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4 17:04: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厂房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电力行业是高危行业,动辄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在电力企业中谈论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结合自己多年在安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管理经验,谈谈如何搞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一、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是企业保证生产和创造效益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无法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利益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每一个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是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其并不单纯是领导者的责任,作为企业的员工,每个人都有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要积极的配合和执行企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保证积极的开展各项安全管理活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进行。在很多单位中的基层员工都认为,安全管理是领导者的责任,作为工人只要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一种狭隘的意识,在社会和经济快速进步的今天,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全体人员的共同责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常见问题
1、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安全意识不够,责任不强。对于大对数人而言,只要不发生重大的事故,就是在注重安全生产,其实不然,虽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但却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可预计。企业员工常常是抱有“侥幸”的心理,不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为日后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其次,就是在检查过程中,很多人就投机取巧。机械检修人员常常凭借经验断定机械的好与坏,专业上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的使用安全工器具,由于一时疏忽而酿成的重大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的供电企业都把重心放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不够重视。当出现问题时,只是针对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治标不治本,管理者都不能按照规定严格的执行,更何况是企业内部的其他人员;也有一些是,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一层层一个个部门执行起来,到最后都走了样,很少有人能按照领导的要求去注重安全生产实践工作。这就导致了大量安全隐患因素的存在。
通常来讲,由于上下监管责任不到位,各项指标不合格,对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故及机械检修等状况不能有效的进行分析处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及时的掌握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不能够了解第一手材料和情况不能及时有效的做出应对。
第二,工作人员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合理的做出判断和分析,调查不够彻底。
第三,在发生问题时,习惯性的相互推诿,不能很好的认真负责对待加以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能有效的协作。
第四,当发生问题时,怕得罪人,习惯性的走人情,走形式,敷衍了事,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使得一些人存在侥幸,屡犯不改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
3、反违章工作不严、不力
这里所讲的反违规违章是指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装置性违章三种。三者同属于习惯性违规违章,即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某一固定的但却习以为常的违规违章行为。主要变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第一,领导干部害怕以严治理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影响干部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严格管理,影响“收入”,一些领导者,大事情怕得罪人不想管,小事情碍于情面不愿管,导致检查监督不到位,力度不够,长此以往姑息纵容了违规违章现象的发生,使得此类事情得不到遏制。
三、加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的培养、落实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在电力企业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基层的作业人员,都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并且将其作为员工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深入到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引导全体员工充分和积极的参与到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同时,要通过定期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规范的安全生产教育,在生产技能和思想意识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强化,使员工都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强调自身与整个生产过程的密切关系,从而有效的促进安全生产的持续进行。
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电力企业自身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且保证其获得有效的执行,将安全生产的责任目标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员工,同时制定与电力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奖惩,做到赏罚分明,这不仅能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使不同岗位的员工之间形成科学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做到信息的及时共享,能够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
2、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针对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但是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科学性,甚至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产生冲突,这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无疑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电力设施的分布较为广泛,而且数量很多,所以在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难度,导致偷电、破坏电力设施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促进针对电力设备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于出现的偷盗事件要依法严厉制裁,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更要注重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对于相关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针对事故多发地点进行重点防范和监督,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此来减少电力设施安全事故的发生。
3、科学的安全生产方法
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中所运用的工程理论和方式方法对于安全生产的有序开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认真的解决,从而提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当前,正处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电力企业,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明确安全的重要地位,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持续开展。如果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不能获得有效的协调,那么企业的效益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必须要将安全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一些工作的开展都以安全为前提。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应从主管部门到企业、企业到车间、车间到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另外,要积极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设备状态检修应做到以预防为主,切实落实好设备的勤查、细巡和及时维护工作,做到每天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消除设备缺陷,不让事故隐患有机可乘。应实行设备点检定修制,从过去传统的以“修”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到以“管”为主的思路上来,变过去设备坏了再修或周期到了就修为设备的预知检修,通过对设备的状态检修管理,有效防止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解决好人和目标之后,坚持业已形成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关键。不搞形式主义,做到真抓实干。重视全过程预防工作,使企业的人员、设备、环境处于一种可控状态。如此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的概率,延长安全生产的周期。
参考文献:
[1]杨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
关键词:工业厂房; 设计时期; 工程造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should run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bidding stage to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from the whole process, it is a comprehensive enterprise budget and cost management important segment.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can be divided into beforehand control, course control and afterwards controls. And beforehand control mainly reflects in drawing design phase of the cost control. Long-term since, our country generally ignor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ject control, the control of the focus has been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ettlement stage. Actually want to effective cost control, should prepare for a rainy day, we must focus on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cost control.
