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伦理学论文

伦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21 18:30: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伦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伦理学论文

第1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第2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第3篇

首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史韦泽强调人应该敬畏生命,护理是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神圣职业,由于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从业者应该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这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理念,也是始终贯彻我们教学的一条主线,这是前提和基础。通过护理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明白选择护理专业,就是选择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其次,增强护理专业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事护理专业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古人讲“医乃仁术”,学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护理伦理学教学就是要培养道德素养较高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伦理学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处理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准则,增强医德情感,进而转化为医德信念和医德意志。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医学生道德素养的又一个着力点。最后,提升护理专业医学生职业良心。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说:没有同情心的医务人员是不合格的。护理学生职业良心的形成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病人的爱和同情心。2011年刚走上护理岗位不到半年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爆料“希望患者在自己下班之后再死,免得自己麻烦”等一系列紧张的护患纠纷事件,引起社会一片唏嘘之声,究其原因不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而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护理伦理学教学塑造护理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良心。

2医学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改善的途径

(1)更新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护理新技术、仪器设备的应用和新理念的出现,都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我们的教科书对临床的护理实践活动的伦理指导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护理活动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再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不信任危机的出现,都使得护理实践活动中出现很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患者知情权的实现与护理人员保密义务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在遵守医院制度与维护患者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也仅限于告知我们在护患关系,护际关系中应该怎么做,并没有针对特殊的实际问题给出伦理学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很多护患矛盾问题的解决中当法律没有涉足的时候,伦理上最多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杨丽教师在其护理伦理学教学调查结果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伦理学讲授涉及面太广,但是具体内容不叫局限,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未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突出反映了护理伦理教学内容构成上的问题。所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伦理学,在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要着眼于护理的实践活动本身,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让学生能够了解面对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2)提高护理伦理学课程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

从2009年、2013年全国两次医务人员从业调查结果来看,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医疗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核心场所,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正如吴阶平先生所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培养,首先就要来自医护学生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从而把一种外在的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良心。因此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护理伦理学课程应该具有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实在在地赋予护理伦理学一定的地位,从根本的教育制度上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

(3)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伦理学学科重要性的认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护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而仅有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这一实际的社会需求,简单的护理伦理学理论也无法胜任,只有通过强化考试或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一手段作为提升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4)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的教学方法

第4篇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类本能的,类本能的基本需要是人性的集中体现,关怀与被关怀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又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实践过程。诺丁斯提出关怀具有多样性、关系性。关怀包括对自我的关怀,对亲密人的关怀、对有联系以及远方陌生人的关怀,对非人类的动植物的关怀,对人造工具和物品的关怀以及对思想的关怀。关怀与被关怀既有相互的需要、给予,又有相互的回应和付出,二者是一种“相遇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保持和谐,是关怀与被关怀的关系。人类关怀的多样性和关系性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怀缺失,心理就会失去和谐状态,长期积累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关怀缺失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师也被推到风口浪尖,教师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任务多,变化快,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不断警示人们,要重视教师和谐心理的建构。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有制度和管理缺陷带来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有教师间竞争加剧带来的同伴群体关怀不足,有升学率和成绩比拼带来的教师与学生情感性关怀的减弱,有教师工作繁忙无暇休闲带来的自我关怀减少、与家人的感情联系和相互关怀减少等。概括而言,关怀不足或缺失是形成教师心理失谐的关键因素。教师心理和谐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教师关心自我,才会珍爱健康,珍惜生命,认真选择和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关怀身边的人,才会处理好与家庭、朋友、同事以及邻里的关系,感恩于他人给予的关怀,真诚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从中获得共情和满足;关心陌生人及远离自己的人,才会具有更博大的胸怀和更宽广的视野,从中获得尊重和包容;关怀自然,才会与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享受自然的恩典、科技的发达,又不会肆意妄为。教师如果没有对自我的认知和关照,没有对他人的友爱和互助,没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没有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就会使心理失去和谐,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关怀是关怀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心理和谐的助长剂,心理裂痕的弥合剂。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2]诺丁斯认为,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而只有一个学会了关心的人,才是有这种进步和成长的张力去追求和实现一生幸福[3]。关怀的学校是师生心理和谐的前提,师生的关怀又是关怀学校的关键。

