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0 18:01: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称高级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对象
以2010年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基本数据和2010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主要是指在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工作的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管理人员、护士及其他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在现有文献资料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为样本地区,对西充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个人访谈,对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小组访谈,以进一步分析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2统计分析
用Spss18.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一般情况
2010年全省共有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78名(20.9%)来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6名(79.1%)来自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性别、学历、学位、申报高级职称职务、申报专业等分布如下:学历分布:中专109人(29.1%),大学专科175人(46.8%),大学本科79人(21.1%),硕士研究生4人(1.1%),博士后1人(0.3%),其他6人(1.6%)。学位分布:无学位327人(87.4%),学士35人(9.3%),硕士4人(1.1%),博士1人(0.3%),其他7人(1.9%)。申报高级职称职务:副主任护师93人(24.9%),副主任技师20人(5.3%),副主任药师7人(1.9%),副主任医师242人(64.7%),主任药师1人(0.3%),主任医师11人(2.9%)。申报专业:内科54人(14.4%),外科麻醉皮肤性病等专业71人(19.0%),护理93人(24.9%),妇产妇保计生79人(21.1%),预防卫管26人(7.0%),儿科儿保8人(2.1%),检验和法医12人(3.2%),药学8人(2.1%),其他23人(6.2%)。
2.2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的现状
2.2.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结果分析2010年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22名被市州退回,238名通过评审,43名正在被省卫生厅审核,23名正在被市州审核,33名新提交为注册,15名专业评审落选,通过率为63.6%。(文章中通过率是指截止2011-01-01,37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已经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人员的比例。)来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52名通过,通过率为66.7%;来自乡镇卫生院等296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中有186名通过,通过率为62.8%。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的通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χ2=8.52;P<0.01)在基层高级职称困难的情况下,乡村较城市社区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评审通过高级职称更为不易。374名申报高级职称时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有54.3%符合计算机免试条件而没有参加考试,可能是形成“一种职务,两种水平”的原因之一。另外,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中80%以上是因为论文质量低下。
2.2.2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构成与分析2010年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2.9%,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4.1%。2010年374名申报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学历分布主要集中在为中专和大专,绝大多数(87.4%)的人员没有学位,需要进一步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2.3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比例与比较2010年四川省共有46.78万名疗卫生人员,村卫生室占39.2%,乡镇卫生院占38.4%,门诊部(所)占1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6.7%,街道卫生院占0.1%。2010年四川省通过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一类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的比例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全省现有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6.8%,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包括县属及以下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为4.2%,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所占的比例为4.8%,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所占比例为1.7%,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的村医和卫生员的比例为1%。
3讨论与建议
3.1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3.1.1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比例有待提高2010年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共有21.9万人,仅有0.214万人为高级职称,剩下的21.7万人多没有通过高级职称,然而2010年仅有374名基层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因此,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而没有申报高级职称。学历普遍较低或不能被认可,科研水平较低,培训较少以及大量的基层卫生人员无法通过考试等因素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
3.1.2部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时学历无法认可根据对四川省某县的现场调查得知,现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很多医疗卫生人员(约60%)都是由过去的县级技校培养出来的。由于他们的学历无法得到国家的认可,申报高级职称对他们是困难重重,这正是每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申报高级职称评审人数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急需合适的政策解决他们学历尴尬的情况,提高他们申报高级职称的积极性。
3.1.3现有高级职称的评价机制未具有激励和稳定基层卫生人力的功能现行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评审模式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稳定和留住他们,给予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较大倾斜及扶持,使部分已通过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实际上并未达到现行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出现了“一种职务名称,一种待遇,两种水平”的现象,还造成了通过高级职称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向上一级卫生机构流失,失去了高级职称本应具备的激励和稳定基层卫生人力的功能。
3.2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评审现状
讨论四川省结合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现状和问题,增设了“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实行两类评审同时进行。它不仅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因学历、科研等条件所限造成“晋升难”的问题,还有效解决了“一种职务名称,一种待遇,两种水平”的问题,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力的发展。为使“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在基层有效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3.2.1完善高级职称评审标准,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工作业绩挂钩“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需要从政治思想表现、专业理论知识(学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工作成就4个方面全面考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审专家可以从现有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的专家库中抽取。建议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业绩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以工作经历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客观评价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晋升“基层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资格”时可降低学历要求,降低或暂不作外语、计算机和科研等方面的要求,解决了一种职务名称,两种水平的问题。考核工作业绩可以从业务门诊量、慢性病诊断准确率、转院转诊率,孕产妇保健成功率、残疾人就诊及康复、实际工作的病案病例分析等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方面着手,因为这些考核内容可能包含着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几年或几十年的智慧和辛劳,全面反映他们的工作业绩。
