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3 17:1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品安全检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食品的安全关系甚大。对于食品的解释就是把食品按照其用途和特性进行制作保证食用不会损害到食用者的健康。但是现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的隐患了,越来越多的不健康食品在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检测技术在人民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且也是现状科技研究中的热点。食品检测技术既包括食品材料的检测也有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的种类非常的多,这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高了难度。
一、关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检测食品的设备不够先进,不能够完全满足食品检测的需求
食品的复杂多样性对于食品的安全检测室个难题,而食品安全检测设备需要有更高的技术才可以。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对检测食品安全的设备做到经常更新,这就导致了在检测食品安全上的不到位,在经济与技术都飞速发展的时代,既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留下了许多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食品商违背国家关于食品的规定而制造不健康食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加入不被法律所允许的食品调味剂,一些调味剂的成分需要先进的设备才能够检测出来。而检测设备的落后造成无法有效的检测出食品中的不健康成分,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主要弊端。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够全面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很快,虽然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不法食品商也利用先进技术来制造不健康的食品,这就需要检测技术比造假技术更高一筹才可以。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检测食品安全上使用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在自身落后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从外引进先进技术,专业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比较薄弱。虽然食品检测室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国家还不是足够重视,对于技术没有积极引进。现在的检测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食品检测,对于需要新技术;才能检测出来不健康成分的食品很难检测出食品的危害性。现在的食品现状令人堪忧,国民的食品健康没有保障。
2.对于检测技术掌握的不熟练,用法不正确
专业人士的缺少是我国现在企业机构普遍面临的现状,而在食品安全检测上因为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导致食品检测结果不准确也是常用的事情。导致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一个是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不够重视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没有加大力度,在一个就是检测环境的制约导致对技术掌握的不熟练。一些检测人员对于设备的使用不是很明确就轻易造作很容易早晨检测结果的不真实,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工作中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要足够灵活,根据食品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测。
二、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根据食品的特性、种类的不同,需要专门的技术进行检测。下文分析了一些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色谱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室利用的是物理化学分离的方法,利用一些外在条件把不同物质进行分离开来。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利用一些物理手段溶解、挥发、吸收等处理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体,从而把物质进行分离。现在色谱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拥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上。
1.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对于检测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残留成分有很好的作用,对于一些未知的成分也能够分析出未知成分的相对分子含量,对于计算未知成分的化学式了解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有很大的帮助。
1.2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在于对检测成分的处理上一个呈现气态一个呈现液态。液相色谱法一般被用于测量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而且也适用于多组分析,对于成分复杂的物质多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
2.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和抗体的一门学科,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食品不用对食品的细菌进行分离直接就可以与需要检测的细菌产生反应,很是方便。但是因为抗原与抗体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也导致免疫学方法的多样性,但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的免疫学技术是免疫磁珠分离法。
免疫法检测食品安全精确度很高,可以轻易的分析出食品中含有的某种细菌,而抗原与抗体反应时间短,检测过程就比较短。利用免疫法检测出来的细菌可以进行分离并采集,对采集后的细菌进行特性分析,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对于残留农药的检测技术
用于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在农业种植中很多都是喷洒了过量的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农作物被加工成食品,食品被人食用就会影响人的人身安全。有很多的技术是专为了检测食品的残留农药而科研出来的,例如电子俘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4.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今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很广泛,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食品的制作原材料大多都来自于自然界属于生物的范畴,所以可以利用生物本身的特性而进行区分。
食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与它相关的生物材料产生反应,这是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快速的精确的判定结果,有很强的特异性识别功能。现在在食品安全检测所应用的生物检测技术有生物传感器、PCR技术等。三、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前景
食品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不仅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涉及到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当中,食品安全现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不健康食品的频繁曝光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食品问题,民众可能会对政府失望,采取一些激烈手段来抗议政府的不作为。现在国家政府已经把食品安全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同样的高度,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深度与打击不法食品商的力度。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食品安全检测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检测仪器,但也因为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现在食品造假更加的隐秘难以被查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引进与流出,食品安全技术也不再是单一模式,现在更加多元化,对食品中的危害成分的辨别更加容易,对于未知物质的鉴定可以分析出其成分和特性。
现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的非常好,这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特点是速测化、高技术化和便携化等。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所以快速、高校的检测方法是现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所需要研究的方向。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生物学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上。
总结:
从现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来看,快速检测技术是未来科研的方向,也更能满足民众的需要。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越来越重视,目前关于生物检测技术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检测技术中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
参考文献:
[1]朱艳俊. 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 科技资讯,2009,24:214.
[2]金明. 我国食品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 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甘肃省化学会:,2011:5.
[3]湖北省荆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李旭.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综述[N]. 中国质量报,2008-11-15003.
关键词:我国 进口食品 食品安全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45-02
三鹿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这些热搜词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正在受侵犯,告诫我们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新西兰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上演、沃尔玛“挂驴头卖狐狸肉”、台湾牛奶被检含避孕药这些食品安全大事件警醒我们进口食品市场堪忧,告诫我们重视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 进口食品等相关概念
1.1 进口食品的概念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品牌的食品,通俗的讲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包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在国内分包装的食品。
1.2 进口食品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的消费档次由原来的温饱型逐渐转化为健康型、营养型、休闲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种进口食品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美的包装、先进的生产工艺带给大众从物质到精神的享受,因此进口食品也获得从学生到青年工作者等不同层次的青睐。
1.3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伤害。食品安全具体含义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续安全。
1.4 食品安全检验
主要是检验食品和饮料的营养成分,应对致癌物非法掺杂,筛查食品中不明污染物达到或超过农残分析的新兴监管要求等检验。
1.5 进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进口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人生安全,没了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了一切;进口食品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口食品会增大购买力、繁荣市场,达到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双赢局面;进口食品安全关乎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口食品会促进资金的流通、加强各国的经济往来。
2 我国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
2.1 食品检验的方法
(1)感官检验,通过眼观色泽、鼻闻气味、嘴尝口味,手摸触感等方式判断食品的色、香、味等方面,感官鉴别不光能发现食品宏观上的变化,还可以鉴别出发霉、杂质等微观上的变化,感官检验作为最直接最简便的检验食品的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2)理化检测,运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检测食品的成分和含量。这是个复杂的检验,食品检验的指标不同,检验方法也各异。除了常规的分析方法外,用仪器分析法来检验食品卫生,包括有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无机成分分析方法;用色谱法鉴定化合物分离混合物。这种检验的针对性较强,要具备专业知识。
2.2 我国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措施
(1)制订并且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并建立了相关实验室加强对进口食品残留检测。(2)为了防止境外的有毒物质流入境内,先后了多个进出口食品风险警示通告,如《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管理规定》,将有毒食品拒之门外。(3)《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等规章对进口食品的加工厂实施有效的卫生注册登记,严格遵守卫生注册登记标准,只有达到资格,才能进入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3 我国进口食品监管面临的现状
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提高,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我国合作,向我国提供出口食品。所以我国的进口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区域发展不平等,加上有些技术的相对落后,食品安全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进口食品的不断增加,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国际疫情的复杂多变、企业的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的流失、检验机制的不完善、检验技术的相对落后、卫生标准不够完善、法律不健全、风险预警以及快速反应机制较差、监管方式的缺陷等一系列挑战。
3 对我国进口食品监管的建议
(1)提高人民个人的防伪技术。针对进口食品,人民群众不能盲目跟风地购买,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可以以社区为单位,科普知识定期进社区,为老百姓宣传进口食品的辨别知识,提高老百姓的辨别能力。(2)从源头上进行监管。从种植养殖的生产第一线开始监管,从源头解决问题。比如监管农田少打农药、监管种植业的疫情,这样就不会让有问题的动植物流入市场。(3)企业内部鼓励制度。鼓励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辱企业形象的个人就举报,这样可以有力打击没有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4)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永葆活力的源泉。借鉴外国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优秀成果,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监管方法,保障进口食品的安全性。
