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畜牧养殖论文

畜牧养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13 17:13: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畜牧养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畜牧养殖论文

第1篇

1.1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缺乏规范性

畜牧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畜牧养殖方式,在金阳县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所以建设方面仍旧欠缺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畜牧养殖小区在选址的时候存在问题,其仍然建设在居住地附近,非常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疾病的传播;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养殖户自身的经济条件差,居住较为分散,再加上一些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养殖场的建设较为简陋,并且样式大小均存在严重的差异性,不利于畜牧养殖小区的规范化发展。

1.2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由于许多养殖户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在进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时候,仍旧采用传统的养殖与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养殖户对于养殖圈棚的消毒工作与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畜牧养殖小区有关的卫生工作往往只是表面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部分养殖户甚至允许一些非生产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小区,亦或是随意堆放禽畜排泄物、病死禽畜,倘若不针对这些情况进行限制,要想有效控制疫情极为困难。

1.3配套设施不完善

正如上文所述,由于金阳县的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畜牧小区建设欠缺一个统一的操作标准与建设规范,这就导致许多畜牧养殖小区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自身的养殖规模需求,其在畜牧养殖的时候仍旧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严重阻碍了畜牧小区的顺利发展。

2应对措施

2.1规范建设畜牧养殖小区

要想将畜牧养殖小区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必须要加大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保障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方面、还是规模方面都能够满足地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标准。对于上文所提出的不规范问题,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针对畜牧养殖小区的选址建设实施科学的规划,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布局与选址,尽可能降低对居住区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应当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尽量保持建筑规模与风格的协调性,从而有效推动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化的发展。除此之外,畜牧养殖小区的规范化建设还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方面的规范,各种废水与粪便都必须要规范化的处理,使得畜牧养殖小区能够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建立健全畜牧养殖小区的防疫制度

首先,各个乡镇的防疫机构必须要做好畜牧养殖小区的防疫工作,不仅要定期针对养殖小区进行消毒防疫,同时要加大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广大养殖户的防疫能力。其次,定期或者不定期针对畜牧养殖小区的防疫情况进行抽查,认真检查养殖小区的疫病防疫与消毒卫生状况,从而有效保障畜牧养殖小区的卫生情况。再者,严格落实牲畜的疫苗接种工作,切实提升整个养殖小区的免疫能力。最后,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量为每一个畜牧养殖小区配备专业的兽医工作人员或落实兽医工作人员定点联系服务畜牧养殖小区制度,并且要配备充足的医疗器械与药品,针对动物疫苗、药品等实施统一的供应与管理,当引入新的牲畜时,必须要通过对应的检疫、消毒,在隔离观察之后,才能够引入饲养,并且要限制非生产人员的随意流动,尽最大努力避免疫病的传播。

2.3完善畜牧养殖小区配套设施

资金缺乏不仅是制约畜牧养殖小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畜牧养殖小区配套设施不健全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畜牧小区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多渠道的协调、筹措资金,增加各个畜牧养殖小区各项建设工作的投入。

3结语

第2篇

进贤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国商品猪供应基地之一及省城近郊县,发展现代都市型畜牧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1有利条件

1.1.1地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进贤县位于浙、闽、粤沿海发达省份金三角腹地,水陆交通发达,浙赣铁路、梨温高速、温厚高速、京福高速、昌厦高速以及320国道、316国道过境,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地带。境内气候温和,地域辽阔,山地、丘陵地带丰富,湖河港交错,素有“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境内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人力资源丰富。由于省城南昌和相邻省份是人口聚集地、工业密集地,需要从外地调进大量的畜产品,进贤作为南昌市的近郊县,发展畜牧业生产既可有效缓解市区周边开发的压力,又可及时安全的保障畜产品供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

1.1.2养殖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进贤县素有畜禽养殖的传统,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贤县的畜牧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温圳蛋鸡、张公肉鸽、前坊茅岗养猪等在省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优势聚集,现已形成的进阳、进里、进长公路三线养猪、320国道沿线生态养鸡、三里、梅庄、文港等沿湖水禽产业、下埠、衙前、钟陵丘陵地带的草食畜等优势产业带成为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为进贤县畜牧业的厚积薄发、打造品牌积淀了经验和名气。

1.1.3发展势头迅猛,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现雏形。

经过近年来的开放招商和强化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达405户,年出(存)栏1000羽以上规模养禽场2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22户,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0%、20%、75%以上。现有畜牧龙头企业30余个、省部级以上标准示范场18个、省部级无公害认证单位27个、种畜禽场16个、畜禽专业合作社60余个、畜禽行业协会3个、饲料兽药生产厂家17个、获GPS认证饲料兽药及生物制品营销单位62个,有200余个活跃在省内外的畜牧商品经纪人,畜禽良种率、高科技饲料进场率、设施化建设水平在连年攀升,饲料(兽药)-种畜禽-商品畜禽-加工营销等产业链和设施功能较全的畜牧业生产营销网络已初步形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4服务网络健全,具有一支全方位的服务队伍。

