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3 15:24: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偏好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主体对某项社会认知的评价、态度以及认知等,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既是对一种社会评价的直接表现也是对社会主体的一种直接评价。简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择业的主体,希望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但是大学生往往又会存在职业的预期目标制定过高的现象。因此一些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会出现择业区域扎堆、择业岗位扎堆,难以对自己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经常容易造成职业期望过高,期望的收入与工作不相符,期望的单位性质与自己的期望不相合。如果把大学生的就业看作是一次选择的话,那么根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大学生根据就业偏好所进行的理想选择应是建立一定的前提之上的。首先,大学生在进行自身定位的时候往往以最大利益作为目标;其次,在特定情境中应当具有特定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再者,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大学生从意识上就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就业后果;最后,大学生在对人主观选择上已经存在着不同的结果排列,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存在着最合宜的追求,这对于大学生寻求最大价值具有很大优势,这种理性上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
一,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分割、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现象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而这样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应,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发展机会较多而福利明显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严重缺乏人才的流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变得更加的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仍呈现人才不足的状态。
第二,不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作用。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制内,但实际起到的保障作用却十分薄弱。另外,这些政策的安排没有将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够健全,地区间差异、机关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等,成为了制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的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业网络信息不够、给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等,甚至严重的还出现了非法机构或人员会在毕业季的时候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欺骗其钱财等社会问题。另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如户籍、档案限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体现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仍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培养模式对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逐步膨胀,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够而被迫叫停。我国的教育仍比较保守,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总体说来,就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保障。自主创业是其中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可以发现,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战略举措。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足,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创业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对于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建议
(一)经济制度首先,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指标是就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农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差距,这是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必然选择,只有西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东部和大城市差距缩小了,大学生才会在择业时对其产生偏好。另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趋向。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为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从产业结构上讲,要调整加工产业,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其次,利用利益激励来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励制度来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奖学金、行业奖学金和地区定向奖学金来引导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边远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给予大学生较高的工资待遇、减免助学金贷款和享受特殊津贴等优厚条件,激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二)完善体系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完善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没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现气馁现象。要使当前国家建立起的失业和待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待业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意在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时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门要从劳务保障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指导、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
(三)高等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全程化的就业偏好指导模式。每个阶段有各自的核心任务,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萌芽阶段一般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往往带有高中时期或小时候树立的理想成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要开展对他们在职业层面上的人生理想教育。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塑造阶段一般为大学二年级,随着大学生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和对社会现实的初步了解,他们的职业意识开始塑造。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引导他们适应专业学习,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职业探索,从而制定初期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形成阶段一般为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已比较成熟,对于本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不仅要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较为完善的人生规划设计,掌握求职技能。大学生现实就业选择偏好的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四年级,这时大学生已基本上做好了走上社会的准备并且大部分学生开始实习和寻找工作,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做好大学生就业选择心态的调整,重点要放在对学生适应工作要求、寻求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劝诫
1.1选取研究指
本文在借鉴前人关于就业吸引力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武汉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和光谷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如下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分为:企业自身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4个二级指标和职位晋升空间、当地房价水平等22个三级指标。
1.2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问卷设计。通过小规模测试和实际访谈进行问卷前测,最终结果显示克隆巴哈α系数为0.735,KMO值为0.673,且通过Bartlett检验,说明问卷信效度都比较好。本文数据收集分为初测和再测两个阶段,初测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重测信度检验;再测用于验证性分析、信度分析以及因子等分评价相关研究。
2模型构建
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技术EXCLE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和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之后,本研究接着运用IBMSPSS21进行因子分析,以此了解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考虑因素和就业吸引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2.1相关系数和变量求解