4 结语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国家的严格检验,但是我们自身也应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学会简单的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虞家琳.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京成立[N].中国食品报,2010-04-27(001).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3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药物残留、环境污染、人畜共患病、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包装材料污染、假冒伪劣及转基因食品等诸多方面,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率先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2002年,北京农学院食品系也开始招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为了满足北京市食品行业的需求,培养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我们多次修改并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精练理论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实践学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们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及学时见上页表1。
1.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的课程由学校基础教学部承担。基础教学部承担着全校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师资力量很强,实验室条件较好,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十几年来所占比重较大,每门课的实验学时都超过20学时,学分在1~1.5分之间。
2.专业必修教学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包含了食品的三大检测技术: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和食品生物技术检验。食品化学实验学时由10学时增加到24学时,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由20学时(2002年)分别增加到30学时(2007年)和36学时(2011年),两门课程的实验都与理论课脱离,独立设课,单独考核。2002年,微生物学分为普通微生物和食品微生物两门课,后因部分内容重复,合并成食品微生物学一门课,实验学时由30学时增加到36学时,实验独立设课。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为综合性实验,18学时。2007级以后开设了多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因此取消了这门课。
3.专业选修教学平台。食品感官评价和食品包装学两门课程的实验课时基本没变。食品工艺学类课程包括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学、植物性食品加工工艺学、酿酒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每门课的实验6~12学时不等,每次修订培养方案时都稍有调整。由于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改善,食品添加剂和农产品检验检疫两门课在2007级以后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验课时。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实验和食品毒理学实验在2011级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验,并独立设课,课时各24学时。2011级培养方案中新开了葡萄酒品评学和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检测两门课,实验分别为24学时和12学时。由于果蔬贮运学的实验内容偏重于植物生理方面,环境化学与食品安全的实验内容偏重于环境化学方面,与食品安全相关性较小,因此都陆续取消了。
4.课程教学实习。2002年刚开始招生时,因为实验室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综合性实践类课程只开设了食品安全综合实践一门课,学时2周。2007级培养方案中细分为食品安全理化检测综合大实验和食品安全生物检测综合大实验,各为1.5周。2011级培养方案中又增加了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综合大实验,三大检测技术的综合性实践学时各为1周。
5.专业教学实习。校外专业调研和专业认识实习分别安排在大二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寒暑假之前,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参观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流通销售环节和食品质检部门等,聆听行业内的专家讲座,了解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认知程度。两门课的总学时在4~5周。
专业技能训练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内容涉及到食品原料、保鲜贮运、生产加工、分析检测、流通、销售、和监管等领域,关系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还有职业技能培训和国家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考核培训等内容。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2级的学时为5周,2007级培养方案调整时,因为专业课总学分的限制,取消了这门课。2011级培养方案调整时,大量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又重新开设了这门课,课时3周。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的暑假开始,学生到与食品行业相关的各种企业和事业单位实习。实习时间由4周增加到13周(2011级),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和体验,为毕业找工作做准备。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总学时为15~16周。
6.师资力量。2002年以讲师或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为主,共26人,其中实验员4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到2014年,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0人。中青年教师占76.1%。实验员8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
2002级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总学时111时,2007级1162学时,2011级1423学时。2011级总学时比2002级和2007级分别增长了27%和22%。十几年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分阶段、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类型从2002级的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步转变为2011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实验技术涵盖了从手工操作、试剂盒快速检测、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检测。指导教师以高职称、高学历的为主。我们不断革新教学计划,调整实验内容,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分模块、分层次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肖贵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轻纺,2010,(1):36-41.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测;基础实验技能;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17-02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现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理化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三大基础检测手段之一。在十多年来食品理化检验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食品学院的学生在食品理化检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基础相当薄弱,为了增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增加学生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加强了食品理化检测基础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
一、加强训练的必要性
学生实验技能基础薄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学阶段。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理论轻视实验;有些学校条件差,没有实验室或缺少实验经费而无法开设实验,尤其是普通学校、郊区和山区学校。
2.我校作为二类本科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
3.大学低年级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实验课教师无暇为学生补习本应该在中学阶段就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
4.开展教学改革以前,实验课的准备工作绝大多数还是由实验教师提前配制好试剂,准备好玻璃仪器,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简单操作,实验就算结束了。学生并没有全面掌握实验的所有技能。因此,在学生独立进行的毕业论文的实验中,有些人因不会正确地清洗实验用具、不会配制试剂、或者不会使用实验相关的常规仪器等基本实验技能的欠缺,而导致实验无法完成或实验结果严重偏离实际值。有些学生参加研究生复试时,因为实验技能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2004年,我们为毕业班的学生补习过部分基本实验技能,在当年的毕业论文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食品学院食品化学教研室在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等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做了一系列的尝试,主要是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上的改变。原来全部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逐步改变为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模块、自选实验模块、综合性实验模块和设计性实验模块等多种实验模块相结合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的设计、准备、实施和收尾等各个阶段。这种多实验模块的实验模式无形中增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因为每次实验前要与各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计划、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同时,由于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实验员准备实验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另外,实验进行过程中,由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欠缺和其他一些因素,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需要老师随时帮助解决;实验结束后,老师还要督促并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实验的成功之处和经验教训,让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真正受益于实验教学。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食品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们总结了一些食品理化检测实验的成功经验及教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的相关实验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老师们还是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食品理化检测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才能为后续的专业课实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训练内容
1.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高校实验室使用率高,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在食品理化检测实验中经常会用到有毒、有腐蚀性和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也经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器皿以及高温电热设备等,因此,注重实验室安全十分必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化学试剂腐蚀和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化学实验室的防火与防爆、安全用电等。
2.食品理化检测常用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玻璃器皿是食品化学试验中经常使用的用具,玻璃仪器的清洁程度和计量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我们重点强调以下几点:玻璃器皿清洁的标准、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常见污物处理方法、特形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磨口玻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滴定管和移液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干燥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3.化学试剂的识别、保存、使用方法以及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食品理化检测实验中要用到各种性质的化学试剂,如易制毒、易制爆、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易潮解、易风化、易分解、易挥发等等。不同性质的试剂要分开保存,危险试剂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使用方法,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我们重点强调以下几点:常用化学药品的分类和保存方法、试剂称量的注意事项、实验室特殊用水的制备方法、各种浓度的计算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非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试剂使用和配制的注意事项等。
4.常用化学实验方法。实验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决定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着重介绍食品理化检测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几种操作方法:加热、冷却、干燥、提纯、过滤、萃取,以及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5.常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食品化学实验要用到许多电子仪器设备,操作不当会引发如触电、爆炸、火灾等恶性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我们主要介绍使用率较高的一些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电子天平、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热鼓风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粉碎机、玻璃气流烘干器、移液器、漩涡混合器、磁力搅拌器、旋转蒸发器、冷却水循环器、脂肪测定仪、纤维素测定仪、凯氏定氮仪、水分测定仪等等。
三、实践的效果
经过近几年在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我们在多模块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使得学生们的实验操作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实验的操作能力大大增强,国家食品检验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大幅度提升,考研复试中实验技能成绩远远强过外校考生。
参考文献:
[1]赵长春,杜百祥,吴宏.改革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9).
