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健康观论文

心理健康观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23 15:2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健康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健康观论文

第1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患者共80例,年龄在78~95岁,平均年龄81岁,住院时间2年~3年,对全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利用统计学与常模进行对照比较。8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

①符合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②年龄在70岁以上。

③愿意接受各种问卷和量表的调查和评估。

④住院时间较长(2年~3年),或者有反复住院病史的患者。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的躯体性疾病患者。

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

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

1.2调查方法

1.2.1评定工具

采用EPQ(Eysenck'spersonalitytheory)、SCL-90(SymptomChecklist90,SCL-90),及GQOLI评定方法(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EPQ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是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简称EPQ。由于EPQ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验证。因此它也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的根据。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此量表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本次测试通过问卷调查对80例患者进行了包含9项内容的项目调查。GQOLI评定方法则通过固定的问卷调查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评定方法

评定方法主要是在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要求患者自愿参与,同时无其他人的外部因素干扰,需要笔答的可有护士帮助填写。本次的问卷调查方式,由患者独立完成,并向患者逐条解释,让患者充分理解条目意义之后独立完成,其后由评定人员校对,矛盾处重新询问并加以校正。首先对80例患者进行测评、对比分析。2周后再次应用GQOLI评定方法进行测评,并进行对比分析。

1.2.3心理干预评定方法

问卷调查分析后的心理状态护理干预的评定方法主要进行了干预前后的对比,评定方式以HAMD(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Anxiety)为主,对干预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

1.2.4资料收集方法

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向患者介绍调查目的,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患者根据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调查表80份,实收80份,有效80份,有效率100%。同时,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的心理表现观察,并进行了观察记录。

1.3心理干预措施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之后,对患者进行了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的主要措施如下:

1.3.1认知干预

从护理的角度来介绍冠心病的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从减轻心理负担的层面来调整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由于患者的年龄均过大,所以认知干预以患者能够接受的病例举例为主,避免出现过于生硬的讲座式的讲解。同时通过每周2-3次(每次30-45min)与患者的交谈,采用倾听、疏导、启发、劝解、保证等方法,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心理同情与支持,还要教会患者或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心绞痛发作的应对措施,指出负性情绪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不良影响,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主动性和服药的依从性。

1.3.2行为干预

教患者学会调解情绪和放松训练的方法。坚持进行一些放松疗法。如:于清晨或晚间,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双手自然放于两腿上,闭上眼睛,使自己安静下来。从头部开始按顺序从上到下放松全身肌肉。用鼻进行有意识的呼吸,呼气时默念“一”,吸气时注意自然放松,保持一定节律。持续10~20分钟,睁眼看一下时间(勿用闹钟等),然后再闭目静坐5~10分钟,试着排除一切思虑。每日1~2次。

1.3.3药物干预

对患者还可以采用一定的物理辅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生物反馈、音乐疗法、体育疗法、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可有针对性地治疗冠心病,又能治疗和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在进行心理治疗和理疗的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原发病;对中、重度抑郁、焦虑患者适当给予小剂量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调查研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80例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其EPQ测试结果与常模对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四项测试对比中有三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层面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冠心病情的稳定也十分不利,本次调查可以看出长期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外在表现

患者存在心理状态问题就必然会表现在临床症状上,通过对临床病例观察的整理,可以看出患者外在表现和常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护理干预效果

对需要进行心理调试的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还是十分有效的,

3.讨论

3.1长期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表现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多不同的表现,从表2和表3就可以看出,其主要表现分为下面这样几类。

①神经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相信,另一种则认为自己的病情比医生说的更严重,此心理多在发作缓解后出现。患者对所患冠心病的治愈持怀疑态度,因而表现出情绪低落、少言寡语,甚至烦躁,不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在给病人护理及治疗的同时,应以关心疏导为主为患者讲解有关冠心病的医学知识。

