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免疫学检验论文

免疫学检验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05 08:57: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免疫学检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免疫学检验论文

第1篇

1.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1.1 培养方案

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技能精湛,社会认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宄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更是医学教育中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个培养目标,2007年2月我校修订了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毕业设计纳入教学计划,毕业设计时间也包含在毕业实习中。明确了重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实施过程与管理

1.2.1 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的,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学生在进入检验专业实习后,由实习单位安排符合资格的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查阅、开题、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2006届36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由28名教师指导,2007届52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由46名教师指导。

1.2.2 选题与开题  在选题类型上,力求选择题目小、实验周期短、有一定意义的项目。在选题方式上,可由指导教师结合医院实际或结合在研的课题提出,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所长提出,与指导教师协商讨论后确定题目。2届毕业论文中,选题最多的方向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其次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今年研宄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论著也显著增加,说明毕业论文的研宄方向与整个检验医学的科研热点方向是一致的。

学生根据所选论文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写出开题报告。由所在实习医院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对论文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开题论证通过的论文题目,才能进行实验。

1.2.3 进程监控  主要采用导师监控与系部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导师监控主要在体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导师定期考核学生论文的进度及完成情况,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在毕业论文定稿后,由导师填写指导教师评阅表,对论文水平进行评价,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论文情况及论文水平,决定学生的答辩资格,导师评阅分数将会按比例记入毕业论文总成绩。

系部监控主要是核实学生返校后提交的各种毕业论文相关材料。首先确定导师是否同意学生答辩;然后对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进行抽查,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检查导师对论文修改的原稿,确定论文主要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检查与学生研宄方向相近的主要参考文献,杜绝严重抄袭现象。

1.2.4 论文答辩  为保证答辩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程序:①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要由系主任、各教研室主任及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分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及临床血液学检验5个专业组,每组5~6名专家。②答辩资格审查:将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导师评阅表等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导师评阅表确定导师是否同意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交答辩,从而确定学生答辩资格。③答辩:组织具有答辩资格的学生按学科分组进行答辩。学生先以多媒体的形式汇报论文主要结果与观点,然后由评委针对论文提问,学生答辩,最后根据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填写评分表。④成绩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分依据包括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和答辩评分表两部分组成。论文成绩分为5个等级: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⑤答辩评优:分组答辩结束后,根据答辩成绩和指导教师评阅成绩所占的比例进行成绩计算,根据成绩等级评选出优秀论文。

2.取得的成绩

2年来88名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88篇,论文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专业,论文质量较高,成绩优良率达64.78%,其中8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2006届毕业论文有7篇已在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

3.存在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的形势,重构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是摆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校于2013年开设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改革,回顾对重构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

一、明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

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地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学制短、任务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又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需要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避免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必修课程学时过多,让学生能够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适应临床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校的四年制课程设置如下:

1.注重人文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论、邓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卫生法学等。

2.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等。

3.大类基础医学课,为专业学习打下医学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等。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开设基因诊断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

4.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包括: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检验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学,寄生虫及检验,检验专业英语,输血与输血技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覆盖医学检验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临床实习,增强实践技能

根据医院检验技师岗位的要求,现在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系列,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归于医学技术类就是适应这一实际需求。加强临床实习,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适应新的医学检验发展形势的人才。具体分阶段进行:

1.在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时间2周左右。在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CBL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好常见的检验指标,使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内涵及发展。

2.强化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安排在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进行。针对专业实习要求、医学检验综合技能培训等项目进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临床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在第4学年进入临床实习,时间52周。其中10周设置为临床内科实习,使学生对临床对检验的需求有初步的感性认识;32周检验专业的轮转实习,在此期间加大力度训练检验的操作技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及掌握其临床应用的能力。10周设置为毕业论文撰写,在临床实习开始,针对每位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实习指导老师,在进入专业实习时即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课题设计,提交开题报告,由实习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让学生经历从选题方向、查阅文献、确定方案、着手实验、反复验证,再到论文的写作与修改一系列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专业出科和毕业综合考核。各专业出科考试安排在某个专业轮转结束时,如该生轮转完生化检验,则在出科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入实习综合考评表。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毕业考核主要为论文答辩,成立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论文实际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设性建议,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论文设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并巩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

四、结语

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的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外延已经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3]。

对于新形势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培养,尤其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必须进行高效的课程体系整合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借鉴较早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学院校的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4],为全面推进医学检验四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候振江,李红岩,李吉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4-7.