二、关怀实质:教师关系和谐与共同发展

1.教师关怀是教师关系和谐的核心要素

诺丁斯认为,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彼此都需要他人的关怀,需要被理解、被给予、被接受、被尊重和被承认。从本质上看,关怀是对人的关系性存在的认同,并以情感化模式引导关系发展,努力创生出一种和谐共建的关系。“关怀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非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4]教师关怀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与学、教师与工作休闲等一系列关系和谐的核心要素,教师关怀源于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支持、以及与其他人的沟通,强化于师生间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同事之间沟通合作、共同进步。这种关怀是“共通感”、是“移情性理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师生间充满人际幸福感和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场域中与学生、同事以及其他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康德认为,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互为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关怀与被关怀是相互的能量支持,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范畴。

2.教师关怀是教师积极情感的基础品质和教师幸福的生长点

从个体社会化过程来看,个体对世界的满意和信赖源自于最初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保护,儿童早期建立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他们以后对世界产生积极情感的基础,因此,关怀具有基础性的品质,教师关怀品质有助于教师欣赏、热爱、投入、责任等积极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幸福的生长点。教师关怀并非康德义务伦理之下的以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行为的约束,而是强调一种能量和力量。教师关怀是教师自我所散发出来的关怀魅力,使学生感到关怀的力量,以身教来加以示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关怀的熏陶,从关怀中学会关怀[5]。教师关怀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一个和谐教师群体、和谐育人环境。教师关怀不是权威式的、居高临下的单方面的情感投入和输出,学生及他人也不是消极被动的情感接受者,双方是平等的“积极贡献者”和“共同享受者”,关怀关系的建立与维系是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关怀,达成精神的共融和流通。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心理以及成长发展给予关怀,学生对教师的努力付出以及价值回馈尊重,教师对他人的需求及发展给予关注,对方产生积极回应,双方同时是关怀者,也是被关怀者,这样的教育过程和情景,个体自我得到确证,美好的情愫与和谐的关系得以建构,教师自然不会“职业倦怠”和“情感枯竭”,师生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关怀的积极情感是教育活力的源泉,也是教师幸福感的生长点。

3.教师关怀是师生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力

关怀伦理学的研究回归了对人的情感需要的关怀,主张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特性,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出关怀不仅注重个人的发展,而且需要帮助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它突破了人本主义强调单向度的自我实现,而是以“相互关怀”“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双向度关怀,显示出鲜明的关系性、利他性。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促使其发展。“关怀他人,最有意义的就是助他成长和自我实现。”也就是说,关怀是具有生产性的,关怀这种正能量是教师、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正如弗洛姆所说:“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表现,它包括着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它并不是一种为他人所影响之意义上的感情,而是一种努力使被爱者得以成长和幸福的行动,这种行动来源于他自身的爱的能力。”[6]“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关怀会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的对教师关怀的回应,又会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动力。

三、关怀实践:教师心理和谐的达成

关怀是一种品质,一种关系,一种能量,更是一种实践。行动是关怀需要的目的,也是关怀的核心表达。教师关怀是一种特殊行为,教师关怀的实践过程是教师心理和谐的达成过程,实施要点有以下几点:

1.理解尊重

理解和尊重是关怀的前提,理解就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和经验的共享。尊重就是认可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尊重每一个人的情感和表达,欣赏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维护他们的尊严。教师对于儿童生命的尊重,要求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尊重,要求对儿童内心的了解与关注,教师对教师同伴的理解尊重,要求教师承认个体差异,具备合作共赢的观念,教师对自然的尊重,要求教师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对话与聆听

