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流通经济与管理

流通经济与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15 16:35: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通经济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流通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中枢神经 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

1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2 岁. 因阵发性头晕头痛恶心半月,行走不稳1 wk入院. 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1.0,双眼左侧视野缺损,双瞳等大,光反应灵敏,眼底水肿,眼动充分,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头颅CT 平扫见右侧小脑半球低密度囊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占位效应(图1). MRI平扫见肿块呈长T1长及稍长T2囊实性改变,其边界欠清,病变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四脑室受压变形(图2,3);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规则强化,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囊性部分无强化(图4,5). 术中见肿瘤灰红,质软呈鱼肉样,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周围水肿明显. 病理: 送检小脑组织内可见肿瘤侵润,瘤组织结构弥散和血管侵润,瘤细胞泡状核,嗜酸性胞浆,可见核分裂和黏液变性. 免役组化:SMA(+),Myoglobin(+),GFAP(+),Desmin(-). 诊断: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 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 mo死亡. 图1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低密度占位病变

2讨论

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 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肿瘤,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52%发生在后颅凹.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横纹肌样瘤由Biggs在1987年首次报道[1]. 由于这种肿瘤不仅含有横纹肌样成分,还含有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成分,类似于畸胎瘤,但又缺乏畸胎瘤典型的组织分化特点, Rorke 等[2]于1996年命名此肿瘤为“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 RT) . 2000年WHO分类增加了这个新的肿瘤名称.

本瘤属高度恶性,预后极差,1/3患者就诊时已有肿瘤的播散,大多数在1 a内死亡,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1,3].

迄今国外仅报道AT/RT百余例[4],国内尚未见中枢神经系统AT/RT影像学表现报道 . AT/RT 表现各异,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所在部位及大小. 此瘤影像学改变类似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但后两者常发生于中线区,而前者囊性变和出血常见. 本例可见到明显囊性改变,以及不规则实性增强部分;实性成分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呈混杂信号改变. AT/ RT还应与囊性星形细胞瘤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囊肿及壁结节. 当婴幼儿小脑巨大肿瘤时,应想到AT/ RT 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Biggs PJ , Garen PD , Powers JM , et al . 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Hum Pathol ,1987,18:332-337. [2] Rorke LB, Biegel JA. 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urs[A]//Kleihues P, Cavenee WK. WHO classif ication of t 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 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M]. Lyon: IARC Press ,2000 :145-148.

[3] 周永庆,郑杰胜,沈剑峰.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横纹肌样瘤一例[J]. 中华外科杂志, 2000,38:214.

第2篇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和《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34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消费、启动住房市场方面的调控作用,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努力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规范成本构成,健全约束机制,是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扩大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当前,各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影响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成本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其成本构成。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审价制度,对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设计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七项因素。管理费按不超过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2%计算;贷款利息按当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工程建设平均贷款周期(七层及以上为18个月,七层以下为12个月)和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40%计算。

利润以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为基数,按最高不超过3%计算。

进一步加强地价管理,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定期确定公布工作,以基准地价为依据调控引导地价水平。要认真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要求,严禁将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行政划拨土地有偿转让或用于高标准的商品房建设。城区改造拆迁,对拆迁户实行拆除房作价补偿、安置房政府定价有偿提供的办法。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加强对建安工程定额的管理,增强制定建安工程定额的透明度,保证制定工程定额的合理性、科学性。今后调整建安工程定额,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物价、计划、财政、劳动等部门论证。要加强对住房建设中供水、供电、供气等附属设施建设费用的管理,各项费用要公开标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

住宅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GB50180-93)规定执行,不得自行扩大配套规模,加大开发成本。

小区内经营性配套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

二、继续清理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努力减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负担

本着大力扶持和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原则,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的力度,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重复收费,取消企业资质审查、工程竣工验收、产权审核等收费及各种押金、保证金;整顿、规范征地管理费、供电贴费和各种证照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经济适用房一律实行减半征收。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批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各地不得越权出台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经认真清理,现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22项收费予以公布(其中,减半收费17项)。凡本通知未公布的其他合法收费项目(含各种合法基金、资金、保证金和附加费等),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开发企业和购房者收取。凡本通知予以公布、各地尚未开征的各项收费,一律不得再重新开征;凡具体执行标准低于公布收费标准的,也不得重新提高收费标准。

对重大建设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治理。取消对经济适用住房收取商业网点建设费,商业网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或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未经商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用途;对需要实行政府定价出售、出租的商业用房,应按保本或微利的原则核定价格标准。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对设防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按规定同步配套建设人防工程,不得收费;因地质等原因不能同步配套建设,必须易地建设的,按规定收取易地建设费;严禁向非设防地区经济适用住房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规范垄断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行为。供水、供电部门按规定收取水增容费、电增容费(贴费)后,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或开发企业重复收取相关的建设费用。停止向住房开发建设收取用电权费。对旧城改造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扣除原有水电容量部分后,缴纳水电增容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征地和批准建设项目手续时,不得代其他部门收取费用,也不得收取代征手续费。

全面清理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收费,取消各种名目的管理费、监证费,降低交易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促进房地产流通。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卡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收费的监审。实行《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制度。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按省政府公布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并按规定在《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上如实记载。拒绝记载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单位有权拒缴。

三、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流通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健全价格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企业销售住房实行明码标价,禁止虚假标价。对违反国家规定乱加费用、短给面积、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要依法查处。

凡销售价格未经物价部门审批的住宅不得冠以“安居房”、“解困房”、“平价房”、“成本房”、“微利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名称,防止以此误导和蒙骗购房者。销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在公开标明的住宅价格外加价,不得加收任何费用,也不得在经济适用住房交付使用时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追加房价外的任何费用(国家调整的税收除外)。

经营者必须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点挂牌或以售房说明书等形式显示以下内容:

    (一)每个具体住房售卖单元的座落位置、结构、形状、面积、朝向、楼层、售价、付款方式及优惠折扣率;

    (二)房价外代收代付的选择项目与收费标准。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的合同售卖面积应与实际面积相符。售房契约中所列的建筑面积或庭院土地使用面积与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记载面积的误差值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正负1%)以内的,交易双方可不作任何补偿;误差值超过正负1%的,按照契约规定的售房价格多退少补。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必须做到质价相符。经营者应按建设部门制定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的要求签订售房契约(合同),明确标示住房的结构、材料、设备、装修质量标准。并严格按售房契约的标示交付购房者质价相符的住房,不得变相提高房价。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省物价局统一制定《安徽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审核申请表》,在出售(或预售)前,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按要求如实填报,报送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价格主管部门行文执行。对申报手续、资料齐全的,物价等部门在接到书面申请30日内要审核、审批完毕。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除审核成本外,还要兼顾审核住房的建设质量、地理位置、供求情况等因素,在利润率不超过3%限幅内,明确开发企业的具体定价权限。

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安排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工作,切实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各项政策的落实。

本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对不按本通知规定的各种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从严处罚,并按规定将罚没款上交财政;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扶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的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政府。

附:

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表

---------------------------------------------

|  序  |                  |                                        |                  |

|      |    收  费  项  目|       收    费    标    准             |     收费依据     |

|  号  |                  |                                        |                  |

|---|---------|--------------------|---------|

|      |  |土地补偿费    |按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执行。      |                  |

|      |  |-------|--------------------|《中华人民共和    |

|      |  |安置补助费    |同        上                            |国土地管理法》    |

|      |  |-------|--------------------|                  |

|      |土|地上附着物和青|                                        |                  |

|      |地|              |同        上                            |                  |

|      |安|苗的补偿费    |                                        |                  |

|      |置|-------|--------------------|                  |

|      |补|拆迁补偿费    |由市、县政府规定                        |                  |

|      |偿|-------|--------------------|                  |

|      |费|新蔬菜基地开发|                                        |                  |

|      |  |              |征用蔬菜基地,征多少补多少              |                  |

|      |  |基金          |                                        |                  |

第3篇

综观现有文献,目前关于经济联系的研究对象均为区域的整体经济,尚缺乏对于区域间流通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然而,流通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实现渠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时间断面上探究我国省域流通经济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区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研究体系,促进省域流通产业合理布局以及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及经济隶属度

本文采用度量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来量化省域流通经济作用强度的大小,以反映流通经济中心省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能力以及周围区域对中心省市的辐射接受程度〔26〕,

式中:Rij为i,j两省市流通经济的联系强度,反映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疏密程度,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强度越大表明二者的经济联系越密切;Pi、Pj为两省市年末流通产业从业总人口数;Gi、Gj为两省市流通产业增加值;b为引力的距离衰减指数,参照顾朝林等的研究,指数值取1以近似地揭示国家尺度上的流通经济空间联系状态〔25〕;鉴于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地区的省会或中心城市的事实,本文在考察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时,选取省会城市之间球面距离来dij〔27〕。

而省域流通经济的“质量”评价指数由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口数与流通产业增加值二者的几何平均值来确定。同时,用某个省市与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省市间流通经济联系强度之和(即潜力强度)反映该省市流通产业所具备的集聚能力,而用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即经济联系隶属度)来确定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的主要方向〔16〕,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流通产业是地理空间范围内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活动规模和产业分布模式上存在普遍的空间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剖析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更直观地描述流通经济的空间数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没有先验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来了解其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相互影响方面的特征。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使用两类工具:第一类为全域空间相关性,用以体现空间经济活动的整体分布特征,Morans I指数是进行全局聚类检验,度量空间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类为局域空间相关性,用以捕捉局域子系统表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使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来测度。

表示第i个地区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n为区域总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Wij为采用Rook邻接标准生成的二进制的邻近空间权值矩阵,即省市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其目的是定义区域间的空间相互邻近关系。由于海南岛与大陆不相连,与其他省份不存在相邻边界,考虑到实际经济联系情况,在生成空间权重矩阵时将广东省设置为海南省的相邻省份。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1到1之间。Morans I指数大于0表示正相关,代表相邻区域的类似特征值出现集群趋势,接近于1时表明相似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小于0表示负相关,接近于-1时表明相异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若指数值接近于0,则表示属性值是随机分布的,不存在空间自相关。

2.局域空间关联分析

全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无法区分特定区域和其邻近区域之间所属的高值和低值的空间联系形式,甚至会出现局域空间关联趋势与全域趋势相反的情况〔28〕,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标主要有局域Moran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Anselin提出了局域Moran指数〔29〕

经过标准化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绘制的空间相关系数的Moran散点图可将各个地区的流通经济行为划分为四种集聚模式,分别识别一个地区与邻近地区的相互关系:第一象限(H-H),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高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二象限(L-H),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高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第三象限(L-L),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低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四象限(H-L),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低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象限在空间上表现为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第二、四象限上的区域为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性的区域,表现为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异质性〔30〕。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作为研究单元,并选取2005、2010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进行研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文中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之和代表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各行业的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数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文中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所使用的地理信息和矢量地图均由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生成,统计分析范围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空间相关性分析由GeoDa软件实现。

三、我国流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测算与分析

根据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经济隶属度等模型,分别以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数以及省会城市间的球面距离为指标变量,对2005、2010和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作用方向进行测算与比较。

