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4 17:0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外科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病例对象均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全部患者共136例,男100例,女36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4.34±3.24)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护理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1.2.1常规护理组
本组患者均实施一般常规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措施和方法。
1.2.2风险护理组
本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以下风险护理措施和方法:①将手术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讲解,使其对术后存在的跌倒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有充分的了解;②根据压疮出现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使患者充分了解加强翻身的重要性;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身上的管道情况进行识别,气道湿化管和静脉输液管都需维持一定压力。针对不同管道应该设计不同颜色标识,使其一目了然,使护理隐患和护理失误的发生减少。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过程采用的软件以及统计工具均为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常规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有7例患者发生了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55例;风险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没有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66例。不良发生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显著的高于风险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8,P=0.0066);临床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风险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67,P=0.0026)。
3讨论
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患者而言,在针对其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对于改善和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院在不断探索和总结护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临床护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的特点,不断总结并提出了一套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本院在组织开展相关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本院经常通过专题培训、集中讨论的形式不断向相关医护工作者强调和灌输“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讲解等形式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升其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能力和应对风险实践的效率,从而确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迅速康复,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从本文研究数据比较情况上分析,实施风险护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水平显著降低,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显著升高。
4结语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2例外科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5.2±1.3)岁。其中普外科患者22例,脑外科患者15例,骨外科患者18例,胸外科患者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熟悉外科疾病治疗及检查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病情实行严密观察,谨防出现意外情况。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本院自拟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包括:①首先对外科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指导护理人员掌握临床路径的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程序。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责任护士将有关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相应的护理目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说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以此获取到其理解合作,从而帮助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最佳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的内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且未朝着临床路径方向发生改变,需做好认真记录,以此提醒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在护理记录中体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促使患者病情朝正常路径发展。③患者在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热情迎接,进行入院环境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做好饮食指导,做好疾病康复知识的宣教,患者提出疑问时应耐心解答,做到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3评价指标
在所有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表中满分总计为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30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中25例满意,1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其满意度为83.8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分为(9.7±0.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分为(8.1±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骨外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07例,其中男136例,年龄11~72岁,平均(47.3±4.5)岁,病程2天~45年;女71例,年龄19~64岁,平均(49.6±6.8)岁,病程7天~39年。
1.2护理方法
应用ERG理论对骨外科患者通过语言、问卷等形式交流沟通,评估、记录患者的需要类型,给予相应的护理后,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指标描述
1.3.1生存需要
急性期和重症监护期患者最强烈的需要是生存,非急性期患者最需要的是安全,如手术是否成功、恢复情况如何、有无后遗症等。
1.3.2关系需要
患者术后逐渐康复时,要求同医护人员或者病友交流,如用药是否有效、术后何时进食或者拆线换药,需注意什么禁忌等。
1.3.3成长需要
由于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因疾病患者自尊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容易自卑暴躁等,甚至出现抑郁或者自杀情绪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
2结果
对三种需要层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201/207)。
3讨论