对话是基于平等、信任与主体间性理解之上的交流与交往方式,是教师与他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点。对话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相互感应的通道,是平等的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心灵碰撞的平台。诺丁斯认为,对话法是学会如何创立和保持与他人之间关心关系的基本方法,对话时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心理。吉尔根(Ger-gen.KJ)提出对话意味着教育中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削弱固定的权威,激活对话者间的关系”。比如,师生关系是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平等尊重的主—主关系。学习是合作与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自我、外部世界的“对话”过程。师生在“学习者共同体”中通过对话、文化互动,达到双方视域融合与知识的共同建构。师生关系,就其从本质是双方基于理解、包容而展开的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它是动态生成的双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建构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因此,平等、双向、积极的主体间性的互动必然带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心理和谐。聆听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叙述—倾听,是敞开心扉的表达,是充满温情的关注,是无条件的接纳。教师通过与学生、与教师、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对话与聆听,能够达成共识,调控情绪,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教师的心理和谐。

3.创设情境

第5篇

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

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第6篇

国外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作用机制及优点-31,临床多中心研究中证实VAC技术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降低截肢率和再手术率,但是国内在VAC技术应用中尚存在以下不一致问题:①负压治疗源不同:国外多使用智能泵作为负压源_1-4],而国内多采用墙式中心负压或电动吸引器作为负压源;②负压值不同:国外多采用一125mmHg(1mmHg=0.133kPa)的负压值;而国内从一60mmHg至一450mmHg,差异很大;③负压治疗模式不同:国外多采用吸引5min间歇2min的间歇治疗模式,国内多为持续吸引模式;④负压治疗疗程不同:国外研究建议每周评价1次治疗效果,如果连续2—4周无明显进展,再联合其他治疗或终止VAC治疗,国内多为连续治疗7~14d-6]。⑤敷料更换时间不同:国外多建议48—72h更换1次敷料,国内多为7~10d更换1次。⑥填充敷料不同:国外采用纱布或聚氨酯泡沫’卜;国内多采用聚乙烯醇泡沫]。⑦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不同:国外多采用伤口缩小率、肉芽覆盖伤口床百分比评价效果_1I4],国内多采用愈合时间和手术成功率评价效果I6。由于医疗体制和付费方式不同,VAC技术应用中费用问题成为另一个突出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VAC技术进入医院使用后,智能泵租用费和治疗耗材费每日58美元(折合人民币350元左右),均由美国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支付。而我国多为患者自付,费用昂贵(日均1000~3000元)对患者构成了强烈的经济利益冲突,极易导致医患关系激化而引发医患纠纷,成为新技术应用的一大障碍。为此针对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从VAC新技术改良人手,观察新技术应用效果,保证患者利益最大化。

1方法

1.1改良设计VAC治疗的各个环节

①自主设计和应用智能化负压源。我们自主改良设计VAC治疗系统¨,按照国家二类新技术管理规范申请医院立项获得批准。该负压源智能化控制,压力值稳定,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和活动,且价格便宜,减轻患者负担。②设定恰当的适应证和和禁忌证及负压治疗值。我们设计了VAC治疗知情同意书¨和操作流程,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③改良和设定吸引模式,根据国外报告的VAC治疗模式研究结果,选择效果更优的间歇吸引模式为标准模式。④改良使用填充敷料。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结果_l'和指南建议的填充敷料,我们在改良应用VAC技术时以医用纱布为填充敷料包裹多侧孔专用引流管,半透膜封闭后实施以纱布为基础的负压伤口治疗,与泡沫敷料比较,效果接近_l。纱布组价格较泡沫组费用便宜,符合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和主观愿望。⑤改良并设置VAC治疗方法和疗程。针对门诊治疗和慢性伤口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我们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门诊VAC治疗和家庭VAC治疗¨。前期观察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伤口缩小率和组织增殖活性及血管化均有相似作用。⑥改良并设定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根据国外指南推荐建议,结合预实验结果,为保证吸引效果和保护伤口周围皮肤,将敷料更换间隔时间设定为每48~72h更换1次,有堵管时随时更换。⑦改良并构建了VAC治疗的效果评价指标。根据国外VAC治疗指南推荐和随机对照研究报告,我们改良并构建了以下客观指标动态评价•723•效果:伤15面积和容积缩小率(%),肉芽组织76%一100%覆盖伤15床的时间(d)¨,压疮愈合计分表¨,免疫组化法检测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生活性,观察伤口治疗的组织学效果H,伤口温度和酸碱度,以观察VAC治疗后的伤口微环境变化,治愈率(%),愈合时间(d),以确保VAC治疗的有效性。⑧设定VAC技术操作流程。为降低操作风险设计了“十步法”操作流程和“VAC治疗观察记录表”,用以培训护士规范操作。改良的原则是遵循伦理学“不伤害、有利、尊重和公平”原则,将循证依据与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和主观愿望有机结合,以实现安全有效实施新技术使患者利益最大化目标。

