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25 15:0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西方文学鉴赏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第1篇

关 键 词:艺术审美教育 教学改革 教育创新 社会效益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从1990年开始围绕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而在泰山学院中文系进行艺术鉴赏讲座,1995年面向中文系学生开设艺术哲学课,1998年3月成为泰山学院教学改革立项,目标是创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类艺术鉴赏课,旨在通过艺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艺术名作的鉴赏,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感受力、积极的情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考力、坚强的意志力、超常的创造力,造就心灵健康和谐的高素质人才。1998—2007年,在中文、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专业开设“美学与艺术鉴赏”“艺术鉴赏”两门课。2002年3月,“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校拨专款予以支持,并将艺术鉴赏确立为全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2004年开始,成熟的艺术鉴赏公选课面向全校开课,深受学生欢迎。其间“艺术鉴赏”还曾应邀为多校开课,均受到热烈欢迎。

我国自1957年将“美育”从教育方针中删除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育类课程才逐渐恢复。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才逐渐开设音乐鉴赏等艺术教育课程,但国内高校大都是进行部分门类的艺术教育,缺少艺术门类全面的以鉴赏陶冶为主的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所实施的“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特点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专注应试教育、情感世界没有得到陶冶、想象力普遍偏低、意志力普遍较弱、审美潜力没有及时开发的实际,本工程重视艺术审美教育而淡化技能训练。一边授课,一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异步教学、快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成果“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两门课程:(一)美学与艺术鉴赏。已在学校中文系各专业开设5年,所讲内容主要包括美学基本理论和各门艺术基本理论与名作鉴赏。(二)艺术鉴赏。2004年被确定为全校选修课,所讲内容为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建筑、园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戏曲、摄影、影视等艺术门类的中外艺术名作鉴赏。第二,两种教材:(一)《美育概论》,李长风、姚传志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由曾任全国高校美育学会会长的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作序,被泰山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山东电力学校等大中专学校作为美育课、艺术鉴赏课教材使用多年,获得广泛好评。(二)《美学与艺术鉴赏》,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主编,笔者也是主要编写者之一。教育部领导作序推荐。第三,两项教改实验:(一)学校1998年教改改革立项“实施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完成,得到省内专家评议组的好评。(二)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完成,并有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获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第四,一种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固守某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从学生的收益出发,综合启发式教学、异步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第五,一套多媒体艺术鉴赏课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从网上下载各门类古今中外艺术名作,通过自拍艺术名作、反拍典籍中外名作,录音、剪辑等手段,制成多媒体课件,并配以简要讲解、鉴赏。实践证明,配合教学能够“图文并茂、情境真实、效果显著”(学生评价)。第六,创建了多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施多样化的实地教学。笔者对泰山文化——特别是泰山的建筑、园林、书法、绘画、雕塑、碑刻、民俗、诗歌、散文等门类的艺术有较多的观察、体验和研究,发表过许多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得到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岱庙、普照寺等景区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岱庙、普照寺等景区作为泰山学院学生的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的实地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亲自带领整班同学,实地观赏,现场讲解;一种是教师带领“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之后由“艺术教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头带领班内同学实地游览、观赏、学习。这种“把读书与行路、做人与做事、游玩与学习、弘扬泰山地方文化与艺术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都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创新点:在我国的审美教育课、艺术鉴赏课中断几十年后,一线的教师异常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几位教师在承担文学理论、中国文化概论、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西方音乐史等多门中文、美术、音乐课的同时,一边在科研中提升自己,一边为学生搞讲座、开课。新开设的“美学与艺术鉴赏”(中文系)、“艺术鉴赏”(公选课),使党的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笔者参编的《美学与艺术鉴赏》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21世纪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类教材,填补了我国美学教材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编著的《美育概论》也属于“创新简明科学实用”、在全国范围有较大影响的美育教材。具体课堂教学中,本项目没有固守某一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还利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地观摩测量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学生学习艺术课的兴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录音剪辑合成、多媒体课件制作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利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所积淀的审美(艺术)资源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多层次开放式实地的审美(艺术)教育更具有创新意义。

