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7 17:25: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三者相互影响的结合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发展与环境、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三大基本关系为支撑,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大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发展的可持续问题。不过,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金融作为经济的重要部分。其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中间业务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西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目前基本上保持在4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左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近几年也以20%-30%的速度发展,2000年建行湖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74%,而且伴随其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研究日程。
何谓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国内的理论界尚未具体研究。笔者认为,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中间业务发展的可持久永续,以及中间业务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可持久永续。其内涵在于:中间业务的发展应该包含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二者不可或缺、偏废;中间业务的资源环境是中间业务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中间业务的质和量的问题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1、中间业务的发展与环境协调的客观要求。
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与内外部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这种协调包括多个层面,比如中间业务的发展计划应符合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资源的承载能力,中间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相应进行经营管理变革创新等。中间业务的内部环境包括:经营指导思想、产品营销战略、内部控制水平、资产负债规模、人力资源状况、科技开发能力、客户资源状况等方面。中间业务的外部环境包括:金融需求环境、法制调控环境、金融竞争环境。科技支撑环境、公民素质环境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做到使内外环境相互协调。
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设计、开发、营销无一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和市场需求来思考,研究和处理问题不是银行需要什么,而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银行就好比一家百货公司,市场需要什么、客户需要什么,银行就卖什么产品,要不断地适应这种变化。有成品的,银行就提供给客户并做好售后服务;没有成品的,则要根据效益原则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只有这样商品才能卖出去,才不会积压。然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是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运行的过程。
其次,要建立依法经营、规范经营、稳健经营的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在制定中间业务计划时要结合本行内部及外部环境,协调内外部关系,计划既不能过高,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但也不能过低,过低则会使现有的环境要素不能充分发挥效用。
2、中间业务的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平衡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入了长期时间概念,即从动态的角度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不仅仅是即期考虑。它是人们经过短视导致的多次失败而总结的教训。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对未来资源需求的预测,它把发展的资源条件分为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资源的投入。从银行内部来看包括管理结构完善、科技支撑力量的提升、员工素质的提高、网点布局优化等,从外部来看包括金融服务的范围扩充、银企合作的方式丰富、金融电子化水平提高、客户信誉的培育等。因此要处理好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发展的后劲问题。首先,要有前瞻性,要加强对未来中间业务发展需求的研究和规划。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科技储备、财力储备,一旦未来需求变成现实需求时,银行可以迅速提供金融服务。其次,要有均衡性,要正确处理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积累与分配的关系。既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也不能不顾当前利益而一味追求未来利益。
3、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中间业务的量的发展是指中间业务在数量上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张。中间业务的质的发展是指中间业务在质的方面的演进。与量的发展相比较,质的发展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中间业务的发展必须包含一定程度的量性发展,并以量性发展为保证,但不等同于量性发展。中间业务把业务品种、规模、收入大小作为对发展中间业务的量的发展的要求,中间业务的结构、效率、稳定、协调是中间业务的质的发展。人们很容易形成这样一个误区:一谈到西方中间业务如何发展,往往想到的是中间业务量的规模达到了多少,而很少关注别人在中间业务产品的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发展中间业务,如果只进行量的发展不进行质的演进,就不能将发展推向新的更高阶段。为此我们必须进行产品技术更新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建立六大体系。
五大关系是:
1、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资源。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银行偏重于资产、负债业务而忽略中间业务的经营思想,真正把中间业务放在与资产负债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充分利用资产负债业务的资源优势拓展中间业务,又要通过开展中间业务扩大资产负债业务总量,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结构,使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建设银行总行的“十五”规划要求逐步建立以公司业务、个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房地产金融业务为四大支柱业务的营销战略,建行湖北省分行制定的“十五”规划确定,到2005年全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全行利润的25%,形成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鼎立之势。
2、业务发展与效益的关系。我们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既无直接效益,也无间接效益的中间业务,银行考虑的主要是维持客户的关系及少量的资产、负债业务,开展中间业务是亏损的,一般来讲银行应该放弃。另一种是有很好的间接效益,但直接效益不明显的,我们在签订合同时要算好账,在法律、法规等允许的情况下作出适当让步,但是要留有调整的余地,一旦在间接利益下降时可以随时提高直接效益。比如说保险公司资金清算业务,原来签协议时因保险分公司的存款量较大,少给手续费或不给手续费,银行也能够接受(暂且认为这种做法合乎人民银行规定或同业公会的要求)。但现在保险总公司对各分公司存款余额实行额度控制,划付方式也从按月划付改为每5日划付一次,沉淀在银行的资金很少,银行根本没有多大利益。这种情况就应该考虑重新签订合同,或者实行“业务退出”机制。
3、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因为银行经营的对象是同质的,都是货币与信用,唯有经营方式和程序的标新立异才能吸引顾客,抢占市场。但是,创新就意味着对旧的事物的否定,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这只是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决不是说它没有风险。由于中间业务的品种繁多,个性差异大,业务风险也有多样化的特点。我们既不能因怕风险而墨守成规,也不能不顾风险而追逐创新,关键是要把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然,对那些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如承诺固定收入的理财等业务,是绝对不能开办的。
4、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过去我们搞中间业务也没有对某个中间业务品种、某项中间业务进行过认真的评估论证,没有算过细账,不管赚不赚钱,干了再讲,纯粹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发展中间业务应该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有多大的能力,就进行多大的投入,获得多大的产出;另一方面,有多大产出,就给多大的投入,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用。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是中间业务的内部转移价格问题。简单地讲,就是指一种、一类或一笔中间业务需要摊入多少支撑部门的费用,为资产、负债业务带来多少间接收入,计算出一个价格出来,这样就可以作出投入产出分析,作为我们决定产品是否可行的依据。
5、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发展中间业务既要上规模、上品种,提升中间业务在营业总收入中的比重,强化量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中间业务结构问题。中间业务发展哪些产品?哪些区域?哪些行业?哪些客户?应该有个战略安排。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客户资源较差、风险较大、银行内部控制较差的地方,主要发展代收代付等性和结算性中间业务;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信誉良好的大客户、银行内控比较完善的地方,则可以开办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如信用证业务、担保业务、财务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管箱业务、证券清算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
六大体系是:
1、项目研发组织体系。由于中间业务具有分散性、多样化、非重复性的特点,要将千差万别的客户需求反映出来,向客户提供可用金融产品,则须建立一个贴近市场的项目研发组织体系,可以是专门的组织机构如产品开发部,也可以是新产品委员会,设立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吸收各部门的专业人员参加。其职能包括对中间业务市场调研、制订中间业务发展规划、进行产品可行性研究、调查评估论证、拟定开发方案并实施开发等方面。