骨外科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缓解及治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盛国玲认为某些非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外科护理工作中造成的护理不及时、态度不认真及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等都是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因而解决外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策略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路秀芹等认为一般情况下致骨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以及护理管理等,因此,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通过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骨外科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不安全因素导致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身心的压力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结合临床和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ERG理论就是应用这一规律的一种人本主义需求理论,它分为三个层次的需要:存在、关系和成长的需要。该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当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或者停留在该层次,且其强烈程度还可能会增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阻碍时,可能会降至较低的层次需要。比如重症监护的患者卧床时,最需要的是生存需要,关注能不能渡过危险期,手术能否成功,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时,生存需要转变成关系需要,最需要医护人员悉心的照顾及安慰,了解药物是否有效及后续的康复治疗。当病情再次复发或者恶化时,患者的需求又降为生存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骨外科患者的需要进行记录、分类、统计评价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医患关系得到了改善。这与雷晓芬等的结果一致。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故在护理工作中,首要的是了解患者的需要层次。生存需要就是需要医护人员通过询问病史,给予必要的观察与监测,并耐心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疾病可能产生的原因及请患者予以配合相关的诊疗,让患者心理安稳,使医患间产生信任感。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缓解及康复,患者可能要求从医护人员和病友处获得更多的医疗信息,希望得到更多关怀的需要,即关系的需要。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征求患者的意见,重视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身心需要,并及时给予疏导缓解,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对于成长需要层次的患者,要尽力维护患者的自尊,树立其自信,支持和鼓励患者,指导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使患者感觉到受人尊重需要的满足。而ERG理论提出的“受挫——回归”思想指导医护人员尽量给予患者高层次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尽量满足患者最明显、最强烈的需要,从而不会让患者高层次需求明显受挫,而加强低层次的需要,更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王艳梅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骨外科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实施常规护理后,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加强患者自身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提高护理效果的目标。
4结语
【关键词】护理管理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通常病程小于6周)[1],是困扰外科手术病人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以往对术后疼痛的处理未能引起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病人也往往将术后切口疼痛视为术后一种不可避免的经历。
1术后疼痛的影响
1.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术后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皮质醇增加,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得全身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术后病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1.2对呼吸系统影响疼痛使骨骼肌张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通气功能下降,使病人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
1.3对胃肠、泌尿系统的影响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反射性抑制胃肠道功能。降低平滑肌张力,病人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尿潴留等。
1.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疼痛可引起多种激素的释放,产生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肾上腺素,皮质醇病变,血糖素升高,促使血糖增高,蛋白质、脂质代谢增强,使术后病人容易发生负氮平衡,不利于机体康复。醛固酮、皮质醇、抗利尿激素增高使得机体水钠潴留,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某些心功能差的患者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1.5对免疫系统功能和凝血机制的影响与疼痛相关的应激反应可使淋巴细胞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另外疼痛引起体内内分泌系统改变,也引起免疫机制改变。疼痛应激反应使血小板粘滞增强,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
1.6其他影响疼痛使病人感到无助、焦虑、失眠,病人常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可见,术后疼痛会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病人康复,术后有效止痛无疑可减少一系列应激反应,帮助病人尽早康复[2]。
2术后疼痛的护理
2.1疼痛是外科术后病人的常见症状,疼痛程度往往较为严重。护士24小时服务于病人周围,对待病人的疼痛情况,应像对待病人的病情变化一样,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观察、评估和记录,并且要及时观察止痛措施的疗效,为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护士在认真检查病人疼痛的同时,常常可以为病人解除疼痛,如发现病人因不对而疼痛或因引流管不通畅而疼痛,或因敷料包扎过紧而疼痛等,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理,解除其疼痛。护士可以选用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方法为病人缓解疼痛,如心理和肌肉的放松方法,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等。护士负责向病人和家属宣教疼痛控制的一般知识和“痛尺”或其他评估工具的应用。护士要告诉病人及其家属应及时报告新疼痛或未缓解的疼痛,以保证医务人员迅速给予评估和有效的治疗。
2.2责任护士还负责疼痛病人的临床护理,准备病人治疗所需的器材和药品,某些注射、针灸、理疗等治疗的实施,某些特殊治疗,如神经阻滞等的配合。负责病人24小时疼痛的观察、评估与记录,疗效评估与记录,告诉病人止痛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进行病人及其家属疼痛知识、疼痛自我评估与疼痛自我护理的宣教等。
3术后疼痛健康宣教
3.1术前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疼痛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既往疼痛史和预期疼痛处理应达到的目标。向病人讲述疼痛对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强调大部分术后疼痛可以缓解,并且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病人有权享受术后无痛经历。向病人说明何时表达疼痛反应及如何表达,疼痛反应包括疼痛强度、性质、持续时间和部位,并说明这些主诉将成为疼痛治疗的依据,护士将根据主诉所反映的疼痛特点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2向病人介绍自我解痛方法,在止痛剂治疗的同时辅助使用其他方法缓解疼痛,如使用放松、分散注意力、想像、冷敷和热疗等方法。向接受PCA治疗的病人讲述给药的方式和时机,病人应在感觉疼痛开始时自行给药,注入下一剂量药,以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超级秘书网
3.3劝告病人及时向护理人员诉说心中的疑虑和担忧,避免过分担心疾病的康复而引起高度焦虑从而降低耐受性,加重疼痛。
4结论
疼痛的主观性和多因素性决定了在疼痛管理中必须有病人自身的参与,因此应教育护士加强术后疼痛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疼痛相关知识,弥补医务人员与病人对疼痛理解的不一致,使病人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疼痛的健康宣教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区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3.8±2.5)岁,实施普通普外科护理;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2.6±1.9)岁,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合理优化普外科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学历、性格、业务水平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挖掘每位人员的知识才干与业务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分工,资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
定期开展全科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培训,积极培育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氛围。创新地将一些先进的服务理念运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普外科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
