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1 18:30: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化进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社会底层。虽然国家已出台过政策改善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但农民工们依然在经济、精神、权利和能力上呈现出贫困状态,值此城市化发展关键阶段,迫切须深思他们贫困的原因,科学地探究治理农民工贫困的对策,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以求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论文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贫困 二元社会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
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总人口中城镇人口首次多于农村人口,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关键发展阶段。而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劳动大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农民工群体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妥善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问题既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的贫困现状
农民工的贫困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物质贫困、精神贫困、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我国农民工群体在这四类贫困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农民工物质上绝对贫困的现象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市民相比较,农民工群体在经济上明显地呈现出相对贫困的状态
经济贫困是农民工最常遇到且最为关注的贫困类型,也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贫困类型,经济层面的贫困关注物质需求,物质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两种,绝对贫困指的是基本生计都难以维持的生存状态,相对贫困的衡量则主要取决于所考察的社会背景。对于农民工的物质贫困,由于农民工的收入一般来说比他留在家乡当农民的收入要高,所以这种贫困只是一种相对贫困,即对所在地的城市居民而言的贫困,对其他农民而言未必贫困。
(二)农民工文化消费意识不强,文化生活贫乏,休闲娱乐方式有限,精神生活贫困
精神贫困是指人的追求、信念、价值观、习惯等人类知性的窒碍,缺乏张扬个体生命的内在动力,其表现为没有理想信念、内心世界空虚、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情趣不高等。 农民工初入城市难免会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导致心理的失落、焦虑、自卑,再加上异乡人的身份所带来的排斥和歧视,他们总是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既不能回归农村,又难以融入繁华文明的都市生活。此外,农民工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许多人的精神上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是他们长期在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精神享受上极度贫困。看电视是农民工最主演的业余文化生活,其次就是上网、休息、给家人打电话等,休闲娱乐方式单调。农民工每日工作繁重,闲暇时间主要用来休息,而工作场所也没有供他们免费使用的娱乐设施,很少又农民工愿意花钱享受。有调查显示,农民工最希望政府提供的文化设施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有免费的公园、有免费的文化站和图书馆和有免费的上网场所,表明影响农民工精神消费的原因有经济贫困因素。
(三)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淡薄,没有代表自己权益的专门组织,总是受到不公平待遇,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存在权利贫困现象
农民工权利贫困是指制度层面对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限制和歧视所导致的贫困。从政治方面来看,农民工政治权利的贫困表现为组织权利的缺失,农民工被各种社会组织排斥在外,自发形成组织又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成为一个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管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久而久之被边缘化。
农民工社会权利贫困是指农民工群体无法享受到社会理应提供的种种保障措施而导致的贫困,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保险的参保率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五险的比例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可能实现了全覆盖,这隐性地反映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贫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亦工亦农的状态正在成为历史,农民工实质上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全职的从事产业工业,也就是说农民工面临工业社会的各种风险,而这种的风险的化解需要相对较高的城镇职工保险,而不是水平较低的农村保障。农民工参与的保障和其遇到的风险不对称,处于权利贫困状态。
(四)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匮乏,就业受到能力限制,处于能力贫困状态
能力贫困是指农民工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不足,即由于文化、教育、技能等的不足而导致谋生、求职能力的缺乏,并由此出现经济贫困,造成农民工想工作,但没有能力工作的困境。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在农村接受的义务教育,农村本身的教育条件就比较差,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大多都是先从学徒工开始,没有接受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选择受到限制,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和脏、累、高风险工种的简单劳动,工资水平偏低,根本上难以摆脱贫困的束缚。国家也没有系统地提供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农民工难以寻求到能合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途径。
二、造成我国农民工贫困的原因
(一)我国长期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二元社会问题和二元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农民工被边缘化
我国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户籍制度阻碍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流动,是导致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原因。二元社会结构遏制了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国内工业化水平,导致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农业在我国并存,又形成城乡差异巨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利用工农产品剪刀差剥夺农民创造的财富,“挖工补农”,拉大了城乡差距。再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既阻滞农业的现代化,又制约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不断拉大。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就很贫穷,进城后的收入也不高,在经济上他们一直处于相对贫困的弱势地位。
(二)我国救济农民工的政策机制滞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代表农民工利益的专门组织