2、产品营销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要建立起像负债业务那样的营销体系,要采取包括柜台营销、客户经理营销、媒体营销(包括报纸、电视、因特网等)等产品营销方式,同时还要建立强大的营销队伍。
3、会计核算体系。建立中间业务会计核算体系是实现中间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该体系应该包括收入核算、支出核算、内部转移核算、效益核算、目标考核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会计科目设置,改进核算方法,推行责任会计,客观反映中间业务的真实情况。建设银行总行从200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会计核算体系,科目核算更细,更宜于实行管理会计的要求。但对中间业务收入核算仍然偏粗,还无法满足中间业务按产品分部门考核的要求。同时,对中间业务支出没有进行细化,无法进行中间业务产品的投入产出分析。
4、指标考核体系。中间业务的指标考核体系既要包括量性发展指标,也要包括质性发展指标。该体系可以设置中间业务总收入、中间业务净收入等绝对指标及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人均中间业务净收入、资产中间业务收入率、负债中间业务收入率、中间业务收入同业市场占有率、主要客户中间业务开发率、中间业务投入产出率等相对指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术语,在企业发展研究中,其含义是: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既要科学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长,又要保持其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放开搞活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国有经济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中小企业较发达,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快,退出也快;投入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竞争力弱,倒闭频繁;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存在矛盾,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阻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顾客的需求、供应商的信息等)。二是内部因素,这是最本质的,具体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中小企业经营观念陈旧,常常只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利润增长缓慢;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资产流失严重。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负担重,自有资金少,筹资困难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而在自身利润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内部积累又十分辛苦而缓慢。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信息、技术在“家族式”基础上创建的中小企业,人才任用多以关系为基础,管理者素质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分布散乱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很难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企业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高科技领域进入不足。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乡村集体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办企业,缺少有效的控制占用耕地的机制,造成工业用地的空前浪费,且布点多,投入大,产出低,资金、物资浪费严重,污染恶化了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论解释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费用会不断上升,信息传递效率会降低或失真,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企业的成功应以成本优势为中心,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产业分工论认为大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但规模经济引起自然垄断会造成内部的,管理低效率;小企业经营灵活,决策果断,但物质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大小企业之间有必要进行合作,优势互补,这符合当今世界分工合作、专业化生产的趋势。中小企业在现实中的贡献:繁荣市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及多样化需求;配合协助大企业生产,增加出口;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了技术创新。
另外,企业在产品开发、污染治理等方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保持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一致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社会、政府、企业界应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市场,重新评价、定位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利润率。
引进人才与技术,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才能进行先进的管理。企业不仅提高一般员工的素质,还要引进管理人才,善于留人、用人,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大企业的合作与分工。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缓和内部竞争。大中小企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小企业要肩负起其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责任,维护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应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为企业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从外部因素考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从法律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政府要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鼓励大中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创业;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监控企业与环境的长期稳定、共存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美]劳伦斯•G•温齐默著,北乔译,快速成长—如何获得并保持快速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图书馆学是一门努力提高客观知识社会记忆能力的实用性科学,它的宗旨是为人们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最佳工具与方法。图书情报学又是为了人类求知而建立起来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图书馆情报学理论方面的深层研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图书馆情报学的见解,不断把图书馆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使得图书情报学得到可持续发展。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对人们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学是一门努力提高客观知识社会记忆能力的实用性科学,它的宗旨是为人们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最佳工具与方法。图书情报学是为了人类的求知而建立起来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当前情报学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地向前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发展动向和新的发展路径。国内外许多情报学家都致力于图书馆情报学理论方面的深层研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图书馆情报学的见解,不断把图书馆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就从图书馆情报学的形成,可持续发展和发展途径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些研究和探讨。
一、图书馆情报学的形成
纵观我国图书馆情报学系统的发展历史,风风雨雨己走过了几百年。如果单从图书馆以保存文献为主要功能这一对象来说,从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情报学系统,只是由于战乱被毁掉了,但从前人留下的史书记载可以得出这一事实确实存在过。到今天图书情报学随着当今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完善和迅猛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离不开的一种文化职能机构。简言之,图书情报学就是在以图书馆为主,包括各种资料室、信息中心、情报中心、信息咨询机构、情报研究所以及培养各种图书情报人才的各大学的图书情报院系、各种类型的出版社、科研机构等当今社会主要的信息机构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图书馆是他们的核心和发展源。
二、图书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情报学在当今时代是如何发展的呢?这是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图书情报学也不例外,当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自身原有理论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就预示着这一学科面临看重大变革。要实现这一跨越,有两个方法,一是发明新的理论方法。二是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往往是发现新的理论或方法,发明新的技术。在社会科学中,大多为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理论、方法、技术。
