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0 18:01: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选修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选课
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整体人格,一个人应当受到一种通专并重的教育,甚至是通稍稍大于专的教育。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注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正是在社会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产生的。它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选修课的特点
公共选修课是随着学分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既保护、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广泛。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因此决定了其授课对象的广泛性。授课对象的年级跨度从理论上讲包含了大学四个年级;专业跨度涵盖了文、理、工、艺术各个专业。
第二、课程种类多样。公共选修课是由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所开设的,因此决定了其种类多样的特征。从大类上讲,公共选修课由经济、管理、法律、人文与艺术、文学与语言及科学与技术等六大类组成。
第三、选课比较自由。公共选修课的选择权在学生手中,多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定,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的自由性。
二、公共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文阐述,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拓宽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公选课也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公选课开课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课程冷热程度不均。笔者调查河南几所高校发现,目前各校开设的公选热门课程通常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而另外一些课程由于不太契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兴趣,上课人数寥寥。这些状况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授课质量不高。
第二、公选课缺乏指导,学生选课目的不明确。具体有两个原因:首先、大部分高校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唯一依据是课程名称和教师姓名,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与所开课程内容相关的选课说明,比如课程内容、学习该门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授课教师的背景、资历、专业等信息。其次、在高校学分制的压力下,部分学生出现了在选不到课的情况下,为修满学分,不得不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甚至自己不能胜任的课程。
第三、部分教师开停课比较随意。由于高校扩招,公选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只要具备了教师资格证,大部分高校就允许教师开设选修课。而部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多是因为教学工作量不够,此外,有的教师所开设的公选修课和自己所学所教的专业没有丝毫关系,无法从源头上保证开课质量,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求知的热情。
第四、考核方式不严格。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是考查,出于趋简避繁的心理,大部分公选课教师会选择规定不严格的期末小论文或开卷考试对学生进行考察。这些考察方式往往缺乏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容易助长部分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偷懒抄袭的风气。
第五、合适的教材不易选购。由于一般教材内容更新周期较长,跟不上公选课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而且未知选修人数也给订购公共选修课教材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听课效果。
三、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针对以上阐述的问题,高校部分公选课教学质量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开课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开课不积极的问题。具体做法是:(1)规范开设公选课的规章制度,采用累进式的方式,以课时为单位,对开课教师进行物质奖励。(2)树立典型,嘉奖优秀公选课教师,从精神层面引导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在每个学期结束前,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选,以学生评教结果为基础,结合教学督导的评测打分意见,对整个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教师进行鼓励。
第二、优化公共选修课课目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构建围绕核心课程的多层次课目结构体系,加强必修课和公选课之间的关联,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其次、鼓励教师多开设能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并使其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第三、建立选课引导机制。利用网络,学校可以将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为选课参考信息,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将教师的背景资料链接到选课系统网页上,从而极大避免选课的盲目性。
第四、构建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研究制定以小论文作为考核方式的公共课考查评分标准,保证教师评分的科学性、客观性。其次、引入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纳入期末考核范围,以此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为考试而学习。
第五、加强监督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平时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试卷评阅的监督管理。
总之,公共选修课是整个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公选课在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考核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建立引导机制、严格教师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建明,陈万光,张耀武. 高等教育中公共选修课实践探讨[J]. 科技信息,2010,第十九期.
