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深基坑工程论文

深基坑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24 17:04: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深基坑工程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深基坑工程论文

第1篇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正是由于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且精确度很低。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2)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一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在深基坑设计中,要注意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土体蠕变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蠕变将使土体强度降低,使土坡稳定性减小,故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其时空效应。

(5)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工程的开挖,必将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产生影响。影响严重的将危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大量土方运输也对交通产生影响。所以应注意其环境效应。

(6)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大工程量及较紧工期

由于深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较大,工程量比浅基坑增加很多。抓紧施工工期,不仅是施工管理上的要求,它对减小基坑变形,减小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形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7)深基坑工程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

由于深基坑开挖的区域也就是将来地下结构施工的区域,甚至有时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还是地下永久结构的一部分,而地下结构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所以,必须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地下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工程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进而保证整幢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深基坑工程中的挖方量大,土体中原有天然应力的释放也大,这就使基坑周围环境的不均匀沉降加大,使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出现不利的拉应力,地下管线的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等,故深基坑工程的质量要求高。

(8)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深基坑工程是个临时工程,安全储备相对较小,因此风险性较大。由于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事故频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具备应急措施。深基坑工程造价较高,但有时临时性工程,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

(9)深基坑工程具有较高的事故率深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从开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隐蔽工程,常常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等许多不利条件,安全度的随机性较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

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基坑工程可以说是岩土工程中实用性和经验性都较强的学科,它既保留着古老特色,有传递着现代的时代特点。现在的工程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以及环保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基坑越来越深所带来的问题频发,需要我们严谨对待。

一、深基坑支护介绍

1、钢板桩支护

通过锁口或者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了钢板桩,板桩连接就形成了钢板桩墙,能够进行挡土、挡水等。通常情况下我们所使用的各类钢板桩截面有U形、Z形、直腹板形等。钢板桩施工简单、应用广,但噪声大,容易造成相邻地基变形,因此,一般不在人口、建筑密集处使用。此外,钢板桩自身柔性较大,锚拉或支撑系统一旦不当,就可能出现较大变形,所以基坑支护深度通常不会超过7m,否则就停止使用。而地下室施工结束后需拔出钢板桩,对周围地表土和地基土有一定影响。

2、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利用石灰或水泥作固化剂,用深层搅拌机把固化剂和软土强制搅拌,经物理、化学反应,软土硬结成桩体,水稳定性、整体性、强度都比较好。此支护多用格栅形式,即重力坝式挡墙。如果基坑是二、三级基坑且坑深不超过7m,坑边至红线距离充足,通常优先使用此方法,因为其水泥不透水,能挡水又能挡土防渗效果良好。深层搅拌桩为重力式结构,内部无支撑,自身重量就能保持稳定抵抗侧向力,可方便基坑内地下结构施工和机械挖土,简单易行,材料仅是水泥,费用低。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无法增大墙厚而又需严控变形的,在增设抗剪插筋和围檩后可增设支撑,加大嵌固深度和基坑内土体加固都是限制变形的有效方法。

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柱列式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灌注桩来作挡土结构。其间隔布置包含桩与桩有一定净距疏排布置和相切密排布置。柱列式灌注桩有较好刚度,但各桩间连系差须在桩顶浇筑较大截面钢筋混凝土帽梁,为防止地下水并夹带土粒从桩间孔隙流入坑内,需同时在桩背或桩间用高压注浆,设深层旋喷桩、搅拌桩等,或桩后专构防水帷幕。灌注桩施可用人工或机械挖孔,无需大型机械,施工简单,无打桩振动、噪声和挤压周围土体危害。同时,其成本较较地下连续墙也比较低。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常见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通常,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工序较多且复杂,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所以施工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和挡土支付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

2、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

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一般深基础在开挖时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的砼初喷工序。而实际开挖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挖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做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时就开始初喷,故在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3、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钻孔直径为100—150的钻杆成孔,孔深少则五、六米,深则十几、二十多米,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各不相同,钻孔如果不认真研究土体情况,往往造成出渣不尽,残渣沉积而影响注浆,有的甚至成孔困难、孔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再者注浆时配料随意性大、注浆管不插到位、注浆压力不够等而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而使土钉或锚杆的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要做再次处理。

