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11 17:18: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关于学习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关于学习论文

第1篇

(一)语文学习活动泛化

如果说,小学语文学习基本上是课堂的学习,学校和家庭的学习,那么,中学语文学习的范畴就已经大大地延伸,逐渐趋社会化,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超出课本之外,举凡各种书籍、报刊、影视、戏剧、广告、招牌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生都是值得他们广泛深入学习的生动教材,成为他们涉猎和探求的对象;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已经远远超出课堂范围,比如: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座谈会、主题班会,文娱晚会、时事报告会,模拟法庭,模拟记者招待会;办墙报、板报、小报、手抄报;写周记、日记、书信、观察笔记、调查访问记乃至进行文艺创作等。“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泛化,给中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智力背景,使他们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了一部无比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语文能力的训练有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英雄用武之地。

(二)学科学习兴趣分化

中小学生对于不同学科学习兴趣的分化,有的从小学高年级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学则日趋明显。中学生群体中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呈现出日益分明的差异性。虽然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强化,越来越爱学语文,甚至立志终身从事语文工作,但是,这类学生却为数不多;而主要的、带倾向性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化,甚至出现偏科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一,学科爱好表现个人差异,随着青春期心理的发展,偏爱某些科目而冷淡某些科目,似乎是难于避免的心态。其二,课程增加,学习负担加重,使中学生不可能还像小学时那样将主要兴趣集中于语文学习。其三,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日渐形成,使他们对语文教学现状逐步感到不满,兴趣下降,有的甚至把学习兴趣从课内转向课外。其四,“重理轻文”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使部分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但是,据对中学12门学科学习兴趣的调查,语文占“最喜欢的一门课”的第2位,占“最不喜欢的一门课”的第8位,这说明从总体来看,中学生还是喜欢语文课的。语文学习理应受到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重视。有一位学生说:“说我不爱语文吧,可我是爱看文章的,甚至连小弟的小学语文课本也愿意看;说我爱学语文吧,可上语文课我总不爱听讲。”由此看来,学生不喜欢的并非语文学科,而是某些语文课。只要努力改进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分化庶几可望得到遏制。

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理念;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被引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开设,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课程,而首先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关注研究性学习,社会各界也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性学习呼唤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教师改变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研究性学习对普通高中教师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据调查,2000年9月,国内有1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从笔者接触到的情况看,课程改革实验省市学校的校长、教师基本上还不了解这门课程,更不知怎么实施”。1而一年后,“学校进行的第三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教师以为得到的最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7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最快,92.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有了较大变化。”2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给广大教师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同时,研究性学习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1.变革自我、重新定位,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她)将同时成为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师道尊严”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形式的。由于研究性学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课堂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因此,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这样,教师就要重新定位、树立“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教学理念。

2.审视自我、变更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认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是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解决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落脚点在于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教学资源不局限于课堂,而向社会开放;教师在其中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会常用的信息技术、常用的科研知识、学生心理知识等。具体地说:第一,教师要掌握技术,在网络中寻找资料,利用网络建立起交互学习指导方式,通过网上专家,让学生有更多的请教对象。教师还要掌握常见的机软件应用技术。例如,用Excel省时省力,处理数据;用PowerPoint多姿多彩,演示研究内容;用Access,做好管家。第二,教师要掌握观察法、调查法、法、比较法、经验法等最基本的教育科研,并用这些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后,教师应掌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服务。因此,这些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审视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必须终身地学习,不仅学习本学科内容,还要有兴趣探索其他学科,注重各学科的渗透,紧跟,不断进取,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3.学会欣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重过程、轻结论;多鼓励,少批评。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不要把自己的意见、结论强加给学生。珍惜学生的每一种思想火花。看到学生的进步,学会欣赏学生。

二、学生转变学习理念──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必须转变原有的学习观念。

1.转变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它把课程内容看成是预定的、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由于课程是以经验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很大的转变。具体地说,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行动式的。

2.呼唤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关键所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探索性,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发现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任务,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呼唤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呼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注重向学生提供获得直接经验和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就是呼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研究性学习呼唤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3.重视团队精神。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无时不在。在研究性学习中,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团队精神无处不在。在研究性学习中,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合作伙伴的长处,不固执己见、有商有量,遇到挫折相互鼓励,群策群力,都是必须的。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随着心理的发展,人们发现学习不仅要依赖智力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非智力因素,它包括学生的毅力、自信心,不怕艰难,勇往直前及勤奋、细致、踏实等性格特征。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研究性学习每一个环节中,非智力因素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重视自己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行政部门和家长积极响应──性的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的态度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前途会产生很大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选择合乎实际的推进策略,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使研究性学习在学校中得以实施。一方面要开展教师培训。同时,地方行政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开拓思路,积极引导,在创设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上发挥作用。另外,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区域性的、校际间的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先进,积极推动。同样,家长们的态度也很重要,它将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进程。如果家长们不能理解或认同研究性学习对孩子今后的重要性,若他们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一些旧观念而一味追求“死”的知识和分数,研究性学习将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要更新观念,作出积极反应,为研究性学习做好积极的配合。

