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5 16:35: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知识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6)09—0155—02
知识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管理是针对知识本身而言的,是知识在创造传播应用过程中的管理。广义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存在状态和相关属性进行管理,包括知识组织、知识产权、知识活动等等,凡是与知识相关的管理都属于广义的知识管理范畴。图书馆对知识的管理历史悠久,是最早的知识管理部门之一。图书馆具有对知识进行保存整理,组织分配,传播和应用等一系列管理作用,没有图书馆的管理知识就无法以有序的形态存在并提供人们使用,知识管理分类方法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方法,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必然选择。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管理组织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管理对象是且仅是知识。高校图书馆是将学术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管理组织,在管理水平方面的要求要更高更科学化,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知识产品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之一,作为高校学术领域的知识管理部门,高校图书馆还肩负着对图书馆管理学体系的完善发展任务,在高校的图书管理中,应该特别重视对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实现管理实践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的引入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理念。
1知识管理模式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
1.1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
高校传统的图书馆文献管理方式存在诸多落后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效率偏低,对于知识管理的边界要去非常严格,管理的范围很小,知识的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而知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这是因为知识管理模式在资源获取存储方面具有更先进的管理优势,它可以对已掌握的资源进行重建组织,以最大信息量挖掘在各种文献中的隐性知识,它将知识管理的范畴从显性知识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使得知识信息在管理过程中保证了精确性、实效性和实用性。知识管理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知识的应用传播环节提供了许多便利,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具有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
1.2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和技术的整合
知识管理方法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同在于,它是建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管理方案。高校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过于单一,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结并不紧密,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网络将知识整合在一处。知识管理模式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问题,知识管理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管理的高效率系统化的优势,为高校图书管的知识传播提供一个有序化的共享平台,加强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相互交流[1]。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建设、实践的探索具有巨大促进意义,知识信息的网络化整合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也证明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接纳性和与时俱进性,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1.3知识管理能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
广义的知识管理包括与知识相关的一切管理内容,其中知识服务也属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项要素。高校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对知识资源的机械化管理,即对管理实务的重视超过了对知识财富的人文性挖掘。知识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之上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所以知识管理引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内涵管理水平,使高校图书馆对隐性知识的驾驭能力超越以往的管理限度,在知识资源的规划之外,发展知识资源的交流互动,使知识的功能发挥出更大的精神价值,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现代化,服务方式的创新化。
2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建立
2.1建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机制
显性知识的特点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物质化,它必须通过文字、符号、声音、图像或其他媒体途径进行表达,在传统时期,显性知识的载体是印刷成文的纸质物等有形物质,现代化的显性知识载体则又增加了数字化渠道。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存储、组织、传播显性知识为主要管理方法,对于隐藏在显性知识之下的隐性知识的挖掘程度不够,隐性知识的外显化过程始终处于萌芽状态,知识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图书管理以后,应该配合出版部门、教育系统等机构共同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首先应建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联机制,使隐性知识可以通过显性知识的传播应用而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显现。其次要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网络,使文献资料库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建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平台,发挥知识领航的功能。
2.2建立图书馆知识分享与传递机制
隐性知识的分享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只能保证有形的知识传播与输出,无法做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因此,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应该建立一个知识分享平台,创建图书馆知识分享激励机制,使得高校图书馆打破传统的知识存储边界[3],向着知识共享、知识挖掘、知识创造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模式下的主要功能,即有形的文献检索查阅功能应向着无形的隐性知识传递功能发展,转变传统的数据表现形式为人文精神表现形式,挖掘出图书馆中隐藏在有限数字之中的无限知识财富,建立知识船队机制,提高知己的利用效率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建构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即是以人为本,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在未来的发展重点也将是一人为核心的知识资源配置。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和高能力的技术人才退伍,将人才力量转化为知识力量[4],让人才资源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储备的无限空间。其次,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管理系统,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优势,该系统要层次分明,精简高效,分工明确,合作有素,以高效运作方式对知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文献管理,知识管理首先是人才管理,人才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载体。
3.2加强知识整合,创建特色数据库
传统的图书管理理念就是对文献的占有率和文献质量筛选,知识以具体有形的方式落实在零散的物理空间之内,限制了知识资源的整合,对于知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造成一定的限制,给检索查阅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应该加强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利用数据库的高效管理优势进行大范围资源整合,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库的建立要突出特色,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价值。
3.3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整合
[1]高校图书馆应该创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化网络平台,使知识可以在共享得到全面传播应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和创新能力。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在本校内部建设,还可以多所高校联合建设,通过网络手段直接借取图书,或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等多样化的传输手段获得期刊论文等资源,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空间限制的颠覆。
4结束语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体现出更大的优势,高校应该积极开发知识管理的巨大潜能,构建现代化优质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张亮,杨溢.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虚拟知识元三维空间碰撞模式[J].情报科学,2012,(6):937~941.