[2]秦菲.食品理化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常银子,余英玉,余筱洁,吴峰华.以《食品分析》为切点对实践主导教学的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03).
[4]崔海英.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
卫生检验学是针对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检验、测试和监测食品、饮用水、环境、人体和相关物品中致病因索和相关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建立在现化分析、微生物检验和毒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交叉与应用的学科,它集各种现代测试、检查仪器设备以及新技术、新方法于一体,融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各类健康相关产品和生物材料等诸多对象。卫生检验学是预防控制疾病、保护人类健康、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环节。卫生检验学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卫生法规和标准的建立、贯彻提供重要依据,为社会需求提供检测服务,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研究提供支撑。
近10年来,随着我省各级政府对卫生检验及相关工作的重视和经费投入的增加,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注重,公共卫生领域监管力度加大,我省卫生检验学科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仪器设备和办公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专业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业务技术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卫生检验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级疾控机构的检验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但卫生检验工作涉及现代各种科学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保证和可靠而稳定的经费来源及支持力度,要真正确保本学科持续发展和更好地为广大群众人人享有健康服务,还任重道远。
本文从卫生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质量控制四个方面报告如下。
1 卫生理化检验
1.1概述
卫生理化检验是运用物理与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现代分析仪器技术手段,针对食品、水以及生物与环境材料等对象,对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因素所进行的分析与测试。
1.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非典”之后,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了卫生检验能力建设,开展了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规范了检验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卫生检验网络,充实了卫生检验人员,通过各种技术培训,提高了卫生检验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更新和购置了仪器设备,使得卫生检验工作条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明显缩短,标准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2003年,国家颁发了新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2006年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新标准及检验方法的出台,为食品和饮水安全提供了检验技术支撑。
1.2.1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化检验
1953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开始设立卫生组(科),随后其它市县亦成立卫生科(股),开展理化检测。省内高校陆续开设预防医学、分析化学、食品分析等课程,为我省培养了卫生检验人才。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退出微量和痕量分析舞台,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在地市级机构得到广泛应用,色谱光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加速溶剂萃取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免疫亲和色谱法在省级机构得到了应用。ELISA等方法被用于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的快速筛查。2003年,卫生防疫机构改革,全省各地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年开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参加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工作,并开展治理“矮桌”污染,建设“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自2010年来,按照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的职责要求,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九地市及相关监测县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的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工作,对18大类食品样品中的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和禁用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近百个,基本覆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系统。全省历年监测任务的完成率和数据准确率均位居全国前列。针对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开展了养殖鱼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和氯霉素类药物等专题研究,加强了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了业务能力。201C年来,完成淡水鱼孔雀石绿、肉制品瘦肉精等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对奶粉三聚氰胺、食品中塑化剂、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长乐市食用鲎食物中毒事故、福州北冬虫草食物中毒开展应急检测。完成氰化物、毒鼠强、氟乙酰胺和溴敌隆等二十几起鼠药中毒事故的应急检测。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全国首批保健食品评价机构,开展保健食品中芦荟甙、角鲨烯和皂甙等31种功效成分的检测,开展了原花青素、虫草素、腺苷和洛伐他汀等功效成分的方法研究。开展30余项食物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承担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的研究与制订工作,并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的重点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
省疾控中心作为全省疾控系统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核心,发挥着业务指导作用,是全省唯一具有保健食品、涉水产品检测评价资质的机构,在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营养与功能、环境健康监测和检测等的某些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专业人员围绕氯丙醇、丙烯酰胺、有机锡、多氯联苯、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氯丙酯、氯霉素、重金属、洛伐他汀等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保健食品功效因子进行科研立项,针对检测技术等开展研究,已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级和厅级课题15项,合作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20余项。20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0篇。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污染的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典型食品中氯丙醇污染的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福建医学科技奖,《二嗯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福建省食物营养成分表》等7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食品中瘦肉精检测技术等约20个项目获得地市级科技奖励。修订了食品中三氯杀螨醇、维生素B1、N-亚硝胺、氯丙醇、黄曲霉毒素和1,3一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约20项,制订了鱼露、蜂蜜等卫生标准或卫生规范7项。合作出版《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等著作10部。全省疾控系统每年举办各类理化检测技术培训班、研讨会8~10次,以加强检验监测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1.2.2水质与环境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是了解水质卫生状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全省各级疾控机构已长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突发饮用水污染事故调查和应急监测等工作。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安定的民生大事。近10年来,随着理化检验技术和分析仪器的进步,以及对水中化学致病因子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WHO和世界各国修订了水质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此标准,饮用水监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这对全省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自2004年开始,开展农村饮用水监测,以掌握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表明我省农村水质安全问题突出,水质合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消毒设施或措施不完善,导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较低。在水质监测的能力方面,省级和部分设区市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较强,检测项目达到九十几项,省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在全国居前列,在2012年卫生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大赛的水质检测能力比赛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成绩排第五名;在CNAS多次能力验证如水中铅、镉和水中无机盐(四项)等项目检测中,测定结果接均值,处于全国最好水平之列;在2010年紫金矿业水污染物事故的应急检测中,水质检测项目(20余项)与国家疾控中心结果完全一致,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然而。县级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较弱。在42项水质常规检验项目中,平均每个县仅能开展27项(占64.6%)。在仪器配备方面,按全国爱卫办要求调查的27类仪器设备统计,平均每个县仅购置12类,购置率为43.3%。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万分之一天平、恒温干燥箱和酸度计平均每个县仅有一台以上。但其它仪器则不足一台。在被调查的38个县中,只有2个县配置火焰原子吸收仪等较为先进的仪器,县级均未配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和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定仪。部分县级机构质控工作待加强,全省38个监测点所在疾控机构中,通过计量认证的仅占81.6%(31/38),未开展计量认证的占18.4%;在砷、氟化物和氯化物盲样考核中,指标全部合格的机构占80.7%。
2010年起,全省全面开展城市饮用水监测工作,疾控机构根据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对市县城区市政水厂与自建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和城市学校自备供水进行监测。省级机构还开展涉水产品卫生学检验与评价工作。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省级疾控机构开展居民血、尿、头发和胃液等人体生物样品中有害物的监测和暴露评估,完成了《福建人群体内有害物质蓄积水平的动态》、《五氯酚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影响》、《胃癌高发现场化学病因——微量元素与胃癌病因关系》、《福建省正常人群血清、头发微量元素正常值》、《福州市正常人群血中铅、镉含量监测》、《福州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监测》和《连城铅锌矿镉污染与人群影响研究》等省部级课题研究。