农民工的大量出现是在改革开放实施后出现的,国家在此时期的政策衔接不到位,农民工在最开始进城大多是出于养家糊口的目的,本身就是贫困者,进入城市后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生活条件都很差。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就很碎片化,尚待整合,更是没有针对农民工的专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条例,正是却反有效的制度安排,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利益被忽视,成为制度上的空白点,加剧了农民工尴尬地位和边缘性,导致农民工的权利贫困。
(三)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后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素质教育,造成农民工自身能力不足和精神状态“亚健康”
我国农村的教育质量本身差,教师队伍也不稳定,很少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农民工也就是完成了义务教育就出来务工、养家糊口,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只能从事那些劳动力密集,脏、累、苦的低薪岗位。在当下企业用工要求文化程度的状况下,他们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可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缺乏一种有政府资助的能够廉价地向农民工提供基本职业教育的机构,因此,农民工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不到满足,很难提升自己的文化程度,接受不到正规的职业教育,从而导致他们自身能力不能适应一些工资相对高一些的岗位。农民工拿的工资低,自然就生活拮据,处于经济贫困的状态。本身素质能力差,又没有条件提升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能力贫困的状态。
对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不足且缺乏整合,没有形成有效供给。长期以来,忽视对农民工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培训,他们在精神层面上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尤其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断在壮大,他们的思想观念虽然相对先进但不够成熟,他们的心理调试能力和情绪适应能力不高,但现实社会又没有提供建设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和长效机制,如果再不加以重视,这一群体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农民工素质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农民工精神贫困的重要因素。
三、治理我国农民工贫困的对策建议
我国城市化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工业农业相互促进,会解放出更多农村的生产力和产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以长远目光来治理农民工的贫困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是我国未来经济繁荣的重要保证。根据农民工贫困产生的原因,我们有以下对策:
(一)改革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元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工身份地位尴尬的主要原因,只有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人口管理制度,才能消除农民工的身份的二重性,才能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一系列福利制度和改善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态。城乡统筹发展,调动城乡双方的优势,使城乡资源得到最优组合,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流动市场,才能消除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上受到的歧视,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二)加大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和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综合能力
农民工人力资本含量过低,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缓解农民工的贫困就首先要从农村的教育抓起,要向农村补充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需求。此外,也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按需设教、学用结合,开辟普教与职教、成教以及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实施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不断为城乡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政府要增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功能,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为农民工平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创造机会
关键词:都市文化;精神文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都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早期在现代文学作家笔下被讽刺、诟病的都市慢慢地在中国成长壮大起来。然而,这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虽然我们现在都市发展得很快,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在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都市化道路。
当今,后物质主义对于全球化的世界浸透,是消解人类精神世界坚定的信仰与简朴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在充分的利用世界有限资源,鼓励社会快速增长财富的经济自杀行为,重新分配现有生态资源与破坏环境。在全球化推广与蔓延一种狂热的消费主义思潮,使人们按照全球一体化单一生活方式和标准享受幸福的。
超过了个人实际消费能力,追求过度消费为特征,是后物质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全球化的经济理念造就的现代消费时尚观念,就是在营造更加浪漫式或更加快速的消费场景与氛围,去体验对社会财富浪费式消耗的快乐。而支撑这一理由的消费思想,就是生态资源的可替代性,或者说是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幼稚乌托邦空想。人们不是去关心自身是否有能力消费或是消费之后果,而是应该及时行乐的快速把握住消费的时尚,在体验性消费热潮中,人们经历着生命无足轻重的快乐冲动与流逝。后物质主义的快乐消费培养起来的情感就是冷漠的忘记一切后果,忘记自身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伦理。
人们在过度消费中放弃了精神纯粹性的追求。在后物质主义之外,人们的心灵好像已经麻木,难以接受来自精神的愉悦和幸福的体验。人们放弃了信仰和宗教的情感,去单纯的追求后物质主义的浪漫情景,构成了现代社会场面中最动人的激情;人们沉沦于物质财富的占有与消费中,幸福就是如此浅薄的表现为过度消耗中的快乐。人们满足于虚拟的场面所表达的消费的狂热与快乐,汽车、洋房、美女、权力、荣耀……在一片广告语词的诱惑之下,人们接受了当下世界输入给我们的一切价值选择。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今日中国的都市化浪潮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而提到都市,有人认为它是天堂,有人认为它是地狱。我却以为,都市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都市里的生活,常常面临着各种矛盾、误会、陷阱与背叛。换句话说,都市实乃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为我们提供便捷、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时刻制造着冷漠、虚伪、欺骗与龌龊。因此,表现都市生存中的人情冷漠与人性缺失,也成为当下都市生存中文学书写的一大主题。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阻挡都市化进程浩浩荡荡的前行脚步。但是,倘若这种都市化报之以人们的精神缺失和生存质量危机为代价,那它的意义何在?在这里,无法从哲理上对都市发展的利益双方进行居高临下的思想审判,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人一事。就当下的中国而言,对广大都市平民和正在融合的农民来说,除了在自身有限的资源上动脑筋,除了想方设法压榨自身潜力博取更多利润,还有什么更直接更迅速的捷径,能够解决现实的困扰和生活的窘境呢?如某些文学作品中所写:城里人听着多好多滋润,实际上很多都市平民都在为养家糊口,还完房贷之后争取把生活质量弄得好一点而不断奋斗着;对农民而言,外出打工有打工的难处;留下的还有留守妇女和儿童问题;精神信仰和婚姻财产问题等等……这就是当下不可避免的现实!