本文选取一些既能反映就业吸引力内涵的主要方面,同时又能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获取数据的指标作为就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它由丰厚福利与薪酬、企业规模、企业知名度、职位及晋升空间、企业文化、企业基础建设、企业绩效评估、企业发展前景、企业就业稳定程度、居住环境、交通便捷程度、房价水平、父母意愿及支持力度、社交网络发达程度、消费水平、社会治安环境、户籍政策支持程度、住房保障政策、区域就业政策、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行业竞争状况等构成22个指标组成。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既可以消除量纲差异的影响,又可以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
2.2提取共同度
计算各变量对应的初始共同度和提取因子以后的再生共同度,对因子分析法进行检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指标变量的共性方差均在0.5以上,且大多数超过0.6,说明大多数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满足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2.3因子特征值和特征点分析以及确定主要因子
前七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整个方差的63.125%,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所有信息。根据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这七个主要因子分别是:职位与晋升空间、福利与薪酬水平、房价水平、住房保障政策、区域就业政策、居住环境、行业发展前景。
2.4计算各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
通过因子轴旋转后可知,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企业自身因素”因子包括职位及晋升空间,薪酬与福利和企业规模,且这三个指标的因子载荷量均在0.8以上且数值接近,说明“企业自身因素”与这三个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很强,以“企业自身因素”因子来概括这三个指标因子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集群就业吸引力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的方差贡献率17.625%。“区域政策支持”是产业集群就业吸引力的政府表现。在因子分析中,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2.717%,其重要性次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状况”因子的好坏决定着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产业集群就业吸引力隐性的表现。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9.543%,对总体指标的解释贡献较小,但在现实中意义重大。
3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综合因子的重要程度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为提高武汉光谷对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企业应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管理类大学生就业对于职位及晋升空间的关注甚于薪酬与福利水平等其他影响因素。企业在给予市场水平薪酬与福利的前提下,应当大力关注新进管理类大学生的晋升之道,大大激发管理类大学生工作的激情。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武汉光谷这一产业集群的就业吸引力。
3.2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住房优惠政策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又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住房。随着当今时代房价的水涨船高,买房成为大学毕业生特别头疼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不管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房价水平,还是区域政策支持中的住房保障政策,都在管理类大学生就业吸引力影响因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和优惠措施,提高管理型人才的安全感,增大其留汉就业的可能性。
3.3学校应当加强就业教育
一、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充始于1999年,历经8年到今天,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71所,发展到2005年的1792所。1998-2005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23.5%;2002~2005年,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36.2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6年1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2006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人;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7年预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
如果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将约149万人毕业后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称,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预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这就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目标并且充满信心。面临此种就业压力,毕业生如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面对似乎并不可取,应当正视竞争,自我营销,争取以智取胜。
二、大学生应做出明确的未来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近些年,伴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与高校都存在明显准备不足的情况,而作为大学生更为这突然而来的巨大压力变得不知所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认为,我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
1.应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道自己适合和真正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感兴趣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选择和感兴趣什么,只有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每个个体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会有所区别。据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的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0%以上,11%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大学生应根据自我生涯发展的个性,通过一些计划的实施,达成他们对所存在问题的明了和解决。这就需要大学生首先认清自己,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要了解职业,关注职业特征及对人才的要求,关注职业发展动态;再次,要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采取准确的营销策略。
2.对薪酬的期望要现实。2006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大学生定位于普通劳动者”,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褒贬之词均在,但客观上使得毕业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成熟和现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与法学院的大学生们在对江苏省十所高校800名毕业生的调查中显示,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1000-4000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2000-3000元为更多学生接受;2000-4000元的期望人数居多;1000-2000元及4000元以上期望人数较少,这些数据反映出现在毕业生对于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
3.择业观念应更新,择业心理应健康。目前在大学毕业生中官本位思想、依赖与享乐思想、轻农思想等依然严重,就业追求大城市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专业对口和互相攀比等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项有关“农科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显示,88.51%的学生要求留在城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对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受访学生中希望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工作的比例接近50%。国家和各高校现在都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从江苏省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在就业区域上苏南五市仍是学生们的最爱,约占55%,比上年减少1个百分点;在苏北五市就业的毕业生占19%,比上年增加2%。在就业单位上,去事业单位就业的约为16%,比上年减少4%,而去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为61%,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
4.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大学生创业包括从事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学的知识,科技优势和专业特长,激发创业热情。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第一应做好创业的知识准备;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第三要锻炼良好的管理才能。
三、大学生应做出合理的营销竞争分析