“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程的社会效益:以《美学与艺术鉴赏》《美育概论》为教材的艺术鉴赏课,得到泰山学院、国家公务员泰安培训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电力学校、山东新汶中学等多家院校、培训机构的应用。听课学生普遍反映,笔者所讲的艺术鉴赏课、美育课形象生动、思路开阔、逻辑性强,加上幻灯、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而又恰当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大增。通过开设艺术鉴赏,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迅速提高,审美能力大幅度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取得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程十几年来一直得到泰山学院等学校和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且便于操作的成果。该成果2007年获泰山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总结教学效果的论文《论艺术审美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获得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在更大范围带来更大的育人效益。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美育十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4]张志勇.情感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李长风,姚传志主编.美育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2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 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 考 文 献:

[1] Brooker, Peter andW iddowson, Peter ed. [M]·A Practi-calRea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U. s.: 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 1996·

[2] Fish, StanleyE. [M]·IsThere aText in thisClass? 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0·

[3] Gadamer, Hans-George. [M]·Thruth and Method.London: Sheed andWard, 1975·

[4] Harding, D. W. [M] //“Psychological Precess in the Reading ofFiction”British Journal ofAesthetics 2 (April1962)·

[5] Holub, RobertC. [M]·Reception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York: Methuen, 1984·

[6] Mailloux, Steven J. [M] //“Learning toRead: Interpretation and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Spring 1979)·

第3篇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养成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习惯,更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学习英美文学知识既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获得启迪,又能使他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增加一些英美文学方面的知识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只关注是学生四六级的通过率,而很少有人提及文学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没有任何用处。然而,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文学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良好的英美文学基础,教师对教材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文学知识并非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当中。随笔、说明文甚至论说文中也常常出现各种修辞手法、引用名篇、名家的话等等。教师如能从出处到寓意一并清楚地阐释,学生自然会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他们的兴趣也会极大地提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虽然四六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扩充词汇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许多人只是按照流行的单词书、或者是英汉词典死记单词的汉语释义。一般来说他们记住的只是词语的字面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常常依上下文而出现很大差别。因此,掌握词汇的真正涵义就更为重要,而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多了解一些文学知识。

养成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且,多了解语言文化知识亦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思维。胡文仲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谈到,不了解目标国家的文明,谁也不可能真正与该国人民进行交流。这席话的确发人深省。在一次国际大学英语研讨会上,李赋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文学不仅仅对文学专业学生、文学爱好者重要,而且对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什么要把文学知识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呢?

笔者认为因为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再者把文学知识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提高他们知识的兴奋点,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名著,能够代表西方文明史的一些作品。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课外阅读和鉴赏。譬如《圣经》堪称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石。它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同时还可以当成一部史书、一部文学作品甚至人类学、社会学专著来阅读,给西方文明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中的词汇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英语中出现的许多词语也出自《圣经》,如“an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put newwine into the old bottles (旧瓶装新酒)”,等等。

其次就是希腊罗马神话,也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优美的古代神话对西方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从神话中汲取灵感。起源于神话的词语在英语中比比皆是,如 “Apollo plan (阿波罗计划)”,“the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等等。

再次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其他各个时期最最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譬如在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 1 Section A“The Tail of Fame”一文里出现了Tennessee Williams(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美国剧作家),Ernest Hemingway(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等人名时,就给学生讲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名人的经历,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我们发现学生受益匪浅。

然而,英语课时很少,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文学知识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教材。譬如在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 2 Section A“Charlie Chaplin”一文中主要描述查理?卓别林(1889-1977,英国电影艺术家、 喜剧大师,1913年移居美国)的一生的经历,通过此文对学生进行了文学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原来文学知识也是如此的重要。