英国都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都市》中对都市化的问题提出了反思。霍华德认为,现实生活中,事实上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都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都市的研究比较物化,比较看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都市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而存在的。都市的主体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人。”
寻求都市困境的解决之道,并追求更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推动中国的都市转型成功。
一、直面现实,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
不少城市都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希望以此获得外界的关注与尊敬,从而摆脱内在的焦虑与空虚。标志性建筑是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
但正如古人说“百年而可以谈礼乐”,城市文化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传承,而不是只要有了钱就可以买来的商品。由于这个深层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品牌战略与追逐驰骛中,上演的多是一出出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本身严重透支城市的文化资源、恶性损耗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因而表面上繁华和强大的城市躯壳包裹的却是一颗极为孱弱和发育畸形的文化灵魂。中国城市由此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上日益陷入焦虑与危机中。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打造恰当的城市品牌,用其带动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前进,切勿贪功冒进,得不偿失。
二、避免城市异化,激发文化自觉
城市文化的衰落、城市形象的扭曲、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和谐与精神生态的严重污染,是人们对城市产生怀疑、不满、厌恶甚至怨恨的内在根源。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市文化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加以研究并通过制度建设加以疏导和化解。
对此,一方面以对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取代以竞争力、GDP排名、总部经济、投资潜力、百强等硬实力排行。尽管这主要是中国城市化“倒逼”的结果,但对疗救在经济发展中被恶性损耗的城市文化机能无疑是一方良剂。另一方面,激发城市文化觉悟,依据本地实际进行城市转型,把精神文化、城市文明等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化解当代人与城市之间日益严重的离异感或流浪感,集聚离散的人心和逐渐冷却的人气,把城市建设为平民的当代家园,精神上觉醒市民阶层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为都市化进程的“软着陆”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让更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发达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以及优秀的文化产品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能利用其商业网络迅速的传播城市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加速文化输出与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建设要重点发展文化产品提供和地区教育产业,加大文化研发力度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劲松.《中国当下都市生存背景中的文学书写》,《文艺评论》,2011年09期.
[2] 刘士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层问题与文化自觉》,《文汇报》,2011年8月.