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中,毕业生就好像一件刚刚完成的“产品”,要在市场中同类似产品进行竞争,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作为“产品”的毕业生要明确哪些人是你的现存竞争者,哪些人是你的潜在竞争者,毕业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竞争者采用不同的求职方法,以此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1.潜在竞争者。这部分竞争者是极易被忽视的,但是他们的竞争力却不可小视。包括两类人群:①企业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对工资、待遇等要求较低,可以从就业市场中分走部分对智力、学历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而他们其中的少部分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提升学历层次,成为既有工作经验,又有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的竞争者,将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较大的冲击。②跳槽的人员。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单位工作多久?”时,20%的人回答1—2年,35%的人回答2—3年,8%的人回答3年,还有15%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由此可见大学生工作稳定性不高,跳槽频繁。一方面有许多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将目光瞄准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寻求比现有工作更加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这部分人由于年轻,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拥有相应技能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较新毕业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占据部分企业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员的跳槽行为,使得原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会心存疑虑,降低了对应届毕业生信任度,会担心新招人员经过培训和短期工作后,积累工作经验又会跳槽,导致单位人力资源和部分商业秘密的流失,他们就会减少提供给毕业生就业岗位,而选择从别的公司挖人。
2.同期同学历毕业求职者。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流竞争人群。彼此之间拥有相同学历,相似的年龄,这使得竞争变得十分残酷且激烈。毕业生在面对此部分人员竞争时应首先对自己有个宏观上的定位,然后在应聘时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同期高学历毕业者。近些年研究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以江苏为例,2004年就业率97.98%,2005年下降为97.32%,2006年就业率降为96.03%,造成这种下降的关键原因是市场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并未随着研究生的大幅扩招而增加,并且用人单位并非都看重学历,他们更看重学生的能力。因此现在许多研究生都将就业方向转向本科生就业市场,在竞争中他们就具有了学历上的优势,从而占据一定的就业市场份额。
4.即将毕业求职者。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高校在大四时期基本不再安排课程,因此许多学生只有一个任务——找工作。这些未毕业的学生由于父母、人情、关系等原因也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部分人群相对于前三类竞争力较低,在就业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5.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明确用人单位所需专业,投其所需,不能“病急乱投医”。从来自于2006年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因此毕业生要根据市中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调整自己应聘的方向与岗位。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有些专业人才虽然用人单短期内并不需要,但是如果你能对该单位进行仔细的了解和分析,预测到他的未来需求时,通过努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有时是可以为自己赢得机会的,当然这对毕业生的要求较高。
四、大学生应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在进行了营销竞争分析,明确竞争者之后,毕业生采用何种策略来发挥自身优势,击败竞争者,实现早日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1.更新观念,采用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作为毕业生要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情况,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期望值。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都瞄准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使得这些部门门庭若市,不堪重负,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景观。我们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当上公务员,吃上了“皇粮”或者到国有事业单位工作才算是找到了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报考年龄的放宽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而几年的招录工作,使得公务员的队伍已经相对饱和。2002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不足5%,地方院校可能更少。
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应当把当公务员,吃“皇粮”作为自己就业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全部的目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俗话说“要骑驴找马,不能光脚乱跑”就是指一开始能找到“马”,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应当退而求其次,先骑驴再找马,先就业再择业。
2.注意产品生命周期,就业宜早不宜迟。企业经过艰辛的产品研制将新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希望产品尽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但是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就是从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同样作为高校产品的毕业生也拥有一个生命周期,在现在就业市场明显“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往往会错失良机,等到就业黄金时期一过,由应届毕业生变成了往届毕业生,那时候的就业压力将更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所以不要在意第一份的工作是否是最理想的,由于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说不定你今天认为是无聊没有前途的职业明天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因此,在能够早签约的情况下尽量早签约,可以使自己的心早日沉下来思考工作之后的事情,想想自己面对人生新的挑战时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采取促销策略,展示自我特点。大学生就业面对数以万计的竞争者要取胜自然要突出自我的优势所在,以此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获得他们的注意。经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内的学生会工作以及校外的公司实习是最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的。因此近几年大学生普遍重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参加学生组织——培养自己社会性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培养技术性能力;以及高校流行的“考证热”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竞争时加重自己取胜的砝码。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在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开始倾心于“灰色技能”的培养,读《厚黑学》、练酒量、学唱歌跳舞、找关系,并将这些能力作为寻找工作的跳板。这些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在用人单位已从对“全才”的需求转为对“专才”的需求,许多用人单位开始重视学生的技能情况,拥有实践经验、组织协调能力甚至一些“偏才”的毕业生较同类竞争者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某一方面享有特长,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就要全力推荐,让他们知道你的优势与长处和你加盟该单位能给他带来的变化,这样在同别人竞争时,你就会明显处于优势地位。超级秘书网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了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4.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是校内的,可以是校外的;可以是教学计划内的,可以是教学计划外的。
1.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共同的爱好、特长和需要的基础上,自由地组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发申请成立的、有一定章程和宗旨的群众性组织。依据活动宗旨,学生社团可以分为理论学术类、文艺体育类、社会公益类等多种类型。目前,高校都普遍重视社团在学生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园中少则有几十,多则有几百个学生社团。有的学校将学生社团纳入到评奖评优和学分制管理之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到两个学生社团。通过参与、管理社团,组织、策划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社团成员志同道合,和谐融洽,平等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社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社团,从社团成立、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建设,到成员招新、活动策划、经费筹措,主要都是由社员自己完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在打造特色活动、创建品牌社团的过程中,社员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也可以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增强都有利于大学生在求职中增加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2.勤工助学。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有校内的,如管理助理岗、文明监督岗、科技服务岗、安全值班岗、后勤服务岗等,也有校外的,如家教、企业兼职等。大学生参加一定形式的勤工助学,让自己提前身处一种“准职业”状态,接受职业环境的熏陶,可以培养劳动观念、组织纪律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勤工助学岗位多是临时性工作,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各种类型的单位和个人接触,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工作和职场规则,感受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意识。同时,在多次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应聘过程中,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经过不断的尝试,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估能力也必定会有较大提高,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职业目标定位。