根据式(1),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大的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在5867%~5902%之间,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较为紧密且逐步强化,远高于中部地区(2675%~2842%)和西部地区(1285%~1422%),这些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相对疏散。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中,有7个(江苏、山东、浙江等)位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4890%~5027%,其余3个省市(河南、湖北、安徽)位于中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1459%~1514%。其中,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基本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分别为2422%、1277%、621%,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联系总量(4320%),且在观察期内有逐步上升趋势,表现出强烈的一体化效应,始终为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也反映了我国流通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东部地区,2010年后江苏替代山东成为沿海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较2005年大幅增长447倍,达到25277872,是处于第二位的山东的118倍和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低的的18341倍,在我国各省市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是我国流通产业的增长极核。整体上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模式从2005年以山东和江苏为主导的双核心空间发展结构逐步演变为2010年以来以江苏为单核心、以山东和浙江为双重点的极核式空间发展结构〔32〕。在中部地区,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河南,其次是湖北和安徽,均高于西部地区的任一省份,表现出较为稳定的以河南为流通经济联系中心的发展格局。2005~2010年,西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三个省份分别为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其流通经济联系总量保持低水平平稳状态,呈现为多核心空间发展结构〔32〕。2013年重庆市超越陕西和内蒙古,成为西部地区流通经济发展的多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是2005年的762倍,但是在我国全国所有省市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对我国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相对薄弱。

根据式(2),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隶属度的大小(图2为经计算得出的江苏省对其他30个省市的流通经济隶属度),并借鉴薛丽萍等的研究方法〔16〕,推断各省市流通经济的作用方向。以2013年江苏省为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江苏的首位联系省份是浙江,其隶属度高达1667%,其次为安徽(1252%)、山东(1046%)和上海(982%),江苏对这几个省市的经济辐射较强;隶属度最低的为(004%)。从空间距离上看,江苏流通经济作用方向首先是相邻省市,然后往距离较远的省份逐步扩散,距离越远的省市对江苏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越低。这也符合Tobler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即“所有的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都是有联系的,但相距近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一般较相距远的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要紧密”〔33〕。

各省市对江苏省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见图3)中,排在首位的有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山东和广东等7个省份,其中安徽对其隶属度最大,高达3161%,说明江苏是其首要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二位的有上海、河南、湖南、辽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和海南等9个省市,除上海(2204%)之外,隶属度均在704%~1114%范围内。这些省份多数为江苏的不相邻省市,首位联系城市均表现为邻近省市,江苏成为其第二位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三位的有陕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6个与江苏距离较远的西部内陆省区,隶属度在700%~888%之间,联系方向均指向山东、江苏等流通经济发展的中心省份,并且除甘肃的第二位联系省份为四川外,其他省区不具有邻近区域指向性。黑龙江、河北、吉林、内蒙古、北京、山西、天津等7个省市对江苏的隶属度排在各自隶属度第四位,联系方向具有指向邻近区域的特征,江苏对这些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力相对薄弱。整体上看,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在空间作用的主要方向上显现出中心省市指向和邻近区域指向并存的空间特征〔16,23〕。对其他年份和区域的分析也支持这个结论,此处不再赘述。

四、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集聚分析

根据式(3)计算全域Moran指数(见表1)并绘制Moran散点图,以解释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潜力强度)的全域空间相关性及其局域集聚模式。为了清晰地呈现各集聚模式所涵盖的省市,本文将Moran散点图所呈现的内容与根据式(4)得到的我国大陆31个省市的局域空间集聚模式的统计结果合并,整理结果见表2。表1结果显示,2005~2013年全域Morans I指数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并非处于随机的状态,而是随着其他与其具有相近空间特征的地区流通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现象〔34〕,即潜力强度较大的省市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潜力强度较小的省市也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同时,Z得分也表明,随机生成此聚类模式

〔4〕Zipf G K.The P1 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1(6):677-686.

〔5〕Russon M G,Farok Vakil.Population,Convenience and Distance Decay in a Shorthaul Model of United States Air 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3):179-185.

〔6〕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170-185.

〔7〕Pyhnen P.A Tentative Model 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3,90(3):93-100.

〔8〕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2.

〔9〕Perroux 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89-104.

〔10〕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2,16(4):543-544.

〔11〕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12〕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100.

〔13〕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14〕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15〕赵雪雁,江进德,张丽,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18-223.

〔16〕薛丽萍,欧向军,曾晨,等.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11):52-57.

〔17〕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18〕李国平,王黎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19〕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21(6):742-751.

〔20〕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 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21〕邓晓兰,郑良海,侯英. 关中经济区经济联系测度与财政体制调整政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7):1070-1075.

〔22〕王欣,吴殿廷,王红强.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55-59.

〔23〕苗长虹,王海江.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 地理研究,2006,25(2):221-232.

〔24〕郑国,赵群毅.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51-54.

〔25〕顾朝林,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2008,27(1):1-12.

〔26〕王枝,王红霞,张素景.经济空间联系及城市国际化水平测度――以东北城市(组)群为例〔J〕.对外经贸,2013,(5):102-104.

〔27〕梁红艳.物流业集聚、空间外溢效应与工业生产率提升〔J〕.中国流通经济,2015,(1):32-42.

〔28〕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54-65.

〔29〕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5.

〔30〕许培源,许红妹.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6):59-66.

〔31〕宋晓雨,丁正山,卢晓旭,等.江苏省服务业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8):111-117.

〔32〕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等.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32(7):18-23.

〔33〕Tobler W R.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234-240.

第4篇

>>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药品流通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和变革趋势 我国药品流通模式已严重阻碍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新医改背景下我国药品流通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路径探讨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品牌塑造现状分析 2014年我国药品流通企业赚了247亿元 我国药品流通市场现状及对策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 药品流通规划无解 新型药品流通组织 药品流通利益链 美国当代药品流通体系研究 中国药品召回制度研究 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药品流通中的冲货现象及其对策 药品流通领域的成本控制 药品流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淡药品流通领域的冷链管理 从“非法疫苗”看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文玲,李金菊,颜少君,等.药品现代流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30-35.