1.2设定和应用VAC治疗告知同意书

我们经过多轮讨论修改,制订了“门诊伤口护理中心VAC治疗知情同意书,在治疗前履行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权益。

1.3修订“VAC治疗不良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主要存在出血、组织压力性损伤和感染的不良事件报告1,课题组修订了“VAC治疗不良事件应急预案”l1,作为新技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培训护士熟练掌握应用,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快速应对处理,以确保安全使用新技术。

1.4观察对象和指标

2009年1月至2012年l2月,根据VAC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入选年龄≥18岁的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实施VAC治疗期间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指标:事件发生率:出现符合FDA报告的不良事件例~P.VAC治疗总例次*100%依从治疗率=依从VAC治疗完成规定疗程人数/入选总人数*100%在入选患者伤口治疗结束后统计治愈率=伤口愈合人数/入选总人数*100%

2结果

我们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和全院应用VAC技术共治疗深度压疮、糖尿病足溃疡、外伤难愈伤口、手术后愈合不良或感染裂开或排异难愈的伤口共计78例,患者依从性好,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对VAC治疗目的和可能的风险理解并积极配合完成规定疗程,无脱落。依从治疗率达到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治愈率91.03%。无不良事件发生,特别是5例糖尿病严重足溃疡保足成功,避免了截肢致残;治愈1例癌症患者巨大介入治疗伤口及7例严重压疮,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100%,费用平均250~280d,较国际标准收费节约75%,较国内同类治疗节约66%左右。

3讨论

3.1遵循伦理原则告知同意和良好沟通并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技术安全和有效使用的前提

告知同意既是“不伤害、有利、尊重和公正原则”伦理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体现,我们在设置告知同意书的过程中除了请外科专家、伤口专家、护理人员讨论外,还邀请伦理学专家和律师及患者代表参与修订,使告知同意书的内容符合伦理、法律和新技术要求以及患者的需求。为了加强沟通效果,培训护士善用技巧加强人文关怀,处理好“技术为人服务”的关系,在人选患者时,须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完全自愿加入治疗,综合考虑其治疗需求、经济承受能力和主观愿望,把新技术的作用特点、对患者的益处、单次费用和可能风险进行合情合理的讲解,给患者全面了解和自主思考、选择的自由,并且承诺无论患者是否选择新技术,都不会影响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如此充分尊重患者的权益,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和新技术的信任度,这是患者理解和配合新技术治疗的前提,依从治疗率不但考量了护士的沟通效果,反映了患者对新技术的理解和配合程度,也考量了新技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只有患者认同了新技术,才能配合治疗,这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实事求是向患者反馈效果,好的结果能鼓励患者,当出现与预期结果不符时,需认真查找原因,商讨对策,如此才能体现“不伤害、有利和尊重原则”。据此,告知同意书和良好沟通在新技术安全有效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新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严格准入制度是新技术安全和有效使用的基础