3.2.2卫生部门加强与人社财政部门联系,合理确定基层高级职称岗位数目前,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缺乏,人才流失严重,需要充分发挥高级职称的激励功能,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比例,对稳定和发展基层卫生人力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中得知现有的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1∶3∶6已经不能满足基层卫生医疗职称评审的需要,小组访谈中部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建议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比例为2∶4∶4。合理增加高级职称岗位数,并联合人社、财政部门完善对《四川省卫生医疗机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试行意见》的修订,对与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保障他们的编制和待遇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1.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1.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1.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1.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2.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2.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2.3师徒工作室模式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2.4组织形式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3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3.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3.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3.1.3师徒工作室建设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3.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3.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3.4师资队伍建设
3.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3.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3.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4校企合作反思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以及高职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高职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提出新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杜威实用教育理论可以作为其理论基础。
高职教育是和普通高等教育性质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职业性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为主旨,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置相对独立的、与理论课程并重的实践课程体系。
尽管人们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职业能力的养成要在实践中完成,并且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但实际运作的高职课程仍然是以学问知识为主导的,仍然是所谓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过去,或者指责高职院校,说他们不懂高职教育规律,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者指责教育评价标准,说它是用理论考试代替实践考核。但是,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的,正如有学者所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进行理论上的充分说明,尽管人们普遍地相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试图对高职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知识观—高职实践课程认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受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教育者们注重的是学生对已有科学概念、命题、公式、事实、方法等的接受和理解,这种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可靠的。为了使学生学会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高职教育就必须加强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因为这些课程选择的知识都是经过实证的。因此,理论知识已经统治了学校教学,实践教学没有其容身之地,而沦为理论教学的附庸。
波兰尼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探究后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知识。也就是,那些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
和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州门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匕州亘架乃至知识信念。
首先,缄默知识是大量存在的,正如波兰尼所说,人们生活于它们之中就像生活于自己的身体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构成主题主要是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技术知识是“观念形态的或精神状态的技术,亦即无形的技术;把在技术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制造和使用物质过程看作技术知识的实现过程,亦即有形的技术”。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不仅包括显现的指导行为的知识(如规范性知识),也包括相联系的缄默知识,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及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是最宝贵和最昂贵的工作过程知识。
其次,在科学理论证实的过程中,缄默知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缄默知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对缄默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行为。与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在技术知识体系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和更为突出的位置,具有更大的价值。