[2]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2):66-67.

第3篇

[关键词] 塞克硝唑;百令胶囊;滴虫性尿道炎

[中图分类号] R5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51-02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ecnidazole Tablets combined with Baili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trichomonal urethritis

DU Xiaoya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Ji'ning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ecnidazole Tablets combined with Baili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trichomonal urethritis. Methods: 59 cases with trichomonal ure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29) was only treated by oral Metronidazole Tablets. The treated group (n=30) was treaed by oral Secnidazole Tablets and Bailing Capsule.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t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IgA, urinary sIgA and urine sIL-2R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2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the recurrence was record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There were more effective and lower relapse in treated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Secnidazole Tablets; Bailing Capsule; Trichomonal urethritis

滴虫是侵犯泌尿道的一种常见病原虫,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侵犯尿道引起尿道炎,侵犯膀胱引起膀胱炎,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可侵袭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而且近年在我国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亦常并发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易复发,这虽然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关,也有局部黏膜免疫防御力及全身免疫状态下降的因素。笔者应用新一代抗滴虫药塞克硝唑联合免疫调节剂百令胶囊对滴虫性尿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2008年7月~2009年10月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①有尿路感染症状;②尿细菌检查阴性;③实验室检查发现滴虫;④本人或配偶有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年龄20~60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使用塞克硝唑联合百令胶囊的治疗组(30例)和使用甲硝唑的对照组(29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塞克硝唑口服1周,同时口服百令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虫草菌丝体干粉)4周;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常规量口服2周。配偶亦有滴虫感染者同时予以驱虫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依据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7月制订的《新药(西药)临床论文指导原则汇编》进行判定。治疗效果分为,①治愈:疗程完毕后症状消失,尿滴虫阴性,并于第2、6周复查尿滴虫仍阴性;②无效(治疗失败):疗程完毕后尿滴虫镜检仍阳性或者治疗后尿滴虫镜检阴性,但于第2周复查时又阳性,多数患者同时有症状。复发病例:疗程完毕后症状消失,尿滴虫阴性,并于第6周复查尿滴虫又阳性。最终治愈率为治愈且未复发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及治疗后第2个月时检测治愈患者的血清IgA、尿液分泌型IgA(sIgA)及血清和尿sIL-2R 水平并进行比较。3个月后记录复况。血清IgA、尿sIgA及血清和尿sIL-2R均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由青岛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两样本均数的比较行t检验,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病效评定

两组患者的最终治愈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免疫学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A、尿sIgA、血清和尿sIL-2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

表2 两组免疫学指标比较(x±s)

3 讨论

滴虫是一种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常侵犯泌尿道,男女均可发病,感染的途径主要为接触感染后的逆行感染。可侵犯尿道形成尿道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等症状,也可形成膀胱炎,患者除表现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可以有终末血尿,还能侵袭至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这也是滴虫引起感染较重的结果,其症状同肾盂肾炎,尿道分泌物、尿液检查可见滴虫。尿道滴虫病的治疗方法相对单一,目前主要以传统的抗滴虫药甲硝唑进行治疗,部分结合中药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大且复发率高。随着现代对广谱抗原虫和厌氧菌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的高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临床应用。笔者采用目前较新临床应用较少的5-硝基咪唑类塞克硝唑进行治疗,在采用新药治疗的同时,发现大多数患者存在或轻或重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理论上讲,病原体进入泌尿道后必须经过定居、黏附及侵入才能导致泌尿道感染[3],而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具有完善的防御机制防止泌尿道感染发生。Christmas[4]研究揭示,与正常健康人对照,膀胱炎患者膀胱壁有大量的分泌IgA的浆细胞。有学者证实,在泌尿道滴虫感染期间,抗体分泌细胞和B-淋巴细胞游走到肾脏及尿道黏膜下。与此同时,免疫相关抗原表达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也被证实存在于尿道黏膜上皮及肾小管上皮。抗体反应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调理素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被抗原抗体激活的补体系统,进一步促进局部抗感染作用的生物放大效应。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限制大肠埃希菌黏附于尿路上皮并防止感染进一步上行导致肾盂肾炎。有研究者报道,泌尿道sIgA水平越低,患者泌尿道滴虫感染的可能性越大[5]。而笔者的研究数据也显示:经加用免疫调节剂百令胶囊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gA、尿sIg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细胞因子是泌尿道原虫感染防御机制的重要部分。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游走和聚集,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调节因子[6]。活化的T 细胞、单核细胞和一些B 细胞系表面均可表达sIL-2R , 多数学者认为sIL-2R 是细胞表面的IL-2R分子经蛋白酶水解而产生, sIL-2R的释放是上述细胞活化的特征标志。Rubin报道在IL-2R 刺激的T 细胞培养上清中, sIL-2R 含量与T 细胞数呈正相关[7]。另外,原虫感染后也产生大量的IL-1、IL-8、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同时还能刺激尿路上皮细胞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在消除细菌性泌尿道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8],笔者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血清和尿sIL-2R在加用免疫调节剂百令胶囊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塞克硝唑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滴虫性尿道炎能在有效驱虫的同时提高患者体液及细胞免疫力,临床疗效强,复发率低,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联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3-856.