[2]牛桂卿.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环境下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7):195~198.
[3]王振兴.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框架构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7):58~60.
[4]仲华.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与文献资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62~63.
知识管理的作用
可以激活图书馆的知识沉淀,知识管理更强调对知识的转化、共享以及最后的创造性利用,这是对图书馆职能的延伸。图书馆在为用户传递文献信息资源、知识的同时,其自身也沉淀着知识和价值,让知识管理走进高校图书馆,激活知识沉淀。
使现有馆藏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知识管理走进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管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管理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知识管理方面,另一方面对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馆藏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增加图书馆的知识储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知识,只有将这些分散在各个部门或每位工作人员自身头脑中的“隐性状态”知识和信息变成“显性状态”,进而提升为组织知识,有利于组织内部人员共同利用,才能增加图书馆的知识储备,提高图书馆整体智商。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施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社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当适时而动,应用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更好的服务读者,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首先要开展知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充分共享的基础上的知识创新过程。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是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创新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将其运用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其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产生、传播、应用及其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追踪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全球图书馆等的深入研究,搞好创新管理。对由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性的管理和研究,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对分类法、编目数据库前后研究中,搞好技术创新管理。通过优化图书馆的职能部门与工作流程,建立符合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有效的体系,搞好组织创新管理。
要确立图书馆管理核心,以人为本充分开发馆员的智力知识。从知识管理的内涵来看: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技术时代向知识时代的演变,信息成为知识创新的原料,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工具。
拓展图书馆业务工作范围。从图书馆实际业务看,知识组织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这是因为国内外图书馆普遍将传统的分类法、主题法、文献编目、数据库编制等统称为知识组织的内容。之所以还是问题,其原因在于图书馆传统的知识组织实质上局限于文献信息组织,而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组织则是传统文献信息组织的拓展和延伸。知识管理使用图书馆业务工作范围由“文献流”的整序拓展到“知识流”的组织。
论文摘要:知识服务是现代高校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能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的效果。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知识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服务方式管理等方面强化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进行优质的知识服务。
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以及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涌现,知识管理已成为图书情报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知识管理理论改进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服务观念,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选择高效的知识管理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优质的知识服务。
一、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
知识服务是根据读者的问题及环境,对信息及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以提供一种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充分体现了知识创新和以读者为中心的价值观。面对广大师生员工这个特殊的读者群体,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定位要向“知识服务”转变,在知识服务中,确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知识管理就是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读者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生产过程、知识传播使用过程的管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读者、知识与活动连接起来,使信息、知识服务于全校师生的阅读、学习和研究活动,最终体现图书馆的知识价值和为读者服务的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中心,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阵地,实行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1.序化显性知识。序化显性知识即是对显性知识进行发掘、组织、加工,形成馆藏资源的知识库,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包括纸质资源与各种实体的或虚拟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知识标识”体系(分类号、主题词表等)来实现文献知识单元处理中的存取随机性和存储组织化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有序化的知识体系平台,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以方便用户查询。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较为庞杂和无序,这就使得图书馆有必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自己的馆藏特色,对网络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发现新的知识点,并将其整合到特定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网络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
2.挖掘馆员和读者的隐性知识,建立激励机制,创设人才库。隐性知识是人们学习知识的结果,它常以灵感和直觉的形式来体现,难以表述。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高校师生,其间不乏各类高层次人才,蕴藏其中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很丰富的。将寓于馆员和读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加以显性化,是图书馆整体知识创新和整体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图书馆要善于调动馆员和广大读者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提高馆员和读者隐性知识的贡献率。
3.建立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励馆员和读者进行知识学习、创新和共享。图书馆要营造一个开放式交流、互动式学习的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制定一系列馆员评价标准,把馆员对知识共享的贡献作为对其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形成一种具有公平竞争机制的氛围,并根据本馆的目标与任务,有计划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使馆员们通过知识交流达到知识共享,最终提升图书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服务,充分发挥知识服务的价值。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图书馆知识管理要贯彻“以读者为中心”,针对不同的情况,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扩大服务范围。(2)强化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知识性。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各种知识的重新整合与利用。在深度上,通过对知识的发现与挖掘,扩充知识内涵,对原有的信息和知识加以系统化、综合化,实现知识资源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在广度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包括各种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知识资源集成化原则。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一种基于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它源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所以,图书馆要对知识与信息资源集成、动态化服务集成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以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服务。这样,知识管理才能得以高效运行,知识服务才能做到严密、周到。