第4篇

一、体系建构

本书在体系建构做了有益的尝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经纬交错、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错落有致。本书宏观结构呈现——总分的放射性结构。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总体论述了中西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中西文学价值观比较的前提。然后以第一章为中心,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的比较并列射出随后五章的内容,构成本书五个主要的论域。对于这种结构作者强调“这五个维度的分别只是为了理论阐释的方便而做出的区分,在具体的理论语境中,它们往往有很强烈互补性与互文性,且都最终指向人的心灵,致力于理想的人的生命境界的构建,从而形成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的动态系统。”[1]P9这个动态系统横贯中西,纵穿古今,让人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追问文学的价值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本书各章的结构都遵循体-面-线-点纵深推进结构。首先,中西比较之“体”都被平铺到中西文学价值观这两个“面”上,每个“面”都有自身的纵线,旨在由古及今历时梳理演变路径,横线沟通中西两个“面”旨在中西价值观念共时之比较。纵线是由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价值观念论述的“点”串联而成,横线都是由两个点构成,即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交集点和分歧点。呈现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的网状结构。其次,中国文论这个“面”的纵线的开端追溯到几千年前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以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顺序依次而下,但终端限制在之前。因为“只有把范围限制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大规模冲撞和融合之前,才能从一个比较纯粹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在梳理中,对同时代的无论是儒道主流文化,还是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学派这些“点”,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发掘了丰富而多维的价值观思想。但在西方文论这个“面”的开端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依次涵盖了历史各时期,直达现代的终端,力图全面地呈现西方文学价值观的真实面目。最后,各章纵线和横线的数目不等。纵线的数量表示在本章维度上梳理文学价值观的层面数目,横线数量代表横向比较及结论归纳的次数。

二、方法意义

本书采用多项式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都分别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价值理论,在连类举似、充类至尽、集思综断下得出坚实的结论。通过比较,不仅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的共性也发现了两者突出的个性。以本书第三章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教化之维为例,“教化说”和“净化说”分别属于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关于文学道德价值目的的不同表述。首先,作者梳理了中国教化观念古今的演变;然后,作者梳理了西方的净化理论;最后,在对教化和净化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后,又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二者的同异。两种理论在文学的教育维度上价值指向是相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在两个层面上发挥着价值功用:从社会层面讲,文学有利于理想国家的政治统治;从个人层面讲,文学有助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两种理论的文化差异在于:儒家的“诗教”理论更注重对文学道德意义的强调;而西方更倾向于通过诗来宣泄情感、疏导欲望、净化心灵来获得道德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中西“教化”与“净化”理论各自的历史演进与彼此同异有了清晰的认知。以点窥面,本书所有章节都立足于跨文化比较的视野,通过列举大量的例证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得出坚实的结论。本书不仅解读了“真”“善”“美”“自由”“超越”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梳理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生成语境,彰显了致力于理想生命境界之构建的精神价值本质,探求了可资当代文学研究借鉴的理论资源。本书纵穿古今,横贯东西的比较研究方法是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厄尔迈纳曾呼吁比较文学应该具有一种真正的跨文化的视野,并且援引“灯塔下面是黑暗”这句谚语说明只研究自己国家的文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另一座灯塔来照亮自己,而“中国的灯塔则可能给美国的研究带来光明。”[3]P36同样,西方的灯塔也会给中国的研究带来光明。这本书同时点亮了中国和西方的灯塔,并在彼此的异彩纷呈和交相辉映中使文学的星空更加璀璨。刘象愚认为:“对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果实……对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的比较,则或许能揭示出某些批评观念是具有世界性的,某些批评观念限于某些文化传统,某些观念只属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因此对于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有的文学。本书正是如此,首先,通过在理论层次上的比较,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共同的理论模式。例如本书第六章论述到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在心灵之维德第一个层面即文学的心灵平衡与宣泄功能上是极为一致的,无论是中国的“发愤著书”还是西方的“愤怒出诗句”都体现了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愿望,以诗文的形式表达自我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情感的满足。其次,本书还发掘了属于中西方各自特色的文学价值观念。例如本书第四章论述中西传统价值观真实之维时,作者指出尽管真实是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对于文学的共同要求,但双方在“真”的维度上不仅有交集,还各有显著不同的侧重点:中西文学的逻辑起点有“本于心”和“本于物”之区别;在价值取向上有“情真”和“事真”之不同;在意境创造上有“虚实相生”与“逼近自然”之异等。中西文学价值观在汇集中虽会有交融,但更会有碰撞。在碰撞中会更加加深对双方各自特点的理解。如果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唯有在跨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里,通过对比才能使双方各自的特点更为清晰。恰如王向远所说:“即使通过比较不容易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学‘通律’,但可以通过比较,来发表、表达现代学者个人对文学问题或其他文化问题的看法,或者通过比较来加深对中西文论某些侧面、某些特点的理解和认识。”[5]P186综上所述,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价值观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和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体系特征,而且通过,致力于建构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多元的文学价值理论,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此书之所以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研究者有广阔的视野、国际的角度、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的是能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并且在探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在信仰、自尊、偏见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差异,力求跨越历史、跨越文化、去探求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征和性质、批评的观念和标准,否则,我们便不应从整体上去谈文学,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文学,不应当从总体去谈批评,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批评。”也正因如此,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爱金伯勒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预言:“比较文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较诗学。”

