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05 08:57: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

第1篇

⑴此游戏只要孩子们坐好就可以开赛了。手指的动作是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而不是“按”键。击键动作要轻快,击一下就缩回来。注意,在击键过程中两眼不能偷看键盘,手指各司其职,不要错位。

⑵开赛前要明确只能喊出键盘上的字母或者符号的口令,错喊为输。做的同学要用最快的速度用相应的手指做出正确的回答。

⑶活动可两人一组,随意面对面坐下,同学甲将双手伸出,五指向上,与肩同齐,做好游戏准备,准备就绪后,同学乙喊出一个口令“:a”。同时甲要很快移动左手小指,做出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动作,击键动作要轻快,击一下就缩回来。手指的动作是由上而下具有弹性的“击”键,而不是“按”键。

⑷同学乙如此不断的喊口令,直到乙按照口令指定准确为第一局活动结束。

⑸第二局活动交换操作,同学甲喊口令,同学乙按照口令击键。甲指定准确后再次交换开展第三局、第四局……在一定时间内以击键次数多且正确者为胜。

⑹如果是多组同时进行,胜出的同学可以与别组胜出的同学一起进行复赛、决赛。游戏适宜人群:9岁以上的幼儿。游戏需要准备的材料:没有特定的材料,只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即可。游戏的技巧在于击键的同学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因为少儿们都喜欢盯住哪里就喊什么;不要抢节奏,一定要等对方喊出口令的同时快速指定,当然更不能慢节奏,因为口令落音后再指定,就是准确了也不算数;游戏的难点是对方毫无规律地反复喊出键盘上的符号口令,因为少儿们多次指定错误后就会心烦意乱,盲目出手;同学们在慌乱中要注意,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其他安全。

二、教育教学实施措施

小学阶段中,课程设置的起始年级建议为小学三年级。较迟开始开设指法信息技术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应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采取适当调整课时等方法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结束时达到规定要求。一些确有条件在一年级或二年级进行指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区或学校,建议在让学生“入门”和“感悟”的原则基础上,将低年级学生的指法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相伴或融合进行,一般不建议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应确保每周至少1课时。课堂是信息指法技术课程实施和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展现教师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建议指法信息技术教师遵循基本的教学导向,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三、教师对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找回“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责任

1《.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做出了以下的几点要求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教师应转变角色改革教学方法

第2篇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在课堂上及时公布学生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课程

论文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能够迅速地及时地准确地筛选和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也就使得我们的教育要面临一系列改革。作为一名信息课程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信息课程的教学。下面我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期待与大家交流。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区别

在新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计算机是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如果没有计算机的网络技术,那就不可能产生今天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对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是计算机教育并不完全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相比较,它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所涉及内容是非常的广。从严格意义来说上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计算机课程的特性。它兼有各种学科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加强的人文、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让学生具有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并且能够负责任地使用好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为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教学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基本教学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将来社会的影响。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国际上对于信息技术的定义相比计算机的概括范围要窄得多。主要是指有关所有信息产品、信息工具的使用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较广的一个概念,中学生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是主流的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三)加强与其它课程整合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为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创造条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涉及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们完全可以有计划有意识地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方位的整合,从而达到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明确教师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充当这种特有的权威性,也就顺其自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当然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渠道不仅仅只是从教师那里,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应当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思想,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合作者、导学者和评价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2、合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间相互交流、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导学者: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学习。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立努力的方向,通过学生自控学习,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转贴于

三、深刻领会“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当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多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相关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问题的探索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非常科学地提出了由外而内、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实际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 “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比较清晰的思路、方法和脉络,同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且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近而培养出独立探索、思考和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到目前为止,“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去设计“任务”和编排“任务”非常的关键。

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因此随之去调整。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法也非常多,灵活多样化。让我们大家的教学经验能够互相交流,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搞得更好。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我个人的几点肤浅认识。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引导》电化教育研究1999(1):3-6.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4]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案例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高师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36-05

知识的性质制约和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应该清楚教师知识的性质,明确教师知识发展的目标。那么,究竟教师知识的本质特性是什么?从国际教师知识的研究取向上来看,教师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从教师教学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的教学也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因此,教师的知识“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默会性。教师“会教书”的条件是,不仅要有武装其头脑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促使其有效行动的实践性知识。在自然教育生态环境中,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时,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有鉴于此,从教师知识性质的视角来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要发展职前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重点是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上。一 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思路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低年级学习教育学理论,中高年级学习教学法课程,组织一两次教育见习,毕业前再集中6-8周进行一次教育实习,几乎成为各高师院校同一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很难将大学课堂中的理论与中小学自然环境中的实践链接起来,师范生往往难以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真实的教学问题。至于诸多学校提出的“培养优质教师”的目标,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如何变革教师教育课程,重新构建教学法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等问题,还要回到教师知识生成机制的问题上来。