三、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防治措施

1、重视变形观测,注意及时补救

变形观测有:基坑边坡变形观测、周围建筑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分析监测数据,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应用,分析偏差及时了解基坑土体变形及土方开挖对沉降的影响还有地下管线变形等。在进行下部施工时及时校正设计偏差,对已施工部位采取补救措施。现场变形观测数据须可靠、准确、及时,观测人员严格按预定方案精心测量。如果实际测量确有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恶化。一旦有大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原因,做出可靠加固设计施工方案。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进行专家论证,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

2、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已初步探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受力规律,但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在探讨阶段。另外,我国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计算,旧理论计算出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所以,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设计不应再用以往“结构荷载法”,而应改变传统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全程控制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点是过程控制,我们须严控施工过程管理,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前,需先熟悉当地地质资料、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周围环境。此外,确保降水系统工作正常,施工中不得随意更改锚杆长度、位置、数量、型号、加强筋范围、钢筋网间距、放坡系数等,变更方案必经专家评审。

基坑支护要与挖土配合,分段分层开挖和分段分层支护。开挖土方顺序和方法须与设计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均衡开挖,对称开挖,缩小土体开挖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暴露时间,利用土体自身开挖中位移控制能力。深基坑开挖中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如有异常,立即停工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岩土深基坑开挖完,提醒相关建设单位尽快验槽,及早进行地下结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回填基坑前,不得破坏支护层,特别是坡脚部分。

四、深基坑技术发展趋势

现在大多数深基坑工程如果有支护,其基坑开挖也以人工开挖为主,效率低,今后须研制小型、灵活、专用地下挖土机械,加快施工进度。此外,基坑向大面积、大深度发展,周围环境更复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难度更大,从造价和工期来看,两墙合一逆作法必将成为今后发展重点。但逆作法受桩承载力限制,不能是一柱一桩,而是一柱多桩,增大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今后研究需解决单桩承载力增强,沉降降低,中柱桩减少到一柱一桩,上部施工速度限制放开,加快进度,缩短总工期。

土钉支护的大量施行让混凝土喷射技术得到长远发展,为减少回弹量及环境保护,干式喷射混凝土将逐渐被湿式喷射混凝土取代。同时,为减少基坑变形,推广施加预应力法,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或被动区土体加固。

结论

随着高层、超高层及地下工程的不断涌现,基坑工程要求也越来越高,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须从全新角度去审视这一古老课题,用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来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一、深基坑支护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主要应用于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它的作用是确保主体工程基础部分的顺利实施,而支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深基坑支护是为完成建筑产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之一。一旦完成了基础工程后,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施工成本高。支护下程一般都是按恳臂构件来考虑的,随着深度的增加悬臂的长度也增加或者是在中间部分增加内撑。受地质条件、地下水的情况、岩土成份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支护丁程的造价。它的施工技术有:桩基工程、喷射砼技术、锚杆技术、钢筋砼、多层支撑换撑、土方开挖、基坑排水、地基土处理等。

二、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一)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二)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

(三)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三、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上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下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丁要点要制定施工方案,并加强过程控

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

(二)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由于水的来源复杂,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不能仅靠长时间不问断地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流失,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

在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工,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三)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

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3—5d监测一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桩锚支护;深基坑;设计参数;基坑设计

0 前言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基坑的深度也日趋增加。由于受到原有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基坑有时无法采用放坡开挖方式,而且纯粹的排桩支护结构也逐渐不能满足深基坑支护的要求,因此,基坑支护问题显得愈加突出[1]。而随着桩锚支护结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的许多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论文介绍了桩锚支护在长沙某深基坑的应用,为长沙地区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经验。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该基坑位于长沙市书院南路东侧,拟建南沿路南侧,交通十分方便。高层住宅楼结构类型为剪力,地下室为框架结构。基坑底设计开挖标高为50.00m,基坑开挖深度为9.0m。

1.2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主要为湘江东岸低丘岗地,主要分布有5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褐黄、褐红、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夹20-30%的碎石、块石、建筑垃圾等硬杂质,稍湿-湿,近期堆填,结构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

(2)粉质粘土:褐黄色,结构较致密,捻面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湿,硬塑状。

(3)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褐红色,矿物成分已基本风化,岩心呈土柱状,岩质极软,岩块手捏即碎,原岩结构易辩,稍湿-湿,可塑-硬塑状。