Keywords: industrial workshop; Design period; Project cos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厂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控制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工程造价的体系,一般是工程项目投资金额越大,生产和使用周期越长。工业厂房建筑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实体,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投资建厂房的成本高低。而且厂房建设是一次性投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收回投入的成本,并且厂房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维修费用。我国在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三超”现象相当普遍,建设工程周期长、消耗量大,不但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常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通常称为“三超”现象。
另外大家也了解下工业厂房设计的概念,工业厂房设计,是指设计单位在接受委托方(企业)设计任务书后,按照委托方规定的工艺流程、预投产规模要求和内容、厂房投产时间进行设计。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投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建设厂房的工程造价,是目前急待进一步解决的课题,下面我们就初步详细的探讨下怎样有效的控制厂房的造价。
首先,建筑工程勘探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是指导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科学保障。在企业投资建设的前期,就应该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的勘探工作、强化勘探的科学性来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为工程设计奠定基础。我接触过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不进行地质勘探工作,而是根据相邻厂房的旧地质报告,这样是很不科学的。
而且工业企业在选择生产工艺方案时,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妥当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一般来说,先进的工艺方案劳动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但是所需的投资较大。因此,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本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有产品的市场形势,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
其次,委托方要多和设计单位多沟通。使设计人员精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建筑工程内部各个部分的比重,同时还能充分考虑与吸收各个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实现设计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最后在初步图纸设计出来后,委托方(企业)中的施工人员与造价人员就可以初步审定下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避免进行到深层设计后发现先天不足造成图纸大的改动,给双方都带来麻烦。施工过程如果发现不合理,势必增加造价,而且还影响工期,可谓双输。
根据现阶段,我国大型工业厂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在设计初期阶段就该严格控制钢筋含量,各种结构构件比如梁,板,柱的形式和截面面积,尤其是截面大小的选择上,应该做到反复推敲,在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对于这个方面,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在设计阶段对住宅钢筋含量可谓是精打细算,甚至于给设计院提出来我们开发的住宅每平米钢筋含量为多少……其实在厂房设计上也可以借鉴。钢筋的选用上也可以参照别的城市成熟经验,别动辄就使用三级钢,沈阳早在2006年就推行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与热轧光圆钢筋相比,用于现浇结构(特别是楼屋盖中)可节约30%的钢材经济实用。
在模板选择上,我认为钢木模板比较合理,比较经济,在材料周转上也比较迅速,造价也不高。没有必要全部使用木模板,木模板随着木材全球范围原料的减少,价格不断上涨,并不经济。
我认为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
设计前期准备不充分,设计基础资料不全,又急于投产,使可行性报告深度不够,概算阶段就缺少必要的设计依据,造成投资先天性不足。
设计图纸完成后,交付给企业,企业不组织技术人员审核,甚至于不做图纸交底,着急招标就施工,一些问题在施工过程才暴露出来,造成整体造价增加。
针对这个谈谈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在设计阶段,就要促使工程造价人员和设计人员密切沟通和配合。要求设计单位加强经济观念。其次要扭转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过于保守,造成材料浪费,直接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避免不合理的设计,避免在施工中发现各种不合理的现象,边施工边修改,这样造成无法预测工程造价如何控制。
企业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重视设计阶段的控制,基层工程人员主要是工程经济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在设计初步图纸到达工程部门的时候,就可以尽早控制整个厂房的成本。
先列举一个设计阶段控制得当的实例,我企业准备建设一个大型钢结构厂房,开始概算阶段采用的是双层复合彩板墙体,在讨论设计方案时候,有专业人士提出此厂房职工较少,机器设备较多,另外厂房内机器也散热,没有必要必须用双层彩板,于是改成了单层彩板墙体,节省了16.5万元材料费,间接的人工费也会减少。在设计阶段成功的控制了造价。
然后列举说一个设计阶段失败的实例,某个企业上马一个环保项目,需要新建一个小型厂房。当时由于工艺方案设计的尺寸不合理,造成土建预留地坑过小,施工完毕后,很多设备安装不上。没有办法投产,于是召开专题会议,重新设计了建筑图纸,把刚施工好厂房的拆掉一部分,以便生产。改造的时间大约为1个月,造价为15万元。对企业生产体系整体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总之,设计时期的造价看似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它不是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在设计时期的造价控制是关键。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花小钱办大事,如果做好的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只要我们各负其责,做到认真二字,一切都变的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各类工业园区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分布也越来越广,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繁星点点。随着工业园区在数量上由少增多,区内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相应的用地空间则越来越少,它们因此所面临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各类工业园区在增加就业、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人才、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工业园区规模急速扩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工业园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工业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探讨
1.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区
一般而言,在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会根据功能差异将工业园区划分成若干功能类型。兴英工业园区共分为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和景观休闲区等四种功能区,使之发挥各自效益。
(一)工业园区
根据规划区内用地的形态特征,工业园区沿东西方向成带状分布。工业园区的发展类型主要为轻型工业、高科技工业以及其他污染较小的工业,禁止设立重度污染性工业。工业用地可用于发展多层和低层厂房。多层厂房面向兴英东路建设,以形成兴英东路的良好景观,低层厂房集中设在靠近河岸地方。