2 侯加兵,王光富.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浅议[A].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关键词: 《体育欣赏》课程 公共选修课 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审美意蕴,增强欣赏和娱乐性,注重美的创造与发掘,尤其是体育比赛,更是运动员创造美与观众欣赏美的过程。当今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参与体育锻炼,更要懂得如何欣赏体育,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美,接受美的教育。高校开设《体育欣赏》校级公共选修课,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新途径。
1.开设《体育欣赏》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体育欣赏是人们对体育实践过程进行自由观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交流、感应的动态心理过程。《体育欣赏》以《体育美学》作为先行课程,教学过程结合大量的体育实践,帮助学生在进一步探索体育运动中所蕴涵的美的同时,“缓解压力、享受生活,分清美丑、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感受竞争,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因此《体育欣赏》是一门特殊的方法学课程。
2.《体育欣赏》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确定选修课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选修课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体育欣赏》校级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欣赏方法、欣赏内容,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提高体育美学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体育相关知识,在欣赏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提高学生在体育人文知识方面的修养。
3.《体育欣赏》课程建设实践
3.1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 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合乎逻辑的构架,是教学顺序、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反映。教师应该了解、熟悉、钻研教学大纲,并在教学实践中执行教学大纲。高校《体育欣赏》选修课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探索、发现体育中美的事物为主线,以体育欣赏的方法、内容,体育欣赏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竞赛规则为基础,着重欣赏过程的引导,从各自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及《体育欣赏》选修课学生的现实理论基础等条件出发,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
3.2 教材选用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欣赏》(大学公共平台核心课程)教材是目前唯一能查阅到的相关教材,但该教材对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较少,没有具体的体育欣赏内容、欣赏方法,更多的是介绍一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简要规则,内容结构方面还有待于补充与完善。在《体育欣赏》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采用的是自编教材。
3.3 教学内容
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基础有所差别,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看,《体育欣赏》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1)体育欣赏概述部分:内容包括体育美学的内涵,体育欣赏的含义,体育欣赏的本质特征,体育欣赏的意义。
2)体育欣赏的生理、心理机制部分:内容包括体育欣赏的生理机制,体育欣赏的心理机制。
3)体育欣赏评价标准部分:内容包括体育欣赏评价的差异性,体育欣赏评价的共同性,体育欣赏评价的客观标准。
4)体育欣赏的内容部分:内容包括身体美,运动美,其它类型美。
5)体育欣赏的方法及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部分:内容包括体育欣赏者应具备的条件,体育欣赏的具体方法,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
6)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欣赏部分:内容包括按运动项群理论分类介绍项目的规则,项目的技战术。
7)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介绍部分。
为了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所选定的各部分内容都是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针对选修课课时少和部分运动项目开展条件高等现实情况,教学中只能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突出大众化项目重点欣赏,以保证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4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教学手段与方法显然已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触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营造一种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
在《体育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教学方法应以讲解法、演示法为主。教师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全方位考虑教学,包括: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最新竞赛规则,甄别典型教学案例,收集整理体育视频、体育音频、体育图片等相关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定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其中重点要提及的是教学课件中体育视频、音频的插入时机要得当,否则会造成教学内容前后衔接不好。比如在体育欣赏的特性“自由性”的教学部分,插入“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对澳大利亚比赛时黄健翔激情四射的解说视频”,再对“黄健翔解说门”事件进行分析,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普通欣赏者与体育评论员在体育欣赏实践中的区别;又如在“不同运动项目欣赏”的教学部分,插入不同项目的比赛视频(配以音频),学生能从中欣赏到体育运动中的健康美、体态美、风度美、技术美、战术美、智慧美和意志美;再如在教学中插入相关图片、体育音乐,学生能欣赏到体育建筑美、体育工艺美和体育音乐美。
3.5 教学时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只重视选修课的开设门次,造成了选修课的课时相对较少,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2―48学时/学期,《体育欣赏》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一般为32学时/学期(有的院校只有16学时/学期),课时数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选修课的开设效果,许多教师反映难以合理安排课程体系,能够讲授的内容受限,内容的系统性难以保证。因此,在《体育欣赏》教学中有些教师只传授简单的运动项目规则,运动项目的技战术也只是一点而过,然而,体育欣赏的实质是对体育美的感悟,而不是某一运动形式的欣赏,体育欣赏应该上升到理性阶段,即,通过体育欣赏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使学生的体育欣赏主客体地位发生改变,由欣赏者变为被欣赏者。为了不使该学科流于形式,舍本而逐末,教师必须合理规划授课内容,研究授课方法,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适当增加开课学时。