从2007年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全县组建了一支由63名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266名村级防疫员组成的队伍,做到每村都有一名村级防疫员和疫情观察员,基层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为提升畜牧行业整体素质,先后从大中专院校招聘了10余名毕业生,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鼓励人员进修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硕士,已建立了一支相对较全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

1.1.5各级政府重视,畜牧业扶持政策不断增多。

中央1号文件连续十一年关注“三农”的发展,并重点提到要加大畜牧业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在资金总量还是在扶持覆盖面上都在不断递增;省市县也相应出台了一些现代水禽产业发展、养殖小区扶持及“五免四优”等优惠扶持政策,为加速发展现代都市城郊型畜牧业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1.2面对的挑战

1.2.1与日益紧张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

进贤县虽然地域辽阔,但由于近年来的工农及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普遍较快,城市规划、园林建设及旅游经济等各功能区的规划、林地、耕地、水源的保护等因素,致使畜牧业可用地块大幅减少。

1.2.2与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贤县作为省城南昌近郊县,始终把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放在首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强化对军山湖、青岚湖等湖河库及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镇村指挥部等机构,并把推进水环境保护项目工作放在首位,先后联合多部门对沿湖河库猪场进行摸底、拆迁、封存和整改,传统的养殖方式与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工作已不相适应。

1.2.3与日益复杂的疫病防控之间的矛盾。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的变化,畜禽的频繁调运,细菌病毒的变异和扩散,H7N9、布病、口蹄疫、链球菌等各种人畜共患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1.2.4与日益攀升的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

受国际国内影响,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玉米价格从5年前的1800元/t上涨到2650元/t,豆粕价格从3000元/t上涨到3720元/t,麦麸从1700元/t上涨到2200元/t,畜禽全价日粮均价从2.6元/kg的上涨到3.4元/kg,建筑、劳务、环保、种猪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猪粮比价在5.5∶1以上方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1.2.5与日益变幻的市场行情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畜禽产品价格已经打破传统的五年一波动的规律,2011年生猪出栏价高峰时达20.4元/kg,2012年春节期间,猪价就开始“跌跌不休”,低谷时跌破10元/kg,直到2014年清明后才开始回升,当前出栏价为14.6元/kg,处于盈亏平衡点的边缘。家禽由于2014年上半年受国内H7N9的影响,亏损较重,优质肉鸡出栏价从17元/kg跌至4元/kg,现恢复到19元/kg;肉鸽2014年平均售价为25元/羽,在H7N9期间无人问津,售价仅6元/羽;鸡蛋近几年相对处于平衡状态,2014年已从上半年均价180元/箱涨到当前的260元/箱,被称为“火箭蛋”,市场价格较之从前更加难以预测。

1.2.6与日益严峻的安全监管之间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而进贤由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投资渠道有限,投入能力弱,以“滚雪球”方式发展畜禽养殖户较多,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力量不强,并且以传统小规模为主,分布散、点多面广、技术含量偏低,为畜产品的安全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

2思考与建议

2.1改革发展模式,切实做到退户入区

进贤县畜牧部门通过积极引导,有较多规模养殖场主动退户入区,但传统滚雪球式和在房前屋后搭建的猪场依然存在,畜牧业的发展正处于传统到现代转型发展时期,要加快发展和彻底革新随意搭建、规划不一的现象,还需以大投入、高标准的建设来推动模式创新。要在严格规划“三区”的基础上,专门预留畜牧业发展用地,通过以奖代补鼓励农民退户入区,根据土地承载和粪污消纳能力,实行选址、设计、建设、畜种、管理、排污等“六统一”,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同时,对个别散养户、资金投入能力弱的农户,以村为单位,集中建设一批廉租标准栏舍,让农民在不影响环境、不浪费土地的情况下,可以在家门口创业。

2.2优化养殖结构,切实做到比例平衡

当前,进贤畜禽养殖总量虽然较大,但畜禽养殖种类相对较少,猪牛禽较多,羊、蜜蜂等特色养殖没有壮大起来。规划畜禽养殖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大、中、小型规模养殖梯度发展,切实做到发展均衡,发挥优势,促进畜牧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2.3抓住三个关键,切实做到环环相扣

一是抓住生产准入关。由当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对新进入养殖行业,严格土地、环保、动物防疫条件审批,对未在养殖规划区域内,未做到环保“三同时”、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通过。二是抓住疫病防控关。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按照国务院“24字”方针,积极做好春秋集中免疫注射、计划、监测、净化、消毒、无害化处理及检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病损失。三是抓住产品质量关。实行奖惩并举,对“三品一标”认证及标准化示范场给予奖励,对未建立养殖档案、不佩戴耳标、管理混乱、不积极配合抽样监测、逃检漏检的养殖场建立黑名单,3年内不予申报国家扶持项目。

2.4建设三支队伍,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要大力建设管理、防疫、营销三支队伍。人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先决因素,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现代都市城郊型畜牧业就无从谈起,建议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启用力度,着力锻造一支肯吃苦、愿奉献、有水平的畜牧兽医队伍,在畜牧业发展、疫病防控、培训及营销等方面发挥人才优势,提升科学饲养水平及养殖效率,能及时指导农民进退有序、防疫有方。