过去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借阅全凭手工,费时又费力,效率低,又容易出差错。自从计算机技术被引入图书馆管理后,这一状况彻底改变。借阅管理目录查询都由计算机自动管理,效率高、差错少,使图书馆管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而现代科学的一大发展趋势是交叉综合,不仅是相似相近的学科之间进一步综合化,甚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由于学科之间的移植而形成交叉学科。现代科学中不存在截然独立的学科。在自然学科研究中参照引入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有关研究成果,反之亦然。综合化趋势促使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系统理论,还要了解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有关理论,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对图书馆情报学的研究、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过去的简单的文献情报学发展到当今的高科技图书情报学的综合学科,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代替了过去的手工操作和半机械化,填补了学科之间的鸿沟,使相近学科,甚至相差很大学科之间研究储存人类有价值的知识及先进的科学资料也能得心应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情报学这一学科人员素质也应相应的有较大的提高,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由过去的低级操作人员变为今天掌握高科技技术的高级人才,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才能更好的、更高速的为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得心应手的高科技信息和高科技情报。才能将图书馆办成为人类知识的公共记忆装置;及提供客观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
图书馆做为人类知识的公共记忆装置,那么图书情报学也在给人们提供客观知识服务的这个公共场所中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超前的科学价值。这是因为情报学与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是离不开的。
广域图书馆与图书情报学一体化发展是图书情报学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域图书馆的基本特性包括:是介于书库与数据库之间的多维空间典藏图书馆;是介于各种馆藏内涵之间属于多元内涵与干系的图书馆;是具有执行栓释资料功能,发挥大媒体结构的复合图书馆;是继传统图书馆之后,充分提供资料、信息和知识化多频多元服务的新一代图书馆;是超越过去图书馆服务范畴,组成图书馆服务集成网络,并且创新价值的新世纪图书馆。因此,广域图书馆是集合了技术、政策、管理与经济效益于一个经营模式中的图书馆。总而言之,广域图书馆是图书馆思维与图书馆业务的大集合,也是图书情报学新拓展的坚实基础。将广域图书馆与情报学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形成了切合图书情报学一体化发展的新功能;面向社会的文化教育功能、信息和科研情报集散的枢纽功能、情报加工的增值功能及情报营销的市场功能。同时并能达到:收藏与展示相结合、收藏与研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及途径
图书情报学在一体化结合的发展中,要想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为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面对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才能继续保持图书情报学科的现有地位,如何给图书情报事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美好的发展基础,也就是说准备让图书情报学以何种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式面对广大读者及其新的需求,这是图书情报学面临的新课题和必须去迎接的新挑战。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过去的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各种体制、法规就不健全或者比较单一,那么这种挑战带给我们的困难就更大,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的时候,将以何种方式弥补上去,还能有所创新,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未来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方向具有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几个明显的特征。
如今有人提出地球村,全球研究村等概念,也就是说到某个时候这个地球村只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运行良好,内部协调的图书情报学系统。到那时侯,图书情报系统将在人类社会化、文明化、信息化的发展中扮演主体的角色,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是图书情报学系统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基于人们对未来地球村的构想,我们完全可以构想我们的一体化地球村图书馆。
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是三个重叠性很大的概念,但他们的内涵是逐步深化的,而集成化和智能化则是基于前面三个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他们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的应用。当现代图书情报学系统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也标志着人类社会己经发展到了“地球村”时代。可是如果从发展阶段进行比较,我们的平均水平还处于半机械化、机械化时代,而国外具有先进水平的图书情报学系统正在进入电子化、网络化时代,至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两代的发展水平。这个差距如何尽快弥补上,并且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战略的选择是相当关键的。所以要尽快赶上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必须采用跨越式的和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图书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科技保障。
在有先进生产工具的同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永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拓展图书情报服务功能,加大情报集散能力、提高文献开发层次、增强决策咨询和情报市场营销力度等一系列工作中,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但人才建设最核心的一点是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做到人尽其才、事业留人。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应该优先起用和重用,让年轻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咨询研究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和骨干,在实践过程得到锻炼和提高,激发青年人才求知识、钻业务、长才干的积极性。对于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人才在精神奖励的同时应给予物质重奖,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情报学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吸引有用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推动现代图书情报学的迅速发展也就形成了整个图书情报学腾飞的内驱力。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设计) 网络平台 不同流向人才 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中明确要求,必须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人才市场的不同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严重局势,许多高等学校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使得大学生择业观念现实化,人才流向多样化。例如一些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择业思路初步形成了四个流向:考研深造型、应用技术型、中学任教型和改行跳槽型。不同的趋向和追求,使得毕业生对自己的素质、功底和广泛的适应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与感悟,进而渴望在校期间能够通过某一特定方式例如撰写毕业论文来凝练竞争优势,提升创业才干,把自己打造得更为“牛气”一些,业已成为众多毕业生的共鸣心声。这意味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面临着挑战与压力,既被寄予了厚望又被赋予了重任,所以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彰显鲜明特色和蕴蓄深厚内涵。显而易见,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过程和论文质量,对他们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将会产生非常深远(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才能把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过程变成培养学生成熟与成才的过程呢?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以现代化网络为载体的毕业论文(设计)平台,用以培养不同流向人才的自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课题,并就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
一、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选题不当甚至是不会选题。相当一部分毕业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价值性和可行性。有些论文的选题过大,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有些论文选题过窄,没有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2)内容平淡。论文内容平淡一般,多是罗列别家之说,缺乏自己的创新点。
(3)论证不严密。有些毕业论文观点模糊,而且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过程中没有逻辑分析、归纳与综合,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4)不会使用参考文献。有的学生热衷于写综述,但却不会使用参考文献,即使引用也多是较为陈旧的专著和材料,未能反映出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趋势。
(5)格式不规范。许多学生不遵守论文用纸格式、字体、摘要、关键词、各级标题编号等要求,不重视前言、附录及结尾部分等整体结构,严重影响论文质量。
2.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目的不明确。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与学业水平和学位证书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与自己的未来发展之间有何联系,在部分学生心目中并不清楚,因而重视程度不够。
(2)论文选题较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部署较晚,很多部门都是在第8学期开学才进行安排,频繁的任务加上沉重的就业压力与考研复试,使学生没有良好的心态、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撰写毕业论文。
(3)导师指导不力。导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难得与学生见几次面,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无论是对学生论文选题方向的把握、选题价值的审查,还是科学实验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导师只能疲于应付。