三、独特之处

第5篇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现代文阅读题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整体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表现手法,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体味其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观点,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观点就水落石出了,抓住这些观点,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其次,审题要仔细,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切不可没完全读懂题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如简答题:

(1)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2)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并且谈到东西方文学的区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做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体说来,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成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是很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在阅读题上,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即借鉴和创新。准确的讲,借鉴就是借助原文语句来答题,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创新就是答题中利用文本的信息来概括并融入自己对文本理解来答题。

1.借鉴性回答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能准确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是很重要的。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但不是整句照搬,要灵活机智,在题目的上下寻找:中心句一般来说可以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之中去找;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涉及主题要纵观全文,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来概括,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同学们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同是排比修辞,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彩,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文体不同,答法就不一样。

又例如;《乡土情节》中第一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要解答这道题,我们必须从局部出发,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提取信息,进行答题。而在原文中,此题的答案就能从第四段找到。第四段中有这样四句话:“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可能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考生只需将这些句子整合,抽取,答案就非常明白了。

2.创新性回答

阅读题中有些探究类问题,这类题型是以考察鉴赏评价能力为主的,对文中提到的某个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只满足文段的原话,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调用文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来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简要分析,这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试题的回答中去。

再比如: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并对他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这道题的回答侧重从文本艺术表现与思想内容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答题时必须受文本内容的限制,但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三、螳螂捕蚕,黄雀在后

现代文阅读比较难,不好把握,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方法,即在每一次解题暂告结束后,回顾一下自己解题的步骤过程。想一下自己在答题中的心路历程,有何经验教训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多元认知水平的重要指标,学会答题回顾的策略,培养回顾答题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多元认知水平,有利于掌有效的答题策略,有利于领悟文本的精髓,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6篇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 S E 深刻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妙手仁心”是对医学工作者最高的评价。然而,什么叫做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做过这样的解释:“仁者,爱人。”因此,关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拥有一颗善良仁厚的心对医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受国内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医学专业课业繁重所限,尽管人们意识到人文精神培养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医学生对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一系列人文素质基础课也缺乏重视。

    有调查表明,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失衡;(2)道德观念淡化、价值功利化及现实化;(3)综合能力水平欠佳,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文素养缺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医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不容小觑。知识结构失衡会影响医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写作及表达上的劣势对今后的论文撰写、医嘱书写及医患沟通上会产生直接影响。人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道德观念淡化会使医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摒弃仁爱精神,造成职业素质低下。不仅如此,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繁重,现代社会竞争也导致就业压力增大,使医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冷漠等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下降,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人文素质基础课中讲授的历史、优秀作家作品中传达的观念和态度能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疏导压力,得到启示。

    199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Engel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其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患者看作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体而非单一的生物体,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五个因素考虑疾病和健康问题;二是把医疗工作看作医疗制度、管理、教育、科研和服务质量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作而非单纯的医疗工作;三是把医疗工作看作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系统工作,要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考虑医疗与外界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医学模式的转变表明现代医学已发展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要求。