[2]范兴忠,高岩,孔敬武,等.尿路感染患者血清和尿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免疫学杂志,1997,13(2):108.

[3]Sauer FG, Mulvey MA, Schilling JD, et al. Bacterial pili: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athogenesis[J].Curr Opin Microbiol,2000,3(1):65-72.

[4]Christmas T. Lymphocyte populations in the bladder wall in normal bladder, bacterial cystitis and interstitial cystitis[J].Br J Urol,1994,73(3):508-513.

[5]马济民,程威英,冯菡芳,等.尿路感染时尿分泌型IgA的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2):821.

[6]Uehling DT, Johnson DB, Hopkins WJ. The urinary tract response to entry of pathogens[J].World J Urol,1999,17(6):351-358.

[7]孙建实,魏星珠,安立文,等.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与免疫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0,6(3):156-158.

第4篇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276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271 临床放射学杂志

Q908 临床肺科杂志

G501 临床肝胆病杂志

G291 临床骨科杂志

G66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G658 临床荟萃

G345 临床急诊杂志

G204 临床检验杂志

G3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G881 临床军医杂志

G287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G222 临床麻醉学杂志

G31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G257 临床内科杂志

G230 临床皮肤科杂志

G309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G80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G423 临床肾脏病杂志

G797 临床输血与检验

G256 临床外科杂志

G942 临床误诊误治

G855 临床消化病杂志

Q909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G26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G293 临床血液学杂志

Q913 临床眼科杂志

G673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G274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Q910 临床肿瘤学杂志

T231 磷肥与复肥

G49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N023 流体机械

H748 麦类作物学报

T060 煤化工

K504 煤矿开采

K038 煤炭工程

K005 煤炭科学技术

K017 煤炭学报

D027 煤炭转化

K009 煤田地质与勘探

H037 棉花学报

G056 免疫学杂志

B017 模糊系统与数学

N087 模具工业

N107 模具技术

S01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T077 膜科学与技术

N084 摩擦学学报

U533 木材工业

M655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J05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A013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R117 南方电网技术

V089 南方建筑

H069 南方农业学报

H068 南方水产科学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第5篇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课程设置;培养特色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卫生检验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被誉为预防医学的“前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素质的专业卫生检验人员短缺;大多数从业人员是非专业或低学历职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不甚了解;在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期,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同时具有预防医学、微生物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及现场处理技能的人员明显不足。卫生检验人员知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掌握、高级检验队伍的充实,是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卫生检验高级人才的正规培养起始于1958年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开办的卫生检验专业。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办卫生检验或卫生检验方向的院校大约有20多所,每年招收约1000余人[1]。2006年,根据卫生检验专业本科教学的需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验》、《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水质检验》、《空气检验》等卫生检验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10种,规范了卫生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2]。然而,国内各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办学方式多样,现有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卫生检验学专业”;二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预防医学专业”后期分流的“卫生检验方向”[3]。2001年,南京医科大学设置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培养五年制医学学士,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前四年所学专业与预防医学专业相同,仅仅在第五学年开设检验专业课程。经过4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趋向、职称评定等要求不同,五年制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方向)培养模式已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此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够完全胜任用人单位对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四川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于2005年和2007年分别成功开设四年制卫生检验专业。我校于2009年起设置卫生检验学专业,培养四年制理学学士。2013年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培养的学生对于检验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更强,岗位胜任力更高。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正式将卫生检验学专业名称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4]。