3.6 考核内容与方式
目前体育类选修课的主要考试方式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交论文、技术技能考试等,其中提交论文和开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方法的比重最大。教师应结合《体育欣赏》的教学实际情况,以选修课考试形式的变化趋势为出发点,洞察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选修课考试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一些改进课程考试方法的思路,突出公平、公正、全面的综合考核原则,以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欣赏》课程的考核内容应以教学内容为主,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10%)、考勤(10%)、期中小论文(20%)、期末开卷考(60%),虽然此考核方式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但要给予学生一个公正的评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教师在这种考试方法中体现的敬业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每个学生来说同样具有一种良好的熏陶作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方法、一种途径。
4.校级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实践
4.1 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教师方面,由于部分高校采取以课时数乘以选课人数的系数的方式结算讲课费,同时以具有一定的选修人数为开课条件,因此部分教师为追求选课人数而在相应的教学纪律、考试成绩方面要求不严,存在“放水”现象。学生方面,伴随高校大规模扩招,相对于扩招之前,学生入学时的分数线明显降低,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下降,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旷课现象突出,出勤率较必修课低。
4.2 选修课课程管理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监管不严是造成选修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重要原因。在选修课的开设上缺乏必要的甄选,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强;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质量评价体系,授课形式及内容具有随意性;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具有随意性,许多选修课往往仅以论文考试的方式结束,由于缺乏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监督,论文质量难以保证。部分高校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不当也是影响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些院校设置的必修课及专业内指导性选修课的门数过多 ,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 在选修课程上难以保证必要学习精力的投入。
4.建议
4.1 加强课程建设
4.1.1 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首先,应明确教学目的性,明确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规定好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其次,要注意该选修课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及适用性,同时在整体上要体现其前沿性、思想性和启迪性。
4.1.2 加强教材建设。鉴于《体育欣赏》选修课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学生的现状,教师要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就得选好教材或编写适应选修课的教材。要注意精简教学内容,对课程基础理论部分要进行重新构建,适当扩增欣赏的内容、方法、欣赏能力的培养等知识。
4.1.3 讲究课程考核方式,避免随意性。考试要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且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方式。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较为合适,即将考勤、作业、自撰论文以及期末的笔试等成绩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4.2 创新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4.2.1 制作直观生动、操作方便、信息含量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编写制作内容丰富、言简意洁、图文并茂、视频生动的《体育欣赏》课程多媒体课件,能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把最佳的媒体手段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欣赏过程体会到体育之美。
4.2.2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将体育实践教学中的讲解法、示范法、演示法引入课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4.3 重视教学管理
4.3.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经常让教师走出去学习或参加培训,经常相互观摩听课,进行学科研究和讨论; 要重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并适当给以奖励;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学习,使教师既教书,又能胜任育人的工作。
4.3.2 重视对学生的管理。重视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严肃课堂纪律。教师要常点名, 缺勤超过课时的三分之一者,坚决不允许参加考试,不给学分;教务处也要经常派人抽点,抽点到的课一次缺课按两次缺课处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3.3 加强课程的监管力度。高校应加强选修课开设审批程序;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如对教材情况、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平时成绩登记情况等进行检查;实行督导听课与学生评分相结合的评估机制,评估结果与晋升、奖金、福利等相挂钩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瑞林,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46-52.
[3]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陶景阳.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姚琼.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7:73-76.
[6]陈秀菊.高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选课的价值取向[J].南昌高专学报,2009,(02):152-154.