(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褐红色,岩心破碎,多呈块状,短柱状,岩质极软,岩块手折即断,岩体质量等级指标属V类,极软岩,极破碎,该层中局部夹有砾岩。

(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褐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心较完整,多呈长柱状,岩质较软,岩块手可折断,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类,较软岩,较破碎。

1.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的孔隙潜水。因本场地内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含有较多泥质成分,故水量极贫乏。水位随季节变化,据地下水长观资料,长沙地区地下水位年度变幅2~4m,稳定地下水位埋深1.50~9.10m,水位标高51.08~58.60m。

1.4 支护方案

1.4.1 支护方案选择

本工程基坑支护根据工程特点(基坑轮廓(如图1)、埋深等)、土层性质、周边环境划分为4个支护区域。

1)基坑北侧与现有四层住宅楼相邻,且距离较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

2)基坑南侧同样与现有四层住宅楼相邻,且距离较近,采用桩锚支护结构;

3)基坑东侧周围没有建筑物,场地开阔,采用放坡,由于本论文主要涉及桩锚支护设计,因此在下面的介绍中不对放坡进行过多赘述;

4)基坑西侧靠近书院南路,道路下埋设大量地下管线,采用桩锚支护结构。

1.4.2 桩锚支护稳定机理

本基坑周围环境十分复杂,北侧与南侧均有四层居民楼,基坑西侧为书院南路,分析可知:整个支护体系在基坑侧壁土体对支挡结构的主动土压力Ea、支挡结构对基坑内部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支挡结构与锚索之间的预压力F1以及周围建筑对支挡结构产生的附加力F2的作用下达到平衡。依据平衡受力分析得支护体系的平衡方程为:

1.5 设计计算

本基坑形状可视为四边形,计算方法类似,故以基坑西侧为例给出设计思路。王伟娟[2]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可供参考的设计理论。土压力的计算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支护结构地面超载按实际产生的超载分布情况和强度计算。

1.5.1 桩体嵌入深度

计算方法采用等值梁法,等值梁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3-6]。假设挡土墙前后的土压力都达到了极限平衡状态。人工挖孔桩及锚索设计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 人工挖孔桩参数

表2 锚索设计参数

1.6 支护止水、降水方案简述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的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粉质粘土及全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只需在坑内采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

2 稳定性验算

2.1 桩锚支护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根据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使用条分法对桩锚支护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以基坑西侧为例,根据公式:

2.2 桩锚支护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2.3 小结分析

笔者算出基坑西侧桩锚支护整体稳定性系数为K=1.84,用理正软件算出最小稳定系数Kmin=2.88>1.8,造成数值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笔者在运用条分法计算稳定性系数时,是通过圆弧滑动面过基坑底进行计算(见图1),而理正软件计算使用的圆弧滑动面则是过桩底(见图2),因此造成了数值结果的差异。另外,由于过基坑底的圆弧滑动面经过的土层较经过桩底的土层强度低,导致在计算上间接地降低支护体系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结语

针对本基坑复杂的施工条件,采用桩锚支护结构进行基坑支护,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及减少地下空间的利用,并通过相关理论及规范进行了支护设计,对桩锚支护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利用理正软件进行了验算,结果与笔者计算结果基本相符。经规范验算及变形估算后,确定桩锚支护结构的适用性及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素春.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实例分析[J].地下空间,2001,21(5):480-484.

[2]王伟娟.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分析[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1.

[3]李广信,李学梅.软c土地基中基坑稳定分析中的强度指标[J].工程勘察,2010,1:1-4.

[4]杨光华.深基坑开挖中多支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8,6:113-115.

第5篇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环境问题,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物、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工程大量兴建,与之相应的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深基坑开挖引起的不良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坑开挖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导致地面沉陷,楼房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地下输水管线断裂等问题,造成极大的损失。文章对基坑开挖带来的不良环境效应,以及预防其发生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1.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不良环境问题

1.1地下水渗透破坏

由于基坑的开挖,使基坑侧壁和底面的土体处于临空状态,地下水在静水压力和承压水压力的作用下,向基坑内渗透,地下水渗透途径的改变破环了土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如果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措施不合理,支挡结构和止水帷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将导致坑内发生严重的渗透破环。