2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目前,国内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院校不乏少数,各具特色。南京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设置四年制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35名左右的本科生。根据学生毕业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我校在卫生检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培养了一批“具备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食品检疫、职业卫生检验、环境监测、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理化、微生物、免疫学检验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1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不仅为现场调查、疾病监测、控制和卫生监督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和监测数据,而且为贯彻《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列的卫生法规、标准,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执法依据,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防止和消除各种职业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因此,我校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卫生学及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论及分析检测技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按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充分发挥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资源优势,以理为主,医、文兼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经过充分调研,分别制定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大纲和各类实践性环节的规范文件。加强学生的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的实践能力训练,专业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比例较高,实验课理论课比例接近1∶1,有的课程甚至超过1∶1;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了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引入课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2.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该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着重于培养具有卫生检验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直接将预防医学的课程体系纳入卫生检验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几乎没有考虑到课程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盲目根据规划教材的内容设置课时数,从而导致了内容的重复性。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科发展迅速,因此,该学科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需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变化,并要求我们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教学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课程建设体系仍然不断在完善和改进中。目前,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共开设必修课41门,167学分。必修课分为四大类,即公共基础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医学相关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在第三、第四学年开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第四学年进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设的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的特色之一,医学相关课程共5门,包括人体结构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机能学、临床医学概论、人体寄生虫学。专业基础课程共10门,包括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仪器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动物学、传染病学。专业基础课程中包括预防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了解公共卫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专业课程共10门,涵盖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相关课程,包括卫生微生物学、细菌学与病毒性检验、实验室管理与生物安全、免疫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学、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卫生检验检疫学。除了必修课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的选修课,其中人文艺术类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学习阶段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共20周。学生主要安排在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我院进行毕业专业实习,主要进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实践,包括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常规医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等内容。通过毕业实习的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卫生检验能力,能够掌握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的结构、性能。

3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特色

3.1明确主干课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确保有条件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所需的核心基础课程。将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融入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课模块的教学及实践中。合理设置每学年的课程进程,并随着相关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不断充实反映本学科领域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理、工、医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加入教学内容中来。

3.2突出教学重点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根据医科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给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科学规划专业建设。突出“一个理论、三种技能、五个模块”的重点内容:即卫生检验与检疫理论、卫生理化检验技能、卫生微生物检验技能、生物学效应检验技能以及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模块、实习与实践模块、实战与发展模块。

3.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与国家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验教学队伍、仪器设备、实验室资源等方面融合共享。实验教学采用分层次并渐进提高的方式: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除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校内外实习与实践基地(模块)外,还有南京医科大学卫生分析检测中心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平台(模块)。这些条件和措施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基础。

3.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我校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即指定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科研思维的培训,专业导师的指导贯穿整个本科阶段。第二学年的暑期,开设大学生暑期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介绍专业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技巧,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推动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项目,通过资料查询、项目申报书的撰写、项目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研实践训练。第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地进行科研训练。这些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科发展技术和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谢惠波,雷章恒,刘杰,等.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18.

[2]张凯.构建应用型卫生检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190-192.

[3]谢惠波,雷章恒,陈润,等.对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28-31.

第6篇

1.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2.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探讨                 

3.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实践 

4.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教育的思考 

6.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7.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成效——以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为例 

8.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考试改革思考 

9.浅议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0.对临床医学专业设置《护理学》课程的调查分析 

11.以本科评估为契机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1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及解决措施 

1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体会  

14.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临床医学教学方法 

15.对临床医学生推行实习生导师制的探讨

16.关于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7.循证医学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启示 

18.双向整合案例(PBL)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20.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的探索 

21.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的临床调查分析 

22.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 

23.OSCE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24.临床医学专业国际班《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25.培养创新型临床医学生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26.Jigsaw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27.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实验班“基础学习”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28.历版《临床医学概论》教材的比较和反思 

29.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现状 

30.案例教学法联合传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31.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肿瘤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探索 

32.提高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33.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临床医学院输血医学师资队伍调查分析 

34.临床医学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与实践 

35.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体会 

36.临床虚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发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7.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38.地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认知及态度调查

39.可视喉镜在中医药大学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40.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药理学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41.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的探讨