选修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地拓宽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注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我国大部分大学按照跨学科的原则设置体育学选修课程,以体现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特征。
从我国12所院校博士培养方案看(表7),不同的二级学科在选修课程内容侧重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单位,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具有灵活性,北京体育大学在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提出选修的指导原则,要求选学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思维新方法,以丰富和扩大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根据本专业和研究方向需要,学校又无力开设的课程,博士生可到有条件的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博士生的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从具体选修的课程分析,课程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上海体育学院选修课程通过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讲座形式完成2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参加4个专题讲座,经导师批阅合格后,才能获得学分。
表7 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选修课程名称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育社会学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
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计算机、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体育科研方法、逻辑学、导引养生功、第二外
语、生物实验课、外聘专家讲座、可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营养与促力辅助剂、第二外语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导论、体育科研方法论、逻辑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与SPSS、国内外前沿知识专题
苏州大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分子免疫学、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医学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选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
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哲学史、休闲娱乐概论、体育原理
清华大学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选修校内其他研究生课程
山西大学
体能训练、体育教学论、神经生理学、体育实验设计方法、运动选修
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研究、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科研方法、跨学科选课(2门)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设计与方法、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
8次前沿讲座
浙江大学
国际体育体制比较、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体育资本的投融资策略、国内外体育法案例分析、体育市场营
销策略和策划、行政法学、项目管理
综合性大学体育学博士点选修课程设置具有其特色。例如福建师范大学侧重工具和方法类课程,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苏州大学开设了拓展研究生知识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课程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类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等有利于博士生未来社会交往需要的课程;华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跨学科的人文社会学课程,扩大学生的视野,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的设置以跨学科为原则,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设置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选修课程。
4.4 课程学分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1]1号文件)指出:“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年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10]。就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而言,一般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3种。从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可见,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实行学分制外,其他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这不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教育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际、国内校际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互交融、学分互认,加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分制的完善是时展的召唤,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的优点,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图3可见,我国11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所修规定总学分存在差异性,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所规定的学分最高,分别达26学分和23学分,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学分最低,为12学分,其他大学的规定学分一般控制在18学分左右。在不同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不同模块课程学分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在公共课程中,我国体育学博士外语课的设置大部分为2~3学分,但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外语课程学分为9学分,占所修学分的39.1%,山西大学把第二外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东北师范大学的外语课程学分为3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6.7%;在专业学位课程中,河北师范大学开设4门课程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63.2%,浙江大学只开设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门课程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1.8%;在选修课程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程学分为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46.2%,苏州大学开设了9门18学分的选修课程,浙江大学开设了7门选修课程11学分,东北师范大学只开设了3门选修课程7学分。选修课程是学分制的基础,没有健全的选修制,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课程的选修化是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优化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为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创造条件。
附图
图3 我国11所院校体育学博士课程总分设置状况(学分)直方图