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共同构成个体总的知识体系,并且,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缄默知识不像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记忆、复制和传递,但它们对工作过程的进程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个人在实践和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实践课程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行为主义用外部特定的刺激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教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和做中学。建构主义教学不是简化环境,而是要学习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并工作。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教师应设计支持并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根据可替代的观点和背景去检测自己的观点,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反思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高职实践课程就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职实践课程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活动建构性。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具体的实践环节,通过合作学习,在解决具体问题情景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情境认知理论一一高职实践课程学习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先后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的,情境性在所有的认知活动中都是根本性的。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脱离情境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高职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被传统学校文化扭曲了的真实活动的劣质替代品。讲授式的教学、被动的学习和形式化的成绩测试与评估被隐含在学校的这种自给自足的文化之中,形成了至今在学校中占有优势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产生的结果是: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反,在学校文化中的成功者未必能够成为真实职业世界中的成功者。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活动的真实性和真实的活动。在情境认知理论看来,“学生为形成专家使用的技能,他们必须从事类似的认知活动—真实情境中的真正任务”。真正的任务是具有凝聚性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因为,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动机资源,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情境意图的觉察,指引学生的活动,即真实的情境向学生暗示了情境资源和相关问题。
高职实践课程正是试图通过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或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的逼真、仿真环境和虚拟实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高职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工作世界的实践任务,学生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
四、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高职实践课程价值论基础
杜威针对传统教育中的弊病“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包括: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与社会、与企业需要联系并不紧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方面具有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以至于在教学方法上一直采用机械式重复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演示和讲授,学生们只是进行反复的上机操作,枯燥并且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当前计算机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操作并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很大弊端,已经与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水平严重脱节,与教学实践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理论课上不积极,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相反,学生对上机实际操作却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跟课堂脱节,所以导致学生们上机实际操作的目的性不强,很难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对教学设计和技术进行分析,一贯地采用灌输法,沿用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大减。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单一,固守传统,缺乏适应学生和时代的机房演示、模拟业务以及实际案例操作等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适合当前计算机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升而做相应的调整,而是仍然以简单的日常办公软件的应用和基本操作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并没有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计算机的更新换代水平相适应,而是逐渐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仅仅以教授学生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未来的工作之中,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技能都不能很好地掌握,甚至不能正确理解。另外,由于很多中小学校在教学中已经普及了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高中教学时也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进行过相应的能力检验,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并未考虑这些因素,仍然沿用传统教材,甚至有些教材的内容与学生之前掌握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学生对于教材所列内容已经掌握,有些学生却不太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但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没有考虑这一问题,缺乏因材施教,而是让不同起跑线上的学生都进行同样的课程学习,导致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没得吃。
(三)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普及了计算机教学,社会培训机构也设有许多计算机辅导班,这些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中许多学生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技能。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缺乏实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等原因,在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中,学生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一些专业排版之类的操作等。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应该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或高级技工,因此,学校的上机操作条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毕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就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四)当前教学考核方式还不完善当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考核中,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考核方式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仍然是以教学内容为主,以笔试和机考为主,沿用传统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缺乏创新。第二,考试的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检测,而忽视了计算机学科的实际操作性,对于学科的技术性也没有达到考核的目的,考试形式非常单一。第三,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结果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仍然侧重成绩,即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不利于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深入探究。
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适应当前计算机水平发展情况