陈向明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需要四个基本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简单而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主体是教师自身,教师需要在实践中“遭遇问题”,形成意识上的困惑和冲突,然后通过行动、对话、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形成教师的教育信念。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在课程建设中营造一种“真实的”学校教育情境,将师范生置于“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下,让师范生与真实的教育问题完成“亲密接触”,通过师范生与理论文本、教师教育者(包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对话,在解决问题的行动、反思中,形成正确、坚定的教育信念。在此理念之上,我们所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至少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其构成如图1:

1“真实的”问题

许多师范生“学会了教学的所有技术但却仍然不适合做教师”,显然,教师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还应该让师范生体验那些不能被直接传授的东西。那种只提供“信息”、抽象概念、理论解释和分类的书本尽管可以部分替代由生活提供的直接经验,它也只是拙劣的替代品。教师教育需要将师范生置于“真实的”、“自然的”、充满未知的教育问题环境中,因为问题解决是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学习与思维活动。

2“可操作的”项目

真实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真实的教育问题既有复杂性,又有劣构性。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劣构性,有时即便是经验再为丰富的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也需要相应的设计支撑手段,从而加速他们对该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解与掌握。显然,对于从未有过学校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当他们直接面对复杂的、劣构的教育问题时,往往会更加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一个“真实的”问题必须转换为若干个“可操作的”项目,所谓可操作即是任务具体、过程详细、资料丰富、量规先行。问题学习支架的设计与提供必不可少。

3“协作的”环境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生成过程可视为一个合作性参与的实践过程。师范生需要有机会获得来自教师教育者、同伴、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需要有机会在平等地对话、协作地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进而促进师范生个体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应冲破大学高墙的藩篱,走向“大学一中小学合作”模式,营造宽松、包容的“平等、对话、合作、共享”的学习氛围。

4“反思的”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和行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动态关系中,“知行相依不离”。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应该体现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中,师范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实践行动。他们在完成特定问题情境中的项目时,既需要行动中反思,也需要对行动本身进行反思、提升,行动与反思是互为补充的。因此,课程设计中,“小论文”、“学习日志”等反思性任务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以上述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重新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其基本思路即是围绕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教育的“真实问题”,设计“可操作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项目,创建“大学——中小学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师范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和项目实施的“反思性行动”中来。二 课程目标的设计与内容的选择

从对教师知识性质和信息技术教育本质两个视角出发,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建构。我们期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形成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技能,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

·熟悉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探析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正确地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信息技术部分)在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恰当地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合作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单元,独立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5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想有效的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养成学生分析综合、辩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对建构学习、探究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21世纪的主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做出应有的思考和总结,尤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路者,都应积极应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以下是我在这一方面的浅谈:

一、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1、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天,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倡导下,现代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和谐课堂”为目标,教材、教学条件等物的因素被归置回本来的位置——即教师和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运用对象,“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学生是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非直接的、非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2、有效整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鼓励者、促进者、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和模拟以及“活动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用处,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强化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之进行强化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种是基于“知识框架”的学习法。“知识框架”法需要明确四大基本原则:第一,主题在中央;第二,每个分主题都有一个主要的分支:第三,每个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第四,如果可能的话,给每个画幅画。有一句名诗是这样写的:“领新标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我对“知识框架”法的要求就是这样:一是知识重构,二是简洁明了。

另一种是“点线面一体化”的分解综合学习法。点,即是知识要点、知识基本点:面,即是知识网络、知识“大厦”;线,即是点与面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规律,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注重对书本知识、人生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观察。

第二,注重对书本知识、人生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反思。

二、养成分析综合、辩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

哲学政治探究性教学围绕目标与情境,以“探究共享”为价值理念,注重思考、表达和交流,形成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教师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适宜探究的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探究为主要线索和链条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实施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关注问题、引发问题、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问题探究中生成教学过程。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称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围绕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共享,综合运用自学、讨论、启发、讲授和谈话等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共享,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活跃学生的辩证思维,养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本索源、合作交流的学风和习惯。实施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重在组织、坚持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所以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

3、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发现、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对任务进行反恩。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对建构学习、探究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背景下“问题、探究、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作出有益的反思、探究与实践。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要以人为本,互动合作,实践创新,使师生双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探究性教学的“整合效应”与“和谐价值”。