1.2.3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优秀的护理服务态度是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职业素质,应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为患者实际着想,从内心真正帮助患者,真正为广大患者服务,认真解决患者的内心想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1.2.4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①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灵活地处理好患者内心情绪比较波动、治疗依从性不高、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等各种问题,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尊重与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认真听从患者的各种心理诉求,积极帮助患者减轻内心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排忧解难。③护理人员要跟患者加强交流,尽量做到仪表大方、准确使用语言,促进护患双方情感的交流互动。
1.2.5强化激励措施
适当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绩效奖金,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评选“星级护士”、“优秀护士”,并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促使护理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以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讲求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之满足,同时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料与重视。普外科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长期在高负荷、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挫,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理质量。为此,应该认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给予患者、护士以人性化的关怀,打造和谐、祥和的护理人文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领导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经验及观念,不能单靠规章制度来对广大护理人员给予监督、约束与控制。而是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充分使用人性化护理,大力提高普外科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出积极性与热情,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业务技能,并将尽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4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工作的20名护士,均为女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名。观察组护士年龄18~43岁,平均(31.4±3.7)岁;工龄1~22年,平均(11.5±4.3)年;中专1名,大专7名,本科2名;护士6名,护师2例,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对照组护士年龄20~42岁,平均(33.4±3.6)岁;工龄1~23年,平均(10.2±4.4)年;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2名;护士7名,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1名。两组护士在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给予分层次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2.1人员分层
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名护士(管理24张病床);乙组:6名护士(管理30张病床)。两组上班模式为由一名高年资老师带1~2名低年资护士,每天设立1名组长,对病房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各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落实,并对各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抢救工作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并参与其中等,同时其属于护理质控小组的一个成员,和护士长一起定期参加质控检查,每周1~2次,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1.2.2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
1)护士长:护士长职责为对病房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各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落实,并对各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抢救工作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并参与其中等,其属于护理质控小组的一个成员,定期参加质控检查,每周1~2次,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2)组长:组长的职责为对责任护士的工作安排及调配进行坚决的服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本班组的护理管理及协调工作进行全面的负责,对正常班外抢救工作进行积极的组织并参与其中,对本班次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熟练的掌握,并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使本班次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3)护士:护士的职责为对护理组长的工作安排及调配进行绝对的服从,认真做好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病情进行全面掌握,将各项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地做好,同时给予患者良好的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时依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价,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管理项目进行定期检查,每个月1次。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等。
1.3.2满意度评价指标
运用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定期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本科室患者,每个月1次,每次5名,共11个条目,3个选项,即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赋值3分、2分、1分,每名患者满分33分,共165分;依据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自行设计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运用Liker5级评分法,共10个条目,5个选项,即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50分;运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依据Liker5级评分法,共10个条目,5个选项,即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50分。
1.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创伤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对分层次管理进行实施前,高年资护士还要从事基础性护理工作,对人才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低年资护士往往很难有效完成那些难度较高较复杂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对分层次管理进行实施后,一方面高年资护士能够集中精力从事那些难度较高较复杂的护理工作,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科研创新,给予低年资护士有效的帮助,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出来并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又极大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更高效地完成能够完成的护理工作,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促进自身护理能力的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充分证实了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关节创伤外科护理质量。
3.2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创伤外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保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包括1名护士长、多名护理工作人员、多名主管护师、多名护士、多名助理护士。
1.2方法
