的特征,同时探求属于中国的建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这也是情感诉求的结果。梁思成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我们要求我们的新建筑绝对不是一座座已经造成的坛、庙、宫殿的翻版,而是从它们的传统的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且同时吸收外国建筑以及它们的艺术造型中我们用得着的东西。”这正是我们对于建筑地域文化坚持与发展的方式。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营造法 龙庆忠 学术 思想 特色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70-07

背景

龙庆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提出了建立在历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建筑研究生培养中付诸实践。龙先生的建筑历史与理论教育体系包括防灾、保护和设计营造法三大方面。由于龙先生年事已高,在其最后的学术生涯中,主要培养了防灾方面的研究生,同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灾研究室;在保护方面,龙先生也培养了研究生,并亲自指导了广州南海神庙等岭南重要历史建筑的复原设计。长期以来,以龙先生的助手或学生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的学者,为华南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对上述两个方向而言,龙先生在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的学术探索和成就不太为学术界所了解和注意,这笔学术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散见于其手稿和部分中,也见诸其建筑教育和言论中,影响了其学生和同仁。在本文看来,龙先生的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不仅是一种设计法则和设计规律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历史建筑营造实践中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探索。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更多的与其对建筑防灾,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研究方法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可为今日研究所学习、借鉴。由于此前这一课题未曾得到系统的总结论述,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本文将重点对部分与古建筑设计法则(主要表现为数理关系和尺度规律)直接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结合龙先生的其它文献,探讨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主要采用了工匠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专论建筑的传世文献极少,地方性的、民间的建筑做法更是缺乏文献资料。现存的古代文献如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表现为以上述两种文献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例如梁思成先生对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研究……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等。在他们的基础上,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对中古以来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探索不断有新的进展。

目前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暂不考虑建筑实例稀少的唐代以前各时期,就唐代至清代这一时期而言,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下列课题

①宋《营造法式》提及的“材”模数制在唐至元时期实例中的应用程度和表现;

②清《工程做法则例》、《营造算例》、《营造法原》和实例的对比研究,我国古建筑实例少有大量精确测绘,公开发表更少,受限于此,这方面研究进展不多;

③模数营造法则从宋《营造法式》到清《工程做法则例》的演变过程,包括元、明时期的断代专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受限于上述①和②两方面的成果,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④地方性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近年来,部分建筑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等领域的研究。这一转向,是对传统建筑史学以官式建筑营造法则为主流研究方向的拓展,是对近二十几年来对民间建筑(主要是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也是对近十几年来在建筑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后更为贴近历史主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实践的方法论转移。

龙庆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研究概况

1 成果文献

龙先生对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大量的研究手稿中,目前其手稿仅整理出一部分,以《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为题于1989年出版为论文集。其中收入的下列5篇论文属于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方面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下文文献名后括号内为本文编号、文稿完成日期、文集页码)

《中国塔之数理设计手法及建筑理论》(文献Ⅰ:1987年6月;P16)、《营舍之法》(文献Ⅱ;完成时间不详:P87)、《论石券桥之设计思想》(文献III;1982年;P104)、《中国木构(梁枋柱桁椽等)由厅堂中间柱梁依次折减的计算方法》(文献Ⅳ:1986年3月P110)、《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文献V;1982年之前;P246)。占论文集收入18篇论文的近三分之一,具有相当份量。在论文集所收的其它各篇中,有部分内容也涉及建筑营造法则的研究。此外,龙先生1986年1月完成的论文稿《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文献VI)也是一重要文献,1995年发表于《华中建筑》。

2 研究周期

在《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序言中,可以发现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6年、1965年、1978年,

1985年均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中相应的表格实际上也已经在上述各个年代完成。这三十年(实际上应考虑更早时期的探索)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正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对宋代《营造法式》及其反映的营造法则的进行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

(1)梁思成先生主持的《营造法式》注释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因而中断,1983年出版了研究成果(仅有上卷)。

(2)陈明达先生对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探索研究。这一工作源于其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山西应县木塔的研究,到1981年出版《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一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持续研究,正如其同时代的建筑史学者们一样,是对主流课题的关注。

3 研究条件、研究资源

如同那个时代的所有其他学者一样,龙先生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对建筑营造法则、尤其是尺度设计法则的研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很多研究文献仍集中关注于《营造法式》等历史文献的文本阐释,大量进行实例数据验证的文献仍显不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龙先生的文稿中比较多的引用了实例的