3.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它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之一,既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可参加的公益活动很多,校内的如清理校园垃圾、清除课桌文化、植树、义务维修等,校外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等。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为社会贡献力量,尽责任,献爱心,提高公民意识,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可以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陶冶心灵,累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见习实习。见习、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工作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使高校课内外的教育活动有机联系、相互贯通、形成整体,是大学生告别学生角色,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桥梁。大学生阶段性地或在毕业前夕集中一段时间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可以提高其对专业的认识,加强专业学习兴趣,形成专业认同感;可以接触实务,提升实践能力,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可以增加工作经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在见习实习中,通过直接接触岗位,了解单位需要,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具体社会中,培养实践能力,缩短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社会工作人员的过渡时间,为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
5.假期实践。假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大规模地时间较为集中地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高校寒假一般一个月,暑假近两个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到城市、农村、偏远地区进行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每逢寒暑假,都会广泛宣传,发动学生组织成多个实践团队,奔赴大江南北“,上山下乡”,开展教育帮扶、科技支农、文明宣讲、社会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受教育、做贡献,可以增进大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感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磨炼意志,汲取力量,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尝试创业。参加一定形式的创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及早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与校内外各部门、机构打交道,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飞速提升。高校应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安排创业教育课程,及时向学生创业信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园创业科技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创业大赛、企业考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创业理念,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立项,参与创业实践;学校要积极联合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以多种方式给创业学生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还可以聘请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师,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
二、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多样,而要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有效、稳定地开展,实现常态化,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多种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建立保障机制。第一,经费保障。经费是暑期“三下乡”、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的基础条件。高校每年的预算都应当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同时,也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引起社会关注,让政府,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以获得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师资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管理和指导。在主题选择、方案设计、技能培训、活动开展、成果整理等各个环节,指导老师承担着独特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给实践学生以精神的鼓励、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社会实践如期进行,收到预期效果。高校可采用“双导师”制,一方面培养、选派敬业精神强、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学生学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聘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担任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老师。第三,基地保障。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是社会实践得以稳定、持续开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当支持和鼓励院系、专业主动走出去,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团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取得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各种类型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岗位。第四,法律保障。大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见习实习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但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劳动双方地位不平等,大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被拖欠、克扣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损害。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对劳动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给用人单位一种威慑力,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减少用人单位侵权的可能性。高校要加强普法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经济援助,鼓励权益受侵害的学生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2.建立激励机制。要想使学生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必须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社会实践课,将社会实践课程化,并使其成为必修课;可将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到学生的评奖评优中,作为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重要参考因素。高校应当逐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考评体系,对每个学生实践态度、内容、形式、实践报告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测评,及时进行总结表彰、典型宣传。对学生激励的同时,也需要对指导老师进行考评和激励,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对指导老师的工作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在先进工作者评选、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中,对优秀指导老师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此外,政府还应当制定政策,对接收学生社会实践的用人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补偿,激发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要注重宣传,让用人单位认识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做出贡献是自身的社会责任。
可以说幼师院校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不成问题,但要找到一份满意度高的工作却也非易事。近年来,幼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高低不等,极不均衡
大学生签约单位,公立园、私立园、民办园并存,示范园、一类园、二类园、村办园同在,高低相差悬殊,首选公立园的大学生居多,但就业成功率也最低。
(二)缺乏面试技巧,心理承受能力弱