2.知识服务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综合的整理分析,进而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知识信息服务——一种人性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大大加强,而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成为可能。因此,图书馆要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导航,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信息环境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档案,必要时建立个性化的读者知识信息数据库。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共享
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以方便用户快捷地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同时加强图书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富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求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共享知识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如智能、新型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可以充分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实现用户与图书馆资源、各图书馆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各种信息资源得以及时整合和传输,使用户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各种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如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DLIS(中国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
高校图书馆还要注意获取对师生和图书馆内部有用的隐性知识,加强共享那些与读者有密切联系以及与读者接触中所得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图书馆的知识库,与其他馆藏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再整合,然后提供给读者使用。例如,如果咨询图书馆员掌握的知识能与系统中的读者信息联系、共享,就能制作出更有成效的图书馆主页和一系列的知识产品,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二)完善机构与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合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组织结构,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首先,图书馆要配备善于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成员之间能诚恳地交换各自的想法,相互合作,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进行知识创新。其次,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开发各种数据库,并构建知识共享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建立一个可共享的系统体系,并在全馆建立有效的知识表示和传递模式,确立全馆一致的协同工作方式,实现知识冲突消解和知识一致性的管理。
构建以人为本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馆员和读者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并实现潜力知识外化;其次,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建立和开发知识共享报酬和激励机制,例如,可以把馆员和读者对知识共享的贡献程度作为对其升迁或奖励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挖掘和发挥馆员和读者的隐性知识;最后,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三)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原则,加强知识服务的管理
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图书馆要以知识为内容,以读者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读者更注重获取经过高度整合的信息内容、文献的全文或针对查询的问题有较全面的信息解答或确切的答案,以及经过分析加工而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等。因此,必须针对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侧重提供文献全文服务和针对具体问题的知识服务,并通过馆员与读者的不断交流,挖掘、发现更加深入、具体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协助读者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知识服务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户需求不仅包括如何确定用户的需求,还包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确定用户的需求,需要充分依靠图书馆的调研部门和需求感应与反馈系统,建立起一套详细的用户信息库,通过用户信息档案可以随时分析、掌握用户对知识的各种需求;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则需要依靠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调配、信息提供平台、信息传播手段等相互协作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知识服务要以广大用户的需求为基础,服务的一切内容和手段要以用户满意为目标,它要达到的目标不是“我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信息”,而是“是否通过我的服务解决了您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转化模型;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12-0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创造的场所,对其进行知识管理尤为重要,而高校图书馆在知识创造和运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信息和经验、学习和创造知识的最佳场所,其实质是提供知识学习、知识创造的公共知识管理中心。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但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过程中, 往往更强调显性知识管理,却忽略了隐性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作用。本文基于SECI知识转化模型,探讨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和机制。
1知识的种类和SECI知识转化模型简介
波兰尼(Polanyi)在《个人知识》和《隐性知识》著作中,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能以书面文字、图示和数学公式加以描述的正式、系统化的显性知识,另一类是指隐含在各知识主体手中和头脑中的、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述的隐性知识。SECI知识转化模型是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他将知识的转化过程分为四种基本模式――社会化、外在化、整合化和内在化,“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表现为一个人的隐性知识成为另一个人的隐性知识;“外部化”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过程,表现为个体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传授给其他人;“整合化”是指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是一种把概念或知识片断综合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内在化”是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把显性知识应用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图书馆隐性知识主要由个人隐性知识和团体隐性知识构成。个人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图书馆员工头脑中的难以表述或不愿表述的内隐知识,包括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团体隐性知识是图书馆各部门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不易(或不愿)交流与共享,也难以被模仿、尚未编码或显性化的内隐知识,其中,包括图书馆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摸索出的一些办馆思想、方法、规律、经验、管理技能、组织学习能力及群体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