(4)图书馆、资料室的文献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文献检索与应用能力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一些学生信息素质不高,没有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有些学生的网络检索方法比较单一、低级,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无从下手,浏览时间不少但获取的信息有限。
二、毕业论文(设计)网络平台的模块化构成及其功能
1.网络平台的概念
网络平台,又称网络支持平台,既包括承载网络的硬件设施、设备,又包括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运行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高校中的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图书馆、教职工住宅、学生宿舍等场合,网络平台非常普及。
2.网络平台的模块化构成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发生了战略性转变,全面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必须把质量意识体现到具体工作中。为了有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我们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为主线,以培养不同流向学生的自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现有的实验室网络为基础,构建了由学术研究型、应用技术型、中学执教型、其他择业型等四大模块组成的网络平台。
(1)学术研究型。为准备考研深造的学生提供的一种环境,或者说是几个网络数据库。其中包含一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资料,与考研方向密切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资料,以及一些课题资料和与此相关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2)应用技术型。为毕业后准备到厂矿、企事业单位,公司、研究所等上岗就业的学生准备的数据资料库。理工科类侧重于实验技能、技术设计、工艺流程等实用技术资料,文史科类则侧重于计算机使用、管理科学及与其专业相关的文档资料。
(3)中学执教型。为准备到中学任教的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其中有教育理念、新课改标准、教学技能、中学教师素质、教育科学研究等相关资料。
(4)其他择业型。为毕业后打算从事其他工作(例如有的想参军,有的想支边,有的想当村官,有的想考公务员)的学生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源。
3.网络平台的功能
(1)信息提供功能。根据模块的不同特点,提供有关信息,学生可以在此领域内比较方便地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既避免盲目性,又节省时间。
(2)师生互动功能。在毕业论文整个撰写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平台相互协商、相互讨论、相互沟通。甚至学生可以在宿舍,教师在实验室、办公室或者在家里,都可以相互交换信息。
(3)论文评阅功能。在论文上交之后,导师和评阅小组可以对论文进行评审。
(4)管理功能。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电子文档进行科学管理,方便论文的借阅、抽查和验收等工作。
(5)远程服务功能。为毕业离校的学生保留的一片网络空间。毕业生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仍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母校永远是他们的大本营。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分段实施与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初选阶段
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学生除了公共必修课之外,选修课已经呈现出分流趋势。从这学期开始,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大会,部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安排网络平台知识讲座,同时在网络上公示导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让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初选阶段。此举旨在唤醒学生的自适应意识,当学生的流向确定后,初步培养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和在“海选”中择定课题类型与范围的能力。
2.题目正选阶段
经过一个学期的酝酿、调研,到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入正选阶段。此时学生、导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双向选择予以确定并适时举行开题报告。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师生感到彼此不适,还可妥善予以调整。此举旨在实现个性发展、优生优培,培养学生清醒认识自己进而优选课题的能力。此后学生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分别进入到实验室、研究所或相关单位获取信息,锻炼实战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撰写阶段
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撰写阶段。在这一学期开初,要求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由导师签字认可。任务书的基本内容为:论文题目;论文(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论文将要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撰写论文的进度安排等项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写作。此举意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4.毕业论文(设计)评审阶段
学生的毕业论文(电子稿)上交后,由导师组成的评审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评阅,以确定论文能否进行答辩。若未达到要求,将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并限时返回修改稿,这又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时空条件。
5.答辩阶段
对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纸质文本)组织答辩,进而评定论文成绩。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答辩能力、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
6.后期督查与评优阶段
利用网络平台,学院组织督查组对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按比例随机抽查、验收,并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盲审盲评(隐去导师姓名和学生姓名进行审阅和评选)。这样既可以发现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体现评优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犹如电脑系统中的“防火墙”,牢牢地把住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口。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后续化――延伸、拓展、再发展阶段
许多毕业生在到达新的工作单位后,由于环境、条件、任务和工作性质的改变,进行科研倍感困难。有的迫于无奈只好放弃,也有的跑回母校进行求助。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网络平台继续为毕业生保留了绿色通道,特别是他们的课题(自然科学研究或者教育科学研究)若与毕业论文相近或相关,那他们的科研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这实质上就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后续化――延伸、拓展、再发展阶段。由此可见,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五、总结与展望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充分发挥了高校得天独厚的网络平台优势,使得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论文水平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了锻炼,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
一是学生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基本功。无论是从定题、立意到论文的整体结构,还是参考文献的引用乃至文本格式,都体现了规范化、程序化和创新化,为他们以后进行文字写作工作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二是学生增强了特色创新意识。他们清醒地知道,唯有注重特色,加大就业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既是跟着导师做学问搞研究的过程,更是砺炼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学科前沿动态,敢于向高峰冲刺。如有些学生论文选题是导师的子课题,他们发挥自己的理论特长,敢于创新思维,05级就有4名学生在SCI二区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再如有些学生论文选题是教育科学方面的内容,他们利用到中学支教的机会,一边教学一边进行调研。利用网络资源信息,结合中学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已有数篇在《物理教学》等杂志上。所有这些支撑材料,既是能力的表征,又意味着绿灯亮光,发展道路与就业渠道畅通。
三是学生强化了信息资源意识,他们主动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开发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持续发展进行了铺垫。
但在此项工作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主要是论文的重复率问题。由于引用资源相对集中,从论文题目到章节段落,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重复率不能超过一定比例。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必须给导师与学生讲清楚,并且通过文献检测系统软件给予警示,以杜绝抄袭、剽窃和假冒等不良行为,确保论文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诚信度。