[4]郭娜.中国生鲜蔬菜的流通渠道效率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

[5]林英泽,陈建中,陈静.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6]宴维龙.现代商业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高铁生.优化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16-17.

[8]NEUMANN L. Streamlining the supply chain.[J].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e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3,57(7):56-62.

[9]Shah N.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s:key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optimisation[J]. Computers &chemical engineering,2004,28(6-7):929-941.

[10]宋h方,宋华.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管理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11]孙飞.中国药品流通渠道效率研究――基于SCP范式分析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12):118-125.

[12]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唐E・沃德曼(Don E.Waldman),伊丽莎白J.詹森(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4]陈文玲,李金菊,颜少君,等.药品现代流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第5篇

一、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成因

与会者认为,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是中国流通业的顽症。其病根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期。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既有流通生产力的问题,更有流通生产关系的问题,既有现代化水平的制约,更有体制性的约束,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成本高。

二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生产与流通互相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矛盾的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实物配送阶段还没有完成,批发体系不完善、不规范,从而造成流通环节多,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与大市场接轨,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与低效率。

三是现代物流起步晚、水平低。物流费用高、效率低是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首先,物流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合到制造企业中,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物流成本降不下来;其次,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水平低;第三,物流装备落后,货物损耗大,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损耗更大;第四,物流企业集中度低,散、小、差现象十分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经营,拼物力、人力、财力而不是依靠科技力,同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服务业欠发达,比例过低。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很难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是传统的消费方式。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流通的速度、方式与成本。就生产性消费而言,中国不论是建设项目还是生产单位,库存量过大,周转慢,必然抬高流通费用,加大流通成本。就生活性消费而言,城市居民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益增强,带来的是进货的小批量、多批次,而我们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并未形成社会化、专业化流程,影响着流通的效率,推高了流通成本。

五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商品市场推动着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影响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等。劳动力成本的波动、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商品交易中的支付方式、货币流通量的增减、信息化程度、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二、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重大变革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无论在流通形态、流通方式,还是在流通结构、流通流向、流通未来的组织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跳出流通,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战略背景下,现代流通将发生六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开放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过去是引进来,现在是走出去;过去是被动的局部的开放,现在是主动走出去全方位的开放。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一个先导性力量,开放性将成为现代流通体系革命性变革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第二,集聚性。我国的新一轮区域战略布局,导致了新的商业集聚、市场集聚,也将导致从东部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进而带来了流通的改变、物流生成地的改变,因此它将使整个流通体系重新再造,形成新的市场集聚。

第三,共享性。除了区域结构调整之外,城市的存在方式也由单体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落,这就要求流通更多地体现出它的共享性,如信息共享、物流体系共享、运输工具共享等等。同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然开始,整个流通体系的共享性将不断增强。共享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就是要通过流通体系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碳排放。

第四,融合性。生产与交换、生产与流通相互融合,使整个现代流通延伸到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很多生产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汽车企业等,整个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第五,生态性。绿色流通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运输、装卸、保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将导致整个流通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通更多地要考虑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减少消耗,提高流通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因此绿色流通将成为主要方式。

第六,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现代流通发展到当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力资源的流通完全分离,只有各自遵循其流通规律,才能提高流通效率。当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了各自的存在形态、各自的运行规律之后,流通正在出现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这两种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二者在一个节点上的统一,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就成为必然。现代流通的本质就是要突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自由流通。

三、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与会者提出,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层次,即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无论哪个层次,都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消除“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在国民经济中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第二,确立流通也是生产力的意识。生产创造价值,流通同样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流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流通过程创造的价值更高。

第三,要把流通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盘棋中进行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互相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只要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其他三个环节都要受到影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第四,流通产业要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创新流通方式,苦练内功,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淘汰落后流通业态与流通模式。

第五,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组成部分及每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标本兼治,发展流通产业。

四、优化市场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

与会者提出,流通效率不高,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匹配能力低下有关。如果不优化和完善市场匹配机制,供求平衡就很难实现,提高流通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提升市场匹配能力,应从十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避免抽象地讨论流通中是多环节好还是少环节好,而把能否有效实现市场匹配当作选择环节的重要标准。

第二,既要注重有形市场建设,为购销搭建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也要重视构建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乃至稳定的合作机制。

第三,要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不能把减少中间环节等同于排斥中介组织,要充分肯定合法中介组织在媒介购销中的定位和作用,大力推动经济信息、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

第四,要尽快培育能充当市商的大型流通集团,既可以成为市场中的买家,也可成为市场中的卖家,国家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必要的储备设施,发挥淡储旺销的作用,充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第五,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众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拍卖网和滞销商品的尾货网,发挥匹配撮合功能。

第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建立各种生产和消费组织,建立健全农民生产合作社,增强其利用市场信息能力和谈判能力,建立消费者合作组织,减少消费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创新交易方式,增强供求对应空间。

第八,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的搜索和撮合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九,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组织,特别是流通企业的贸工农一体化或产+销经济组织。

第十,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鼓励支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乃至兼并重组,实现供应链整合。

同时,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除了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外,还应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增强和优化市场匹配能力,但是不能长期充任市场匹配的直接组织者的角色,以免市场对政府直接匹配形成依赖。

五、创新流通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与会者提出,要真正实现流通成本降低,必须进行流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之进一步普及、深化,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商品交易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减少了对中间商的依赖,提高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要实现《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一要虚实结合。一方面,要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实体店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体店以消费者体验为主,交易以网上商店为主;另一方面,要将商品与品牌结合起来(商品为实,品牌为虚)。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应与传统流通模式一样,严把商品质量关,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与商品相比,品牌则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以商品质量及服务为基础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要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社会化物流体系。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持,需要优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商流促物流,共同协调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尤为迫切。电子商务的诚信状况决定着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态度、投入力度及相关行为,决定着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未来发展。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在部门指导、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参与下制定电子商务自律规范,大力推进企业和行业自律;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发利用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资源,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展商务信用评估,为交易当事人提供信用服务。