2.5改变三种面貌,切实提升发展品味

虽然进贤县是畜牧业养殖大县,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畜产品品牌,种畜禽生产不太规范,设施不全,管理比较随意,因此,要积极引进一批优良畜禽品种,认真做好已有南昌白猪、青岚麻鸡、樱桃谷鸭等培育工作,强化养殖场的技能培训和监管,通过改变品种不优、设施不全、管理不严的面貌来提升产业发展品味,积极打造进贤自己的品牌畜牧业。

2.6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提升综合效益。

第3篇

一、个人专业技术基本情况

本人在本科阶段的专业为草业科学,在畜牧方面主要学习了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饲草调制加工与利用学、饲草营养价值评定、动物营养学等相关专业,在优质牧草与饲料作物生产、牧草加工调制、饲草营养价值评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和能力。

参加工作以后,能够坚决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虚心向单位老前辈等请教,以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能力。在认真干好自身岗位职责工作的同时,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协助其它同事完成单位工作。在工作之余,自觉不断学习各类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相关的各类专业技术知识,并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业务综合水平。

二、任现职以来技术工作

任职以来,本人继续坚持孜孜不倦、严于自律的工作态度,认真踏实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主要工作业绩有:

1、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设计工作。参与了全县30多个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划、图纸设计工作,这些场(小区)都有配套设施管理房、兽医室、饲草棚、青贮池等,管理区、生产区、饲草料加工区、粪污处理区分离;参与了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前宅后院”暖棚圈舍图纸设计、修建指导等工作。

2、禁养区划定工作。参与了《民乐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修订工作,优化了我县畜禽养殖产业的布局,切实加强了环境监管,促进了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3、动物防疫工作。根据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我认真配合相关领导和同事,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2016-2018年度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没有重大疫病发生。

4、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配合单位同事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和主管局相关文件精神,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养殖(大户)户、贩运户、屠宰户进行监督检查,与管理相对人签订各类责任书和承诺书,指导养殖场(户)建立养殖档案等台账,同时加强对兽药、饲料等畜牧投入品的监管检测工作,深化“瘦肉精”专项整治,加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通过加强畜牧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了动物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5、畜禽粪污整治工作。配合单位同事对辖区内禽畜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指导,针对部分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不健全、随意堆放废弃物、畜禽粪便、生产污水、恶臭气体对环境产生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并责令及时整改,严厉杜绝畜禽养殖污染事件的发生。6、草原减畜工作。积极配合镇政府、县畜牧兽医局完成了南丰镇草原减畜工作,有效加强了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7、办公室工作。一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制作报送各类表格、文档;二是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免疫档案、养殖档案等各种存档文档,确保各类工作有迹可查;三是认真完成上级单位检查考核前资料的准备整理,确保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单位的肯定;四是对上级单位发放的文件通知做到及时上传下达,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以便查阅和管理。

8、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工作中,在实践中增强自身工作经验同时,还适时认真总结形成书面理论成果,积极向全国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9、主要获奖情况。2016年1月,荣获2015年全市畜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18年2月,荣获在2017年度全市畜牧工作先进个人。

第4篇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学 教学方法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20-0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容量大、教学时数少、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学生大多死记硬背,理解、思考的少,对于实验技能眼高手低,最后导致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如何优化《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方式,向社会输入更多具备综合技能的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专科农业院校《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1 课堂讲授与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1 启发式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老师作为指导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思考、提出问题,与老师加强交流,协调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动物传染病病例或事例为题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病例或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综合,并上升为理论认识。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以学生知识水平为基础,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手段,针对国内外近几年流行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诊断及防制方法,作为课堂讨论提纲。基于学生假期的社会调查,将学生按照调查的疾病不同而划分学习小组,针对假期社会调查结果,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查阅参考文献,做好笔记,针对难点问题或者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新问题。教师将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一一详解,然后以学生提问为基础进行讨论,创造出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氛围。期间,教师主要起启发思考和引导方向的作用,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1.3 开放式实验教学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对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采取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依托我院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实验室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把在社会服务和实习阶段遇到的临床病例拿到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理论教学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理性认识,再通过教学实习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查资料、讨论剖析临床实际教学病例,使课堂的理性认识得到再次升华。

1.4 网上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制作《动物传染病学》教学课件、动物传染病病理变化图片库、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和习题集等,并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的自学和复习,使学生在观赏中进行知识积累。

2 开设社会调查课,丰富专业知识

利用假期时间,开设动物传染病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地位。

针对近年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们及时组织了专项调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同时,学生要对社会调查进行总结,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现场调查访谈、统计分析、撰写论文等做出相应的报告。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开学后,可安排3~5次讨论课,通过在课堂演讲将自己的实践体会,所学到的知识点与大家分享。由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质疑和假设及判断,在讨论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启发、提示,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经验进行推理、反思、讨论,提出诊断结果和综合防治措施等,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观点,大胆质疑,激发他们思维和讨论的兴趣,增强了实践应用性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个阶段检验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所学所长,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最终对教学效果起到的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以该课程教学目的为基础,为给畜禽养殖业输入更多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要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动医动科专业学生在大四年级参加生产实习,即派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从事专业相关的基层工作。例如,宠物医院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宠物医院中接触到更多的病例,学习门诊的基本技能;在饲料或兽药企业中,学生可以在生产岗位上较深入地了解饲料和化药生产过程,进而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销售、技术岗位上,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为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我们通过与养殖场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深入现场,了解大型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疾病预防情况等。对接触到的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分析,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畜牧业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及急需技术,以此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明确学习方向,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述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理念,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我们以临床病例或事例为导具组织过程教学,增强了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创新了教学过程;以动物医院为窗口进行教学,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教师科研为纽带,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人工种草;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30-03