1.2.3公共场所和室内环境理化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涉及环境卫生学的许多领域,包括大气、饮用水、室内空气以及噪声、采暖、采光、照明、公共用品污染等卫生问题。通过监测,可制订与实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评估有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确定相关措施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与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的目的。公共场所监测包括作业场所、实验动物环境及洁净区等场所的46项指标。省级疾控机构每年监测10家省级单位的公共场所卫生,项目有甲醛和微生物等8项。还开展医院手术部、保健品厂、饮料厂清洁车间的洁净度监测工作,监测21个理化项目。设区市和县级疾控机构也开展公共场所的卫生检验、卫生学评价。近10年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居室装修热的兴起,装饰材料、烹调和吸烟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尤其建筑结构密闭性能的改善,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因此,省疾控机构和部分疾控中心开展了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
1.3卫生理化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滥用非食用物质、食品掺杂掺假现象还未得到根本遏制,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风险监测和突发事故应急检验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全省卫生理化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与先进省份尚有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检测仪器仍然不足,前处理自动化水平不高,非食用物质排查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快速检测能力不足,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展。随着仪器精密度和检出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生物与环境介质中健康安全指标严控的渴求,国与国之间贸易保护的增加,导致食品中很多指标的检测限由mg/kg降低到ug/kg乃至ng/kg的浓度水平,这导致检测过程复杂。除了丙烯酰胺、多环芳烃和真菌毒素等传统食品化学污染物问题外,当前我国禁用化学物质滥用情况尤为突出,这给我省食品理化检验带来较大压力。
水质检验方面,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普遍偏少,分析自动化水平不高,检验项目离国家的规划尚有差距,尤其是一些县级实验室。水质污染事故应急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全省水质安全和检验技术方面的科研项目开展较少,在水质检测标准研制上的投入不大。随着涉水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新的卫生学问题不断出现。个人生活用品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这些新的挑战都要求疾控机构开发多残留、超痕量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平台,进一步做好科研技术储备。
目前公共场所监测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不完善,法规、标准和检验方法之间不够配套,甚至时有错误。某些卫生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全省从事公共场所监测的技术人才偏少、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费投入少,监测设备偏少,购置、更新和维修困难。这些因素影响监测质量和速度,在基层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1.4卫生理化检验趋势与展望
食品卫生检验学科将从食品安全与营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监控技术人手,配合国家和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规划的要求,瞄准和跟踪国内外先进检测监测技术手段,大力加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有害因素、功效成分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提高检测方法的通量、精确度和灵敏度等,继续加强快速筛查方法的研究应用,建立符合省情的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全面实施,该标准大幅度增加了检测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新增71项指标,而且一些对健康危害较大的铅、镉、砷、四氯化碳、硝酸盐氮等指标限值更加严格。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T5750-2006的要求也更高,对仪器投人、自动化和试验消耗品等都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家对饮用水保障工作的重视,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实验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改善,人员技能和队伍素质的提高,饮用水检测工作将明显得到提升,检测质量再上新台阶,为饮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今后主要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的重视,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投入,做到监测仪器数量合理、人员操作熟练、维护管理科学。要增加监测人员的数量,加强培训,提高人员能力与素质。配合实施《国家健康行动计划》,开展对居民生活区以及公共场所PM2.5的监测。加快研制现场实时监测仪器,建立规范、快速的监测方法,完善和提高现场实时检测技术,适应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求。开展空气有机污染物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开展室内环境和公共场所污染来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建立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
2 卫生微生物检验
2.1概述
卫生微生物检验通过对食品、水、环境、物品及人体等载体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进行规范的检验和监测,微生物检验既集成了各种现代分析技术,也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从外部到内部、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指标到综合评价的完整的检验方法技术体系。
2.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分别南原省卫生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承担,环境卫生微生物后由省环境卫生监测站承担,1983年,这两项检验工作合并到原省卫生防疫站。各地市防疫站也组建相关科室承担该工作。1976年.1984年间,检验人员在工作环境相对简陋和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眢情况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霉菌和真菌毒素检验研究较为深入。1984年,我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布后,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科得到重视,人员和设备等投入明显增加,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检测的自动化、仪器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工作呈现出全面、快速、定量的发展趋势。
1984年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如完成1985年永安冷饮沙门氏菌中毒、1994年某大宾馆群体细菌中毒和1996年某中专学校数百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等数次食物中毒的应急检验。2000年前后,各地检验机构在人员、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特别自2000年省疾控中心加入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以来,我省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全国同行认可;现代检测设备也有所配备,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细菌生化快速筛选仪。各地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食品中菌落总数检测能力验证通过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开始,多次举办了影响力大的全国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包括乳品抗生素残留、维生素、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肠道致病菌、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香港海鸥菌等的检测。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方面贡献较大,制订了GB4789.4—2010、GB/T4789.7-2008、GB/T4789.29-2008和GB/T4789.30-2010等标准,研制了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检测方法。这说明我省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自2009年后,随着《食品安全法》对卫生部门职能的调整,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有所减少,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需求逐年上升。全省举办了生活饮用水、化妆品、饮用天然矿泉水、公共场所、空气洁净度等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班,对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了宣贯,基层机构环境微生物检验能力得到了规范。在满足环境微生物检验需求外,在沙溪口蓝藻污染事件、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等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我省也体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平,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率较高。省级单位在全国能力验证考核中获得满意结果。开展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监测工作,2010年省级机构获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清洗、监测评价资质,可开展集中空调清洗效果的卫生监测。
2.3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全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水未经消毒出现的微生物问题,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50%,县级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质控水平亟待加强。虽然卫生微生物检验是基层卫生检验机构普遍开展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偏少,仪器设备配置不足,自动化程度低且更新维修难度大,与国家规划配置要求差距不小。检验人员较少、部分为兼职且业务素质不够高;基层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多,奖励机制不灵活、待遇较低,工作量较大,重复性工作多,开展更高层次研究的机会小,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都造成基层单位检验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不断发生的突发事故应急检测技术储备不足,一些机构疲于应付,食源性或水源性疾病病因查明率低。
2.4卫生微生物检验发展趋势与展望
卫生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水等健康相关产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卫生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卫生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运用和开发各类检测新技术,满足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卫生微生物检验正朝着简便快速、实时在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和无损检测的方向发展,以指示菌代表致病菌及其毒素存在的方法已被直接检出致病菌或其毒素的方法所代替。发展绿色检验技术,研制新型检验仪器和方法已成潮流。食品微生物学重点运用基因分型技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新型检验技术,提高致病菌DNA溯源能力,应用免疫学方法拓展生物毒素的研究领域。配合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跟踪国际国内检验技术的发展潮流。推广应用核酸技术,发展实时在线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病原菌的精确定量和溯源技术,为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和食物中毒的诊断服务。食源性疾病监控研究的重点是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和从食品生产到销售多环节的全省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在研究食品中危害因素与暴露水平的基础上上,找出食源性致病菌作用的阈值。
3 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3.1概述