首先,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方法要适应当前计算机发展水平,适应社会和企业对员工计算机技能的要求,适应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教学实验课程,结合理论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学生到机房进行上机实际操作和练习。在选修课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一些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的计算机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可以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案例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断被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所替代,多媒体的应用应该不断被引用。比如教师在讲授操作演示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基本理论课程融入其中,让学生们在演示过程中更加容易接受,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转变思维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分级教学方法。由于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人员更应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划分层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可以设置免修班、提高班、基础班等,不同班级所讲课程内容和讲课方式不同,但是终极目标都是让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一些知识,在已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达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当然,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小组竞赛法、成果激励法、开放作业法、软件引导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
(二)不断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就要增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面向的是各个企业,因此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上要增加企业相关内容,与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模拟实际操作环境,增加实训教师队伍,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不适用于所有专业,一些专业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没有体现在教学目标当中。针对这种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人员应当重视该课程的实际应用性,同时根据学生专业讲授对应的计算机知识,传授适合的操作技能,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际应用。例如,教师在应用基础课教学工作中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基础模块中可以设置操作系统、OFFICE操作、网络基础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在选修模块中可以设置程序设计、Autocad制图、flash设计等,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根据个人能力和爱好通过等级测评对选修内容进行探索研究。
(三)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健全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计算机教学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中不断增加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实践内容,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为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时刻关注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定期参加培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也应积极参加大专院校、社团的学术报告会,加强学术研讨,多与计算机行业各种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夯实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用”字。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要首先增强自身技术水平,增强自身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队伍要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一门交叉学科,只有不同专业、不同技术水平的教师共同探讨才能共同提高。
三、结束语
(一)课程的性质。
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方法、会计理论、会计操作为一体的交叉型课程,本课程系统完整地介绍如何运用财务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的记录、计量、计算、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生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信息、会计报告的现代会计信息技术方法,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紧盯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职业需求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会计软件应用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解决好“如何学”的问题。三是将课程的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按照基于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行动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式或者是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以真实业务的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乐学促勤学,以勤学强能力,做中学,看听学,教中学,学中悟。融“教、学、做”为一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能力目标。
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在操作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用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完成各项会计工作。在维护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软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及时地解决和排除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胜任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具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3)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能够熟练应用;(4)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巩固前面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开发原理及业务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兴趣,完善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以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为一个项目,使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者与别人合作完成建账初始、基础设置、财务处理、会计报表、购销存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案例教学法。以一个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为案例,仿真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独立完成账套初始、基础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有效地缩小了学生在学校实践学习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在企业上岗,做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相适应。3.角色扮演法。根据会计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体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方法。例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部门的审核会计、出纳会计、系统管理员、主管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掌握各岗位实际操作运用及各分工和衔接的工作。学生通过角色变换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会计信息化岗位的理解,增强了自身专业技能。4.小组讨论法。制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纲、计划,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团结奋进精神,并能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针对已经确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通过详细讲授、总结、提问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并及时批阅;对于上机操作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除了加强课内上机练习以外,还重视课外上机练习操作;将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被确定为考试课,满分为100分。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在75-85分之间为良好、在60-75分之间为及格、在60分以下为不及格。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各部分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7的比例加权平均后汇总而成。平时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课外作业组成。期末成绩: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统一命题,分A、B两套试题,从拟定、校对、试做、审批等环节来严把试题质量。考前由系部从中任取一套来统一考试。最后由任课教师统一流水阅卷,并以班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