1.1.1流砂

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会受到土颗粒的阻挡,而土颗粒必然受到渗流水的反作用力,那么对于单位体积内土颗粒所受到的渗流作用力称为动水压力,以j表示。当基坑以下的土为疏松的砂土层且渗流水的动水力坡度大于砂土层的极限动水力坡度时,砂粒会处于悬浮状态,在渗透力的作用下,细砂会向上大量涌出,形成流砂。

1.1.2管涌

向基坑渗透的水流作用很强时,土中的细颗粒被冲走,土中的孔隙不断扩大,使水流渗流速度也不断增加,继而使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这样会逐渐形成的管状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即管涌(机械式)。另外当土中含有的可溶盐或胶结物被水流溶蚀时,土的结构变松,孔隙度增加,水流的渗透力加强,加剧管涌形成。

1.1.3基坑突涌

如果基坑坑底以下存在承压水,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基坑底部隔水层的厚度减小,导致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于上部隔水层的自重应力,承压水的水头压力会冲破基坑底板,造成大量涌砂。所以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时,应确定承压水头不会冲破基坑地板时,再进行基坑的开挖,防止突涌的发生。

流砂、管涌、基坑突涌一旦发生,经常因处理不当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失效,整体性失稳,基坑坍塌,造成基坑周围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引起周围建筑物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地下管线断裂,造成巨大的损失。

1.2止水帷幕渗漏水

深基坑中,一般都需要设置闭合的止水帷幕(水平向止水帷幕和竖向止水帷幕)。但由于基坑止水帷幕本身存在缺陷,如深搅桩搭接不严、地下连续墙接缝不吻合,以及由于场地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不好,或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周围的动水压力和土压力相对增长,使得挡土结构产生较大位移,从而带动止水帷幕的挠曲或侧移,加之止水帷幕大多为刚性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弱,直挠曲和侧移时易开裂,使得在地下水压力作用下止水帷幕产生渗漏水。

止水帷幕出现渗漏时,往往来势猛又突然地大量漏水漏砂,导致边坡失稳、坍塌、倒桩及附近建筑物、路面急剧沉陷等。

1.3降低地下水位引起地面沉降

基坑开挖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需要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一方面为了保证基坑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为机械化进场施工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孔内流砂、管涌、突涌,边坡失稳等事故的发生。有效应力原理可知:由于基坑不断抽水,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不断消散,在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消散的孔隙水压力转变为有效应力,土层在增加的有效应力作用下引起新的固结压缩变形,在地面上则产生了沉降和水平位移。如果降水方案设计不合理,致使降水漏斗半径过大或地下水过度抽取,将造成基坑周围大面积范围内发生较为严重的沉降。

1.4支挡结构失效引起基坑塌陷,地面沉降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内外的土面高差不断增大,将使围护墙外侧土体产生剪切应变,增加其向基坑的滑动趋势与动能,支挡结构所受的被动土压力不断增大,支挡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侧向位移。支挡结构入土深度不大及支挡结构本身的刚度不足,将使支挡结构抵抗被动土压力的能力差,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或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发生断裂,导致周围土体失稳,向坑内坍塌,基坑开挖失败,地面产生较为严重的沉陷。基坑开挖引起坑外地层移动的影响范围,一般认为是开挖深度的2.0-3.0倍。实际工程中,当土质较差而支挡入土深度不大时,支挡结构侧向变形较大,与坑外最大变形相近,最大地表沉降发生在坑边,随距坑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坑底土层较好或墙体入土深度较大时,支挡结构的侧向变形较小,此时最大地表沉降常发生在距坑边外一定距离,其大小为支挡结构最大侧向位移的0.7倍。

1.5基坑坑底变形和隆起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基坑底面以上的土体挖出,基底垂直向的荷载被解除,失去了抵抗基底垂直变形的力,在粘性土的吸水膨胀、支护结构的挤压及当支护结构嵌入土中深度不够大时挤推前面的土体的联合作用下,导致基底隆起。开挖卸载的坑底面回弹在空间上表现为以基坑中心的倒盆状,距支护结构较近处,曲率最大,越靠近基坑中心,曲率越小,距中心一定距离后地面隆起为一定值。其基坑隆起量与地基土性状,基坑开挖深度与宽度、暴露时间、支护体系的刚度、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有关。基底隆起不仅引起基坑自身的围护体系的变形,而且还会造成周围地表沉降,对周围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