第6篇

论文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是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操作性上机课占主要地位。上机操作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要上好上机课,教师必须在上机课前做好软硬件的准备,课堂上进行有效管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分组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进竞赛机制,严格考核及时评价,提高上机课的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是知识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操作性上机课占主要地位。上机操作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我在刚开始担任这门课的教学时,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后来,我不断努力钻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领悟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中学信息技术课。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地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是,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能学会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学习情趣

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七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我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又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的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教师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学生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能增进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转贴于

四、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教师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模式。某些知识,借助于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作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屏幕广播是我最常采用的方式。这种演示方式很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

2.上机练习模式。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教师应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演示了智能ABC输入法的技能技巧后,让学生立即启动《金山打字2006》进行智能ABC输入法的强化训练。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局域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局域网,将学生的作业要求放在教师机上面,学生通过访问教师机,就知道了作业的全部要求。这远比老师在上机时三番五次地说作业的要求要高效。学生完成作业后,应该存到教师机的指定的文件夹内。在学习Flash时,可以把具体操作步骤形成的文字资料和屏幕广播录像形成的多媒体文件放在教师机上。这两种资料就构成了“帮助系统”。学生如果不懂,可以直接查阅该“帮助系统”。

4.互联网教学模式。Internet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

总之,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3.5.

[2]刘琳,张海,王以宁.英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0.11.

[3]王丽珍.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3.3.

[4]邓家宏,罗杰.试论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在过去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如何利用网络,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操作。结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太好,基础好的学生还没等教师讲完,他就会操作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没有听明白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不注意听讲,更不知道你在讲什么,这样一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长时间这样只能加速学生的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有别于同类的其他学科,不作为高考科目,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自由,没有考试的压力,但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探索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感受:

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学科,其存在和发展具有自身的科学思想指导,这如同其它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等一样,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其学科科学思想的培养。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来说,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并没有对此加以注意,教授的多是实际的技术运用,对于信息技术所依存的逻辑思维、分析认识与设计执行,都没有相应的内容涉及。这样的教学思想,久而久之就会偏离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学科的本性,也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使课堂真正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之中,要使学生由刚开始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师生互动,进而能够主动学习。而这一过程需要有好的兴趣引导和推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取一些贴近生活,并且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的实例,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共鸣。由于课程本身的开放性,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习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讲解,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

二、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采用鼓励和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绝大多数学生在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如果一个一个的去教,教师根本忙不过来,后边没有被辅导到的学生肯定会失去耐心,从而积极性受到挫败,如果长时间这样这些学生就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疲塌厌学。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一部分基础较好、掌握较快的学生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中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可以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少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的现象。从而使学生不会的问题都得以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失去,教师正好可以重点地去辅导个别“学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各种操作,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同学互相帮扶学习中还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另外,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观念。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很有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解决问题中学。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而又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分解,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从中提炼出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和明显的时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实用性和层次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分解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引导,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建构出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使学生掌握了该学科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合作、创新等重要的品质和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创新、信息利用和信息交流等各种信息素养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教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经常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深入浅出地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君玲,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验,[J],计算机时代,2007-07。

[2]吴志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法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7-01。

[3]甘丽霞等,创设情境兴趣教学,成才之路,期刊论文,2010年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口译教学;国际经验;本土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55-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1.012

引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口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口译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和口译教学界的基本共识。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认识历程,人们对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作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与口译职业密不可分、与口译教学各要素息息相关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国巴黎学派代表人物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在其代表性专著中用整整一章论述了新技术与翻译的关系,并介绍了为口译教学服务的新技术。由欧盟资助的高水平科学会议项目“多维度翻译”(MuTra)对信息技术下的口笔译新形式、职业挑战、教学问题等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专题研究。

在国内,信息技术与口译教学的关系也受到持续不断的关注。何高大提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口译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刘和平、郭兰英等对信息技术与口译新形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庄智象对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探讨。仲伟合指出要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我国口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更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故此,本文从研究历史、研究取向、教学法因素、技术工具和研究的不足五个方面对比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旨在为国内口译教学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历史对比

现代技术在口译职业中的首次应用始于20世纪上半叶的同声传译。继同传设备之后,1976年和1978年,联合国先后进行了“巴黎-内罗毕”(卫星)试验和“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试验,目的是探索远程口译在技术上的可行性。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各种形式的口译,如电话口译、视频会议口译、电视口译、网络在线口译等。