Abstract: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forestry,food crops and forage productions” to extend artificial plant grass in Hotan Prefecture,which promote the county’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land 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oper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Hotan Prefectu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ending artificial plant gra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Artificial plant grass;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和田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深处内陆,地处东经77°24′~84°55′,北纬34°20′~39°38′。周围高山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全地区草地总面积为2627200hm2,可利用面积为2475600hm2[1]。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主要表现在无水缺水草场面积大,加剧了冷季草场的不足和超载,平原区草地类型单纯,牧草种类相对贫乏,草质差,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显著;山区又由于夏季山洪频发,进入夏场的牧道均要溯河而上,转场压力大,造成夏秋场利用不充分,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着和田地区天然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和田地区特殊的地理构造促使和田地区绿洲经济与绿洲农业发达,对该地区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深刻影响,由此,发展农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多年来一直是和田地区加快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方向。

2016年,自治区畜牧厅为推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畜牧业发展工作,成立调查组对和田地区七县一市,就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地区2016年饲草料种植、农业3项补贴(青贮玉米)等任务开展了督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摸清人工种草现状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促进和田地区人工种草事业的发展。

1 和田地区人工种草现状

1.1 以畜牧业产业化为导向,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和田地区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产业化为导向,集中资源、集中投入、扶持壮大一批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乌鲁木齐春暖花开种业有限公司”看好和田地区草业发展的前景,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建立66.67hm2高标准新疆和田大叶苜蓿种子基地,预计年产30t优质大叶苜蓿种子,缓解了新疆大叶苜蓿种子市场短缺的局面。

1.2 加快推进草品种选育步伐 牧草种子是草地改良以及人工草地建植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更是确保中央惠牧政策落实、畜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品种区域试验是确定品种适应区域和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品种审定和推广的基础,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区域试验,才能对品种材料做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确保品种审定质量,才能为国家重大草原政策落实、草产业发展和草原建设工程实施提供良种支持。[2]为了加快推进和田地区优质牧草种子的选育,自治区草原总站于2016年在于田县设立了自治区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点,试验点种植面积2.67hm2,包括23个牧草品种,为今后建立和完善区级优良牧草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1.3 人工饲草料种植情况 依托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项目支撑,截至2016年8月19日,和田地区实际完成人工种草面积11000hm2,其中种植苜蓿5833.33hm2,种植青贮玉米3686.67hm2,种植苏丹草1493.33hm2,超额完成2016年和田地区人工种草8000hm2的计划。

2 和田地区人工种草的主要特点

和田地区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紧缺,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和田地区积极落实补奖政策,大力推进人工种草。在水土资源充足的区域,结合牧民定居,大力开垦生荒地,加大种草力度。在林果业大发展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目的的种植新模式。有效利用林带、田间地头机耕带种植苜蓿;积极探索和开发出在核桃树、石榴树、红枣等果树下推广种植苏丹草、苜蓿等的“林草”模式,套种小麦的“粮草果”等林、粮、草兼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运用和推广,有效解决了南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问题,为促进南疆地区畜牧业与林果业协调发展,构建农林牧复合型畜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和思路。

3 人工种草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人工种草可以直接增加牲畜的越冬饲料,进一步增强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家畜繁殖成活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基础[3]。人工种草项目的实施,还有效转变了当地牧民靠天养畜、只索取不投入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如:墨玉县雅瓦乡“胡杨农牧养殖合作社”项目实施前种植33.33hm2小麦,小麦产量4500kg/hm2,价格2.1元/kg,收益9450元/hm2,小麦秸秆6000kg/hm2,按照市场价0.8元/kg折合计算,价值4800元/hm2,年收入共475000元;项目实施后2016年种植苜蓿,1hm2苜蓿干草12000kg,苜蓿干草价格按1.5元/kg折合计算,价值18000元/hm2,33.33hm2耕地年收入600000元,和田地区对种植苜蓿的农牧民进行补贴1500元/hm2,补贴资金50000元,仅种草一项合作社就增收125000元/a。

3.2 生态效益 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可以有效减少草场沙化现象,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能够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实施人工种草项目,将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场改良相结合,增加草场载畜量,有效缓解草畜矛盾[4]。通过实施人工草地项目之后,逐渐减轻了天然草原载畜压力,使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人工种草项目中所产的鲜草则转化为畜产品在市场销售,既环保又增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如:和田市团结新村是和田市在沙漠里新开辟的定居点,周围都是流动沙丘,周围种植133.33hm2苜蓿,不但解决了饲草料问题,还固定了沙丘,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定居点也免受沙漠风沙的掩埋。