2SECI知识转化模型和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2.1图书馆个人隐性知识管理
图书馆内部员工个体拥有的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易言传和模仿,深植于员工个人的行动与经验之中,同时,也深藏于员工个人价值观念与心智模式之中。主要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这类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行为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
2.1.1“社会化”
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中就是馆员及用户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共同体验和学到图书馆服务精神、职业道德、工作技能经验等, 馆员观察用户接受服务的满意程度、服务喜好倾向,开展与用户会话,馆员协同工作,反思并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出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2.1.2“外部化”
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中就是图书馆以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用户之间的交流为素材,运用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手段挖掘、整理、总结,使知识外化,形成图书馆业务指南、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图书馆文化等系统化知识。
2.1.3“整合化”
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中就是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重构既有知识,催生新知识,是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体现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整理上,是图书馆最为重视的知识管理模式,其价值体现在知识信息的增值。如图书的分类、排架、剔旧,馆藏目录的整理,书目、索引、文摘的编制等;数字时代有纸质资源的数字化,电子信息的标引排序,搜索引擎的开发,知识的导航服务等。
2.1.4“内在化”
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人们消化、吸收,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汇总组合,便利了用户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运用到实践中,完成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螺旋式上升。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得到共享和运用, 其他员工将其内化, 用其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
对于图书馆来说,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技术秘密,工作中的经验和判断力,决策时所具有的洞察力和前瞻性都是隐性知识的直接体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在馆员知识转化循环中,知识规模不断扩大、知识传播范围不断延伸,成为公共知识管理中心,所以,必须创造一种能够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 使存在于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能够充分表达出来,并转化为整体共享的知识。
2.2 图书馆团体拥有的隐性知识
团体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以任务为导向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灵活的集合体(工作模块),可以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团体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的互动和直接沟通,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形成彼此能够会意却不易言传的隐性知识,这些知识是由各个个体在工作中创造、积累与创新后形成的,主要特点是它表现为群体所掌握的技能、研究过程以及群体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团体隐性知识既不能脱离图书馆中个体或团体的隐性知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是个体隐性知识或群体隐性知识的简单加和,而是在对员工个体、群体和从图书馆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有效转化、整合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涌现出单个个体或团体所无法具有的知识特质,主要特点是表现为只有单位层次才具有的图书馆文化、价值体系、惯例、共同愿景等,是难以清晰说明,但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隐性知识。
3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机制建立研究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就是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要求,并提升现代化图书馆的各项职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根据知识转化模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建设:
3.1创建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和学习型图书馆
图书馆要积极创造图书馆员分享知识的组织文化氛围,使馆员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共享知识;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和发展目标任务, 制定本馆的整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目标、计划, 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创建学习型组织。在馆内积极鼓励知识的交流和扩散,支持每位员工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寻找图书馆内部个体之间灵活的联系方式和联系渠道,为员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组织气氛。
3.2建立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知识交流机制
隐性知识管理需要一套制度去激励专家贡献知识,也要推动馆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使员工自愿地将他们的这类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其他员工分享,研究证明,在有适当的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知识的转移更为有效。员工只有意识到知识共享与自己的利益一致时,他们才会乐意共享自己的知识。
3.3 对图书馆现有组织体制进行改革
图书馆应通过建立一种柔性的、灵活的、应变性强的知识型组织结构体系――网状组织结构,实现“零距离”、“无摩擦”的快速畅通的信息传递方式,减少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的障碍,使图书馆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加快知识的交流、转化、共享和创新。在知识传播的管理上,要从传统的静态服务模式转向主动、多维的动态服务模式,要重视用户多层次的、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和应用环节,对用户的特殊知识需求进行高效率地集成化信息过滤和分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4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
图书馆在改进采编、加强文献收藏的同时, 要重视对现有馆藏印刷体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 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力度, 尤其要重视收集和开发光盘、电子图书、联机数据库和多媒体文献等数字化信息产品。
4结语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是对高校教育知识的创新、生产、储存、转移和共享, 它是一个知识投入、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的复杂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运用集体的智慧, 增强高校对环境及其变化的警觉性和灵敏性,以提高高校的应变与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的教育绩效。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任务, 就是要通过提高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文献中的知识与信息,致力于推进这两类知识的创新、挖掘、整合与共享,促使其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对于图书馆而言,不仅要考虑藏书量和藏书品种,更要注重隐性知识的管理, 将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 使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内部更加有效地转移和使用,以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图书馆专有知识。
参考文献:
[1]何晓红.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J].情报杂志,2007,(2):22-24.
[2]陈廉芳.图书馆知识管理SECI模型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8,(1):39-42,35.
[3]何晓红.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101-102.
[4]鲁燕.高校图书馆中的隐性知识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5,(5):35-38.
[5]李东林.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7,(6):57-60.