2.预防基坑开挖引起不良环境问题的措施

重视深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特点的勘察,重要的是对场地土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评述,在勘察工作中应将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因素事先摸清,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易造成威胁的重要地段、重点地层和重要的土质指标要保证其可靠性。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勘察资料,不得用于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部、分块、分层开挖,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挖土原则,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尽量采取合理、高效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采用基坑内降水,合理选用井点类型,优选滤网,适当放缓降水漏斗线坡度,设置隔水帷幕,在保护区内设回灌水系统,同时一方面控制沉降区的地下水位;另一方面控制井壁颗粒的溢出量。论文参考。同时及时布设足够的坑外观测井,监测坑外水位变化,在必要时做回灌井使用。

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合理布置支撑系统,整体受力合理;足够的入土深度,支护结构根部尽量进入好土;坑内侧土体加固(化学灌浆、石灰桩加固等)、及时支撑并预加轴力,桩体、墙体的混凝土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蜂窝、露筋现象;止水桩搭接不能出现缝隙;不能随意改变设计意图,取消锚杆,将锚固结构变成悬臂结构等。

在基坑开挖阶段,监测单位应对周边地表沉降及围护墙移实施重点监控,优化、合理布设监测点,密切关注沉降变形发展,仔细分析数据,及时提供信息化跟踪监测数据,以便发生险情时及时发出报警警报。

当基坑变形过大,或环境条件不允许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应与上部结构设计结合,可考虑采取底板分块施工、增设斜支撑措施。基坑周边环境允许时,可采用墙后卸土,减少主动土压力。基坑周边环境不允许时,可采用坑内底脚被动区草袋上压重、填砂、填土压重。流砂严重、情况紧急时,可采用坑内充水。

从可控制措施看,围护结构变形是先兆,如围护结构出现较大变形或突变,随后一定会出现周边地表产生明显沉降。论文参考。此时,除立即加强基坑施工措施外,应及时对相应区域的地表采取加固措施,以最快速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3.结语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地下工程,隐蔽性较大,情况复杂,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的概率也比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引起重大工程事故,事后纠正和补救也较困难,造成重大的损失。论文参考。如基坑流砂、管涌、突涌,基坑支挡结构失效,土体向坑内塌陷,;基坑隆起,止水帷幕漏水使流砂涌坑内水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地面沉降,而地面的沉降属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沉陷、开裂,楼房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地下输水管道、煤气管道断裂、外溢,地下电缆破坏等工程事故。因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跟踪工程的进展,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和优化施工方案,施工和建设单位要切实贯彻施工方案,严把质量关,尽量避免工程事故的产生。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事故的恶化。

参考文献

[1]陆健.基坑开挖引起地表变形的原因分析[J].样科技信息,2009,3.

[2]杨永涛.城市岩土工程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NO.32.

[3]刘建飞.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J].河北工程学院学报,2003.12,NO.4.

[4]龙开学.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8.5,NO.3.

第6篇

摘要: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基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现今的实际施工中面临着基坑越来越深的趋势,尤其是在环保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深基坑支护问题,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技术水平,为发展深基坑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Expounds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ubject, but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facing more and more trends, especiall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est an increased today, we must by strict scientific attitude to treat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ontinuously review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 make the contribution.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construction;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主体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对基坑工程施工要求也就越高,随之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边坡修理不达标 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1.2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的差别大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3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studa.ne

2深基坑支护实施策略 2.1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2.2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2.3栀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 3结束语 鉴于岩土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实际施工管理中要求决策者需要掌握本地区或类似条件下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安全、可靠、经济的包括围护结构、支护体系、土方开挖、降水、地基加固、监测和环保的整体施工方案。

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类型,建议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及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应的基坑开挖越来越深,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的明挖法施工技术。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各种建筑物与地下管线都要开挖基坑,一些基坑可直接开挖或放坡开挖,但当基坑深度较深,周围场地又不宽时,一般都采用基坑支护,过去支护比较简单,也就是钢板桩加井点降水,一般能满足基坑安全施工,城市地下与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而对于深基坑已不能满足要求。

1 基坑支护技术分类

1.1挡土系统:用的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其功能是形成支护排桩或支护挡土墙阻挡坑外土压力。

1.2挡水系统:常用的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压密注浆、地下连续墙、锁口钢板桩等。其功能是阻挡坑外渗水。