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参证以日本的资料例,如文献Ⅰ对日本古塔资料的引证、文献Ⅳ对日本中世纪建筑资料的引证等。这种中、日对比研究,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仍显不足。此外,大量引证经史文献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同时代的建筑史学研究者的共同特征。

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尚不可能展开对地方性和民间建筑的工艺、地方传统工匠经验的深入研究,以及将地方和官式做法进行比较研究。但是龙先生在其学术历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地方民间营造的经验,并进行历史的分析。如在1930年表的《穴居杂考》一文(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一期),应属最早关注民居建筑的论文。

4 学术史影响

现发表的龙先生文章由于主要是由后人据其手稿编撰而成,其中有不少编辑上的不足,文字缺漏错乱也有;在表达上,文章具有明显的手稿特点,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内容的摘抄引用和计算,大量符号的使用等,同时由于时代的限制,龙先生的文稿在表达上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今天所谓学术规范的要求,另外,文稿也有强烈的研究者个人特色,包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微言大义式的一些表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今日将这些文章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法则研究文章进行研读,对这些文章在学术史上发挥影响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龙先生在1980年代进行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培养了建筑(包括城市)防灾方面的研究生。龙先生教育特点是在其自身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继续探索,其成果往往是在龙先生手稿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可以想见,如果天假以年,龙先生是可以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今天我们对于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方面的文稿,应加以重视,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主要文献评述

前述的6篇主要文献(文献Ⅰ~Ⅵ)可以分为四类。

1 文献Ⅰ

文献Ⅰ针对古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其思路源于《营造法原》中外塔盘外阶沿之周围总数和塔总高相等的制度,由此得到了竖向尺度和水平尺度的基本关系。再通过各种实例数据的验证和分析,探索古塔各层高度、边宽的相互关系以及层间递变规律。由于古塔作为具有强烈仪式象征作用的多层建筑,其尺度一般具有较规律性的取值,这种倾向数理分析的方法是有效的。论文初步提出以下基本观点

(1)多边形楼阁式塔的公式是基本关系式,总高H=底边周长C=n×底边边长a(n为边数);

(2)以(1)式为基础,对密檐塔提出了参考关系式,总高H:塔底层之边长a=4~4.8,以4为多;

(3)各层塔身宽w:塔身高H=1/3~2/5。以1/3为古制,并提出以此取值代表古塔的台殿式传统;作为对比,部分密檐式塔首层为光平无柱的高塔身,是为阙榭式传统,其首层塔身宽与塔身高之比可达到1.2。尺度规律的探索联系形态和制度,并互为促进,这是古建筑营造法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传统,在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4)对于密檐式塔,结合砖皮数分析尺度,这就摆脱了纯粹的数字分析而联系到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是一可贵的研究思想。

2、文献Ⅲ

文献Ⅲ是对官式石拱桥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此研究源于王壁文先生的《清官式石桥做法》(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62~114页)。这篇文稿相较于文献I,更典型地体现了龙先生探索古建筑数理设计手法的分析手段。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几何作图法则的重视,这种以数字比例为主的见解也见于陈明达、莫宗江等学者的理念中。

3、文献Ⅴ

文献Ⅴ是对《营造法式》所提到的“以材为祖”制度的历史考证。龙先生在文中对“材”、“章”等作了辨析,并对八等材的数列规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龙先生指出7寸材的特殊性。文中引《说文通训定声》“材,木挺也,从木才声。才方三尺五寸为章。唐人言一檀,章双声,故言木之盛曰千章。”又引《类编》“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作者还引用其它古代文献,指出:“材是条直横长有一定尺寸的木挺。章是这种材的计量单位。”并据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月梁剖面为7:5,以及《营造法原》对界搁栅用7寸×5寸,提出“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日撞。”中“方”为立方之义,方三尺五寸为一根标准方桁的体积,表示为0.7尺×0.5尺×10尺=3.5立方尺。故7寸×5寸可能是唐代的一种标准用材,这一见解后来也出现在其它研究者的文章中。材的概念源于基本构件,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以材为祖”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数,这一点在评价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上也需加以重视。