    二、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有近10亿观众每天花2-3小时收看电视,电影院观众平均年龄为21.7岁,即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影视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习惯和交流方式。然而,影视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作为继传统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和戏剧之后的第七、第八艺术,影视艺术对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给学生讲授电影发展的历史,电影基本理论,赏析优秀影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优秀的电影作品也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影视鉴赏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第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平常观看的影片中,好莱坞影片以高达41.2%的百分比占据第一位,港台影片以33.6%的得票率紧接其后,观看中国大陆电影的数量只占总量的10.8%。好莱坞和港台电影中强烈的视听冲击和娱乐享受是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类型的接受比较单一。好莱坞电影纵然也传达了美国式的乐观自强精神,单一的电影趣味也导致大学生容易受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好莱坞注重娱乐性,工厂式的电影生产方式出品的作品只是电影世界的冰山一角。影视鉴赏课程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交汇点,不同影像文化带来的观念和认知的碰撞,对学生认识外来文化、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拓宽眼界,促进开放心态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开放的心态,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理解,沟通与交流,正是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影视作品往往是通过将镜头对准历史或现实,展现人生百态,包含着对生命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处于新时代的成长环境中,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向他们敞开了一扇认识现实,追逐梦想的大门。通过接触影像了解世界,增加对世界的敏感,理解不同的人群、种族、国家,自然,是培养仁爱、宽容之心的最佳途径。

    三、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影视鉴赏课程作为选修课,所占的课时较少。因此,在有限的课时里,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观影视野,向学生们传达一种正确的鉴赏态度,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医学院校的影视鉴赏课程应与人文医学理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职业特点,在题材选择上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诗意,疏导压力

    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进入职场后,高强度的工作及精准的工作要求也会增加工作压力,产生烦闷心态,如果不及时疏导,将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在教授影视鉴赏课程中,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应该选择一些充满诗意的电影,如讲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如何改变了一名普通人的生活的电影《邮差》;讲述一名父亲如何实现女儿梦想的《钢的琴》等。充满诗意的电影,能够疏导现实生活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启迪他们以新的眼光及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复苏心灵对现实世界的美好感受。离开课堂之后,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能自主选择类似的优秀影片陶冶性情,提升鉴赏品味,恢复内心的活力。

    2.多元类型,开放心态

    在电影类型的选择上,应该避开学生接触得最多的电影领域,尽可能给学生介绍不同的电影流派及经典,如形式主义影片及现实主义影片。接触不同类型的影片可以拓宽学生的观影世界,促进开放心态的形成,增进宽容与耐心。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医务工作者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开放的内心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人群,增进体谅及医患双方的沟通,促进医疗优质服务。

    3.精选短片,优化教学

第7篇

关键词:文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主体性教学

外国文学课担负着传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由于它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异质文化性质,在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时,外国文学涉及的范围广,作品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纷繁复杂,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作品也同时存在相同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程丹、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3(12): 143-154.

[2]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台州学院学报,2005(2):69-72.

[4]张隆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第8篇

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意义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加深其对文学的认识,准确把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职业院校学生文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二)有些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三)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三、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来说,目前我国各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年龄大多处于青春躁动不安期,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生往往携带着各个社会层面多样的文化背景进入学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之间的不协调。从教育接受心理来看,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刻板僵化的教条,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很大程度上缺乏理性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学生们很多表现出喜欢追求语言、故事、情感的表象感受,对于被经典光环所笼罩文学巨制,往往要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要么凭个人偏好或俯首膜拜,全盘吸收,缺乏冷静的辨别判断能力。

(二)从学校角度来说,职业院校审美教育严重缺失,缺乏系统科学的审美教育。目前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文学欣赏课,很难使更多的同学接受文学教育,很多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习实训上,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文学审美接受能力不足,这极大限制了其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职业院校,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占突出地位,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直觉,缺乏科学理性的指导和文学理论基础的铺垫,直觉能力却容易受到个别区域、特定时代、个别作家、个别文学风格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偏于一隅或随波逐流,进而影响审美能力的健康发展。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在形象的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理性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满足于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地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对作品的“自恋”式感受之中,缺乏对其深层意蕴的领悟。这种文学艺术欣赏中情与理的分离,既与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关,也同职业教育重视技能训练,轻视艺术审美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关。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后果则是职业院校学生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失衡,如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极端放任自我,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团体合作意识,迷于空想,冷漠偏激、自我封闭等等,这些校园问题的出现,和文学审美教育的缺失可谓不无关系。