相比之下,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较为滞后。

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是该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录音带、录像带等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该领域的研究范围逐步拓展,涉及的话题包括机器口译、机辅口译自主学习、口译培训中多媒体的使用、口译语料库等。最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空前活跃且硕果累累,涵盖了计算机辅助口译培训、口译中新技术的使用、专业口译训练软件的研发与介绍、翻译记忆系统的研究、远程口译教学等。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诞生了一些较为活跃的研究中心,如意大利特里斯特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比利时孟斯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等。

在国内,截至2012年9月,以“口译教学/培训”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知网”搜索到各类文献877篇,其中标题涉及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等词汇的共105篇,占总数的12%。经过对上述105篇文献的整理,可以将国内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5年为萌芽阶段,仅何高大、曾文雄等少数几位学者对此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且内容多限于理论思辨层面,并未触及具体的口译教学实践。2006年和2007年随着我国翻译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相继设立,对口译教学的研究逐年升温,相关研究已渗透到口译教学的诸多领域,如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的模式、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资源、语料库建设、自主学习、实用性软件的应用、专题性网站与平台的开发等。

二、研究取向对比

从宏观研究视角看,国外研究主要有两个取向:一是探讨信息技术对口译职业的影响,二是研究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对于前者,“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在2000年就与德国翻译协会、欧洲法院、世界海关组织、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口译司等五大机构联合制订了“会议口译中新技术使用的规范”,对电话会议、多语种视频会议和电话口译等技术标准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Moser-Mercer从资料准备、背景知识、信息分类、多元信息输入、现场气氛感受、传输质量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口译职业的影响。

对于后者,国外研究涵盖的主题涉及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流程、教学要素等。口译教学环境与工具的变化势必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导入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式学习等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Lobo既分析了新技术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又阐述了新技术给笔译和口译教学革新带来的机遇。教学流程与教学要素是口译教学的微观领域,研究者对它们的探讨也非常深入,如Sandrelli指出,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至少发挥着以下作用:有助于构建数字化口译资源库,为学生创建个性化练习素材,构建真实口译场景以及为师生同步与非同步的交流提供便利。

我国的研究取向相对单一,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国内多数研究者都认同信息技术给口译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教学资源的多样化,素材内容的真实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口译训练的情景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便捷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化。同时,陈亚敏等人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内容的适当选取问题、学习资源的甄别问题提出了质疑。此外,教师在新技术环境下的适应性、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等问题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在教学应用方面,国内研究者除探讨应用的原则、模式与策略外,蒋铁海、刘进等还从实用工具的角度研究了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中的实现形式与效果评估。

从研究方法的取向看,国内思辨类研究占据主导,实证类研究较为缺乏,宏观视角研究远多于微观视角的研究。经过对上述105篇国内文献的统计,我们发现实证类文章仅占13%。比较而言,国外实证研究占同类研究的近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国外一些研究者坚持对同一主题实施长期实证研究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例如,Leong Ko自2004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完成“远程模式下的口译教学”的博士论文后,至今连续八年对远程口译教学进行了不间断的实证研究。

三、教学法因素对比

纵观国内文献,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与方法占据了研究总量的近七成。这表明研究者更倾向于从宏观上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口译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界定上,主要有三个维度:从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二者关系的维度进行界定,如秦勉的“人机结合课堂新模式”、侯阒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应用模式”: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系统性构建的维度界定,如刘进等的“立体式口译教学模式”、王建华的“交互式口译教学模式”;从口译教学设计的维度界定,如王静的“网络环境下任务型口译教学模式”。在教学原则与方法上,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口译技能训练的中心化与情景化、素材资源的多模态与真实性、教学内容与设计的体系性等。教学策略主要集中在五个“结合”上,即教师精讲与学生勤练结合、课堂集中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结合、课程经典教材与实时性素材结合、面授式情景教学与机辅虚拟式教学结合、技能强化与口译实践结合。国内对教学资源的关注多停留在音视频资料、在线词典、网络素材、语料库等在口译教学的局部应用上,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的口译教学资源库构建层面,对于资源的分类、检索、编辑、更新等精细加工缺少研究。自主学习虽在目前的总数中所占份额有限,但近几年研究者对其关注度呈明显升温态势,如刘梦莲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面向学习者的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建设的设计理念与操作的技术细节。刘建军则从实用性软件的角度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学习工具在口译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特点、功能与效果。最后,教学评价和教师是国内研究关注最少的问题,只有少数研究者提到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口译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以及信息技术下口译教师的资质、能力、信息素养等问题。