1.专业比较优势首先,财政专业属于国家控制专业。目前全国开设财政学专业的院校只有100多所,相对属于偏少的,因而毕业生供给量与金融、会计热门专业相比属于相对偏少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供需矛盾的作用。其次,财政学作为传统专业,原先主要是为政府财税等相关部门培养高级财税管理人才,尽管市场化改革致使财政专业从原先专门为政府培养财政、税务工作人员的财政学专业面临着较大挑战,但多年以来与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形成的密切联系仍然能为财政学专业办学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和支撑,例如,毕业生实习岗位的提供和少量专业办学经费。再次,学科内容具有广泛性。教育部先后在1997年和1998年两次调整了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目录,而这其中,将管理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学科门类是这轮调整的重要改革成果之一。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分离,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单列的基础上,财政学科随即成为了一个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实际上,按照财政学科专业内容或研究对象来看确实如此,其既包括属于经济学的“财政经济学”内容模块,也包括属于公共管理学内容的“财政管理学”。另外,这两大内容模块之间并非割裂,而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专业内容整体。最近,在教育部2012年新的专业调整目录中,财政学专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财政学类下设财政学和税收学,并且与经济学类、金融类、经济与贸易类一起成为经济学门类下的4个专业类别。虽然在教育部多次专业目录调整中,总是将财政学归属经济学门类之下,但其转专业内容依旧是包括“财政经济学”和“财政管理学”两大模块,前者属于经济学科性质,而后者则属于管理学范畴。财政学科从其本质上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只是教育部在专业目录调整之后更加凸显,因此,财政学专业学科内容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和综合性[1]。安徽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作为伴随学校一起成长的首批专业,一是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底蕴深厚,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二是在国内同行具有较高地学术地位,分别是中国财政学会、中国税务学会、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三是具有一定学科建设平台,财政学专业先后2005年和2010年确定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与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财政学科在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四是师资队伍整齐,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学专业共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12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校学科带头人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1名、校“龙湖学者”特聘教授1名,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另外,还从其他高校和业务部门聘请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50多人。五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形成规模影响,受到社会各界与用人单位的好评。
2.专业劣势分析传统财政学主要是为政府部门培养高级财税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各级财税、海关、银行、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伴随市场化改革冲击,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重新调整,当前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逐渐多元化,除了继续为政府财政、税务部门培养财税管理人才之外,还为海关、公检法、人大财经委、政府办公室、发改委以及新闻媒体与电台等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培养财税专门人才。当然,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以面向市场为主:一是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财税管理、税收筹划和税务等方面的实务性工作;二是在企事业单位和金融部门从事财务核算和涉税工作,减少单位生产成本与维护单位经济利益[2]。与其他财经专业相比,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仅处于中游位置。一些著名高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政学专业也仅能达到供需平衡,而这其中除了名校学生确实受到就业单位的相对青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统计高校学生就业时,是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统计在内,而这些重点大学财政学专业学生考研率相对较高。然而地方性高校财政学学生因自身竞争力不强,以及考研率也不高,因而其就业与其它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相比要差一些,特别是与会计、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首先,财政学专业原先主要是对口公务员系统,毕业生有稳定的就业去向,但现在政府财税、海关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小,且岗位竞争压力大。因为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前,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多数都进入到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这些部门的职工队伍得到较大的充实。虽然由于国务院各部委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近来许多单位为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和效益,需要补充大量优秀的财政专业毕业生。与之同时,当前我国财税制度设计与财政部门实践工作不断尝试与国际接轨,例如2006年我国实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家各级部门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即专业的财税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因而进入政府公务员队伍对于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性高校,例如,浙江财经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毕业生每年有近一般进入公务员队伍。然而由于财政学专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时,可供选择的对口职位大都是在财政局、税务局、海关以及公检法等等部门,主要是从事财政管理、税收规划和财务核算等方面的职位,由于这些单位工作稳定、收入较高,而且非常体面,因而也倍受考生青睐,几百人竞争一个职位的场景是一种常态,上岗竞争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另外与之同时,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招收公务员也并不局限于财政或税收专业,一些职位需求被会计、金融、法律和计算机等专业肢解。其次,财政学专业理论性偏强、技能劣势相对突出[3]。伴随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创业型或小型企业明显增加,对于会计、财务管理和金融等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而这其中主要是因为这些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具有技能性与应用性,从而也致使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4]。与之相对,由于财政学专业理论性偏强,许多课程侧重于基础理论,其中一些事务性课程又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例如《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国债理论与事务》等,显然与就业市场的技能型和应用型需求存在较大较大差距。因此,多数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主要将精力置于考取各种证书上,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等,以增加毕业时的就业砝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研读与延伸。而这在地方性高校更为突出,因为地方性高校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以就业作为其最终目标的学生占比会相对较高。再次,财政学专业在国外高校并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设置。在国外,一般设立共公经济学专业或政府管理等专业。因此,国内高校在财政学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无经验可供借鉴,主要是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导致一些高校在市场化改革冲击下,财政学专业仍然按照旧的思路进行,毕业生明显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另外,正因为仅有极少数毕业生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导致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在期望值过高与现实“专业不对口”的低层次企业现状就业使在校学生产生专业迷茫。