摘要: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图书馆管理方法。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相比,知识管理的方法能够更好适应当今人们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更加高效的图书管理要求。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在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更好的发挥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效用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创新。本文首先高校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及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区别进行了浅要论述,然后全面分析了实施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管理 高校 图书馆管理 创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及网络水平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利用率明显下降。虽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信息等资源有许多是网络信息所无法代替的,但仍然有许多学生选择了除图书馆之外的其它信息获取途径。面对这种图书馆的存在状态只有首先从图书馆管理上入手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管理水平,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当前高校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需求。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知识管理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资料进行管理方法的改进,最终实现资料智能化查询的效果。通过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进行资料查询时结果不再仅仅是与查询内容相关的单一图书资料,而是包含了相关知识的研究、传播发展及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体系,这样图书检索效果与网络信息搜索的功能相近,更适合当前学生对图书馆资源运用的需求。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资源检索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能够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知识管理的理论是一种特殊的管理理论,将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进一步的丰富化,实现了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突破,使其能够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需要相吻合。
2.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区别。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无论是管理理论还是管理方法都各具特点,也是分别适应不同环境下图书管理要求两种管理类型。首先从基本的管理理念上来说,知识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以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为最终目的,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图书资源的利用价值为主要方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科学合理化配置。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管理理念注重对资源的整理、组织、资源使用规划等。其次,从管理对象上来说,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是整个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而不是图书实物或者电子资料,它注重的是对整个信息体系的管理控制及有效利用,传统图书管理对象为实际意义上的图书或者电子资料。另一方面,从管理中心上来说,知识管理很好的发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利用价值做为管理中心,实现了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资源信息管理的目标。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仅仅是针对图书馆资源整理为工作中心,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与图书馆各种事务相关的。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意义
1.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也在逐渐弱化,这就造成了许多图书馆资源被闲置,出现严重的资源利用率不足现象。实施知识管理契合了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对信息或资源使用的需求。只有结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变化才能促进图书馆长期有效的发挥其存在的价值。知识管理思路的引入能够改变当前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促进其在未来知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对于资源库日渐庞大的管理任务来说已经显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图书数量及信息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重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压力,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做为支撑,无法完成日渐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其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主要是通过调整管理对象和管理模式实现的,运用了基于现代技术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专业手段,能够使图书馆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从而适应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任务。
3.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在面对当代学生的资源使用需求时,由于整个图书馆管理体系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无论从信息检索效果还是信息搜集难度上都较网络信息系统有非常大的弱势。知识管理最关注的就是“提高提供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即提高知识信息的应用水平,在图书馆管理中加入知识管理理念能够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策略
1.创新管理理念。在知识管理理论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首先应当从管理理论创新入手,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实施信息化背景下的知识管理手段。目前高校学生对图书馆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明显,而传统管理理念必然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信息应用需求。图书馆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理念,就是改变以服务图书管理为主要工作理念的思想,变为以管理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工作理念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创新。创新管理理念不仅需要对整个图书馆资源体系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改进,同时还应当注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管理理念的学习。
2.管理内容与方法创新。从管理内容的创新上来说,知识管理主要是指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这是一个包含了信息化综合利用需求的完整体系。确定了管理内容之后再对管理工作的任务进行设计与调整,在传统管理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图书内容的信息化转变,依靠专门的信息化软件对整个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实施知识整合,以便于知识管理的实现。从管理方法创新来看,其主要是依赖于专业的知识管理理论建立适应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流程,并根据每一个步骤确定管理目标,然后在些基础上实施管理方法的改进、创新和确立。
3.管理模式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基于知识管理理念有着非常复杂的工作体系,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知识管理模式应当在相关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以适应图书管理模式的要求。具体到管理工作中需要首先根据图书馆信息资料进行不同信息使用需求的模式分类,例如根据资源使用对象的特点进行管理模式的分类可分为:专家模式、事务模式、协作模式、集成模式等,每一个管理模式分类都要针对其管理目标建立具体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对于专家模式来说如果将一些极为基础性的信息资源也加入进来不仅对于专家读者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加重其信息检索的工作量,影响信息查阅效率。