(二)综合服务区
公共设施用地集中布置于工业园区中心区域,即中间城市主干道与兴英东路交叉口西侧,主要用于布置一些办公楼,展览培训中心以及邮电所等配套公共建筑,结合广场形成整个工业园区的形象界面,展现工业园区的特色和气势。
(三)生活居住区
生活居住区位于综合服务区北侧,主要用于发展高密度的住宅,为园区就业人员提供居住及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这样既完善工业园区的整体功能,也有助于提高开发的经济效益。
(四)景观休闲区
在规划区西侧环市东桥边规划公共绿地,该用地西临道路交叉口,北傍两英大溪,考虑该地块的地域特征,适宜规划为一个以水为主题,融合绿化开放空间的休闲活动景观区。
2.各种用地规划
(一)工业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是园区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划采用相对集中的布局原则,按纵向三条城市道路和兴英东路以及两英大溪划分为四个工业组团,各个组团可按照生产特点和工艺要求或生产门类加以分类,把性质相近或生产有协作关系的企业安排在一起。区内现有已建和在建的工业用地均为二类工业用地,集中在工业园区东侧组团内,;其它组团根据产业特点规划为一类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生活居住等配套用地集中规划于居住用地内。规划工业用地面积29.82公顷,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64.26% 。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在组团中靠近兴英东路以及工业园区中间城市主干道集中规划行政办公、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文化娱乐等工业园区级公共设施用地,形成本工业园区的管理中心,这样,不但强调中心区的位置,还便于近期实施,并带动整个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96公顷,占总规划用地面积4.21% 。
(三)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根据生产、生活相对独立的原则,将居住用地集中布置于组团中靠近两英大溪的地段,居住用地应根据国家、省以及潮阳的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居住用地面积2.53公顷,占总规划用地面积5.44% 。
(四)绿化用地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一种综合区域,比一般工业园区具有更高的环境要求。本规划区应以形象优美、环境宜人的环境来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规划结合用地条件,因地制宜,按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以较高的标准进行绿化系统规划。
首先,集中绿地。在规划区西侧环市东桥边规划公共绿地、结合城市道路交叉口形成工业园区的绿色景观节点。
其次,点状绿地。充分利用各种边角地布置绿地,并且通过各地块绿地率的规划指标控制,保证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其它用地内设置适当规模的小片块状以及带状绿地,以此形成工业园区的点状绿地景观。
最后,带状绿地。通过控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进行绿化,以及沿两英大溪布置带状绿地,以此形成园区内的带状绿地景观。规划绿地面积5.48公倾,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l1.81% 。
3.建筑设计引导
(一)建筑布局。本工业园区各地块建筑布局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应对工业园区公共开放空间和景观效果作贡献。要求各用地单位不得兴建实体围墙,只允许以绿篱或低矮的通透式围墙作适当的场所界定,改变传统工业园区“以路为界、以墙为限”的空间形态,提出“空间共享”的原则,以形成积极的外部空间。
(二)建筑体量,建筑体量应服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其主体部分一般相对完整,设计中可将辅助功能部分相对脱离,形成高低错落的体量组合,避免一般标准厂房因体量平铺直叙而形成的单调形态。
(三)建筑形式。宜采用简洁明快的建筑形式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避免使用繁琐的装饰构体和套用一般商业化的建筑风格。利用先进工艺和新型结构体系,如薄壳、悬索、网架等结构,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筑特色,立面宜采用重复强调韵律的手法,同时利用凸出楼梯、电梯井等形体形成重点和变化,加强节奏感,避免过长立面和过大体量造成的单调感觉。
(四)建筑色彩。工业园区的主体色调应是明快而雅致的,以便形成优美而宁静的环境氛围。
4.市政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镇区现有水厂一座,现供水能力4万吨/日,在西侧现有DN1200mm 输水管沿两英大溪从南向北穿过规划范围。规划区由镇区现有水厂供水。规划区内尚未形成给水管网网络。根据规划区各种用地面积进行计算,预计工业园区规划总用水量为0.6万吨/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规划范围有两条水渠由南向北贯穿而过,兴英东路两侧已建成两条排水涵。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本规划区采用分流制。本规划区基本为工业用地,污水主要是工业废水。严格按照分流制进行污水收集,工业废水通过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到镇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
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兼容性
1.工业地块性质的兼容性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一般地块的规划建设不一样,它由工业园区的统一管理指导和建设,其运营的方式是先通过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项目,但在吸引什么类型的项目上却带有很大的机动性,因此建议规划编制者应该站在工业园区管理者的角度上,考虑用地性质的兼容性控制,以适应工业园区项目的灵活变化,即工业用地上一些一类工业用地。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也可以兼容二类工业用地。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的兼容、道路用地与绿带的兼容、市政公共设施用地与公共绿地的兼容等。
2.弹性道路路段和弹性市政管段
工业园区项目除了在类型上不能准确预测外,投资规模和项目的用地空间大小也很难判断,因此,笔者建议在工业园区内,除了对主干道进行刚性控制外,对支路应留出弹性控制路段。这些弹性路段是属于按照一定报批程序可以取消的路段。这是便于大项目落户时,可以适当地调整道路,扩大地块,而不会造成整个工业园区的大范围改动。对弹性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可进行弹性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市政的主干管线也需随主要道路铺设,并且在与弹性道路的交叉口间要预留接口,这样才不会因为弹性道路的取消而造成管道系统的瘫痪。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而符合各自园区发展需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可以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也能够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的氛围创造条件,为促进工业园区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贤文 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和兼容[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05年6期
[2]-曹轶,魏建平,许世光 产业选择与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耦合——以广州南沙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12年2期
[3]-胡玮,陈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控制与兼容——以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期刊论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年7期
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与地面电站最大的区别是它与建筑结合带来的多样性,既可以建在公共建筑上,也可以建在住宅建筑、工业建筑、新建建筑或是既有建筑上,可以用于屋顶也可以用于墙体,还可以用于遮阳,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成立以来,主要是致力于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我们在推广光伏在建筑上应用的工作中,一直在思考光伏建筑的侧重点,以中国现阶段的情况,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最易于推广是在什么地方?