二、市场化进程中财政学专业改革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 金融供给 金融约束 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农村城市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金融约束,比如,金融供给的总量不充分,金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支持结构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农业保险不够健全等[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时期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可以考虑从现代金融角度寻找破解农村城市化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金融需求角度,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
(1)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出其重要职能,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第一,应该梳理、理顺及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间的各种权责关系,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之财权与事权,不断提高地方政府金融的自主性。实践表明,在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政府相关职责的履行大部分是依靠当地地方各级政府[2]。第二,建立及完善地方政府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有效防止基层地方政府有关官员为了盲目追求政绩或者受到短期经济利益之驱动而重复开发一些农村城市化项目建设或者朝令夕改有关政策以锐减各个投资者参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3]。
(2)规范农村金融需求,引导使其适应新时期正规的商业金融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新时期农村城市化方面的金融支持会把重心转移在商业性金融方面。而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之有效性严重不足,跟一些正规的商业金融服务之要求存在矛盾。为正确处理这个矛盾,必须规范农村金融需求,积极引导使其尽快适应正规的金融机构之服务门槛。第一,积极创新投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及鼓励商业性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参与合作,以达到少量的政府财政投入有效带动其他各种金融资源,从而缓解涉农有关企业目前融资比较困难之处境。第二,建议运用农户互助的合作模式。鼓励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或者金融组织,将过去的“农户----银行”这种模式改变为“农户---合作组织---银行”之模式以弥补一些滞后地区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的缺失[4]。
二、基于金融供给角度,打造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不断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弥补金融服务缺失。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了一些弊端,比如对农村贫困居民的金融服务存在缺失。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下面两种渠道去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处理金融供求的失衡性。第一,采用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开设农村小额的金融业务。第二,不断发展及完善小额信贷,从而满足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之各种金融需求。
(2)以政策性保险为主,构建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积极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支援、占据农村市场,为收入比较高的农户提供财产保险与寿险等业务。
三、基于金融政策角度,完善农村金融政策
(1)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导向,切实完善支农政策。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将农村城市化当作金融机构之信贷政策与资金支持之关键部分。人民银行要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身到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来,鼓励其开拓新业务来服务农村建设。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明确支农职能。金融机构应该从小城镇开发、农村工业化、农村科技与教育等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城市化建设资金的投放。
(2)金融政策跟其它政策要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大力支持农村城市化。农村金融当前不容乐观,比较复杂,只依赖单一的金融力量是难以应对的。所以,金融部门要有配合意识与服务意识,在政府出台的金融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寻求跟政府其它政策的配合与同步,千方百计支持农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基层地方政府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5]。
四、基于金融生态角度,创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法制环境不够健全、难以监管,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对各种金融机构所开展的金融业务干预较多;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符合标准的抵押品缺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低的局面。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这个角度而言,应该推进农村金融法制化的建设,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量减少各类行政干预,从而创建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这需要我们沉着应对,多管齐下,破解金融约束,努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及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从而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蒋宝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状况分析[J]. 企业导报, 2013(14).
[2] 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 高继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状况分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关键词:供水 城乡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92-02