4 文献Ⅱ、文献Ⅳ和文献Ⅵ

它们是关于古代官式木构建筑营造法则三篇重要文献。其内容各有侧重而互有补充。

(1)文献Ⅱ借用《梦溪笔谈》关于北宋俞皓《木经》的论述中“营舍之法”及其上中下三分的思想,意在对房屋整体设计作一通盘论述。其中“上分”的屋顶部分论述甚简略,“下分”分析台基以及栏杆的制度的论述则甚为细致亦少见他人研究。“中分”部分包括中分与上分的木构件在设计上的联系是全文的重点。其主要思路是综合比较《营造法式》、清式做法和《营造法原》中基本木构件的尺度关系,辨异求同。文献Ⅱ似乎成文较早,并未系统提出尺度设计的法则性结论,不过,文献Ⅳ和文献Ⅵ的基本思路和部分前导性观点此文中已经形成(文献Ⅱ中有关柱径与桁檩径关系讨论的小段文字再现于文献Ⅵ中)。

(2)文献Ⅳ则是综合比较清式做法、《营造法原》和日本中世纪(引自关口欣也的著作)三种对于房屋主要木构件尺度的计算方法,并概括为一个一致的传统法则;在一座建筑中设定一个主屋(即明间、正间等),决定其主要构件尺度后,向上和四周递减尺寸。这里最先决定的主要构件在《营造法原》中是大梁围;清式和日本中世纪则是用柱径。文献Ⅳ未涉及宋式的讨论,其主要用意不在于法则的推演,而是张扬此种技术传统的实用和经济价值,以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

(3)文献Ⅵ似可作为龙先生建筑营造法则研究的代表。前文已提到,该文稿历经三十年始成,1986年成稿后始终未发表,10年后才发表时龙先生已经离世一年。恐怕不能作为定稿看待。文稿分为三部分,大体对应于3个时期的探索,并对应于文章中的3个附表。

①表一成于1956年,显示出对于数列规律的重视,类同于文献Ⅰ、文献Ⅲ:同时也关注各间递变规律,即文献Ⅳ的研究内容。总的来看,表一是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数列体系。

②表二成于1965年。按文中序言,这部分工作是从《营造法原》、《清式

营造算例》、《营造法式》三书制度比较中取得它们在建筑种类、用材、椽平、阑额高、桁径、柱径等关系,分为八项。这里的八项是按照《营造法式》八等材划分的,实际上这部分研究的主要贡献也在于为《营造法式》原文未明确的部分制度性内容提出了新的探索途径和观点。其探索途径的关键是利用《营造法原》的制度来推算《营造法式》的开间取值,本文尝试将原文中推演过程简化改述如下:

按《营造法原》,有下列关系式(围径比按3计算):

a 桁围=正间面阔×(1.5/10~2/10),有:开间=(15~20)×桁径(围径比按3计算)

b 柱围=正间面阔×2/10,有:开间=15×柱径(围径比按3计算)

c 大梁围=内四界深×2/10,有:椽架平长-4×梁高(梁围比梁高按10/3计算)

d 正间面阔×0.8=次间面阔

e 阑额高=柱高×0.1

根据《营造法式》,桁径取1材~2材(这里取桁径而不是取柱径进行推算,是由于宋式柱径相对较大)、四椽袱取2材~3材、次间面阔按2倍橡架平长、阑额高取2材,各项代入上面关系式,并相互复核,可以得到

f 正间面阔=20~30材

g 次间面阔=16~24材

h 椽架平长=8~12材

i 柱高=20材

上面是本文根据按原文思路推算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按原文表二,则较多直接采用了尺寸值,并以等差数列方式给出。

③表三成于1978年,增补了砖、瓦等项目,并把建筑类型调整为7大类,以当心间方的取值划分。

在本文作者看来,文献Ⅵ的最重要成果是在表2的部分。根据表2的内容完全可以在当时(1965年)就提出一个《营造法式》材分制度下各项建筑指标取值的解释系统;如果龙先生在1980年代前后更多倾心于此,那么我们今天将会读到两种关于《营造法式》制度研究的经典:龙先生的和陈明达先生的。这将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龙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其学术思想。本文尝试概括为:

1 基于道德感与实践感的规范性研究取向

相对于纯粹的实证性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的营造法式研究,不可避免的都具有规范性研究取向的特点。身处现代中国古代建筑史学的开创期和建立系统中国建筑理论的动力,无疑会加强研究者的这一倾向;而在当时掌握的实例资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在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和陈明达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这两份经典文献中均可发现这种规范性研究的特点。龙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则的规范性研究取向,并非出于一种对建立宏观统一理论的纯粹学术偏好,而是在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道德感支持下的实践方向。生于农村、长于动乱的旧中国,长期关注底层民众的营造实践,都促成了龙先生独特的学术关怀。在《序言》中,龙先生指出,“学习、研究、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和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这反映了龙先生历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2 面向民间的经验性研究取向

龙先生的文稿中多处综合比较《营造法式》、《营造法原》和《清式营造算例》的制度,用共时性的方法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尺度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固然也是属于规范性的研究,但却另有值得考辩之处,而且也是不见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独特视角。这种从设计角度出发的研究方法论,其背后的根据是中国民间传统营造经验的稳定性,对木构件材料力学性能认识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忽略宋代和清代的系统差异、甚至官式和民间的系统差异,根据常用尺度的比例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构件的高跨比、细长比之类),探索历史文献未能明确的某些营造法则。在文献Ⅵ中,这一方法的运用最为突出。

3 面向社会的系统研究取向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在建筑审美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显著作用。在车重传统建筑观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建筑是我们至今关注的重要问题。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一个涵盖面极广、影响极深的文化范畴。它涉及的范围大到朝廷典章,小到民间日常生活的进退起居,几乎包括了精神文化的所有领域,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理论。

    “礼”,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一切社会观念的基础。它体现在社会政治制度中,也体现在思想理论、文化艺术和民俗心理等各个文化层次中。“乐”,包括了音乐、舞蹈、诗歌等所有的古代表演艺术。它是礼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礼的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综合体现。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礼和乐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艺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上也有鲜明的表现。

1“礼”对建筑的影响

    “礼”的本质是“序”。在我国古建筑中的体现就是中轴对称、突出重点,纵向的空间序列发展要主从分明。这在宫廷建筑、祭祀建筑、学校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大型的民居建筑中表现得很明显。

    建筑的空间序列是体现秩序感的最好方法。不仅宫殿如此,就连民居建筑的组合形式也是如此。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表现的主题。

1.1同姓聚居,家和为贵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聚族(姓)而居。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院,皆以血缘为纽带。就平面布局而言,中国传统民居多为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绝少高高耸立的楼房。向平面序列展开的平房,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落或坞寨。这种以组群的对称、和谐创造“和睦”之美的布局形式,实际上便是宗法伦理中“家和万事兴”观念的反映。为了家族成员的和睦相处,因而在建筑布局上淡化个体而强调组群,而且用墙围合成一个个向心力极强的家庭院落,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墙内为一姓之家,墙外为异姓之地。院墙,成为家与家之间在地域与心理上的分界线。

1.2尊卑有礼,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家族中的礼主要表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因而在居室的安排上父母之居称正屋;一般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居中在上,以显示其在家庭中的至尊地位。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孙辈居住,称为“厢”。“房,旁也,室之两旁也”。很显然,房对正屋而言,属于从属地位,这与其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父与子的居室除了在座落方位上有别外,往往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父辈所在的正屋建筑面积较大,其基座高低、台阶级数都在一院之中居首。屋顶式样也是一院中最高级的。至于室内装瑛,更是主次分明。

    在重视父子尊卑的同时,传统居室的布局也注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宗法伦理对男女之别的要求重在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为自由与人身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首先表现为男居外庭,女居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代将女人所居之处称为“闺房”。由此可见,闺房,必定是处在院内幽僻之处,并有层层门户隔断,避免与外界交往。人们习惯上将妻子称为“内人”、“内室”,实际上便是妇女在居室布局中身份的反映。甚至有的地区在住宅内专修狭长的弄堂,供妇女和仆役行走,以避免他们经过,干扰礼仪性极强的厅堂。