3.3 社会效益 和田地区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产业化,扶持壮大一批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5]。乌鲁木齐春暖花开种业有限公司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建立的66.67hm2高标准新疆和田大叶苜蓿种子基地,预计年产30t优质大叶苜蓿种子,可以有效缓解新疆大叶苜蓿种子市场短缺的局面,助推和田地区人工种草建设的步伐。

4 人工种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草畜结合不紧密,阻碍草产I健康发展 草畜结合才能实现草产业的效益最大化[6]。近年来大量企业进驻和田地区实施治沙种草,多数企业有地种草,无畜养殖,而和田本地畜牧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小户、散户占有比重大。由于当地农牧民耕地有限,种草面积小,小户缺草严重,加之当地饲草料产品流通不畅,“有草无畜、有畜无草”现象存在,草畜结合不够紧密,影响草产业健康发展。

4.2 种植业结构难均衡,田间管理水平落后 和田地区农牧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8hm2,由于林果种植效益高,耕地又有限,老百姓观念还未完全转变,普遍把好水、好地用于发展林果业和粮食生产,沙化地才用于种草,饲草料种植集中在地力比较贫瘠的耕地,造成牧草播种面积波动大,产量、质量无法保证。在牧草生产管理方面,部分农牧民由于缺乏观念和技术,对饲草不管不问,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饲草的产量,产草量不及正常水准的2/3。

4.3 牧业机械少,饲草料精深加工储藏技术不高,制约草产业发展 苜蓿生产因产品的加工特点需求,需要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经营方式[7]。和田地区虽然农业机械拥有多,但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全地区目前拥有畜牧业机械29783台,主要以锄草机、粉碎机为主,其他饲草料播种机、收割机、打捆机、裹包机、粉碎机等牧草种植收储、农副秸秆收储加工机械数量少。目前大部分种植以人工为主,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草产业机械化水平较农业机械化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现代草产业发展要求,严重制约着和田地区草产业发展。同时,目前和田地区饲草加工还是传统的割、晒、捆,有的只是剁成草垛,据统计,天然牧草经青贮或机械烘干后加工成捆、块、粒、粉,可保存90%的营养,传统的饲草调制方法使用饲草浪费约35%~55%[8],牧草营养成分的损失严重。

4.4 水资源匮乏 和田地区属全疆最缺水地区之一,农业耕种用水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随着工矿业迅猛发展,农业用水局面更加捉襟见肘。当前,全疆都要积极落实退地减水政策,受水力资源所限和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硬性规定,草产业处于水资源利用的边缘[9]。近年新增牧草种植区耕地大多处于沙化区,牧草种植难度大,许多地方沙漠开荒滴灌种草,虽然出苗好,但保苗成活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开垦区地表植被破坏后,若不及时种植,易形成风沙源。

5 巩固和发展人工种草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草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落实,确保草产业健康发展 和田地区各级发改、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草产业资金的安排下达情况。对和田地区草产业专项资金按项目、按进度加快分配和拨付,切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文到即转、款到即拨,确保及时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以保障草种等生产资料及时采购,确保种草任务及各项草原项目的顺利实施。

5.2 加大相关政策、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发挥引领作用 为推动和田地区各项惠草项目、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应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积极开展惠草政策宣传。一是以会代训。县市畜牧部门通过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相关会议宣传自治区及和田地区各项促进草产业发展的政策,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编印资料宣传。县市畜牧部门编印《草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宣传手册》发到各县区乡镇、村进行深入宣传。三是通过现代传媒和信息平台宣传。各县市积极进行惠草政策宣传媒体和平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惠草政策宣传。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切实把各项草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宣传到户,发挥政策、项目引领作用,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种草积极性。

5.3 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夏季在沙漠地带和沙地种植的苜蓿,因无法确保苜蓿灌水而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亡,建议这些地方种植苜蓿任务安排在7月中旬到8月底,以便提高苜蓿成活率。应加强农牧民种植饲草技术的学习,改变传统观念,要做到饲草种植和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管理一样。对于集体饲草种植的地块,要专人负责。

6 结语

只有大力且科学的发展人工种草,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田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2]齐晓,O旭疆,洪军,等.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J].草地学报,2013(06):31-33.

[3]吴宗权.略论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J].四川草原,2000(04):25-27.

[4]李艳波,李文军.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1-44.

[5]卢小良,柯兴彬.草业产业化是草地保护与开发的原动力[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123-126.

[6]孟英环,姚凤军,齐凤林.浅谈草畜结合标准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12(10):15-17.

[7]王鑫.紫花苜蓿鲜草的青贮、调制及其利用[J].草业科学,2005(11):36-37.