委员会成立初期去德国考察的时候,发现德国在光伏应用起步的时候,40%都是用于民居,而且50千瓦的小功率电站占到50%,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在住宅建筑上应用。这种小规模民居屋顶的电站,与居住条件和建筑形式有关。
我们也考察了国内很多项目。我们国家光伏开始在建筑上的应用,前期更多的是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标志性公共建筑,主要是幕墙和采光顶,这与政府推动光伏建筑应用有关。还有一类是建在工业建筑的屋顶,多是企业自主投资行为。
2010年下半年,国家光伏政策出现了调整,出台了新的文件,提出在工业开发区屋顶集中连片建设光伏电站。2010年底,又出台了“金太阳”的文件,希望开发区成立专门的机构,统一规划光伏在开发区建筑上的应用。
光伏在开发区的应用在“金太阳”补贴政策出台后并不是很多,很多都还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在工业屋顶上的光伏应该是以自主分散式的模式建设,还是应该统一集中建设?哪种模式更合适于开发区。我们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开始与开发区接触,走访开发区。通过了解、座谈,我们对在开发区工业建筑的屋顶建设光伏电站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中国现在这种以开发区来发展工业的方式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且有逐步从开发区向新城区发展的势头。由于引入产业地产商的开发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生态环保理念更容易推广使用。为此,我们针对在开发区大规模统一建设光伏屋顶电站的问题,提出了“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
“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首先是一个绿色的理念。低碳环保符合现在社会发展趋势,现在住建部在力推“绿色建筑”,目前出台的标准有三项,施行绿色建筑标识已经公布了700多个,绿色建筑最大的标志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与自然合谐的建筑。其次光伏与绿色建筑联系很紧密,特别是在节能方面。全国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75%,对节能要求提前到规划阶段,从图纸、设计审查,对是否达到标准给予认定,在节能测试上,包括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措施。光伏应用到建筑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可以生产电能,如果生产与消耗平衡,那么建筑零能耗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更主动的节能措施。
“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其次是一个标准化的理念。标准化最大的特征是统一,如果在工业开发区统一建设标准化厂房,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那么绿色标准化厂房的概念是否具有可行性?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认为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在用地环节,开发区现在在不断的扩大,有的是在原有开发区向外扩张,有的是异地扩张。中国土地资源紧张,批地审查严格,在这个环节,因为绿色建筑应用了光伏,属于战略型新兴产业,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对于征地有利。
第二,在招商环节,由于这种工业建筑可以生产电能,可以提供低廉的电价,有利于促进商户入驻。
第三,在建设环节。由于是集中大规模建筑,建设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第四,在并网环节,由于集中连片建设,在并网的时候国家电网在调度的时候更有利。
关键词:改造、扩建工程,基础设计
前言:一些工厂由于工艺流程的需要或是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对原有厂房进行改建或扩建。由于场地的局限,加上改扩建建筑要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因此改扩建建筑通常会在一个较为狭小的空间内建成。然而,改扩建工程的结构设计最难以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基础设计。因为改扩建建筑的基础既要满足支承上部结构的荷载又要躲避原有厂房的基础,还要避免新建基础开挖对原有厂房结构造成影响。因此改扩建建筑的基础成为了设计的难点。本文通过几个工程实例,提供几种改扩建基础的设计形式,便于同行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借鉴使用。
1.实例一:XX铝厂石灰炉厂区改造。
工程概况:XX铝厂石灰炉厂区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该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新设备的引进,原有石灰炉厂区已不能满足现有生产要求。经建设方研究决定,在原有石灰炉厂区内重建满足现有工艺要求的石灰炉及配套建筑。土建专业需要设计炉体基础及配套建筑。设计依据:工艺、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现场实测原有基础平面图。石灰炉炉体高55m,炉体自重加上料重共计2400吨,炉体直径为7m。土建设计的炉体支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0m,直径为7.4m。场地平面布置图如下:
经计算,炉体支座基础可供选择的形式有大板基础、群桩(小直径桩)承台基础、环形群桩(大直径桩)承台基础。由场地平面布置图可知,石灰炉炉体支座在一个十分狭小的空间里。左侧有新建转运站,右侧有新建吊装间,下侧有新建鼓风机室。经分析,大板基础有如下特点:基础持力层为红粘土(距地面4m),基槽开挖浅、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相对较短、较为经济;但基础底面积大,在场地有限的条件下会占用很大平面面积,这样左侧的转运站和右侧吊装间基础就没有放置的位置,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将原有石灰炉基础进行废除,这样增加了施工难度,还会对周边原有建筑造成影响,可行性不大。
群桩(小直径桩)承台基础有如下特点:基础持力层为岩石(距地面8m~10m),基础底面积小,不挤占周围建筑基础空间。桩采用机械成孔桩,由于场地狭小,施工机械进场较为麻烦,施工成本高;并且桩数量多,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可行性较大。
环形群桩(大直径桩)承台基础有如下特点:基础持力层为岩石(距地面8m~10m),基础底面积小,桩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期较长(由于要满足桩间距要求,采用隔桩跳挖施工工艺),施工较为容易,造价较高,基础开挖对相邻建筑影响小,不挤占周围建筑基础空间,可行性最大。通过上述分析并经过利弊比较,最终选择环形群桩(大直径桩)承台基础。科技论文。见下图:
2.实例二:XX铝厂在原有石灰炉基础处新建转运站。