五、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特色
《包装设计》课程融合了技术与艺术,强调“教”“学”“做”兼修。在实训内容上,要体现包装印刷行业的岗位要求,将教学过程与岗位实操流程综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后,能够从实训实践中来强化相应的职业技能。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遵循了包装设计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将包装工艺知识、包装设计软件、包装创意、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内容,利用真实项目来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具备完整理论基础、拥有丰富设计经验的社会所需人才。对于项目化教学,其关键在于设置合适的项目。以无锡惠山泥人为例,从其典型的文化元素及旅游纪念品特色上,实现传统工艺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既提升了传统工艺品的文化形象,又推进了惠山泥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在惠山泥人题材、造型方面的设计,来突显其装饰性、摆设功能,增强其“用”的功效;与惠山泥人大师展开产品包装设计开发,让学生从市场调查、产品包装定位、消费者需求分析等方面,来了解惠山泥人产品包装项目的设计背景,制定贴近市场消费群体需求的包装设计方案。现代网络的发展,利用设计任务平台,如威客网,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知识、创意、技能转换为实际收益的方式,鼓励学生从中选择感兴趣的包装设计任务,并从动手实践中来体验学习、体会设计的乐趣。当然,在高职院校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自主性、创意性虚拟命题方式,围绕包装设计行业需求,拉近学校教育与市场人才标准的距离,从包装思维、创意训练、技能挑战等方面来引入竞赛项目,挖掘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包装作品。
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要点
(一)进阶性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项目主题的选择,而项目主题又与项目目标及任务紧密相连,立足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技能实际来确定项目主题。因此,项目设计难易度的确立具有综合性,在了解包装设计相关知识、理论、创意等知识点之后,可以导入基于纸质材料的工艺品包装设计项目,内容上涵盖纸盒的结构、纸盒的外观视觉元素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设计方案构思及包装实物制作与评价等部分。在学生了解容器造型设计理论后,可以导入非纸质材料的多种不同类商品的包装设计项目,着重从项目化实践中,启发学生多维度的设计构思,体会包装创意,熟悉商品包装设计工作流程等内容。
(二)真实性
对于项目化实践教学,一些教师倾向于模拟项目,事实上,对于广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对未来包装行业的了解,特别是期望从真实的项目包装设计实践中来体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设计,可以采用既定命题方式,明确具体商品来进行包装设计,也可以采用自由命题方式,结合项目要求、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结合惠山泥人产品形象及包装设计主题,通过介绍惠山泥人的历史文化,从中来明确泥人包装的尺寸、规格、文字、品牌等信息,并要求学生设计出至少三种不同风格的泥人包装方案。在这个具体的包装设计项目中,学生从包装盒结构、造型款式、外盒文字、色彩、图形的搭配以及纸质材料的多种运用中,增强了包装设计趣味性与地域文化内涵,也从真实项目中感受到商品包装的现实价值。
(三)典型性与完整性
对于《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要注重项目的典型性与完整性要求。所谓典型性,就是要体现产品包装的普适性,突出包装设计的基本功能。所谓完整性,就是要从项目流程设计中再现实际项目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增进学生对包装设计项目的完整体验。包装设计的对象繁多,不同商品的包装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食品包装与药品包装,在包装材质选择上、包装创意构思上、包装设计手法上都具有差异性。《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教学中,需要从不同类型商品的包装设计对比中,如大众化商品与奢侈品包装、小组间不同项目的包装设计与评比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鼓励设计创新。
(四)突出“渔”“鱼”兼顾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要进行反思,项目化实践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学评价与反思。所谓“渔”,即教育的方法,要遵循“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过程来养成。教师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要从“授”中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基础理论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在实践技能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让位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项目化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从项目实施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述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素质,拓深项目化教学实效性。
(五)多维度、多元化考评
对于项目化实践教学,要统合不同的考查评价方法,尤其是建立多层次评价体系,来完成全面、客观、有效评价。在模拟类项目教学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真实包装设计项目中,采用教师评价、行业评价以及参照企业标准来检验学生的设计水平,增进学生对自我、对设计行业的正确认知;在竞赛项目、参选项目实践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在考评内容上,既要关注项目设计提案、项目完成进度、完成质量(设计原创性、表现多样性、制作成果)、项目总结报告等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以花生酥包装改良为例探析项目化教学
(一)花生酥传统食品旧款包装调查
花生酥是我国传统食品中的典型商品,在包装设计上缺乏现代意识,多以单一的色调、保守的结构造型、陈旧的创意思路、落后的印刷工艺,甚至非环保的包装材料居多,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淘汰的窘境。包装设计工业的发展,为商家重塑产品理念,打造新的品牌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改良包装市场定位
花生酥作为传统食品,在旧款包装设计上,尽管引入了名人代言方式,增强了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但在包装风格上,与市场其他品牌相比,缺乏个性与特色。因此,从提升花生酥包装设计的品牌效益上,一要塑造产品的新形象,增加企业文化附加值,突出企业的文化内涵。二要深挖花生酥的品质,从其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上来细分消费群,从而在包装设计上体现不同的设计风格,以应对不同消费群的市场需求,打造花生酥这一传统食品的品牌活力。
(三)花生酥包装设计再造
根据项目化分组实践,第一小组在包装再设计上,将文化意旨作为突破点,积极挖掘花生酥的价值。融入企业发展历程,结合花生酥的营养价值,通过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符号、线条、图案等表现元素,来传递浓郁的文化底蕴。在图形选择上,以传统剪纸手法刻画寿桃、寿星、仙鹤等“长寿”纹样,并配合“香浓美味、延年益寿”等字样,来增强包装主体与产品属性的关联性,隐喻花生酥能带给消费者多福、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第二小组在包装设计上将传统制作工艺作为切入点,利用传统简笔线描手法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传统花生酥的制作步骤,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既直观又形象,带给消费者丰富而独特的工艺文化体验。第三小组在包装设计上注重情感策略的运用,特别是利用现代设计对消费者多重感官的满足来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将包装图样按照幼年、少年、青年、老年四个生命阶段进行划分,分别绘制不同的插画来勾起人们对美味的甜蜜回忆;同时,在文字装饰上,以手写字体配以煽情的文案策划,激起消费者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的情感表达,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第四小组在包装设计上将“绿色”理念作为重点,着力从生态设计、环保意识等理念来倡导绿色设计。在材料选择上,讲究节约与环保,尽量采用可降解材料,引导生态消费观,在保障食品包装基本功能、满足消费者审美诉求基础上,将情感设计与绿色设计达成平衡。如在包装造型设计模仿花生外形,在花生壳纹路中嵌入绿色、健康的文化,借助于包装的凹凸触感增强浮雕效果;另外,在产品包装延伸功能上,包装盒可以变作糖果盒、花生酥布袋可以作收纳袋使用,遵循了绿色循环、可重复利用的设计目标。《包装设计》课程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融合,在参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项目任务作为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有效途径,各小组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共同商讨设计主题与策略,并从制作成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掌握了所学知识,培养了职业技能,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的紧密衔接,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锡平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