42.Mini-CEX在医学影像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43.医学教育管理提高传染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少数民族临床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44.关于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的建立与管理策略的探讨 

45.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探讨

46.重症医学的临床带教应分阶段量化

47.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

48.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以成都医学院为例 

49.新医改背景下临床医学定向生免疫学教学实践研究 

50.加强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建设,促进医教协同培养临床医学人才 

51.“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医学信息素养教育 

52.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分析 

53.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研究 

5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五大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5.临床医学生对不同类别公共卫生课程的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56.临床医学专业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初探 

57.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再思考 

58.临床医学类期刊编辑审稿决策能力及提高举措 

59.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调查 

60.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MBBS)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61.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体验 

62.建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6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64.医教协同 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海市的改革实践 

65.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之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66.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协调发展  

67.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在高等医学课程改革中的体现 

68.教改医改互动 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改革 

69.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70.现代临床医学正在走向危险的边缘 

71.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哲学 

72.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7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74.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75.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的现状调查 

76.过程控制与精细化管理: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发展之路——欧洲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框架应用述评 

77.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78.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  

79.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80.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 

81.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82.关于转化医学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8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现状调查 

84.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85.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角色认知为视角 

86.基于ESI的学科热门论文的计量研究——以临床医学学科为例 

87.国内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文献分析 

88.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之一 

89.国际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产出状况分析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启示 

90.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9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92.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93.临床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认知和态度分析 

9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探索与思考 

95.“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教学改革的思路 

96.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97.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98.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第7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食品的安全关系甚大。对于食品的解释就是把食品按照其用途和特性进行制作保证食用不会损害到食用者的健康。但是现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的隐患了,越来越多的不健康食品在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检测技术在人民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且也是现状科技研究中的热点。食品检测技术既包括食品材料的检测也有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的种类非常的多,这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高了难度。

一、关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检测食品的设备不够先进,不能够完全满足食品检测的需求

食品的复杂多样性对于食品的安全检测室个难题,而食品安全检测设备需要有更高的技术才可以。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对检测食品安全的设备做到经常更新,这就导致了在检测食品安全上的不到位,在经济与技术都飞速发展的时代,既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留下了许多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食品商违背国家关于食品的规定而制造不健康食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加入不被法律所允许的食品调味剂,一些调味剂的成分需要先进的设备才能够检测出来。而检测设备的落后造成无法有效的检测出食品中的不健康成分,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主要弊端。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够全面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很快,虽然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不法食品商也利用先进技术来制造不健康的食品,这就需要检测技术比造假技术更高一筹才可以。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检测食品安全上使用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在自身落后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从外引进先进技术,专业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比较薄弱。虽然食品检测室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国家还不是足够重视,对于技术没有积极引进。现在的检测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食品检测,对于需要新技术;才能检测出来不健康成分的食品很难检测出食品的危害性。现在的食品现状令人堪忧,国民的食品健康没有保障。

2.对于检测技术掌握的不熟练,用法不正确

专业人士的缺少是我国现在企业机构普遍面临的现状,而在食品安全检测上因为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导致食品检测结果不准确也是常用的事情。导致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一个是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不够重视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没有加大力度,在一个就是检测环境的制约导致对技术掌握的不熟练。一些检测人员对于设备的使用不是很明确就轻易造作很容易早晨检测结果的不真实,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工作中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要足够灵活,根据食品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测。

二、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根据食品的特性、种类的不同,需要专门的技术进行检测。下文分析了一些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色谱技术

色谱技术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色谱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室利用的是物理化学分离的方法,利用一些外在条件把不同物质进行分离开来。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利用一些物理手段溶解、挥发、吸收等处理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体,从而把物质进行分离。现在色谱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拥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上。

1.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对于检测食品中含有的农药残留成分有很好的作用,对于一些未知的成分也能够分析出未知成分的相对分子含量,对于计算未知成分的化学式了解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特性有很大的帮助。

1.2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在于对检测成分的处理上一个呈现气态一个呈现液态。液相色谱法一般被用于测量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而且也适用于多组分析,对于成分复杂的物质多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

2.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和抗体的一门学科,利用免疫学技术检测食品不用对食品的细菌进行分离直接就可以与需要检测的细菌产生反应,很是方便。但是因为抗原与抗体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也导致免疫学方法的多样性,但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的免疫学技术是免疫磁珠分离法。