六、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

与会者提出,我国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2011年3月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的商贸物流网络的工作目标。

一要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服务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

二要加强冷链设施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食品仍处于常温物流状态,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由于缺乏先进的仓储和冷藏运输设施,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每年仅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就超过1 000亿元。此外,由于标准缺失、信息不畅,物流各环节的协调运作水平低,导致冷链不冷、冷链不链,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抓好农产品冷链设施投入,改善管理是农产品物流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要抓好城市配送体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问题。要通过改善城市物流节点规划布局、科学确定零售网点卸货时间、加强城区货运车辆管理、发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等措施,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组织化程度低、配送成本高、交通拥堵等问题。

四要加强物流标准和信息化工作,促进物流各环节高效衔接。物流要实现多功能的一体化运作,要实施跨区域、跨国界的高速运转,必须将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当前,要大力推动标准托盘的租赁和共用系统建设。加大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流程可跟踪、动态可视化。除抓好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还要抓好社会物流资源信息平台搭建工作,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要推进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物流。物流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仓库管理,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运输工具及货物的可视化管理,冷链食品的温控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可实现物品出入库数据的自动收集和仓库管理高效、准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件周转速度和流通效率。政府部门可启动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六要统筹国内与国际物流发展,布局全球物流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全世界,国内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因此,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把视野和目标从国内物流扩展到全球物流,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在世界主要市场布局物流节点,通过战略性布局逐步构建与全球市场贯通的物流网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七、优化供应链,打造仓储业核心竞争力

与会者提出,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供应链能否得到控制,资源和产品能否无障碍流动。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更需要优化供应链,改革计划、组织、流程和管理,创新业务,打造核心能力,粘住上下游客户。

线路、节点、信息是供应链的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供应链规划都离不开仓储节点。仓储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要尽快更好地融入供应链,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

第一,仓库要迅速变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要联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仓容,用好仓容,有效拓展管理空间;提高作业效率、响应速度和周转速度,缩短管理时间;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增值服务,做好综合服务。

第二,要与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协同,如与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信息企业等各种企业协同运作,突破上下游(延伸一级活动),服务产业链。

第三,要尽快转型。思想转弯、业务转型、增加库房、减少货场、服务消费、盯住电商、商贸一体、精细发展,依托仓库但不依赖仓库。

第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使之达到支持各业务模块集成、全程管理、与客户信息技术对接、各类物流资源高效利用、可视化管理的理想状态,做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方便客户查询追踪,消灭孤岛,联网互通。

第五,要做好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安全库存、仓库分布)、网络改进(节点优化、配送优化、方式优化)、商品包装(商品设计、简单包装、集装作业)、仓储管理(空间时间、调度分拣、回收利用)、运输管理(司机管理、线路优化、外包优化)、人力资源(组织优化、人员培养、减少流失)、绿色物流(能源节约、修旧利废、绿色驾驶)、信息改革(电脑管理、自动采集、辅助决策)、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台账科目、统计财务)等方面。

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明、企业经营环境变差、整个社会防范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要注意防范风险,将防范成本降到最低直至为零。

八、物流要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

与会者提出,现代物流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全面、广泛、深入、细化的阶段,物流必须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物流在生产、流通、生活、军事领域广泛存在,而不仅仅是流通的子系统。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的物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军事领域的物流。对于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而言,物流是重要的支持活动,事关军事活动的成败。因为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是大量消耗资源的活动,而从军事物资生产地向战场转移,必然是大面积、大数量的转移,而且还有严格的军事物资种类、时间和数量的要求。

二是生产领域的物流。根据一般的估计,国民经济全部工农业产品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在生长的时间以外,全部都是物流过程的时间。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的时间仅占5%左右,而物流时间占到90%以上,很长的生产时间和很大一部分生产成本是消耗在物流过程之中的,生产领域的物流对于生产的成本起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制造领域发展现代物流,挖掘这个领域现代物流的巨大潜力,可以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三是消费及后消费领域的物流。人们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都会遇到工作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物流问题。经过消费之后,还会出现也许难度更大的物流需求,这就是排泄物、废弃物、毁损物的物流,大体上包括消纳、处理、填埋等物流过程,还有就是促使这些东西进入新的循环的再生性物流。这些物流不仅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难度,而且难以取得直接的、满意的经济效益,但是涉及到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6篇

一、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去年以来,在省经贸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工业流通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克服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流通现代化建设,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全市工业流通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一)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效益同步提高。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64户,同比增加263户,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40亿元,比同期增长21.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9亿元,利税215亿元,利润140亿元,分别增长33.24%、37.31%和44.49%。呈现利税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的良性发展态势。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0****年,民营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495户,同比增加309户,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336亿元,增长38.32%,利税实现130亿元,增长36.****%。今年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571户,比去年同期(1266户)增加305户。部分重点产品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全市重点调度的32种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23种,其中,氧化铝47.5万吨,增长54.51%,电解铝9万吨,增长75.99%,电缆1000万米,增长35%,纱8.8万吨,增长17.66%,钢材22.7万吨,增长17.91%,发电量41.9亿度,增长17.87%,机制纸20.7万吨,增长22.27%。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4.2亿元,增长19.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9亿元,利税31.2亿元,利润21.2亿元,分别增长35.10%、40.12%和39.90%。。