有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面试时因缺乏应有的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致使与理想幼儿园失之交臂,倍感遗憾。也有个别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能顺利签约。
(三)学习成绩不等同于就业能力
有些大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并不太突出,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却迅速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有些在校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工作后却一直不温不火,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优秀的品质。
(四)异地长期就业者少,工作流动性大
签了约的同学,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性较大。特别是签约外地大城市的大学生,大多工作一定年限后由于各种原因又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留不到梦想的大城市。
(五)职业认同感有待加强
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责任大,工作繁琐,且工资待遇普遍不算高,这严重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跳槽转行。
二、对幼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一)呼吁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幼儿教师担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在儿童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1.完善幼儿园各项制度,解除幼儿教师后顾之忧。目前,虽然学前教育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学前教育仍不在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关于幼儿教师各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私立、民办幼儿园制度欠缺,幼儿教师缺少保障。
2.加大幼师院校的招生政策倾斜,以高质量生源促高质量就业。我国生源越来越少,师范教育优势越来越弱,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这将对幼师院校招生质量带来不利,从而影响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呼吁国家出台扶持政策,提高幼师院校生源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强化幼师大学生就业质量。
3.积极鼓励幼师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设幼儿园特岗教师岗位,增加适合幼师生的志愿服务西部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园水平低,师资欠缺的实际,实现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幼师院校要与市场接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对接幼儿园教学实际,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我国著名学者、教授袁隆平说过:办公室、计算机种不出庄稼。学校要办出特色、掌握社会需求变化、培养社会急需人才,都需要沉入其中亲听、亲看、亲体会,不能坐在办公室和教室中听说、想象。建立健全大学生追踪调查体系,掌握大学生就业情况最前沿消息和现状。
(三)加强幼师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1.幼师院校应该加强教师就业指导教学指导和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研究,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及内容,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和本领。
2.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又要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冷静地对待就业,使学生在应聘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加被聘的机率,减少受挫的打击,使学生满怀希望与信心去择业、就业。
3.在日常教学和就业指导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认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适应和职业成就感,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四)长存危机意识,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
随着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越来越多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幼师院校面临巨大考验,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同时,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也刻不容缓。幼师院校应在原有就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启动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有选择的与各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结语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转变为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就学人数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找工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又是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试图从当前现实出发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一个简单介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些分析,并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些对策探讨,以期对高校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份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3%。今后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如下:
1.学生毕业数量的急剧增长与现有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影响大学生就业
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1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15万,2002年为145万,增长为26%,2003年猛增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为46.2%,2004年大学毕业生又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犯%,加上去年还有近70万毕业生尚未就业,2004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接近350万人。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与大学扩招幅度产生较大矛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这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从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2.学生专业限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就业市场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近年来有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毕业生选择余地很大。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接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都是计算机类,达到接受总数的50%以上。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遭遇尴尬,性别歧视明显。在很多招聘会上,都能看到公开贴出的“只限男生”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大学生的专业限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3.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高门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联系。据相关媒体统计,按学历比较,总体上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而大专以下(含大专)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和能力要求提高,对大学生的就业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各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洽谈会、积极推荐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等,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将其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还未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列人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找工作,忽视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定位,还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大多数的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要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要么有理论水平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因而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
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有局限性
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调整择业心理、作好择业准备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指导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去找工作,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4.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问题多多