②抑郁行为:老年患者较明显,往往由于疾病发作,病情危重,生死难测,患者缺乏主见和信心,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同情,并且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由于冠心病常常反复发作,患者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对疾病的治愈失去信心,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自述躯体不适,病情加重,心绞痛发作频繁、失眠、食欲欠佳、精神差等。

③固执心理:以老年患者多见,患者多见于资历与阅历丰富的知识分子和老干部。老年人平素性格固执,各种机能下降,动作不灵活,行动不方便,加之冠心病病程长,目前不能根治,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家属子女或亲友关心体贴不够而产生极为固执的心理。

第2篇

性偏差是指大学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迷恋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应给予一定的干预,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大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而且,失眠常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5.注重学生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3篇

(1)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工作做铺垫,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的支撑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保障。

二、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定期举办一些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到现场进行讲座,将通俗易懂的道理与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引导小学生的生动事例相结合,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相处等,让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了解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要多结合相关故事、事例,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讲座的枯燥、难懂造成学生的反感。

2.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小学管理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最可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最可能发现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教师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应当做到这几点:

(1)及时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生家长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在平时的生活和授课过程中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相处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自信心,通过健康、积极的环境影响,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回到正轨。

3.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当制订一套详尽、科学的计划,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流程、参与人员、意外情况处理等,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的情况发生。另外,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生人数、经费、课程安排等,灵活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冲突的前提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订和严格实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

三、结语

第4篇

一、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不均衡。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因人力、空间、物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仍旧无法为每一个居民都构建相应的健康档案,即便是当前已经成功构建的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当中,也难以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许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各个区域极度不均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起点差异较为明显。(二)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够保障整个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有效共享。然而,当前关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应标准明显无法满足其发展的相关需求。各卫生服务机构所应用的软件来自不同的软件企业,因为各个软件缺乏统一的准则,并且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形成了信息孤岛,信息共享极为困难。(三)健康档案采集的难度大。社区卫生院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采集的主体。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持怀疑态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陈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有些居民对信息收集认识不足,戒备心理强,不愿意告知自己的真实病情,给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困难。(四)软件利用率偏低。通常来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都是动态管理的模式,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将各种随访、追踪的信息录入到系统当中,然而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杂,遗忘或者不能及时录入的情况难以避免。此外,因为专业问题,许多医务人员都存在不会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自然也就不能利用软件去进行诊断,导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率不高。

二、加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台州新闻频道,老百姓都关注的栏目中,开设5分钟的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在每年的结核病、艾滋病等防治日中,发放宣传资料。(二)加强硬件建设。物质条件是进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从硬件与数据库着手,在采购的时候必须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不仅要保障硬件的先进性,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浪费。卫生局信息中心统一购入健康档案硬件设备,全区医院进行联网,这样病人无论在哪个医院,医生都能看到完整的个人信息,为诊治提供方便。(三)培养引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这个队伍应当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及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由于社区服务中心人手少,既要调查,又要档案录入,这就需要积极培养或者引进对应的人才,同时加大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全科医生而言,应当构建一个注重实效、多模式、分类型、多层次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尤其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全科医生来说,应当进行重点的培训教育,保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操作对应的系统,从而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利用率。(四)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是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健康档案成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内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早在2009年的5月,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构架与数据标准(试行)》,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244-01

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中的关键阶段,身心平衡发展对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尤为重要,不仅给他们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划定了主基调。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但是纵观当前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困扰着学生的学习、交流、成长。

1 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1学习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高年级小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学习任务的突然繁重。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在校生活总特征表现为学习与游戏相间,在维护低领儿童天性的基础上传授必要的知识。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课程规律的不断显现,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因此也需要投入越来也多的学习时间。而且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作业增多,考试难度和次数增多,听课的重要性不断上升[1]。因此这种变化给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带来一定挑战,课堂上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比较明显,考试失败给他们的自信心也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在这一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对他们来说非常关键。