浙江省乐清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第一个乐咸水厂建成以后,乐清专门成立了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专门从事乐清的农村改水工作。到1993年底。全市共建成自来水厂122座,受益村共632个行政村。78万余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动各镇、乡、村的干部群众,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基层农村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不同形式因地制宜的各个突破,逐个建设。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但为现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可以将其当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成立了供水集团,统一了乐清的供水系统,合并了二大供水企业(原自来水公司与农村供水公司),结束了乐清多龙治水的局面,保证了乐清的供水质量。保障了乐清人民的安全供水,乐清城,供水一体化建设从此真正拉开了帷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统一建设、统一供水、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无论是水厂兼并改造还是新的延伸接水,全部都是按照城乡供水规划和标准执行,尤其在管理上大面积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截止2010年底,“一户一表”收费户达到147000奈户,企业的年有效售水量达4800余万吨,全年水费金额达1.13亿元,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迭10.86亿元。尽管如此,企业在迅速扩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因为是新问题所以既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其他兄弟单位有效办法可参照,全凭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置和处理,这些处理从现在角度回头来看,大部分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尽如人意乃至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影响,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如人意的,应该说对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体制和管理模式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企业性质。两个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合二为一需要很多部门来协调解决。2005年供水集团成立之前,原市自来水公司为国有性质,市农村供水公司为集体事业性质,集团组建后定性为国有控股企业,员I的有些待遇,包括工费标准、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的缴纳标准都不一样。合并以后职工反映很大,屡屡在职代会上强烈提案。而且原农村供水公司内部体制也较复杂,有多种成分,有集体事业性质的。有企业合同制性质的,也有农聘工。为了解决平衡集团内部的员工待遇,集团采取了多种的解决办法:一是与社保部门协调.调整部分缴费标准,原标准馅低的适当往上调,束缴纳的追加统缴,使员工的养老垒和医保金缴蚋标准基本平衡,解除了所有职工养保和医保的后顾之忧。二是员工原档案工资标准偏低的,采取企业内部进行微调。然后进入档案,差距仍然较大的采用考核奖励的办法,按考核的点数形式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工资是浮动的,让员工感觉企业内部待遇分配基本合理,这样平息了职工的情绪,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对原农村供水公司编外的农村小水厂农聘工进行整编。多余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并实行按工龄补偿金的办法,使多余人员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平安过渡。
2.管理模式。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后。地散面广,管理难度相对增加,虽然统一执行集团用水审批,设计规范,水质要求,收费标准,但鉴于原农村小水厂设备管道老化陈旧,水耗偏离.居住人口稀稠悬殊,地域偏远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实行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办法。集团供水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分(子)公司――水管所。以各水管所为基层管理服务单位,属于紧密型的管理范畴.集团下属的物资公司和安装公司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属于宽松型管理范畴。二是实行线块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乐清市地彤地貌成带状。背山面海.腹地不深,蓄水能力较差,境内南北长66.22公里,东西宽仅32.35公里,全市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全市按集雨面积和独自成溪可分为四个流域,即大荆溪流域,芙蓉黄金溪流清江流域。虹桥淡溪流域,钟前水库的白石溪流域,它们互不相关,独流入海,因此我们的管理也是按照自然流域成块状设置机构。设置虹桥水管所、南清芙分公司、荆雁水管所、柳市分公司。这样我们便把业务线状管理和块状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地域分散、流域独立自然条件不利的客观问题。
二、资产和资金问题及解决办法
1.溃产问题。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资产的性质,存在的形态都有所不同。原自来水公司的各类资产按国有企业的规定。规范入账,来源明确。性质单一,报表台账齐全,折旧按规定计算,资产的原值、净值都十分清楚。而农村供水公司则不同,资产性质相对复杂.大部分资产定性为集体性质,而这个集体性质又没有特定明确的对象,属于一种抽象的集体概念。大部分水厂的建成都是利用公办民助的方式。例如1987年柳市项目水厂的建设属于浙江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大的农村水厂,工程总造价2806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一是向世界银行贷款40%;二是省、县配套资金分别为5%和1096;三是利用群众集资45%约1200余万元,按当时柳市区人均分摊人均出资17元。其实世界银行贷款仍是在水费中筹还,其性质还是柳市人民负担.所以总造价的85%仍然是群众集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分析,该工程属于民办公助,资产属性为集体性质,企业也是集体事业性质,在后来的集团组建中,对资产的认定曾有过一段激烈的争论,政府为了稳妥起见.最后采用托管的办法先将这一部分资产管理起来。具体托管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委托其时作为农村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农村改水办公室进行托管,资产的具体经营单位为乐清市供水集团,作为经营单位必须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而改水办负责人直接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任副董事长,负对资产的监督责任,这样可以直接对资产进行监管。
2.资金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城,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无法回避的太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供水企业的自身财力是鲍对办不到的,供水集团的自身财力也非常有限,账面上的自有资金可用于扩大生产再投入的一年不足1000万元。而建设资金每年需要四五千万元。如此大的缺额资金只能采取多渠道的办法。一方面我
们向市政府施压和要求。以求得市政府和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在市财政和当地乡镇财政中争取安排部分资金。另一方面集团出面向银行系统贷款.由于供水集团的历史原因,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房产证很少,而且还要用于几个大水厂的建设和改造贷款,要分出一部分房产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贷款已不可能,即使可能也是杯水车薪难解旱龙之渴,因此我们与多家银行谈判。哪家同意质押的就向哪家银行贷款,而且长期挂钩循环贷款,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用陆续收取水费确保还贷保证供水企业的信誉不受损害。再一方面要求接水用户自筹一小部分。并且可以用不同形式出资,比如政策处理费用及凿路挖地费用可以用劳动力投入的多种方式解决。
多方筹资的最后难题在于集团财务的账务处理,按国赍委和审计部门的规定,凡国家财政和群众集资部分不得计提折旧。若是这样的话供水企业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但在今后的运行中设备管道的维护雏修,以度更新改造的资金就没有来源,成无米之炊了,供水企业不但缺乏发展后劲.到了一定时期还危险。为此,我们努力说服国资委和审计部门,分析透彻,据理力争,最终相关部门同意部分资产计提折旧.这样能基本保证正常运行和今后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来源。
三、管理问题殛解决的办法