免疫法检测食品安全精确度很高,可以轻易的分析出食品中含有的某种细菌,而抗原与抗体反应时间短,检测过程就比较短。利用免疫法检测出来的细菌可以进行分离并采集,对采集后的细菌进行特性分析,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对于残留农药的检测技术

用于制作食品的原材料在农业种植中很多都是喷洒了过量的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农作物被加工成食品,食品被人食用就会影响人的人身安全。有很多的技术是专为了检测食品的残留农药而科研出来的,例如电子俘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4.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今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很广泛,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食品的制作原材料大多都来自于自然界属于生物的范畴,所以可以利用生物本身的特性而进行区分。

食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与它相关的生物材料产生反应,这是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快速的精确的判定结果,有很强的特异性识别功能。现在在食品安全检测所应用的生物检测技术有生物传感器、PCR技术等。三、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前景

食品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不仅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涉及到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当中,食品安全现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不健康食品的频繁曝光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食品问题,民众可能会对政府失望,采取一些激烈手段来抗议政府的不作为。现在国家政府已经把食品安全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同样的高度,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深度与打击不法食品商的力度。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食品安全检测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检测仪器,但也因为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现在食品造假更加的隐秘难以被查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引进与流出,食品安全技术也不再是单一模式,现在更加多元化,对食品中的危害成分的辨别更加容易,对于未知物质的鉴定可以分析出其成分和特性。

现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发展的非常好,这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特点是速测化、高技术化和便携化等。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所以快速、高校的检测方法是现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所需要研究的方向。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生物学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上。

总结:

从现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来看,快速检测技术是未来科研的方向,也更能满足民众的需要。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越来越重视,目前关于生物检测技术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检测技术中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

参考文献:

[1]朱艳俊. 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J]. 科技资讯,2009,24:214.

[2]金明. 我国食品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 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甘肃省化学会:,2011:5.

[3]湖北省荆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李旭.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综述[N]. 中国质量报,2008-11-15003.

第8篇

【关键词】 潜伏结核;分枝杆菌;诊断;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系统分析

作者单位:330031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邹俊辉);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陶小华 关杨);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肖祖克)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只有小部分可引起急性疾病过程,大部分则由于机体形成有效的免疫应答,阻止疾病的发展而成为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状态[1]。控制结核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筛查出潜在性结核感染者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有鉴于此,近年来该病的早期诊断成为一个研究热点[2]。免疫斑点(enzyme link immunospot,ELISPOT)试验的理论基础是当结核菌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遭遇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时,可在体内产生体外抗原诱导的干扰素-γ(INF-γ)[3]。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多项ELISPOT检测分泌INF-γ的研究,但各家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ELISPOT在潜伏结核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潜伏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阴性;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金标准;检测早期分泌抗原-6(early-secreted antigenic target 6,ESAT-6)的ELISPOT试验。

1.2 排除标准 纳入对象合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疾病,如HIV/AIDS;病例数

1.3 文献检索及资料收集

1.3.1 检索词 tuberculosis, late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terferon-gamma, ELISPOT, T-cell response, ESAT6, interferon gamma assa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结核,潜伏,结核分枝杆菌,干扰素-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细胞应答,早期分泌抗原-6,干扰素-γ释放试验,敏感性,特异性。

1.3.2 检索策略 参考《The Bayes Library of Diagnostic Studies and Reviews》制定检索策略,检索词分目标疾病和诊断准确性指标两大部分,并根据具体数据库调整,所有检索采用主题词[MEDLINE (MeSH),EMATGE ( EMTREE) ]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检索策略通过多次预检索后确定。

1.3.3 数据库检索 PubMed (1966~2009-08、EMBASE (1974~2009-08)、Cochrane library (2009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08)、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08)、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2009-08)、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8~2009-08)。

1.3.4 手工检索 检索创刊至今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杂志》、《上海医学检验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相关杂志7种。

1.4 文献筛选 两名研究者独立阅读所获文献题目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阅读全文,以确定是否真正符合纳入标准。两位研究者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结果,对有分歧而难以确定其是否纳入的研究,通过讨论或由第三位研究者决定。