卫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是研究保健食品中活性(功能)组分与机体相互作用,并阐明其作用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3.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我省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工作与国内先进省份一样,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未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能够开展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第一、二阶段全部以及第三阶段部分项目的评价工作。我省食品毒理学学科发展偏向应用性,目前,全省仅省疾控中心从事食品毒理学检验,检验工作朝着更加严谨、规范的方向迈进。省疾控中心多次参加实验窒能力验证.均获得优秀的成绩。与应用毒理学所取得成绩相比,我省在食品毒理学科研、跟踪国内外最新进展方面,略有不足。
健康相关产品的毒理学评价包括化妆品、消杀产品及涉水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我省消杀产品的毒理学检验与评价发展多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常开展的项目有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皮肤刺激、眼刺激、阴道粘膜刺激和皮肤变态等试验。化妆品和涉水产品卫生毒理学检测项目开展较为齐全,但社会委托样品较少。
我省依山靠海,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毒理学检测有其特殊性,有毒动植物和微生物毒素中毒在食物中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尤为常见,毒素种类和中毒事故数量呈增加趋势。常见生物毒素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雪卡毒素和毒蕈毒素等,中毒食物品种有河豚鱼、织纹螺、贻贝和毒蘑菇等。目前全省开展海洋生物毒素毒理检测的机构仅少数几家,但在检测的规范化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我省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卫生部认定的全国首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能开展免疫力增强功能、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和抗氧化等2l项功能学的检验与评价。
我省近年来加大了对卫生毒理学、保健食品功能学科研工作的重视,在全国保健食品功能检验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做出不少贡献。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功能性食品安全性评价与功能因子关键检测技术》子课题、国家药监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等多项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方法改进等科研工作。注重关键毒理学技术的攻关,开展了肺癌胃癌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癌症早期筛查生物标识技术、致癌化学物的筛查方法和遗传毒性等方面的研究,申报了致癌物筛查评价技术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其中《p53、GADD45a基因表达水平在评价食品化学物致癌性中的应用》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二丁基锡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得省卫生厅青年科研项目资助。在《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卫生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论文约10篇。
3.3卫生毒理学检验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疾控机构卫生毒理学工作无归口管理和技术指导部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和工作会议,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少,业务技术提高慢。全省从事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的人员不足,学科发展不快。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卫生毒理学检验除少量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外,大部分工作都是社会第三方委托检测,属于市场调节行为,而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全部为委托检测服务,以一类公益性机构从事第三方检测存在一定困难。中毒事件应急检测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检测工作不够规范。部分实验动物和有证毒素标准品难以获得。应用毒理学技术发展缓慢,未能跟上世界范围内毒理学学科前沿的迅速发展,毒理学检验分支学科的科研工作受到制约。2010年开始,国家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机构资质审批机构与检测机构行政主管机构属于两个部门,导致协调沟通难度加大,对检测工作产生不少影响。
3.4卫生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毒理学试验方法朝着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方向发展,研究更灵敏可靠的评价方法、指标以及筛选敏感动物、器官和组织已成主流。保健食品功能学试验方法将向指标客观、定量、更加注重人体试验方向发展。卫生毒理学发展趋势是分化与综合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试验、从传统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从环境基因组学到环境表观基因组学、从描述毒理学到预测毒理学。我省卫生毒理学科研究新方向包括开展病理常规指标量化、化学毒物联合毒作用研究,建立毒性病理学的标准检查程序和诊断方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研究人源细胞、特定器官替代法的毒理学新方法。
保健食品功能学发展在立足于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群众保健需求、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功能的定位将更加注重调节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针对特定人群,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能的设立更注重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功能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将更加科学、公认、可行。我省将重点开展药食同源植物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新资源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推广应用GLP规范,研究新型吸入染毒装置,开展实验动物生理生化正常值范围的研究。开展人体试食试验规范化、动物试验条件控制、样品前处理的科学性及规范化、生物毒素毒力检测方法的国产化和规范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验经验探索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开展对我省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工作。引进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基因扩增、分子杂交、单细胞凝胶电泳、图谱图像分析、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4 质量控制
4.1概述
卫生检验机构为卫生执法、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产品服务,因此卫生检测的生命在于检测的质量和可靠性。随着社会各界法律意识的增强,检验机构间竞争的加剧,社会对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服务效率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近年来得到很大重视。通过对人员、环境、设备、物资、信息等技术资源加以管理和控制,使抽样、样品保存、前处理、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检测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最终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并持续改进,使检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2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全省卫生检验实验室共91家,61家获得实验窒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厦门、南平、泉州和三明等9家机构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原省卫生防疫站于1994年成立了质管办,负责计量认证等质量管理工作,1996年获得省级计量认证,2005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2010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2012年获得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至2011年底,省疾控中心共参加CNAS的35次能力验证活动,涉及食品、化妆品、水及涉水产品等,参数80多项,满意率为96.3%。还参加国家药监局、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组织的质控考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4种)、氯丙醇、氯丙醇脂肪酸酯和氯霉素的国际比对考核,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省疾控中心多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监委和中国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质控考核和能力验证,参加美国ERA水中菌落总数国际比对,结果为“满意”。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提升,已被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摆上重要议程。为提高卫生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省疾控中心多次举办疾控系统质量管理培训班,同时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水质和食品检测的比对工作,包括铅、铁、锰、氟、亚硝酸盐氮、二氧化硫、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省疾控中心组织了全省食品检验机构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考核。2011年起作为微生物领域能力验证提供者单位,组织全省108家食品检验机构(疾控、质检、农检、药检等系统)参加了菌落总数实验窒间比对。厦门、龙岩、三明等部分地市疾控机构针对辖区内机构开展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实验室除了外部质量控制活动,每年均制定内部质控计划,在理化检验中采用加标回收率、平行试验、空白对照、实验室间比对复测、阳性样品重复测试等多种方式;在微生物检验中通过培养基质控、关键试剂验收、阴阳对照等多种方式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配合国家制定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
4.3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①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和内部质量控制等质控工作的经费缺乏来源。②检验人员质量意识还不够强,质量控制工作不够规范,未能充分考虑从采样到检验以及报告出具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质控措施的针对胜不够强。③体系文件规定与实际检验操作协调性不够强,甚至脱节。④与质控工作相关的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畅通,物资保障不及时。⑤缺乏激励机制,检验部门和人员参加外部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隋绪。⑥质量控制活动覆盖的项目不够广,未覆盖到子领域,公共场所监测、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验证活动少。⑦对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总结不够,尤其是出现可疑或不满意结果时,对原因分析的深度不够。⑧年度质控计划落实不彻底,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在本部门检验质控中发挥的作用不够。
4.4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是较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需求、政府对实验室监督管理的需求、还是对于新领域检测技术的需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引进智能化纠错程序。利用统计技术对检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对输出质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过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针对重要的、薄弱的检测项目,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国内外的检测比对和能力验证,选择性参加国际性比对活动。能力验证的产品将由单一的食品、水质扩大到卫生检验的各个领域,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和集中空调清洗相关卫生指标或者标志物。注重实验室日常规范化的管理和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把外部质控所用的技术措施应用于日常检测,减少质控给检验带来的风险。努力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全省性实验室能力验证与比对活动,鼓励参加国际性质控比对活动和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推动县级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规范检验人员行为,提高检测质量,保证各项检验出证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I生。促进质量控制考核工作标准化、常规化,以平常的心态同等对待质控考核和日常检测工作,对于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学习质量控制先进技术,建立适合我省卫生检验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制备的管理体系,满足质控考核需求。要注重采样、样品流转、前处理、样品检验、数据处理、数据审核、检验报告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5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面临的挑战