城乡供水一体化后。管理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头痛问题。因为城市与农村实际存在着各种条件的差异,比如观念的差异。经济的差别,环境条件的不同,尤其是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都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宣传工作。
1.服务问题。作为公用性的供水企业,因为资源的关系目前虽然是垄断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实也是服务企业,如何搞好服务大有文章,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回避、不可小视的重要性。服务首先遇到的是观念问题。因为农村农民习惯于过去那种随便用水。无论在山边取水,还是在河塘里取水或地下取水,一般都不需要计量交费,因此用水缴费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工作人员上门收费十分反感,不理不睬,他们不但惜水、节水,而且还偷水盗水,甚至毁坏水表无法计量。供水之初毒户每月用水不足一吨的户数不少,有的经检查发现在水缸上面装水表夜间滴水不计量。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宣传自来水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是要向他们说明供水企业的买水、制水、供水、售水整个过程的繁锁复杂。而且投资很大、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决非单纯的盈利企业。“水也是商品”,把这一概念溉输到用户的头脑中,还常在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电影借此进行法制宣传和科学用水的宣传,希望他们接章守法,遵照供水企业的章程合理用水。除了对他们的宣传外,我们还要对内部员工的教育,要搞好服务必须先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教育员工认识到这个过程是必然的.村民们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耐心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为了稳定和谐发展,理顺供售关系,还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把关系确定下来。为此。我们采纳了律师的意见。以供售双方签订合同成为买卖关系而不是福利关系,使双方的权益都受法律保护。公正公平。
2.水价问题。供水价格对于供售双方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供水企业因资源的关系目前属于垄断企业。物价部门对于水价控制得非常严格,原则上只能是保本微利,各项成本审核程序要求很严。其实,供水企业肩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有些投资不但超前,而且投入和产出也不成比例。好在城乡一体化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大小平衡,东西兼顾,才使企业稳定下来。
水价问题还碰到一个水耗的分摊问题,按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应控制在15%以下。而一般企业都很难达到,乐清供水集团产销差率平均迭30%。尤其是象我们城乡供水一体化走得比较早的企业更是难以控制,因乡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管网长,陈旧老化严重,加上人为的破坏及偷盗水,产销差率高居不下,在水价测算时其水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标准以外的部分究竟怎样分摊,由谁负担?全部由用户负担显然不合理,而全部由供水企业负担也有失公平。所以也只能协调谈判.要求物价部门适当放宽点。一般测算放宽到23%左右。
如此的现代化 如今的毕业论文答辩不需要面对面 远程视频可以搞定
根据新闻报道,现在的学生们的毕业论文答辩不需要在面对面的直接答辩,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方式,在如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更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学生们也可以用远程视频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样也节省了学生的来回奔波的时间。
本报讯 当国外学习遇到毕业论文答辩赶不回来怎么办?不怕!可以网上远程答辩。只需要一个小音箱、摄像头、笔记本、一个无线网卡就能搞定。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答辩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举行。学生们都赞叹,毕业答辩越来越“高科技”了。
理论争鸣的盛况使得政策纷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又反过来直接刺激理论升级,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年来的各界争鸣内含两条主要的理论线索,第一,城乡统筹思维的确立,第二,城镇化内涵的不断扩充。
早在1980年代,由于城市中居民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上升,农民进城买卖农副产品、进行小规模商业买卖的情形渐多,中央鉴于实际情况,准备逐步开放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大门。首先由国务院农委主任杜润生提出准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市,从事商品买卖和务工。而著名社会学家则发表一系列文章讨论“小城镇,大问题”,鼓励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并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提出了“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以乡镇企业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
与国内政府和学界积极吁求城乡人口流动不同,同时在海外,Richard Kirkby于1985年出版《中国的城市化:1949~2000年的发展中经济下的城市与国家》(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AD),书中指出中国在1949年以后,由于过度重视重工业,轻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严重不匹配,城市化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这一论断预示着中国城市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大力汲取人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去容纳巨大的劳动力人口。此后,2010年林毅夫与陈斌开的合作论文,也基本支持了Kirkby的这一判断。沿此历史观察,可见完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外来劳动人口创造生活、工作空间,从中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城镇化的重要课题。
在世纪之交的这个转捩点上,中国经济在加入WTO的大前提下,城市对劳动力的渴求上升,对城市用工也逐渐规范。中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种农业人口往区域核心城市移动的流动趋势。1998年,南京大学教授郑弘毅撰文强调,在中国城乡分隔严重的情况下,城市化问题不能就城市谈城市,而应该具备“城市--区域”的视角,城乡统筹的核心概念,第一次作为一个成熟的表述,在学界成为讨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基本范式之一。而2000年,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教授Michael C. Seeborg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农村政策的转变、合同工制度的成熟以及民营企业的迁移,将会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铺平道路。
随着城乡统筹理论范式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镇化理论的内涵与细节层面的问题。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在2002年和2010年三次撰文,提出合理的城镇化进程应该加大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深化户籍改革政策,从而消解掉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加剧的地区不平等。同时,蔡昉还指出,农业已经不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蓄水池,人口红利正在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农民的(深度)市民化能否完成,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与土地的城市化比起来,人口的城市化也许更为重要。其实早在1962年,美国学者Kent P. Schwirian和John W. Prehn就提出了两种城市化的概念,即以城市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向周围地区辐射的过程,强调人口密度和经济功能(城市化I)和以乡村生活进化为城市生活的转变,农村人口的价值观、思维、态度、行为方式的变迁,强调社会心理层面(城市化II)。在2002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开始把目光从单纯的城市化I,渐渐拓展到了城市化II的范畴中。城镇化的内涵获得进一步扩充,观察城乡二元结构的视角增加了社会心理一维。