4.管理职能创新。知识管理职能创新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举措。相对传统的机械管理模式来说,无论从管理模式、管理方式还是从管理职能上来说,知识管理都具有更加显著的灵活可变性。利用知识管理的这一特点结合信息化的资源利用优势,对图书馆管理职能做出以下创新:知识结构与信息内外化、信息共享、学习、知识结合、知识创新等,每种职能创新都能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信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价值的发挥。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当前学生过多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查阅和知识学习的环境下,其现实作用日渐衰退。然而图书馆资源中存在着许多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网络化信息无法取代的。只有在管理上运用知识管理的创新手段,增强图书馆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存在的作用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赵静.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J ] . 现代经济信息,2014(20):63
[2]左璇.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网友世界,2014(12):29
[3]刘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究[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4(2):20-22
[4]朱华琴.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 08(2):10 6-109,112
作者简介
1.1相关理论溯源
1.1.1创新的要素与传播
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他阐明了创新的基本概念,认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造就创新型经济的必由之路。厄特巴克在其《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指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缪尔赛此后在整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关于创新的传统理论说明了:创新活动实际上就是新的知识经验通过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发生改变,再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体制的方式传播与应用的过程,支撑创新活动的要素至少包括了创新知识、生产资料、传播媒介、应用渠道和社会系统等,这些要素能否形成创新产品应用到市场中并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是判断创新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1.1.2创新的网络与协同
“协同学”作为一门学科发源于自组织的基础理论,是指系统中各独立要素之间竞争与协同促使系统自发生成新的结构,由于与外界交互影响,直接导致系统涨落,协同运动的结果是干扰各自独立的元素,系统实际状态偏离平均值形成涨落,当系统从一个稳态发展到另一个稳态时,协同竞争使小涨落迅速放大为巨涨落[2]。创新网络是描述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种机构所组成的网络组织形式的概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3]对“协同创新网络”(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s,COIN)的定义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网络包括了工作网络、社会网络、知识网络、战略网络、学习网络和创新网络六种合作形式,实现这些网络稳固互连的“胶水”是合作者之间的共同目标和相互信任。可见,创新活动的实现除了要有各种基本要素外,还要有联系起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的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可以促进创新知识的有效流动和扩散,体系结构的健壮与否直接决定了创新活动的成败与优劣,这也正是协同创新的魅力所在。
1.1.3创新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指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造等过程,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变市场的变化[4]。知识管理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提供了必须的管理基础,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内部管理的热点和重点。张瑞红[5]基于凯洛格学习力4P评估模型,从Purpose(目的)、Person(人)、Process(过程)、Performance(结果)四个维度提出关于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并对知识管理绩效评价4P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就是从创新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等维度对创新知识的整合利用进行研究。
1.2协同创新的涵义及分类
由上可知,协同创新是一种在创新活动的实现过程中,参与创新的各类成员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共享知识、技术、人才或信息等资源要素,从而加快创新资源的融汇与创新知识的扩散,并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促进的一种合作机制。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成员间具有分散共生、自由组合、互利合作、复杂互联、目标一致等特征。协同创新与知识的集结、传播、演变、耗散、循环等环节有关,是推动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推动创新效益的网络结构。根据不同研究角度,协同创新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按要素类别,可以分为主体协同、环节协同、资源协同和制度协同;按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区别,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按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前者主要取决于组织内要素的互动,后者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按协同作用的实施节点区别可以分为技术协同、产业协同、资本协同和政策协同等。虽然分类方式各异,但协同创新的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更加合理地加速创新资源的配置以高效完成创新全过程。
1.3协同创新理论对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践指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所主导的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虽然产品形式在变,但学习始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只有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新知识、利用新知识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且,创新的驱动力也从原来依靠技术拉动的单一维度,过渡到由技术、市场、价值等多维度驱动的阶段,全球分工的逐步细微,特别是互联网所导致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出现,更是使得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变得复杂和高效。高校作为创新知识重要发源地的角色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已经得到凸显。由于知识可以在跨国界、跨地域的条件下通过共享、购买、转移等方式获取,所以协同创新网络将会对高校知识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协同创新需要高校知识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和创新人才等资源的优势,促成新知识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需要高校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保障新知识的有效扩散,通过产学研等方式与企业实现互利合作,确保高校作为知识管理系统核心的同时也能作为协同创新网络中知识吞吐的重要节点。
1.4运行机制分析
协同创新作为一个知识传播的重要网络媒介,已成为高校知识空间和市场应用空间的重要沟通渠道,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知识应用通道和需求反馈通道两种(如图1)。知识应用通道,是指高校的技术、知识产权成果通过交易的形式直接授予合作方,或是采取与合作方共同开发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拥有对研发成果的使用权限。该通道与高校知识空间中的知识产生、共享、交流、存取、打包等动作有关。需求反馈通道,是指企业等机构根据自身实际而对高校提出知识需求的“清单”,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科技高新园区孵化等机制对高校的研发提出要求,并对高校的研发成果进行检验的过程。该通道与高校知识空间中的知识产生、共享、更新、交流等动作有关。借助协同创新网络,高校的知识空间可以更加便捷地过渡到市场应用空间,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主动配置,而知识管理的实施成果也可以通过需求反馈通道得到验证,并及时更新创新知识源。这些合作动力源自创新人才的流动,源自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实施,也源自各个园区内的基本设施和创新精神文化的共同支撑。
2国外先进地区的实例分析
为更直接地了解协同创新网络和高校知识管理的工作机制,本文尝试对国外创新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得出若干合作模式,作为以上理论研究的实证,也作为国内高校的经验启示。
2.1美国硅谷高校的集群式知识支撑