1.2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高年级小学生人际关系内容会更加丰富,他们要比以往面对和接触更多的同学、更多的老师。因此这些人际关系处理也会成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也是暴露这一阶段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的学生在与身边同学相处交流的过程中自卑畏缩,而有的学生又表现的盛气凌人,甚至有攻击行为和暴力倾向。总之,心理问题在这一时期的人际关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处理人际关系是人作为社会人必须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生应当在这一阶段就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这种能力,如果此时“欠账”,则对他们今后的负面影响将是长久的、无形的。

1.3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心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它是表现在学生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气质。个性因人而异,从理论上讲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类型不同。但是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过度”和“不及”。高年级小学生是个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对于一些不健康心理如不及时发现和纠正会对他们造成很大伤害。高年级小学生正在由以前的以家庭为主的生活圈子开始迈向以老师和学生为主的生活圈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家庭依赖,在走出家庭融入到新环境的过程中会面对诸多问题,例如与同学的矛盾纠纷,在被老师责怪之后如何处理这种负面情绪。处理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他们性格形成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这一时期的个性成长需要给与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1.4成长发育中的影响。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在他们的成长发育中显现出来并造成一定的影响。高年级小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发育,心理素质和生理机能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成长带来的改变首先会引起他们自身对自己的好奇和不适应。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和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情绪化的行为和心理也会逐渐增多,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解决和克服的成长的烦恼。

2 加强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他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协调努力,共同进步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在这些问题处理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具体模式。具体来说三者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父母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应当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多关注学生在生活细节中表现出的微妙变化,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同时,父母也应当做好孩子的榜样,以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处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父母的行为和心理气质也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不断地充实学习教育理念。在平时生活中注重与学校和老师的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跟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处的阶段和状况,科学的有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

2.2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学校在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没有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设置,二是由班主任兼任。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趋势。这项共走必须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成为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一[2]。为此,学校和科研部门应当组织编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科学的理念和措施大力创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当制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我国人才成长和培养现状,又要对未来人才素质需求状况作出合理预测和判断,确保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另外,还应当对学生实际心理素质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不断调整教育措施、完善教育模式。

2.3高年级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小学生在心理素质完善的关键阶段自身也应当采取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会对心理素质的认知显然无法使他们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参加有利于心理素质完善的社会活动。在社会交往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例如夏令营、兴趣小组、体育竞赛、文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培养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良好品格和心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告诉学生学会判断和区分正确的心理状态和负面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自己克服这些不良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参评对象

以北京地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为主。欢迎其他地区关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参加。单位和个人均可报名。

网上报名网址: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选择“‘健康杯’评选系统”。

二、时间安排

1.优秀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11月10日。

2.优秀论文评选时间:2009年11月、12月。

3.研讨交流及颁奖活动:2010年1月(北京,时间地点待定)。

三、活动说明

1.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老师自愿参加。

2.主办方将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专家、优秀教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将严格把关,客观公正,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坚持三审制度,评审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

3.论文形式包括:经验总结、咨询辅导案例、活动设计、调查研究、教育教学感悟、理论研究等。

4.论文以作者原创为主,注重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突出个人特点和区域特色,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质和时代要求。抄袭文章不予参评。论文字数在4000字到5000字之间,内容简介1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

5.请作者详细注明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姓名、职称、联系方式。

四、参评要求

1.论文征选形式。为保护环境,节约纸张,提高效率,此次论文征集活动采取网上提交方式进行。请进入心理健康网:省略,进入首页后在左侧点击“健康杯”评选系统,进行注册投稿。网上提交成功以后,会显示“您已成功投稿”。不要再寄文章的纸稿。

注册投稿步骤请见心理健康网“杂志快讯”和“健康杯”栏目的《“健康杯”活动网上投稿步骤》。

2.严禁抄袭别人的作品,严禁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投稿。

五、评选结果

1.获奖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3.主办方将另行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培训活动(通知另发),并向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和实践活动案例获奖者进行颁奖。