为了求职,有的学生无心搞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处出击;有的推荐表、求职信遍地撒网;有的在选择什么样职业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反复签约;有的择业目标不明确,人云亦云,求职中处于焦虑、失落、困惑之中。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以职业发展导向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其特征是: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外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和研究,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全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毕业工作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2.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补充。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的是对人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就业指导不仅包括了择业的的指导,更深层次上还涵盖了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和毕业生就业素质的培养,这是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使得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能做到既符合个性特征,也符合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3.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设计职业生涯,为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求职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一)就业指导“专业化”湖北师范学院注重就业创业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高级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40人,大多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课程。通过培训、集中备课等形式提升就业创业指导人员教学水平,打造专业化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学校以职业意识提前培养来推进学生就业择业观的建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帮扶,完善管理机制,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实现就业创业指导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指导体系建设。学校一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年级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一年级明确职业目标,二年级目标经营与管理,三年级职前技能培训,四年级实习就业的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院紧紧依托职业发展协会和创业协会和各学院学生组织中设立的就业指导部,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如企业家进校园、大学生创业知识竞赛、创业沙龙、求职经验交流、考研交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争霸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教育SYB培训课程项目和KAB创业培训项目等活动,有效推进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转化为实际就业力。
(二)就业市场开拓“全员化”就业市场建设是直接推进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原有就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校园两级领导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确立了就业工作在年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实施“有重点对待”,对于特殊群体毕业生(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家庭贫困、残疾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向用人单位直接推荐、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了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就业状况月报制度、就业统计核查制度和就业统计联动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的工作积极性,健全机制,使就业工作“四化”进程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在就业市场拓展方面,学校把“两访两创”、“创先争优”等活动与就业市场建设结合起来,要求机关部门、教学院系全员参与,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招聘会。在师范就业市场,学校加强编制应考能力的培训,在非师范就业市场,学校积极与政府合作、与人才市场合作、与校友合作开发有形就业市场和网络市场。招聘会形势丰富多样,有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的大型综合招聘会(500家单位以上),周五双选会(将每周前来联系招聘的用人单位集中在每周五集体面向学生招聘,单位数目不等),企业专场招聘会,以及院系组织的专场招聘会。
(三)重点基层项目“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学校作为省属师范院校,紧紧围绕湖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的特色定位,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加快内涵发展,强化办学特色,积极融入并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对于重点基层项目,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重点基层就业项目,精心组织,重点引导、组织过程中注重程序规范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广泛宣传,多层动员,确定院系计划分解制、机关部门结对联系院系制、报名应考包保责任制、综合考核制和报名进展日报制等工作机制。为推进工作落实,学校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工作并解读政策。通过短信、传单、QQ群、户外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各院系也组织动员会引导学生。学校还组织专家举办各类考试备考指导讲座,开放现有教学资源如微格试讲室、职业咨询室,辅导学生顺利通过招考笔试和面试。
(四)创业领域形成“多级动态孵化”模式目前,学校在探索适合发展的特色创业模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多级动态孵化创业模式,即创业团队经过在院系、学校和市区政府三级动态过程进入社会市场,团队在各级独立孵化成长,通过严格竞争与选拔机制,以运营优劣进行评估,逐级发展。通过多级动态孵化,一批优秀的团队从院系走进了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又从学校走向了社会。学校还积极利用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大学生船业基地,分别与黄石港区政府、黄石市团市委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各1个,入驻团队同时享受政府给予的各种创业优惠政策和奖金扶持。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系统规划、重点突出,实行“五个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即将创业教育与全员育人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开展创业意识培养,以创业基础课程开展知识普及,以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系统知识补充,以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实战技能训练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限制太多,高校自主办学权有限,高校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难度重重,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不匹配。
(二)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区别于80后毕业生就业。90后毕业生因成长价值观的影响,较80后毕业生直接追求经济独立,更多90后毕业生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岗位薪酬要求退而求其次,择业选择周期延长成为普遍现象,要加强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化。
(三)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热情较高,但低年级培养锻炼不够,国家政策在今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针对毕业生毕业年度,如果能够辐射低年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扶持,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帮助更大,亟待政府职能部门予以扶持。
(四)学校与地方人才培养对接研究停留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方法创新研究机制。毕业生就业见习与地方见习基地对接不够,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与实际就业脱离,期盼有关部门能够加强高新就业实习、见习岗位的开发与对接,有利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促进人才培训与使用的良性循环。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的建议和思考
(一)以黄石市两所高校湖北师范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为试点,加大高校创业培训扶持制度,开展“全员化”创业培训,拓宽创业扶持界限,创立高校创业扶持创新机制,介绍引进黄石创业先进典型来校讲座交流,鼓励引导毕业生留黄创业,为黄石全国创业型城市地位多做贡献。
(二)加强就业、实习、见习岗位与高校对接新模式,推进产学研与就业的相互促进,遴选高校就业创业教师进入实体企业,人社部门将高校创业就业师资培训纳入人才培训计划,分层分批培训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讲师,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实战水平。
(三)将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纳入黄石市人社就业市场开拓新体系,积极开展地市人才市场与高校就业市场对接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引导更多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