四、高等院校热烈呼应──研究性学习的加油站

我国教育部决定从2000年9月起在我国10个参加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实施,2002年秋,全国所有的高中都将开设这一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阶段的实施和推广,不是终结,而是开始,作为部分高中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下一站──高校,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延续场所,而不是研究性学习终结地。而,我国高校对研究性学习反应平淡,除了师范院校的部分教师(主要从事教学法研究的)在积极努力外,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不知道研究性学习,就更谈不上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兴趣了。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式和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推广实施。如果,高等院校积极倡导并参与到这场改革中来,无疑会推动研究性学习的进程和速度,给研究性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并以此深化我国教育改革,进而推动教育走向开放,最终使学生真正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第3篇

1.1学生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增大,带来了很多执行上的困难

以往高校学生的住宿模式往往是一个院系集中在一个宿舍楼,一个专业基本上都在一个楼层,同宿舍都是本班同学,大家彼此熟悉,管理集中。入住学生公寓后,由于宿舍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们有了选择的空间。这样,一栋楼里、一个楼层、甚至一个宿舍,可能住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给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学校对学生的集体约束力减弱以及同班同学之间互比性减少等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引导不当,管理不到位,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就有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

1.2学生干部监督管理作用削弱,信息反馈渠道不畅

入住公寓后,学生居住特别分散,加之高校学生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轨,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将由寝室代替。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文化、政治和价值观的交流、交锋在宿舍,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也在宿舍。因此,班委会、团支部的监督作用有所削弱,管理相对松散,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学生在宿舍中及生活区内的表现院系里难以较早知道。往往等问题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以后,才反映到院系里或年级,这就错过了及时教育与管理的良机。

1.3学生认识的转变给旧管理体制带来的冲击

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生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于住宿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我交钱,就是上帝;你服务,理所应当。学生对于各项服务的要求更强烈,更高。而对于一些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则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只要我不毁坏你的设施你就无权干涉我的生活自由。比如宿管部门对宿舍安全进行检查时,有少数学生锁上门拒绝检查的情况。这些都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1.4社会信息化给学生带来广阔的认知空间

学生入住公寓后,接触到不同班级、专业、院系,甚至不同学校的同龄人交往的机率比以往大得多。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更方便地接受全面的信息服务,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信息交流频率也不断增加,不同的观念,对事物的不同看法相互撞击。对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讲,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文化、观念的干扰和影响。意识形态、培育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遇到的挑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先行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条例中的一些内容和条款,已经不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后所出现的新形势,需要尽快变更和完善。

1.5投资者的经营思想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一致问题

学生公寓管理具有双重属性,不仅满足服务功能,而且还有担负公寓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在学校整体学生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由于投资主题的变化,原来学校保障型的自我服务向社会经营型物业管理转变,过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寝室文明建设的职能由谁承担,如何保证投资者的经营思想符合和满足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特殊要求,等等。这无疑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2改革后学生公寓管理对策分析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园地,大学教育的科学性、严密的计划性、学校教学和生活节奏的规律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秩序状态下进行,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管理不同于学校以外其他行业的管理,因此企业经营思想和管理手段要服从于社会效益的政治要求,实现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重合。所以,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不可能完全是社会上商务公寓或招待所的物业管理,简单地推向市场,完全市场化运做。对于学生的管理就要兼顾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结合。

2.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

首先,学生宿舍的管理可由学校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集团)派人联合组成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工作。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以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现象,既能保证学生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又能使维修、保洁等各项服务及时,周到、保证质量。其次,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确保学生宿舍管理的资金来源,经费到位,专款专用;二是加快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最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制度。按照学生宿舍管理特点开展工作,改变以往仅靠行政方法及单纯福利性的政策,实行以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明确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责权利一致。