(二)重点企业发展良好。“5513”工程50户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全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0亿元,增长40.15%,实现利税136亿元,增长34.82%,利润91亿元,增长37.58%,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0%、63%和65%。信发铝电、三和纺织、时风集团、银河集团、彩虹集团、华信塑胶等18户核心企业,累计实现利税同比净增加5000万元以上。截止20****底,全市利税过1000万元企业243户,同比增加84户,过亿元企业23户,同比增加1户。今年1-2月份,“5513”工程50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4亿元,增长45.48%,实现利税23.4亿元,增长43.61%,利润16.4亿元,增长47.22%,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38个、3.49个和7.32个百分点,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1.26%、75.00%和77.36%。其中,信发铝电、东阿阿胶、三和纺织、奥博特铜铝业、泉林纸业、冠星集团、鲁化集团和银河纸业等20户企业分别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长21.69个、30.53个和33.40个百分点。

(三)工业投入平稳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钢铁、冶金、小火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努力加大金属制品业、化工、纺织、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先进制造业投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下发后,我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快落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我市《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聊发[20****]4号),为今后的技术创新工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总的来看,我市工业投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3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47%。全市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4.6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1.39%。20****年,我市工业投资目标为400亿元,增长20%。经筛选的5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81亿元,其中续建18个,新开工32个。50个重点项目中投资额过10亿元的有国电聊城发电厂的2×60万千瓦机组总投资55亿元,泉林纸业的林浆纸一体化投资25亿元,奥博特铜铝业的10万吨精铜板带投资20亿元,鲁西化工集团的工业园二期投资15.5亿元等7个。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投资15.38亿元,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0亿元,占工业总投资77.47%。

(四)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20****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64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81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5.8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4.65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5.43%。20****年,50户重点用能企业上报的66项单位产品(产值)能耗指标,同比下降的50项,占75.76%,实现产品(产值)节能量38.49万吨标准煤,完成年度目标的318.89%。泉林纸业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东阿县工业园和信发集团、鲁西化工、凤祥集团等18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市工业总量仍然比较小,发展速度与先进市地相比不算快。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型高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聊城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快发展阶段,服务业比重较低,工业中传统产业、资源依赖型行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工业结构明显偏重,节能环保任务重;三是工业经济外向度低,对外开放仍是薄弱环节。四是流通经济规模较小,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还比较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引起足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流通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上看,工业流通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较多,全市工业流通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从有利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将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奥运会的举办,将为今年经济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从我市情况看,新一届市委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从我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分析,大部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骨干企业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看,为今年工业发展提供了较有力的支持。今年“5513”工程前20户企业大部分保持在25%以上的发展速度,其中,信发、彩虹、三和等企业增幅在30%以上。祥光铜业的20万吨阴极铜、信发集团的16万吨电解铝、奥博特的6万吨精铜板带、鲁西的工业园等19个工业重点项目已按计划竣工投产。据初步统计,20****年有8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17亿元,利税54亿元。今年上半年工业投资项目中预计竣工投产的项目40个,完成投资额11.3亿元,其中过亿元大项目有信通铝业的2万吨钎焊复合材料、山东省生物柴油公司的年产10万吨棉籽油转换生物柴油、冠县新丰钢管有限公司10万吨轴承钢管等7个。这些新的增长点将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

(三)电力、能源、重要原材料、运力等重要生产要素供应相对充足。目前,我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40万千瓦,充足的电力供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证。同时一些制约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如铝矾土、精铜矿等将有一定的保障。铝矾土,信发集团已与印度、印尼等供应商签订了10年期的长期供应合同,基本解决了生产氧化铝粉的原料问题。去年在广西投资新建的氧化铝粉、电解铝项目已陆续投产。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对大量进口铝矾土、精铜矿的电解铝、电解铜生产企业的成本有所降低。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融资渠道窄,资金短缺矛盾突出。尽管近几年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没有大的突破,上市直接融资也没有新的进展,企业新上项目、扩大生产能力主要靠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企业融资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从流动资金看,由于企业产销规模扩大,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预计今年流动资金缺口60亿元以上。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是我市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市作为一个能源资源消耗大市,资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5513”工程前20家企业中资源型企业18家。从我市工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完成节能降耗目标难度加大。聊城是山东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装机容量54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近300亿千瓦时,向市外供电近百亿千瓦时,约240万吨标准煤计入我市能耗,20****年这种状况仍将持续,对我市万元GDP能耗等指标造成很大影响。节能降耗政策措施需要一个贯彻落实的过程,成效显现有一个滞后效应。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抑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对节能降耗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将使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节能降耗投入严重不足。煤电运紧张,价格上涨,一方面会提高企业节能降耗、开发替代能源资源、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对节能降耗将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市场、环境、土地等因素制约加剧。近几年部分行业如有色金属、金属压延、纺织等行业投资过大,形成的产能逐渐进入投产期,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发挥,开工不足。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土地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每年用地指标,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四是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快,企业成本增加。自20****年以来,煤、电、油、气等化肥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导致化肥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目前,尿素平均生产成本到了1700多元/吨,比年前高了15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了350元/吨,复合肥生产成本到了3400多元/吨,比同期上升1000多元/吨。此外,木浆5390元/吨,同比上升8.9%,钢材、生铁等原材料与年前相比,热板上涨350元/吨、冷板上涨500元/吨,涨幅分别为8.4%和9.7%,我市重点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较大。

五是出口制约因素增加。受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市纺织、纸、铝、冷轧钢、热轧钢和特种钢材等生产企业,增加出口成本,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的市场竞争。纺织品出口返税率由14%降到11%,取消对进口纸浆、纸板所享受的13%出口退税等都响应减少了企业的利润。我市去年出口美国7226万美元,占整个出口份额的7.6%。出口欧洲14126万美元,占整个出口额的14.2%。由于份额较少,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的美国经济增速减弱对我市出口的影响对我市出口影响不大,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将对我市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是今年新上项目不多。从目前摸底情况看,今年新开工项目不多,尤其是投入大、对全市工业发展和优化结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更少。从投向上看,有色金属、化工、造纸等传统行业和高耗能项目仍占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例不高。