第6篇

关键词:赣南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对策

 

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到目前赣南还有80%以上的农业人口,大量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这要使赣南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赣南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众多的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农民奔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论文大全。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放在战略的高度与抓农业产业化同等位置来对待,以加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因势利导,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项产业来抓

1.政府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各级政府不仅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顺应农民的意愿,穿针引线,铺路架桥。通过新的体制引导、政策设计,帮助农民在转移中实现更少的盲目,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风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政府组织、规范引导转变。

2.转变观念。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并在思想上消除对农民就业存在的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农民不存在就业问题,说到就业,就是指安排城里人就业。二是一些城里人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认为农民工只会与之抢饭碗的思想。三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视作农业就业不充分是暂时现象的观念。因此,我们要走出认识的误区,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破除上述不正确的认识或观念,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实现由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各级政府必须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组织和宏观指导,制定规划,完善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论文大全。

3.合理有序的组织输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是现阶段农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说输出一个劳力等于脱贫一户农户。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量收集各地真实的劳务信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定点张贴广告等渠道提供信息,供广大劳务人员选择,主动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

4.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划目标和考核机制。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依据实际制定《赣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方案》以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各级政府要从宏观经济的高度,从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来考虑和部署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相应的计划和劳动部门要做好农村劳动力实行战略转移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财政、公安和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狠抓内因,提高劳动力素质

通过教育与培训,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劳务者的竞争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过程。首先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解决农村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尽快使新一代农民文化程度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其次是加强职业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扩大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职业培训不仅仅局限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更要符合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再次是加强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身怀一技之长。为此,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组织,有条件的县、乡(镇)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和中介工作,促进农民转岗就业。

(三)强化外因,深化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第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农业,增加农业自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调整结构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名特优新稀农产品,培植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对此,(1)各县(市、区)郊区应围绕服务于城市这一目标,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花卉生产等高效农业。(2)赣南各县(市、区)应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把赣南建成东南沿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大米、无公害商品蔬菜、中药材和花卉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批独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主产区。(3)针对赣南的区位优势应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在把赣南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的进程中,使这一新兴产业能够最大幅度的覆盖和幅射到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把广大农户组织和引导到脐橙产业中来;其次,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牲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畜牲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改良生猪品种,加速发展市场前景好,效益比较高的草食畜禽。论文大全。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各具区域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如于都县确定奶牛生产为“兴县富民”工程,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崇义的养羊工程和兴国的灰鹅工程,都大念草经,走“种草养畜,以畜补农,靠畜增收”的路子,成为赣南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的经营形式,已带动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更使畜牧业生产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方面。再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的保证,目前赣南小生产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依然突出,各地应围绕主导产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和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对应和承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从而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无限的空间。第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效益,依靠科技改造乡镇企业。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赣南尤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工业,靠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工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以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二是进一歩促进农村个体经济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对此,要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各级政府应制定宽松、公正的政策,在法律、法规、融资渠道等方面真正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从而大幅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就业比重。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家庭作坊,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要积极启动民间资本,开辟新的就业领域,逐步发展农村市场的中介、经纪人、运输、财务管理、城镇和农村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多方拓展农民就业面。

(四)做大城市,加快城镇化建设

要加速实行多元城镇化战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赣南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原则,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并根据国家多元城镇化战略规划,编制好赣南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各地在制定城镇发展建设规划中,应把吸纳农村人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赣南的城镇发展和建设中,要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赣州市建成粤闽湘赣四省边缘的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赣州市,使其成为一个吸呐农村人口的范例。为此要进行广泛的招商引资,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工业企业向中心城市聚集,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中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工农、城乡的交汇点,要积极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一批象南康市唐江镇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心小城镇,从而加速赣南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城乡生活,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五)积极引导 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由于土地仍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每个家庭所拥有的土地总量有限,加上农业效益低,许多家庭青壮劳力外出打不能顾及家中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转让土地的愿望强烈。土地流转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也能满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顺应农民的意愿,尽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县、乡和村四级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体系。在坚持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着“自愿、有偿、合法、规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和帮助,允许农民承包的土地以反租倒包、转包、入股、租赁和联营等多种方式流转,支持因土地流转释放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或就业,解除其后顾之忧,真正使农民转得出,稳的住,留的下。

参考文献:

1.王德文 蔡昉高文书:《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2.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主题》,[兰州]《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南京]《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4.申端锋:《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期[上]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健康养殖;减量化;资源化;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致使畜禽业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业迅猛发展,原本潜在的由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是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为在中国辽宁省沈抚铁(沈阳、抚顺、铁岭)地区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养猪场)的项目。该养猪场饲养规模为6000头猪。在稳定生产量的前提下,以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确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趋势,对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工艺设计

目前,大部分大中型养殖场粪便污水都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我国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1]。本论文根据沈抚铁地区的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猪场的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投资能力不同,采用几种处理方法和设备(处理单元)构成不同的处理系统,这些不同方法和设备的组合构成下文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1.1好氧生物处理系统[2]

该系统主要设备为格栅、固液分离机、污水泵和空气压缩机,图1为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1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工艺框图

1.2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该系统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肥料,废物资源化程度较高,但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较高。其主要设备为格栅、固液分离机、沼气发酵装置、污水泵、储气罐、沼气脱水和脱硫设备、沼气加压系统、沼气输送管道系统。图2为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工艺框图

1.3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

对上述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各处理方法的特点及污水的排放标准要求,本研究主要采用好氧处理工艺,首先将粪水经固液分离,将经过固液分离后的粪水通过一个调节池进行厌氧与好氧间歇处理后,再经过二级交替的重复循环方式的二个高速生物滤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污水处理后,排入二级沉淀池,最终达标排放至鱼塘或生物氧化塘,进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实现粪水处理过程的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图3为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2工艺流程分析