总而言之,积极加大网络平台的利用和开发力度,强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对于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乃至教学和科研等项工作,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白薇,常晓明,杨胜强等.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2]陈友华,丁远坤,高华等.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3]李俊龙,胡锋,吉东风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摘要:文章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基础、内容、模式及业务框架,提出文献计量服务作为拓展延伸图书馆服务的新生长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高校及其科研工作者的需求,是图书馆转变其职能角色,构建主导型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3-0113-03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程焕文提出图书馆精神为“智慧与服务”[1]。2008年孙浩在论文《关于文献计量服务的研究》首次提出文献计量服务(Bibliometric Service)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文献计量服务工作是促进知识生产的配套措施,是采用数学分析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各类文献计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现文献情报规律、文献管理方法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的情报服务工作,向读者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文献分布蓝图[2]。文献计量服务理念恰好符合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精神,迎合了图书馆深层次、学科化服务的理念,作为拓展延伸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新生长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高校及其科研工作者的信息需求,为图书馆转变职能角色以及深化学科服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1开展文献计量服务工作的基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面的数据库资源的开发,分析型数据库也随之出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SCI、SSCI、ESI、CSSCI、EI、Scopus、Incites等,这些数据库可以为文献计量服务提供全面而可靠的统计源,即硬件条件。文献计量服务要求图书馆员掌握一定量的数学分析工具和计算机技术方法来对各种类型的文献计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与技术性。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引进大量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其中包含一批既具有学科背景又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馆员,虽然目前他们暂时分布在各个业务部门,但经过专业训练,就会形成一支能够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队伍,因此目前高校图书馆已经具备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技术保障与人员力量,这为文献计量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献计量服务的内容
文献计量服务是使用文献计量(信息计量)分析方法和工具,通过一定的情报分析和文献数据挖掘技巧,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工作。在高校开展文献计量服务,通过对各类文献计量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发现文献情报规律、文献管理方法以及学科发展趋势,达到对研究机构、科研工作者或学科科研竞争力以及学科发展态势发展状况等进行客观评估及分析[3],以评估科研绩效和检测科研发展态势,从而辅助科研管理者进行科研决策,包括学校人才的整体状况分析以及各学科师资力量的分布、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奖励,科研基金分配、成果奖励、人才选拔与引进等。辅助研究者的科学研究包括分析本学科的发展态势、个人的科研业绩以及在同行中的竞争优势、研究前沿、趋势、引领学科发展等。具体可以通过对学术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了解研究机构分布、学科的成长阶段判断、发展趋势预测等,以此作为评价学科发展的依据。通过对科研能力、优势学科分布、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状况、科研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学术机构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某一著者的科研论文及专著发表情况、研究领域与专长、学术贡献、科研潜在能力等进行著者评价。文献计量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大型分析数据库作为依据,主要以科研论文作为学科分析与评价统计源,具体的基于论文数据平台的学科分析见表1。表1学科分析常用论文数据库平台
数据库名称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维度ESI数据库国际论文总量排名总体科研表现国际论文总被引排名总体学科影响力学科综合实力Incites数据库WOS数据平台论文占全球的比例科研活跃度论文总被引占全球的比例科研影响力学科H指数学术综合实力学术影响力Incites数据库ESI数据库WOS数据平台篇均被引的全球均值比科研平均质量ESI高被引论文或热点论文比例科研前沿性顶级期刊论文的国际份额同行认可度基金项目的论文质量项目完成质量学术质量Incites数据库国际合作论文占全球的比例国际科研合作国际会议论文占全球的比例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WOS数据平台跨院系的合作论文比例学科交叉活跃度跨院系的合作论文的学科分布学科交叉的聚度跨院系的合作论文的期刊及被引学科交叉的质量学科交叉王芳,庞德盛,杨错: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探索与思考王芳,庞德盛,杨错: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计量服务的探索与思考学校的职能部门即科研管理者和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对文献计量服务的关注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文献计量服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内容,这样服务才更合理、更具针对性。
3文献计量服务的模式
根据文献计量服务的特点,将服务模式分为两种,主动推送和用户个性化定制。主动推送就是定期通过微博、微信、图书馆主页、简报等平台主动推送服务产品,或通过培训讲座、问卷调查、读者沙龙等形式让大家充分了解图书馆馆员所做的工作及其价值,特别是工作开展初期,在用户对文献计量服务不了解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可以让用户了解文献计量服务人员所能做的科研服务内容及服务价值。图书馆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年龄在40岁以上的副教授和教授由于在业界已经有了一定名誉和地位,可以对他们进行团队学术影响力的分析(包括团队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被引用情况及影响力、H指数以及与其他团队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关注教授个人在全球、国内、同行中的位置,如某教授本人的科研状况分析,某教授科研论文发文量和被引情况分析。而对于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年轻教师,文献计量服务就要重点关注学者个人学术影响力的分析和所在学科领域的发展态势,还可以对教师本人在本学科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进行分析评价。文献计量服务的个性化科研分析,不仅有利于挖掘学科领域中坚力量和有潜力的科研人才,还可以挖掘某一领域的知识渊源、演进脉络、热点研究等内容。通过对高校及其内部的各种计量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高校管理者的科研决策提供参考。
4文献计量服务的业务框架
通过分析文献计量服务的对象、模式及核心业务流程,并将这些流程与服务业务框架有机融合在一起,初步建立起文献计量服务的业务框架。文献计量服务工作首先要确定服务对象的层次进而选择相应的服务模式,然后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服务方法,再根据文献计量服务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文献计量产品的创造,最后综合反馈的结果,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形成最终的文献计量服务报告。
5讨论
5.1文献计量服务是图书馆构建主导型服务模式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图书情报事业外部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图书情报学新理论、新思想的不断呈现,图情专家开始从广义的服务视角,思索探讨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计量功能。高校图书馆新时期提升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着力强化决策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参考咨询工作水平。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又集合了专业学科馆员力量,大多具有调研课题的成功经验,完全有条件建立文献计量服务部门。图书馆应加快情报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与教学科研相关的信息和情报研究产品,构建主导型服务模式。
5.2文献计量服务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将文献计量服务理念引入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实现智慧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为图书馆寻求和发展服务新的生长点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情报学的技术含量也相应地提高,赋予其全新内涵,可以说,加强并大力发展图书情报领域学科化服务必然成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献计量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角色转变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使图书馆参与到高校的科研发展、政策制定和学科引领之中,转变其在高校发展中的边缘角色。通过创新服务,真正迎合用户科研支持服务需求,探索有效的文献计量服务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5]。
5.3文献计量服务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而学科发展策略的制定首先需要对自身的学科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和分析,进而合理地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重点学科的优势。国内外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类型的学科评估把握自身的学科发展态势、本学科的优势和劣势、重点研究方向、资源分配方案等,从而对高校的学科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意义。通过文献计量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帮助科研人员很好地判断出某一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影响力。随着文献计量理论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适时在高校图书馆推出文献计量服务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信息化大环境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分析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充分利用与发挥,提升图书馆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程焕文.实在的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实在――《图书馆精神》自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2-14.
