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26 15:52: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高效课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第1篇

一、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会通过详细的板书向学生们一一展示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是低头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并没有动力去理解教师板书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下。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们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需要讲授的知识,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课前提前备课,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结合文章中描绘的每一个海上日出情境找出相应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动人景色,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尽快融入文章描述的氛围中,一边欣赏,一边回想课文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雄壮和美丽。其实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学,因为学生会将课文知识逐渐渗透到情境中,并且在美丽景观的深刻感染下,学生的情感也会得到熏陶和升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第2篇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聚焦学生的关注。孔子有一句教育格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提起语文教学,我们头脑中的反应不外乎是字、词、句、章,觉得语文教学再容易不过了,其实不然,语文教学除了对教师很多专业上的要求之外,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很重要。笔者有机会走进各科课堂,感触就是:好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都是生动有趣的课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成就高效的语文课堂。名师的课堂导入都是别出心裁的,好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一堂课的学习当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多积累有趣有用的素材,多磨练自己的教学智慧。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有好的导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唤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中黑板、教师、粉笔、录音机、电脑是独立而分散的,课堂上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电子白板教学把老师和多媒体紧密结合,教师只需要计算机、电子白板就可以和学生之间形成交互式学习,它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信息量前所未有的丰富,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强有力地后盾,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最丰富的知识。一根网线,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网络上的知识五花八门,实现了信息的最大化。教师更应该是储存一江水,浇灌渴望知识的学生,网络恰恰提供了这种便利。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多下功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也要“形散神不散”的储备发掘多方素材,既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教师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主要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如果教学内容容量过少,对学生学习诗歌来说是“水过地皮未必湿”。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加大知识密度,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诗歌欣赏的技巧即找寻并欣赏诗歌的意象。教师运用教材库提供的课件资料,按照由“物象意象意境象征意义”的步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准确地分析《我爱这土地》的意境及其象征意义,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诗歌的主题。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诗歌欣赏技巧、更多地领悟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展示配乐朗读诗歌———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为什么》,《我愿是激流》等多种风格的诗歌,学生自由探讨诗歌的意境之美并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这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愿望,学生恳请老师多给他们提供好的诗集,教师用多媒体调出准备好的著名诗集如《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泰戈尔诗集》、《徐志摩诗集》、《汪国真诗集》等。没有现代教育技术,就不可能瞬时提供如此丰富的诗歌学习资源。学生又让教师推荐写诗的指导书籍,我分析了当前诗歌的发展前景,现在关于写现代诗的指导书不是很丰富,只记得上大学时有《诗的技巧》这样的书,网上查找却可以查到关于这方面的写作技巧、心得体会等。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之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一堂课看似只是教读一首诗,但是由于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深深感染了学生,同时由于大量课外诗歌的引入,为学生开启了热爱诗歌的一扇门。它带来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第3篇

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设问,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选择,真正做到有疑而问,而不能为了问而问,这样就失去了问题的作用。有效的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一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反映了提问的逻辑性。教师的提问应该针对课本知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例如,笔者在讲解课本阅读部分的内容时,针对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Whowrotethisletter?WhatdidTomdoonhisdayoff?What’syouropinionaboutTom’sdayoff?问题的设计不在多,而在其提问的有效性和设置的层次性,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问题的针对性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要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二、因材施教,要采用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客观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激励,分层次促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乐此不休。我们应细心地观察学生,无论哪个层面的学生取得了进步,或者课堂表现好都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他们提高自己。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练习了句式,一举两得。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全面和协发展。高中英语课程要为学生营造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形式主动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潜能,突出英语的实用性,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完成任务。同样,英语高考改革趋势也更加强调和突出英语的实用性。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学生之间思想、情感及语言等方面交流频繁而真实,为我们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章兼中教授也曾在其著作《外语教育学》中也指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相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更重要。教师的作用是在于引导而非教授,在学生兴趣被激发、学习任务明确之后,应该让他们之间最大程度去思考、探究和互动,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年龄、认识水平、情感经验等,更愿意也更容易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四、开展有效的英语活动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高效全面发展,全面达到“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能。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每个环节和善于教学反思的精神,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效能。

一、精心设计“三维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的课程目标,这个立体化的课程目标体系以知识和能力、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经”,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纬”。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在掌握文本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培养,又有对学科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更有情感的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教师应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是比较单一的,对语文知识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却比较笼统,导致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水土流失”。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达成的目标,所以学习目标的制订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要具体化,应细化到认知、技能、情感等领域各项目标,避免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那就是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二要实际化,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力量讲清重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要分层化,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教师必须以个体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以导诱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出发点