一、目前大学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开设的审批程序不严格在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开设,都存在审批不严的现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程序一般是由教师提出申请,各二级学院(系、部)形式上进行审核,再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批。而这种审批在很大程度上是例行手续而已,在课程质量、学生需求等,并没有进行一个科学、严格的论证。一些教师往往由于评职称、增加工作量甚至增加课酬等方面的需求而临时性地开设。当这些需求一旦实现后,便不再开设,导致课程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而教学管理部门很少通过深入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后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公共选修课。因此,大学公共选修课往往存在教师想开就开,想撤消就撤消的不良现象。
(二)课堂管理不严格,往往是处于放任自由状态
公共选修课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学院、系别、专业和年级,集中他们一同上课,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同时,很多高校为了不影响专业课的正常授课,公共选修课往往被安排到晚上,或者星期六、日进行。这样的安排无疑给公共选修课的课堂管理增加了难度。一方面,授课教师、听课的学生自然放松了心态,无形中把公共选修课看作可有可无的一门课。很多学生固执地认为专业课要好好学,不然很难过关,公修课不必下劲,随随便便就能通过[2]。另一方面,这个时间段往往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下班”时间,如没有组织专门的检查,一般不会有人来检查上课情况。因此,课堂纪律等一系列的问题,完全掌握在任课教师身上。负责任的教师,会认真点名、认真组织教学;不负责任的,则完全不顾学生的情况,只顾埋头念教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存在应付式教学
1.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教师是为了评职称、增加工作量或课酬等原因而申请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只是把其作为一个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桥梁,而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经营。这种短期行为,使课程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无形中更是导致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也有一些教师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还不够明确,教学缺少规范,备课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例如,教师不按正常的教学日程安排进行,教学存在随意性;开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符;也有教师认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没有必修课那么高,所以在备课、上课时放松了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也出现同样一个老师,专业课上得非常认真,但对于全校公共选修课就马虎应付。
2.针对性不强,缺乏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公共选修课都是面向全校学生,甚至有些学校之间还实施不同学校之间的公共选修课可以互相承认,因而,学生可以来自不同学校、院系、专业、年级等。面对知识、专业背景如此复杂的学生群体,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易。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把自己开设的专业课改头换面当公共选修课来开设,使得公共选修课与专业课无异[3];也有一些教师则只讲皮毛,没有任何深度。因此,授课过深或泛泛而谈都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在对课程考核时,很多学校都没有统一的考试或比较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很多时候,只是根据任课老师的喜爱来定,一般有交论文、交习作、外出实践等,也有只看出勤率。对于上交的论文、习作,一般也不会再返还给学生,有没有改只有老师自己本人才清楚。而在考试上,多数教师采用开卷的形式随堂进行,这样一来为混学分、凑学分的同学提供了便捷条件[4]。(四)此外,公共选修课的没有统一的教材,甚至没有教材。同一门课,可能由于教师的不同,教材的版本可能不一样;或者,去年与今年的教材也不一样。也有些课程的教学资料就是老师的课件,只是简单的纲目式的几句文字再配以几幅图片。总之,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符合非专业类学生使用的教材不多。
二、关于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对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在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实境遇却是可有可无,成为满足教师、学生不同需求的一门边缘化的课程,这与公共选修课原来开设的初衷相差甚远。要改变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必须从公共选修课开设的源头上严格把关,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教师责任意识,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用。
(一)要严格公共选修课的开课程序。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前做好摸底调查,认真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础上,拟定出相关的课程方向,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申报。通过用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开设公选课,解决公选课门类数量和质量问题[5]。其中,部分课程也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二是在鼓励教师参与申报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同时,又要对授课教师设定一些必要的硬性条件,如平时的课堂教学测评要排在各个学院(系)教师中的前50%、3年以上高校教学经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达不到相关条件的,坚决不予开设。三是要成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每一位教师申请开设的课程进行可行性的综合论证、评估,并要按一定的比例淘汰部分课程。
(二)加强对共选修课的日常教学监控。对于公选课的教学检查应当纳入学校正常教学检查工作中,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系统[6]。通过成立相应的公共选修课教学监控小组,监控小组一般由教学管理干部、普通教师及学生干部组成,定期抽取一些公共选修课来进行检查,查看上课学生人数、课堂纪律、教师课件制作、课堂作业质量等情况。同时,对调查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务部门及任课教师本人。通过教学监控,一是在制度上促使教师、学生更加重视公共选修课的教与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中去。二是监控小组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授课老师,这对授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良好作用。三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十分有效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课程设置
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高校力求把本校建设和发展成为国际型和研究型的大学,这就要求理工科学生在英文期刊中发表更多的学术论文。因此,理工科公共英语教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在注重对研究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培养研究生掌握用英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阅读、翻译英语专业文献以及用英语撰写、陈述学术论文。
1 研究生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1.1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国际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对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上述目标,2010年,我们对5所理工科高校公共硕士研究生英语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进行了调研。其中研究生英语课时最多达到128学时,最少60学时,3所高校采取了两学期英语课程设置,第一学期为英语必修课, 第二学期为英语选修课。从调研结果看出60学时在所调查的高校中处在末端。但是,从2013年开始,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做了重大改革,有的学校研究生英语课学时从原来的60学时压缩至32学时。这种课时剧减的形势迫使未来的英语教学模式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更具有针对性,即强调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