1.5 资料提取 按照预先设计的资料提取表,一位研究者提取和录入资料,另一位核对,如遇意见不一致,双方讨论解决或由第三者判断,缺乏的资料通过电话或信件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提取的主要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代、国家、试验方法、是否盲法、纳入样本数、参考标准与此法比较所得结果(灵敏度、特异性、优势比、似然比等)。

1.6 质量评价 根据Whiting等[4]制订的QUADAS量表14条标准评价文献质量(该量表为评价诊断性试验准确性文献质量的工具)。每一条标准以“是”、“否”、“不清楚”评价,“是”为满足此条标准,“否”为不满足或未提及,部分满足或者从文献中无法得到足够信息的计为“不清楚”。QUADAS量表是从偏倚、变异、报告质量三方面对纳入的每篇文献逐条进行评价,找出各种偏倚和变异产生的原因。

1.7 统计分析 用Meta-Disc软件(version 1.4)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对可提取四格表数据的文献,合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性试验比值比,并进行异质性分析(Q检验,P),绘制ROC。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得到相关文献共84篇,经阅读题名及摘要后,排除了描述性研究、综述、动物试验等文献50篇,对筛选出的文献详细阅读全文,又排除了未设立对照等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8篇,最终纳入文献6篇。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合并SEN为93.9% [95% CI(90.9%-96.2%)],Heterogeneity chi-squared = 4.16,P= 0.526;合并SPE为66.2% [95% CI(62.4%-69.8%)],Heterogeneity chi-squared = 64.95,P= 0.000。合并诊断比数比为40.289 [95% CI(15.11-107.46)],Heterogeneity chi-squared = 16.99,P= 0.005。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文献序号作者及发表年份资料来源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试验设计是否盲法文献质量

[5]Lee et al., 2006韩国83204111101

[6]Goletti et al., 2006意大利2113219101

[7]Janssens et al., 2007瑞士571271183101

[8]Kang et al., 2007韩国5939534102

[9]Soysal et al., 2008土耳其8020740102

[10]Zhao et al., 2009中国403347101

注:试验设计栏1表示病例对照研究,0表示横断面研究;是否盲法栏1表示盲法,0表示非盲法;文献质量栏按QUADAS量表由低至高分为1~3级

2.3 Meta分析结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1 异质性检验 在诊断试验中,引起异质性的主要原因有阈值效应和非阈值效应。前者可通过ROC平面图来估计,当存在阈值效应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呈负相关(或灵敏度与1-特异度呈正相关),其结果在ROC曲线平面图上呈“肩臂状”点分布,反之则无。本研究的ROC平面图示ROC曲线不呈“肩臂状”分布(见图1)。非阈值效应可通过森林图和Cochran-Q检验来评价,本研究合并诊断比之比森林图示Cochran-Q=16.99,df=5,P=0.004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见图2)。

图1 ROC平面图

图2 合并诊断比之比森林图

2.3.2 合并统计量 通过计算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b与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5),提示ROC曲线对称。拟合ROC曲线,同时给出AUC=0.9658,SE(AUC)=0.0229,Q=0.9123,SE(Q)=0.0353(见图3)。

图3 拟合ROC曲线图

3 讨论

潜伏结核感染是宿主感染结核杆菌后的一种亚临床状态,而大多数的活动性结核是未经治疗的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激活所致。潜伏结核患者因痰涂片镜检反复阴性易延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效识别及治疗潜伏结核患者是防治结核的重要策略。据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65 %~75 %的患者为痰涂片阴性[11]。临床上用于判断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经典方法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即皮内Mantoux试验以及PPD试验,但TST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特异性不够好,对于卡介苗(BCG)作为常规接种疫苗的国家,TST的阳性或者弱阳性结果很可能是由BCG接种引起的,同时不能除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次,TST对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一般,对于免疫抑制者结果更是难以确定[12]。血清学方法检测结核抗体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且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相关。PCR(痰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具有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是假阳性高约20%~30%[13]。目前潜伏结核诊断的金标准是结核分支杆菌培养,特异性强,敏感性较低且耗时较长,给临床及时诊断结核病带来困难。