1.3支撑系统:常用的有钢管与型钢内支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其功能是支承围护结构侧力与限制围护结构位移。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2.1在城市中,对环保要求较高,选择支护体系时,要考虑到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振动,噪音、泥浆、化学浆液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2注意周边陈旧民居。施工场地周围的老旧建筑物一般存在室内墙面、平面及外立面的不同程度的开裂、渗漏等损坏现象,主要考虑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温度、材料收缩变形以及房屋沉降变性等的影响。

2.3高层建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建筑场地周围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较多,限制了基坑的施工,往往需要垂直开挖,而在开挖中应考虑边坡侧移和地面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

2.4一般情况下深基坑的施工场地比较狭小。有时工期有比较紧。所以深基坑施工时要注意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合理安排施工流程,要注意施工过程的环保工程。

3 基坑支护的设计注意事项

3.1转变传统的基坑支护的设计理念

目前,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至今仍没找到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国内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所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建立变形控制的新工程设计方法

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

3.3重视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而在深基坑支护工程现场施工过程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却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3.4 探索新的支护结构的计算思路

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寻求新的计算思路,是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所要求的。

4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以及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物的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处理难度,拖延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的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会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基坑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由于基坑周边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密集,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深基坑支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研究适用地质条件的新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祖煜.土坡稳定分析通用条分法及其改进[J].岩土工程学报,1983(4):13-29.

[2]Matsui T,San K C.Finite Element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y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Technique[J].Soils and foundations,

JSSMFE,1992,32(1):59-70.

[3]郝文化.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第8篇

在我国目前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建设背景下,各类交通枢纽、大体量房建工程、 大型市政工程、地铁车站及车辆段等建设工程,在给我们的城市化做贡献的同时, 建设施工阶段的深基坑工程也在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一个个难题。深基坑工程由于受到建设环境及工程项目的唯一性、特殊性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极易造成基坑工程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尽可能地减小对环境破坏程度和遏制深基坑工程中的事故发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建筑领域同仁们非常重视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深基坑工程事故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深基坑工程事故的支 护结构体系破坏的六种形式。针对深基坑工程出现的事故,按责任方进行统计分 析,列举了勘察方失误、设计方失误、施工方失误、监理方失误和投资方的管理 失误等几类事故原因。

通过对深基坑结构体系的破坏形式分析,以及对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责任分 析,对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进行分析总结,最终提炼出目前深基坑施工管理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破坏形式,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1.1选题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层建筑大量的建设和市政工程(如 地铁工程中的车站、地下通道)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使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但在其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难度加大、基坑开挖与支护工期长、现场施工条件复杂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安全事故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基坑工程中的事故发生以及灾害损失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课题,这就使得建筑工程领域对深基坑工程事故因素进行着力研究,在工程项目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控制。

1. 2课题研究的动机

目前建筑施工各领域的地基基础工程逐渐向深和大发展,而近年 由于深基坑工程引发的较大事故也时有发生,深基坑工程是施工中经常面对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对深基坑工程进一步研究是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

1.3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针对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因素进行研究,使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并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化程度

2、实现对深基坑工程实施过程的安全控制。

3、建立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最好的依据。

1.4课题研究的意义

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降低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

2、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一、概述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和施工管理不完善的原因,我国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其中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比例更高。这些基坑工程事故主要表现为支护围护结构的破坏,基坑内塌方、大面积的滑坡、基坑周围道路的开裂或塌陷等等[1]。

首先,根据查阅和收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事故,将基坑工程的事故进行了分类;而后,对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按不同的责任方(投资方、勘察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深基坑工程事故的统计分析

通过两个渠道来收集深基坑工程事故实例,一是已出版的关于基坑事故分析书刊。如唐业清[1]、曾宪明[2]和王曙光[3]等深基坑著作。二是收集论文集、手册中发表或引用的工程事故实例[4]-[6]。

按责任方的不同对收集的250个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实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统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深基坑工程事故责任方统计表

从上数据可以得出:首先,由于施工方施工引起基坑工程事故约 占54%,其中包括施工质量差、不严格遵守施工规程、治理水的措施不力、随意修改设计、管理混乱和缺乏本地区施工经验等诸多因素。为了确保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选择施工单位时考虑施工单位的资质是 深基坑工程施工关键的一环。其次,由于设计不当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占总数的34%,其中包括不遵守规范的相关规定、支护方案选择不当、支撑结构设计失误、荷载取值不准确、土体强度指标选择失真、 锚固结构设计失误、设计人员缺乏经验等。另外,建设单位的管理约 占5%、监理方监督方面的占2.8%、基坑工程勘察方的事故有占3.7% 左右,也要引起各责任方的重视。