2.2公寓工作人员改变服务意识,培养入住学生的自律与责任感

首先,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使学生树立超前意识、忧患意识、时间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公寓工作人员经常检查公寓社区公用及室内设施和水电供应情况,力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同时还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调查研究,超前组织和准备学生学习及生活急需的东西,做到超前服务,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其次,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学生树立效率意识,培养主动精神和责任感、克服生活惰性。学生公寓服务人员结合学生实际及学校实际,主动在合适的地方公布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密切想关的信息,宣传学校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创造性地为同学服务。最后,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数量服务”为“质量服务”,使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公寓工作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服务方面变外延型为内涵型,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2.3健全规章制度,以合同形式确立公寓制条件下的学生与业主的契约关系

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律意识和信用意识。我们讲的信用意识不仅是自我管理水平,其中包括思想道德、做人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等。我们应从健全规章制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入住的学生提供一套完备的具有约束性的法律或行政管理的诸多文本,让他们从法规文本中去理解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提升一种成人感。如:《入住公约》、《住宿合同》、《综合治理责任协议书》、《文明寝室建设责任承诺状》、《公寓管理办法》、《卫生管理制度》、《保证金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信用基础,其法律规范以及这种信用执行的制度包括甲乙双方都能自觉地尊重这一形成较完整的管理运作体系,这一点是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

2.4实行弹性、宽松式管理

以前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都是比较严格、封闭式的,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个性人才和人才差异化的要求。特别是当前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的实现,班组结构的变化等,这对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来说很难适应,而各高校的学生管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对学生的行为也很难控制。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弹性、宽松式的管理。在选课方面,增加学生的自由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合理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差异的要求,同时我们应该集中有限的人力重点抓好几个班或几个专业,树立学校优秀班组的典型,并进行广泛宣传,让其他班级向这些班级学习;在某几项管理工作上,进行重点突破,以取得一定成效,并发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参与管理,教师只是进行指导,而对学生也不做太多的硬性要求。这样,不但可以活跃学校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5聘请学生参与公寓管理,实现“三字”教育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公寓管理,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聘请学生担任公寓管理助理,吸引学生组成公寓管理委员会,协助宿舍管理部门和学校做好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由于其成员来自学生中间,信息点多,最了解学生,工作起来不被动。一方面,维护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公寓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和服务水平进行监督,有助于为学生排除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另一方面,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只骨干队伍,配合学校和社会化单位做好学生宿舍的管理秩序、安全卫生、寝室文明、文体活动等工作。这样,就做到了学生公寓管理助理责权利的统一,既可以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又可以严格要求他们,以便更好的实现学校管理。通过这些,一方面管理和教育了其他学生,另一方面也教育了自己,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实现自我教育。

2.6利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决策的科学化

现代管理手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其主要的成果应该是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网络化发展。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覆盖学生管理的相关领域。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用计算机替代,但利用信息系统对学生实现辅助管理是可以做到的。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热衷于互联网,沉湎于互联网,学生从网上获得了信息,扩大的视野,将互联网看成自己学习与娱乐的工具。学校利用学生热衷于互联网的事实,利用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生公寓的先进设施,在网上建立学生教育主页,加强正面引导,并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发展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兴趣与问题,较充分的利用兴趣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掌握政治思想的主动权。

第4篇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其实算不上“大学”,只是“高等专门学校”而已。但是,国家对高校的资源配置差异极大,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一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这个等级国家投入资源量逐级快速递减。所以,才有“高职学校”要升级“本科学院”,“本科学院”要升级“大学”的强烈要求。实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大学”,本应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但是基于“大学”之名,又要以通识教育为重,学校陷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4结语

第5篇

一、培养敬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多少年被选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情,在如今青少年身上恰恰很是欠缺。我应通过《背影》这课的教学,使学生们体会你们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作者说:“多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揣摩,同学们了解到“太聪明”实际是不聪明,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内心充满愧疚的感情。我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你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在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时,有没有流露过与作者相似的想法??现在再想想那时的想法对不对?2、在父亲的四次背影中,最感人的是爬月台买桔子的背影,儿子被父亲的爱深深感动了。他对父亲的爱已有深切的理解,联系自己你的父母对你肯定做类似感人的事,(为你做一切事,甚至是不能胜任的事),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学过这篇文章后你对父母的爱心是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全文结束时,我采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假如一个人不爱自己父母,你能相信他会爱别人的父母吗?希望同学们爱你们的父母,爱你们身边的人,尊老爱幼,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课文结束后,我布置了题为《我爱父亲(或母亲)》的作文,很多同学在文章中谈到对自己过去的不孝行为感到愧疚,及现在对父母爱心的理解。