5.1经费投入少、仪器设备不足
政府对卫生检验实验室的投入明显不如其它系统同类检测机构,公共卫生经费中用于卫生检验的比例也较低,缺少专项工作经费。检验收费标准滞后,有偿检测服务收入低,不少项目是赔本检验。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各级疾控机构开展检验技术储备、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均有困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开展卫生检验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疾控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仪器设备老化、不足和缺乏的现象,省级机构虽然接近国家基本的设备配置要求,但近一半市县级机构达不到国家要求,这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全省卫生检验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气相色谱仪、蛋白质分析仪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等仪器使用时间长、老化现象严重。旋转蒸发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和超低温冰箱等常用前处理设备数量不足,使实验室难于应付日益繁重的常规检测和突发事件应急检测。省级疾控中心缺乏低本底α、β测量仪、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快速检测设备(Filta-Max xpres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等必要的仪器设备,使得水质全分析检测能力达不到106项的要求。用于非法添加物检验检测的高端仪器设备仍为空白。
5.2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检验人员数量不够、结构不尽合理、培训机会少,人员业务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检验市场需求和国家对检验工作的要求。人员在开展新项目和掌握新设备方面面临困难。人员年龄比例不够合理,有的机构高龄职工比例较高,而有的机构则青年人员比例偏高。学科带头人、高水平领军人物少;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论文水平和质量待加强。对检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挖掘不够。
5.3对卫生检验学科认识不够
现代卫生检验对仪器设备、物资和人员投入要求越来越高。卫生检验工作如未科学合理安排和管理,将可能是投入多、产出少,这影响到决策层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再投入。实验室建设上,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不到位,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资源共享利用难。部分设备利用率偏低,甚至长期闲置,产出低下,进而影响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设备维修更新经费不足,大型仪器设备投入后,缺乏后期维修经费来源。在检测能力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未充分考虑地区和需求的差异,应建设区域性实验室,分工发展各自优势的检测领域和项目。
5.4学科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够
检验人员多满足于简单按照国家检验规范或标准进行检验,方法验证等研究工作开展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使用不够。食品卫生检验研究较多,而公共场所监测、饮用水检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少。卫生检验人员科研创新精神与大学、研究所等机构相比有较大差距,科研立项少,论文深度不够,卫生检验学科建设重视不够。
综上所述,就我省卫生检验总体能力而言,不论是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水平、检验项目,还是专业技术队伍,都难以满足我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6 福建省卫生检验学科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服务于疾控工作的大局,全力满足社会需求。深化改革,实现疾控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利用,建立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服务便捷高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卫生检测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全省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发展思路要正确定位、机制要创新,卫生检验部门本质上还是检验服务机构,在业务开展、服务、管理等方面应考虑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的特点,实现检测的公正、准确、及时、科学、高效。多探索多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卫生检验机构持续发展的制度和工作模式。
6.1增加投入、改善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当今检测水平和效率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各级疾控机构卫检经费都存在较大缺口,仪器设备更新、维修费用不足,基层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下滑严重。政府部门要落实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增加投入,提高检验人员待遇,改善仪器装备和设施条件。
6.2加强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性较强,人才是卫生检验学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检验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职业道德高尚的检验队伍是保证学科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提早做好检验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重点着眼于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培养,鼓励在岗学习,强化学科带头人作用和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要立足于已有人才队伍,同时有重点地培养领军人物,鼓励课题研究和科研协作。争取优惠政策和提高优厚待遇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从事卫检工作。
6.3研究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公共卫生风险监测与评估亟需检验技术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关键指标检测方法研究,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做好技术储备,为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饮用水监测和突发中毒事故应急检验服务。针对我省典型公共卫生问题,开展自主检测技术的开发,如贝类毒素、蘑菇毒素、剧毒鼠药和易被误用的剧毒中药材和野生植物的检测技术。开发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仪器或技术,满足卫生监管监测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农药与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生物毒素、违禁化学品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溯源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6.4开展标准制(修)订,为卫生执法服务
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标准的制(修)订,使已有成熟、较为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牵头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卫生规范。鼓励参加其他机构的标准制订活动,通过方法验证、比对等形式,来做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储备工作,走出加快检验能力建设的新路。
6.5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机构间的合作协作
加强与其他行业、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先进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实验室资源向社会开放。扩大国际间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培训。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近十年来,随着“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劣质龙口粉丝、含镉大米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食品是否安全,也为从事食品分析的工作人员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1]。食品分析是食品安全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也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食品分析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对食品分析知识的掌握与否很大程度反映在实验能力上。食品分析实验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同时食品分析实验也是学生走上实际食品分析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师范院校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后的教学改革思路以优化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食品分析检测的人才需求。
1.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现存问题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涵盖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感官分析三大部分。现有的食品分析实验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在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方面得不到锻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不适应食品行业的需要[2]
现有的食品分析实验课中主要偏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多数的食品分析方法是一些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并不是最新的国家标准方法或者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新方法,难以满足现代食品检测的需求。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目前所选的食品分析实验多是简单的、无联系的,学生上完实验课程后,只掌握基本的单个检测项目,例如水分、灰分、酸度、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等的测定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无法将所学的实验内容进行联系与拓展,对食品分析缺乏系统的认识[3]。
1.2 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
现有的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教条。在上实验课之前都是由实验老师配制好所需的溶液试剂,调试好所需的仪器设备,甚至是把实验待测定样品也做好了预处理。上课时,实验老师把实验原理,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做实验过程中有可能碰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都给学生一一讲解清楚[4]。学生做实验时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以及实验老师的提示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处于按部就班、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主动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等方面缺少煅炼机会。
1.3教学资源不够充分[5]