结核菌可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因此,检测结核菌特异T淋巴细胞可作为检测感染的一种新途径。ESAT-6是由结核菌基因组RD1区相同的操纵子编码的蛋白,只存在于结核菌群(包括人型分枝杆菌、牛型分枝杆菌和洲型分枝杆菌)及其他几种致病性分枝杆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中,是T淋巴细胞的靶抗原,能诱导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刺激胸水T淋巴细胞产生IFN-γ[14]。大量研究表明[15,16],结核特异性抗原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可作为结核菌感染的一种可靠标志物。ELISPOT方法通过定量检测患者的全血/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结核菌特异性抗原刺激下释放IFN-γ的水平,该试验较为成熟,其对应的方法和试剂盒先后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CDC也专门为其制定了使用指南[17]。通过分析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后,主要有如下发现:(1)采用ELISPOT检测潜伏结核感染时,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合并SEN为93.9% [95% CI(90.9%-96.2%)],Heterogeneity chi-squared = 4.16,P= 0.526;然而,该试验的特异性较低,合并SPE为66.2% [95% CI(62.4%-69.8%)],Heterogeneity chi-squared = 64.95,P=0.000,且各家报道之间存在异质性。(2)通过拟合ROC曲线图给出,AUC=0.9658,Q=0.9123,且合并诊断比数比为40.289,提示ELISPOT具有高准确性,但SPE高度异质性,限制了该方法在诊断潜伏结核感染中应用。

收集的文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有些文献没有提供ELISPOT检查方法的具体参数,如试剂、抗原剂量等;②部分文献在设置对照组时只将正常人纳入,而没有考虑其他疾病的患者;③读取检测数据时未遵循盲法,可能会导致偏倚,等等。有鉴于此,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设计更为严格的试验,结合卫生经济学展开经济-效果比研究,为指导ELISPOT检查方法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Hauck FR, Neese BH, Panchal A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Am Fam Physician, 2009,79(10):879-886.

[2] Villiger PM, Zellweger JP, Moller B. Novel screening tools for latent tuberculosis: time to leave an old friend?.Curr Opin Rheumatol, 2009, 21(3): 238-243.

[3] Wagstaff AJ, Zellweger JP. T-SPOT.TB: an in vitro diagnostic assay measuring T-cell reaction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pecific antigens. Mol Diagn Ther, 2006, 10(1):57-65.

[4] Whiting P, Rutjes A W, Reitsma J B,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QUADAS: a tool for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studie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included in systematic review. BMC Med Res Methodol, 2003, 3(25): 1213-1226.

[5] Lee JY, Choi HJ, Park IN,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commercial interferon-gamma assays for diagnos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Eur Respir J, 2006, 28(1):24-30.

[6] Goletti D, Carrara S, Vincenti D, et al. Accuracy of an immune diagnostic assay based on RD1 selected epitopes for active tuberculosis in a clinical setting: a pilot study.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 544-550.

[7] Janssens JP, Roux-Lombard P, Perneger T, et al. Quantitative scoring of an interferon-gamma assay for differentiating active from latent tuberculosis. Eur Respir J, 2007, 30(4):722-72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8] Kang YA, Lee HW, Hwang SS, et al. Usefulness of whole-blood interferon-gamma assay and interferon-gamma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hest, 2007, 132(3): 959-965.

[9] Soysal A, Torun T, Efe S, et al. Evaluation of cut-off values of interferon-gamma-based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Int J Tuberc Lung Dis, 2008, 12(1): 50-56.

[10] 赵静,蒋彩花,汪 山, 等. 抗结核抗体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防痨杂志, 2009, 31(1):19-21.

[1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 25(1):3-7.

[12] Farhat M, Greenaway C, Pai M, et al. False-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s: what is the absolute effect of BCG and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06, 10(11):1192-1204.

[13] 张杰, 李强, 张洪玉, 等. 几种常用肺结核诊断方法临床价值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8, 19(2):133-135.

[14] Aagaard CS, Hoang TT, Vingsbo-Lundberg C, et al. Quality and vaccine efficacy of CD4+ T cell responses directed to dominant and subdominant epitopes in ESAT-6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 Immunol, 2009, 183(4):2659-2668.

[15] Waters WR, Palmer MV, Nonnecke BJ, et al.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alpha (SIRPalpha) cells in the adaptive response to ESAT-6/CFP-10 protein of 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LoS One, 2009, 4(7):e6414.

[16] Wang QM, Kang L, Wang XH. Improve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elicited by a ubiquitin-fused ESAT-6 DNA vaccine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icrobiol Immunol, 2009, 53(7):3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