4.省略

投诉电邮:chen.rainbow.省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第7篇

主办单位:

北师大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

课程设置:

培训特色:名师荟萃、实操课程、针对性强、典型示范观摩与交流

培训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08年6月9日报到,6月10~ 12日参加培训

培训费: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协助安排)

证书:由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联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网站:

报名方式:参训者可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报名,报名回执请在上下载。为了保证课堂与交流质量,限额50名,接受提前预约报名,额满为止。

论文评奖:

参加会议的老师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论文、心理辅导个案或心理健康课摘要,大会将编制论文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

本次会议期间,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并推荐在该刊上发表。参评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同时邮寄评审费50元。

专家介绍:

吴武典 教授

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学校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及校务顾问。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顾问或副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团体辅导的研究,相继出版了《团体辅导手册》、《团体辅导》、《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等多部著作,并从事多年心理辅导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进行过数百场讲座和互动式培训,是团体辅导培训方面的一流专家。

郑日昌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引言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近年来,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等使得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扭曲变得越来越严重,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前学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都有一定的帮助。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心理引导。语文教育中的各种素材,比如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等,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一种积极的引导。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复杂的信息环境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

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威胁就是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心理、思想都会产生一定的侵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传递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正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很多信息是负面的,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比如有的媒体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暴力事件进行大肆渲染报道,以一种偏离了正轨的视角去报道暴力事件,然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各种社会事件的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到这些社会暴力事件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社会失去信任、感到恐惧等,从而影响其身心发展。

(二)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校教师共同的责任,不仅在心理课、思想道德课程上要进行相关的教育,语文课堂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当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于语文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没有充分认识,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因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只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加强对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应用。

(三)课外活动开展较少

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应该加强延伸至课外教育。在课外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心理发展进行更好的引导,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但当前很多学校的语文教育都没有深入到生活中,没有做到接地气,因此导致学生在生活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教学工作的评价模式老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活力,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考核与评价工作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将心理健康的评价纳入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因此使得教师不能积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导致因为一些心理问题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内涵之一,其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在语文课堂上,要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要在语文课堂上实现成功的心理教育,也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就营造良好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掌握。因此,加强心理教育需要教师调整自身的情感状态,以真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关于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述与诚信相关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诚信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了营造课堂环境,还可以加强对音乐元素的应用,比如讲解《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可以加入舒缓的音乐,教师带着感情叙述着文章中的内容,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那种送行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中,让学生明白离愁别绪是人之常情,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其次,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净化和控制,比如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正能量的视频、新闻等,让学生可以接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对社会上的各种暴力事件进行抵制。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把握语文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对自己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从而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起到榜样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的应用,使得这些素材可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首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当前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尤其是各种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以多元化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传统文化制作成幻灯片,与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耦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环节,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划分出来,用于传统文化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节目、讲故事等形式,将传统文化讲出来,使得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弘扬,从而唤起更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改变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其次,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能够保证学生以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去生活和学习,防止心理问题出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相应的作用,从日常教学以及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加强自身亲和力的提升,给学生更多的关怀,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更多人文主义精神理念,引导学生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避免各种消极行为的出现。

(三)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学不仅指课堂教学,同样也包括课外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往往比课堂上的教育更为直观。因此课外实践教育既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应该要多进行课外实践教育,从实践教育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各种实践活动消息,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报名参与进来;又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去敬老院服务、做志愿者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看到人性关怀的力量,从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纠正,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去生活、去学习,而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各式总结报告的撰写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再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后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方名著等进行阅读,从而将自己读书之后对名著的内涵与主旨的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对其中的各种人性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等进行探讨,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创新发展。

(四)将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

语文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附属内容存在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完善。在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将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比如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诚信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将学生的心理水平的考核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充分结合,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语文思想能力的训练,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语文课堂上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结合课外实践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

参考文献

[1]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课题组.让文本与学生心灵对话――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

[2]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3]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

[4]郭玉群.“三结合”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

[5]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