高校对于常规的小型实验仪器如pH计、分析天平、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的数量是足够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需求;但是对于精密的大型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单台数目较少,学校作为大型仪器管理,无法进入本科教学。现代的食品分析检测运用了许多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设备,整个食品分析过程向着自动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现有的教学资源将食品分析实验局限在化学分析实验的内容,这种资源上的束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非常不利。
2.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2.1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内容可优化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安排基础技能训练型实验,目的是规范和巩固学生对基本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以验证实验为主,强调学生掌握基本功包括试剂的配制方法、仪器的装拆方法、仪器的使用方法等,为学生的自主实验打好基础;第二部分融合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结合当前最关注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补充到实验教学内容中,相应减少相类似的验证性实验[6]。实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食品分析的检验技能,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自主的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动手设计与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2转变实验教学形式
实验教学的重点应定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等;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使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是我们优化实验教学的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重视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质量。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实验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关键、重点步骤、注意事项等,并将预习情况计入实验考核评定成绩。这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7]。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系统认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等工作。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准备工作是由实验老师或研究生来完成,这使得学生在试剂配制等基本的实验技能方面得不到锻炼。笔者曾发现大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连基本的试剂都不会正确配制――这就是保姆式教学的悲哀。实验准备工作一般费时且繁杂,做不好还会直接导致实验无法顺利完成。就这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这既可保证全班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增加实验交叉,分组进行现代检测技术训练[8]。由于各种精密的大型仪器数量有限,因此为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实操机会,以3-4个学生为一小组进行轮流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并及时指导。同时,其他学生可以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安排其他时间较短的实验,如还原糖的测定等。
(4)及时进行实验总结[9]。这需要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结束后对整体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解决,避免学生再犯同样错误。
(5)定期开放实验室[10]。要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不仅需要基础技能训练的实验项目,而且需要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这仅仅靠实验教学36个学时量的训练是很难得到好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就必须定期开放。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可机动地利用自已的课余时间来选作大型的综合性实验,甚至是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研究的各项技能包括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能力。
2.3加强校企联合,整合教学资源[11]
为优化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我校与多家邻近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校企联合,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的质检部门或研发部门进行生产实习或勤工助学,把校内教学实验与校外的实岗锻炼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密切联系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这为学生毕业后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改革与优化应以推进适应现代社会检测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经过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初步独立地完成食品分析工作,在毕业后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现代食品工业的检测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建芬,梁巧荣,张素斌等.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0,37(6):157-158.
[2]黄文书,武运,李瑾瑜等.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2:19-20.
[3]庞月红,姚卫蓉,钱和.从验证到设计,从实验到实践―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88-89.
[4]刘辉,秦杰.实用型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徐州教学学院学报,23(1):142-143.
[5]廖红梅.对食品分析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89.
[6]武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大众科技,2006,8:138-139.
[7]夏宁,滕建文,黄丽等.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2007,29:113-114.
[8]王家良.对改进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1:96.
[9]闻海波,李升福.基于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37:13-14.
[10]李兰扣,陈中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广州化工,2009,37(8):230-231.
[11]苗敬芝,刘辉.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124-125.
关键词:真菌毒素;危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52
1真菌毒素的种类
最早报道的真菌中毒是几百年前发生的由麦角菌引起的麦角中毒。现在,已鉴定出许多种类的产毒真菌,并鉴定出300种有毒菌种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类别的真菌毒素有曲霉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棒曲霉素、青霉酸等;青霉真菌毒素包括:黄绿霉毒素、灰黄霉素、赭曲霉毒素A、青霉酸和皮落青霉毒素等;镰刀菌真菌毒素包括:姻曲霉素、串珠镰刀菌毒素、单端孢霉素。
通过调查,按其危害程度及毒性程度最重要的产毒真菌有:曲霉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橘青霉素(citrinin);T2毒素、HT-2毒素等。真菌毒素的形成与真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温度在25℃~33℃、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最适合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也最容易形成真菌毒素。
2真菌毒素的危害(见表1)
真菌食物中毒是指产毒霉菌寄生在粮油、食品、中药或饲料上,在适宜条件下产生有毒代谢物,人畜摄食后导致的中毒。中毒没有传染性,根据作用的靶标器官或引起的病理现象,可将真菌毒素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等。食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风险。人畜进食被其污染的粮油食品可导致急、慢性真菌毒素中毒症。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早在1993年就被世卫组织划为一类致癌物。主要有B1、B2、G1、G2、M1、M2。它们的结构式不同,其毒性及危害也有很大差异。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对农产品及食品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值得关注。
赭曲霉毒素:在其众多种类中,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其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天然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人类可能的致癌剂。除此之外,赭曲霉毒素A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会造成危害以及可能致畸、致突变。
展青霉毒素:又叫棒曲霉毒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展青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能诱发实验动物肿瘤,并对消化系统和皮肤组织具有损害作用,还具有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一组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相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可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
玉米赤霉烯酮(ZEA)又名F-2毒素,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中毒后会产生诸如恶心、发冷、头痛的症状。
3真菌毒素的常用检测方法
一直以来,真菌毒素的检测研究备受关注。但由于真菌毒素种类繁多,受污染的基质比较复杂,含量痕量的特点,给实际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研究各种简单方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全面的掌握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从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真菌毒素的常用化学分析方法如下:
3.1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法:样品基质不同,使用不同的溶剂将不同的样品中的真菌毒素提取出来,再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去除提取的杂质,尽可能地净化提取液,最后利用真菌毒素的荧光性,通过薄层板上层析分离,根据样品荧光斑点的强弱与标准品的比较来定量。
3.2色谱法
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将不同物质分离的方法,在通过检测器对目标物的含量进行确定。目前,色谱法分析真菌毒素主要是应用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该法快速而准确,具有高通量,多参数同步分析,高准确度、灵敏度的特点。
3.3免疫化学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应用免疫理论设计的一系列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的一种生物化学分析法。该法在检测真菌毒素的应用上比较广泛,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技术(FI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由于其快速准确、费用较低、操作简便的特点而备受青睐。
4真菌毒素污染的预防措施
真菌毒素会对人和哺乳类动物造成危害。为了防止其造成危害,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是减少原材料真菌毒素的污染。栽培育种过程中将霉变的种子剔除,培育和筛选抗真菌毒素的作物品种。在贮藏期内要及时通风,保持低的贮藏温度、湿度。
二是采用减少含菌量的措施。收获后用低成本的快速干燥技术或设备进行干燥,贮藏过程中控制仓储的温度与湿度,创造不利于真菌毒素产生的环境条件,这些做法可减少农产品污染真菌毒素的发生。一些食品可用恰当的分装和包装技术避免二次感染。通过采用冷藏、加防腐剂、降低水份等措施抑制未灭菌食品中真菌的生长。
三是对于已遭污染的农产品,诸如许多谷类农产品,可以采取生物降解、去除技术,达到无害化。
参考文献
[1] 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2] GB/T 4789.16-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3]SN/T 1035-2011 进出口食品中产毒青霉属、曲霉属及其毒素的检测方法.