严格准入制度包括新技术准入和上岗准入,新技术准入按照国家对二类技术可在当地三级甲等医院申报批准使用的管理规范,在VAC技术推广应用前申报并获得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立项审批。培训伤口护理中心护士和研究生,经过统一考核合格准人上岗。通过严格执行准人制度,实施者能够熟练掌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使患者对新技术和实施者产生信任、理解,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3.3规范操作过程是新技术安全和有效使用的保障

第7篇

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为何要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13亿人的复兴,中国梦属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成了中国梦的主体,每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组成了中国梦,每个人具体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展开。中国梦和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于是中国梦具有了广泛而真实的群众基础,它不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成为了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梦”也可以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敢于担当,积极主动地为之奋斗,为之付出。“中国梦”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征途也许是曲折的,有失败和困难,而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胆怯,我们要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殚精竭虑、克服困难。而这份担当,来源于自己肩上的责任。而责任的落实,又要仰仗勇敢的担当,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统一的整体,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持续的源动力。我们用责任和担当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众志成城,“中国梦”的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基础动摇了则根基不稳。如何才能保持根基牢固,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愿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紧密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途径。

2.1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主体。所以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把全国人民凝聚成同一“命运共同体”,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中国梦”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要把全国人民凝聚成“命运共同体”,就必须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实现中国梦是自己的利益所系、幸福所在。这就要求党首先要明确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要能代表群众的利益。如何才能了解群众的利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让人民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利益,由此调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在此基础之上,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把群众的力量集结起来,这样才能把全国人民凝聚成“命运共同体”,形成所向披靡、气吞山河的磅礴力量。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要全面了解各社会群体的利益需求,需要探索出了解群众、联系群众的新方法新举措。我们党有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譬如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问情于民的联系群众方式,应该继续发扬,除此之外,我们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网络,要发挥信息网络的便捷性,使其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通过这个“晴雨表”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掌握群众的民意和民心所向,并且积极打造网上沟通平台,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新机制,把全体人民团结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有了这种新型的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能够凝聚共识、整合力量的群众路线,“中国梦”才会是人民的梦,也才能从伟大蓝图走向现实。

2.2群众路线是发挥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武器

如何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摆在实现“中国梦”面前的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纵观历史,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走群众路线。首先,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要相信群众,尊重民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引导群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国梦。[5]其次,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前提一定是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与个体毫不相干的事情,个体表现出来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不关心的心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才能够了解民情,顺应民意,才能把群众的意愿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和愿景,通过舆论引导,使群众认识到实现中国梦与个人的关联性。让群众明确,实现“中国梦”就是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同时也是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群众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才会自觉地最大程度地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最后,我们要善于通过群众路线,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方式,建构适合于群众并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平台,让群众能够表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肯定评价,身心获得愉悦,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比热情地迈进实现“中国梦”的征途。

2.3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第8篇

生命伦理学由美国等国家引入,在存在明显误读、误译、误识的同时,把翻译、译介的目光只对应在对具体问题或案例的分析及论题本身,很少关涉理论的本源,甚至几乎没有顾及生命伦理学的先驱人物鲍尔拉姆塞、约瑟夫弗雷彻、理查德迈克考米克等的思想与理论,使汉语文化圈生命伦理学学人以为美国式的研究方法就是不要理论与精神。我们甚至把部分美国卫生官员的行政和制度伦理话语作为我们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奠基石,在模仿方法与内容的同时,肤浅地整理或结合了一点传统医学道德文化遗产,构建的是一个断裂与破碎又无坚实理论作为支撑的中国生命伦理学体系。

生命伦理学诞生以后,伦理学思想与理论走向变得十分复杂,康德主义、海德格尔主义、尼采主义都不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主义’;功利论、实用主义、境遇论等也都不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根基理论。历史性的译语行动演变为生命伦理学思想的汉语的历史解释学,汉语人文医学在没有清整和规范语言之前就焦急地承担了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构建工作,因此使得这门学科不仅在语介表意上显得混乱不堪,而且本当统一的概念也认知各异,使其会议、教学、著述语境谱调千差万别声东而言西、值此而言他。加之这门学科的研究者修道与素养的局限,使得汉语生命伦理学真的显得“幼稚”。在我们连“无聊”都没有资格的评价面前,我们大多数是采取一贯的麻木或鸵鸟的处世哲学,虽然不必为“羊头狗肉之说”[1]失去君子的风度,但还是应该认真思忖:我们的20年成败在哪里?