三、今年上半年工业流通工作目标及措施

20****年,我市工业流通经济的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实施“5513”工程、推进流通现代化为总抓手,积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企业管理、现代流通业等重点工作,努力促进我市工业流通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上半年工业流通经济工作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0亿元,增长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0亿元,增长33%,利税130亿元,增长35%,利润85亿元,增长41%。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亿元,增长16.5%。

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实施“5513”工程为重点,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一是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近期帮助“5513”工程前20户企业对“十一五”后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搞好发展定位。引导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优化结构、加大创新投入、加强资源保障等措施,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把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持久。今年力争有35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其中3户过100亿元,8户过50亿元,14户企业收入过3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群。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制造业基地”的路子,加快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总量,尽快形成产业集群。结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和我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发展,对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相对集中,形成东部产业集聚区。突出抓好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汽车及机械装备、林浆纸、化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力争今年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汽车及机械制造业400亿元,造纸行业200亿元。三是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力争20****年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1900户。

(二)加大投入,优化投向,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一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二是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继续抓好50个投入大、对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建设,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尤其抓好祥光二期等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度。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纺织、造纸、机械、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进行改造,尽快提高我市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三)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重点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是突出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双20”工程,进一步落实市级、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发展规划,推动技术中心不断进档升级。力争今年新增1户国家级技术中心,3-4户省级技术中心。二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双百工程”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使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比上年有较大上升。三是搞好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进重点企业与国内大院大所的合作,拓宽合作形式,注重合作效果,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四)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认真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通知》,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建立项目审核部门联动机制,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三是突出重点,抓好重点县(市区)、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农业节水工作。制定目标,加强考核,督促茌平、东阿等能耗总量大、单位GDP能耗高的县,强化节能管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降低单位GDP能耗。继续抓好50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改造提升、关闭淘汰、控制新上项目三项措施并举,推进我市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将重点企业单位产品、产值、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分解落实到重点企业,严格考核奖惩。制定农业节水实施方案,加快位山、陶城铺、郭口、彭楼等灌区的节水改造。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实施循环经济“2320”工程,重点培育3个循环经济型县(市、区)、3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和3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六是强化市场手段促进节能降耗。认真贯彻落实省物价局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加大对高耗能企业排查力度,进一步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对差别电价执行不力的县(市、区)、部门和企业进行通报。

(五)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水平。一是充分发挥银行融资的基础作用。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拓展银企合作平台。千方百计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力争一批项目纳入省级或国家总行支持的序列,优化贷款结构,逐步提高中长期贷款比重。二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银行中间业务,筛选有条件的企业上推核批发行短期融资债券,鼓励成熟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新型融资性金融机构,建立完善金融担保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力促扩充合资合作的资本与实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参股、控股。四是力促企业上市和境外融资。

第7篇

去年以来,xx城市商贸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注重立足部门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流通业现代化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亿元,同比增长23.9%,今年1-2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9亿元,同比增长18.9%。工作中,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流通经济科学发展固本强基

1、加快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建设。通过鼓励市内企业投资或招商引资等形式,新建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贸流通业项目。2008年全市新开工建设29个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其中投资过2亿的12个,利群集团xx城购物广场和xx中百大厦xx城店、xx佳乐家xx城店、新天地购物广场已开业运营。今年我市把2009年确定为“大项目建设年”,重点筛选了11个服务业大项目作为市级领导包靠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前希努尔国际商贸城、新天地商贸城、东升物流城、栗园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123家,其中批发企业26家,零售企业65家,住宿餐饮企业32家。

2、加快商品市场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基地,完善两个体系,建设三个中心,突出四个特色”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目前,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83处,其中专业市场24个,消费品综合市场159个,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大型市场为龙头、以镇驻地集贸市场为骨干、以村庄便民市场为支点的市场网络。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市场辐射面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81.5亿元,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16个,其中过10亿元的市场2处,涌现出龙海水产城、林家村辣椒市场等“买全国、卖全国”,甚至“买全球、卖全球”的知名市场。希努尔国际商贸城、新天地商贸城、龙都商贸城、舜通汽车城等一批市场大项目正在建设。今年1-2月份,183处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14.8亿元,其中16个过亿元市场实现10.6亿元,占全部市场成交额的71.6%。

3、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承接青岛、黄岛口岸的辐射与带动,加快市内物流资源的整合及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我市现代物流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沿胶新铁路、青莱高速两侧分布,物流带逐步隆起。长运物流园区、金安铁路物流、得利斯120万吨粮食加工物流和外贸200万吨粮食物流等大型物流项目已竣工使用;良丰铁路线货场、昌城镇南物流园区、东升物流城正在建设;xx城临港现代物流、贾悦高速公路物流、济铁物流、中丰粮食物流配送及加工等项目已完成规划。同时,新郎、桑莎等大型生产企业,在生产资料采购、产成品销售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物流配送体系。

(二)推广新型流通方式,为扩大内需提供载体和平台

1、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借助我市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积极引导喜相逢、百盛、天益农资等市内流通骨干企业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整合改造社区商业资源,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实现连锁经营向农村社区拓展。目前,全市已建设标准化“农家店”347个,208个农村社区均建起了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喜相逢商贸公司、百盛商场为龙头的日用品连锁经营体系,以天益农资和天和汇丰农资公司为骨干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以海王医药为主体的医药连锁经营体系,以得利斯公司和永佳公司为主体的肉品连锁经营体系等。同时,积极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加快向市外、省外扩张,推动连锁经营规模化发展,并向生产资料、文化用品和家政服务等行业拓展。

2、积极开展“家电下乡”。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改善民生,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同时,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有效扩大内需,以化解金融危机。目前,全市9家“家电下乡”定点销售企业向农村居民直销彩电5959台,冰箱12304台,手机609部,实现销售额2997.2万元,落实发放农村居民购置补贴302万元。