[4]Liu Y: Interaction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Luteoviridae) and Fusarium species on Fusarium head blight development in wheat: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studies. 138 pages, Verlag Grauer Stuttgart,2004.
[5]刘阳,邢福国.花生蛋白的开发和利用[J].食品科技,2008,(12).
[6]孙桂菊,王少康,王加生.伏马菌素B_1和黄曲霉毒素B_1对大鼠的联合毒性[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
[7]李萌萌,关二旗,卞科,崔贵金.真菌毒素的辐照降解及产物解析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3,(01).
[8]王红星,桃正国.饲料中的真菌毒素的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5(03):19-20.
关键词:食品专业实验室 开放式教学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对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肩负着社会人才培养的重任,尤其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食品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大多数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也必须从实验等实践教学入手。
我校食品科技学院自2005年成立实验教学中心以来,已开设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学、水产食品加工学、烘焙食品工艺学、食品感官检验、仪器分析、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等多门专业实验课,以及承担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等工作,并兼有部分科研工作。专业实验室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是学生获取专业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建立开放实验室,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2]。近年来,我们结合食品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探讨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1 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是传授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实验课基本上由指导教师选好实验项目,预先将实验内容和步骤、注意事项等写在黑板上,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甚至调试等均由教师进行,实验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只需严格依照实验指导书操作,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就可完成实验,根本不用去思考研究,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自己很难加以解决。每次实验课班级学生有30多人,教师也难以一一顾及。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并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尤其是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实验室开放式教学。
1.1 促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开放专业实验室是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验课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要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而且要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成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相结合的方法。高校校园网给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教学手段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食品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一些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开设的实验进行虚拟实验演示,这样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专业知识更牢固、更全面。
1.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按实验班级来授课,每班30多人,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式实验,不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改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学生自主选定实验课题、实验时间,拟定实验步骤,选择仪器设备及实验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目的要求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室提供实验有关的仪器设备和玻璃仪器等易耗品,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安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高校扩招后,由于实验课各方面资源不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食品科技发展很快,教师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适当开出一些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施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组织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实验室开放以前,由于教学统一按班排课,学生只能在上课期间使用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许多时间不能安排实验课,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利用实验室宝贵资源的有效措施,开放式教学可以合理配置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的场地和教学仪器设备。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学习使用仪器设备,使教学仪器设备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其最大效益,有效地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3]。
2 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探讨
几年来,我校根据食品专业实验教学实际,对食品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制订出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突出我校食品专业的海洋食品特色,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2.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实际能力培养
在全面审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程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应该增加的专业实验技能和应该建立的科学思维方式,全面整合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涵盖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内容体系。
改革后开设的食品工艺综合实验包含了食品机械、食品保藏原理、饮料工艺学、水产品综合利用等课程的实验,使学生对食品工艺实验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同时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所开出的实验课中30%以上是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某些工艺实验中自行调整配方、工艺进行实验。目前,食品科技学院两个专业16门课程开设实验课,有79个实验项目,其中25个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已形成实验课程化,该课程全部在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授课。烘焙食品工艺学是一门面向全校公选课,除了一部分理论授课外,大部分在食品工程实验室让学生在烘焙工艺实验中自行采购实验材料、调整配方及工艺进行烘焙食品制作实验,深受选课学生欢迎。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2.1 设立开放式实验室,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3个开放式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从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双休日或节假日由学生申请,研究生或教师跟踪指导使用实验室,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也可根据社会需求或自身需要主动申请进入实验室工作,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2.2 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探索,逐渐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提供自选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发展创新思维的空间和环境。在基础实验中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或步骤,活跃其思维;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程序,培养其自主实验能力。开设了开放运行的自选性、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2.2.3 大力提倡学生课外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活动
2008年以来,共有12组41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12项由学校立项资助的创新性课题研究。共有13组36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13项由食品科技学院立项资助的创新性课题研究。共有396名学生在食品工程实验室进行烘焙工艺实验中自行采购实验材料、调整配方及工艺进行烘焙食品制作实验。有60多名学生参加了食品科技学院团委主办的食品科技文化节进行烘焙食品制作比赛。有32名学生参加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美国加州杏仁商会主办的“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
2.2.4 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为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两个分室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实验技术方法演示、操作与观察要点等制成课件,指导学生自主训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将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实验内容也上传到网上,进行网上辅助教学,方便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式教学。
2.3 积极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教学指导书
为适应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海洋食品特色实验教学需要,编写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水产食品加工学实验指导》《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和《食品工艺综合实验指导》等11本实验教材或教学指导书,满足了两个专业实验教学需要。
3 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成效
经过近三年食品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等已初步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1 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实验的观察以及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实验报告及考试结果等反馈信息证实,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完成了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实验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去做实验;强化了学生实验技能,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设计性、创新性研究实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学生到广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广州、珠海、东莞和湛江等地出入境检验局实习时均受到好评。
3.2 实验室开放成果
2008年以来,实验室开放取得显著成果。2009年荣获我校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9年荣获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10年食品科技学院纪泽林、曾小勤等4名学生组成的参赛团独立研究、构思创意的“海之信卷心饼干”获“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唯一单项大奖―全新理念类奖。
3.3 实验室建设成果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申请各种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加强实验室建设,保障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国家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较大作用。2008年申报的中央与省(部)共建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实验室项目获财政部100万元资助。2010年申报的“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获得广东省财政厅150万元实验室建设经费。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被广东海洋大学评为先进集体。
4 结束语
经过3年的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充分反映出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有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们认为,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江,孙波,冯一兵,许岩,陈志红.浅谈高校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J].林区教学,201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