[2]孙浩.关于文献计量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6):64-66.
[3]孙玉伟,刘昌荣,朱玉强.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服务实践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4(1):56-61.
[4]孙玉伟.面向科研决策的信息服务框架探析[J].情报杂志,2013(6):167-171.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文献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2][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知网平台;GOOGLE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22-07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从中国的人口 、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通知指出:《议程》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此后到目前为止的10多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由此本文总结和分析我国近10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做出分析。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的资料,包括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见表1)。资料年限从1987~2005年以公开发表为准。实际上知网平台提供的资料年限,除了期刊全文资料是该时段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是1999-2005年,报纸资料从2000-2005年。以上资料分别以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关键词为关键字段,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必然落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利用Google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高级搜索功能(搜索时间为2006-01-11 10:33-50am),分别得到5 880 000项网页和30 200项网页;进行网页内文的搜索,则分别得到6 200 000项和29 300项。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及各种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虽然其中多数不涉及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只是作为背景术语出现,但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公众的影响。而进行标题搜索,分别得到80 100项和186项;标题搜索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本身更为深刻理解。
在四个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的精确匹配,分别得到历年的相关文献数量(见表2)。从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1993年来文献的数量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尤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增加最为快,分别达到186%、278%和132%。到2000年逐渐稳定,2002年文献增长率仅为0.3%。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资料数量虽然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术语的文献,但是总的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学术界和部分媒体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研究。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则少的多,比同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最高相差126倍(2005年)。2000-2002年基本上是可持续发展术语被得到广泛关注并进行研讨的高峰。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之后,可持续发展逐渐呈现了分散和集中的研究趋势,分散主要是开始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研究机构中,而不仅仅集中在像北京等大城市的研究机构;而集中则是指集中在与之相关的几个专业方向上,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3 主要内容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其理论方法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从多学科出发,我国研究者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出发,分析了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申玉铭等[1,17]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从理论上把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技术进步、环境变化之间的综合作用过程简化为四个阶段,认为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化,人类就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区域PRED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组成的复合系统(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源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其失调和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系统将呈现良好的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反之则导致恶性循环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子系统间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区域PRED系统才能够保持总体可持续性[4,6,11,19]。典型的工作如“人地关系调控机理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地球表层动油机制与人地系统调控研究”等。
(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三维性和系统性。所谓三维,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所谓系统,即区域是人地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遵从系统增长、演化的规律。这些特征,全面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必须研究其时空关系(主要包括区域关系和世代关系)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称为三维系统理论[2,25,26]。
(4) 区域发展生态学理论。闵庆文[15]主张利用生态学思想和有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认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 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 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 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 环境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
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实现。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资源循环(Recours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廖红[12]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理论,探索了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技术支撑等,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6)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参量或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快变量不会左右系统演化的进程,慢变量则主宰着系统演化的命运,支配着快变量的行为。支配原理的贡献在于:系统走向有序,最终出现少数慢变量支配多数快变量的情形。人们用不着注意所有的变量,所有的因素,只要抓住寿命长的变量,逐渐忽略寿命短的变量,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序参量。
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言,支配原理同样适用[23]。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措施、决策的改变和调整可能会使测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在表面上造成可持续发展度的下降。而实际上,这种改变和调整可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就必须从时间序列上对区域及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逐渐接近系统的序参量,从而指导某一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从区域演化特征、规律来进行决策研究,必然会降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效果,甚至会有违背可持续发展初衷的危险。
3.2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分类是从信息的本体和学科本身特点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有关信息进行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有力手段,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是衡量可持续能力高低的基本手段,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13]。从国际、国家、地区(区域)、专题指标等角度,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20,23]:
(1)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普遍课题。国内的许多研究也借鉴了国际上的研究,因此在这里也略作罗列。国际上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下属有关组织机构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UNSD)、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HDI)、统计局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盟结构性指标,欧洲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英国环境部的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加拿大国家环境与经济圆桌会议(NRTEE)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课题组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芬兰、荷兰国家的指标体系等。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国家层次上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2种:一是国家科技部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在国家统计资料的基础上[27],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1、基准层2和指标层。在指标层上分别设置了描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100个。这一指标体系突出了可持续整体化的发展思想和指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和互通因果的关系。二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结构内涵和统计内涵,建立了由五大体系组成的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由208个指标组成[28]。该指标体系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对比;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等级系统,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时间和空间排序。
(3) 地区性/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针对区域性特点而设计的。而区域的划分多数依据行政单位进行,如毛汉英[29]针对山东省省情以及山东省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乔家君[30]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河南省实况,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杨多贵等人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出发,构建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同时也有学者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的指标体系,如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8]、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2,9,22,24]。由于受到研究数据来源的限制,实际上这些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本质上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而组合成的。
(4) 部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不同层次,在内容上也包括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不同的专业/部门领域,因此隶属于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如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此外研究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6]、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1]、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1,8]。