二、培养勤劳俭朴的良好习惯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在勤劳俭朴方面做得也很不够。好逸恶劳的“小懒虫”不乏其人。针对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杨朔的《荔枝蜜》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精神。讲解时,我竭力赞扬蜜蜂勤劳的品质,并启迪学生结合自己的懒惰状况谈心得体会。在《一辆纺车》的教学中,我在赞扬革命前辈“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精神的同时,联系学生在衣、食等方面花费过大以及平时的种种浪费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结合课文《俭以养德》,从理论上讲清“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的道理。让同学们对节俭的重要性,从理性上得到提高。

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勤劳俭朴的教育,在语文活动中也对学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在演课本剧时,需要各种道具,同学们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自己动手做各种动物头罩,用丝编织蜘蛛网,改装门铃,修改服装。

三、培养坚强的性格

坚强的性格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极其重要的。但目前的青少年不少人都显得那么“弱”(在心理上)。他们希望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经不起任何的坎坷,挫折。面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们进行:磨难教育”拿自读课本《坚强此,中国孩子》一文中的正反事例,让学生对照学习,谈感受。对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明确“磨难”是人成长的重要性。再用身边周微民同学的例子作为活教材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周微民同学父母均是盲人,自己在学习条件差,家务劳繁重的情况下,非常坚强,刻苦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被评为区“自强不息”好少年,事迹在《金陵晚报》上刊登过。)我还配合少先队组织的雏鹰活动,要求同学们写作文。(这次雏鹰活动是在徒步三个多小时到汇东门参观“侵华日军罪行”展览馆作文中,同学们在记叙这次活动的基础上,谈了不少体会。经过这些教育,同学们的确坚强了一些。例如,班上一位娇弱的女生,不慎脚踝骨裂,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教室在四楼),硬是没有塌一节课。

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风气

“讲文明有礼貌”是青少年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但这方面的现状令人忧虑。

第6篇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最初时期,很多课程都是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对小学生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对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是其文化素质的体现。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所以,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读写联系习惯培养、阅读习惯培养、认真观察习惯培养以及自动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一、读写练习习惯培养

读写练习,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想要练好基本功,就要在学生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字、词是组成句子的今本元素,要想能够很好地读懂句子,进而阅读文章。就要注重学生对于生字、词读音的读和写的练习,小学生学习东西比较快,对生字词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也很容易受到错误读音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在字音上进行读和写相结合的练习,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错误并改正错误,通过长期的总结,学生自然而然就学会怎样去学习语文中的读写了。

二、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针对课外的阅读,通过涉猎大量的课外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语文的学习,没有数学那么抽象,相对来说是比较感性的,而大量的课外阅读,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期的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速度,在以后的阅读理解类题型中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最开始可以每天阅读少量比较简单易懂的书籍,最好是配有插图的,而后慢慢重任务,延伸到名著等书籍的阅读,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助于学生的词语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同时还可以学会其他工具书的使用。

三、观察能力的培养

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好的写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通过认真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其他人说不能发现的美好的事物。作为语文重点重要部分,作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但是,作文中很多的素材,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那些在生活中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的人,在作文方面大多是比较优秀的。小学的语文学习中,作文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不知道该怎样去寻找写作素材,构思文章结构。因此,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可写的东西。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在长期的锻炼中,他们自然会形成一定的洞悉能力,可以为作文积攒很多材料,这样,在作文时,便可以信手拈来,很容易便写成文章。

四、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因为学生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语文是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创新探究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善于寻找答案,语文学习,除了对于字音字词等是固定的答案以外,其他的很多题目如造句、阅读题等都没有固定的答案,这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想去做出不同答案,并且对于好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在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养成比较活跃的思考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还可以将这种方式主动地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五、结语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引导方式还是不容忽视的:

1.在培养学生读写习惯过程中,不仅仅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会写字形,同时还应该要求他们将字音运用到说话当中,进行普通话的练习。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在阅读过程中,不要只重视阅读的熟练,还应该注重阅读的质量,教师或者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要求他们慢慢学会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真正的含义,在故事中体会善恶美丑,学会辨明是非。这样的良好的思考问题方式,对于生活中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

3.在探究性习惯培养中,也要有好的思维导向,让学生学会真正的发散性思维,避免其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养成了凡事爱钻牛角尖的坏习惯,长期下来,将导致学生的呆板的思考而不是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了。

语文学习,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好习惯,也必将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潜在的影响,帮助其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取得更多学业上和生活上的成功。但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在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老师及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地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焦苏红.浅析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学周刊,2012,(5).