三、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

1、深基坑工程事故破坏形式分析

深基坑工程事故一般是是因支护体系的破坏而导致影响相邻筑物及既有市政设施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发生破坏。粗略地将破坏形式分类如图2-1。

图2-1深基坑工程事故分类图

支护体系破坏形式一般很多,破坏的原因往往是几方面因素综合 造成的,将其分为六类。

a、支护结构整体失效。当围护结构插入深度不够,造成边坡整 体滑动破坏,如图2-2(a)所示。

b、围护结构断裂。围护结构不能以抵抗土压力形成的弯矩时或 者围护墙体承受弯矩变大,产生围护折断破坏,从而使围护结构折断 造成基坑边坡坍塌。如图2-2(b)。

c、支撑系统失稳破坏。对于支撑式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强度不够或稳定性差,对拉锚式围护结构,锚拉力差,造成围护体系破坏。如图2-2(c)所示。

d、踢脚破坏。拉锚式和内撑式围护结构,当插入深度不够或者坑底压力很小和土质差时,易造成围护结构踢脚失稳破坏,如图2-2(d) 所示。

e、基底隆起破坏。基坑内外土体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力差,外侧土体向坑内方向挤压,造成基坑底部的土体隆起,引起围护体系失稳 破坏,2-2(e)如图所示。

f、坑底管涌破坏。当基坑渗流引起管涌时,被动土压力将会减 小,以致丧失,从而造成围护体系破坏,如图2-2(f)所示。

(a)支护结构整体失效;(b)围护结构折断:(c)支撑体系失稳破坏;(d)踢脚失稳破坏;(e)基底隆起破坏;(f)管涌破坏图2-2围护体系破坏的基本形式。

基坑破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也可能同时由几种原因共同引起的,但破坏形式往往是几种形式的综合。因为坑底隆 起造成破坏也产生整体失稳和墙体断裂破坏;围护结构断裂造成破坏 也产生踢脚破坏,有时也产生基坑隆起破坏;踢脚破坏也产生基坑隆 起和整体失稳现象。

2、深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地铁车站、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增多,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多。深基坑工程既涉及到土力学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之 间的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分析,把事故原因归纳为以下的原因:

(1)投资单位的原因

a未对深基坑工程项目进行前期的详细规划,只是盲目进行申报,建设条件不成熟,致后期施工无法顺利完成。

b没有严格审查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的资质条件,就选随意选择实施单位,造成深基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出现问题。 c深基坑工程项目没有严格地按照工程建设程序进行办理,没有按规定办理有关报建程序,没有办理必须施工许可证和质量安全审批以及监督手续,致使深基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失控,造成重大事故。 d任意发包深基坑工程项目。施工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专业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无法应对基坑施工中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最终造 成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e对深基坑工程过度地压低设计费用,使得设计中存在不少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方面考虑不周;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则是过度压缩施工时间,施工则偷工减料,造成深基坑工程重大的质量安全问题。 f只是盲目套用以前用过的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图纸,而不请设计单位进行支护设计,结果造成深基坑工程的安全事故。

(2)勘察单位的原因

勘察数据资料及其结论是深基坑设计的基本依据,所以勘察数据不准确、不详细甚至是错误,必然会引起勘察结论偏差和错误,势必决定着深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着安全事故问题。勘察存在的问题是: a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单位越级承包勘察基坑工程项目。因专业技 术能力有限和设备不足,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够,而造成勘察数据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结果会造成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b进行深基坑工程勘察时,未认真仔细地对工程场地进行实地勘察, 只是套用附近建筑物以往勘察数据资料,往往提供的数据和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对设计和施工造成误导,结果会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c没有按照规范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勘察方案,随意减少勘察内容、范围和勘察取点数,忽视专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工作。d在一些地质的特殊情况下,进行深基坑工程勘察时,没有附加新勘察项目。