1.2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不断连续扩招,扩招比例曾经达到20%~30%。即便在最近3年,扩招比例还保持着2%~5%的增长。硕士研究生现状是人数多,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生每年入学人数基本保持在3 000人左右,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极大问题,即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2011级硕士入学英语分级水平测试中,最高分数和最低分数相差55分。因此,单一的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所有研究生的要求,这就须要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多元化的英语课程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所以,不论是从理工科高校“国际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还是从硕士研究生人数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硕士英语课程学时剧减的现状,开设具有实用性的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已经势在必行。可见,突出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不再是博士研究生的要求。目前,我们急须探索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来满足理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即用指定选修课程的形式建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学位课课程模式。
2 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英语教学改革这个话题,教师不断与学生探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对3所理工科院校2011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反馈调查中,我们发现:95.2%的学生认为无论在英语学习方法还是在内容方面,硕士阶段应该与本科阶段存在不同;89.5%的学生认为对于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其主旨是提升学术交流(包括但不限于)方面的言语、书面表达;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进行一些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会议等比较相关的、并且对研究生来说比较实用的英语教学;测试方面,应着重加强口语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两方面的考核。
而且,近年来我国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针对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各高校明确自己的定位,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出各自的分层次教学要求,并且按照学生的需求设置多元化的学位课程。很多理工类高校把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为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的课程。其中研究生英语必修课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型基础类课程和英语实用口语等语言交流类课程;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程包括英语技能型和学术英语运用型选修课程。技能型选修课程包括英文写作和翻译、英语口语、英文阅读和翻译等课程;学术英语运用型选修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课程、国际会议英语、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语高级口语与交流等。通过上述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根据理工类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学校多元化的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的这种教学形式应用到理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的课程模式建设中,增加英语课程的多样性。针对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是理工科学生这一特点,我们的重点应放在增设一系列和学术英语相关的硕士英语课程上,从而使学生经过该阶段有的放矢的英语学习,能用英语撰写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及摘要,甚至能在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语宣读自己的论文以及与其他专家交流。
3 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分析
3.1《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早在1992年,《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就明确规定: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提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探索设置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在之后2005年制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也提到:各所高校应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平台。这个等同于教学大纲的、具有指导性的《要求》为全国各地高校其中包括理工类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依据,使理工类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改革和创建适合自己学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模式和教学内容。
3.2学习者为中心课程设置理论
David Nunan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中提到诊断学习者的外部需求,即客观需求,是课程设置的重点。因此,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就成为这种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的重要机构,该类院校应该把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定位为利用外语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把学习内容制定为与理工科相关的学术英语交流与写作等,以适应理工类研究生未来工作的需要。
3.3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为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提供了认知学和心理学基础。图式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被分类和被有效应用的认知理论。图示不是各个部分简单机械相加,而是在以往经历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顺化”而形成的,是对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因此,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使研究生具备了一定基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在听、说、读、写、译与其专业有关的英文学术文章时,感觉到实用和自如。
终上所述,无论从我国研究生英语教育背景、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还是从《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等方面,我国理工科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上述理论和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了“用指定选修的课程形式建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学位课课程模式”,这是对课程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利用目前有限的英语课时,把选修课和必修课相结合。针对理工科高校英语必修课是一种大胆的实验;同时,对以后理工科高校硕士英语选修课的设立是一种初步尝试。从硕士研究生的角度,这种课程模式的改革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既保持了原有的对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模式下,强调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从我国理工科高校未来发展的视角,这种课程模式正符合很多高校“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这种课程模式必将推动部分理工科高校“国际化、学术型、研究性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福胜.清华大学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C].大学英语创新与发展――首届四大名校大学英语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7-12.
[2]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 (试行稿)[OL],1992.