目前,总体而言,由于可持续发展对象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的度量至今仍没有公认的衡量方法和体系。换言之,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就是要为人们获取环境和资源变化状况,以及获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结果方面的信息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5,21]。国内外相继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概念模型,一类为线性组合模型[7]。概念模型主要基于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从资源存量、资本存量、可持续收入、国家财富水平、真实储蓄、资源对人口消费的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等角度,构造评价指标进而综合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线性组合模型是从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线性组合。目前多在压力―状态―响应体系基础上选择一些指标进行组合。由于目前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缺乏全面认识,有些因素虽已有所认识却还缺乏监测,而且由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新因素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模型得到公认并被推广。现有模型的应用大多限于具体地区的试验性研究。
从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看,其目的不尽相同,罗守贵等[14]将现有的模型总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纯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模型,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专家和决策者的分散意见整理成判断矩阵,再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准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目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这种指标权重确定的实践意义在于给决策者和一般民众一种新的发展衡量尺度;同时它也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应用的基础。第二类是用于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某一子系统状况或趋势的评估模型。如程道平构造的人口压力评估模型,朱庚申的环境资源的量化模型,舒基元的代际财富均衡模型,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这类模型的评估结果一般以“可持续度”、“协调度”等百分值表达出来。我国的牛文元、美国的约纳森和阿伯杜拉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度”模型(DSD)。它扩展了重要的附加因素和计算程序,并特别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影响较大。世界银行提出的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力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的方法也属这一类。
4 展 望
尽管我们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是:针对重大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等。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4.1 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着力探究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不仅要回答传统的What和Where的问题,更要回答Why和How的问题,搞清机理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数只是针对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现状结果的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引发这种结果的作用机理及其过程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对于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理和过程的研究常针对某一自然要素展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也将得到加强和深入。
4.2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尺度是近年来在地理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时空尺度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问题和状态。例如,对于不同的空间基本单元,即使采用同一测度指标衡量,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同。即使基于相同的空间单元,采用相同的测度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考察,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同。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两方面。前者主要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时空尺度不同而引起的研究结论或成果的差异问题;而后者则是指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之间是否存在转换的可能及其转换的方法、模型和尺度阈值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兴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经过多年对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之后,在诸多研究的个案成果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和框架,推广应用于另外尺度的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广度和深度研究的必然要求。而这方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尺度转换。另外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得出的各种结论的时空尺度效应问题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4.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素结构与地域结构的整合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普遍存在把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对象来处理的倾向,从而忽略区域内部的差异。然而地域是有等级划分的,地域结构包括背景地域、次级地域和相关地域三个层次。区域并不是均质体,其内部存在着一个个的“奇点”。针对这种状况,建议应从点位(site)角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10],借用GIS、RS、GPS等技术,来展示区域内部空间点位的具体差异程度。如果不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宏观政策或被误用,或落实不到实处,微观技术也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4.4 可持续发展综合集成研究
集成研究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集成理论与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自然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人类活动影响诸多方面。在单项机制的基础上如何综合集成将成为研究的关键。
4.5 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区域要素是指构成区域系统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等。以某一种和几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入手,研究其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各种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中人与自然作用的份额以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份额,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环境改善、减灾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曹凤中.可持续发展城市判定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69~73[Cao Fengzhong. Study 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ies[J]. Chinese Soft Science. 1998,(3):69~73.]
[2] 曹淑艳,宋豫秦等.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81~84.[Cao Shuyan, Song Yuqin et al.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in Huaihe River Basi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4):81~84.]
[3] 崔灵周等.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J].水土保持通报,2000, 20(3): 15~19.[Cui Lingzhou, et al. Design 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ess Plateau Region[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0,20(3):15~19.]
[4] 冯玉广,王华东.区城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2): 42~46.[Feng Yuguan, Wang Huadong.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 Economy Systemf[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6,6(2): 42~46.]
[5] 韩增林,刘桂春.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3):1~4.[Han Zenglin, Liu Guichu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 22(3):1~4.]
[6] 蒋德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理论和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专刊):23~26.[Jiang Depeng. Assessment Theory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8, 8(Specials):23~26.]
[7] 匡耀求,乔玉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J].热带地理,2000,20 (4): 326~330.[Kuang Yaoqiu, Qiao Yulou. Summaries of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opical Geography, 2000,20(4): 326~330.]
[8] 冷疏影,宋长青.地理学在科学基金支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 2002: 158~160.[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Geography Research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nded by NSFC[J].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2:158~160.]
[9] 李立辉.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测方法[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Li Lihui. the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Guangdong 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Chengdu: SouthWe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 李小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J]. 河南大学学报,2001,31(4):56~58.[Li Xiaojian. Three Viewpoint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2001,31(4):56~58.]
[11] 廖荣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与区域PRED系统论[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3 (5): 75~77.[Liao Ronghu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ipline and Region PRED System[J]. Journal of Shaoyang College,2001,23(5):75~77.]
[12] 廖红.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探索及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Liao Ho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2002.]
[13] 逯元堂,王金南,李云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保护,2003,(11):17~21.[Lu Yuantang, Wang Jinnan, Li Yunsheng. Study on Index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3,(11):17~21.]
[14] 罗守贵, 曾尊固. 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9(2):141~148.[Luo Shougu, Zeng Zungu. Summa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2,39(2):141~148.]
[15] 闵庆文.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2):40~44.[Min Qingwen. Ecology Pond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ountry Ecology Environment, 1998,14(2):40~44.]
[16] 牛亚菲.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 (6):42~45.[Niu Yafei.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6):42~45.]