(3)设计单位的原因

设计是深基坑施工前很关键的一环,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a一些设计单位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越级承包设计项目。 b由于深基坑工程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一些设计人员没有相应足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很难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图纸。 c有些深基坑工程设计人员在对工程现场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在地 形、水文地质资料不完整的条件下,主观地进行设计构思、盲目地照 搬别人的资料图纸,或随意套用以前的设计方案,草率地画出施工图。 d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选择错误。如:盲目地套用支护结构方案、支护结构方案不符合开挖中对周围环境保护要求、支护方案选择根本不符合支护要求。

e进行设计时计算误差大。例如:土体强度指标值失真、设计荷载取值不当和对地下水处理考虑不当。

f设计单位屈服于投资方或施工方的要求压力,随意修改设计方案。

(4)施工单位的原因

施工阶段是深基坑工程质量和安全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施工现场 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密切接触的环节,如能较好把控施工阶段,则可以发现和修正前期的失误;反之,这一阶段也会隐藏大量的质量安全问题:a—些未取得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参与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项目。 因施工能力有限,而造成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 b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和施工时偷工减料。使施工开挖、地下水处理、支护结构等工序中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引发重大的工程安全事故。c在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时,未严格遵守施工规程而造成施工方法不 当。例如:基坑没有分区分层开挖,造成开挖高差过大;基坑暴露时 间过长,未进行垫层的施工,引起支撑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发生基 坑事故;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工序之间协调不周,引起深基坑工程事故。 d治理水的措施不力。深基坑施工中,处理地下水是一个难点,因土质与地下水位的不同,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对地 下水的处理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是整个工 程的成败。由地下水引起在深基坑工程事故数在深基坑工程事故中占很高的比例。对地下水处理不当,有时还引起地面沉降,对环境造成 不良影响。为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 效处理。e施工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施工是一项新技术,具有成本小和成 效大的特点,是利用施工中所获取的岩土工程信息反馈用以指导调整 施工的工作。因为施工过程中可获得大量工程信息和资料,所以,深 基坑工程施工中,进行安装各种监测仪器,来采集施工中的地质信息 (地下水位、水质、岩土体的变形、土压力的变化等数据)。根据这 些信息及时调整设计,反馈到施工中,一方面可保证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可使设计优化,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工程安全。

(5)监理单位的原因

监理人员在施工时应对施工方的施工进行质量和安全的监理。其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相应的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对业 务和监理职责不熟悉。

b未配备必要的监理设备和设施。监理配备的设备不齐,无法全面而又到位地进行监理工作的开展。

c监理人员未履行好监理的职责。某些监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工作不认真负责,对施工中错误的施工行为和违规作业未及时制止。或忽视了对建筑材料的检验,使劣质的建材进入深基坑工程施工里。忽视 对设计质量的严格审查,使设计的安全隐患带到施工阶段里,造成施工时的安全事故。

(6)深基坑监测的问题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起决定作用,贯穿在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测也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起决定作用,所以对于超深、超大的深基坑工程,监测是重要和必需的。其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a在深基坑施工工程中未进行必要的监测。建设单位为节省成本,未埋设基本的监测仪器和工具,未安排必须的监测工作对深基坑工程安全检测,仅凭工程师对深基坑工程安全进行肉眼检查,埋下安全隐患。 b深基坑施工工程中监测不合理。投资方与施工方虽然设置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却不合理,不能构成真正的监测网络体系,没起到监测 深基坑工程安全的作用,导致深基坑安全事故的发生。C现场各参施单位人员对监测数据分析能力欠缺,有时不及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有些监理监测到危险却不及时报警;有些监测单位因 检测失误而对监测数据作假。都对深基坑施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结 论

每一项单位工程都有其独立性、特殊性和唯一性,对于较大单位(单项)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深基坑工程来说,“安全”无疑是每一个建设者头顶悬着的利剑,然而,这样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且地表以下的土层是千变万化的,虽然现在有高科技的勘察手段,但在开挖之前 谁也不可能对图层的变化完全预判准确。深基坑工程事故一般是由许 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甲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深基 坑工程的安全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按照规范的程序实施每 一个步骤,尤其是在施工阶段,各方加以协调配合,有可能将许多失 误化解,从我部案例可见,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可防、可控。

参考文献

唐业清等.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曾宪明,林润德,易平.基坑与边坡事故警示录[M].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1

王曙光.深基坑支护事故处理经验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江见鲸,龚晓南,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8.

程杰华.基坑工程的事故原因分析[J].土木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