生命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伦理生命学”,它应是这样一门学科: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道德追问;对生命的终极问题进行伦理研究;对生命科学技术进行伦理裁判与反省;对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价值与意义的道德哲学解读。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不在于对某一种或几种道德理论的应用,而是研究和创制适应于生命本体或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德哲学理论;它不仅限于解释与论证生命行为和生命科学技术行为的合道德性,而且必须帮助人们努力认识生命的所有问题或难题。生命现象、生命技术、医药卫生等的伦理问题仅仅是它十分表浅的研究内容之一,对灵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哲学化注释,是其重要的使命。应用伦理学原则与规则去解释具体生命科学实践问题或医学问题,必须建立在对所有道德哲学学派和学说的研究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假如应用伦理学存在的话。生命伦理学是一个为复合生存目的和人的或其他生命存在的思辨体系与实证策略系统,它是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和后哲学时期人类对生命悟省的标志,它尤其注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它有独特的学术品格与研究方法,它在特殊的语境下运用特殊的语言符号、赖于特殊的逻辑秩序构建人文学、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内在关系。由于它对灵性生命的先验自觉以及与宗教神学的血缘联系,它离不开神学特别是基督教神学的营养与喂育。

我们在难以确定的场景中,最易于发生差错。“我们在行为中的差错与在基于德性的东西中的差错相同。在追求德性的问题上,我们的差错出在自然的途径方面。因为差错既在不及中,又在过度中,而且,我们是由于快乐和痛苦而被移往其中的每一方面的。因为由于快乐,我们犯下恶行,由于痛苦,我们又放弃了善行。”[2]我们为使某种伦理学或伦理学理论成为我们对某一问题的解释系统,就不遗余力地对这种理论加以粉饰,并拼命营造与其他理论隔离的屏障,凭借自己的偏爱只给具体当事人以单一的原则与规范,不顾及与其他理论的分歧与对立,使指导成为明显的误导;我们的批评意见也依据我们信仰的理论而不是客观的影响现实。迄今为止,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圆满解释任一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根由,是我们这些研究者自己制造了生命伦理学特有的两难;给与克隆人技术、同性恋问题、安乐死以无休止的争论。 生命伦理学这一原创性的学科,不仅理论架构粗糙,尚没有共同的学科语汇与学科语言,很多概念不被学界认同,究竟什么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学科内甚至也无法进行真正的对话。而且,少数几个人掌握着话语权力或译名权,与官僚伦理媾和,控制着政策和学术表达机会的分配。汉语生命伦理学亟需要整顿学风。很多人这些年十分热衷于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会议,喜欢用西方人的经费编排和导演假戏,没有针对中国现实的研究主题,行动计划和研究要由别人指手画脚,我们却俯首称臣;学问也基本是信息文献的编译、简单的案例分析和不具代表性的社会调查。没有精神和民族骨气的生命伦理学已经成为一种西方片面文化的传播或转播。缺乏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针对国情和现实的内容,屈从于西方的霸权,严重脱离中国生命伦理的本真,不顾“医疗公正”这个压倒一切的伦理,而纠缠在“基因组计划”、“胚胎干细胞”、“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等无休止的、近乎无聊的讨论中,并误导大哲学、大文化界乃至政界也一起置我们数亿人的基本医疗保健而不顾,陷入价值有限或起码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并不紧迫和重要的甚至不会有结果的课题的争论中。