工程概况:见上例场地平面布置图中,XX铝厂将原有石灰炉炉体支座废除,在原有石灰炉基础处新建转运站来满足工艺流程需要。设计依据:工艺、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现场实测原有基础平面图。转运站共3层,框架结构,高12.5m。转运站的八根框架柱平面位置在原有石灰炉基础上。这给设计带来了困难,原有石灰炉基础为大板基础,埋深4.1m,底板厚2.1m。若废除原有大板基础来新建柱子基础,将会花费不少的人力和财力,工期也会加长;而且场地狭小,废除原有基础施工过程势必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一定影响。经过分析,利用原有石灰炉大板基础来作转运站框架柱基础是最优方案。通过计算,原有石灰炉基础承载力能满足现有转运站框架柱所施加的荷载。但是如何才能让转运站的框架柱把根生到原有石灰炉基础上呢?我们想到了杯口基础,在原有石灰炉基础上凿出杯口,然后将柱子钢筋插入杯口,现场浇入混凝土,这样转运站的柱子就和原有石灰炉基础联接到一起了。如下图:
利用原有的石灰炉大板基础作为新建转运站柱子的基础,这样使得现场施工难度小,工期短、对邻近建筑影响小,节约了人力和财力,为最优方案。
3.实例三:XX铝厂余热导热油加热站扩建。
工程概况:XX铝厂产量增大,需要增加一套余热导热油系统,由于场地有限,该系统将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内建成,尤其是热工专业的一部分烟管支架。设计依据:热工、建筑专业提供资料,原有余热锅炉房施工图,原有煅烧车间施工图。根据热工专业提资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有一段烟管位于已建成余热锅炉房与煅烧车间厂房之间宽2m的夹缝之间。此段烟管需要土建专业设计3个支架,支架高5m,受垂直荷载25吨,水平荷载7.5吨。若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面积大,在2m宽的缝隙之间是放不下的。因此只能放弃采用。若采用桩基础,桩的深开挖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缝隙两边的厂房柱子基础。这时我们想到了墩基础,通过计算确定出墩基础大小,并在墩顶用拉梁连接,由于墩基础的持力层与缝隙两边柱子基础持力层相同,也就是埋深大概一致,因此墩基础的开挖对缝隙两边厂房的柱子基础影响较小。而且在墩顶设置的拉梁与支架顶的连梁形成了一个框架体系,很好的化解了水平力对基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下图:
采用墩基础使得现场施工较为方便,基础的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小,是一种不错的基础形式。
4.实例四:XX铝厂原料磨厂房5.000操作平台下要增设主轴承油站。
工程概况:由于原料磨磨机主轴承需要不断补充油,但原设计未设置专用的油站,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油容易被碱液污染,致其品质下降。因此甲方要求在5.000操作平台下要增设主轴承油站。科技论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出该油站长5.8m,宽4.8m层高3m。由于场地有限有一段墙体要座于原料磨磨机基础上。若采用框架结构,场地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框架柱基础。因此只能采用砖混结构,但是有一段墙体座于原料磨磨机基础上,磨机基础的振动必定会对油站的墙体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令墙体开裂。这时我们想到了在磨机基础与墙体条基基础之间增设褥垫,让褥垫来吸收磨机基础振动产生的力,并在条形基础内设置钢筋,设置地圈梁和构造柱。如下图:
采用增加褥垫的条形基础,使得磨机基础的振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减少,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科技论文。
5、结论:在改造、扩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5.1. 改造、扩建工程的基础设计应对整个场地有整体认识,制定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基础时应尽量考虑综合因素,基础尺寸宜小,这样可以节约场地,为其它建筑腾出空间。
5.2. 改造、扩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上部结构与基础设计应相互协调。在承载能力满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基础,这样可以变废为宝,减少了投资和施工工程量。
5.3. 改造、扩建工程的基础设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基础方案,在有限的场地范围内可以采用一些不常用的基础形式这样对周边建筑影响最小,结构最合理。
5.4. 改造、扩建工程的基础设计,可以对现场地基进行一定处理,再进行基础设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场空间。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J 220—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上海田子坊,石库门
近几年,上海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历史建筑的方案,并且首先以最急需改造的工业建筑为基础,为城市形成了第一批创意产业区,为破旧的房屋注入了时尚的元素,使旧建筑在保留其底蕴的同时,也跟上了城市的发展,变为现代城市新景象。
1 历史建筑的概念
历史建筑是从英文“historic building”翻译而来,对于历史建筑的首次定位是在十五世纪意大利,而在十九世纪以后该词经常被用来指建筑遗产,其作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记载历史性事件、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五种特征,分别是记录性、不可复制性、完整性、继承性和多元性。
2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保留历史街区的各种建筑遗迹;完整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完整保护历史街区原有邻里关系和延续街区生活;完整承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艺术。
(2)延续性原则
延续性是指不改变历史街区中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和社会结构等,并保持街区的风貌特征,只对建筑做一些修复工作。
(3)保护与更新互动原则
历史建筑需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保护与更新,替换原有建筑功能能,可以开发为旅游圣地,或更新为办公场所等。
针对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历史街区内群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分为以下三种主要模式:内部功能置换、使用方式回归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
3田子坊改造项目研究
(1)田子坊概况