进行综合课程设计之前,要选择好一个题目。该题目不但要包含方法及工艺,而且还要把焊接性和结构包含进去,尽量让三者所占比重比较相当。比如我们选择某种型号压力容器的焊接这一题目。首先,学生要根据压力容器的工作要求及所给定的材料,设计出压力容器。这部分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焊接结构课程掌握的程度。其次,学生根据该容器的结构和材质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编制好焊接工艺,并提出焊接要点及焊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训练金属材料焊接性和焊接方法及工艺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学生根据以上两点把需要完成的设计工作落实的图纸上。
2.课程设计的实施
一旦选择好课设题目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项目的实施,如何让项目顺利的进行是课设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逐一化解。以上面提到的某一压力容器的焊接为例,学生首先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来计算并设计压力容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结构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师来帮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大约在前一周,我们就安排学生在机房进行设计,并安排结构方面的老师来指导学生。等设计结束后,学生们就开始选择焊接方法及编制工艺,在这期间学生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关于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期间在教室教学就可以,安排焊接性和焊接方法方面的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大约两周的时间,学生的课程设计基本上就全部做完了。在整个课设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要相互配合,对学生们的设计随时检查,以便提前发现问题。
二、综合课程设计取得的成果
通过我校2010级焊接专业学生开展综合课程设计来看,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方面,综合课设的开展,使课程设计时间大大减少,环节安排更加合理,同时焊接操作训练也能顺利地安排在该学期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不再很疲惫了,教师们同步指导,学生们有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应的老师,使得指导效果大大提升。
三、结语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重金属污染;生物防治;生物农药
1、引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4]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NFT)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76个。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其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换层、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综合农艺措施。[1]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82年,全国23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1985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60万亩。
2、无公害蔬菜研究与生产现状
(1)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效、无毒生物农药,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所谓生物防治,笼统地讲,是指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危害程度的方法。我国广大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种植示范户在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万一上述措施不奏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2]
(2)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
蔬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早就引起我国蔬菜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环境容量、迁移规律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状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还原能力,从而可以使铜、镉、铅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相应地减少。另外,根据菜园土地的环境条件,利用排土工程法和就地表底土翻换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对各种重金属污染,均不失为良好的治理对策。[2]
(3)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从1979年开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科研人员就对蔬菜中硝酸盐的分布水平、累积规律和控制途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北京地区常见蔬菜品种中硝酸盐的大致含量,指出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除与蔬菜的种类、品种及蔬菜的生长部位有关外,还受外界光照、施肥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荫棚遮光栽培菠菜,与露地栽培相比,其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施用化肥,大白菜叶片中的NO3含量明显提高。上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实践中,从蔬菜品种选择、施肥技术、栽培环境控制等多途径综合控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效果明显。[2]
3、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对策
(1)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行政、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加上优质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是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两类机构,即无公害蔬菜领导机构和无公害蔬菜服务机构。强化科研投入,增加科研力量,加强与无公害蔬菜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建议设立国家无公害蔬菜工程专项研究基金,成立国家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协作小组,从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扶持。着重加强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薄膜、农药、垃圾等)的生物降解机理、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的研制、高抗病虫害蔬菜品种的选育等与无公害蔬菜有关的基础理论与开发技术研究。[3]
(2)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需要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或规程)加以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应把握以下三关:一是生产基地选址关。首先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试验基地。二是种植过程无害化关。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等。三是蔬菜残留毒物检测关。在蔬菜上市前,由质量检测部门对蔬菜中重金属、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有毒物质残留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保证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内(或参照国际)的食品卫生标准或相应地区的有关标准。[5]
参考文献
[1]闫晓波.无公害蔬菜青翠碧绿.中国环境报,2007.06
[2]无公害蔬菜标准的探讨.《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2007.11
[3]加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建设.农民日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