美国旧金山硅谷地区因其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而闻名于世,硅谷拥有大大小小超过1万家电子工业公司,知名的英特尔、摩托罗拉、苹果等知名企业都发源于当地。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使得硅谷具备了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后期许多高校与当地的企业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再加上许多风司对初创型企业的大力支持,使得硅谷成就了全球IT产业的神话。在硅谷的众多创新资源中,高校的知识支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硅谷中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理工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圣何塞大学等8所大学、9所专科学校和33所技工学校,这些学校拥有实力强大的电子信息和工程等专业学科,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被誉为全球微电子专业最顶尖学府,也是硅谷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该校所产生的微电子学科专业知识可直接影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进程。斯坦福大学则形成一套先进的自主创新、创业、创富的办学理念[6],坚持“学术-技术-生产力”的学以致用理念和教育精神,强调知识循环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必须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利用知识去创业发展并提高社会生产力。硅谷的大学集群与园区内各类企业结成紧密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对高校土地基建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许多学校在早期向企业低价提高土地、办公设施、咨询服务、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一些企业尽快成长;在研发活动的增长方面,成功的企业反过来为高校带来了市场信息、研发需求甚至是直接的研究经费。这就使得整个大学校园的知识管理系统得到满负荷运转,知识的应用与反馈通道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在合作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和创业者成为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有力推动了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
韩国在朝鲜战争后兴起了许多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得益于该国的科技政策扶持,也得益于国内发展迅速的高校系统,许多高校直接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点对点(P2P)式的知识输送成为大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和浦项工业大学的合作是最好的例子[7]。韩国是世界上第六大钢铁生产国,目前具备年产5000万吨条钢的生产能力,这一生产能力主要得益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hangIronandSteelCo.Ltd,以下简称浦项钢铁)的贡献。韩国浦项工业大学(Poh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浦项工大)成立于1986年,从建立时间上来讲并不具备优势,但却是一所充满活力的精品型大学,也是该国最早成立的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进行最尖端的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浦项钢铁和浦项工大的互利合作基于点对点式的合作关系。在研究经费合作方面,浦项工大每年都会得到浦项钢铁一笔可观的研发费用支持。2004年浦项工大获得来自浦项钢铁的研发经费支持约占本校经费来源的19%,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到2008年已经增至26%,这使得浦项工大拥有了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资金优势。在大型仪器共享方面,双方实现了重大设施的紧密衔接。浦项工大拥有70多个研究单位和全国唯一的“加速度实验室”,这些基础研究设施部分是由浦项钢铁资助建立的,实验室建成后又成为了浦项钢铁的知识创新平台。这种基于重大实验设备共享的机制使得浦项工大在赢得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对浦项钢铁形成了知识反哺,为企业在应用研究领域赢得了许多效益,如利用加速器设施,浦项钢铁查找出液化天然气船舶用钢铁受到压力就容易断裂的原因,该研究成果为韩国制铁技术领先全球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浦项工大的教职人员还参与到浦项钢铁的创新体系中,为企业进行基础性研究,将源头技术的知识成果带到企业,保证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2.3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全景式”知识服务
“教学工厂”理念是由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这一理念来自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希望最大程度地缩小高校和企业的知识交流半径,将企业实际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实现“全景式”的企业化学习氛围,是一种将制造工艺、工作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基地、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从高校知识管理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则是实现知识的产生、共享、交流多个环节同步发生的教育模式,其最大优势是能够实现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又能以学院为本位,在现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8]。在教学环境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工厂目前使用的先进的机器设备装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投入巨资来保证教学所用的设备能够与企业和市场完全同步,甚至更加超前。例如,该校在工商管理系设立了传媒教学企业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学生超市,为保健护理科学系提供了X光透视仪,为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提供了医药制造设备、食品酿造设备以及裕廊化工科技中心实训基地等,尽全力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争取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培养起专业化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9]。在教师队伍招聘上,学校为保持与企业的紧密接轨,要求部分教师要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以便通过这些教师带来最新鲜的工作经验,也为学校带来更多合作项目。在教师培训上,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教师专能开发系统,通过实施教职员技能转型计划,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实行轮换制,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由以上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分析可见,双方要实现高效合理的合作模式,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是共同的合作理念,高校出于对知识的应用必须找到企业作为实施地,而企业为了更新技术经验就必须及时获取知识源,外部的知识源有助于企业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获得新知识,两者的交集就在于知识的管理和配置;其次是长效的合作机制,双方要基于稳固和长久的合作机制,在磨合中改进、在交流中提升,才能为协同创新的两个主体谋划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再次是良好的合作环境,借助研发投入、固定资产等要素,对协同创新构成有力支撑,才能不断扩大双方的合作前景。因此,从高校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实现对接,主动向市场前倾,为知识的传播应用寻找路径,并及时对知识进行打包、和更新,以满足高速的市场变化需求;同时,还要在高校内外为合作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机制,满足企业对知识源的各种需求。
3结论及建议
上文针对协同创新的内涵、机制,并结合高校的角色定位,借助知识管理这一理论工具,从知识产生空间、应用空间和应用通道等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炼出若干校企合作机制。回看广东高校的产学研工作,我们在知识应用效率、合作物理半径和体制机制健全等方面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更加注重市场导向,更加全面地利用高校的有限资源,与各类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度合作,才能为全省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服务支撑。建议如下:
(1)引导高校科研部门尽量向市场前倾,主动联系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工作,确保与企业达成有效的知识输送通道机制。定期与企业研发机构或高新园区的孵化器、加速器等机构合作,积极融入广东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为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和初创型企业等“创新洼地”输送知识。
(2)搭建信息化的知识管理平台,构建完备的知识输送和反馈通道机制。在高校网站开辟专区进行各学科专业知识成果的集中展示,方便企业以“超市购买”的方式了解高校的知识成果,并能与高校沟通交流,方便企业提出需求,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知识更新的频率。
(3)向企业研发机构或工程中心派驻教师,鼓励和支持教师转化与推广科研成果,对成功推广技术成果的教职人员除了根据省内现有政策加以奖励外,再由学校有关部门给予补贴,并保证外派教师正常晋升职称。