高效课堂要求从传统的师本位回归到生本位,课堂是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侧重于“导”,变讲为导,适时引导、以导代教、以导诱思;学生应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青少年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思维开阔、见解独特、感官敏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给学生的感官以新的刺激,使其大脑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搞清楚哪些知识适合视觉冲击,哪些知识适合听觉感受,哪些知识适合动手实践。为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内容和方式两方面:从内容上衡量,提问应选准切入点。例如教师应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应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应在教学生长点处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从方式上衡量,提问应注意艺术性。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总之,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恰到好处的指导不仅需要,而且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科学的作业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书面习题,由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达标;习题要适度加以拓展和延伸,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是作业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是体现在作业的目的上,应使其既顾及知识深化层面,又涵盖方法训练层面,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力提高层面;二是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应使其既有必要性,又有典型性,从而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三是体现在作业的要求上,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作业,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做深浅适宜的习题,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评价每个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来量化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四、教学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源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反的做法,进行自我解剖,而且予以更正,逐步完善教学行为,使往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的焦点身份”。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主要浸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必备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如今很多教师都会从教学实践中来反思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源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提问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问题后的愉悦感,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一、营造语文课堂问答的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氛围可分为三类,即积极(良好)型、消极型和一般型。而现在,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通过积极引导,营造活跃的答问气氛,使课堂教学氛围向积极型转变。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割裂,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了灵感的火花。

二、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问题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是一种比较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课堂提问时的偶发事件,不仅关系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败,而且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心理上的“疑惑”。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惑”时,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这样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因连接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三、及时反馈课堂问题生成的信息

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准确、及时地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状况,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音调,了解心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判断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掌握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在备课时,判断新的学习任务跟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基础间的差距,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建立学生认知发展档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某一知识结构方面的补缺拾漏工作。反馈的层次性还要视教师对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信息反馈,这样了解的情况才具有普遍性、准确性,教师才能运用获得的正确信息,因人施教,有效地调控教学,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四、用启发性的提问吸引学生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改革中,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启发语言或过于冗长拖沓,或过于含糊其辞,造成语无重点,语意不明,令学生听了以后摸不着头脑,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就无从下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堂知识接受的效率。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启发、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而且积极,课堂气氛才活跃。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启发性语言,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和能力训练的进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启发式提问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师只有在提问时遵循启发性原则,才能正确地解决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关系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把语文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说话的机会,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发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学生回答喜欢小白兔,因为它爱劳动。有的同学看到小灰兔的礼貌,爱帮助人的闪光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回答。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改变这种情况,将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提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应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掌握语文知识。《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的第二篇文言文,鉴于学生对古代语言文学作品学习的不适应,并引发学习兴趣的索然,我们在学习本课前,先给学生播放黄宏、沙溢等在2012年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荆柯刺秦》,通过小品的诙谐、幽默,构建一个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激活学生主动心理情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原本静态的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欢快、自由气氛。在此基础上,展开课文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致正酣,自然带着浓厚兴趣主动投身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精彩演绎课文内容,增强课堂教学韵味

新时代的高中生知识面宽、思想开放,内心无不荡漾着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花样繁新,让课堂教学充满情致和韵味,才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高中语文的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实施精彩演绎,以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方式,在掌握故事情节、冲突的基础上,更自然地进入“角色”。在领会“角色”的情感、态度及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言的魅力和思想情感。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就结合课文中“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这个“文章的点”,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把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依然觉醒、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飞跃过程动感地展示出来,用自感自悟的表演,诠释文本的内容。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剧情的策划和表达方式的创新之中,课堂充满了精彩与灵动。通过对课文的表演和观看,同学们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所要表现的“”的主题,而且掌握了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比教师单调的讲解、分析效果要好得多。

三、合作探究教学问题,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此,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潜心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给学生搭建自主获取知识的平台。在对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中,同学对文本理解的不同点正面交锋,使得学生在反复的讨论与辨析中更深入地解读文本、理清作者思路及文章脉络,从而在更准确地体会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的同时,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在教学《小狗包弟》一课时,我们采用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的方式,通过下列问题引发讨论:①小狗包弟经历了哪些事情?②小狗包弟引发了“我”那些思想感情变化?③“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 这一“笑”一“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④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的现实?这样的对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将“讲堂”变成“学堂”,促进了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化。激烈的讨论使学生看问题的目光更趋敏锐、犀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厘清了原本被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的教育原生性目标。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化教学效益观念,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以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推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世攀.新课程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第7篇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问讲式的主体课堂”向“研讨交流式的自主学习课堂”转变,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坐井观天》时,可以给学生设计“青蛙说的话是真的吗?”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再用纸折一个青蛙进行试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一来,教师便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的留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创新空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如此不但对教师的主动授业有所帮助,还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大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教学艺术的水平和成果,也让学生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老舍先生的优美散文――《草原》时,可以先让学生将这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的散文进行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中的草原,欣赏草原美景并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等。在讲解“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句话时,教师可以设计“老舍先生会低吟什么呢?”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如此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了整堂课的质量,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始终遵循“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高效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它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全面协调的发展。狭义概念则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界掀起“增效减负”的呼声。为更好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师队伍进行很多有益的尝试。

一、明确学习目标确立课文重点

课前预习是相当重要的环节,许多教学任务可以课前完成。通过学生的预习,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老师的课前备课抓住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纲要性问题,使老师在课堂上能够从容面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并生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即时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进行课前预习指导,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目标,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学习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通过预习疏理环节,基本上可以确立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课文层次的疏导上。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理清课文脉络,在脉络层次上进行有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脉络层次理清后,就简明扼要地进行语言锤炼,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围绕主要内容,精读一部分课文内容。

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

正确解读课文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做到多元化地解读课文。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超越性地解读课文。超越性地解读课文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灵活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4页)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根据自己的优势形成个性化的教风

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

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