①转变护理理念2013年5月,我院管理和领导阶层开始聘请著名护理专家在全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医护一体化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培训。并选派骨干护士、科室护士长外出学习,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对层级护理岗位进行设置根据施工科室工作需求,设置了具体的护理岗位,并对资质要求进行规定,根据工作年限、职称、处理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技术水平等现状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层安排。要求护理组长具有护理专业专科以上的文凭、高年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资质,并且具备相对较强的本专业工作能力。能够对危重患者或者疑难患者进行抢救,具有较强的科研以及教学能力。要求护理组长具有专科以上文凭、专业工作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通过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助理护士一般是未取得护师执业证,或者经过考试之后等待拿证的人,具有一定的护理技能以及基础性的护理知识。实施具体的各级责任护士上岗竞聘制度、制定竞聘上岗考核以及相关细则。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竞聘上岗、择优录取的工作制度。
③制定并完善各班工作流程以及职责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护士排班工作模式、一级危重患者、新技术、新业务等护理工作是由护理组长负责,还要督导组内护理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工作,对本组护理工作质量负责,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责任护士长主要负责病情较轻的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患者;助理护士要同上级护士共同完成本组患者的外出陪检、基础护理工作。各个级别的责任护士长要做好分管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出入院护理、专科护理、治疗观察、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工作,各组护理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在进行科学分工的基础之上提升合作水平,从而保证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称、专业以及连续的优质服务。
④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把科室医护工作人员分成不同的医护一体化责任工作小组,并由医护工作人员对同一组患者进行分管。每个小组都是由一线医生、二线医生、二级以及一级责任护士、护理护士构成,从而保证患者在具体的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共同配合。医生与护士共同管理患者、查房,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从而对治疗护理方案进行沟通,保证患者的各项治疗、检查、护理措施得到准确、及时的执行。每位责任护理共同分管6~8例患者,每个小组的床位较为固定,从而尽可能改变过去的护理工作作业的现象。对排班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护士长要根据患者总数、危重患者数等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增加薄弱环节以及薄弱时段的护理人力,从而提升护理的安全以及质量。
⑤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方案进行制定按照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需求对绩效分配系数进行设置,还要安排三级质控组织每个月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实施考核,根据量化考核的最终得分发放相关的绩效工资。
2结果
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住院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升,提升医护工作人员互相配合的程度、保证责任小组成员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群体综合素质。
3讨论
一、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应用的方法
一般来说,外科是一个很广泛的范围,外科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颅脑外科),心胸外科,妇产科,骨外科,烧伤科,眼科,口腔外科等,大体上来说,需要做手术的都属于外科的范畴。所以外科一般关系着人体的重要部分,外科病患者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患者群体,因此关于外科的护理也就相当重要了,先进并且完善的外科护理工作会对外科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外科术后住院治疗的患者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护士,由于患者在病后因为病痛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再加上患者对医院的环境不太熟悉,对自己的病情也不是很了解,治疗与恢复期间组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尤其是一些风险与治疗难度大的病者对手术不太了解,对医疗人员不够信任的话,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所以就需要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就医治疗期间悉心照料,详细的介绍入院须知以及医院环境,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能够尽快的熟悉医院的环境,对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的态度,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能够加以包容、理解,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处于一种乐观积极的情绪,会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以及医生治疗的有效进行。在需要手术的外科治疗中,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手术前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对可能增加手术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这些因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结合他的病情,多跟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病情讲解,让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以及手术的相关情况多一些了解,在手术时能够以和轻松的态度进行手术,是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有关手术的健康教育。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一些错误认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而且还能使患者对自身将要经历的一系列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减少患者的恐慌心理,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严格来说,之所以要重视病人参与到护理目标的制定和护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健康,使病人生活能够自理。由于护理工作是一个整体,而病人也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就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护士与患者的相互关系,因此护士在制定护理目标及护理方案时应请病人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进行手术术前准备的护士对术前患者的各种检查、护理情况等应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说明、解释并加以指导,也要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外科手术的简要过程,以及在部分的外科手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以及患者家属的配合方法,向他们讲解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各种措施,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并积极配合。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恢复训练,鼓励患者认真进行术前练习并能够掌握深呼吸运动、咳嗽和排痰等方法,并对那些经过胸部手术的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指导那些腹部手术者进行胸式呼吸的训练。对有吸烟嗜好的患者要让他们在手术前周停止吸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干净。而且责任护士也应该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检查及治疗之中,并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说,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健康教育是护理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方向,也是护理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患者进行完善积极的健康教育也有利于外科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与发展,对患者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组织能力及医学看护能力,还能够增加了护士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来说,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以促进外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与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彭春花 单位:湖南省保靖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