(4)理顺合作盈利模式,为校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供保障。为院系和企业提供“菜单式”的合同样本,对校内的技术合同实行统一化管理,理清知识产权成果的归属关系,理清双方的收益比例关系,为教职员工适当分担创业风险。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 生态安全 教育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度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0-02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确实,高校是知识生产者和管理者,是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知识的构建、整合、创新和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就是对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的过程。而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方式与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应用和创新。因此,现代高校的生态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
一、对知识管理及高校生态安全的界定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
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如41页图所示。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10% 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总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要重视第一课堂的正面引导以及高校的内外结合,使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和提升,真正持续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管理;服务效能;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
进入21世纪,已经迎来了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也应运而生。
一、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建设属于一项知识创新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程,就需要引入新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通过使用现代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同时,也使得图书馆不再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处理、传播和开发利用,而是将工作重心转为对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创新和开发利用,这也是一个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的过程,有助于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二、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发展
1、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管理知识的一种综合性方法,包括采集知识、知识储存和知识传播几个过程。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以用户的具体需求和决策支持为出发点,对具体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综合、概括和整理之后,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信息提升到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中心是人,基础是信息,目标是知识创新为,它把知识作为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进行管理。
2、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人们对信息服务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深入的了解。其特点在于快速和有效,但局限性也很明显,它难以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解决问题,也无法对各类隐性知识进行挖掘、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
知识服务的产生是知识作为社会重要生产力要素的必然需求。它可以针对人们的需要,从各类信息资源中将所需要的知识提练出来,属于一种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信息服务。
从目前知识经济的发展前景表明,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今,社会已经广泛关注到知识服务,而关注的焦点就在于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
三、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什么是服务效能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即服务,所以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目标就是提供最好的服务。效能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运用综合能力提高效率的行为。效能存在“目标、能力、效率”这三个基本的要素,这三要素互为因果和条件,且贯穿于效能的实践活动中。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服务效能,就是服务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成效,是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服务目标和服务效率的集合,是服务活动质和量的统一。服务效能体现在图书馆中,就是以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过程,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知识管理与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极为重要的资源,它在管理过程中力求充分调动和使用知识资源,以帮助最需要的人获得最准确的知识,使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在图书馆服务中运用知识管理,有助于管理者系统性地利用信息和知识,提高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素质,进而提升整个图书馆团体的创新力和凝聚力,最大化地实现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效能。
四、合理运用知识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提高图书馆知识获取方面的服务
创新的前提,是要充分总结前人的知识基础,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搜索引擎、学科导航库、异构平台检索、数据挖掘技术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知识获取工具。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数据挖掘技术,它运用智能化方法,可以挖掘出蕴藏于大量具备显性信息的隐性知识,利用数据挖掘工具,能够在凌乱的数据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比如,从万方数据库的专家库中,可以得到描述、评价和管理我国各学科专业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从CNKI的期刊和博硕士的引文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学科相关的知识、核心期刊的知识、成果评价的知识等等。
2、提高图书馆知识合成方面的服务
目前,大多数搜索引擎被设计为:在使用者明确提供搜索条件的前提况下,可以以较高的效率搜索与关键词相关的条目。但搜索结果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一定的组织原则,即便是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不能实现智能式的互动搜索。所以,常规搜索引擎的缺陷就在于不能实现与人脑中想法相关知识的搜索。
现在已经某些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整合分散的创新观点,组合相关的词句,如 Idea Fisher。再如Inspiration这个工具,它能够提高使用者对知识进行合成的能力。
3、提高图书馆知识集成方面的服务
可以开发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可以根据不同机构和群体的需求,系统地采集机构中的各类人群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开发出个性化知识库,还能在此基础上集成为更大的专业知识仓库。
4、提高图书馆知识转化方面的服务
可以开发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予以管理和利用。举个例子,利用网络会议可以将人们蕴含于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开发出来,经语音和文字识别并处理后建成知识库等;此外,还可以针对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5、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方面的服务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要通过机器来实现对知识的创新还显得不太现实,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实现搜索效率的提高,通过人工只能对简单的知识进行推理,但是,要实现知识的创新自动化还显得非常困难,目前能做到的也仅仅是实现辅的知识创新而已。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就是知识的创新,要求机器不可能具有人类的思维能力,但是,人类完全可以设计出一些能够模拟人类思维的软件。
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当前,图书馆正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我们也必须站在时代的角度对图书馆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就必须要抓住机遇,以“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为理念,努力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