1.3以堂为尊,崇祖敬宗

    堂不仅是活着的家长之居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传统的宗法观念认为,一族一家之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仍会关照在世的子孙,视他们“孝”的程度赐福降灾。因此,人们选择家庭居室中最尊的“堂屋”为祖宗立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以显示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同时,也证明目前与之同处一堂的家长受祖宗认可和庇护,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由于“堂屋”既为在世家长之居,又为在天祖宗灵位之所在,因而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也在堂屋举行,成为家庭成员集汇的场所,颇有氏族公社时的“大房子”遗风。既然“堂屋”在家族居室中的位置是如此重要,因而整个居室建筑的安排自然以它为核心,在布局安排上皆位于中轴,居中在上,周围的建筑皆以其为轴心,通过封闭的院落,形成强烈的向心力。

    北方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下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则为家奴,下人的住房,整个庭院的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图1)。

    南方民居的堂屋天井组合也是如此。堂屋是家族的象征,正中供奉祖宗牌位,家族内部重大事务都在这里进行。以堂屋为中心进行组合当然是家族伦理秩序的最理想的形式,若是大家族的聚居便以几个甚至成群的堂屋来组合。湖南岳阳县的张谷英村便是典型。张谷英村是从明代遗留至今的两个大家族聚居村落之一,目前住在村中的2 000多人全部是张氏后裔。村中建筑按家族组合形成完整布局,平面为“丰”字形结构,中轴线上一连几进堂屋,两边分别对称地伸出几道横向分支,每一分支又由几进堂屋组成。每一组分支的堂屋由一个分支家族居住,而每一间堂屋以及两边的厢房则由一个家庭居住。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形式就是一个完整而形象的宗法家族社会。几进堂屋中以最后一进堂屋为上堂,祖宗牌位就供在这里,这里是家族最高权威的代表。下面则按辈份大小,远近亲疏依次排列。在这里,建筑空间的序列感表现为一进又一进的堂屋,造成了伦理秩序的森严感和家族权威的神秘感。民居中尚且如此,那么皇宫建筑中那重重宫门、进进院落就更不用说了。

2“乐”对建筑的影响

    “乐”的本质是“和”,即以令人亲切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来陶冶人的性情,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中体现就是不求严格对称、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总的来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乐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园林建筑和文教建筑中。

    书院,作为一种具有综合功能的文教建筑,其组合方式是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相结合的典型。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形象体现。作为教学场所,它有授课的讲堂、自修的斋舍和藏书楼;纪念名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而它必须有专门的祭祀建筑;陶冶性情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有条件的书院还必须有园林。一般较大的书院就是上述这些功能的综合体,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观念形态和建筑形式相结合的问题,礼和乐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是庄重、严肃的,因而讲堂、斋舍、书楼一般都按中轴对称布局来体现严格的秩序感;而作为书院师生休息和陶冶性情的园林建筑则完全是寓着“乐”的审美意义。在另一层意义上,所有这些建筑的组合方式,也体现了一种乐的和谐,正如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样,哪里是,哪里是低潮;哪里需要庄严,哪里需要欢快,这种和谐的组合,就是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建筑艺术包括设计、营造与欣赏、使用两个阶段,文人不仅直接参与园林、书院等建筑的建造,同时也是这些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这类建筑中从事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或吟诗作画、读书思考,或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以他们超脱尘世、简朴自然、清静高雅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建筑的文化气氛,充分体现建筑所要达到的“物我融合”的意境。

    由于寄情山水、崇尚自然之美,因此文人对各地的风景名胜关注颇多,留下了大量描绘赞美名山胜水的诗画佳作。而且,文人们在观察再现自然景色的同时,将风景名胜加以总结,归纳出各地的几“景”,促进了它们的集中、凝炼和发展,使之渐渐成为概括各地文化建筑特色的景点。而在这些景点处又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楼台亭阁等风景建筑,它们一方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兴衰变迁和重修改建之中,也融进了文人对于景点的认识、理解,甚至想象和发挥。例如,朱熹在湖南讲学期间,曾专为长沙岳麓山的风景取名题额,使这些风景集中起来变成赫曦台、道乡台、道中庸、极高明、翠微诸亭等建筑景观,出现在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附近,并成为书院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原有景点共同形成新的山水名胜。至今,赫曦台等史迹仍保存在岳麓山之下,并依然是人们旅游观光、赏景抒情的好去处。可见,无论文人园林、书院或风景建筑,它们在空间、光、影、色的艺术表现的同时,还有声音的艺术表现,文人们朗朗的读书声、优美的琴声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潺潺流水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有声有色、动人心魄的建筑画面。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礼乐文化互相融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