2.1粪水固液分离

对畜禽粪便进行固液分离时,主要采用三种工艺,即: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行分离;对于浓度较低的粪便污水,先经过预沉降,然后再分离;对于含猪、鸡毛较多的粪便污水,经过去毛处理,再进行分离。有时以上三种工艺方法混合使用。本项目采用的固液分离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3]。

图3 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4 粪水固液分离工艺流程框图

该工艺流程主要有四个方面:

(1)粪污水经格栅进入贮粪池。由于污水中有一定的杂质,格栅将杂物阻挡

在贮粪池外,可以防止进料泵堵塞。

(2)由于粪污水的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分离机的分离效果,故进料泵的输送量大于分离机的处理量,进料管上必须设计溢流管,溢流管径大于或等于进料管。

(3)粪污水用泵送入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所得到的分离液通过管道送至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进行厌氧、好氧处理,最终达标排放。

2.2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工艺的比较

2.2.1厌氧处理

厌氧处理优点:

(l)可作为把环境保护、能源回收与生态良性循环结合起来的综合系统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2)不但能源需求很少而且能产生大量的能源;

(3)处理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厌氧系统规模灵活,可大可小,设备简单,易于制作,无需昂贵的设备。

厌氧处理的缺点:

(l)厌氧方法虽然负荷高、去除有机物的绝对量与进液浓度高,但其出水COD

浓度高于好氧处理方法,原则上仍需要后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排水标准;

(2)厌氧反应器初次起动过程缓慢,应进行一定量的接种菌,以便尽快起动。

2.2.2好氧处理

通过充分的通风曝气,使足够的氧气溶解在污水中,从而使微生物活动从厌氧系统转变为好氧体系。结果以BOD为特性的有机物被很快氧化成相对无害的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去除一些引起粪污臭味的有机物。

好氧过程的优点是:

(l)在贮藏和利用时能够减少臭味和甲烷的散发;

(2)降低氨化氮的浓度;

(3)减少粪污中的BOD含量。

好氧处理的缺点:

我国的污水处理多采用好氧生物降解方法。但无论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好氧处理的设备都因投资额较大,占地面积较多,运行费用较高,而不易在畜禽粪污处理中采用。

2.2.3厌氧+好氧

利用厌氧的产酸阶段,酸化(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便于下一步的降解与吸收,在实际中,在污水厌氧处理之后往往再辅以好氧处理作为后续处理。Habets等比较了好氧工艺和厌氧+好氧处理的投资与成本(见表1),表1中的三个系统都是同样性质的工业废水,好氧系统A为另两个系统处理能力的一半,另两个系统(即好氧系统和厌氧+好氧系统)的处理能力相同。

从表1中看到,当在原有好氧系统A前加上厌氧处理系统后,每年废水处理的费用仅上升了11%,但处理能力扩大了一倍。当该厂将厌氧处理部分沼气用于高压蒸汽的生产时,每年回收热量节约10.9万美元。相同处理能力下,好氧系统B与厌氧+好氧的优劣也可从表中明确看到。

表1 好氧活性污泥工艺和厌氧与好氧工艺年操作费用的比较[4] 单位:万美元

项目 好氧系统A 好氧系统B 厌氧+好氧系统

计算 处理能力/tCOD・d 8.25 16.5 16.5

依据 投资 106.0 159.0 141.0

用 贷款利息(10%) 10.6 15.9 14.1

折旧费(15年) 7.1 10.6 9.4

电力 5.9 11.8 2.9

化学药品 3.7 4.4 3.7

维修 1.8 2.6 2.6

操作人员 2.1 2.1 2.1

排污系统 1.0 1.0 1.0

总费用 32.2 48.4 35.8

高压蒸汽生产 10.9

年实际费用 32.2 48.4 24.9

三、固体肥生产

集约化养猪场粪污处理利用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养猪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素,是极其宝贵的资源,经无害化处理后加以资源化利用,不仅可防止环境污染,而且,对促进农牧结合、物质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意义。

3.1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的固体粪便处理的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固体肥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3.2 堆肥处理[5]

堆肥是一种好氧发酵处理粪便的方法。微生物分解物料中的有机质并产生50℃至70℃的高温,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卵等,腐熟后的肥料无臭,高分子有机物被降解为易被植物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使禽畜粪便转化成性质稳定、无害化的有机肥料。并根据不同作物的吸肥特性,按不同比例添加无机营养成分,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

四、项目总结

本项目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有效的对养猪场粪污处理的前提下,设计了更为合理的工艺路线,保证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社会效益,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本项目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可造作性。

参考文献

1田宁宁等. 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环境保护,2000, (12): 10.

2王新谋. 家畜粪便学[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沈瑾, 路旭, . 规模化猪场污水处理固液分离工艺及设备[J]. 中国沼气1999,18-l9.