从国外来看,教学模式也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但国外的教学模式更为具体,并且更多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例如,Ko将远程口译教学模式进一步细分为纯粹自学、自学加辅导、互动教学三种模式,并在“合作型网络社区学习平台”验证互动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Lobo领导的教师团队设计并实践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常规性口笔译课程教学的PATT模式。在教学资源方面,国外的关注热度与深入程度均高于国内。Carabelli提倡建立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给译员提供结构化、易检索、易扩容的资源数据库,同时还要给原文信息提供二级参数,如背景知识、上下文介绍等。Mayor则提出要将学生练习过的录音文件用数字化格式进行存储以方便检索和进行过程性评价。自主学习在国外研究中也较受重视。PSchhacker建议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教学网站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原文档案。Sandrelli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应包括:背景知识阅读、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技术术语与专业词汇的准备等。她同时指出了自主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如学习内容不系统、过程缺乏监控以及学员选择材料时感到迷失。国外对教学评价的讨论范围比较广泛,除常规关注的学生学习评价与教师教学评价外,还涉及对信息技术工具的评价与基于信息技术的口译教学设计的评价。此外,国外在教学管理、教师的角色与挑战等方面也有专门讨论,如提倡用Moodle课程与学习管理系统优化口译教学管理流程,口译教师应及时熟知各种新型职业口译形式、加强同行信息交流与提升自我信息技术素养等。

四、技术工具对比

Berber区分了两种用于口译的信息技术工具:用于职业口译的工具与用于译员培训的工具。前者包括商业性术语数据库、数字电视频道、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口译系统等;后者包括口译训练专用软件、口译训练资源库(如日内瓦大学的SIMON资源库)、远程教学平台与电话/视频会议教学模拟系统、即时交流工具(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等)、DIY自建语料库、语音识别程序、因特网、在线词典与百科全书等。

若将用于口译教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通用型与专业型工具。两种工具在国内外均有使用,但国外在专业工具的开发上更为成熟和持续。以英国为例,最早用于口译教学的专用软件是1995年由Tell Consortium开发的Interpr-It。之后,1999年至2002年英国赫尔大学在欧盟委员会资助下又研发了Interpretations。该软件由课程、模块和练习三大部分组成,功能包括教师素材编辑、导入性练习、文字处理器、影子练习、视译练习、个性化反馈等。继而,第三代口译教学专用软件Black Box又将音视频交传练习、音视频同传练习、视译练习等进行流线化设计,而且加入了更为复杂精细的文本编辑与注解功能,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目前第四代的Virtual Interpreter Suite则致力于开发多频道功能和会议口译教学的仿真功能。

从文献反映的数据看,国内用于口译教学的工具以通用型居多,如播客(Podcast)、流媒体播放程序(FMS)、博客或微博、QQ群、多媒体、音像资料、音视频剪辑工具、Moodle与Blackboard课程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国内专业型口译教学工具的开发主要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数字训练与多语种口译训练系统、“普特网”推出的“口译专能培训习得机制”(IPTAM)、口译自主学习网站、口译教学语料库、口译实训平台等。

在技术工具的使用原则与应用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的看法较为一致:技术工具应当为口译教学服务而不是凌驾于教学之上;使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口译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技术工具价值的关键,而教学设计应以课程目标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学习者和口译学习资源的特点,将系统性、可行性、程序性与反馈性有机统一;技术的采用应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教师工作量、技术使用障碍、技术稳定性与维护等因素。

五、不足之处对比

国内外研究的最大不足在于,多数研究者仅从口译教学的某个侧面出发,以单一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局部的问题,缺乏整体宏观的课程理论视角。其次,对口译教学模式的探讨缺乏跨学科的视角,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口译教学设计必然涉及教育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技术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多学科的指导,而这些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在现有的文献中并不多见。

从研究范式看,国内研究的最大不足是宏观视角的理论探讨多,实践尝试操作较少,众多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给口译教学带来的影响、教学模式与原则之类的讨论乐此不疲,而真正深入到工具的实际开发与应用、教学效果评估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则相对匮乏。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较为均衡,但在口译形式上却偏重于同声传译教学,对交替传译、联络口译、视译等研究相对欠缺。

在教学法因素方面,国外对教师、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等还缺乏深入研究,而国内对口译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与教师信息素养等话题的研究较薄弱,同时对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的研究也有待深入。此外,国内对信息技术在口译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研究缺乏全面的评价机制,更多停留在经验介绍层面,且无长期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