[17] 申玉铭,毛汉英.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4(4):287~295.[Shen Yuming, Mao Hanying. Some Theori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Progress of Geography Science, 1998,14(4):287~295.]
[18] 沈镭, 成升魁.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资源科学,2000,22(4): 30~37.[Shen Lei, Cheng Shengkui. Study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for QinghaiTibet Platean[J]. Bulletin of Resource Science, 2000,22(4): 30~37.]
[19] 王道平,梁爱华,李树丞.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 2002,16(1):8~11.[Wang Daoping, Liang Aihua, Li Shuche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an PRED System[J]. Bulletin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02,16(1):8~11.]
[20]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103~106.[Wang Yanjie, Zheng Xiaoxian. Summar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 2001,23(3):103~106.]
Abstract From the time whe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TBZ]was put forward, along with the authorization of “21st Century Agenda”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to 2005 year,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than ten yea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open and complicated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natural subsystem, economic subsystem and social subsystem. The subject it studies deals with many relative fields such as Geography, Resource Management, Bionom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mology, System Engineering,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increases more emphasis on renewable resource protection, reqional ecology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amage mitig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eanwhile, national departments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s and damage mitigation, carry out plen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their work have supplied Sufficient and valuable case study materia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By utilizing the CNKI and Google search tools,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dvancement of stud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details. They are theo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PRED system, HumanNature system, 3dimensions system, regional ecosystem, and circular economy, et al),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 system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ls of assessment. At last, some advices
1创建高原研究型医院目的及意义
1.1目的克服客观条件上的劣势,大幅提高高原地区临床诊治水平。
1.2途径立足高原现场,提倡自主创新精神,加大硬件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保留与吸引机制,改革科技创新体系[2],优化学科平台建设,以高原医学临床与科研的结合为切入点,牢固树立“临床牵引科研、科研指导临床”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为高原军民服务,把医院打造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原研究型医院。
1.3意义培育出以高原医学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形成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高高原地区临床诊治水平,更好地为高原军民健康服务。
2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2.1学科平台建设为了使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发挥最佳效益,医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对“全军高山病中心”“全军高原战创伤救治中心”的人员优化整合,对管理和运作模式进行彻底改革。首先,打破了科室界限,把与高原病有关联的科室,如:高山病科、中心实验室、心脏内分泌科、消化血液科、病理科、检验科、药剂科等统并为“全军高山病中心”,把与高原战创伤相关的科室,如骨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五官科、麻醉科、特诊科、输血科等统并为“全军高原战创伤救治中心”;其次,由医院高原医学学科带头人分别兼任“全军高山病中心”“全军高原战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各科室主任任常务副主任,各科室中临床科研能力兼备的人员为组员,充分保证统一管理、有效协调配合和统一组织实施,形成合力,便于有效开展科研攻关;再次,打造科研平台,医院明确中心实验室的职能,使其成为各科室共同使用的实验科研基地,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和中心建设的重复投入。
2.2培育特色优势下大力抓好高原医学学科群的培育,注重质量,合理布局。医院依托各专科中心平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强内涵建设,认真谋划。把高原医学专科中心建设作为“龙头”,引进新业务、新技术,带动全院整体建设的发展。优先支持符合高原实际、有特色、起点高、研究方向明确、有创新内容的学科,使专科中心和重点学科真正成为医院医学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基地和摇篮。
2.3建立反馈机制基础医学研究是临床诊治水平向前发展的创新源泉与不竭动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往医院科研主要停留在对临床治疗和技术运用的经验概括,为了尽早进入研究型医院行列,医院上下统一思想,重新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树立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医院高原病重点实验室,建成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具备开展基础研究的实验平台,为临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撑。同时,针对临床诊治过程中遇到的老难题、新问题,吸收借鉴医学最新理论与高新技术,进行客观分析,统筹布局,理清科研思路,开展科研攻关,重点把握高原现场情况下人体的生理变化机制,以及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逐步形成高原优势学科群;并带动其他学科跨越式发展,达到提高临床疾病诊治水平的目的。
2.4完善奖惩机制一个完善的科研奖惩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员积极性,为此,结合实际,医院对科研奖惩机制进行了再完善,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西藏高原特色,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工作,鼓励撰写医学学术论文及科研课题的申报。
2.4.1从数量型向数质量型转变经统计,2001—2010年,医院共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发表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论文平均每年仅占38.23%,至今尚无于SCI收录期刊。针对这一现状,医院修订措施,奖惩并施,提高的数量与质量。规定在正规期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按100%报销版面费,但不予经济奖励;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按100%报销版面费,并给予经济奖励;在SCI收录期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影响因子低于5分的论文奖励3000元;影响因子在5分以上(不含5分)的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影响因子在10分以上(含10分)的论文每篇奖励10000元。另外,连续三年无文章的人员将影响其晋升职称、立功受奖。论文管理机制的完善,调动了医务人员发表高质量文章的积极性。
2.4.2加大科研奖惩力度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研究型医院的重要标志,为此,医院加大科研成果的奖惩力度。对于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金额较之以前翻了两番;对于任职期间无科研成果的中、高级职称人员,将影响其晋升职称、立功受奖。措施的完善,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5注重横向联合医院与三医大野战外科研究所、高原军事医学系、总后装备部等单位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同时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战略合作长效机制,取长补短,联合进行高原医学各项课题的攻关。
2.6坚持成果转化研究型医院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将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是医院多年的传统与优势,医院全军高山病中心研制的“高原康胶囊”使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50%~60%降低到现在的2%~3%;亚低温治疗高原脑水肿使高原脑水肿死亡率由20世纪90年代7%~15%降低到现在的0.8%;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使高原肺水肿治愈时间缩短36小时以上。科研成果的转化,证明“临床牵引科研、科研指导临床”的正确性,医院将继续坚持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促进临床与科研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