田子坊作为上海创业产业集聚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以及街道中丰富的互动空间和多样的社区活动,成为时尚设计、人文艺术和创意人才的汇集之地。对于上海而言,田子坊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不可或缺的。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在原来刚建成时并不叫田子坊而叫志成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据《庄子》中的田子方篇而改,相传田子方是中国最早的画家,春秋战国人物,是孔子学生子贡的学生。田子坊位于卢湾区中西部,靠近徐汇区,被四条路所包围,分别为泰康路、思南路、瑞金二路和建国中路。在这块地区的街区大都是1920年建成的,城市中比较常见的里弄建筑。1890年,该地还没有被重视,在这里居住的人也不多,只有随处可见河流和田地,在那时它还仍保留着最初的风光。法租界在1900年进行再次扩张后,越过法租界的边界修建了瑞金二路、建国中路,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后,修建了思南路,又在1926年修建了泰康路。完成修建泰康路后,这块街区的基本形态已经显露出来。由于泰康路处于法租界和华人住区,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泰康路所呈现出的建筑环境,空间格局,社区形态也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双重特点。所以在泰康路上,能看到上层阶级居住的住宅、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宅和较低社会阶层、工人居住的残破不堪的里弄住宅,以及空间较大的工业建筑。1930年左右,田子坊的路面宽度只有二、三米,三十六家小工厂汇聚在这约一百四十米长的老式里弄里,成为上海别具一格的风貌特色。在当时,田子坊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名人住在这里。在时期,很多工厂和住宅被炮火摧毁。解放后,太康路居民区基本保持原貌,附近的一个工厂的工业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它是混合与周围的工业用地,住宅相对独立。
(2)田子坊的保护与更新
田子坊的建筑类型基本定形于1920年,这是一个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区,具有较为典型的里弄式传统格局。建筑内部公共空间集休憩、集会、展览等功能于一体复合化空间。
在空间格局上,田子坊以商业街为主,在把原来的街道改建后,原来狭窄的街道也变得通畅了,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它不仅起着疏导交通、组织空间的作用,同时对小区休闲性的展现也起着显著的作用。在此之后,增加了广场等公共空间,让整个街区的空间显得有疏有密,空间格局的分配看起来也更为合理。从建筑内部格局上看,老厂房原有建筑结构并没有太大的调整,四面仍旧是青色的墙壁、屋顶悬挂着老式大吊灯,保留了上海二十世纪工业文明的细枝末节,让这些历史文化符号能够被世人所见。而对于老房子来说,商人们根据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但并没有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主要是由于老式房屋空间不够大和承重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区域的合理划分上。从建筑物外部来看,改造主要是重新对建筑将建筑的外立面加以包装,小面积的鲜亮色彩、大面积通透的镜面处理,完全融入原有的灰色系色调,自然和谐却不失青春与活力。古建筑的立面外观得到保存,内部加以装修改造,是取得保护与利用平衡点的折中方法。
为了解决火灾安全隐患,卢湾区政府出资对田子坊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改造。消防改造主要是把原本闭塞的四合院通道打通,在公共部位装了喷淋和灭火器。湿式报警阀、区域机、火灾报警主机、报警探头等消防设施全面覆盖了田子坊内的几百家商铺,所有餐厅的厨房和灶台上都安装了自动灭火系统,在重点部位配备了灭火器,甚至对部分烟道也进行了改装。田子坊在经过此次改造后已有一千三百多只喷淋头遍布商铺和居民住宅的公共部位,消防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改造之后,田子坊演习针对石库门建筑道路狭窄、大型消防车无法进入的特点,专门使用了消防摩托车进行现场灭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结语
田子坊是上海近现代传统建筑发展的缩影,其发展脉络清晰地显示在建筑风格的变迁之中,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市中心能够有这样一片“上海的记忆”,可谓弥足珍贵。不同建筑风格的交替存在,呈现出中西合璧、厂舍同处的独特风韵。田子坊保护与更新的价值体现在美学价值、经济与商业价值、文化记忆的价值等方面,正是这种艺术理念,使得田子坊能够成为拥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园,成为具有典型海派建筑美学风范和浪漫人文气息的文化风情街,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长廊。
参考文献:
[1]唐群峰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龚蓉 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using modern design analysis
Liang Miao,Zhang Xin-jie
(Schenck (Tian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300385)
【Abstract】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no longer just industrial plants so simple, i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lives, more and mo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times. Author of a paper province's larg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project design,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lications in high current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 fully reflects the large industrial intensive, people-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of natur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e stressed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a ration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create simple geometric shapes and bright,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reflect contemporary.