第8篇

[关键词] 村庄整治 规划 内涵 协调 措施 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11-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再次被提出,以新的理念指导又一次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改革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村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村庄的状况反映了三农的发展状况,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村庄进行良好的整治,做好根本规划和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已经成为了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解决我国新农村问题,促进我国新农村发展十分重要的途径。村庄整治规划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农村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等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是结合多个规划的综合体。当前我国的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配套、道路设计、建筑规划、用地布局以及产业发展等等多个方面,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少一定的村庄政治规划工作。虽然我国的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很强,但纵观我国整体的村庄整治规划,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相互联系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下面,笔者就探析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与协调。

一、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

村庄的整治规划必须要强调人本的思想,借助当前新材料、新观念以及新科技,创造出一系列立体化空间以及联系空间,对各个阶层人以及各个年龄人的需求进行考虑,提供不同趣味以及不同性质活动空间的场所,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休闲和舒适的家园。从村庄整治规划思想出发,这是更高层次上的规划,这一思想不仅仅体现出了村庄发展的思想,又将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融入到其中,包含了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也就是结合村庄自身的自然条件,实施整体功能布局、环境面貌整治、建筑形体特色整理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等设计。村庄整治规划必须要为村庄近期整治以及村庄远期发展提供实施策略以及方向,进而形成近期建设、规划布局以及构思策划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使得农村规划更加具有可行性以及连续性。与此同时,还要很好的体现出城乡互动的思想,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三者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挂钩。村庄整治不仅仅是整治的规划,更多的是治理。治理必须要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进而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解决,实施规划的整治工作。新农村发展的村庄整治规划又可以分为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二者缺一不可。

1.村庄整治的发展规划

村庄整治的发展规划就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村庄整治的过程中,要明确村庄发展的主要方向。村庄整治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村中的居民提供一个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经济来源及良好的教学条件,按照他们的所需来规划发展。不同村庄由于地理位置、自然风景的不同,有着独特的人文风俗和独特的乡土特色,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所需自然也不尽相同,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确定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一些乡土特色突出的地方,对其发展进行规划时可以针对它的特色进行规划引导,如保护古村的建筑文化发展旅游业、发扬特色手工业和土特产等;在适宜种植业的地区大力发展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在适宜养殖业的地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等,利用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建设发展。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规划具体项目时就要根据发展所需进行规划,使之有目标、有规则地进行。

2.村庄整治的建设规划

村庄整治的建设规划就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村庄整治的过程中,要明确怎样建设、建设怎样的适合时展的新型农村。对村庄进行整治建设必定会涉及到对村庄各种格局的重新规划问题,交通道路、活动场所、排水灌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农村普遍存在道路设施差、绿化面积少、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建设新型农村需要我们对这些进行新的规划。根据村庄的交通运输需要,开设新的道路,清理整治脏、乱、损坏的路面;在耕地范围外,植树造林防沙防尘,屋旁路边种植花草树木使生活环境清新美丽;管理杂物、废弃物的对方,合理处理无用垃圾,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这些都是村庄进行建设规划时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村庄整治规划协调措施

整治村庄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建设规划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耕地作为土地中的优先资源是农村生产的基本,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村庄的整治规划中,既要做好发展建设又要保证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就需要这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对规划进行全方面的整体协调。

1.村庄发展规划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布局必须要围绕着村庄规划具体的要求以及目标来实施,主要体现在为了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以及大力发展养殖业的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将养殖用地及时安排,养殖用地必须要做到合理选址,避免对于空气以及生活用水产生污染,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原有养殖场所实施拆除,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了农村发展规划目标用地。除此之外,要发展村庄企业,村庄企业的不断发展已经关系到了村庄经济的发展,企业存在于村庄的生活区之内,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限制,需要将企业规模扩展,产业的用地也有所欠缺,从本质上会导致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在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生活区和村庄生产区之间分离的原则,将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单独规划,使新农村建设既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所需。

2.村庄建设规划要和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村庄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自身的建设规划之间是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影响的,主要针对村庄建设用地而言,村庄建设将村庄建设的规划作为一定的参考,那些缺少建设规划的村庄不仅仅布局混乱,影响到了村庄中的景观,更加影响到了村庄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所以,村庄的建设规划必须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土地的利用规划自身必须要结合土地规划区域之中自然的条件,对村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分析,实施更多建设规划必须要在细节方面来实施调整,和规划目标相互结合,对规划用地范围里面已有风景资源进行调整,使得村庄的景观能够融入到其中,由此可见,合理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引导村庄建设的规划,村庄建设必须要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控制,并且要严格按照村庄发展规划需求实施渐进式开发以及合理开发,严禁出现大规模建设。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村庄整治规划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村庄发展规划要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以及村庄建设规划要和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这两个方面对村庄整治规划协调措施进行了探讨。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的是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整治规划过程中,我们必须统筹村庄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村庄具体的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人文风俗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将村庄整治规划与村庄土地资源的利用相互结合和协调是我们促进农村全面、长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爱朋,牟胜举,黄凯.精明增长理论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启示.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麦村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1)B40-42.

[2] 何晓芳,王莉红,邱栩文,等.生态村建设规划研究初探.以安吉县禹山坞村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6,(4)B9-11.

[3] 邵爱云,方明,李霞.村庄整治项目的确定及相关措施.以北京市平谷区甘营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建筑学报,2006,(5)B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