[3]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基本要求[OL],2005.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 公共选修课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裴琳(1979-),女,河南三门峡人,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5-02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主席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分制的实施有重要作用。
外语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中的一类,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和院校转制后,外语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当今社会急需精通外语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途径。外语类院校如何设立完善的公共选修课体系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调查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与访谈法获得数据。2010年10月,调查组在四川外语学院(以下简称“川外”)全院1~4年级对4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4份,回收率为91%。针对数据分析显示出的相关问题,调查组专门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深层次的原因。调查所得数据使用了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外语类学院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现状,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引起了高校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与思考。
二、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
1.公共选修课总数不足,学科门类涵盖不广,分布极其不均衡。以川外为例,目前,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90门左右,占整体课程体系的10%左右。而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则占整个课程体系的50%。根据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分析川外的公共选修课,涵盖了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七类,依次占总公共选修课程数的比例为:72%、14%、5%、3%、3%、2%、1%。
从公共选修课的类别来看,不少课程有交叉,不尽合理;且不够齐全。在专门类院校中,开设足够门类的选修课程比较困难,在开课师资上存在较大缺口。开课量不足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影响了公共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引起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不满。
为调查学生的态度,调查组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所修公共选修课感兴趣的比例,结果显示,有40.1%的学生认为所修课程中真正感兴趣的占多数,其余59.9%认为所选课程并非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这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迫切需要改革。
2.培养方案中公共选修课比例较少。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各个高校推行学分制的具体要求。根据《四川外语学院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选修课仅占学分总数的3.3%,这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人的个性和实践能力,建议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的人才。
(二)公共选修课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对学生指导不足。调查表明,学生选课前缺乏必要的指导,选课渠道主要是“学生之间互相告知”,其次是“学校官方网站上获知选课信息”以及“望文生义”。可见,学生在公共选修课的选报过程中相当盲目。丰富学校选课系统信息,通过恰当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公共选修课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及到课率。
2.选课系统不合理,开设课程少是选课难的主要原因。问卷进一步调查了目前学生关注的“选课难”问题,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为“选课非常难”或“比较难”。为寻找选课难的真正原因,调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位列第一位的是“服务器慢,系统难进”,选择频次为101次;位列第二位的是“每班有人数限制”,选择频次98次;以下依次是“热门课程开课次数过少”“选修课种类不足”“与其他课程冲突”等。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选课系统亟待升级。网上选课是唯一的选课途径,每当期末选课时,全校学生同时在线,导致网络堵塞。第二,目前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二级学院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公共选修课课程经费不足,二级学院不支持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导致公共选修课开课次数少。第三,目前的薪酬制度对公共选修课按班级计算,无论选课人数多少,均算同样的课时,打击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间接导致了选修课班级人数限制。
(三)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考核不规范
公共选修课因每班人数多,不便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践课程、自由讨论等互动的授课方式,教师上课一般采取课堂授课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式中排列最后一位。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其次是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录像,课堂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与学生互动多的课程、实践课程、课堂自由讨论。教育方式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从教与学来看,存在着供需不对等的现状,是学生公共选修课到课率低、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的根本原因。
从考试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考核制度规定公共选修课考试采取随堂考核的方式。川外大多数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的方式,教师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顺利获得学分,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致使考试流于形式,无法很好地体现选修课的目的和作用,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四)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有偏差
从调查和访谈中得知,不少学生错误地把选修课定位为次要或不重要的课,一部分学生持着“为取得学分”的目的选课,以便能够通过考试。进一步调查学生选择选修课的依据,结果表明,部分学生选课带有功利性,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造成选修课“冷热失调”,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远看违背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及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选修课体系及管理方式与方法
1,建立公共选修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筛选和构建。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评价标准要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2,推行公共选修课模块化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外语类高校学生最喜欢的公共选修课是艺术类的课程(110次),就业实用类(85次)、自然科学类(79次)、社会科学类(11次),课程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建议将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就业实用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的课程数量应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须修满每个模块所要求的学分才能顺利拿到学位。推行“模块化”公选课,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实行跨校选课制度。调查结果显示,“与重庆其他高校互认学分,直接去该校选修”是学生支持的改革方式。跨校选课通过跨校选课制度,既可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又可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是高校发展的趋势。具体可从两方面操作:第一,如高校相距不远,可让学生跨校选修,学校双方互相承认学分;第二,如高校相距较远,可采取到其他高校外聘教师进行教学。
(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公共选修课授课质量