【Key words】Industrial buildings;Building design,Planning and design;Landscape design
1. 引言
(1)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祖先留下了辉煌的建筑文化遗产,然而,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近20多年的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在城市的改造和兴建中,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痛心的问题,说明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存在还没有摆脱传统束缚,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放手创造新工业建筑的现象。
(2)近年来,我国每年完成的建设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之间的百分比53:47,工业建筑占了建筑工程的一半以上,我国的工业建筑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也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技术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提升为技术、资讯密集型。现代工业建筑设计需要适应并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形象。
(3)某省某公司的大型煤矿选煤厂项目,建设内容有主厂房、筛分车间、皮带机栈桥、综合办公楼、食堂及倒班宿舍等。本次设计遵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最佳效益、技术进步的同时,尊重现有环境,保护、利用、整合自然资源,建设成一个环境清新舒适、生产便捷高效、具有现念的绿色高技术产业基地。
2. 规划设计理念
2.1 构建开放的空间形象和集中的建筑布局:方案以线性的空间布局,如成品煤生产区沿发展轴的排列、带状的绿化、沿城市道路的景观带等,形成选煤厂厂区开放、动态的空间体系。生产区内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为实现资源共享和废水等集中处理提供了保障。
2.2 塑造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城市景观:营造良好的选煤厂厂区环境,并注重建筑群体与环境的融合。一方面是成品煤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现代高新企业展现自身形象、塑造标志性建筑的需要。
2.3 实现分期建设的步骤和持续发展的目标:线性的空间布局使厂区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自由生长,弹性化的建筑布局,从而使厂区始终处在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持续的发展状态中。厂区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设计、突出重点、统筹考虑、一次设计、分部实施,做到既能满足当前煤炭生产的需要,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并能保证对周边及自身环境无污染的要求。
2.4 营造适于交流的场所和人性化的空间努力创造一个鼓励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厂区同周边城市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并将对人性化的设计始终贯穿在每个空间中,使厂区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聪明才智的场所。
2.4.1 规划结构。
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一期、二期用地整体设计,形成了“一轴”、“一带”、“两环”的空间结构。“一轴”指贯穿用地的南北向发展轴,是将各主要成品煤生产的建、构筑物串接起来的连廊。规划中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1)通过连廊加强了成品煤生产区内各建、构筑物间的生产和人员的联系。
(2)现代选煤技术的展示廊道。
(3)衔接一期、二期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骨架。
(4)体现人文关怀的休憩、交流场所。
“一带”是指位于成品煤生产区同煤炭科研管理区之间的带状绿化,既合理划分厂区功能分区,也是厂内“线性”模式的开放空间,为人员休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两环”即环绕生产区的大交通环路以及在一期用地内的小环路,是主要的人流、车流和物流的通道。
2.4.2 功能分区。
考虑到用地的不规则形状以及煤炭生产厂区一期、二期衔接的需要,将主要的成品煤生产区布置在用地的东侧,即用地相对规整、规模较大的区域,便于生产区的延伸和布局;将厂区内的管理区布置在场地的西侧。两个功能区之间以绿化带作为隔离和过渡,也是厂区内的休闲和生态区。
2.4.3 景观设计。
将综合办公楼同主厂房及筛分车间以整体的建筑群体形象展现在周边城市面前,建筑与城市道路间大片的绿地和水面更加衬托出厂区集中、开放的布局和现代的建筑形象。绿化带的设计掩映于各个建、构筑物之间。
3. 建筑设计理念
3.1 创造更为灵活的煤炭生产厂区室内、室外空间,各个建、构筑物间纵横交错的连廊、厂院空间,将阳光、新鲜空气、绿化植物引入煤炭厂区各个角落,营造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体现人文、生态的设计理念。
3.2 以一横一竖两道人文性质的连廊组合几个体块,横向的连廊以一组开放的绿化空间为主,使建筑空间内外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纵向的连廊为一个带有玻璃采光顶的序列空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这一半私密性的空间中,作为建筑的真正灵魂核心――人,将被得到充分的尊重。空中连廊与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将使这一个体现煤炭工业化发展和管道集中的“信息走廊”摆脱了给人冷冰冰的感觉,而洋溢着浓郁的人性品质,通过丰富的交往与过渡空间的设置,创造了停留与景观观赏空间,使高科技的工业建筑,具有浪漫宜人的诗情画意,科技和人文在此得到交融。
3.3 自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来,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工业建筑设计师们追寻的方向,曾经以展示现代工艺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派”也开始致力于关注本土文化和地域气候,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气候观,走上一条从“高技术”到“生态技术”的探索之路。山西省多个大型煤炭选煤厂考虑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案满足现有工艺生产要求,同时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采用有效节能和环保措施,注重工业厂房内各个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生态特质。集中布置的大型选煤建、构筑物:根据生产工艺,各个建、构筑物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集中布局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统一模数,达到构件尺寸统一、加速建设进度、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设投资的目的。工业建筑设计师们在注重建筑与城市文脉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同时,根据当地的气环境候条件,在建筑采光与遮阳、自然通风等技术环节上积极的尝试,建筑设计师们利用先进的结构、材料和工艺,他们最追求创造一种健康、舒适的人工建筑微气候,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并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建筑关系人类的生活质量,风格和形式是第二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此得到最深刻体现。
3.4 大面积、大体量的各种建、构筑物以其恢弘的气势,壮观的造型和精美的细部使其具备鲜明的个性和可识别性,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完整的建筑格调。丰富的建筑轮廓线,构成一组气势磅礴,造型优美的新型工业建筑。
4. 论文结束语
此方案经过缜密的分析、测评,在整体意念上,摒弃了传统工业厂区规划中各个选煤建、构筑物与综合办公楼,附属用房等具有民用性质空间的分割,对立状态,充分体现整体与和谐的理念,将各个选煤建、构筑物与综合办公楼等具有民用性质的建筑一体设计,以一个凯旋门的意象,把两大部分功能清晰地分开,但同时又把两大部分体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门”的整体意象又同时隐喻着“科技之门”和“厂区之门”的双重含义。造型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通过与各个建、构筑物大跨度、大尺度的连接关系形成壮观的建筑轮廓线,独特的建筑体形,个性化的现代工业建筑成为周边选煤产业的地标性建筑。
参考文献
[1] 吴丽丹.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4):80一81.