3、推进大型网点建设。利用我市楼宇项目已建成的商业面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来我市设立分销中心或开设超市、商场,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大型商业网点。目前,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6.6亩的利群购物广场,由全国500强企业——青岛利群集团投资建设,仅用不足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开工到运营。总投资5.8亿元、占地76亩新天地购物广场今年元月10日正式运营,营业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是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一站式”消费大卖场,全国零售百强企业xx中百、佳乐家来此落户。

(三)关注民生,为流通经济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切实抓好肉品质量安全。2008年以来,向各生猪定点屠宰厂派驻肉品检验监督员,实行24小时监控,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确保出厂肉品品质和食用安全。同时,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率实现100%;城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第8篇

关键词:交通;交通经济;交通规划;研究

Abstract: the city traffic planning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 both between city traffic and city economy development, city traffic is the premise of the city economic activities in an orderly manner, to promote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to ensure a solid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city traff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city traffic, boost the city traffic improvement and upgra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has many problems, caus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lags behind the city economy, and even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econom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problems of transport planning.

Keywords: traffic; traffic; traffic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491.1+2

交通规划是根据国家、区域和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对交通运输设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运输线网结构、港站地点位置、能力规模及建设序列。研究运输设施发展规划首先要研究运输要求,同时必须研究规划范围内人口、经济的增长。而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交通与经济政策决定着规划成果及其实施,因此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制定交通规划必须注重交通经济研究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交通经济及其研究现状

所谓交通经济,就是综合考虑交通和经济,即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成本和利益、预测和评价交通对策的效果,及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的需求和供给等问题。交通经济学研究的是交通运输中人和物资的经济问题,即在制定重大交通决策时,更多的是关心交通系统的环境和分布效果,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交通运输所花费的各种资源费用,并不是简单的计算账面上的成本。

在国外,对交通经济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尤其到了60年代,由于销售供应业的发展,城市交通利益的扩充以及发展中国家运输领域的研究等原因,特别是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常常需要同时考虑才能解决现存的矛盾。这样,交通经济得以重新发展,交通经济和城市规划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在70年代成为学术研究的专科。交通经济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到了80年代,交通经济的研究获得了更大的进展。

交通经济学的主要依据就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交通经济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已经非常定量化。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更丰富的数据和更精确的定量得以实现。西方对经济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他们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对有关交通需求和供给等进行边际分析,并正努力试图确定不同交通政策方案对经济的精确影响及诸如交通需求等的准确预测等。

二、交通经济问题研究是制定正确合理的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交通经济的研究一直未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城市交通的经济分析尚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还没有人开始对城市交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代价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但现今中国交通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大城市交通全面紧张,而城市化进程又不断带来新的问题。虽然近十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城市交通问题仍未获得理想解决,交通规划的可操作性差,城市交通建设缺乏指导,盲目性增大,投资效益降低,这些都与我们交通经济研究的落后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交通污染的加剧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交通拥挤的加剧,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如果发展严重甚至还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必须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放在国民经济的高度去衡量和认识,从经济的角度看待交通问题,在研究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制定交通政策的同时,注重交通经济问题的研究。

制定好城市战略交通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保证措施。而只有加强交通经济理论的研究,才能把城市道路网、准快速交通网(即公共汽车专用道路网)、轨道交通等城市交通设施统筹考虑,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研究出各交通方式的合理分担率及实施的优化顺序;才能把城市交通建设的远期规划和近期项目结合起来,近期的所有举措才能与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相一致,从而克服我们以往在交通建设中“短期行为”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被动局面。

三、交通经济问题研究的加强可推动交通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虽然许多城市早已把改善交通环境提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且全国各级交通管理部门与建设部门一道联合开展城市“畅通工程”,然而城市交通状况在近期却少有大的改观。针对中国城市交通的诸多“病症”,许多专家把病因归于车多路少,但道路的拓宽改造及延伸又刺激了交通的增长,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又与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抵触。出路何在?正是基于交通经济的不断研究,交通专家指出,城市建立以有轨交通为骨干、公共汽车等为辅的多层次、多平面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是21世纪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但由于轨道交通的造价过于昂贵,超过了一般城市的经济承担能力,因此资金严重缺乏,成为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建设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加强交通经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一般投资预算分析,而要以资本、土地、财务、效益等要素的供求变化为基础,实事求是地预测客运交通量,并对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来源问题立项进行研究。在规模经济的原则下,最后确定选择地铁、轻轨或其他类型轨道交通工具。研究表明,轻轨交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它将直接带动总额相当于轻轨交通建设投资额二倍以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来相当于轻轨交通建设投资额两倍以上的经济效益。正因如此,伴随着我国上海高架轨道交通线——明珠线的通车,北京、长春、武汉重庆等许多城市也加快了轻轨交通规划和建设的步伐,轻轨交通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五、加大城市交通投入力度,发挥好交通经济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城市交通供给总量明显不足的情况,要加大对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合理安排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笔建设资金的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城市交通的发展。尤其继续适当地扩大道路容量,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和系统,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流通、劳动分工、扩大市场等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和降低交易费用,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化交通设施,如地铁、轻轨等的建设,改善交通拥挤状况。另一方面,鉴于城市交通建设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在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政府可通过科学论证形成有效方案,采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模式,利用私人机构的资金、专业技术及管理优势,共同推进城市交通的建设。

总之,随着城市交通战略与规划涉及到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如道路、地铁、轻轨、高速公路、车流、人流、货流等,是一个极及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对于城市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的整体状况,同时对于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等的发展也要充分地给予考虑,从根本上做好城市交通的战略规划,促进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关于交通经济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2. 阮哲明.城市交通规划经济评价研究[J].同济大学.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