理论的深入表现为范式的突破。200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hn Friedmann发表《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四个论点》(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文中表示,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不能再简单地从城乡二元等结构出发,城乡统筹的现时视角过于狭隘,而要考虑到其在一个多维度社会--空间中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向,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反思。
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学者也适度地反思城乡统筹范式,集中关注城镇化大潮中农村留守人口的生计和人力资本问题。黄宗智在他2007年的论文中,重新强调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重要性,其认为在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的三大变革环境下,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彻底解决农业新的隐性失业的问题。这一研究表明,三农视角在以前的城乡统筹理论范式中是缺失的。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高职教育,职能作用
一、东北三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流失的特点
东北三省,以数百年的经济开发为基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城市化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城市竞争力不高,城市生活质量不高,城市化水平存在“虚高”的成分,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在精神层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乡村文化全面流失,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文化意识淡薄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观念,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积极作用于政治制度,发挥其智能和效力。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宗教、物质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意识淡薄,影响着农民的政治思维,政治行为,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陌生和充满危险的市场竞争及来自体制的不公平待遇,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状态,愿意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内因之一。
2. 文化认识落后
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其文化认识落后,缺乏对农村文化丰富内涵的充分认知和整体把握,不知道农村文化是什么。同时在思想上没有树立全面发展观,认为农村建设就是修路建房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文化建设是费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这种观念造成农民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人格的塑造,进而影响其自主能力和参与能力,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开展。
3.文化能力低弱
农村教育由于历史原因,在课程设置、教育体制上,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内容上,不涉及农业生产,农业技术,这就导致了农民接受教育后,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率不高,积极性低,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造成一部分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在城市化进程中,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就业,固守自己的生活圈子,知足常乐。
二、高职教育对东三省城市化进程的职能作用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才资源开发相匹配。人才资源的数量、素质结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先决条件和保证条件。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知识传播、知识物化的重要基地,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
1.实施农民和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城市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为此,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政策,为农民城市化迁移提供保障。从2004年起,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程的目标任务为:2004年至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2006年至2010年,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2.促进了教育结构优化。
从人本位的理念出发,以公平政策为基础和出发点,实行职业教育,从而优化了教育结构。高中阶段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学目标、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上都是为了高考而设置的,比较单一,脱离了农民生活和生存的实际状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迅猛发展,改变了类型单一的状况,占居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2014年人社部就印发了一个《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主要是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每年要培训110万人次。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目的是大力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地方进行了一些试点或者是项目。
3.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高职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缓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提高了大部分农民的整体技能水平,缓解了因技能缺失而产生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提高了农民再就业水平。通过对经东北三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能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技能向城市转移,并在城镇稳定就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4.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农民队伍中,人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改变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人们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摆花架子”,走过程,而是让农民从自身实际出发,获得实用、丰富的职业知识,从而养成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作为从业的凭证,而是为了农民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农民劳动力转移后就业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建富;;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9年29期
[2]崔斌;李广水;许剑颖;;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3]包演文;时力华;;关注农民工与留守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新思路[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