第7篇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文教学观》一文。见1990年第6期《语文教学论坛》)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出处同上)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例如教《荷花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第8篇

根据我国近年来法学研究情况,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存在着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脱离问题,法学理论显得无力。尽管后来法社会学的出现为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结合做出了努力,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

以后我国法学研究有所起步。由于我国法律的移植背景,所引借的国外法条与法学理论面临本土化过程与问题。当时法学理论研究状况是部门法学的研究主要关注法律规则与解释,而法理学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一些政治性和道德性的问题,并且研究水平较低,基本上处于一种靠法理学者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来对法理学研究。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关注实际的法社会学研究,使法学开始注重本土的司法实际运作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际严重脱离状况有所改善,法治转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依法治国、法制建设等主题受到关注。然而,在学者研究报告中,对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问题的总结仍然是我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状况在根本上还是没有改观。

二、法学理论的“无用”论

对理论“无用”的说法既来自法律实务工作者,也包括一些学者本身。法律实务者总抱怨当实践寻求理论指导的时候,总是找不到相应的理论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实务工作者对司法实践中所做的理论研究能否产生有效的作用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有些学者直言:“中国当代法学院所提供的理论知识有许多不是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需要的又并非法学院所能提供的。”近三十年来学者的理论研究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法学教授与法官各自为营,从自己的角度来研究。对于理论“无用”的偏见,我们应谨慎看待。

导致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脱节出于多种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的法律移植背景。由于我国法律的移植主要是翻译,中国近现代法学在理论知识生成过程中忽略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法学理论与其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断裂,法律的理论规范和社会现实之间不相适应。与其他学科相比,当代法学研究更缺少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也因为法学不能深入社会,以及缺少对社会其他学科的了解等,显得比较落后。即使是关注实际的法社会学研究,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有人认为,理论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是书面的资料,而不是出于对现实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这是发生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脱节的首要原因。

导致理论“无用”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法律实务工作者要求的理论与法学学者面向实践所做的研究存在一定距离。有实务工作者认为法学理论不能为法律实践给出明确的答案,当实践寻求理论指导时没有具体理论指导,因而更加轻视法学理论,甚至对法学理论产生抵触。甚至更有学者认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相分离,才能保持学术独立的品格。法学理论是以理论形式出现的,法学理论如果不高于法律实践,那就不能称为法学理论。虽然法学理论来自法律实践,但并不一定都面向法律实践。第二,理论“无用”与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理论素养不高有关,也与法学理论比较高深有关。比如,法律方法论书籍,几乎没有几个法官能真正读懂。这使部分法官怀疑理论研究的实际作用。此外,法学学者的研究也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所研究的法学理论不一定能满足法律实践需要,是导致法学理论“无用”的客观原因。

上述对法学理论的批评说明:我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法学理论难以在法律实践中发挥作用,法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受到了轻视。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必定导致法学理论的实践功能被贬低,甚至把法学理论视为无用的,最近有学者呼吁法学家与法律家之间要加强沟通,将学者们的理性思维变为法官的办案经验。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年会把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理论与实践作为主题,说明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关系中,我国已开始关注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问题。因此,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关系的角度,对法学理论的实践品格给与肯定,对于改善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脱节的情况,发挥法学理论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与结合

在实际生活中,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是不可脱离的,就法律实务者而言,首先应了解和把握法学理论。第一,实务工作者应了解和把握理想法层面的理论,使法律实践能体现人道主义,实现公平正义;第二,了解和把握面向实践的可操作性知识,使法律适用有可用的方法和手段。庞德认为:“对正义的判断就是一门艺术。但是要研究判决依据的那些权威性资料,这些资料实际上是如何被运用的,它们可能被运用以及应当如何被运用的问题,就需要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法律实务者只有了解和掌握法学理论,才能将理论的实践功能运用于实践。比如,法律实务者如果熟练掌握法理学说,掌握法律解释学、法律论证等方法理论,便能用来解释和适用制定法,使具体个案论证更客观和准确。其次,法律实务者应在法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法律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形成互动。法学理论能够扩展法律实务者对世界的认识,增强调查和探究能力,对于实务者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法律实务者应正确认识法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不能将面向法律实践的法学理论当作是具体的行动方案,更不能因法学理论不是具体的行动方案便轻视法学理论,认为法学理论“无用”。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联系是不直接的,要正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关系。最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需要法学学者将法学理论研究扎根于法律实践,使所构建的法学理论要合乎实际,也能经得起法律实践的检验。同时,学者所构建的法学理论,应当让法律实务者能够看得明白。如果法学理论太高深,使大多数法律实务者都难以看懂,这样就更容易造成理论“无用”。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