1.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了解公共选修课的作用和功能,采用与专业课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力求教学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图、文、声并茂,做到深入浅出,照顾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教与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健全考核方式,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可以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调查报告或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期末考核热情。
(三)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
1.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教学是教与学的一个双向教育过程,教师“教”最终要靠学生“学”。需要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学习精神和优良品质,这对提高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建立导师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在自主、自立方面比较薄弱,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选课时盲目性很大。因此,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或由导师根据学生现状指导学生选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的公共选修课。
3.将公共选修课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相结合。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开设“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培养”等课程外,教师还可以在其他公选课程中结合讲授学科前沿进展、学术动态、应用前景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教会学生创业应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学校各级组织也可以与公共选修课结合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公共选修课是适应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外语类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态度及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需要从“管”“教”“学”三个层面提高认识,投入精力,真正发挥公共选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宣学新.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7).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必要性
一、开设选修课是实行“学分制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要全面铺开学分制管理体制改革,依然要紧紧抓住开设选修课学分制这个突破口,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到必修课学分制改革。但学分制改革要求选修课比重占一定比例,恢复开设选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和课程门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开设选修课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来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人与环境协调发展。选修课的开设,烘托学校人文气氛,体现人文关怀,凝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也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大学毕业生能百分之百找到工作的情形已一去不返。大学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择业困难。有关资料报道:只有22%的毕业生对于找到满意工作有信心。在学科专业方面,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师范等科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较旺,而法学、 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理论、艺术学、体育学、国贸、财经、新闻、管理、 职教、中医、动植物、轻工食品、农业推广、农林工程等科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较少。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感觉最大的阻力之一是专业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之间不相符合。有68.9%的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有实际操作能力,有40%的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辅修第二专业。这说明我们现在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说明若仅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是难于找到工作的,现在大学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改行或几年后就改行的比比皆是,他们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有用知识以面对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主动找准自己的服务面向,应根据生源的档次和以往毕业生的就业层面来客观地确定自身的服务层面,才不致盲目性。高校应正确对待近期市场和潜在市场,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保持学科特色的关系。专业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专业内涵的建设。专业口径必须进一步拓宽,必须让大学生们适量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之外的有用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着重考虑实用性、素质性、创新性、市场性。要达到这些目标,一方面应注意加强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应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在开好专业课的同时,适当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任意选修课的课程数。这其中专业选修课对于增加专业知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此处不再多说,本文着重对任意选修课的作用予以说明。任意选修课包括本专业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必修课以外的全校其他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所有课程,以及各院系、各部、中心为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改变了传统的学计划,统一课程体系,学进度,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的大一统模式,是教学管理上的一种突破,设置任意选修课有如下作用: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任意选修课集学科之众,层次之多的开放性特点,使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是造就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任意选修课的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能力,选择专业知识以外的学科学习,或者选择比一般专业基础知识要求更高的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以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利用任意选修课学分,跨年级、跨专业,在全校范围内选课,变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信息。
4.任意选修课的设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课是真正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生能自主地选择他们喜爱的老师,选择喜爱的课。它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知识群体,教师的教学要能满足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需要,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5.有利于全校教学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学投入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目前,在一些大学中任意选修课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已达10%~15%,这其中有与专业课程有联系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也有与专业课程没有直接联系的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其在当今的经济建设中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在许多行业和岗位上都能用上,对于增加学生的实用知识和综合能力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靳义亭.对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