(三)从社会环境来说,首先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比较重视实用型知识,这使得职业院校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审美教育。再就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将自身的审美素养及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放在了一边,致使很多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普遍不高。三是在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条件下,一些艺术上粗制滥造、思想主题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沉迷其中,为之神魂颠倒,因沉迷于消极的感情世界逃避现实甚至轻生者有之,为了对“远方”的幻想而离家出走者有之,曾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纯净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学艺术大量输入,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可谓鱼龙混杂,诸如“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其作品中流露的虚无和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精神瓦解作用。再加之时下网络文学空前繁荣,文学生产和消费很大程度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文学出版物空前繁盛而质量得不到保证,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作者很可能既不能为自己负责,也不为读者负责,文学活动的伦理色彩下降了,人人可以参与,文学鉴赏呈绝对“放任”的状态。

四、职业院校文学鉴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说到文学审美教育,则涉及到对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它既是由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又是在审美感性形态中蕴含的理性。“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理性。诚然,文学直接地是由艺术形象构成的世界,但这一世界不是无理性的,而是蕴含理性的”[1]。因此文学欣赏应是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在这里,理性的运用是重要的,绝非可有可无。否则,一味沉溺于个人的瞬间直觉,仅仅满足于抒发自我直觉,肯定是行不通的。”[2]文学审美不仅是形象感知的过程,也是理性升华的过程,缺乏理性启悟的感性只是一堆零散破碎的心理映像,而缺乏感性描绘和装饰的理性只是抽象固态的概念,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3]文学艺术审美理解力是一种以语言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为特征的思维能力,它的发展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能力携手并进。同时文学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种再创造有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着无穷的乐趣,对于文学欣赏课来说,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刻把握文学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对文学的审美形象的直觉式感受的同时也要进行理性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在平衡中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整体鉴赏力。对学生而言,要在审美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文学审美的内涵,认识文学审美的规律,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从形象直观和内心体验出发,逐渐地、独立地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既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能力,又要把他们的理解力引向理性的深度。

五、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

(一)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文学审美教育是完善人性的良好途径,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来重视文学教育,历朝历代更是以文学修养的高下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诗教”(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编订《诗经》作为文学启蒙教育教材,从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传统教育的“五经”之一,千载而下成为孕育中华文化精英的精神食粮。但“诗教”不是无目的无规范的,孔子编订《诗经》的宗旨可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孔子选诗的一个原则是“乐而不,哀而不伤”,[5]孔子又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6]这里的“礼”,就是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精神,他深刻认识到单纯地对文学进行感性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理性的关照和思考,从而达到慎思、明辨、笃行(立于礼)的君子境界,这也是一种趋于“和谐”的文学审美教育观,其目的是培养文质彬彬的理想君子,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修身”,“修身”的最高理想是达显大学之道,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7]正如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诗教”只有经过“礼教”的规范和心性的锤炼才能达到“至善”,即“仁”的理想人格,这种全面的君子型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文学审美教育仍具有丰富而深远的借鉴指导意义———文学审美教育的意义远在它自身之上。

(二)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摄魄”的艺术魅力,能吸引读者神游于艺术境界之中,喜怒哀乐,应境而生,或因悲哀而失声痛哭,或因喜悦而忘情欢笑,或因愤怒而捶胸顿足,读者“入乎其内”,进入作品的情景中,就能获得审美的享受。文学鉴赏固然贵在深入,但又不能入而忘返。优秀的作品既能以巨大的魅力吸引人,使读者恍然夺神,忘其为艺术而视其为真实,又能通过艺术节奏的进行与变化,或通过作者的暗示,点醒读者的幻觉,使他回到清醒的立场上来,这是“出乎其外”。只有“出乎其外”,才能进行冷静的回味和思索,才会发现美的奥秘,深化审美感受。正如所言:“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9]如果只“入”不“出”,一头钻进作品的情景中,充当一个被动的角色,不但得不到艺术享受,有时还会“误入歧途”,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