枯竭或干涩的营养,培育和勉强维持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没有哲学之水的浇灌和文化的沃土,生命伦理学将萎缩。我们或是拾捡前人的理论或判断方法,或是等待大伦理学理论的突破,或吸噬“应用伦理学”的残羹,结果我们的论述和分析一片混乱。我们没有有力的证言批评医学中的心理利己主义,也没有勇气确立不伤害并有利于人类的仁爱情操,我们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常常分离,只顾事实陈述而不承担道德陈述,我们的很多结论只是一些伪结论或假命题的毫无意义的注释。我们的“是”与“应当”一贯存在“承担裂隙”[3],这个事实的陈述与评价性陈述之间永远是一个巨大的逻辑上的裂隙。尽管我们花费巨大去替代社会学家的调查使命,考量世俗社会对生命伦理事件的评价,我们非但没能演绎出“应当”的陈述,反而连“是”的陈述都开始被质疑。脱离了文化研究,放弃了哲学家的身份,那些“安乐死”、“知情同意”、“病人权利”和庸俗的“人造美女”的调查以及艾滋病的案例讨论怎么会使人信服?我们做了许多哲学家不应该做的工作,哲学上的逻辑是:“应当”陈述不能由“是”陈述演绎而来,调查之后没有独立的充分的理论论证这不是道德哲学的方法。“在伦理学证明中,任何人试图从纯事实前提(所谓‘是’陈述)推演出纯评价性结论(所谓‘应当’陈述),他都应该向我们解释清楚这个推演是如何能够实现的。”[4]我们恰好往往缺少这种“解释”。我们没有自由争鸣的风气,很少有认真的深入的批评,没有形成学派的良好土壤,寄生于西方语言霸主的思维习惯永远是用西风压倒东风,在重大主题的讨论和条规的制订中不允许有任何不同的声音。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学术知识生产,已深深地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交缠。我们学术体制的内部组织、学科发展、学术行动和开拓的规划,都受制于社会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加之学科门类的顽固偏见,使得汉语生命伦理学始终处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或政策边缘,始终处于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专门化的边缘。生命伦理学至今没有建立完整而融贯的理论传统和科学的方法学训练机制,并由少数人操控学术体制使之成为学术偏见的生产地,以服务自己的利益,建立虚假的权威。生命伦理学不是制度工具,而是一种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航标,是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学者必须把全部的自我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它之所以又称之为伦理生命学就是因为它需要研究者做出生命的奉献,而不是以此为谋一己之利的手段。由于缺乏潜心钻研的学者,我们又没有建立起跨科际的规训制度,我们没有生产出完整的学科知识,没有严密的体系;学科语汇、研究对象、方法、理论、认识论上的预设和生命伦理精神与意识形态都无法实现统一。由于学风浮躁和匆忙,没有在生命科学与道德哲学的领域边缘开放真实的创造空间,我们的研究没有基本的密度。破碎的、杂乱无章的孤立的选题式研究带来了许多恶果,使生命伦理学始终是一种应时的、即兴的、跟风的、俗化的、表浅的学问,我们给不出使人信任的、虔诚的、有力度的结论,使这门为人的学科最没有人性,以致研究者和学习者遗失最宝贵的精神与灵魂。

注 释:

[1]参阅范瑞平《中美生命伦理学——幼稚与无聊》,原载《中外医学哲学》第四卷第一期,2002年5月,第1—8页。范文称:“当今的中国生命伦理学还谈不上因老到而无聊,准确的描述大概只能是幼稚。”云云。我认为这份杂志从创刊以来,也加入了“这种幼稚与无聊”,采用发表过的论文,引用毫无意义的、老生常谈的“安乐死调查的文章”,机会主义的无观点的对话,文不对题的对中华经典文献的释解,对汉语生命伦理学的贡献终于没有达到其预期目的,唯有这篇导言还令人振奋。

[2]见《亚里斯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