[2] 黄铭铭.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广州建筑,2007,(12):194一195.
[3] 李贻传.工业厂区、工业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会[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07).
关键词:蒸汽,天然气,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经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1991年某小区住户开始实行集中供应热水,2007年又进行了改建,共建热水池3个,1个容积300m³,2个容积100m³,共计容积500m³。论文参考网。
2、2台55KWH热水泵,一用一备,变频器控制、配电设备配套。
3、根据规定,热水供应时间为早晨:6:00-8:00中午:12:00-14:00,晚上:20:00-23:00,共计:7个小时。
4、平均每天耗用蒸汽25吨,全年9125吨,蒸汽单价140元/吨,全年蒸汽费用127.75万元,加上水费、设备运行及其他费用共计147.86万元,年供应热水约64750m³,成本22.83元/m³。供应热水用户1500户。
5、每年收取热水费17万元,亏损130万元。
二、采用天然气炉加热蒸汽集中供应热水成本
由于蒸汽热源随着小型热电厂节能降耗政策性的关闭,现在这种蒸汽供应将会停止。如果继续采用集中供应热水,一是安装燃煤蒸汽锅炉、一是安装燃气蒸汽锅炉。由于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现在,安装燃煤蒸汽锅炉已经是不可能,如安装燃气蒸汽锅炉费用分析如下:
1、经调研安装4吨全自动燃气蒸汽锅炉,加上厂房、软水设施、燃气增容、施工等各项费用,造价约300万元。论文参考网。
2、燃气锅炉效率按90%计算,生产1吨蒸汽约90m³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天然气价格3.1元/m³计算,蒸汽单价为279元/吨。按照现在全年耗用蒸汽量9125吨计算,需要燃气费254.6万元;加上设备折旧、维护费,全年生产蒸汽费约300万元。另外,供应热水耗用水费、电费、维修费等约20万元。全年供应热水费用320万元,比现在采用电厂蒸汽增加费用172万元。
三、采用太阳能分户供应热水
集中供水全部停止,每户安装太阳能。为保证冬季能使用热水,每套太阳能配备电加热设施,每户费用约3500元,机关住户1500户,需费用约525万元。。
四、经济对比分析
1、投资太阳能花费525万元,与现在每年亏损130万元相比,4年多就能收回投资,即使加上银行利率等费用,5年时间也能收回投资。
2、与投资安装天然气蒸汽锅炉相比,安装锅炉的费用加上一年的运行费用即620万元,超过投资太阳能热水器95万元。
五、结论
1、集中供应热水加热方式一般为蒸汽加热,在供应热水循环过程中沿程热量损失约占50%以上。因为热水管网不停地散失热量,为了保持住户使用热水的温度,在供应热水过程中需要不停地加热。这种供热水方式单位或企业承担的费用压力非常大,末端收取的费用不可能来补偿生产中的成本费用。
2、如果安装天然气蒸汽锅炉集中供应热水,成本达到45元/m³以上,如按一半价格收取住户,住户不愿、也是无法承担。单位承担费用更高,亏损更大。论文参考网。由于天然气受供应能力的限制,价格再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时,首先限制的就是炉窑的用气,在天然气紧张的情况下,热水就可能不能保证供应。因此,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节能减排要求,采用天然气蒸汽锅炉集中供应热水的方案不可取。
3、现在供应热水采用3个时段供应热水,改为太阳能供应热水后,住户可以任意时间使用热水,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长期发展政策。
4、如果对太阳能采购进行统一招标选型,统一安装,可以选择性价比高、服务好的产品,也节约相当一部分费用。
综合考虑,蒸汽停止供应后,应该对全体住户统一安装太阳能。初次投资较大,可以考虑供应热水单位、住户的承担能力,选择一个合理的费用承担比例,满足住户较高的生活水平。
案例:某一高档住宅小区,开发商为增加售房吸引力,宣传24小时供应热水、热水价格10元/m³。住户入住第一年后,使用热水量没有达到开发商预计的热水用水定额,成本远远大于10元/m³,开发商将热水价格提高到16元/m³,时间改为每天12小时;但是由于价格提高,住户使用热水量进一步减少,热水成本也随之增加,第二年开发商又将价格提高到26元/m³,时间改为每天4小时。因为热水价格的提高,住户使用热水量更少,形成恶性循环,住户入住第三年后开发商停止了热水供应。最后,小区业主将开发商以违约告上了法庭,经调解,开发商免费为住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参考文献:
[1]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